新建铁路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站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0037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3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建铁路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站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新建铁路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站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新建铁路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站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新建铁路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站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新建铁路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站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新建铁路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站设计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新建铁路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站设计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新建铁路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站设计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新建铁路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站设计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新建铁路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站设计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新建铁路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站设计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新建铁路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站设计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新建铁路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站设计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新建铁路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站设计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新建铁路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站设计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新建铁路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站设计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新建铁路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站设计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新建铁路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站设计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新建铁路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站设计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新建铁路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站设计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建铁路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站设计方案.docx

《新建铁路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站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建铁路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站设计方案.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建铁路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站设计方案.docx

新建铁路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站设计方案

 

新建铁路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站设计方案

 

1、概述

 

1.1梁场概况

 

新建铁路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站前施工-7标洪洞制梁场位于DK490+415线

 

路左侧,上线里程:

DK477+356,下线里程:

DK497+160。

场址位于山西省临汾

 

市洪洞县辛庄乡马三村,梁场占地183亩。

梁场地处临汾盆地,走行于汾河两岸高阶地及山前缓坡。

深部构造以中、

新生代板内造山带为主体,西与鄂尔多斯板内拗陷带。

勘探深度内未见断裂及

活动断裂通过。

地貌单元为冲击洪积平原,地层以黏性土、粉土为主,属于非

自重湿陷性黄土。

场地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以大气降水和侧向迳流

为主要补给来源,以人工开采及侧向径流为主要排泄途径;场地水位埋深

10m

左右,稳定水位12m左右。

水位变幅2.0m左右。

梁场临近108国道,进场设备及原材料通过连接108国道的乡村道路运入,

 

生活物资及小车通过乡村道路进出场,生活及施工用水采用租用马三村深水井

 

取水,电力自附近接入。

 

1.2桥梁分布及主要工程数量

 

供梁范围DK477+356~DK496+160范围内的桥梁预制,预制箱梁总数582孔,

 

其中32m梁559孔,24m梁21孔,20m梁2孔。

桥梁数量分布详见表1-1所示。

 

表1-1桥梁数量分布表

 

桥梁数量

序号桥梁名称

32m24m20m

 

1洪洞跨汾河特大桥559212

 

1.3工期安排

 

洪洞制梁场计划2010年4月开始建场,4月中旬开始组建试验设备,4月底报监理验收实验室,5月初报业主验收实验室。

2010年5月主要机械设备进场,2010年7月底完成梁场建设。

2010年7月30日达到制梁条件,2010年10月完成取证,2010年12月1日开始供梁,2011年8月30日完成制梁。

 

2、梁场布置依据

 

梁场的生产能力和存梁能力根据架梁进度、制梁工艺流程和技术条件进行

 

规划设计。

大型临时设施工程量大、工期紧、其结构承载力要求高。

32m无碴轨

 

道箱梁重量达837t,而且对四个支点不平整量要求控制在2mm以内,所以对制

 

梁台座、存梁台座、设备基础,搬运梁机通道以及运梁便道均有较高的承载力

 

要求。

 

2.1架梁工期计划

 

本梁场共承担582孔普通高度无砟轨道简支箱梁的预制任务,架梁按先西

 

安后大同的顺序,西安方向架梁209孔,时间为2010年12月1日~2011年2

 

月27日,大同方向架梁374孔,时间2011年3月14日~2011年10月12日。

 

按架梁工期并考虑成品梁出厂周期,编制了月生产计划,确定为满足铺架

 

要求梁场生产能力需不小于60孔/月,存梁能力不小于140孔。

在7月30日制梁前必须具备5个32m台座,3套32m模板,21个存梁台座的生产条件。

 

2.2梁场生产台座及模板配置分析

 

设置10座制梁台座(32m制梁台座9个、32m和24m及20m共用制梁台座1座),模型与台座1:

1配置,拟投入32m模型9套,32m和24m共用模型1套,20m梁模型1套。

 

模型与制梁台座1:

1配置时,生产能力受台座数量制约,每座台座约5天

 

周转一次,即每座台座每月生产能力为6孔,10座台座每月可生产32m梁10×

 

6=60孔,模型及制梁台座的配置满足月生产能力60孔的设计要求。

模板配备

 

数量见表2-1。

表2-1

模板配备数量表

序号

梁型

数量

模板(套)

(孔)

底模

内模

端模

侧模

1

32m

560

9

9

10

9

2

24m

21

与32m共用1套

1

与32m共用1套

3

20m

2

1

1

1

1

2.3存梁台座设置及提梁设备选用

 

现有场地可设置77座存梁台座(其中双层存梁有63座,搬运梁机纵向通道设置单层存梁台座9座,装、架梁区可设置5座制梁台座),其中32m梁存

 

梁台座64座,32m/24m梁共用存梁台座6座,32m、24m、20m共用存梁台座2

 

座,最大存梁能力可达150孔(含制梁台座),满足工期要求。

 

梁场采用900t轮胎式搬运梁机移梁,提梁机上桥方式架梁。

 

3、梁场总体布置说明

 

3.1梁场总体规划布置说明

 

梁场按横列式布置,主要由制梁区、存梁区、钢筋车间(钢筋存放区、钢

 

筋加工制作区,半成品料存放区)、钢筋绑扎区、混凝土拌和站(含砂石料存放

 

区)、场内道路(搬运梁机走形通道、运输道路)、办公生活区、工程试验室。

 

采用1台900t轮胎式搬运机完成箱梁在场内的移运,在梁场装梁区设搬运

 

梁机纵移通道,箱梁上桥方式为跨墩提梁机上桥。

 

钢筋采用分体绑扎,32m制梁钢模板按与制梁台座数量1:

1进行配置。

 

模采用整体拖拉、整体吊装的方式。

3

配置2座150m/h搅拌站,设在场地东侧,混凝土采用4辆混凝土搅拌运输

 

车进行运输,2台输送泵靠近制梁台座两侧同时布料进行浇注。

 

场内根据生产设施布置供水管路、蒸汽管路及电力线路。

占地面积见“表

 

3-1各区域占地面积”。

表3-1

各区域占地面积

2

折合亩数(亩)

积(m)

制梁区

19712

29.57

存梁区

34300

51.45

拌合站

2152

3.23

试验室

383

0.57

办公生活区

1547

2.32

钢筋加工存放区

6600

9.90

砂石料储备场

6064

9.10

蒸汽锅炉房

1600

2.40

搬运梁机走行通道

23126

34.69

其他

26516

39.77

合计

122000

183

附图1)洪洞制梁场总平面布置图

 

2)洪洞制梁场断面示意图

 

3)洪洞制梁场排水平面布置图

 

4)洪洞制梁场供水平面布置图

 

5)洪洞制梁场电力线路平面布置图

 

6)洪洞制梁场蒸养管路平面布置图

 

7)洪洞制梁场办公、生活区平面布置图

 

3.2梁场各分区设计说明

 

3.2.1制梁区

 

2

制梁区总占地19712m,地面除搬运机通道与混凝土拌合站外均采用C20混

凝土硬化,厚度为20cm。

制梁作业区全长581m,宽度38m,主要包括制梁台座、

 

内模拼装检修区、底腹板钢筋绑扎区、顶板钢筋绑扎区、钢绞线穿线区、搬运

 

机横移通道。

 

制梁作业区内设置10座制梁台座(9×32m+1×32m/24m/20m),台座中心

 

距按42m考虑,台座端部间距按9.4m设计,按1-2-1方式布置。

设置内模清理

 

拼装区域10处,用于内模的整体拖拉及拼装调试。

设置底腹板钢筋绑扎及顶板

 

钢筋绑扎模具各4套。

 

每个制梁台座配外模和底模各1套,共配备32m外模9套,32m内模9套,

 

32m、24m共用外模、内模各1套,20m底模、外模、内模各1套。

 

配备4台38m跨度45t龙门吊进行钢筋骨架、模板和其它机具的吊装作业,

 

龙门吊轨道长度1040m。

 

详见“洪洞制梁场总平面布置图”。

 

3.2.2存梁区

 

2

存梁区长390m,宽113m,总占地面积44070m,主要包括存梁台座,静载

 

试验台座,轮胎式搬运梁机横移通道。

存梁4个支点按相对地面标高0.6m设计。

 

修建77座存梁台座(64×32m+6×32/24m+2×32/24/20m),其中双层存放

 

台座63座,搬运梁机道设置9座单层存梁台座,提梁机工作区设置5座单层存

 

梁台座,不考虑制梁台座存梁,具备140孔的存梁能力;包括制梁台座最大存

 

梁能力150孔。

 

存梁状态下纵向相邻梁中心间距42m,横向相邻2孔梁间距200mm,设计搬

 

运机横向通道11条,每条150m。

满足所选用轮胎式搬运梁机的走行要求。

32m

 

存梁台座纵向间距按29.7m设计,横向间距4.5m;24m存梁台座纵向间距按21.7m

 

设计,横向间距4.5m;20m存梁台座纵向间距按17.7m设计,横向间距4.5m。

 

3.2.3装梁区

 

梁场设计使用搬梁机移梁,跨墩提梁方式上桥,提梁区同时作为搬梁机纵

 

移通道,场内搬运机纵移通道长432m,宽31m,提梁区搬运梁机纵移通道长127

 

米,宽34米(考虑移梁车为斜向纵移),占地面积

2

23126m。

采用刚性混凝土

面层,地基采用换填垫层法处理。

 

3.2.4补给区

 

补给区占地面积14816m2。

主要由混凝土拌合站、砂石料存放区、钢筋车

 

间组成。

 

3.2.4.1混凝土拌和站

 

根据大西客专《标准化混凝土拌合站》相关要求,建设梁场标准化混凝土

 

拌合站,承担箱梁预制任务。

 

为满足生产任务需要,设置2座HZS150系列混凝土搅拌站,每个拌和站呈“L”型布置,配备2辆装载机,4辆8方混凝土输送罐车,4台HBT80混凝土输送泵和4台混凝土布料机。

 

拌和站封闭管理,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功能区:

砂、石筛清洗区,原材料贮存输送区,混凝土搅拌区,物流通道区,蓄水池及三级污水处理沉淀池;各功

 

能区有明确界线标识(详见“搅拌站平面布置图”及“搅拌站排水平面布置图”)。

场区内设机械车辆停放区,保证机械车辆摆放整齐有序,物流通道畅通无

 

阻。

 

拌和站场地采取混凝土硬化和场地绿化,并建立良好的排水系统。

1%

 

的排水坡度,采用自然排水,做到排水畅通,无积水和坑凹现象。

 

砂石料存放区场地硬化,设置砂、石临时存放场地,并合理布置砂、石筛分清洗设备并考虑清洗后砂石料的输送,设置三级污水处理沉淀池,避免环境污染。

 

(1)拌和站骨料仓设置

 

设置4056平方米的骨料仓,满足26片箱梁的贮料能力;料场顶部及周围

 

三面采用轻型彩钢雨棚进行封闭形成料棚,以避免砂石料受污染及雨天的影

 

响;并在料仓内布上蒸汽管道以保证冬季施工保暖需要。

 

在骨料仓后设置2080平方米的储备仓,以备高峰期制梁用料。

 

拌和站所需砂和碎石分级进料、分级验收、分级贮存,并根据砂石料种类、

 

规格及用量设置9个料仓,其中4个为待检区,五个为合格区。

砂、石料仓中

 

间用砖墙隔离,避免混料;料仓底部采用混凝土硬化,并设置向出口方向的反

 

坡,避免料场内积水;料场侧面设置排水沟,以便于排水。

 

(2)拌和站粉料仓设置

 

单台搅拌机设置3个150吨的水泥筒仓,1个150吨的粉煤灰筒仓,2个

 

100吨的矿粉筒仓。

为了改善搅拌站现场工作环境,在筒仓顶部设有自动收尘

 

装置;为了探测筒仓内的储存量,在筒仓内设置料位指示器;为监测筒仓内粉料温度,在筒仓内设置温度传感器;为了保证安全,筒仓顶部设避雷装置。

 

(3)液体料仓设置

 

一台搅拌机设置一个减水剂罐和蓄水池,并采取遮光、保暖措施。

蓄水池

 

容量满足混凝土连续施工的的要求,同时减水剂灌和蓄水池配置冬期施工的加热装置。

 

(4)拌和站原材料的输送

 

砂石料采用皮带输送机输送,输送皮带采用全程封闭,避免材料在输送过

 

程中受雨水影响。

粉料均采用螺旋输送机输送;水和外加剂的输送采用水泵抽取提升,为保证计量精度,均采用电磁分流阀装置。

 

(5)拌和站办公条件

 

拌和站配置电脑、电话、网络、传真等现代化办公条件,满足对混凝土拌

 

和站信息化、网络化管理的需要。

 

(6)拌和站人员配置原则

 

主管站长熟悉高速铁路高性能混凝土生产管理和设备管理;搅拌站司机熟

 

悉设备操作与维护并持有相关作业资格证书,其中搅拌机司机(值机长)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和网络维护管理能力,并对高性能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有较全面的了解;搅拌站试验人员熟悉各种试验规程和技术标准,能够独立进行原材料取样、现场和室内检测试验、出具检测试验报告,能够对混凝土质量进行有效控制;此外,搅拌站还配置专业的机电工,对搅拌站工装设备、水电气管线进行日常维护。

 

(7)拌和站人员配置标准

 

根据混凝土生产规范及搅拌站管理技术标准要求确定配置以下岗位:

 

拌和站站长1人,具有工程师职称,熟悉搅拌站技术条件,具备一定的机械设备知识和混凝土相关知识,有较全面的生产管理能力。

 

调度2人,具备生产调度和物流管理相关知识,熟悉混凝土生产施工工艺过程,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网络管理和数据统计分析。

 

试验员2人,具有铁路上岗资格证书,其中一人是授权签字人。

能够熟练掌握混凝土及原材料的试验检测监控技术,能够正确出具相关试验记录和报告。

 

物资设备管理员1人,具备一定的物资材料采购、收发、验收、管理能力

 

和机械设备知识,能够使用计算机对材料进行统计分析和管理。

 

搅拌机司机(值机长)每台机配置2人,具有相关作业证书,了解高性能混

 

凝土生产基本知识,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控制操作,并具有一定的网络管理能

 

力。

 

装载机2辆,司机配置4人,具有特种作业资格证,能够熟练进行装载机操作,并具备一定的机械维护保养知识。

 

混凝土运输车4辆,司机配置8人,具有相关驾照和一定的车辆维护保养知

 

识。

 

机电工1人,有相关特种作业资格证书,具备一定的水、电、气、机械维修相关专业知识,能够对混凝土搅拌站运转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水电气问题及时诊断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转。

 

资料员1人,收集管理拌和站各种资料、文档、报表,并进行统计分析,平时进行上传下达,处理文本工作。

 

辅助工人8人,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搅拌站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后,按“大西铁工管[2010]56号文件”的要求,提报申请材料,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

 

3.2.4.2钢筋加工车间

 

钢筋车间采用型钢结构搭设,按日产3孔梁的钢筋加工及存放能力进行设

2

计。

总面积为6600m。

主要分钢筋存放区,钢筋下料调直区,半成品存放区。

 

两处钢筋加工、存放区内各布置1台10t跨度13.4米的龙门吊,用于钢筋

 

吊运等作业。

 

3.2.4.3梁场给水、排水

 

梁场租用深水井一口,并铺设水路管道。

具体参照“洪洞制梁场梁场给水

 

平面布置图及洪洞制梁场排水平面布置图”。

 

(1)场内最大用水能力计算

3

预制箱梁按每天2孔计算,混凝土方量约为650m,根据《时速350km/h

 

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规定,箱梁混凝土自然养护的

 

养护工艺,自然养护时间为14d,结合箱梁预制场的生产能力,自然养护箱梁

3

28孔(混凝土工作量28×650=18200m)。

 

生活用水按400人考虑。

 

日用水量计算见下表:

 

日用水量计算表

参数

H

q

3

K1

K2

Q1

N1

1

日用水量(m)

用水项目

(h)

(L/s)

混凝土搅拌

1.15

1

820

144

12

3.14

135.6

自然养护

1.15

1.2

18200

100

24

29.07

2511.65

生活用水

1

1.5

400

100

24

0.69

59.62

场内小计

32.9

2706.87

注:

q1---用水流量:

q1=K1×K2×Q1×N1/(h×3600)K1---未预计施工用水系数,取1.0~1.15K2---不均衡系数,取1.0~1.5

Q1---工作量

3

N1---用水定额:

混凝土搅拌用水量=144L/m

 

(2)供应网路管径计算:

 

进场区管径D=(4q1/n1000πv)1/2=(4×32.9/(1×1000×3.14×1.5))1/2=0.167m,设计管径D=170mm。

 

n:

水管路数

 

v:

流速,施工及生活用水取1.5m/s(经济参考流速)

 

梁场内铺设1条φ170主水管,各分支管采用φ100供水管。

具体参照“洪

 

洞制梁场给水平面布置图”,“洪洞制梁场排水平面布置图”。

 

3.2.4.4梁场电力电路布置

 

(1)场内电力负荷统计

梁场电力负荷统计表

 

序号机械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台功率总功率

 

(kw)

(kw)

1

混凝土搅拌站

HZS150

1

240

480

2

混凝土输送泵

HBT80

2

130

260

3

对焊机

100KVA

4

45

180

4

龙门起重机

45T

4

57

228

5

龙门起重机

10T

2

18

36

6

布料机

HGY-18

2

3

6

7

电焊机

BX1-500

5

23

115

8

钢筋切断机

GW40

4

3

12

9

钢筋弯曲机

GQ40

10

3

30

10

压浆泵

1

3

3

11

电动油泵

2YBZ-49

8

3

24

12

卷扬机

JM3

1

7.5

7.5

13

调直机

GT4-14

2

4

8

14

试验设备

1

10

37.8

15

照明

1

30

30

16

锅炉

4t

2

22

44

合计

1497.3

(2)容量计算

 

∑P=1497.3kw,KX=0.45,cosψ=0.9

 

S=KX*∑P/cosψ=0.45*1497.3/0.9=748.65KVA

 

Ij=S/(1.732*0.38)=748.65/(1.732*0.38)=1137.49A

 

场内最大负荷电压为748.65KVA,可选用1000KVA变压器一台或500KVA

 

变压器两台。

由于梁场外部供电电压为10KV,考虑到现场实际情况,我场选

 

用S9-500/10变压器两台,梁场东西两侧各设一台变压器。

 

东侧变压器用电负荷有,2台搅拌站,4台45t龙门吊,4t锅炉2台。

东侧变压器负荷计算如下:

 

S=KX*∑P/cosψ=0.45*(240+240+57*4+22*2)/0.9=376KVA

 

Ij=S/(1.732*0.38)=376/(1.732*0.38)=571.29A

 

西侧变压器用电负荷有,2台输送泵,2台布料机,10t龙门吊2台,对焊机4台,电焊机10台,钢筋切断机4台,钢筋弯曲机10台,电动油泵8台,卷扬机1台,调直机4台,试验设备及照明。

 

西侧变压器负荷计算如下:

 

S=KX*∑P/cosψ

 

=0.45*(1497.3-752)/0.9=372.65KVA

 

Ij=S/(1.732*0.38)=372.65/(1.732*0.38)=566.2A

 

电力电路走向详见“洪洞制梁场电力线路平面布置图”。

 

3.2.5办公生活区

 

2

办公区与生产区分开,在场外设置,总占地约1930m,房屋均采用轻钢彩

 

板结构,对办公生活区内进行绿化,设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阅览室、餐

 

厅、男女浴室、卫生间、开水房等设施。

具备45名管理人员及职工生活、住宿、

 

办公的条件。

详见附图“洪洞制梁场办公生活区平面布置图”。

 

3.2.6工程试验室

 

按大西铁路客专公司关于试验室验收的要求建设现场试验室,抗冻、抗渗、

 

粗细骨料、水泥、混凝土、掺合料的常规检验,钢筋及钢绞线、锚具的力学、

 

工艺性能试验条件,满足制梁技术条件对检验试验要求。

2

试验室工作间建筑面积383m,设力学室、成型室、抗冻、抗渗、标养室、

 

耐久室、水泥室、集料室、样品室、化学室、活塞压力室、办公室等,标准养

 

护室可满足日产2.5孔箱梁的试件存放要求。

 

1)主要制度

 

管理制度标准化是标准化管理的基础,试验室将建立建全各种工作制度,

 

做到凡事有章可循。

主要制度有: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样品管理制度;试验检

 

测环境管理制度;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审核及发放制度;试

 

验检测记录管理制度;试验检测报告审核签发管理制度;档案、资料管理制度;

 

试验检测事故分析制度;安全与环保管理制度;取样、送检管理制度;标准养

 

护和同等条件养护管理制度;人员分工及岗位责任制度;各类检测试验项目质

 

量标准和操作规程;委托试验制度。

 

2)人员配置

 

试验室人员配置满足独立进行取样、现场检测试验并记录、室内检测试验

 

并记录、出具检测试验报告、建立试验档案、与项目部其它职能部门及施工现

 

场和监理单位进行工作协调等需要;满足不同专业检测试验的专业要求。

试验

 

人员熟悉各种试验规程和技术标准,熟悉检测试验的操作。

 

试验室配置8人,由主任、技术主管、试验人员组成。

全部人员均经铁道

 

部相应机构培训考试合格,具备相应铁路工程试验检测知识、能力的专业技术

 

人员。

 

试验室配置检测专用车一台,满足取样、送样和工作联系需要。

 

3)平面布置及实验设备

 

根据大西客专关于试验室标准化建设的要求,梁场试验操作间分为水泥

 

室、骨料室、混凝土成型室、混凝土耐久性室、力学室、标准养护室、石材室、

 

土工室、化学室、样品室、办公室等共计383平方米。

 

按大西公司“标准化试验室”第三章内容配置梁场所需检测设备。

 

4)标准要求

 

水泥室安装空调,温度控制18~22℃,相对湿度大于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