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0656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实施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实施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实施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实施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实施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实施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实施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实施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实施方案.docx

《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实施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实施方案.docx

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实施方案

演马小学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2015-2016)

一、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活动的意义:

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在新的学年里,我们将把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作为学校进行德育建设的有力切入点,以习惯养成

为主要内容,从细节抓起,从现在做起,扎实有效地进行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二、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包含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提出十项要求,简称“习

惯养成双十条”,具体内容如下:

(一)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内容

项目

意义

目标细化要求

1、学会倾听的

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

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话,倾听同学的发言,就能积极地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就能保证课堂活

1、上课不做小动作,不玩玩具及学习用品,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

2、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看他们发言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

3、要倾听老师讲解,并按要求认真练习。

习惯

动有效地进行。

2、善于思考的习惯

善于思考,主要是指体现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方法、思维品质,它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有利于培养人的能力,尤其是有利于增强人的发现、发明和创造能力。

4、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发言。

5、善于发现,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不懂的问题要主动向教师请教。

6、课前预习知识,不明白的冋题提前做好标记。

3、敢于提问的习惯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能提出问题是主动学习的表现,是创新的开始。

新课程教学尤其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习惯。

7、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与人交流,不怕说错。

&发言时,站得直,口齿清,讲普通话,声音要洪亮。

4、与人合作的习惯

合作学习是21世纪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团队观念和交流能力,并在思想的碰撞中迸发创新的火花。

9、主动和同学、老师合作,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共同解决问题。

10、与同学交流时,要尊重别人的意见和观点。

5、自主读书的习惯

阅读是文化积累和文化建构的重要途径,对人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1、养成边读边想、圈点勾画、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注重知识的积累。

12、乐于读书,愿意和书交朋友,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13、不阅读不健康书籍,不看不健康光盘,不浏览不健康网站。

14、爱护书籍,不在公用书籍上乱与乱画。

6认

真书写的习惯

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而且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有积极的意义。

15、读写姿势端正,会正确执笔,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头,执笔处离笔尖一寸。

16、书写端正大方,保持卷面洁净,不乱用涂改液和修正纸。

文字和符号都要规范,格式要美观。

7、自评互评的习惯

在学习过程中,要逐渐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让学生学会激励性的评价,既会评价自己,又会评价别人。

通过评价,弓1发学生对自己或他人的反思,达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目的。

17、在学习过程中,要逐渐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让学生学会激励性的评价,既会评价自己,又会评价别人。

8、搜集资

搜集资料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技能和习惯。

18、能利用查阅图书、上网浏览、实地考察、走访调查等渠道主动搜集与学习相关的材料,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19、对搜集的各种资料能进行

料的习惯

分析、归类、整合。

9、动手操作的习惯

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养成动手操作的好习惯。

20、学生能独立完成教科书上所要求的各类操作实验,操作步骤正确。

10、

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认真、独立、按时完成作业,是进一步理解、巩固深化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环节。

认真、独立、按时地完成作业,对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学习态度乃至成人以后的劳动态度都具有一定的潜在影响。

21、能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认真完成并细心检查作业。

22、注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

三、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9月15日-9月30日):

周次

工作内容

第一周至

第五周

1、召开全体教师会。

由校长作报告,提高教师认识,在思想上统一。

2、召开学生动员会。

学习“习惯养成双十条”、《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能背诵双十条内容,初步制疋各班要达到的目标。

3、初步制定实施方案。

学校在广泛征求全体师生合理化建议的基础上初步制定本校的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要针对市局提出的“习惯养成双十条”,每一条都要列出具体可行的内容,目标操作性要强。

4、情况统一制疋《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细则》和《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记录薄》,下发学校,各校根据教办实施办法进一步修改、完善本校的实施细则。

师生人人手中一份良好习惯养成标准,

5、发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让家长了解学生养成教育的内容,在认识上与教师保持一致,并与学校做好配合,以取得教育学生的最佳效果。

(二)分步实施、强化整改阶段(15年10月一16年1月):

周次

工作内容

习惯养成教育整改内容

习惯养成教育巩固内容

学习习惯

行为习惯

学习习惯

行为习惯

第六周

1、学会倾听的习惯

1、举止文明的习惯

第七周

2、善于思考的习惯

2、诚实守信的习惯

1、学会倾听的习惯

1、举止文明的习惯

第八周

3、敢于提问的习惯

3、尊重他人的习惯

1、学会倾听的习惯

2、善于思考的习惯

1、举止文明的习惯

2、诚实守信的习惯

「1、对前段的整改内容进行检查评比。

2、各班召开交流会。

第九周

1、学会倾听的习惯

2、善于思考的习惯

3、敢于提问的习惯

1、举止文明的习惯

2、诚实守信的习惯

3、尊重他人的习惯

第十周

与人合作的习惯

守时惜时的习惯

1、学会倾听的习惯

2、善于思考的习惯

3、敢于提问的习惯

1、举止文明的习惯

2、诚实守信的习惯

3、尊重他人的习惯

第十一周

自主读书的习惯

懂得感恩的习惯

1、学会倾听的习惯

2、善于思考的习惯

3、敢于提问的习惯

4、与人合作的习惯

1、举止文明的习惯

2、诚实守信的习惯

3、尊重他人的习惯

4、守时惜时的习惯

第十二周

认真书写的习惯

勤俭节约的习惯

1、学会倾听的习惯

2、善于思考的习惯

3、敢于提问的习惯

4、与人合作的习惯

5、自主读书的习惯

1、举止文明的习惯

2、诚实守信的习惯

3、尊重他人的习惯

4、守时惜时的习惯

5、懂得感恩的习惯

第十三周

自评互评的习惯

按规则行动的习惯

1、学会倾听的习惯

2、善于思考的习惯

3、敢于提问的习惯

4、与人合作的习惯

5、自主读书的习惯

6认真书写的习惯

1、举止文明的习惯

2、诚实守信的习惯

3、尊重他人的习惯

4、守时惜时的习惯

5、懂得感恩的习惯

6勤俭节约的习惯

j、对前段的整改内容进彳

斤检杳评比。

第十四周

搜集资料的习惯

自己勤于动手的习惯

1、学会倾听的习惯

2、善于思考的习惯

3、敢于提问的习惯

4、与人合作的习惯

5、自主读书的习惯6认真书写的习惯

7、自评互评的习惯

1、举止文明的习惯

2、诚实守信的习惯

3、尊重他人的习惯

4、守时惜时的习惯

5、懂得感恩的习惯

6勤俭节约的习惯

7、按规则行动习惯

第十五周

动手操作的习惯

积极锻炼身体的习惯

1、学会倾听的习惯

2、善于思考的习惯

3、敢于提问的习惯

4、与人合作的习惯

5、自主读书的习惯

6认真书写的习惯

7、自评互评的习惯

8、搜集资料的习惯

1、举止文明的习惯

2、诚实守信的习惯

3、尊重他人的习惯

4、守时惜时的习惯

5、懂得感恩的习惯

6勤俭节约的习惯

7、按规则行动习惯

8、自己勤于动手的习惯

第十六周

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自觉讲究卫生的习惯

1、学会倾听的习惯

2、善于思考的习惯

3、敢于提问的习惯

4、与人合作的习惯

5、自主读书的习惯

6认真书写的习惯

7、自评互评的习惯

8、搜集资料的习惯

9、动手操作的习惯

1、举止文明的习惯

2、诚实守信的习惯

3、尊重他人的习惯

4、守时惜时的习惯

5、懂得感恩的习惯

6勤俭节约的习惯

7、按规则行动习惯

8、自己勤于动手的习惯

9、积极锻炼身体的习惯

第十七周

1、对前段的整改内容进行检查评比。

2、各班及学校召开交流会。

3、表彰、奖励。

1、学会倾听的习惯

2、善于思考的习惯

3、敢于提问的习惯

4、与人合作的习惯

5、自主读书的习惯

6认真书写的习惯

7、自评互评的习惯

8、搜集资料的习惯

9、动手操作的习惯

10、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1、举止文明的习惯

2、诚实守信的习惯

3、尊重他人的习惯

4、守时惜时的习惯

5、懂得感恩的习惯

6勤俭节约的习惯

7、按规则行动习惯

8、自己勤于动手的习惯

9、积极锻炼身体的习

10、自觉讲究卫生的习惯

第十八周

以上十条内容

以上十条内容

此阶段最为重要,各班要做好:

1、各班从学生年龄认知特点出发,明确各年级阶段养成教育重点。

其中低年级突出:

文明礼貌教育,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中年级突出:

集体主义教育、培养良好行为习惯;高年级突出:

社会公德教育,提高道德认识水平,勤奋向上,自尊自爱。

2、注意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养成教育训练。

课堂是培养学生好习惯的主渠道主阵地,课堂上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严格教学常规,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各班平日:

坚持诵读诗文训练、三笔字训练和口算练习。

每周:

写一篇日记或阅读笔记。

每月:

进行一次学习情况评价,评价材料装入学生成长档案袋。

3、针对不足,矫正培养。

各班对照《实施细则》,查找不足,注重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矫正培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力争做到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个文明小公民

4、各班要坚持以评价促养成,以活动促养成。

坚持每日每周的自评、互评、师生共评和家长参评的形式,不断通过主题演讲、专项讨论、知识竞赛、我为班级添光彩、争做文明学生、重大节日庆典等多种渠道、多种活动让学生熟知标准并付诸行动,注重过程评价,巩固已形成好习惯,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从而遂渐形成良好习惯。

5、组建“侦察队”,指定实施计划。

以中队为单位,组织发动少先队员从公共卫生、个人卫生、饮食卫生、举止文明、勤俭节约、按规则行动等方面,找出普遍存在、最需克服的生活陋习。

6、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寓教于乐。

可采用竞赛、演讲、经验交流等形式,引导队员熟记双十条内容。

7、培训学生骨干,自觉执行《细则》。

对部分较差的学生进行强化训练。

8、表彰、奖励。

学校将每月组织一次评比检查。

学期结束,学校对检查评比进行表彰,评选优秀教师、优秀学生及先进班集体。

本阶段注意材料的收集和整理。

其主要材料有:

(1)班级好习惯集锦。

(2)不良习惯的矫正个

案。

(3)在活动中改正快,表现突出的同学和班级(4)良好习惯养成记录簿:

我改掉了哪些坏习惯。

(5)教师的论文和反思(6)班主任经验交流材料。

(三)巩固养成阶段(16年1月-16年7月):

为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使个人终生受益,最终形成个人良好地品质,学校仍将每月进行一次检查评比,成绩记入各班主任量化考核当中,以此督促活动落到实处。

四、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经验总结法

l、讲道理:

学校讲,班主任讲,让生明白从小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明白养成好习惯是自己成人成才的需要。

2、反复训练:

习惯的培养是不能单靠说教的,要靠严格的训练:

训练过程中重要的四个字:

严格、反复,要翻来覆去,没完没了地进行训练。

好的习惯不是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够形成的,如读写姿势正确一项,就必须每次写字都要提醒学生坐正立直,坚持很长一段时期,反复训练,慢慢地孩子就养成了好习惯。

不能企图只提醒两三次学生们就能做好。

3、自我约束:

利用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记录簿,记录在养成某个好习惯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自己的想法及克服困难的心情和养成好习惯的措施。

4、教育活动:

是载体,是动力。

学校和班级要有计划有组织的在不同时间段多渠道、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

5、成立“养成良好习惯”小队,在学校、社区、家庭中争做小宣传员,宣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时监督同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6、抓好“三个常规”(一日常规、纪律常规、卫生常规)一天一检查,“四个规范”(语言、行为、仪表、环境)一起抓,“三股力量”(班主任、思品老师、各任科教师)共同目标,“三条渠道”(学校、家庭、社会)相沟通。

五、习惯养成教育评价方法

建立评估制度。

评估指标进行量化评分。

六、习惯养成教育的保障措施

1、学校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

杨连文

副组长:

马卫

成员:

张倩贾万金张邵海孙密密

2、少先队组织学生一天一检查,一周一总结。

将检查结果每周一在“红领巾广播站”公布。

七、良好习惯养成应注意的问题:

1、高度重视,常抓不懈。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不是靠某个人就能办好的,它需要学校上上下下共同努力,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齐抓共管。

它也不是在一朝一夕中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

因此各学校要高度重视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把习惯养成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建立长效评比机制,促进工作长期开展。

要建立周例会通报制度,将习惯养成作为重要内容每周一次情况通报,并通过各种比赛活动,进一步调动教师、学生的积极性。

2、目标要一致。

习惯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注意横向和纵向之间的联系,各方面要求要协调一致,班级的要求与学校的要求要一致;任课教师的要求与班主任的要求要一致;低年级与高年级的要求要一致;家庭的要求与学校的要求要一致。

否则的话,学生就会无所适从。

3、行为引导,反复训练。

任何一种良好习惯的形成与巩固都要经过一个相当复杂的发展过程,小学生自制力和持久性差,因此,教师在向学生讲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同时,还应狠抓行为的训练过程,可以根据训练内容进行专项训练,做到整改一条,巩固一条;再训练一条,再巩固更多。

通过反复抓,抓反复,真正实现学生错误认识向正确认识的转化,再由正确认识向正确行为、良好习惯的转化。

4、师生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儿童的行为是从模仿开始的,教师和家长要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时时处处为学生做表率。

作为教师都要反省自己,看自己有哪些好习惯值得保持?

看自己有哪些坏习惯需要矫正?

5、注重体验,激励带动。

养成教育贵在主动发展。

各校要通过引导学生开展“争当合格小公民”“诚信回归,学做真人”、“告别零食,告别游戏机”、“小手牵大手,共创清洁园”等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道德、选择行为、进行自我批评与合作竞争,从而自觉遵守规范。

与此同时,组织开展“学、比、评、查、奖”活动,树立典型,激励全体学生赶超先进。

6、家校配合,形成合力。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

”要各校要采用召开家长

会,建立家校联系手册,百名教师访千家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指导和督促家长从自身做起,配合学校共同抓好对孩子的教育,形成家校合力、齐抓共管的局面。

习惯养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要认真总结以前的经验和做法,根据新时期的要求和学校实际,进一步发展完善教育方案,创出自己的特色,努力做到“教孩子六年,想孩子六十年”,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5.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