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心理卫生人才政策性需求的六大领域和指导策略.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0291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心理卫生人才政策性需求的六大领域和指导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我国心理卫生人才政策性需求的六大领域和指导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我国心理卫生人才政策性需求的六大领域和指导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我国心理卫生人才政策性需求的六大领域和指导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我国心理卫生人才政策性需求的六大领域和指导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我国心理卫生人才政策性需求的六大领域和指导策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我国心理卫生人才政策性需求的六大领域和指导策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我国心理卫生人才政策性需求的六大领域和指导策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我国心理卫生人才政策性需求的六大领域和指导策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心理卫生人才政策性需求的六大领域和指导策略.docx

《我国心理卫生人才政策性需求的六大领域和指导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心理卫生人才政策性需求的六大领域和指导策略.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国心理卫生人才政策性需求的六大领域和指导策略.docx

我国心理卫生人才政策性需求的六大领域和指导策略

我国心理卫生人才政策性需求的六大领域和指导策略

我国心理卫生人才政策性需求的六大领域和指导策略本文关键词:

心理卫生,性需求,策略,领域,指导

我国心理卫生人才政策性需求的六大领域和指导策略本文简介:

在经济、社会、医疗保障特定条件越来越完善的现代科技现代社会,传统的生理疾病对人们健康的影响已更弱弱化,而以压力、焦虑、消极心态和精神迷茫等为主导的心理和精神健康问题则越发突出。

《东亚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21-2021年)》(2021年)指出,全球约有4.5亿人患有神经精神疾病。

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估,到20

我国心理卫生人才政策性需求的六大领域和指导策略本文内容:

  在经济、社会、慢性病条件条件越来越完善的现代社会,传统的生理疾病对人们健康的拖累已相对弱化,而以压力、焦虑、消极心态和精神迷茫等为主导的和精神健康问题则越来越突出。

《中国精神卫生其他工作规划(2021-2021年)》(2021年)指出,全球约有4.5亿人患有神经精神病。

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到2021年,我国神经精神疾病负担将上升到疾病总负担的四分之一。

  因此,有学者指出,从健康的角度来说,“21世纪是精神病的世纪”,“精神健康是21世纪人类的健康主题”.在此背景下,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对促进国民心理健康、培育应积极社会心态非常重视,有关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工作的主题在国家有关相关政策中频频被提及。

尤其是当前的“十二五”(2021-2021)时期,人和地方的各项规划都清晰明确提到要加强心理卫生工作和心理卫生国家才的配备,心理卫生人才的需求从自发政策性社会需求进一步上升为国家的的需求。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必须密切注意和研究当前我国心理卫生的政策需求特点,及时大学生采取措施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一、当前我国心理卫生人才需求的导向特点

  

  长期以来,我国心理卫生人才的需求主要是自由民主需求,并没有上升到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层面。

  本世纪初,心理卫生人才逐渐引起国家受到重视高层的重视,具体体现在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和各类机构重视心理卫生工作,并对心理卫生准则人才的需求和配备做出了具体的规范。

  在国家政策层面,2021年10月《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2021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开始强调“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和“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此后,2021年表决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以及2021年11月党的十八大点报告,进一步强调指出要注重心理疏导和封路培育积极社会心态。

这一系列国家政策和心理健康发展规划对国民重大和社会心态的重视,成为咨商人才需求的政策导向。

在法律层面,2021年5月31日开始实施的《精神卫生法》虽然重点关注精神障碍患者,但卫生保健同时也兼顾心理健康问题,把促进公民心理健康作为重要工作目标。

  《精神卫生法》对政府、学校、社区、劳教所、企业等组织系统的精神卫生工作进行了规范,使心理卫生人才需求法制化和具体化。

  二、我国心理卫生人才政策性需求的六大领域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领域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在学校食堂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和心理咨询辅导,是心理卫生人才主要的就业次要领域之一。

当前,我国私立学校有关政策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配备做了更为具体明确的指导性要求。

  《全国精神卫生行动计划组织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21-2021年)》要求,到2021年,城市中小学设置专职心理健康岗位教师并配备合格职员的学校比例要达到60%,农村则要达到30%,开展心理行为问题预防工作的县(市、区)的比例要达到80%.2021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高等教育教育指导纲要(2021年修订)》则是明确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明晰的规格:

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装设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且原则上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维日尼察区必须具备心理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

在此情况下,各地的“十二五”规划纷纷提出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举措。

例如,上海的学校德育“十二五”要实现所有的中学、中等职业学校都配备一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兼职教师的目标;山西则提出,在“十二五”期间,争取每1000名学生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

  

(二)下基层医疗机构心理卫生领域

  基层重点难点医疗机构一直是我国心理卫生工作的薄弱环节,我国的“十二五”相关建设明显加强了基层心理卫生工作和心理卫生人才的相关政策。

2021年开始实施的《精神卫生法》第二章第二十条强调,要加强社区、乡镇卫生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广告宣传。

  《全国精神卫生工作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21-2021年)》指出,各地要将精神疾病社区运营管理、心理健康指导工作纳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公共卫生服务文本,加强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环境保护环境问题的社区预防、医疗康复和管理工作。

在开展心理行为问题预防工作的五县(市、区)中,居民能够方便获得心理健康指导的比例,2021年城市达到90%、农村达到80%.《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21-2021年)(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要充实妇幼保健专业机构的心理治疗和咨询专业人员,开展孕产妇和婴幼儿的心理保健工作;充实社区卫生服务站(站)和乡镇卫生院的医护专业人员,开展居民心理健康指导。

在地方,《江苏省“十二五”体育精神专科医疗事业科技事业发展规划》要求,三级综合性医院、县(市)级综合医院开设临床心理科等率远精神科前述门诊率达到100%;其他二级综合性环境卫生医院提供精神卫生服务率达80%.《上海市卫生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要加强包括心理咨询在内的薄弱领域人才培养。

辽宁省鞍山市则早已于2021年建设高标准示范社区,招聘大学毕业生进社区从事精神心理师等美德其他工作。

  (三)劳教系统吸毒、服刑人员心理矫治领域

  吸毒、服刑人员心理矫治是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技术,对吸毒、服刑人员的心理问题或进行评估、干预和治疗,从而改变其不良认知、情绪和行为,促进其人格完善和积极推动行为积极消减的活动。

我国监狱系统内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引进心理矫治,作为改建服刑人员的重要方法。

据统计,到2021年,我国接受心理咨询的服刑人员达到25万余人次,有3万多人接受了心理治疗。

2021年司法部印发的《2021-2021年劳教人民警察队伍建设规划纲要》提出,专业人员在人民警察队伍中的比例不低于8%.“十二五”期间,各地继续加强司法行政工作其他工作中的心理矫治工作,进一步明确司法队伍中的心理卫生人才需求。

《江苏监狱系统“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将生物学人才列入“六大重要一环专业人才计划”;《哈尔滨市司法行政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1年,新招录具有教育、心理、法律知识背景的复合型司法行政干警人数达到150人;《深圳市司法行政“十二五”规划》、《长沙市司法行政事务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草案)》都强调要建立专业心理指出矫治队伍和完善心理矫治工作体系。

  (四)企事业单位雇主心理援助(EAP)领域

  面向员工个人生活、工作问题和组织发展的员工心理辅导,也称“员工心理能够帮助计划”或“员工心理援助计划”(EmployeeAssistanceProgram,EAP),也是心理卫生人才需求的重要领域。

当前,国家有关发展规划和法律加强了EAP其他工作的要求和规范。

  EAP人才的直接需求首先来自各大企事业单位。

卫生部的《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21-2021年)(征求意见稿)》对企业EAP起到了直接推动和规范的作用。

该意见凡例明确提出,企业应当为有心理咨询需要的员工提供服务条件,员工总人数在1000人(含)以上的企业应当配备合格的心理咨询专业人员。

目前,我国的银行、石化、电力、通讯等领域的大企业都纷纷引入了EAP,EAP成为各大企业关注员工心理健康和素质发展的重要体现,并员工福利作为一项心理福利纳入员工福利体系当中。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高管心理援助计划已经从我国企业扩展到了政府、学校、医院、科研院所等公营机构,这说明我国EAP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

  EAP系统人才的另一个需求来自全国总工会系统。

《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引纲要(2021-2021年)》要求,各级工会组织要针对不同类别职工、外来工的具体情况制定计划,大力开展职工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问题预防和疏导。

卫生部《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21-2021年)(征求意见稿)》中也强调,工会组织要将跨国企业、事业单位职工的心理健康管理模式教育运行机制、经常化。

在南京,2021年以来,乡镇已经先后在全市各该市和企事业单位建立职工心理咨询站点108家。

2021年年底,苏州市总工会宣布成立职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职工心理健康中心援助服务中心,且力争在“十二五”末形成市总工会、区县产业工会和街镇(基层)第三级工会三级职工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网络体系;用3到5年时间,在全市建立300到500家职工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站点网点。

  此外,各种专门的EAP服务(咨询)公司或机构的涌现也公司深化了EAP人才的需求。

在我国,比较知名的EAP公司如易普斯、中国EAP中心、盛心阳光等,其专业人员主要由心理卫生相关专业情境人士组合而成组成,人口比例这些机构对心理卫生人才的吸纳人数也相当可观。

有专家估计(2021年),我国每两天产生一个EAP公司;2021年,我国学习从事EAP的管理学人员近万人。

  (五)突发事件心理援助领域

  近几年,我国每年会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较低达120万起,这些突发事件给个人、伤亡事故贫困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同时还带来态度了严重的心态创伤,因此,自然灾害心理援助工作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精神卫生法》第二章第十四条要求,各级政府的有关部门制定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心理援助的内能容,发生时应组织开展心理援助工作。

国务院2021年12月发布的《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强调,突发事件应急心理援助是卫生应急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卫生部《中国美德卫生工作规划(2021-2021年)(征求意见稿)》提出的具体工作目标之一是,重大突发事件(灾害)直接影响人群成年人的心理援助覆盖面要达到50%.2021年3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的《国家公共安全科技蓬勃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社会安全领域的重点任务之一是“开展公众在危险、紧急环境下的心理学和行为学研究,奠定重大突发社会安全事件防范与处置的理论基础。

  当前,突发事件心理援助工作不仅仅在公共机构而且在一些企业中也开始引起重视,原因是当前我国企业的生产安全事故、群体性事件等突发事件频发,自身也需要配备突发事件心理援助人才。

  (六)特殊群体心理辅导交叉学科

  特殊群体主要是指那些自然、社会、经济、行为等方面具有特殊性,在国家立法、公共政策等方面给予特殊对待的少数立法群体,例如残疾人、未成年人、妇女、老年人、农民工、“40、50”就业困难人员、少数民族、归侨侨眷、归正人员、艾滋病患者、流浪乞讨人员等。

这些特殊群体多数是弱势群体。

加强对特殊阶层的人文关怀(其中人格关怀是重要内容),是“十二五”及以后我国公共政策和社会服务领域的突出特色。

  《中国心理学会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21-2021)》提出,“十二五”期间,中国心理学会将针对中央国家机关、科技工作者、企业职工、农民工子女、过度使用网际网路青少年、老年群体等6大类人群开展有特色、有针对性的心理素质提升和促进操作性工作。

  在老年人方面,国务院印发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要注重老年精神关怀成见和心理慰藉,重点关注高龄、空巢、患病等老年人重病的心理健康状况。

在残疾人方面,《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要求,“重视精神残疾预防,对重点人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都已建立了专门面向残疾人的心理咨询机构或心理援助热线。

在其他方面,《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社会制度建设规划纲要》指出,要为青年流动人口、刑释解教和社区卫生服刑人员、部队军官和军烈家属等人员提供服务心理辅导服务。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中指出,县级以上政府在对流浪未成年人的县级救助保护内容中负有心理辅导的弊任。

此外,近几年,大连、上海、重庆、南京、桂林等多个城市设立了专门面向农民工的心理社会工作服务站或心理咨询热线,另有一些城市则建立了意外援助中心、孤儿心理援助中心、单亲困难母亲机构抚慰项目等特殊群体心理咨询与辅导心理。

  三、当前我国高级人才心理卫生人才政策性需求存在的问题

  

  第一,人才招录方式的限制。

各式各样在政策性需求的各类心理卫生人才中,除EAP人员和部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外,其余都主要是国家警务人员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内人员”),他们严格通过需要的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考试程序才能被录用,这意味着只有少数人能够进入基本建设国家编制人员系统中所。

  第二,人才内部选用对外部招聘的“抵消”.心理卫生的各项政策性需求并没有明确人才需求的来源,这任用就允许内部人员选拔任用代替外部招聘专业人才的存在,从而减少了部分心理卫生人才的外部需求。

实际工作中,一些单位(如劳教系统、中小学校、企业、社区)的心理卫生工作并不是从外部招聘人才,而是对内部人员进行培训学习之后给予安置任用。

  第三,“非专业人才”对专业人才的“侵蚀”.心理卫生工作是专业性相当强的工作,一般必须由心理学和医学专业人士负责英语专业开展。

但目前心理卫生人才的各项政策中,多数并没有明确限定要求心理学或医学专业人员,因此,心理学和医学专业人员的依然面临着其他非专业人员的“侵蚀”,而实际工作中也有不少非专业人员在从事心理卫生工作。

  第四,兼职对专职的“代替”.在心理卫生人才需求的各项政策中所,多数并需要没有明确要求必须是专职岗位或专职人员,而是“专职或兼职”均可,这前述无疑会抵消一部分专职心理卫生人才的实际需求。

而实际工作中,心理卫生相关工作岗位的全职情形现象非常普遍,尤其是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基层心理卫生管理工作工作领域。

  第五,人才配置数量和时限的模糊性。

在心理卫生人才需求的各项政策中,有一些政策只是笼统地强调“十二五”及以后要“加强精神卫生工作”、“深化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大力推广心理学人才”等,但大力推进并没有明确提出人才实用性的数量和时间表,这在一定程度心理卫生削弱了当前上人才的实际需求和就业实现。

  四、心理卫生毕业生就业指导策略

  

  

(一)加强本地心理卫生人才需求调研

  虽然目前一些机构的相关人员招录基本上都是面向全国的,但多数用人单位实际护理人员的招录结果还是以本地(省内)或本区域人才为主,尤其是中小城市和基层的失业者。

由于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信息经常是随机随机性发布的,因此,高校如果只是根据用人单位自己人才需求的发布信息来指导毕业生求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就会很被动。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部门要注意对本地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状况进行调查和研判,了解各领域各单位心理卫生人才的需求数量和规格,及时为毕业生提供需求信息和就业指导服务。

  

(二)引导毕业生明确心理卫生工作的就业方向

  当前我国心理卫生人才的需求涉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治疗、吸毒人员和服刑人员心理矫治、员工心理援助、突发事件心理援助等领域,每一个领域都具有自己特定的职业素质要求,毕业生只有明确具体的就业机会求职就业领域,才能有针对性针对性地做好各项马上。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需要积极宣传各领域各职位的职业素质要求,组织毕业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让毕业生根据自己的性格、优先选择能力和职业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

对此,我们可以根据的类型划分心理卫生人才的就业方向。

第一个就业方向是公立学校,主要工作是中小学校成人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心理咨询,其求职准备充分准备是教师职业资格证、辅导师资格证、教学技能和事业单位员考试(公办学校);第二个就业方向是医院及基层机关干部医疗机构,主要就主要工作是医护与心理治疗,其求职准备是辅导师资格证、医学背景或医学相关职业资格证和事业单位人员考试;第三个方向是部队功能模块和监狱劳教模块,主要工作是吸毒和服刑人员心理咨询与心理矫治,其求职准备是辅导师资格证、军人或警察招录情形、国家公务员考试;第四个就业方向是企业,主要教育工作是员工心理援助,其求职准备是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知识、辅导师资格证(有些企业不要求).

  (三)督促毕业生做好各项求职准备

  心理卫生是专业性和职业性很强的职业工作,其人才需求的规格相对比较严苛。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部门、学生素质培训部门以及相关专业教学管理部门需要督促毕业生提前做好各项求职准备。

首先是各种职业资格考试和人员招录的报考和复习准备。

例如,做足有关特殊教育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以及国家考试和事业单位人员考试的准备。

其次是相关职业素质和技能的准备。

例如,应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锻炼需要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基本教学技能,应聘部队、警察子系统的需要便衣警察锻炼身体素质和军人、警察相关职业技能。

  (四)加强基层教职员就业观念的宣传引导

  目前基层心理卫生人才的需求量很大,比如成人教育乡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基层医疗机构的心理卫生工作者,社区心理产品服务工作者,基层监狱劳教系统的员工心理矫治管理人员等,但不少大学生对基层农村基层就业的意愿比较低。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需要对毕业生基层就业观念的引导,价值一方面一再强调基层人才需求的缺乏和基层对个人成长锻炼的价值,各项宣传基层单位所具有的国家事业编制单位性质的另一方面优势,引导毕业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更全面地认识认识基层工作的价值和前景,增强基层就业意愿。

  参考文献:

  [1]朱玉,刘奕湛。

世卫: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负担将上升[EB/OL].解放网,2021-10-10.

  [2]许沁,肖波,朱蒙雪。

21世纪是“精神疾病世纪”焦虑正赶超抑郁影响都市人[N].新闻晚报,2021-10-10.

  [3]欧贤才,郑安云。

超越心理健康:

精神健康的追求[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21,(5):

9-10.

  [4]王学涛,梁晓飞。

中国基础教育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消费需求逐渐扩大[EB/OL].新华网,2021-03-18.

  [5]孙晓玲。

36个高标准示范社区可望9月底建成[N].鞍山日报,2021-07-20.

  [6]张亦嵘,柴黎。

心理矫治:

剂中国监狱文化教育及改造一剂良药[N].法制日报,2021-01-01.

  [7]胡晓东,朱波。

南京工会并重多措并举关爱职工心理健康[N].江苏工人报,2021-12-31.

  [8]第四届中国EAP与职业心理健康论坛[EB/OL].腾讯网-财经频道,2021-04-01.

  [9]李秋萌。

欧美国家年突发事件达120万起[N].京华时报,2021-03-13.

  [10]朱宏传等。

特殊社群保护立法若干科学研究问题研究[J].政府法制研究,202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