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作文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0580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7.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作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小学五年级作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小学五年级作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小学五年级作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小学五年级作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小学五年级作文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小学五年级作文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小学五年级作文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小学五年级作文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小学五年级作文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小学五年级作文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小学五年级作文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小学五年级作文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小学五年级作文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小学五年级作文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小学五年级作文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小学五年级作文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小学五年级作文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小学五年级作文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小学五年级作文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作文教案.docx

《小学五年级作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作文教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五年级作文教案.docx

小学五年级作文教案

小学五年级作文教案缩写课文

教学要点:

  学习课文,明确这次习作训练的要求和内容,初步懂得缩写方法;找出与《三打白骨精》的主要内容关系密切的句子:

重点指导一个自然段的写法,学生作片断练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懂得为什么要缩写课文。

  师:

我们以往的作文,都是要求写具体,强调观察细致、叙述具体。

把文章写具体是一种作文能力,但是仅学会写具体还不够,还要学会写得简洁。

这也是一种写作能力。

写文章,应需要具体就具体写,需要简洁就写得简洁。

这次作文,是缩写课文,就是训练我们把长文章压缩成短文章。

  二、明确缩写要求。

  读课文中的(习作要求),想想:

缩写要达到什么要求?

  板书:

1.缩写成的短文不能改变原文的主要内容。

  2.文章的语句简洁、通顺、连贯。

  三、学习(习作提示),掌握缩写方法

  师:

怎样缩写课文呢?

跟简要复述一样,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把课文中的某些细节或某些情节删掉。

  看课文中的(习作提示),边读边想边划:

  怎样压缩才能使缩写后的文章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

  用“——”划出句子,做下面填空:

  把长文章压缩成短文章可以这样做:

先(),再()。

  修改时要注意:

  1、(),

  2、()。

  四、默读《三打白骨精》,划出需要保留的内容。

  1.快速默读全文,想想:

围绕赞扬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这个主要意思,哪些是主要内容,需要保留?

用“[]”划出来。

哪些情节可以删去?

  2.讨论上面思考题。

  指名说说划出的需要保留的内容。

  教师小结:

应保留的内容有:

  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白骨精的三次变化;孙悟空的有关动作和语言;八戒、唐僧的有关态度。

  1.学生对照自己划的内容,作适当增删。

  五、重点指导。

  重点指导缩写“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变成村姑”这一段。

  1.讨论:

这一段中,哪些可压缩?

  根据学生讨论,板书:

  可压缩:

村姑的打扮、动作;唐僧的话;具体描写孙悟空动作的词。

  (即动作前的修饰)

  2.片断练习。

  ①缩写“孙悟空一打白骨精”的经过。

  ②缩写“孙悟空用计消灭白骨精”的经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讲评学生缩写的片断。

  教学过程

  一、讲评第一课时写的片断。

  出示学生写的缩写片断(有条件的可让学生直接写在明胶片上,用投影放大)。

  重点讲评以下几方面:

  修改后的段落是否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

  该压缩的是不是都压缩了?

  语句是否简洁、通顺、连贯?

  二、学生修改片断。

  听老师、同学讲评片断后,修改自己写的两个片断。

  三、缩写《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一)。

  1.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中的习作内容和习作要求,进一步明确缩写要求。

教师强调“500字以内”的短文。

  2.学生按要求缩写课文,教师作巡回指导。

  3.能独立地阅读一篇短文,简要复述短文的主要内容。

  四、讲评缩写草稿。

  五、修改。

六、誊写。

我爱家乡的_____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作文的结尾紧扣内容,自然简洁。

  2、会给一篇作文补上恰当的结尾。

  3、初步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学习写文章的结尾段。

  教学难点:

作文的结尾怎样做到“紧扣内容、自然简洁”

  教具:

投影片

  板书与电教媒体设计:

  写好文章的结尾

  (紧扣内容、自然简洁)

  *自然结尾法

  *总结全文法

  *发人深思法

  *呼应开头法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揭题,明确习作训练重点。

  1、我们已经学习了怎样写好作文的开头,这次学习怎样写好作文的结尾。

  2、文章是一个整体,要有头有尾。

结尾结得好,文章就很完整,给读者留下的印象就深刻。

那么,怎样写好文章的结尾?

  二、学习“习作要求”和“习作提示”。

  1、习作要求:

文章结尾要紧扣内容、自然简洁,不画蛇添足。

  2、学习习作提示--文章结尾的四种写法。

补充:

  

(1)自然结尾:

《南泥湾开荒》“经过我们的劳动,荒凉的南泥湾……成了陕北的好江南。

  

(2)总结结尾:

《伟大的友谊》“共同创造……建立了伟大的友谊。

  (3)发人深思的结尾:

《敲开世界冠军的大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他心里默默地呼唤着。

  (4)呼应开头:

《幸福的回忆》开头“……合影留念。

那张大照片……”结尾“……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

  着重引导学习

(1)

(2)两种结尾方法。

  三、给例文加结尾。

  1、学习《我爱家乡的河》开头和中间部分,明白文章主要内容。

  2、试写结尾,提倡多种形式,只要符合“习作要求”就行。

  3、评议,修改。

  第2课时

  一、明确任务。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文章结尾的四种写法,知道结尾要“紧扣内容、自然简洁”。

这节课,我们要以“我爱家乡的”为题,写一篇作文,特别注意写好结尾。

  二、补充题目,确定要写的内容。

  1、家乡的那些事物值得你爱?

  自由交流,开拓思路,提高写作兴趣。

  2、指导归类。

  物产,如杨梅、甘蔗、枇杷、茶叶等等。

  景物,如小溪、公园、大山、果园等等。

  3、自己确定内容,补充题目。

  三、再学《我爱家乡的河》一文,领悟写法。

  1、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2、重点内容是怎样写具体的?

(分三方面来写:

小河的水美;夏天是乐园;帮农民摆脱贫穷。

  四、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文简评。

  1、选取典型习作进行评议,重点评议结尾是否符合要求。

  2、学生自评、互评,自改、互改。

六、誊抄作文。

汗水换来的欢笑

教学目标

  1、作文开头能初步做到紧扣题意和内容,语言简洁,不绕弯子。

  2、会给《汗水换来的欢笑》加上恰当地开头。

  3、懂得劳动给人们带来欢乐,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能紧扣题意和内容,用简洁的语句给《汗水换来的欢笑》开一个恰当的头。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几种常见的开头方法并在习作中运用。

  教具:

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回顾、揭题,明确训练要求。

  1、回顾第五册第三单元,第六册第三、七单元习作训练要求,提出本次习作要求。

  2、明确训练重点与习作内容一:

给《汗水换来的欢笑》加上一个开头。

揭题板书。

  二、学习“习作提示”。

  1、师讲述作文开头的重要性。

引入:

如何才能写好开头呢?

  2、学习“习作提示”内容:

  文中讲了哪几种开头形式?

  围绕开头形式,逐一联系学过的课文进行举例剖析。

  总结各种开头形式的共同点:

紧扣题意和内容,语句简洁,不绕弯子。

  三、学习《汗水换来的欢笑》,给它加个恰当的开头。

  1、根据习作提示,我们来学习短文《汗水换来的欢笑》,然后给他加个好的开头。

  2、学生自学短文,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事。

(同学们通过辛勤劳动平整了操场,用汗水换来了欢笑).

  3、谁能说说这件事的经过和结果?

你觉得哪些地方得较具体,突出了“汗水”和“欢笑”,找出来读一读。

  4、文章缺少了什么?

(起因)

  5、你觉得开头可采用哪种方法来写,为什么?

请同学们把这篇文章的开头写好,说明起因.写时注意文章开头的要求。

  6、学生试写,评析:

  投影出示,师生评析优缺点,并说属于哪种开头方式。

  指名读自己写的开头,评析。

  四、布置课外作业。

  以参加过的一次劳动为内容,写好开头部分。

为下节课写短文作准备。

  第2课时

  一、检查上节课布置的习作准备工作完成情况。

  1、指名学生读自己准备好的以劳动为内容的文章开头,并说说整篇文章的构思。

指名2——3个学生读、说。

  2、学生评析,教师指点。

  二、放手试写全篇。

  让学生根据要求和开头,以《汗水换来的欢笑》为题,完成全篇。

  三、组织交流。

  1、指名读完成的初稿,师生共同讲评。

  2、学生各自修改初稿。

  3、同桌交换习作,提出修改意见。

  4、参考同桌意见,自己再次修改。

四.誉抄习作。

爱惜粮食

教学目标

  1、会比较具体地写清楚事情的经过。

  2、初步学会仔细地观察图画,并且会展开合理的想象。

  3、懂得爱惜粮食的道理,能在行动上落实。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仔细观察插图,比较具体地把事情经地写清楚。

  教学难点:

依据图画,展开合理的想象。

  教具:

投影片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揭示习作题目,明确写作内容。

  二、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1、指名读“习作要求”。

  2、回忆本学期哪次作文要求也是“比较具体地写出事情的经过”。

(《这件事》)

  3、这次习作有什么新要求?

(一是仔细看图,理解图意;二是展开想象,化静态画面为动态的语言、动作。

  三、指导观察,口述图意。

  1、请同学们看图,图上画着什么时间?

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

  2、这件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想象:

小朋友为什么要去倒饭?

  3、爸爸、妈妈会怎么说?

怎么做?

  (可联系的内容:

(1)门外插秧的农民伯伯。

粮食来得不容易:

耘田--除草--施肥--收割--打谷--轧米;

(2)学过的古诗《锄禾》、儿歌《白米饭和花衣裳》;(3)计算:

以一人一天浪费一粒米计算,全国就要浪费十二亿粒米,约有五万六千多斤。

  4、小朋友会怎么说,怎么做?

(合理想象)

  5、这篇文章应按什么顺序写?

哪些内容要写具体?

  参考提纲:

  起因:

交代时间、地点、人物、

  (略)事情发生的原因:

倒饭--菜不好(或已吃饱等)

  经过:

爸爸、妈妈:

劝阻(做)教育(说)(可设置情节,如爸爸发

  (详)小朋友:

明白道理(说)火,妈妈耐心教育。

  结果:

吃掉剩饭或放着一一餐热热再吃等。

  (略)

  四、指导口述图意。

  1、依据参考提纲及习作提示,自己口述。

  2、指名口述,集体评议。

  3、同桌互说互评。

  4、指名优等生口述,集体再评。

  第2课时

  一、复习:

这篇文章写时要注意什么?

  1、按事情发展顺序写。

  2、经过部分分几步写具体。

  3、看图作文要展开合理想象。

  二、学生打草稿,教师巡回指导。

  三、指名读草稿,集体修改。

(经过是否具体?

想象是否合理?

四、同桌互改,再自己修改草稿。

这件事_______

教学目标

  1、会在生活中寻找可以写作文的材料。

  2、初步学会把事情的经过分几步写具体。

  3、会比较正确地感受一件不事的意义。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在生活中寻找有意义的写作材料,把事情的经过分几步写具体。

  教学难点:

学会把事情的经过分成几步一步步写清楚。

  教具:

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审题,明要求

  1、出示课题:

这件事__________

  比较与第一单元的作文题目有什么异同。

  2、横线上要补充点什么?

  二、自学习作提示

  1、把题目补充完整。

  2、说说习作要求。

  3、交流,小结。

  横线上要补充这件事对你的感受

  习作要求:

  1、选择生活中的小事来写。

  2、挖掘这件小事中能引起大家思考的东西。

  3、把这件事分成几步,一步步写清楚。

  三、学习参考片断

  1、对照3条习作要求独立阅读参考片断,进一步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

  2、交流

  文章写李洁邀“我”跟她一块买木夹子央教室后面的墙上钉拴绳子让同学挂雨伞雨衣的事。

  这是一件为同学服务的好事,“我”拍手叫好。

  事情经过是分几步写具体的:

  先写一个下雨天的早晨,我们来到学校;

  再写李洁让“我”帮她在教室后面钉钉拴绳;

  接着写“我”问她这是为什么,她告诉“我”是为了让同学挂雨伞雨衣;

  最后写“我们”一起动手。

  3、小结:

学习了“参考片断”,我们怎样来确定自己的习作内容?

  四、指导选材

  1、指名读“提示”1:

选择那些能引起大家思考的这一类生活小事。

  2、根据选材要求,说说你准备写什么。

  3、分析所选的材料是否符合本次习作要求。

  4、对这件事,你的感觉如何,在题目上可以补充什么?

  5、学习“提示”3,怎样把经过分几步写具体。

  列提纲,把事情经过分几步写清楚。

哪部分印象最深?

  第2课时

  一、学生开妈写作文,老师巡回指导。

  二、自由交流习作。

  1、按3条习作要求评析习作。

  2、教师巡视,找典型。

  三、指导评议:

  1、事情的经过步分哪几步?

  2、怎样一步步写清楚、写具体?

  3、自改、互评(补差)

  4、个体评议,自我修改。

四、作业:

把修改后的作文誊写到作文本上。

暑假中的一件事情

教学目标

  1、学会把一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从而使记事的作文写得比较有条理、比较具体。

  2、学会在很多事情中选取一件事情作为习作的材料。

  3、提高参加假期活动的认识:

参加活动能使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才干,了解社会,丰富写作内容。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选取材料,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得有条理。

  教学难点:

把事情写具体。

  教具:

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揭题,谈话引入,激发写作兴趣。

  回忆暑假中,你有哪些有趣或者有意义的事情。

  二、学生口述暑假中的活动,小组交流。

  例如:

学校组织的;小队活动情况;家务劳动;外出旅游等。

  三、明确本次习作内容。

  1、投影出示习作内容:

写一件暑假中自己经历过的或看到、听到的事。

  2、指导学生选取一件事作为习作材料:

  (1)什么事情比较容易写:

亲身经历、印象深刻。

  (2)什么事情写出来别人喜欢看:

高兴的、有趣的、新奇的、有意义的……

  3、学生思考,选材。

  四、投影出示“习作要求”:

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注意语句通顺。

  1、引导学生默读“参考习作”,结合要求具体讨论分析。

  事情的起因:

稻子成熟可以收割了。

  事情的经过:

一家三口下田割稻,爸爸妈妈动作熟练,我使劲赶还是落在后面。

  事情的结果:

我经受了劳动,体会到了“勤劳的可贵”。

  2、想想自己要写的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说说准备怎么写。

(同桌议论,教师请两三位学生讲讲想法,作指点。

  3、学生交流,讲评,教师总结。

  五、开始写作。

  学生先拟草稿,教师巡视。

发现写得好的片断,指点大家学习。

  第2课时

  一、学生继续习作,教师指导。

  指导要点:

学生习作是否能够确定比较好写的事;写的时候能否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明白。

  二、小组交流,汇报。

  教师参与其中,挑选较好与不够好的典型作文各一篇,准备交流。

  三、交流讲评。

  学生上讲台读作文,同学评议,教师小结。

  四、按习作要求修改作文,教师巡视指导。

五、誊写作文。

一个________的人

一、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训练的要求是“用一件事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品质。

”本次习作的题目是“一个的人,”横线上所要求补充的词语正是反映的“某一方面”的思想品质。

  “习作提示”说明了“一件事”和人的“思想品质”的关系:

人的思想品质往往在所做工的事中表现出来。

告诉学生可以选择一件事来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的思想品质。

例文《储蓄罐空了》点明了文章的内容,如果按题目点明中心思想的要求,题目《储蓄罐空了》

  可以改为《一个尊敬长辈的人》。

当然,学生也可以以具体事情为题完成本次习作。

  二、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用一件事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思想品质。

  2学习例文,感受《储蓄罐空了》一文中蕾蕾孝敬长辈的思想感情,进一步理解思想品质和所做事情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人物思想品质与所做事情的关系,学会通过一件事反映照人物的思想品质。

  教学难点:

对所写人物有比较深刻的认识,能准确选择一件事,比较具体地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的思想品质。

  四、教学准备:

  让学生在自己熟的人中选一个较有特点的人物,想一想他们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你是通过哪件事感受到的?

  五、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内容和写作方法。

  2学习例文,感受主人公蕾蕾孝敬长辈的思想品质,理解人物思想感情与所做事情之间的关系,选好材料开始作文。

  

(二)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明确本次习作任务。

  2指导学习课文,明确本次作文的要求、内容和写作方法。

  

(1)带着问题读课文,说说本次习作训练的内容和要求。

  半命题作文,写一个人。

一个怎样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

  

(2)阅读“习作提示”部分,说说我们可以怎样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品质特点。

  (3)阅读例文《储蓄罐空了》,思考:

文章写谁?

储蓄罐为什么会空的?

这件事说明什么?

  (4)填空:

《储蓄罐空了》这篇文章写()为了(),把自己节省了来的七()。

这件事写出了她是一个()的人。

因此,《储蓄罐空了》这个题目可以改成了《一个的人》。

  3回忆本册学过的课文,哪此课文是通过事情写人物的思想品质的?

其中哪些课文是通过一件事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品质的?

反映了他们什么品质特点?

是通过什么事情来表现的?

  4确定本次习作自己要写的人及人物品质,选择好一件事。

  

(1)交流各自要写的人,他们的特点,并说说准备通过哪件事来表现。

师生共同评议所选的事,与要反映的人物品质是否相符?

  

(2)读习作提示最后一段,划出句子:

“注意选择好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一件事,并且把事情写完整,写具体。

”想一想,我们怎们选择好一件事例呢?

  ①选择的事例最能反映这个人的思想品质。

如《晏子使楚》……

  ②选择的事例经过部分比较具体(比较容易写具体)。

如《月光曲》……

  ③在事情的经过部分,人物的言行比较具体。

本册第三单元习作已经提出将人物的言行写具体的要求。

如《忆铁人》《“私塾先生”》

  (3)讨论:

把一件事写清楚要注意什么?

  ①交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②注意把经过部分写具体。

  5学生根据要写的人物的特点把题目补充完整。

《一个的人》。

然后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列提纲,开始作文。

教师巡回视察,了解学生习作情况,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6讲评部分学生作文,具体指导通过写一件事,反映人物的某一思想品质。

  第2课时

  

(一)教学过程

  1学生继续作文,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习作情况。

  2指名几位学生读读自己作文中记叙具体、最能反映人物某一思想品质的部分。

师生共同评议。

  3教师选择读叙不够具体,或所记事例不能有效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片断,师生共同评改,并提出改进意见。

  4学生修改,完成习作。

我熟悉的人

第一课时

  一、了解王老师

  1、学生猜王老师有什么特点。

  2、请王老师的学生来介绍有关王老师的一件事。

(录音:

王校长和我们比“享受”)

  3、学生听后,谈王老师的特点。

    交流板书:

         一件事    讲

                   特点

         语言、行动  反映

    过渡:

同学们了解了王老师,老师也想了解同学们,怎样了解呢?

大家讲同学的一件事,把某个同学的一个特点介绍出来,介绍时不讲出同学姓名,讲完后让大家猜猜他是班里的哪位同学。

  二、尝试介绍同学

  1、学生口头准备。

(三分钟)

  2、指名介绍同学。

  3、听完介绍,同学猜一猜,评一评。

    教师小结过渡:

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来反映人物的特点是难点,我们共同来解决。

  三、回顾欣赏范文

    回顾本单元三篇课文中的几个精彩片断,欣赏作者是如何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来反映人物特点的。

  1、投影:

  (1)铁人激动地批评她说:

“钻工作在……孩子哭?

……”

  (2)“写字第一要静”钟先生摆着老先生的架势,语重心长地说,“第二要认真,不把心思全集中在字上,字就没有精神”,他神态自若……

  (3)焦裕禄迎着大风雪,向前迈着大步,棉帽子的耳巴在风雪中忽闪忽闪地抖动,……踏着积雪,一边走,一边还高唱《南泥湾》

  2、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断说说是怎样介绍人物的特点的?

  四、共同讨论片断练习

  1、学生填写“习作内容(1)”

    赵书杰平时是不发脾气的,可要是谁弄坏了他的书,那可不得了。

有一次,他的女儿小敏不留心把一包饼干放在他的书上。

不一会儿,书面上满是油迹,赵书杰见了狠狠地批评小敏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赵书杰每次买书回来,总要先____________,然后把桌子擦得一尘不染,再______________,最后才一页一页认认真真地读。

所以,他的书总是崭新的。

  2、先共同讨论填写的“行动”的句子。

  3、重点共同讨论填写的“语言”的句子。

    在学生各抒己见的基础上对归纳的三种表达方式比较优劣。

    投影:

  (1)你怎么能把饼干放在书上,弄得书上满是油迹?

太不讲卫生了!

  (2)你呀,这么不小心,你看书多脏,以后你可得爱惜书啊!

  (3)你,你怎么搞的,你知道我平时最爱惜书了,再说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能使人知识丰富,思想高尚,你怎么能这样不爱惜它呢?

  4、想象一个赵书杰批评时的神态。

  5、小结:

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都要围绕人物的特点,符合上下文的意思,有能想当然。

               第二课时

  一、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在掌握了如何通过人物语言、行动、神态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后,写一写自己最熟悉的同学。

    要求:

写一件事,通过他的语言、行动、神态来反映他的特点。

仍要求不写出姓名,交流时让大家猜一猜他是谁。

  二、指名交流,集体讨论修改。

三、学生自改作文,邮寄给王老师。

写一种动物

教学目标:

  1、能读懂例文,知道作者是抓住鸽子的外形和动作两个方面的特点,把鸽子写得很有情趣的。

  2、模仿例文的写法,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

  教学重点:

  读懂例文,掌握写作方法,能按要求完成习作。

  教学难点:

  模仿例文的写法,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明确训练要求

  1.谈话激情。

  

(1)同学们,你们肯定有很多朋友。

谁能说一说,你交了哪些朋友?

  

(2)除了这些人以外,你们还有什么特别的朋友吗?

(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家禽野兽)

  这些有生命的动植物,和人类共同生存在这个地球上。

我们应当像看待老朋友一样,与它们和谐、友好地相处,甚至还要保护它们。

  (3)说一说,你们喜欢哪些动物朋友,对于它,你知道些什么。

  2.交流归纳。

  教师小结:

只要是你喜爱的,或者你感兴趣的动物,你都可以把它当作是自己的好朋友,去了解它,去爱护它。

  3.明确要求。

  引导学生读懂习作提示,弄清习作的训练目标。

  二、师生互动,描摹观察体验

  1.画一画。

  选择你喜爱的一种动物,把它的外形简要画下来。

  2.说一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