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0705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部编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部编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部编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部编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部编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部编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部编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部编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部编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部编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部编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部编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部编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部编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部编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

《部编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

部编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cún chún)!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

她却不一样,愈(yù yuè)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yā yà),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gú gǔ)气的呢!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________历尽多少磨难,________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一个中国人,________在怎样的境遇里,_________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用自己喜欢的符号选择划线字的错误读音。

保存________(cún chún)          愈________(yù yuè)是

风欺雪压________(yā yà)         骨________(gú gǔ)气

(2)给句子画横线处填上关联词语,并自由选择其中一个写一句话。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________历尽多少磨难,________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一个中国人,________在怎样的境遇里,________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3)外祖父是通过梅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他赞美梅花的话有三层意思:

第一层:

________

第二层:

________

第三层:

________

(4)用“________”画出表现梅花魂的句子。

【答案】

(1)cún;yù;yā;gǔ

(2)不管;不管;无论;总要

(3)赞扬梅花那种不怕严寒,不怕“风欺雪压”的品格;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梅花那种“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对外孙女的勉励,希望她学习梅花的品格

(4)“他们不管……不肯低头折节”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我会认的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

保存(cún)、愈(yù)是风欺雪压(yā)、骨(gǔ)气。

(2)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填写。

①②分句前后之间是并列关系。

故选“不管……不管……”;③④分句前后之间是条件关系。

故选 “无论……总要……”;(3)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

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要特别注意,这类试题,往往不是要问词句的表面意义,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

(4)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这段话的中心句 在句中:

【点评】

(1)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声母、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2)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

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

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3)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4)本题是在考查学生能否掌握中心句。

2.阅读文章,完成文后练习。

敬重卑微①

   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

它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

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

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

   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

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流动:

我仿佛听见噼哩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绝对全军覆没。

   生命的渺小、体力的(单薄 卑微 微薄)并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单薄 卑微 微薄)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单薄 卑微 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表,刺痛我的灵魂。

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

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②?

   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_______体积,_______精神。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注释】①卑微:

地位低下而渺小。

②玩世不恭:

不把现实社会放在眼里,对什么事都采取不严肃的态度。

(1)把短文括号中合适的词语选出来。

体力的________(单薄 卑微 微薄)     命运的________(单薄 卑微 微薄)

(单薄 卑微 微薄)________的力量

(2)在第八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________体积,________精神。

(3)联系短文内容理解句子,然后回答问题。

①在第七自然段中共有两个问句。

第一个是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________

第二个也是反问句,这句话实际上是启发我们:

碰到困难,受到挫折时,________

②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运用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个成语。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千里长的大堤,由于小小的一个蚂蚁洞而溃决。

它常用来比喻________。

(4)读第四,五自然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第四自然段中“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这句话与前文第________自然段内容相联系。

②第五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蚂蚁“抱成团”是一种“智慧”?

(运用你已有的知识,结合短文内容回答)________

(5)回答问题。

①“我”为什么要敬重卑微?

②你最敬重卑微者的哪一点,为什么?

【答案】

(1)单薄;卑微;微薄

(2)不是;而是

(3)比起蚂蚁,我们没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我们没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小事不注意,就会出大问题

(4)三;蚂蚁用牺牲一部分伙伴的代价保全了整个家族

(5)①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

【解析】【分析】

(1)词语搭配就是前一个词语和后一个词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具体。

体力的(单薄)、命运的(卑微)、(微薄)的力量。

(2)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填写。

分句前后之间是条件关系。

故选“不是……而是……”;

(3)①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

第一步:

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

删掉疑问词比如:

“难道…吗?

”和“怎能……呢?

”等。

第三步:

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如:

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

改为:

比起蚂蚁,我们没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

碰到困难,受到挫折时,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②?

改为:

碰到困难,受到挫折时,我们没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②考查对成语寓意的掌握。

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运用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个成语。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千里长的大堤,由于小小的一个蚂蚁洞而溃决。

它常用来比喻小事不注意,就会出大问题。

(4)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

解答时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5)①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

②谈自己的看法,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主旨和哲理,合理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卑微而自持,不仇视,不愤恨,不沮丧,不崩溃,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强者。

理由:

卑微易,于卑微中豁达而不麻木,难。

【点评】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搭配的能力,在于平时的词语积累和对课文的掌握。

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只要对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

(2)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

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

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3)①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做这道题不难。

②此题考查对成语寓意的掌握能力。

(4)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①此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②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

表述正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五位战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

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

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战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

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

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

“同志们!

用石头砸!

”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战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联系上下文,理解“粉身碎骨”的意思。

(2)“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是________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说明________。

这充分体现出________。

(3)给这个自然段加一个小标题:

________。

(4)石头“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你知道日寇对中国人民犯下了哪些罪恶滔天的事吗?

列举几个。

【答案】

(1)为某种目的而牺牲生命。

(2)比喻;石头;雹子;石头砸下去非常迅猛,非常有力;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中华民族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3)顶峰歼敌

(4)略

【解析】【分析】

(1)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粉身碎骨:

为某种目的而牺牲生命。

(2)比喻句:

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3)考查拟定标题。

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4)此题可查阅资料或上网搜索。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课文本内容和实际。

表述正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4.我能阅读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河马是世界上稀有的动物之一。

   河马的鼻孔、眼睛和耳朵全生在脸的上部,几乎成了一个平面,因而当它把身体潜入水中的时候,眼、鼻、耳还能露在水面上。

它的一对大门牙,不是向上长,而是向前方平行探出,好像两把铲子一样。

它的嘴比一般动物都大,当它张开大嘴时,一个人如果跳进去,恐怕还填不满它的嘴呢。

有人曾经亲眼看到河马把一条小船咬成两段。

五六厘米粗的芦苇秆子,它咬起来,就好像人们吃韭菜那样容易。

   河马不但嘴大,胃口也大。

据说它的胃能容纳100千克左右的食物。

在动物园里,因为不光是喂草,以喂大麦、燕麦、小麦、胡萝卜等精料,所以每天的食量可以减少到30千克左右。

   在它的故乡非洲,河马几乎日夜泡在水里,吃芦苇、水草过活。

(1)河马的身体构造有什么特点?

(2)写出这篇文章的过渡句。

(3)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

【答案】

(1)河马的鼻孔、眼睛和耳朵都长在脸上;河马的嘴比一般动物都大。

(2)河马不但嘴大,胃口也大。

(3)略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多读两遍,弄清楚文章主要介绍了河马的鼻孔、眼睛和耳朵全生在脸的上部,还介绍了河马的牙齿,以及河马的大嘴食性等特点。

同时要了解什么叫过渡句:

过渡句就是总结上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的句子。

故答案为:

(1)河马的鼻孔、眼睛和耳朵都长在脸上;河马的嘴比一般动物都大。

(2)河马不但嘴大,胃口也大。

(3)略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过渡句的含义以及作用。

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鲸的身子这么大,它们吃什么呢?

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

它们在海洋里游的时候,张着大嘴,把许多小鱼小虾连同海水一齐吸进嘴里,然后闭上嘴,把海水从须板中间滤出来,把小鱼小虾吞进肚子里,一顿就可以吃两千多公斤。

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

它们遇到大鱼和海兽,就凶猛地扑上去,用锋利的牙齿咬住,很快就吃掉了。

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常常好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能把它吃光。

(1)这个自然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和________。

(2)下面两句话各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填在横线上。

①须鲸一顿就可以吃两千公斤。

________

②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常常好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能把它吃光。

________

(3)“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

句中带点的词语“主要”去掉后,意思有什么不同?

【答案】

(1)列数字;举例子

(2)列数字;举例子

(3)“主要”说明齿鲸不光吃大鱼和海兽,还吃别的海鱼。

去掉了就不准确了。

【解析】【分析】

(1)这段文字中有大量的数字,如两千公斤、三十多吨、几十头等,所以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又通过例句各个方面的特征来说明,所以是举例子。

(2)①一吨、两千公斤 可以判断是列数字。

②用后面的例子说明“海中之虎”,所以运用了举例子的方法。

(3)通过去掉一些原有词语后再来体会句子的含义,能够感受到说明文章用语的严谨性。

“主要”如果去掉说明齿鲸不光吃大鱼和海兽,还吃别的海鱼.去掉了就不准确了。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和理解程度,锻炼了学生阅读和综合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这白鹅,是一位即将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

我抱着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里。

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一个高傲的动物!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鹅的叫声,单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

它的旧主人告诉我:

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

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

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竞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

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

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

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

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

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

这些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

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1)第一自然段中的“这姿态”是指________;第三自然段中的“此”是指________。

(2)鹅吃饭需要三样东西,分别是________。

(3)用“________”画出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

(4)作者在描写鹅的步态时运用了________的写作手法。

(5)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白鹅的高傲?

从这些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答案】

(1)白鹅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

(2)水、泥、草

(3)鹅的叫声,单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

(4)对比

(5)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

体会到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

【解析】【分析】

(1)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

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

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

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段首。

(4)作者在描写鹅的步态时与鸭作比较,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

(5)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

(1)白鹅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

(2)水、泥、草

(3)鹅的叫声,单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

(4)对比

(5)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

体会到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

【点评】

(1)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4)此题考查对比方法的掌握能力。

(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7.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依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等。

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有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还有各种奇珍异宝。

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概括第一段文字的大意。

(2)把第二段文字的中心句摘录在下面横线上。

(3)“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一句在上下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

【答案】

(1)圆明园的建筑融汇了古今中外的建筑风格和精华。

(2)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3)总结上文,引起下文

【解析】【分析】

(1)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

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2)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这段话的中心句 在句首: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3)考查过渡句,“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一句在上下文中的作用是总结上文,引起下文。

【点评】

(1)此题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

(2)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3)此题考查对过渡句的把握。

 

8.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并回答问题。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1)从文中划线的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请各写一句夸赞圆明园和痛恨侵略者的话。

【答案】

(1)侵略者的残暴和疯狂。

(2)夸赞:

圆明园是人间仙境,是世界圆林的瑰宝,是历史上前无仅有的辉煌建筑。

痛恨:

英法联军,一群可恨的强盗,他们的强盗行经给世界文化造成了很大损失,是中华民族永远抹不掉的耻辱

【解析】【分析】

(1)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对词语的理解,从文中体会到了侵略者的残暴和疯狂。

(2)理解体会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激发学生对圆明园的热爱和对英法联军的痛恨。

夸赞:

圆明园是人间仙境,是世界圆林的瑰宝,是历史上前无仅有的辉煌建筑。

痛恨:

英法联军,一群可恨的强盗,他们的强盗行经给世界文化造成了很大损失,是中华民族永远抹不掉的耻辱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就不难找出正确答案。

9.课外阅读

居里夫人和她的老师

   居里夫人是波兰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金。

她在取得成就和受到别人尊敬时,首先想到的是少年时代教法语的欧班老师。

   1920年春天,玛丽·居里和她的丈夫经过十几年的刻苦的工作,终于从大量的沥青铀矿中提炼出了一克放射性元素镭,为人类打开了进入原子时代的大门。

有一天,欧班老师收到了一封由华沙邮局派专人送来的挂号信,信封上的署名是“玛丽·居里”。

欧班老师简直不敢收下,以为是邮局弄错了。

一位在全世界都传颂的伟大科学家,怎么会给一个又老又穷,默默无闻的教师写信呢?

直到送信的人肯定收信人没错,她才用颤抖的手拆开了信封。

欧斑老师读完了信,泪水已经涌出了眼眶,原来玛丽·居里,就是20年前门门功课都考第一的小姑娘玛丽亚!

居里夫人在信中向老师深表敬意,告诉老师,她一直在法国从事科学研究,并且诚恳地邀请老师到巴黎作客,还寄来了全部往返路费。

   久别的师生终于见面了。

这一天,居里夫人在自己的家里,接待了她少年时代的老师,她亲自下厨房做菜,饭后和老师紧挨在一起,亲切地谈心。

她使欧班老师忘掉了一切拘束,忘掉了面前是一位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

   1932年5月,华沙镭研究所建成了。

作为赞助人的居里夫人愉快的接受了祖国的邀请,到华沙去参加开幕典礼。

5月29日这天,华沙的著名人物都簇拥在居里夫人周围。

他们中间有共和国总统、部长们,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亲人们也在场。

在典礼快要开始的时候,居里夫人突然从主席台上跑下来,穿过捧着鲜花的人群,来到一位坐在轮椅里的老年妇女面前,深情地握住了她的双手,并亲自推着她向主席台走去。

这位头发斑白的老年妇女就是欧班老师,她已经八十多岁了,见到这种情景,人们都激动地向她们鼓掌。

幸福的泪水挂满了老人的双颊,她的学生成为世界名人后,对她还是那么热爱,那么尊敬!

(1)联系课文,解释下面的词。

著名:

________

默默无闻:

________

(2)按分好的段落,写出段意。

(3)文章中哪句话写出居里夫人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

(4)选择正确的答案。

课文主要写了居里夫人邀请欧班老师到家里作客和把老师推上主席台两件事,这件事说明了:

(  )

①居里夫人非常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②居里夫人成为世界名人后,仍然非常热爱和尊敬自己少年时代的老师。

③居里夫人不爱摆名人架子,待人礼貌。

(5)居里夫人在取得成就和受别人尊重时,为什么首先想到欧班老师。

【答案】

(1)有名;不出名,不为人知道。

(2)第一段:

概括介绍居里夫人在取得成就和受到别人尊重时,首先想到自己少年时代的欧班老师。

第二段:

写居里夫人取得成就后,给欧班老师写信,邀请老师到法国自己家里做客,并热情款待老师,和老师亲切谈心。

第三段:

写居里夫人到华沙参加镭研究所开幕典礼时,亲自把欧班老师推上主席台,赢得在场的著名人物向她们热烈鼓掌、致敬。

(3)玛丽·居里和她的丈夫经过十几年刻苦的工作,终于从大量的沥青和铀矿中提炼出了一克放射性元素镭,为人类打开了进入原子时代的大门。

(4)②

(5)因为欧班老师是教法语的,为居里夫人从小就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