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光和自然地理学大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0272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大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大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大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大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大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大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大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大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大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大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大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大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大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大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大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大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大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大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大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大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大题.docx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大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伍光和自然地理学大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大题.docx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大题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大题

1、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自转:

(1)地球自转决定昼夜更替,并使地表各种过程具有昼夜节奏。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

由于地球不停的自转,昼夜交替的周期不长,这样使得地面白昼增温不至于过分炎热,黑夜冷却不至于过分寒冷,从而保证了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2)地球自转使所有在北半球作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发生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则向左偏。

(3)地球自转造成地球上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

一个地方正当午时,距它180度的地方,正当午夜。

说明每隔15度精度,时差相差一个小时。

为此人们划定了地球的时区。

共24个时区。

以本初子午线为中心,东西经各7度30分的范围为中时区。

东西另外各15度为东一区、西一区。

自西向东,每过一个时区,要加一个小时,过了国际日期变更线要减去一日。

(4)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差使地球体发生弹性形变,在洋面上表现为潮汐。

(5)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例如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密切相关。

公转:

(1)昼夜长短的变化

在太阳的照射下,地球被分为昼夜两个半球:

向太阳的半球是昼半球,背太阳的半球是夜半球。

昼夜两半球之间的分界线,被叫做晨昏线,是地球的一个大圆。

昼夜的长短,视晨昏圈分割纬线的情况而定。

一般情形下,纬线被晨昏圈分割成两部分:

位于昼半球的部分叫昼弧;位于夜半球的部分叫夜弧。

昼弧和夜弧的弧长,决定该地的昼长和夜长。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发生南北移动,因此,除了在赤道和春秋分日外,各地的昼弧和夜弧都不等长。

自3月21日(北半球春分日)至9月23日。

是北半球的夏半年。

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弧大于夜弧,昼长大于夜长,纬度越高,白昼越长,黑夜越短。

北极四周,太阳整日不落,叫做极昼现象。

南半球反之。

6月22日,是北半球的夏至日,这一天,北半球昼最长。

北极圈以北,都是白昼,南半球反之。

9月23至次年的3月21是北半球的冬半年。

12月22日为北半球的冬至日。

每年的3月21和9月23。

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对于地平的高度角。

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地面获得太阳热能的多少。

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候,地面上得热最多(光束面积、途径短)。

一日之内,太阳以不同的高度照射地面。

正午时刻,它升的最高,称正午太阳高度。

由于地球的公转,在不同的日期内,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是不同的。

对于地球上的四季的形成来说。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是两个主要的因素。

前者影响日照时间的长短,后者决定辐射强度的大小。

气候(climate)希腊原意为“倾斜”指的就是正午太阳高度。

(3)四季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的公转,造成地球上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一年分成春夏秋冬四季。

但是,严格的说,只有中纬度地带才是四季分明的。

季节变化是半球性的现象,南北两个半球没有同时来临的同一季节,而总是彼此相反。

这是因为影响季节变化的两个主要的因素: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半球性的。

这两个因素影响地球所得太阳热量在南北两个半球之间的分配。

太阳直射的半球,昼长夜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太阳热量集中,是夏季,非太阳直射的半球是冬季。

春秋二季是夏冬之间的过渡季节。

如果太阳始终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正午太阳高度不变,南北半球获得的热量始终不变,也就无所谓季节变化了。

2、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1)地球表面是太阳辐射和太阳能转化的主要场所。

高空大气只能吸收小部分太阳辐射,大部分的太阳辐射到达地球表面后,只能穿透地表以下很小的厚度。

因此太阳辐射主要在地表发生转化,并对地表的几乎所有自然过程起作用。

如前所述,地球表层是一个远离平衡状态的有序开放系统。

正是太阳辐射的输入和输出平衡对于维持这个耗散结构的有序性起着主要的作用。

(2)地球表面是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相互渗透、互相转化的两相或三相界面。

海洋表面成为液+气界面,海底成为液+固界面,陆地表面成为气-固界面,而沿岸地带成为三相界面。

各界面上的物质相互渗透,三相物质相互转化,形成多种多样的胶体物质和溶液系统。

(3)地球表面具有独特的物质现象,如生物、风化壳、土壤层、粘土矿物、沉积岩以及各种地貌形态。

(4)地球表层具有复杂的、高速度和高强度的物质、能量交换、转化和循环过程。

如水循环、地质循环、化学物质循环等,井且在交换和循环中伴随着信息的传输。

地表物质、能量转化过程的发展强度及速度都远比地球其他各处大,表现形式也更复杂多样。

(5)地球表层存在着复杂地强烈的内部分异过程。

诚然,分异过程在高空和地球内部也都存在,但分异程度远不及地表强烈。

地球表面的内部内异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都有表现。

分异的结果形成了不同等级的地表自然综合体。

(6)地球表层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环境。

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有可能潜入深海或上升至宇宙空间,但地表仍然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场所。

3、大气分层及各层特点

在气象学中,通常按照温度和运动情况,将大气圈分为五层。

(1)对流层是大气的最底层,平均高度11km。

特点:

a.以空气垂直运动旺盛为典型特点,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b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平均没升高100m下降0.65℃。

c.云、雾、雨、雪等主要天气现象都发生在此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2)平流层从对流层顶到55km左右,气流稳定。

特点:

a温度随高度不变或微升,即由等温分布变成逆温分布。

b水汽、尘埃等非常少,很少出现云和降水,大气透明度良好。

(3)中间层从平流层顶到85km高度,也叫高空对流层。

特点:

温度随高度升高而迅速降低,是大气圈中最冷的部分。

80km高度上,有一个白天出现的电离层,也叫D层。

(4)暖层中间层顶至800km高度,暖层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因而温度随高度上升增加很快。

(5)散逸层800km高度以上的,空气及其稀薄,地球引力很小。

4、全球气温水平分布特点

(1)由于太阳辐射量随纬度变化,所以等温线分布的总趋势大致与纬圈平行。

北半球一月份等温线密集,南北温差大;七月份等温线稀疏,南北温差小。

在南半球,因海洋的巨大调节作用,一月与七月的等温线分布对比不像北半球那样鲜明。

(2)同纬度夏季海面气温低于陆面,冬季海面气温高于陆地,等温线发生弯曲。

由于水体增温慢降温也慢,因此夏季海面气温低于陆面,冬季海面气温高于陆地。

所以,冬季大陆上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等温线向北弯曲;夏季大陆上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等温线向南弯曲。

等温线这种弯曲在亚欧大陆和北太平洋上表现得最清楚。

南半球海洋面积辽阔,等温线较平直,北半球海陆分布复杂,等温线不像南半球海面上那样简单、平直,而是走向曲折,甚至变为封闭曲线,形成温暖或寒冷中心。

(3)洋流对海面气温的分布有很大影响。

强大的墨西哥湾流使大西洋上的等温线呈NE―SW向,一月份0℃等温线在大西洋伸展到70°N附近。

其他洋流系统对等温线走向也有类似的影响,但影响范围较小。

(4)近赤道地区有一个高温带,月平均温度冬夏高于24℃,称为热赤道。

(5)南半球无论冬夏,最低气温都出现在南极;北半球最低温度夏季出现在极地,冬季出现在高纬大陆。

北半球夏季最高温度出现在低纬大陆,如20°―30°N的撒哈拉、阿拉伯、加利福尼亚等地。

5、海陆风的形成过程,画图

海陆风是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引起的,但影响范围局限于沿海,风向转换以一天为周期。

白天,陆地增温比海面快,陆面气温高于海面,因而形成热力环流。

下层风由海面吹向陆地,叫海风,上层则有反向气流。

夜间,陆地降温快,地面冷却,而海面降温缓慢,海面气温高于陆面,海岸和附近海面间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气流由陆地吹向海面,为陆风。

陆海风的转换时间因地区和天气条件而不同。

一般说来,陆风在上午转为海风,13-15时海风最盛,日没以后,海风逐渐减弱并转为陆风。

阴天,海风要推迟到中午前后才出现。

6、山谷风的形成过程,画图

在山地区域,日出以后山坡受热,其上空气增温很快,而山谷中同一高度上的空气,由于距地面较远,增温较慢,因而产生由山谷指向山坡的气压梯度力,风由山谷吹向山坡,这就是谷风。

夜间,山坡辐射冷却,气温降低很快,而谷中同一高度的空气冷却较慢,因而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下层风由山坡吹向山谷,这就是山风。

在山地区域,只要大范围气压场气压梯度比较小,就能出现山谷风现象。

在平原与高原相接地区。

由于高原边缘地面气温与平原上空同高度上的气温差异,也会出现类似山谷风现象。

7、季风

大陆和海洋间的广大地区,以一年为周期、随着季节变化而方向相反的风系,称为季风。

季风是海陆间季风环流的简称,它是由大尺度的海洋和大气间的热力差异形成的大范围热力环流。

夏季由海洋吹向大陆的风为夏季风;冬季有大陆吹向海洋的风为冬季风。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东亚季风由海陆热力差异而引起,亚洲东部濒临广阔的太平洋,居于世界最大的海洋和大陆之间,温度梯度和气压梯度的季节变化比其他任何地区都显著。

冬季,亚洲大陆为冷高压盘踞(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高压前端的偏北风就成为亚洲东部的冬季风;夏季,亚洲大陆为热低压所控制,同时太平洋高压西伸北进,因此高低压之间的偏南风就成为亚洲东部的夏季风。

东亚季风对我国、朝鲜、日本等地区的天气、气候影响大,冬季等盛行时,这些地区的气候特征为低温,干燥和少雨;夏季风盛行时,这些地区的

气候特征为高温,湿润和多雨。

南亚季风主要是由行星风带季节移动而引起的,但也有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

冬季,亚洲大陆为冷高压盘踞,高压南部的东北风就成为亚洲南部的冬季风,但由于亚洲南部远离高压中心,并且有青藏高原的阻挡,加上印度半岛面积小,陆海间热力差异小,故冬季风尽管干燥,但势力比东亚的冬季风弱;夏季,南亚位于赤道低压内,从南半球越过赤道的东南信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转向为西南季风,再加上海陆热力差异的存在使南亚夏季风来的急,势力比东亚夏季风强,气候特征炎热潮湿多雨。

8、大陆性、海洋性气候差异

(1)气温的年、日变化:

海洋性气候的气温年变化与日变化都很小,在洋面上甚至观测不到日变化。

而大陆性气候的气温年较差或气温日较差很大。

在日变化中,最高温度出现的时间较早,通常在一天中的13~14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拂晓前后。

(2)全年最高、最低气温出现时间:

海洋性气候在气温年变化中,北半球最冷月为2月、最暖月为8月(南相反),在高纬度最冷月还可能是3月,最暖月也可能到9月(如旧金山)。

而大陆性气候在气温的年变化中,北半球最暖月与最冷月分别出现在7月和1月(南半球分别在1月和7月)。

(3)春温秋温:

海洋性气候春季气温低于秋季气温。

大陆性气候春季升温快,秋季降温也快,一般春温高于秋温。

(4)降水:

海洋性气候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降水日数多,但强度小。

云雾频数多,湿度高。

大陆性气候的降水量少,且降水季节和地区分布不均。

9、水循环

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重力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径流不断发生相态转化和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

由于太阳辐射,海面和陆面每年约有*****km3水分蒸发到空中。

自海洋表面蒸发的水分,直接降落海洋中,就形成海洋水分的内循环。

当海洋上蒸发的水分,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以雨雪形式降落到地面时,一部分通过蒸发和蒸腾返回大气,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土壤水或潜水,另一部分形成径流汇入河流,最终仍注入海洋,这就是水分的海陆循环。

内流区的水不能通过河流直接流入海洋,它和海洋的水分交换比较少,因此,内流区的水分循环具有某种程度的独立性。

但它和地球上总的水分循环仍然有联系。

从内流区地表蒸发和蒸腾的水分,可被气流携带到海洋或外流区上空降落,来自海洋或外流区的气流,也可在内流区形成降水。

10、水量平衡的特点

从全球水量平衡中,可以看出:

1)海陆降水量之和等于海陆蒸发量之和,说明全球水量保持平衡,基本上长期不变。

2)海洋蒸发量提供了海洋降水量的85%和陆地降水量的89%,海洋是大气水分和陆地水的主要来源。

3)陆地降水量中只有11%来源于陆地蒸发,说明大陆气团对陆地降水的作用远远不及海洋气团的作用。

4)以P表示降水量,E表示蒸发量,R表示径流量,海洋水量平衡式可写为P=E-R;而陆地水量平衡式可写为P=E+R。

即海洋降水量等于海洋蒸发量与入海径流量之差,显然,海洋蒸发量大于降水量;陆地降水量等于陆地蒸发量与入海径流量之和;陆地上的蒸发量小于降水量。

海洋和陆地水最后通过径流达到平衡。

11、大洋表层环流模式

与盛行风系相适应,所形成的格局有以下特点:

(1)以南北回归高压带为中心形成反气旋型大洋环流;

(2)以北半球中高纬海上低压区为中心形成气旋型大洋环流;

(3)南半球中高纬海区没有气旋型大洋环流,而被西风漂流所代替;

(4)在南极大陆形成绕极环流;

(5)北印度洋形成季风环流区。

12、径流形成过程、特征画图

径流是水循环的基本环节,又是水量平衡的基本要素,它是自然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

从狭义的水资源角度来说,在当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径流则是可长期开发利用的水资源。

河川径流的运动变化,又直接影响着防洪、灌溉、航运和发电等工程设施。

因而径流是人们最关心的水文现象。

径流的形成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是可以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特征阶段。

了解这些阶段的特点,对于水文分析是重要的。

1)停蓄阶段降水落到流域内一部分被植物截留,另一部分被土壤吸收,然后经过下渗,进入土壤和岩石孔隙中,形成地下水。

所以降水初期不能立即产生径流。

降水进行到大于上述消耗时,便在一些分散洼地停蓄起来。

这种现象称为填洼。

停蓄于洼地的水也不能立即变为径流,所以这个阶段叫做停蓄阶段

2)漫流阶段降水进行到植物截留和填洼都已达到饱和,降水量超过下渗量时,地表便开

始出现沿天然坡向流动的细小水流,即坡面漫流。

坡面漫流逐渐扩大范围,并分别流向不同的河槽里,叫漫流阶段。

这个阶段只有下渗起着削减径流形成的作用。

而土壤、岩石的下渗强度,从开始下渗即逐步减小,一定时间后常成为稳定值,这个稳定值称为稳渗率。

所以漫流阶段的产流强度,决定于降水强度和土壤稳渗率之差。

各种土壤的下渗强度不同,故产流情况也不一样。

在同样降水强度下,砂质土地区产流强度较小,而壤土地区产流强度较大。

3)河槽集流阶段坡面漫流的水进入河道中,沿河网向下游流动,使河流流量大为增加,叫做河槽集流。

河槽集流阶段,大部分河水流出河口外,只有小部分渗过河谷堆积物补给地下水,待洪水消退后,地下水又反过来补给河流。

河槽集流过程在降水停止后还将继续很长时间。

这个阶段包括雨水由坡面进入河网,最后流出出口断面的整个过程,它是径流形成的最终环节。

13、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作用)

河流是所在流域内自然地理总背景下的产物。

河水是以不同形态和经过不同转化途径的降水为补给来源的。

显然,只有进入河床的水量足以保持经常流动,即在足以补偿蒸发和渗漏所造成的损耗时,才能够形成河流。

湿润地区河网密集,径流充沛而干燥地区河网稀疏径流贫乏,说明河流的地理分布受着气候的严格控制。

实际上,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源的补给形式及其比例,水位、流量及其季节变化,结冰与否及结冰期长短,等等,无一不受气候条件制约。

例如,降水量多寡决定着径流补给来源的丰缺,蒸发量大小反映着径流损耗的多少,降水的时空分布、降水强度、降水中心位置及其移动方向影响着径流过程和洪峰流量,气温、风和饱和差也因对降水、蒸发有影响而对径流间接起作用。

因此可以说,河流是气候的镜子。

除气候条件外,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也对径流发生影响。

如流域海拔高度、坡度和切割密度直接影响着径流汇聚条件;地表物质组成决定着径流下渗状况;植被则通过对降水的截留影响径流;等等。

另一方面,河流对地理环境也有显著的影响。

河流是地球水分循环的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内陆河流把水分从高山输送到内陆盆地底部或湖泊中,实现水分小循环;外流河把大量水分由陆地带入海洋,弥补海水的蒸发损耗,实现水分大循环。

同时,热量和矿物质也随水分一起输送。

南北向河流把温度较高的水送往高纬地区,或者相反,对流域气温都具有调节作用。

而固体物质的随河水迁移,则使地表的高处不断夷平和低处不断被充填。

所以河流既是山地景观的创造者,又是大小冲积平原的奠基者,还是内陆和海洋盆地中盐类的积累者。

荒漠地区绝大多数绿洲的形成与河流有密切的联系。

流入干旱区的河流,不仅给那里带来水分,而且使荒漠河岸林和灌溉农业得以发展,从而形成了生机勃勃的绿洲景观。

河流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它在交通运输、灌溉、发电和水产事业等方面都为人类带来了重要财富。

14、冰川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许多方面。

在极地和中低纬高山冰川区,冰川本身是自然地理要素之一,并形成独特的冰川景观。

规模较小的冰川只对附近地区的气候发生影响,巨大的冰川如南极和格陵兰冰盖,则对广大地区甚至全球气候发生影响。

作为一种特殊的下垫面,冰盖的扩展将大大增强地球的反射率,从而促使地球进一步变冷,并影响气团性质和环流特征。

在地球水圈的水分循环中,冰川也有重要的作用。

据计算,目前全球冰川的平均年消融量约3000km3。

这一数字近乎全世界河流水量的三倍。

冰盖消融量的增减,将直接影响海平面的升降。

大气降水到达地面后,由于蒸发、蒸腾和渗透等原因,只有一部分转变为地表径流。

冰川表面不存在蒸腾,蒸发量及渗透量都非常小。

所以,到达冰川表面的降水几乎可以全部转化为地表径流。

冰川不仅是河流的补给来源,还是其调节者。

冰川冰从积累区向消融区运动的结果,使长期处于固态的水转化为液态。

但是,低温而湿润的年份,冰川消融将受到抑制;高温干旱年份,消融则将加强。

这样,冰川就对径流起到了调节作用。

冰川推进时,将毁灭它所覆盖的地区的植被,动物被迫迁移,土壤发育过程亦将中断。

自然地带将相应向低纬和低海拔地区移动。

冰川退缩时,植被、土壤将逐渐重新发育,自然地带相应向高纬和高海拔地区移动。

冰川的侵蚀和堆积作用显著改变地表形态,形成特殊的冰川地貌。

在古冰盖掩覆过的地区,如欧洲和北美,这种冰川地貌可以占据成千上万平方公里的广大范围。

在山岳地区,冰川地貌显示出许多独有的特征。

15、举例说明影响地貌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1)气候与地貌发育

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由于水热条件不同,外力的性质、强度和组合状况皆有所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地貌类型和地貌类型组合(地貌组合)。

在寒冷气候区,降雪量大于消融量的条件下,冰雪逐年积累,发育成冰川;在冰川作用下,山地将形成角峰、刃脊、冰斗和冰川谷等冰川地貌,使原来在流水作用下发育的比较浑

圆的山岭,变得尖峭锐利。

在降雪量较小,不足以补偿消融量的条件下,则不能形成冰川,而是发育为多年冻土和冻土地貌。

在温湿气候区,以流水作用为主导,化学风化作用、块体运动也较普遍。

主要形成流水地貌,常见岭脊凸起山坡下凹、和缓的山丘。

在干旱气候区,以风和间隙性洪流作用为主要外力。

主要形成风沙地貌和间隙性洪流作用地貌。

(2)地壳运动与地貌发育

在地壳运动强烈的地段,可在短距离内发生显著性的差异性升降运动。

如天山最高峰达7000多米,而在吐鲁番盆地,由于强烈的沉降运动,最低点在海面以下154米。

在太平洋西岸一些岛弧的外缘,有深达万米左右的海沟,是地球上起伏最大的地方。

地壳的水平运动也是地貌发育的内动力之一。

例如区域性的水平运动所产生的平移断层,可造成平行岭谷的错动(水平位移),改变水系的格局,甚至使河流堵塞成为堰塞湖。

(3)岩性与地貌发育

岩性对地貌发育的影响,主要是岩石的抗蚀性,即抵抗风化作用和其他外力剥蚀作用的强度。

抗蚀性是岩石性质的综合反映。

通常坚硬岩石抗蚀性强,常构成山岭和崖壁。

抗蚀性差的岩石,如页岩、泥灰岩等,硬度不大,常形成和缓起伏的低丘、岗地。

岩石的可溶性对地貌发育的影响更为明显。

如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分布区,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形成典型的岩溶地貌。

在分析岩性对地貌发育的影响时,必须考虑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其他地质条件。

同样一种岩石,在干燥区和湿润区其抗蚀性可以有很大的差异。

例如石灰岩在湿热地区深受岩溶作用的影响,但在干燥区往往可以成为抗蚀性较强的岩石。

(4)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在其生产活动中,对地表的改造和利用也在不同性质和不同程度上给地貌发育带来一定的影响。

16、试述影响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

(1)土壤发育的母质因素

1)土壤母质是岩石风化的产物,是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

会影响成土过程的速度和方向和自然肥力。

2)多数土壤的属性继承了母质的特性。

3)不同母质对土壤次生矿物也有影响。

4)不同母质形成的土壤养分状况不相同。

5)母质影响土壤的质地。

6)在一些土壤形成过程中,母质因素起到重要的作用。

(2)土壤发育的气候因素

气候因素决定着成土过程的水热条件,直接影响到土壤中的水、气、热的状况和变化。

气候不仅直接参与母质的风化和物质的淋溶过程,而更重要的是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影响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与分解,决定着养分物质的生物小循环的速率和规模。

所以,气候是土壤形成和发育的重要因素,控制着土壤中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作用过程的总趋势。

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土壤便有很大的差异。

1)气候影响次生粘土矿物的形成一般情况下是降水量和温度的影响。

2)气候影响岩石矿物风化强度。

风化速度与温度有关。

3)气候影响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

也是温度与水分的影响。

4)气候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

5)土壤中物质的迁移是随着水分和热量的增加而提高的。

(3)土壤发育的生物因素

生物是促进土壤发生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

通过生物的循环,才能把大量的太阳能纳入成土过程,才能使分散于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的多种养分物质聚集于土壤之中,才能使土壤具有肥力并使之不断更新。

因此,成土过程实质上就是母质在一定条件下为生物不断改造的过程。

没有生物的作用便没有土壤的形成。

尤其是陆生植物与土壤彼此之间具有一定的从属性。

(4)土壤发育的地形因素

地貌在成土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地貌的组成物质即成土母质和岩石的性质对成土的直接影响;另一是地貌的形态特征对其他成土因素和土壤本身的物质和能量再分配的影响。

(5)土壤发育的时间因素

时间因素是有别于其他成土因素的一类特殊因素。

实际上它就是一个强度因子,反映出土壤在各成土条件的共同作用下所经历的阶段和效果。

具有不同年龄、不同发育历史的土壤,应归入不同的土壤类别,并表现出不同的土壤属性。

土壤的年龄通常可分绝对年龄与相对年龄。

从土壤开始形成时起直至当前这段时间,称为其绝对年龄。

相对年龄则指土壤发育的某个阶段或发育程度,可作为成土过程的强度及发育阶段更替速度的指标。

(6)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的作用

人类生产活动对土壤形成和性质的影响是有意识有目的的。

主要是影响土壤发育的方向和强度。

17、土壤空间分布规律

(1)土壤的水平分布规律

1)纬度地带性规律一种是全球土壤,横跨全大陆。

如冰沼土、灰化土和砖红壤。

二是区域性土壤,常发生中断、尖灭、偏斜等。

2)干湿度分异规律由沿海到内陆为:

湿润森林土类、半湿润的森林草原土类、半干旱的草原土类和干旱的荒漠土类。

以中纬度表现得最为典型。

(2)垂直分布规律

土壤的垂直带性在山地土壤中当山体达足够高度时,热量由下而上迅速递减,降水则在一定高度内递增并超过这高程后即行降低,因而引起植被等成土因素以及土壤的性质和类型亦随高度而发生垂直分带和有规律的更替,这种现象称为垂直带性。

山地土壤各类型的垂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