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诊疗常规.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20432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败血症诊疗常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新生儿败血症诊疗常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生儿败血症诊疗常规.doc

《新生儿败血症诊疗常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败血症诊疗常规.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生儿败血症诊疗常规.doc

新生儿败血症诊疗常规

   新生儿败血症(neonatalsepticemia)是指病原菌侵入婴儿血循环,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由此造成全身各系统的严重病变,并需排除引起这种异常病理生理状态的非感染因素。

  生后3天内发病者常为胎内或产程中感染,以大肠杆菌和B组溶血性链球菌多见;3天以后发病则往往与环境污染有关,除金黄色葡萄球菌外,其他有克雷白杆菌,变形杆菌等。

  诊断

  一、病史母亲多有产前或临产感染、胎膜早破、羊水污染、产程延长等病史。

患儿常有脐部感染或皮肤粘膜破损史。

  二、临床表现症状常不典型,一般表现为反应低下,嗜睡、不哭、不动、体温不稳、体重不增等;足月儿体温正常或升高,早产儿体温不升,以下特殊表现常提示败血症的可能性:

①黄疸常见,在生理性黄疸期间黄疸加重或消退后复现,常伴有肝肿大,严重者有核黄疸表现;②皮肤表现:

有时可见蜂窝织炎、脓肿,瘀点,红斑等,紫罗兰色皮损且中心有坏死者常为绿脓杆菌感染,严重时有出血倾向,如抽血后针孔渗血、呕血、便血及肺出血等;③休克表现:

重症患儿有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和外周循环灌注不良,脉细速,皮肤呈大理石花纹状,尿少或尿闭,低血压,如出现硬皮症为不良预兆;④其他:

胃肠功能紊乱,有厌食、呕吐、腹泻、腹胀,重症可出现中毒性肠麻痹,呼吸窘迫表现为气急、青紫、呼吸不规则或暂停;⑤易合并脑膜炎、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和深部脓肿等。

  三、实验室检查

  

(一)以下五项化验中,有2或3项以上阳性则提示感染可能性大。

①杆状核/中性粒细胞之比值≥0.2;②白细胞计数<5×109/L;③C反应蛋白升高(≥15mg/ml,微量法++~+++),④第1小时血沉≥15mm;⑤乳胶亲血色球蛋白阳性(25mg/dl)。

  

(二)周围血象,多数有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核左移及中毒颗粒。

严重病例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减少。

血小板计数常降低。

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计数常下降。

  (三)血培养,抽血时须严格消毒,有条件者可在不同部位抽取两份血样本送培养,或一份血注入2个培养瓶,同时作厌氧菌及L型细菌培养,必要时行脑脊液及尿培养。

  (四)局部病灶细菌培养和涂片检查有参考意义。

尤以在2或3处找到同一病原时有意义。

  治疗

  一、抗生素治疗

  当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提示有细菌感染时,需在抽血送血培养后立即开始应用杀菌性抗生素。

在病细菌不明确时,一般采用联合用药。

  如在1周内发病,尤其是3天内发病者,可选用氨苄青霉素50mg/kg次,每日2次静滴+氨基糖甙类(如尼泰欣4-8mg/kg.d.每日1次静滴)或者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氨噻肟50mg/kg.次,每日2次静滴,或头孢三嗪,50~100mg/kg.d.每日1次静点。

  1周以后发病者,以葡葡球菌感染可能性大,可用万古霉素10~15mg/kg.次,一日2次静点;绿脓杆菌首选头孢他定50mg/kg.次,一日2次静滴;厌氧菌首选甲硝唑,每次15mg/kg,一日次,24~48小时后每次7.5mg/kg,静滴。

  泰能为新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绝大多数G(+)及G(-)需氧菌和厌氧菌有强大杀菌作用,每次20mg/kg(≤36周)或每次20~30mg/kg(≥36周),每日2次静滴。

  二、支持疗法

  ①保暖、供氧、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

  ②少量多次输血或血浆,丙种球蛋白500mg/kg,每日1次,共3~5次。

  三、对症治疗

  有心功不全加用地高辛,有高胆红素血症及时光疗或换血,有休克者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多巴胺等;合并DIC者可应用肝素。

就像个朋友,月下寒暄,水边对话,即便以后多年不见,但仍有一丝牵挂,一抹记念,时常在心头泛起那平淡中的一脉真情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