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闻两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0297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新闻两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1新闻两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1新闻两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1新闻两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1新闻两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1新闻两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1新闻两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1新闻两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1新闻两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1新闻两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1新闻两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新闻两则.docx

《1新闻两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新闻两则.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新闻两则.docx

1新闻两则

新闻两则

●教学目标

积累“鄂、豫、绥靖、阻遏、锐不可当”等词语,掌握他们的读音和词义。

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了解新闻的相关知识,复习记叙文六要素知识。

了解两则新闻的历史背景

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了解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

力阻顽敌的精神及人民必胜、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历史规律。

●教学重点

理解新闻的内容,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重点把握新闻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教学难点

理解新闻主体部分各层次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

预习生字词,查阅有关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资料。

学生每人准备一份当天的报纸。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利战况。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毛泽东亲自撰写了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学习这两则新闻不仅要抓住战争的主题,也要抓住新闻的特点)

一、创设情景,走进新闻 

  在社会生活中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或者出现了一个有意义的新事物,如果我们要尽快地把它告诉尽可能多的人,可以采用怎样的办法呢?

 

  (报纸上、电视上或者广播里发布消息。

)是啊,在现代社会里,新闻在传播信息方面起着巨大作用。

 “新闻”这个名称,从广义来说,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从狭义来说,就是指消息。

消息(新闻)这种文体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四条。

一是事实说话。

正如陆定一同志所说的:

“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二是迅速及时。

迅速,是指它能很快地向读者(或听众、观众)传播;及时,是指快而得当,适合需要。

三是高潮在前。

写消息时,通常把最主要、最新鲜、人们最关心的事实写在前面,把比较次要的内容写在后面,形成所谓“倒金字塔”式的结构。

四是简明扼要。

简明,就是既简洁又明白;扼要,就是准确地把握住事物的主要之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课文,就充分体现了上述特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由毛泽东亲自撰写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新闻。

 

二、整体感知

1、教师板书课题,检查预习字词情况:

负隅顽抗(yú)撰写(zhùan)区域(qù)芜湖(wú)歼灭(jiān)要塞(sài)溃退(kùi)荻巷(dí)古宛县(wǎn)星宿(xiù)绥靖(suíjìng)阻遏(è)阌乡(wén)潢川(huáng)鄂豫(èyù)

濂(lián)聿(yù)

2、走进新闻——新闻有哪些特点和要素?

 

  新闻的特点:

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

 

  新闻的要素:

即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经过、结果。

) 

  新闻的基本结构: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

是用来概括新闻的主要事实的。

又分为主标题、引题、副标题。

引标题是用来交代背景,点明中心,可有可无;主标题概括新闻的主要事实,是新闻必不可少的部分;副标题或者概括事实,或进一步点明中心,可有可无。

  导语:

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话或第一句话,扼要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新闻内容的六要素经常集中出现在这一部分。

 

  主体:

是新闻的躯干,对导语中已披露的新闻要素作进一步的阐释和拓展,要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

 

  背景是新闻事件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是交代新闻事件结果的话。

背景和结语有时则暗含在主体里边,没有明显的标志,可通过阅读主体领会背景和结语。

(括号内的部分是“电头”,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发电地点和时间。

此“电头”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时间精确到“时”,暗示战役在迅速发展之中。

) 

3、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了什么内容:

即理清记叙的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指出记叙的六要素也是新闻的要素)

人物: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

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事情发生的原因: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和结果:

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

西路军三十五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

东路军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3、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要求读准字音,并努力读出文章的感情和气势。

) 

4、根据新闻的结构特点,理清文章的层次及新闻的要素。

 

标题: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百万”是实数,中路军30,西路军和东路军各35万。

看来,“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

导语: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从渡江作战兵力、战线即渡江区域,战况三个方面总领全文,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引起下文。

) 

主体:

20日夜起,—————————课文最后。

 

第一层:

(20日夜起——已度过三十万大军):

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地点、人数。

 

第二层:

(21日下午五时起——不起丝毫作用):

写西路军渡江的情况,并加以评价。

 

第三层;(汤恩伯认为——结束):

写东路军渡江情况。

 

5、各层次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衔接的?

(议论——承上启下)

第二层开头说时间,“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与第一层开头“二十日夜起”相并列。

第二层末的议论说到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说到督战原因: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接着以嘲笑汤恩伯的口吻说: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这一句在第二、三层之间起了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由“西路军”很巧妙很自然地转入“东路军”。

6、三路大军为什么不以地点为序从东往西或从西往东?

采用现在的顺序有什么考虑?

文章报道遵循的是时间顺序。

因为中路渡江最早,结束渡江也最早,因而把它安排在最前面,西路和中路虽然同为21日下午开始渡江,但它们的顺序也不能调换,因为西路和中路战斗大致相同,所遇抵抗均较微弱,紧接在一起来介绍,自然而且行文也比较方便。

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

7、找出本文的议论句,看看它属新闻结构的哪个部分,有什么表达效果?

“此种情况……都很泄气”。

属“背景”部分。

分析了敌溃我胜的原因,突出了文章中心。

三、合作探究,画画地图

  画画地图:

分别将西路军、中路军、东路军已占领的地方用红色标线,向前进发点用箭头标出。

(可画在课本上的地图上)(对照课文复述三路大军渡江情况)

 

主体部分三路大军渡江情况

时间

兵力

渡江兵力

中路军(安庆——芜湖)

西路军(九江——安庆)

东路军(南京——江阴)

四、角色体验,变换阅读。

  1.当当播音员 :

如果你来当播音员,你在重音、语调、情感、节奏上应怎样读这则新闻。

 

  2.当当军事家 :

如果你来当军事家,你应该向观众介绍哪些方面的情况。

 

3.当当主持人 :

如果你来当主持人,你将怎样设计导播语、采访问题、结束语。

 

五、语言品味,学习提高(看谁读得好,讲得好) 

  学生进一步品读课文,体会新闻的语言特点,提高阅读能力。

 

  1、语言的准确、概括。

(所谓准确,就是要准确反映事实。

) 

  ①例如“九江(不含)”一词,准确表明当时九江尚未解放的状况,避免了歧义。

又如“我东路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精确到日到时。

 

  ②再如“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准确表现了我军指挥部运筹帷幄,指战员胸有成竹的状况。

 

  ③还有全文最后,就分别用了“歼灭”及“击溃”(不是笼统地说“消灭”或说“打垮”)“占领”并“控制”(后者比前者又进了一步,江阴要塞已为我所用),对长江是“封锁”(不准船只自由通航),对铁路则用“切断”(堵住了敌人从铁路逃跑的退路)。

这些动词用得非常准确,这就有助于“真实”地反映战况,又能恰切表明我军锐不可当的气势。

 

  ④ “突破”准确表现了战斗过程;(“越过”的对象是静态的,) “渡至”,准确表现了水战进军的特点;(“到达”,泛,) “24小时内”,时限明确,(“共”,时限不明,一般化,)“即已”,准确表现了神速特点。

(“现在”,时界相对模糊,)“至发电时止”,时界更为确切; “余部”,军事术语,准确得体,(“剩下的”,表达内容模糊。

) 

  ⑤用词准确还表现在对某些概念的适当限制上,如说西路军所遇之抵抗是“甚为微弱”,而东路军所遇之抵抗则“较为顽强”,这就非常恰切地表现了敌我双方较量的程度,既不一味地夸大自己,也不一味地贬抑敌人,而能恰到好处地表现(或正面或反面)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坚强意志和英雄气概。

 

  2、语言鲜明、富有感情色彩。

 

  ①“结果就在21日那一天”,尽管时间表述明白,但一般化“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

充满嘲讽蔑视的语气,“正是……那一天”既对“督战”“认为很巩固”构成强烈讽刺,又证实了的确“不起丝毫作用”。

敌人“不料”,我军“突破”,“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对比鲜明,既可见敌人狼狈,又可见我军神勇。

感情色彩鲜明。

 

  ②第4小题①句,对战况、战果的介绍比较笼统,不够准确之外,也不够鲜明。

而②句中,“整天激战”介绍了战况,“歼灭及击溃”更鲜明的报道了敌军惨败状况,“广大地区”既准确说明了并非全境,又鲜明指出了大局已定,“控制江阴要塞”鲜明的表述出“封锁长江”的确凿态势,更切实可信。

将“东路军”改为“我军”在不影响准确明了的前提下,自然融入了亲切自豪的感情色彩。

 

  ③鲜明生动,富于感情色彩的例子在文中还很多。

例如“百万大军”、“1000余华里”、气势豪迈,排山倒海,“冲破”、“横渡”、“突破”,胜利豪情,激动人心;又如我军的“英勇善战”、“锐不可当”与敌军的“纷纷溃退,毫无斗志”,赞扬与藐视之情,对比鲜明;再如“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切断”一系列动词,鲜明的写出了我军一个又一个战果,富有动态,正如大军如潮,铁流难当的形势,雄阔有力,激情昂扬。

本文这种语言特点既是消息的要求,也是本文报道内容的需要。

 

六、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新闻的概念,也称消息,特点是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语言简明准确。

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2、总结存储:

请各小组学生针对本文的学习,以“我学到了……”进行小结。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引导学生不仅从知识上考虑,还要从方法、思想情感上考虑。

 学生可能这样说:

要想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就要看标题。

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导语。

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主体。

另外阅读时还要注意新闻的要素,养成留意要素的习惯,这样就容易把握文章的内容了。

 

七、板书设计:

标题: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导语:

渡江概况

主体:

中路军首战告捷(略)

西路军所向无敌(详)——特点:

及时、准确、真实

东路军战绩辉煌(略详)

八、拓展延伸

教师导学:

要求学生快速默读第二则新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了解新闻内容。

让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新闻知识学习第二则新闻,并提出思考题。

默读第二则新闻,理清记叙的六要素。

运用所学的新闻知识具体分析第二则新闻,并说说两则新闻在写法上有哪些不同之处?

第二课时

一、新闻复习,激趣引读 

  电视,以其五彩缤纷的视频、极富渲染力的音响、精彩的制作、丰富的内容吸引着我们,而新闻,又是电视节目中的重头戏,今天,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新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这则新闻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二、朗读积累,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朗读课文,概述各部分主要内容。

 

人物:

中原我军

时间:

1948年11月4日下午

地点:

南阳

事件发生的原因:

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作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

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之下,困守南阳的蒋军不得不弃城南逃。

经过与结果:

自去年七月,南阳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灭,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据点外,全部为我军解放。

2、划分层次:

第一层

(1):

是导语,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时间

第二层(2—3):

是历史资料,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第三层(“在过去”—“放弃南阳”):

是背景资料,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勾勒出蒋军全局溃败的背景

第四层(“从此”—“逃窜”):

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大胜利

第五层(最后部分):

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

3、回顾历史,引导学生把握两则新闻的战争主题

两则新闻记述了正义战争的胜利,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

历史的记录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通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它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正义的胜利。

我们坚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4、内容探究

A、南阳解放战争中取得哪些成就?

①恢复和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创立了七个军区,扩大了老根据地。

②歼灭了大量的国民党正规部队,发展了我党武装力量。

③纠正了“左”的策略,采取了正确的策略,孤立了敌人,巩固了根据地。

B、为什么不报道解放南阳的消息,而要概述一年多来南线我军的战况?

南阳的解放,是南线我军一年多来取得伟大胜利的必然结果,所以南阳解放之日正是一年多来伟大胜利的最好时机。

其次,总结一年多来的战绩,也可以说明将军为什么弃城南逃。

三、新闻朗读,语言品味 

  1、新闻朗读, 看谁读得好 :

活动过程:

主持人一名,评委3—5名,(其它同学可模拟电台播音员,按新闻播音的要求,开展朗读比赛。

)既很激动又很庄重地来朗读全文, 

2、语言品味:

 学生进一步品读课文,体会新闻的语言特点,提高阅读能力。

 

  ①语言的准确、概括。

(所谓准确,就是要准确反映事实。

) 

  ②语言鲜明、富有感情色彩。

 

3、品味:

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而且扩大了根据地。

我们的根据地不仅巩固了,而且赢得了人民群众衷心的拥护。

(语言生动形象,森林的形象,枝叶茂盛的形象,生机勃勃,富有气势。

说明我军已经在江淮河汉区域发展壮大。

同时把两个递进的句子并列起来,很有气势,读起来也非常上口)

品味:

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

(用调侃的语调、通俗的语言、幽默的预示告诉王凌云要是再不逃或逃得不远的话也会被我军俘虏)

四、比较阅读,理解提升

1、分别阅读两则新闻,将两者相同的地方找出来。

 

  文体相同:

都属于新闻(借此可以介绍有关新闻的文体知识)。

 

  作者相同:

两则新闻的作者都是毛泽东。

 

  目的相同:

鼓舞士气,指明方向,争取进一步的胜利。

 

  主旨相同:

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

 

  大背景相同:

都处于解放战争的战略进攻阶段。

 

 2、找“不同” 

  具体时间不同: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写于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前一天;《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写于1948年11月5日,辽沈战役结束,淮海战役前夜。

 

  具体写法不同: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巧用对比,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与敌军的节节败退形成对比;《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妙用暗示,关于历史上南阳所发生的重要战事的介绍,点明南阳位置之重要,暗示出南阳解放的重大意义及蒋介石的暗淡前途。

 

  构思特点不同: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总括千里战线,分步叙写,多而不杂;《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勾联历史与现在,纵横挥写,引而有度。

 

  语言风格不同: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大气磅礴,如“百万”“均是”“占领”“控制”“切断”等;《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广博儒雅,语言含蓄,如“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

 

五、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

《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

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

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

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

 

  2、课外延伸:

 

  ①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体裁——新闻,请联系本课的学习谈谈你对新闻的认识。

  ②就现代战争的话题谈谈你的认识,并整理在练习本上。

 

六、布置作业

就现代战争的话题谈谈你的认识,并整理在练习本上

七、板书设计

新闻两则:

把握新闻内容——记叙六要素

分析新闻结构——结构五部分

理解新闻主题——战争、人民必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