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理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学科建设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22054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7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理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学科建设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数理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学科建设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数理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学科建设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数理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学科建设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数理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学科建设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数理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学科建设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数理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学科建设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数理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学科建设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数理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学科建设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数理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学科建设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数理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学科建设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数理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学科建设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数理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学科建设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数理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学科建设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数理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学科建设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数理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学科建设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数理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学科建设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数理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学科建设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数理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学科建设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数理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学科建设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理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学科建设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

《数理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学科建设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理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学科建设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理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学科建设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

建设期满后达到国家重点学科或自治区重点学科)与学位点建设成效(例如:

建设期满后达到博士点授权学科、博士点授权立项建设学科、博士点授权支撑学科、硕士点授权学科等)

2.学科建设的内容包括:

⑴学科研究方向:

根据学科发展趋势,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明确主攻方向及其形成的优势和特色,凝练出富有竞争力的研究方向,一般不少于3个,按照一级学科规划建设的其研究方向填写4个以上。

⑵学科队伍建设:

按照研究方向,提出学科队伍在职称、年龄、学历及学缘结构方面能够实现的目标与规划。

⑶科研与科研成果建设:

建设期内,承担科研项目总数项,科研经费总额万元,其中国家及国务院各部门项目项,国家社会、自然科学基金项,自治区社会、自然基金项目项;

获得奖励总数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项,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项,省部级科学研究奖励项,发明专利项;

发表论文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篇;

本单位承担的科研项目中,引进人员在调入本单位之前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和本单位人员在外单位承担的科研项目不计入;

填写的论文、专著、获奖项目等应是作者(完成人)署名本单位发表的科研成果,本单位人员署名其他单位所获得的成果不计入。

⑷学科平台与条件建设:

在建设期内能够在实验室或资料室建设方面取得进展,拥有省级或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等,使校内实验室在保证教学的同时,满足科研与学科建设的需要。

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创造条件与国内外知名大学、企业建设联合实验室与研发中心,拓宽学科平台建设。

⑸教学与人才培养:

积极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在扩大规模的同时,积极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大力培育动手能力强,具有创造性思维的研究生,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课题,着力培育省级以上教学(教材)成果奖、省级以上优秀学位论文;

建设期满后,培养研究生的规模达人,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项,培养本学科硕士生发表论文篇,其中核心期刊篇。

3.本学科在国内同类学科中的地位、对社会的影响力;

包括建设期内,本学科在国家、教育部、自治区等各类学科评估中地位的变化情况;

在国家、自治区、地方社会与经济建设方面的影响力。

四、除已注明的栏外,一律不得另加附页。

五、本表填写内容必须属实。

六、本表请用A4纸打印及复印,必须保持原格式不变。

本表封面之上,不得另加其他封面。

七、《学科建设规划》经专家评议、校内学科建设领导小组论证审批后作为《学科建设任务书》确定为所属单位的学科建设方面的目标责任制,同时学校给予政策与资金上的支持,按学科规划分阶段完成建设。

八、学科带头人及学术骨干只能归属于一个学科队伍。

九、各单位在填写IV学科建设规划内容与目标简况表时,可根据各学院所有学科建设的总体规划及具体某个学科的发展现状、规划以及实现目标的可行性等实际情况,酌情填写。

Ⅰ-1学科简介

1.学科建设现状

1.1学科历史沿革

生物学科的发展始于2000年,2000年10月设立“生物工程”专业,同时设立生物工程教研室。

2001年9月“生物工程专业”招收首届本科生。

2004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开始招收硕士生。

2005年6月增设“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两个本科专业。

2005年11月设立“食品科学与工程系”、“生物技术系”和“基础生物学教学部”。

2006年7月“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两个本科专业招生。

2006年遗传学硕士点获得批准。

2007年基础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评审,成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8年生物工程成为自治区品牌专业。

2009年生物工程与技术研究所成立。

1.2学科概况:

1.2.1学科研究方向

生物学科在近年来针对现有实验室及学科队伍的实际情况,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需求,多次凝练学科研究方向,在多年的学科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包括以可再生资源生物技术综合利用实验室为依托的微生物工程、植物基因工程和环境生物技术等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基础应用研究,以地方性人类疾病和动物疫病研究中心为依托的分子遗传学(含生物信息学方向)、遗传性疾病与动物疫病的分子机理研究和动物生物技术研究,以及与地区特色产业密切联系的食品生物技术研究等学科研究方向。

1.2.2学科队伍建设

本学科研究队伍中现有研究人员34人;

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8人;

教授2人,副教授8人,中级职称10人;

博士后3人,博士14人(含在读博士),硕士20人;

留学归国人员3人。

内蒙古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内蒙古“321”工程一层次人才1人,包头市新世纪拔尖人才1人,自治区教学名师1人,自治区优秀教师1人,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1人。

1.2.3科学研究(科研项目、经费、成果)

近五年本学科教师共发表论文258篇,其中三大收录论文25篇,核心论文70篇(见附1);

主持各级基金项目27项,著作11部,专利6项。

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蛋白质二级结构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及网络的研究(60761001),2008.1-2010.12(蔡禄主持)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与人遗传病相关的DNA重复序列柔性的实验和理论研究(30460038),2005.1-2007.12(蔡禄主持)

3.教育部春晖计划,秸秆制备燃料乙醇的研究(教外司留[2008]704号),2008.7-2010.7(蔡禄主持)

4.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与人遗传病相关的重复序列结构与遗传不稳定性关系研究,2006.9-2008.9(教外司留[2006]331号)(蔡禄主持)

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基因组序列动力学结构研究,2001.9-2002.9(蔡禄主持)

6.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DNA动力学结构统计力学模型和实验检验(2005080101020,2005.1-2007.12(蔡禄主持)

7.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盐节木盐碱基因的克隆(2009BS0303),2009.10-2012.10(贾晋主持)

8.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对体细胞再程序化相关机理的研究,2009.10-2012.10(马利兵主持)

9.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抗肿瘤药物对小鼠早期胚胎DNA甲基化模式的影响(自筹基金),2008.1-2010.12(马利兵主持)

10.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与遗传病有关的三核苷酸重复DNA的结构和动力学研究(20001302),2000.9-2002.9(蔡禄主持)

11.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致癌基因的柔性和密码子使用偏向性的关联分析,(200701121102)(崔向军主持)

12.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基金,秸秆化学法合成乙醇基燃料的产业化(NJzy08233),2009.1-2010.12(蔡禄主持)

13.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基金,秸秆化学法合成乙醇基燃料的产业化(NJzy08233),2009.1-2010.12(蔡禄主持)

14.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基金,磷脂酶D在樱桃番茄冷害中的作用(NJzy07105),2007-2010(王国泽主持)

15.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基金,植物抗(耐)盐碱基因的克隆(NJzy08076),2009.1-2010.12(贾晋主持)

16.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基金,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预测及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NJ02116),2003.9-2005.9(蔡禄主持)

17.内蒙古人才建设基金,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预测及网络的构建,2007.1-2008.12(蔡禄主持)

18.包头市科技攻关项目,生物法制备燃料乙醇(2008Y1002-1),2008.1-2009.12(蔡禄主持)

19.包头市科技攻关项目,肉苁蓉大规模培养、药用成分提取的产业化研究,2006.9-2008.12(蔡禄主持)

20.内蒙古科技大学创新基金项目,诱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为多潜能干细胞的研究(2009NC058),2010.1-2011.12(马利兵主持)

21.内蒙古科技大学创新基金项目,磷脂酶D在河套蜜瓜采后冷害中的作用机理研究(2009NC060),2010.1-2011.12(王国泽主持)

22.内蒙古科技大学创新基金项目,高含油微藻的筛选及合成生物柴油的研究(2009NC061),2010.1-2011.12(季祥主持)

23.内蒙古科技大学创新基金项目,酵母核小体定位信号分析及应用(2009NC066),2010.1-2011.12(赵秀娟主持)

24.内蒙古科技大学创新基金项目,盐爪爪耐盐相关形态解剖结构及生理特性研究(2009NC059),2010.1-2011.12(贾晋主持)

25.内蒙古科技大学创新基金项目,酵母组蛋白组合修饰的贝叶斯网络分析(2009NC064),2010.1-2011.12(崔向军主持)

26.内蒙古科技大学创新基金项目,细叶韭花香精油的制备及其残渣的高值化利用研究(2009NC063),2010.1-2011.12(张小利主持)

27.内蒙古科技大学创新基金项目,内蒙古特色莜麦膳食纤维的研究与应用,2006-2008(王国泽主持)

28.内蒙古科技大学创新基金项目,与遗传病有关的三核苷酸重复DNA的结构和动力学研究,2000.5-2001.9(蔡禄主持)

29.内蒙古科技大学创新基金项目,抗盐基因的分离与克隆,2002.9-2004.9(蔡禄主持)

30.内蒙古科技大学创新基金项目,寄生药用植物肉苁蓉属的RAPD分析,2004.9-2006.9(李雅丽主持)

31.内蒙古科技大学创新基金项目,内蒙古盐生动物卤虫抗逆相关基因的研究,2005.1-2007.12(赵秀娟主持)

32.内蒙古科技大学创新基金项目,与人类遗传病相关的(CCTG)n.(CAGG)n重复序列的分子克隆,2005.1-2007.12(季祥主持)

33.内蒙古科技大学创新基金项目,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2005.1-2007.12(石春芳主持)

34.内蒙古科技大学创新基金项目,螺旋藻转基因受体系统研究,2005.1-2007.12(巩东辉主持)

获奖情况

1.获奖名称:

人类基因组三核苷酸重复序列的结构和动力学及其在相关领域中应用的研究,获奖等级: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6.12蔡禄教授为主持人

2.获奖名称:

基因序列的信息学研究,获奖等级:

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99.12

3.获奖名称:

关于Cu2S/CdS多晶薄膜异质结太阳电池电导机构的研究,获奖等级:

冶金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5.12

4.获奖名称:

NIHTrainee 

Travel 

Award,AlbertEinsteinCollegeofMedicine,2000.

5.获奖名称:

TargetsofHammerheadRibozymes,CFARNewInitiativesGrant,1998.

已出版和在编教材

1.蔡禄(主编).生物信息学,2006,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陈德富,陈飞雪等.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原理与技术,2006,北京,科学出版社.

3.王国泽等.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2009,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4.王国泽等.现代化学概论,2009,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5.李雅丽,巩东辉,赵宏宇.生物化学实验讲义.校内教材.

6.李雅丽,陈飞雪,姜志艳.分子生物学实验讲义.校内教材.

7.崔向军,赵秀娟.微生物学实验讲义.校内教材.

8.李珺.细胞遗传学实验讲义.校内教材.

9.赵宏宇.生物分离工程实验讲义.校内教材.

10.李雅丽(主编).工科院校基础生物学实验指导.(正在编写)

11.李雅丽(参编),环境工程材料.(正在编写)

已获得专利

1.jianyingwang.USpatent:

7,313,482,“SelectionoftargetsitesforantisenseattackofRNA”.

2.张冬艳,卢庆华,张丽红,张通,候金凤、卢俊.硝酸钕小檗碱配合物农药杀菌乳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200710187635.7.

3.张冬艳,卢庆华,张丽红,张通,候金凤,卢俊.硝酸钆小檗碱配合物农药杀菌乳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200710187637.6.

4.张冬艳,卢庆华,张丽红,张通,候金凤,卢俊.硝酸钐小檗碱配合物农药杀菌乳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200710187636.1.

5.张黎明,赵朝,张小利等.玉屏风总多糖的制备方法[P].200610130195.7,2006-12-14.

6.梁晓辉,蔡宇杰,廖祥儒,王蕾.一株产苝醌化合物的竹黄菌株[P].

1.2.4学科平台(实验室、仪器、设备等)

目前共有研究室、准备室、办公室和药品库等房间25间,房间面积约2000平米,位于内蒙古科技大学校园内的腾飞楼D座1-3层,各实验室排布集中,方便互相交流使用。

实验室拥有部分国内外先进设备和可满足实验室研究的大部分常规设备共计600余万元,部分基础应用性研究方向已经和相关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签定了项目合作协议,保证了这些方向的研究成果能在企业进行中试实验,企业也为实验室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厂房和中试设备,保证了各项目的顺利进行,学校和企业的设施齐备,能够保证实验室研究人员科学研究的顺利实施。

学校还专门为本学科人类遗传疾病研究和蛋白质研究方向批建了两个实验室,并购置了价值170余万元的新增大型科研设备,保证了研究工作的全面开展。

1.2.5人才培养

学科下设3个专业,在校学生520人,生源稳定,就业情况良好,本着立足内蒙,面向全国的人才培养理念,毕业学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肯定。

2007年本学科获得遗传学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本学科师资力量较雄厚,教学设施齐全、教学设备先进,拥有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专家、学者。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采取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法,除积极引进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学术造诣深厚,理论知识广博,科技创新能力、协调协作能力突出,视野开阔的学术领军人才外,还培养了一批年轻教师攻读博士学位,近三年来本学科引进国外知名大学博士后一名,国内重点院校博士四名。

同时有9名年轻教师分别在华中科技大学、中科院、中南大学、内蒙古大学和内蒙古农业大学等院校攻读博士学位。

目前已经组建了一支知识、年龄和职称结构合理,勇于创新,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科研团队。

遗传学学科为我校新增重点学科,包括从分子、细胞、个体等不同水平探索基因组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翻译、表达调控和变异的规律,通过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提供生物性状和代谢途径遗传调控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新思路。

通过分子生物学、基因组、生物信息学等方法,深入分析现有海量生物学数据信息的规律并探究生物学意义,为生物学表观性状和代谢途径调控的研究提供重要理论基础,拓展新思路。

经过几年的建设,目前本学科的形成的主要研究方向有:

生物信息学、人类遗传疾病的致病机理研究、农业生物技术及表观遗传学等。

本学科遗传学硕士点目前在校研究生25人,生源稳定,人才培养的一系列措施行之有效,在培养过程中,课程设置注重基础和专业知识的结合,教学过程中注重鼓励学生获得本专业前沿知识,注重拓宽学生知识面和交叉学科知识的学习,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实验技能的提高,尤其注重学生科学研究创新能力培养。

1.2.6学术声誉

本学科在生物信息学、遗传性疾病与动物疫病的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在国内同领域内已具有了一定声望,其中蔡禄教授为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博士后,美国TexasA&

M大学博士后,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会员,荣获内蒙古“321”人才工程一层次人才,内蒙古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内蒙古教育厅111人才工程二层次人才等称号;

2008年被评为包头市“新世纪人才工程”首批人选拔尖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信息学部2005和2009年项目会审专家,自治区自然科学奖学科组及终评委员会评审专家,2005-2007自治区突贡、特贴专家评审专家,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数理学科评审专家。

王建英教授是本学科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微生物学专业引进的国内外知名的美籍华人科学家,近年在国际刊物发表学术SCI收录论文25篇,承担美国相关基金项目2项,获美国专利1项。

此外,可再生资源生物技术综合利用实验室在再生资源开发利用、生物制浆等方面的研究在自治区也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

1.3在国内、自治区同类学科中的地位、对社会的影响力

本学科在生物信息学、遗传性疾病与动物疫病的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相同领域内处于领先的地位,在自治区同类学科中属于优势学科。

在微生物工程、植物生物技术、食品生物技术等方面开展与其他科研院所及企业的合作和交流,在相关领域已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2.学科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生物学科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具备了开展科研和教学的基本实验条件,但若想取得更大的飞跃,目前的条件还远远难以实现。

目前学科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缺乏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需要再引进1-2位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

二是需要购置一批高档次的实验仪器和设备,从而保证做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三是研究队伍的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要加大、培养力度,为年轻教师提供去国内外名校和高水平研究所进修的机会,加快够条件的教师的职称评定,改善研究队伍的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

Ⅰ-2学科简介数据

一、

现有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

1微生物工程

2植物生物技术

3食品生物技术

4分子遗传学(含生物信息学)

5遗传性疾病与动物疫病的分子生物学

6动物生殖技术

二、

学科

队伍①

教授

副教授

总数

其中40岁以下

人数

具有博士

学位人数

其中35岁以下人数

具有博士学位人数

2

8

4

7

三、

科学

研究②

人均每年科研经费

获省部级以上

奖励数

三大检索系统论文数

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

科研成果转化项目数

发明

专利数

1.21

3

25

9

6

四、

教学

人才

培养

学位

授予

硕士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篇数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数③

获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数

出版专著、教材数

双语教学课程门数

硕士

学士

26

450

五、

平台

学校投入

学科自筹(含社会投入)

主管部门投入

是否拥有国家/省工程(研究)中心

是否拥有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

是否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

大型设备仪器

利用率

800万

80万

100%

六、

学术

声誉

主办重要国际学术会议次数

参加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人次

主办重要国内学术会议次数

接受国内外访问学者人数

与境外科研教学机构合作项目数

在国外参加进修/合作的教师人数⑤

担任重要学术团体主要任职人数

与有关企业技术合作项目数

10

1

注:

①学科队伍以2009年12月为准

Ⅱ学科建设规划

2.1学科建设规划目标定位

通过三年的建设,争取把生物学科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在个别方向区内领先、达到或接近国内同类学科水平,能够推动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实质性贡献的学科。

学术团队建设进一步完善,引进一位学术造诣高,具有一定国际影响或国内知名的学术带头人,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学术团队,争取承担国家重要的研究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

加强硕士点的管理,扩大培养规模、提高培养水平。

加强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提高学科的影响力。

教学科研基础条件得到进一步完善,居国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

充分发挥本学科各学科点的地域优势和行业优势,在继续保持和发扬原有学科特色与优势的基础上,以建设国家、自治区重点学科为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