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全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0213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4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全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全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全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全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全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全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全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全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全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全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全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全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全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全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全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全册.docx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全册.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全册.docx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全册

三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

  一、复习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掌握本册中多音字的正确读音并能组词,并能根据拼音写出已学的汉字。

 

2、复习掌握本册所学的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

复习辨析同音字和形近字,进一步培养正确使用汉字的能力。

 

3、复习掌握部首查字法,能确定部首,顺利检索汉字,看懂字的意思。

 

4、复习掌握本册《词语表》中的词语,能写出部分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能按要求正确搭配词语和将词语分类。

 

5、复习巩固对句子的认识,会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和把句子写具体。

 6、复习学过的各种句式,初步认识比喻句和学会改写反问句。

 

7、结合课文,复习掌握读懂按时间顺序或事情发展顺序或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的方法。

 

8、熟读32篇课文,理解内容,并能按要求朗读课文或背诵、默写课文。

 

9、复习已学过的标点符号,初步掌握冒号的用法。

 

二、教学重难点:

 

1、复习掌握本册所学的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

复习辨析同音字和形近字,进一步培养正确使用汉字的能力复习掌握本册《词语表》中的词语,能写出部分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能按要求正确搭配词语和将词语分类。

 

2、复习巩固对句子的认识,会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和把句子写具体。

 

3、复习学过的各种句式,初步认识比喻句和学会改写反问句。

  

三、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启发引导、游戏、互动法、愉快学习法。

  

四、学生学习方法:

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法。

  

五、使用媒体:

小黑板、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时间:

20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复习内容:

1.复习一至四单元生字表

(一)会认的生字。

2.复习一至四单元生字表

(二)会写的生字。

3.复习一至四单元词语表中的词语。

复习重点:

1、容易读错的字音、多音字。

2、容易混淆的形近字、容易写错笔画的易错字。

3、积累学过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4、积累四字词语、特殊结构的词语。

复习难点:

辨析一词多义,选择正确的义项。

复习准备:

PPT课件、生字卡、练习纸。

复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今天的复习课,开展一次小组闯关竞赛,以八个小组为单位,

从纪律、发言、问答、练习各方面评分,总分最高者获胜。

二.第一关:

我会读

1、课件出示:

生字表

(一)1——8课生字(41个)

2、按小组开火车读。

要求:

声音响亮、每个同学读准字音、注意力集中、遵守纪律,不打电话提醒。

规则:

小组内一个同学按要求做到了,就得一分。

3、课件出示:

生字表

(一)9——16课生字(51个)

4、方法同上。

三、第二关:

我会写

1、比一比组词。

耍()瓣()坪(    )仰(    )诚(    )推(    )  纪(    )

要()辫()评(   )迎(    )城(    )准(    )  记(    )

遥()坊( )测( ) 坦( )村( ) 待(  )

摇( ) 访( )侧(  ) 担( )材( ) 持( )

娇( )郊( ) 燥( ) 绪( )

桥( )胶( )躁( ) 堵( )

2、完成易错字生字卡:

戴耍绒察爬勇步胸敢杂旅考却醒播修试仰丧袋概腿具拜

3、笔顺书空:

插爽垂播醒

4、读准多音字:

(参加人参参差)(爪牙鸡爪龙爪鹰爪)(当时当心

当家妥当恰当当真停当)(挑战挑拨挑选挑水)

(磨坊作坊牌坊书坊)(扇子扇风)(闷热沉闷郁闷闷声闷气)(几乎茶几几个)(尽头尽管尽力尽量)

(看守看书看见看门)(磨坊折磨磨练磨面)

5、查字典:

要查的字

用部首查字法

音序查字法

先查

再查

先查

再查

四、第四关:

词语大比拼

(一)开火车读词语

1、课件出示词语表中词语,开火车读。

2、小组竞赛易读错的词语:

傣族发颤鲫鱼汲取槐乡耷拉缕缕炊烟白桦树婉转咧嘴吩咐陨石突兀秦岭震惊憧憬田埂磨坊钥匙衣裳掠过歌吟歌韵凌晨蔷薇花蕾吻合花圃实验试验解释聘请千里迢迢

(二)近义词

1、课件出示整理出的近义词

安静——宁静 穿戴——穿着  打扮——装扮  常常——经常

似乎——好像 犹豫——迟疑  鼓舞——鼓励  力量——力气  

 居然——竟然快乐——高兴  喜爱——喜欢   坚定——坚决   

突然——忽然 立刻——马上仔细——认真    

2、读一读,记一记

3、闯关比拼近义词

(三)反义词(方法同上)

粗——细尾——头张开——合上顶——底低——高

诚实——说谎勇敢——懦弱失信——守信异——同

遥远——附近准确——错误阻力——动力超常——失常

(四)词语归类

1.AABB

舒舒服服、确确实实、来来往往、清清楚楚、飘飘摇摇、

痛痛快快、仔仔细细、吵吵闹闹、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2.ABCC白发苍苍、千里迢迢、风尘仆仆

3.AABC彬彬有礼、恋恋不舍、头头是道

4.ABAC自言自语、转来转去、挤来挤去、

5.四字词

一本正经、引人注目、手脚并用、惹人注意、随风飘动、缕缕炊烟、满载而归、月落柳梢、来回跳动、惹人喜爱、阳光明媚、闻鸡起舞、金秋时节、凌空飞起、翩翩起舞、大惊失色、半沉半浮、你挤我碰、频频点头、芬芳迷人、欣然怒放、含笑一现、准确无误、随意调节、欢蹦乱跳、勤学苦练、千呼万唤、垂头丧气、争奇斗艳

6.表示颜色的词

金黄、杏黄、橙黄、鹅黄、淡黄、火红、粉红、橘红、桃红、紫红、嫩绿、翠绿、碧绿、墨绿、浅绿、宝蓝、碧蓝、蔚蓝、湛蓝、深蓝、淡青、雪白、乳白、银白、灰白、苍白、枣红、鲜红、天蓝、浅紫、

(五)短语。

1、“的”字短语:

七彩的图画、快乐的生活、丰富多彩的生活、鲜艳的服装、飘扬的国旗、好听的声音、有趣的猴子、古老的铜钟、粗壮的枝干、洁白的粉墙、金色的草地、绿色的草地、可爱的草地、有趣的蒲公英、笔陡的石级、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淡淡的清香、勤劳的孩子、觅食的小鸭子、快乐的歌声、甜蜜的微笑、火热的劳动、高大的白桦树、粉红色的胸脯、深红色的胸脯、欢快的灰雀、诚实的男孩、阳光明媚的早晨、亲爱的同志、著名的地质学家、突兀的石头、平整的土地、遥远的秦岭、熟悉的人、过硬的本领、凛冽的寒冬、炎热的酷暑、高强的武艺、严明的纪律、缤纷的色彩、美妙的声音、心中的秋天、巨大的木轮、五彩缤纷的颜料、好闻的气味、香香的梨、甜甜的菠萝、香甜的气味、厚厚的衣裳、油亮亮的衣裳、丰收的歌、欢乐的歌、丰富的色彩、道别的话音、告别的歌韵、暖暖的叮咛、丰收的歌吟、辽阔的音乐厅、绽开的谷粒、无穷的奥妙、紫色的小喇叭、艳丽的蔷薇、娇嫩的花瓣、强烈的阳光、干燥的空气、淡雅的花蕾、美丽的笑脸、密切的关系、白色的记号、遥远的家、陌生的景物、超常的记忆力、无法解释的本能、伟大的发现、清闲的工作、全新的世界、重要的成员、丢失的骆驼、走失的骆驼

2、“地”字短语:

好奇地听着、婉转地歌唱、欢蹦乱跳地歌唱、仔细地打量、奇怪地问、认真地挥舞、勇敢地作战、飞快地跑、快活地喊、拼命地奔跑、不停地转、舒舒服服地睡大觉、匆匆地来、匆匆地去、留心地观察、陆续地开放、悄悄地绽开、准确无误地回家、用心地观察、认真地思考、忿忿地说、不紧不慢地说

(六)选词填空。

(带、戴、代、在、再)①我总是_____好红领巾_____去上学。

(温暖、温和)②李老师说话的态度很______。

这是一个______的集体。

(宽阔、宽敞)③我们的教室______明亮。

汽车在______的马路上行驶。

(继续、陆续、连续)④上课了,同学们______走进教室。

妈妈话说完,又______干起活来。

小明______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果然、居然)⑤一老一小______爬上了峰顶。

商人照老人指点一路找去,______找到了走失的骆驼。

(发现、发明)⑥列文虎克_______了显微镜。

这个秘密被丁丁_______了。

(七)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益:

A、好处;B、增加;C、更加;D、有益的。

 

(1)经过一番谈话,我觉得受益不浅。

(   )

 

(2)我们要保护益虫。

(   )

 (3)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

(   )

 (4)多参加体育活动能使人延年益寿。

(   )

透:

A、液体光线等渗透,穿透;B、暗地里告诉;

C、达到饱满的、充分的程度;D、透彻;E、显露。

 

(1)是啊,是啊,天气坏透了!

(   )

 

(2)太阳所在的地方,黄中透出红来,色彩十分艳丽。

(   )

 (3)早晨的阳光透过树梢照着五光十色的画檐。

(   )

尽:

A、表示某个范围为极限,不得超过;B、达到极端;

C、用力完成;D、全部用处;E、全,所有的。

(1)我用尽了方法想说服他,都没有成功。

(   )

 

(2)我们应尽自己的义务,好好工作。

(   )

 (3)恩格斯竭尽全力帮助马克思。

(   )

生:

A、果实没有成熟;B、没有经过加工的;C、生硬、勉强;

D、很。

E、生长;F、产生、发生;G、使柴、煤等燃烧;H、生疏。

 

(1)对周总理崇敬和爱戴的思想感情已在人民心中生了根。

(   )

 

(2)我们开始垒灶生火烧饭了。

(   )

 (3)写作时,对学过的词语不能生搬硬套。

(   )

 (4)这西瓜是生的,真难吃。

(   )

临:

A、靠近,对着;B、来到、到达;C、将要,快要。

 

(1)居高临下。

 (   )

 

(2)临危不惧。

(   )

 (3)身临其境。

(   ) 

 (4)临别。

 (   )

尽:

A、完;B、达到极端;C、全部用出;

D、用力完成;E、全,所有的。

 

(1)尽心尽力 (   )

 

(2)取之不尽 (   )

 (3)山穷水尽 (   )

 (4)人尽皆知 (   )

张:

A、看,望;B、姓;C、把合拢的东西分开;

D、陈设,铺排;E、扩大、夸张。

 

(1)张灯结彩 (   )

 

(2)张牙舞爪 (   )

 (3)东张西望 (   )

 (4)张冠李戴 (   )

会:

A、聚合;B、见面;C、理解,懂得;

D、有一定目的的集会;E、熟习,通晓。

 

(1)他心领神会地走了。

(   )

 

(2)晚会开始了。

(   )

 (3)他们在学校门口会合。

 (   )

 (4)她会四种语言。

(   )

开:

A、使关闭着的东西不再关闭,打开;B、打通,开辟;

C、合拢或连接的东西舒张,分离;D、发动或操纵枪、炮、车等。

E、开办;F、开始;G、举行;H、写出;I、液体受热而沸腾。

(1)开花()

(2)开运动会()(3)开汽车( ) (4)水开了()

(5)开箱子()(6)开路( )(7)开演 ()(8)开工厂()

 (9)开发票( )

第三、四、五课时

复习内容:

1、复习一至四单元主要课文内容。

2、复习一至四单元重点句式联系。

3、复习一至四单元课文填空。

复习重点:

1、准确无误地背诵并默写重点课文中的段落。

2、课文内容以及人物品质的梳理。

3、仿写比喻句和拟人句。

复习难点:

1、课文内容的默写。

2、句式练习。

复习准备:

PPT、练习纸

复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的复习课,我们继续开展小组闯关竞赛,我们依旧会从纪律、发言、回答、联系各个方面积分,大家准备好了吗?

二、第一关:

课文我会背

1、课件出示第一单元重点课文段落

(1)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________,有__________,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还有________。

(2)同学们向在___________打招呼,向_____________问好,向____________敬礼。

这时候,窗外_______,树枝________,鸟儿__________,蝴蝶__________,好像都在________。

(3)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__________,可以______、_______。

花朵张开时,它是________,草地也是__________;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________,草地就变成__________。

(4)啊,峰顶这么高,______!

我爬得上去吗?

再看看_______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科是________________,真叫人__________!

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小组开火车填空

要求:

声音响亮,每个同学读准字音、小组内不可以打电话。

规则:

答对者积分、打错者扣分

3、课件出示第二单元重点课文段落

(1)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

两只胸脯是_________,一只胸脯是__________。

它们在树枝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常_____________。

(2)男孩看看列宁,说:

“会回来的,_________________。

它还活着。

(3)他仔细_______着高尔,咧开嘴笑了,然后用手指说沙发,说“请您坐在这儿看报纸。

(4)__________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5)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___________。

可它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他终于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方法同上

5、课件出示第三单重点课文段落。

(1)(《夜书所见》:

萧萧________  ,________   。

知有儿童  _______    ,   ________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________  ,每逢_______ 。

遥知  _______  ,遍插 _______   。

(2)我们精心地做着,心中充满面了________和_________。

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

(3)我们依然_______,把它叫做“__________”。

(4)我们快活地__________,在田野里拼命地________。

我们__________,千呼万唤。

(5)黄黄的叶子像_________________,扇哪扇哪,扇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6)红红的枫叶像_________________,飘哇飘哇,邮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

(7)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梨__________,菠萝__________,还有苹果、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

(9)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_________________,带给小朋友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课件出示第四单重点课文段落。

(1)鲜花朵朵,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凌晨四点,牵牛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____________________;七点,睡莲____________________;中午十二点左右,__________开了;下午三点万寿菊______;傍晚六点,烟草花__________;月光花在七点左右____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_______。

(3)植物开花的时间,与_____、____、___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___相吻合。

(4)蜜蜂靠的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发现,除了我们平时看到的世界,还有另一个平时看不到的世界。

那是一个_________。

__________里的_______,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

“玩具”——__________“小人国”——__________“居民”——__________

(7)读了《找骆驼》的课文,我们认识了一位()的老人,他通过观察发现了商人丢失的骆驼有这些特点:

()、 () 、() 。

他看见路上有骆驼的脚印,() ,就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

又看见路的左边有一些( ),右边有一些 () ,就知道骆驼左边驼蜜右边驮米)。

还看见骆驼啃过的树叶,上面留下了(),所以知道它 ()。

(8)正月菠菜__________,二月___________________;三月_______长得旺,四月______________;五月_________________,六月__________________;七月茄子__________,八月___________________;九月柿子___________,十月______________;

________白菜家家有,________蒜苗正泛青。

学生开火车填空。

三、第三关,课文我理解

1、课件出示第一单元课文理解

(1)《我们的民族小学》描写的是()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体现了()。

从“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可以看出作者很(),这是学校是一所()的学校。

(2)《金色的草地》课文感情:

热爱大自然,大自然给我的们生活带来了乐趣。

课文写了哪两件事?

(第一件:

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

第二件:

我发现了草地会变色及其变色的原因)草地为什么会变色?

(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们的手掌,会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这篇课文主要表现了什么?

表现了作者和弟弟快乐的童年生活。

(3)《爬天都峰》中老爷爷和我爬上天都峰后,为什么要互相道谢?

能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善于向他人学习,他们个人的奋斗和努力。

 天都峰有什么特点?

 一是高,高的如上青天。

二是陡,陡得似直上直下。

(4)《槐乡的孩子》课文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赞美了槐乡的孩子们纯朴勤俭、吃苦耐劳的品质。

槐乡的孩子可爱表现(他们勤劳懂事)(他们吃苦耐劳)(以苦为乐)

(5)背诵小儿垂钓,蓬头(),遥(),应()。

2、学生抢答,一组一组一次机会。

试行积分。

3、课件出示第二单元课文理解

(1)《灰雀》中,列宁(尊重、爱护)小男孩,小男是(诚实天真)人。

(2)列宁对灰雀的爱是给灰雀(自由),小男孩对灰雀的爱(夺去灰雀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3)高尔基(关心爱护)小男孩,小男(崇敬、热爱高尔基)。

(4)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明(小男孩很认真给高尔基拍照),说明(高尔基很有耐心地等小男孩)。

(5)高尔基的代表作,自传体小说三步曲:

(《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

(6)李四光是怎么提问题的?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

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坑,可它为什么没得卧进去呢?

(7)李四光是(有着善于发问、勤于思考、不断探索的好品质)的人

(8)宋庆龄有(诚实守信)的好品质?

(9)成语故事

 闻鸡起舞(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

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祖狄后来当上了将军,也打了不少胜仗,得到百姓的拥护和爱戴,这些成就的取得都与他(胸怀大志、奋发努力是分不开的。

(10)聪明在于学习,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世上无难事,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恩来)

任何成就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书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指名回答,进行加分。

5、课件出示第三单元课文理解

(1)《夜书所见》中“书”指的是(),诗人()在秋天的夜晚听到(),看到(),深有感触,写下(),()。

其中萧萧指(风声)挑指(捉)篱落(篱笆)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人()孤身一人在长安,恰逢()节,于是他写下“独在异乡为异客,()”诗意()。

表达了作者()感情。

(3)《风筝》写了童年和小伙伴()()()的情景。

课文机械了我们放风筝时()、()的快乐,也写了风筝飞走时的(),同时体现了孩子们对()和()的憧憬。

(4)《秋天的雨》课文按(总—分—总)的结构写作,每段都是(先总写,后分说)。

课文从(秋雨的色彩、气味、告诉小动物们冬天快要来了)三个方面写秋雨。

(5)《听听,秋的声音》你在诗中听到了(大树)抖动手臂的声音,(蟋蟀)振动翅膀的声音、(大雁)暖暖的叮咛、(秋风)掠过田野的歌吟,还有每一(片)叶子、每一(朵)小花、每一(滴)汗水、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的声音

(6)天对_____,雨对____,______________。

山花对海树,______________。

秋月白,___________,水绕对_________。

雨中山果落,___________________。

6、指名回答,进行加分。

7、课件出示第四单元课文理解

(1)听说蜜蜂有 (辨认方向) 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 (总是)可以飞回原处。

作者做试验的过程是()、()、(), 从试验中作者得出了()。

《蜜蜂》这篇课文中,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是一个()人。

(2)如果蜜源离蜂箱不到一百米。

它们就会跳(圆舞);如果蜜源在蜂箱一百米以外,它们就跳 (摆尾舞)。

(3)《玩出了名堂》中列文虎克先玩()发明(),接着玩()发明(),最后发现了()。

文中的“小人国”指的是 (微生物的世界),“居民”指的是 (微生物),“玩具”指的是(显微镜)。

读了列文虎克的故事,我知道了(在玩耍中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学了这篇文章,我知道(细菌)(病毒)(真菌)都是微生物。

8、学生抢答加分。

四、第四关,课文句式我会说

1、出示比喻句

①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

②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③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④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⑤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这些都是(),分别把()比作(),用()比喻()。

仿写句子()

2、指名回答

3、出示拟人句:

①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