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田甜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0690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8.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田甜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刘田甜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刘田甜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刘田甜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刘田甜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刘田甜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刘田甜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刘田甜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刘田甜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刘田甜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刘田甜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刘田甜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刘田甜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刘田甜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刘田甜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刘田甜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刘田甜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刘田甜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刘田甜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刘田甜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刘田甜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docx

《刘田甜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田甜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刘田甜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docx

刘田甜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

立项编号:

2014-ZJKYB-X09-

 

《民间剪纸艺术走进美术课堂的实践研究》过程性材料

 

项目负责人:

田甜

所在单位:

市东新区康平小学

完成日期:

二零一五年五月八日

 

课题组成员

 

课题主持人:

田甜市东新区康平小学美术教师

 

主要成员:

夏霞市第四十七中学美术教师

任文博市东新区康平小学美术教师

于倩文市东新区康平小学美术教师

合军市东新区康平小学美术教师

 

一、课题组成员及分工………………………………………………………4

二、调查问卷及问卷分析……………………………………………………6

三、课题研究活动案例………………………………………………………13

1.案例一:

了解美丽的剪纸艺术………………………………………………14

2.案例二:

奇妙的剪纸…………………………………………………………17

3.案例三:

剪纸…………………………………………………………………20

4.案例四:

剪纸蝴蝶……………………………………………………………23

5.案例五:

剪纸——双喜字……………………………………………………25

6.案例六:

鱼的剪纸……………………………………………………………27

四、课题组成员教学反思……………………………………………………29

五、课题研究月汇报表…………………………………………………………45

六、课题研究图片资料…………………………………………………………57

1.民间剪纸进课堂图片……………………………………………………………58

2.聘请校外辅导员来教授剪纸图片………………………………………………64

3.学生的剪纸作品…………………………………………………………………67

 

《民间剪纸艺术走进美术课堂的实践研究》

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东新区康平小学《民间剪纸艺术走进美术课堂的实践研究》课题组主要实验人员及分工:

职称

在课题中承担任务

田甜

中小学二级教师

负责开题报告、结题报告、研究成果论文的撰写

夏霞

中小学高级教师

做具体的课题研究指导工作

任文博

中小学二级

负责课题相关资料的下发、收集、整理工作。

于倩文

中小学二级

负责课题相关资料的下发、收集、整理工作。

合军

中小学二级

负责课题相关资料的下发、收集、整理工作。

 

《民间剪纸艺术走进美术课堂的实践研究》

调查问卷及问卷分析

 

东新区康平小学《民间剪纸艺术走进美术课堂的研究》课题问卷

班级

1.你见过民间剪纸作品吗?

()

A.见过B.没见过

2.你喜欢民间剪纸吗?

()  

A.喜欢B.不喜欢

3.你的家人有会剪纸的吗?

()  

A.有B.没有

4.你是从什么时候知道有剪纸这门艺术的?

()

A、幼儿园B、小学低年级C、小学中年级D、小学高年级

5.你是从何时开始学习剪纸知识的?

()

A.上小学前B.一年级C.二年级D、三年级E、四年级

6.你课余时间经常练习剪纸吗?

()

A.经常B.偶尔C.从不

7.你是否喜欢学校开设民间剪纸课程?

()

A.喜欢B.不喜欢

8.剪纸对你的文化课学习有什么影响?

()

A.有益处B.没影响C.有害处

9.评价一下目前你的剪纸水平:

()

A、很棒B、一般C、知道一点

10.您希望进一步学习、探究剪纸艺术吗?

()

A、希望B、不希望

 

东新区康平小学《民间剪纸艺术走进美术课堂的研究》问卷分析

东新区康平小学《民间剪纸艺术走进美术课堂的研究》的课题研究已经正式启动,为了能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学校在2014年9月向三、四、五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此次问卷调查共发出学生问卷446份,收回432份,现具体分析如下:

  1.你见过民间剪纸作品吗?

()

  A.见过B.没见过

此题中有427位学生选择A,占学生总数的99.3%,说明孩子们对民间剪纸还是有一些了解的,这对今后的学习也奠定了基础。

仅有1.2%的学生从来没见过剪纸作品,这些孩子还有待学习。

2.你喜欢民间剪纸吗?

()  

A.喜欢B.不喜欢

  有99.5%的学生喜欢剪纸,共计430人,这是我们的骄傲之处,同时也使我们更加有信心的开展剪纸课。

3.你的家人有会剪纸的吗?

()  

A.有B.没有

有290位同学选A,占总人数的67%,有142位同学选B,占总人数的32.9%,这说明“民间剪纸”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资源,我们作为祖夏儿女没有很好的把它一代代的发扬和传承下去。

4.你是从什么时候知道有剪纸这门艺术的?

()

A、幼儿园B、小学低年级C、小学中年级D、小学高年级

14.5%的学生选择A,45.4%的学生选择B,40.1%的学生选择C,

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各有不同,为了更好的开展剪纸活动,我们要将有关剪纸的信息和知识根据学龄段的特点,有序的进行梳理,使学生对剪纸艺术有系统的学习。

5.你是从何时开始学习剪纸知识的?

()

A.上小学前B.一年级C.二年级D、三年级E、四年级

4.8%的学生选择B,9.7%的学生选择C,8.5%的学生选择D,

13.8%的学生选择E,还有63%的学生从未学习剪纸知识,此调查显示,学生对剪纸活动的研究很少,即使涉及到了剪纸活动,也只是小围的研究。

根据此项结果我们会以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剪纸艺术的基础上,将剪纸真正走进美术课堂,引导学生利用基本方法创作一些作品,让他们体验成功,成功的愉悦感,给学生一种无形的动力,有了动力学生会主动思考了,并自觉采取行动。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对剪纸创作有了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6.你课余时间经常练习剪纸吗?

()

A.经常B.偶尔C.从不

这道题中有94名孩子选A,占总人数的21.8%,303名孩子选B,占总人数的70%,还有35名孩子选C,占总人数的8%,可见,大多数学生课余没有动手剪纸的的习惯,其主要原因是我们未营造剪纸活动的氛围。

7.你是否喜欢学校开设民间剪纸课程?

()

A.喜欢B.不喜欢

有100%的学生喜欢开设剪纸课程,我相信这是因为剪纸有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吸引的我们,启迪着我们的认识和思维,通过鉴赏和分析,使我们在比较中了解我国民间剪纸伟大之处,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学习兴趣。

8.剪纸对你的文化课学习有什么影响?

()

A.有益处B.没影响C.有害处

此题有413名学生选择A,占总人数的96%,19名学生选择B,占总人数的4.4%,可见,认为剪纸对自己的文化课有益的还是绝大数,其实,开展剪纸课不是要求学生能发明什么,而在于从已发明的东西中有所启发,有所感悟,从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智慧和解决问题的勇气,从而尊重学生的创造力。

9.评价一下目前你的剪纸水平:

()

A、很棒B、一般C、知道一点

有398名同学选择B,占总人数的92%,有34名同学选择C,占总人数的7.8%,学生从未系统学习过剪纸,这样的结果是我们预先料到的,我们会根据学龄段的特点,先教学生在纸上画出图形,然后确定保留和刻掉的部分,注意各部位要互相连接(由于初学剪纸知识,学生头脑中对剪纸的了解还很不全面,为了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先教他们作剪,刻几幅简单的作品)。

来丰富感性材料,再传授剪纸的基础知识,如剪子的使用,阴刻(剪),阳刻(阳剪)等理论,教学生如何订稿。

经过这样的反复练习,学生就可以脱稿剪样。

在此基础上,教学生进行创作,这样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指导实践,完成一个完整的认知过程。

10.您希望进一步学习、探究剪纸艺术吗?

()

A、希望B、不希望

有100%的学生选择A,学生乐于学、喜欢学的理由是因为剪纸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同时,也是我们立项《民间剪纸艺术走进美术课堂的研究》反映出的教育思想和目的。

 

《民间剪纸艺术走进美术课堂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活动案例

 

案例一:

了解美丽的剪纸艺术

  一、材料:

  小刻刀、剪刀、彩色纸(两至三色)、小胶水、白色卡纸、铅笔、绘画纸、复写纸等。

(每人一份)

  二、制作:

  1、设计草图。

先构思好一幅自己喜爱的图画,可以是人物、动物、花卉等,画好草图。

尽量用大块面,图形要概括,力求简单。

  2、设计色彩。

想好每部分的颜色,用铅笔在草图上标好。

可以用色块相拼,也可用大块色套小块色的方法。

  3、上稿。

用复写纸将设计好的草图分颜色画在不同的彩色纸上。

  4、剪刻。

用小刻刀或剪刀将画好的图形剪刻好,一般采用阳刻和阴刻结合的技法,还可采用手撕。

  5、调整。

将剪刻好的图形摆在白卡纸上,根据画面的需要作小围的调整。

如:

在过于空洞的地方添加一些配景,将过于繁琐的地方减去一些。

  6、完成。

将刻好的图形按设计好的草稿粘贴在白卡纸上,并为自己的作品取个好听的名字。

  三、活动过程:

  

(一)、了解民族传统手工艺:

  1、让各位同学讲述自己去过哪些风景区,购买过那些民间工艺品。

  2、通过网络和教师的演示资料,欣赏民族风光片和图片,感受我们祖国美丽的河山和灿烂的民族文化,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指出剪纸艺术是我国劳动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美的结晶,同时,听一听优美的民族音乐,多方位感受民族文化的美。

  3、民间艺术在生活中的作用、地位。

  

(二)、认识剪纸艺术(学生上网查寻资料):

  1、剪纸艺术的发展和分布,在古代我国的和潮汕地区、的安塞、的浮山、的蔚县等地区民间剪纸就很有名。

  2、现代剪纸的艺术价值和地位。

  3、剪纸的制作过程,传统的剪纸主要是单色,形象以动物、植物和文字为主,技法单一。

现代剪纸拓宽了题材,人物、风景均可。

表现力、思想性强,技法除了剪、刻还有撕纸,现代感极强。

  (三)制作剪纸(课堂教学):

  1、说说剪纸好不好看,喜不喜欢?

想不想自己也动手作一幅剪纸作品?

  2、学生上网查询剪纸的步骤和方法。

  3、工具、材料,(每人一份)

  4、发辅助用品(综合材料):

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

  5、议一议:

准备设计一幅怎样的作品、彩色纸的搭配。

  6、试一试:

将设计的草图剪刻出来。

  7、给自己的作品取一个好听又贴近主题的名字。

  四、活动总结:

  1、看一看、比一比:

剪纸作品与其他艺术作品比较有哪些优点?

  2、议一议:

自己剪纸作品的优缺点。

  3、评一评:

共同评选最佳作品、优秀作品等。

  4、试一试:

组织一次剪纸作品展览。

五、总结:

可以说剪纸艺术自诞生以来,就没有中断过,它流传面之广、数量之大、样式之多、基础之深是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无法比的。

在各种民俗活动中,她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她来源于生活,充实了生活。

以她特有的方式默默地唤起人们对生命的信念,如今,剪纸的天地更为广阔了,她早已走出了庄户人的小院,走入现代设计的广阔天地。

在产品包装设计、商标、服装设计、书籍、邮票、舞台美术、连环画、影视等各方面都有她的倩影;她已走向世界,成为全人类的文化财富和艺术瑰宝。

我国民族文化艺术光辉灿烂、源远流长,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有望同学们日后进一步去研究和发扬。

  

 

案例二:

奇妙的剪纸

  教学目标:

  1、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培养实际生活中的创造性,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2、通过参与创作,合作交流,启迪灵感,感受生活。

  3、通过欣赏剪纸作品,感受古今劳动人民的高超技艺,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创作美丽的窗花

  教学资源:

实物投影、剪纸作品、剪刀、彩色纸

  教学过程:

  一、作品欣赏。

  1、谈话:

同学们,我手中有一把剪刀和一普通的纸。

我国劳动人民就是运用他们创造出了中国民间艺术——剪纸,又叫做窗花。

这古老的传统有1000多年的历史,风格独特,深受外人士的喜爱。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出自古代与现代艺人之手的部分代表做品。

(板书:

奇妙的剪纸)

  2、利用课件与实物投影仪教师和学生共同准备的剪纸作品。

  3、提问:

你最喜欢哪一幅剪纸?

(学生对喜爱的作品进行谈话交流)

  4、教师对部分作品进行解说(主要针对古老的吉祥图案)。

剪纸艺术是生活化的艺术,尤其体现在古代。

剪纸都应用于生活的哪些方面?

(服装、瓷器、皮影居家装饰等)

  二、作品分类。

  1、观察分析。

  

(1)谈话:

今天,我们一起看到了这么多的剪纸作品,在民间艺人的创作中,这些剪纸是分不同种类的。

那么你们能进行分类吗?

  

(2)小组讨论。

  学生的分类只要合理就予以肯定。

比如:

分为人物、动物、花草、文字等或以颜色分类。

  (3)小结。

  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从创作容上看可以分为这几类,我们还可以从创作的方法进行分类。

比如有的剪纸图案是由一组或几组完全相同的图案组合而成的,大家来看看有哪些。

  (4)学生从作品中找出部分符合要求的剪纸图案。

2、研究方法。

(1)引导观察:

你们再来看现在这些作品,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教师出示以对折形式剪成的枫叶图案。

  提问:

这剪纸是什么图形?

  这样漂亮的图案,你们知道是怎样剪成的吗?

  (3)谈话:

大家想不想用剪刀来创作漂亮的图案?

  三、作品创作。

  1、尝试创作。

  学生观察书上两种形剪纸的步骤,并在小组互相说一说具体做法。

  指名说说并演示两种方法如何折纸、剪纸。

  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剪法试着剪一剪。

  学生独立完成后互相交流,教师了解学生活动情况,并展示学生的作品,师生共同点评。

  2、独立创作。

  谈话:

想想形纸还可以怎样折?

你们还可以折成几折来剪?

  学生独立进行设计创作,后交流各自的做法。

教师对学生新颖的设计给予肯定和夸奖。

  3、提高阶段。

  让学生自学课本上63页用长方形纸剪纸的做法,并模仿剪一剪。

  提问:

用长方形纸你还能剪出什么漂亮的图案?

  学生思考,独立动手剪一剪,教师巡视学生活动情况,并参与讨论交流。

  四、全课小结。

  谈话:

同学们,你们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瞧,你们创作出了这么多的精美图案,真令人佩服!

请选择一件你最为满意的作品,将它贴在白纸上,并写上你的名字,然后放到讲台上展示,让我们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与创作的乐趣吧!

  

 

案例三:

剪纸

  活动目标:

  使学生学会基本的剪纸方法,能用彩纸剪出较简单的图形图案,并组合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能在实际生活中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认真细致的好习惯,以及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及剪纸实物,剪纸图案若干。

  学生准备:

彩纸、剪刀、刻刀、胶水、白纸、刻垫、铅笔、橡皮等。

  活动过程:

  一、图片大观园:

  1、出示图片,欣赏。

  欣赏了图片你有什么感想?

  师:

一彩纸、一把剪刀,就可以活灵活现地表现千变万化的自然形态,随心所欲地表达心世界的美感。

我们用剪刀代替笔,把我们所见的、所想的剪出来。

寥寥数剪,日常用品、车船、花卉、果蔬、虫鱼、鸟兽、人物跃然纸上,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这就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剪纸。

  它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它继承着各民族历代祖先的智慧、才华和创造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之根,是民族精神和气质的体现。

  剪纸具有悠久的历史,它的制作,总体上分为单色和彩色两种。

同时,又分阳刻、阴刻、套色等形式。

我们常常运用阳刻和阴刻相结合的方法。

  二、作剪前准备:

  1、出示幻灯片:

剪刀、刻刀、白纸、彩纸、胶水或固体胶、刻垫、铅笔、橡皮等。

  2、学生检查工具和材料准备情况。

  三、教师示,讲解制作步骤。

提示学生要注意用剪安全,放好剪刀。

同时要注意环境卫生,剪下的碎纸片要堆放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剪纸的制作过程:

  1、折---剪纸前,应根据物品的特征,选择适当的折法进行折叠。

  2、画---为了更好地把握住物体的形象特征,在剪纸前,应将所剪形象,在折好的纸上用笔轻轻勾出,然后再用剪刀依据轮廓线剪下。

  3、剪---即是将画在纸上的形象,用剪刀准确而流畅地沿轮廓剪下。

一般采用阳刻和阴刻结合的技法,还可采用手撕。

有些细部可用刻刀刻出。

  4、贴---将剪刻好的图形摆在白卡纸上,根据画面的需要作小围的调整。

如:

在过于空洞的地方添加一些配景,将过于繁琐的地方减去一些。

最后根据需要,把剪下的纹样,贴在颜色适当的纸上。

并为自己的作品取个好听的名字。

  四、快乐大本营

  1、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采用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把剪出来的作品组合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学生伴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屏幕投出“温馨提示”)

  五、收获大展台

  展示各小组的作品,互相观摩、评价。

  六、教师小结:

  剪纸艺术发展到今天,已向多容、多风格、多功能方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题材的选择、画面的构成、色彩的追求上渗透现代文化的观念,才能创造出更好的剪纸作品。

  七、实践大舞台

  一彩纸、一把剪刀,就可以活灵活现地表现千变万化的自然形态,随心所欲地表达心世界的美感。

  课后可灵活运用多种剪纸方法剪出自己所想要的图片,做一个剪纸集册。

  

 

案例四:

剪蝴蝶

教学目标

了解传统民间美术活动和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

运用民间美术的表现方式,完成一件美术作品,通过设计制作来表现。

(一)组织教学

按常规进行

(二)导入

以喜庆的传统节日为题材,欢度春节的各种活动:

划旱船、舞龙、贴窗花等等。

(三)学习新课

1、教师出示剪纸作品,向学生问:

这是一幅什么作品?

学生回答:

剪纸。

引出课题

教师讲述:

这些作品出自我市农民之手,,也反应了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2、剪纸的基本类型(以讲解为主的教学)

剪纸是我们中国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剪纸的类型,多种多样,窗花是剪纸艺术的一个主要品种,它用于节日民俗题材大多是对吉祥、幸福、美好的祝福,形式上则要求热闹,火红,有看头,起了装饰、美化环境的作用。

3、剪纸的基本技法

阴刻:

图案上的装饰纹样被(剪)去,形成镂空效果,一般要求线线相断。

阳刻:

将图中的装饰花纹留下,花纹以外的部分剪(刻)去,要求线线相连。

一幅漂亮、完整的剪纸作品往往是阴刻、阳刻相结合的,它们互相连接,互相映衬,构成一幅完美的画面。

剪纸常用的装饰纹样

(1)锯齿纹:

常用来表现动物的皮毛、刺、草以及类似的东西,特点:

较硬。

(2)鱼鳞纹:

用来表现鱼鳞、波浪以及类似的东西、特点:

柔和,具有动感。

(3)月牙纹:

用来表现衣纹皱褶、头发、纹路以及类似的东西,特点:

用途广泛,变化多端。

4、探究与表现学习活动(蝴蝶表情)

(1)欣赏蝴蝶剪纸。

(2)讨论分析,交谈感受,讨论点,线面不同,组合表现的不同美感。

(3)学生表演与愤怒的表情、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不同表情的面部特征,结合以上结论,从外形,装饰纹样等方面分析

(4)教师给学生做剪纸示。

(5)设计与制作(教师辅导)

学生根据黑板上已画好的蝴蝶外形进行装饰设计,教师针对设计中出去的问题加以引导,讲课设计剪刻步骤。

案例五:

剪纸——双喜字

教学目标

1、了解喜庆的习俗,喜花的使用;

2、能独立完成双喜字的折剪;

3、感知对称,及对称剪纸的折剪。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猜猜:

有一个字很常用,却在字典中找不到。

2、说说在什么场合用到喜花。

3、小结

4、谈谈双喜字的由来

把“喜”字写成“喜喜”,是人们希望好事成双的心理体现。

人们举行婚礼时,都要贴出红双喜字,以示庆贺。

表示成双成对的意思。

与其相应的是,结婚的良辰吉日也选双日子。

据说,这种习俗源于宋代。

宋代的宰相王安石进京赶考时,见马员外家门外写着一副上联:

“走马灯,灯马走,灯熄马停步。

”却没有下联,王安石便暗自记在心中,寻思下联怎么个对法。

他到京城应考,主考官指着一杆飞虎旗念道:

“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藏身。

”王安石顿时想起马员外家那副上联,便以此为对,主考官惊赞不已。

在回程路过马员外家宅时,马员外恰在门首恭听几名书生应对联。

王安石便挤进前随口喊出主考官出的对子。

不想走马灯上的对子是专为择婿而出的。

马员外觉得石安石的下联对得最出色,便将女儿许配给他。

不久,王安石择吉日良辰完婚,恰逢官差来报“恭喜王大人高中了”。

王安石喜上加喜,提笔在大红纸上写下一个金色大“喜喜”字,贴在门上。

并吟诗一首:

“巧对联成双喜歌,马灯飞虎结丝罗,洞房花烛题金榜,小登科遇大登科。

”从那以后,这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二、找规律,学剪“方形双喜”

1、把长方形纸,横向对折;

2、再对折,成四等份长条状;

3、用铅笔描出1/4个喜花(注意将折叠后的中轴线置于左侧):

4、剪出展开即成。

三、照样子,按步骤完成作品。

每人准备两个作品

四、拓展

1、适当的变形,让喜子更丰富多彩

2、尝试三刀剪成一个喜花。

尝试通过折叠,三刀完成一个喜子。

 

案例六:

鱼的剪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鱼的剪纸作品,揭题:

《鱼的剪纸》

  鱼是人们司空见惯的水中动物,形态多样,学生的创作的兴趣点比较广,容易发挥想象。

  二、导学达标

  l、民间剪纸作品欣赏

  感受:

多幅图片加配乐。

  在欣赏中锻炼自我感悟图形的能力,体验民间剪纸的审美情趣,以及艺术风格。

  归纳:

提问“有什么感觉?

”。

可多角度归纳。

  民间剪纸表现出的朴实、粗犷、和谐、夸,正是民间剪纸艺术家们长期生活在具有这样特征的环境中,所产生的情感,也是对家乡对这块土地的热爱。

让学生欣赏,一方面是学习它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是让学生感受民间艺术家在作晶中表现出的真善美的情感,在欣赏中逐渐加深对这种情感的认识,为欣赏现代少年剪纸做铺垫。

  2、现代剪纸欣赏

  感受:

多幅图片加配乐。

在欣赏中使学生对同龄人的剪纸作品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创作欲望。

  归纳:

提问“有什么感觉?

”。

可多角度归纳。

  学生作品所表现的是他们身边看到的各种事物,充满童趣、稚拙、自由与单纯——同样表现,真善美的情感。

  3、作品分析

  民间剪纸和少年剪纸的共通之处是:

通过夸、自由、多变、诙谐、自然的艺术形式来体现真、善、美。

  4、剪纸技法分析、示意

  分析感悟上述剪纸作品的技法。

出示有不同剪刻技法的剪纸作品,请同学们研究分析“用什么方法做的?

…‘这样做有什么特点?

认识到不同的技法有不同的视觉效果。

“最合适的技法,就是最好的技法”。

教师再对每一种技法进行归纳,示意,并鼓励学生创造新的表现方法。

(研究性学习的因素)

  5、欣赏各种鱼

  感受鱼的不同形态,将多元形态带入创作思维中。

  6、演示作业过程:

  选用深色彩纸→用铅笔构思起稿→刻制作品→调整作品→粘贴作品

  7、作业提示:

  一条鱼。

目的是在较短的时间里,让学生能完成创作。

  构图满。

剪纸作品的特点是比较饱满,也为了学生在剪刻时不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