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海南省水资源公报.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1021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998年海南省水资源公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1998年海南省水资源公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1998年海南省水资源公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1998年海南省水资源公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1998年海南省水资源公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1998年海南省水资源公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1998年海南省水资源公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1998年海南省水资源公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1998年海南省水资源公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1998年海南省水资源公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1998年海南省水资源公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1998年海南省水资源公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1998年海南省水资源公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1998年海南省水资源公报.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1998年海南省水资源公报.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1998年海南省水资源公报.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998年海南省水资源公报.docx

《1998年海南省水资源公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98年海南省水资源公报.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998年海南省水资源公报.docx

1998年海南省水资源公报

1998年海南省水资源公报

一、社会经济概况

海南省是中国最南端的省份,由海南岛(含19个市县)及南海诸岛(设1个办事处)组成,行政区划包括海口、三亚2个地级市(设5个市辖区),琼山、文昌、儋州、琼海、万宁、通什、东方7个县级市,澄迈、临高、定安、屯昌4个县,白沙、陵水、琼中、保亭、昌江、乐东6个自治县,以及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县级)。

基层设置201个镇、104个乡、2553个村民委员会,22个街道办事处、329个居民委员会。

按流域进行分区,全省划分为南渡江及北部诸河(以下简称南渡江流域片)、万泉河及东南部诸河(以下简称万泉河流域片)、昌化江及西部诸河(以下简称昌化江流域片)、南海诸岛4个流域分区。

全省100平方公里以上的独流入海河流共有39条,其中:

南渡江流域片包括南渡江、排浦江、春江、北门江、光村水、文澜河、马袅河、花场河、演州河、珠溪河、北水溪、文教河、文昌江和石壁河等14条,行政区划包括海口、琼山、澄迈、临高的全部,文昌、定安、屯昌、儋州的大部分,白沙的一半多,琼中的小部分(松涛乡和黎母山镇);

万泉河流域片包括万泉河、新圆水、九曲江、龙滚河、龙首河、龙尾河、太阳河、陵水河、英州河、藤桥河、大茅水、三亚河和宁远河等13条,行政区划包括琼海、万宁、陵水、三亚的全部,琼中、保亭的大部分,定安的小部分(翰林、岭口、龙门、黄竹镇部分),屯昌的小部分(乌坡镇全部,枫木、南吕镇部分),乐东的小部分(福报乡、志仲镇部分),文昌的小部分(重兴、蓬莱镇部分);

昌化江流域片包括昌化江、望楼河、佛罗河、白沙溪、南港河、感恩河、通天河、罗带河、北黎河、南罗溪、珠碧江和山鸡江等12条,行政区划包括通什、东方、昌江的全部,乐东的大部分,白沙的近半,儋州的小部分(雅星、富克、海头镇部分),琼中的小部分(什运乡全部,红毛镇部分),保亭的小部分(毛岸镇全部)。

全省总人口724.52万,其中城镇人口284.26万,农村人口440.26万;海口市人口51.49万,其中城镇人口42.92万。

按当年价格计算(下同),全省国内生产总值409.86亿元,比上年增长6.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657元,其中海口市104.58亿元,人均20311元;全省工业总产值230.85亿元,其中海口市65.93亿元。

全省耕地面积639.36万亩,其中水田365.04万亩,旱地274.32万亩,有效灌溉355.69万亩,水田实灌249.60万亩;全省粮食产量225.50万吨。

全省各行政分区1998年主要社经指标详见表1、续表1。

三大流域片的社经情况是:

南渡江流域片,人口382.35万,其中城镇人口159.54万,国内生产总值257.21亿元,工业产值160.94亿元(不包括水力发电产值,下同),耕地面积368.7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05.59万亩,水田实灌面积137.47万亩,粮食产量112.85万吨;

万泉河流域片,人口213.91万,其中城镇人口82.52万,国内生产总值97.12亿元,工业产值39.04亿元,耕地面积146.5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84.23万亩,水田实灌面积71.73万亩,粮食产量63.21万吨;

昌化江流域片,人口128.24万,其中城镇人口42.20万,国内生产总值55.53亿元,工业产值25.53亿元,耕地面积124.0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65.87万亩,水田实灌面积40.40万亩,粮食产量49.44万吨;

全省各流域分区1998年主要社经指标详见表2、续表2。

二、来水分析计算

(一)降水量

全省1998年面平均降水深1992.0毫米,折合年降水总量676.29亿立方米,相应频率27%,属偏丰水年,比常年(多年平均,下同)多13.3%,比上年多2.9%。

各行政分区当年降水量的丰枯情况是:

文昌、琼山、定安、海口属丰水年,降水量比常年多34.7~33.2%;琼海、临高、乐东、澄迈、白沙、屯昌、三亚、儋州属偏丰水年,降水量比常年多30.6~7.9%;万宁、保亭、昌江、琼中属平水年;通什、东方、陵水属偏枯水年,降水量分别比常年少8.6~13.4%。

全省各行政分区1998年的降水量及其与上年、常年的比较结果详见表3。

三大流域片及南海诸岛的降水量情况是:

南渡江流域片,面平均降水深2150.0mm,折合年降水量312.26亿m3,相应频率16%,属偏丰水年,比常年多22.3%,比上年多18.3%;

万泉河流域片,面平均降水深2116.4mm,折合年降水量215.49亿m3,相应频率38%,属于平水年,比常年多5.3%,比上年少3.1%;

昌化江流域片,面平均降水深1607.5mm,折合年降水量148.08亿m3,相应频率36%,属于平水年,比常年多8.3%,比上年少12.8%;

南海诸岛面平均降水深1540.0mm,折合年降水量0.46亿m3,相应频率27%,属偏丰水年,比常年多12.2%,比上年少1.9%。

全省各流域分区1998年降水量及其与上年、常年比较结果详见表4。

三个雨量代表站的降水量情况是:

海口站,年降水量比常年多36.7%,其中5~10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4.2%、比常年多27.3%,1~4月降水量比常年多164.3%,11~12月降水量比常年少63.8%;

琼中站,年降水量比常年多2.3%,其中5~10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2.9%、比常年少6.6%,1~4月降水量比常年多182.4%,11~12月降水量比常年少79.4%;

榆林站,年降水量比常年多11.7%,其中5~10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9.7%、比常年少2.7%,1~4月降水量比常年多272.7%,11~12月降水量比常年少19.9%。

上述代表站月、年降水量详见表5。

全省1998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状况详见图1,与多年平均等值线图比较,五指山、黎母岭以东的2000mm等值线向北扩大,即降雨高值区北伸,造成南渡江、万泉河及东北部的中小河流出现较严重的洪涝灾害。

全省1998年降水量与常年比较情况详见图2。

(二)地表水资源量

地表水资源量指地表水体的动态水量,即天然河川径流量。

全省1998年地表水资源量378.31亿m3,折合年径流深1114mm,比常年多22.9%,比上年多5.3%。

各行政分区当年地表水资源量与常年比较,定安、琼山、文昌、海口多70.6~60.6%;乐东、琼海、临高、澄迈、屯昌、白沙多50.1~25.8%;儋州、三亚、万宁多18.1~10.6%;保亭、琼中、昌江持平;通什、东方、陵水少19.3~23.1%。

各市县级行政区1998年的地表水资源量、年径流深及其与上年、常年的比较结果详见表6。

三大流域片及南海诸岛的地表水资源量情况是:

南渡江流域片174.31亿m3,折合年径流深1200mm,比常年多44.0%,比上年多35.6%;

万泉河流域片132.17亿m3,折合年径流深1298mm,比常年多7.9%,比上年少3.7%;

昌化江流域片71.47亿m3,折合年径流深776mm,比常年多11.6

%,比上年少20.2%;

南海诸岛0.36亿m3,折合年径流深1200mm,比常年多20.0%,比上年少5.3%。

全省入海水量为349.00亿m3。

其中,南渡江流域片150.48亿m3,万泉河流域片129.85亿m3,昌化江流域片68.31亿m3,南海诸岛0.36亿m3。

各流域分区1998年地表水资源量及其与上年、常年的比较结果详见表7。

南渡江、万泉河、昌化江三大江河控制站控制面积占全省面积的43.3%,实测年径流量182.52亿m3,占入海水量的52.3%,其中龙塘站77.74亿m3、加积站62.97亿m3、宝桥站42.03亿m3;三大江河控制站天然年径流量192.99亿m3,占地表水资源量的51.0%;三大江河控制站连续最大4个月实测、天然径流量分别占这三站实测、天然年径流量的50.6%、55.2%。

三大江河控制站1998年最大四个月和年实测、天然径流量成果详见表8。

(三)地下水资源量

地下水资源量指源于当地降水和地表水体补给的动态水量。

全省1998年地下水资源量100.76亿m3,其中平原区31.39亿m3,山丘区69.37亿m3。

地下水年径流模数为29.7万m3/km2。

各行政分区1998年地下水资源量计算结果详见表9、续表9。

三大流域片的地下水资源量情况是:

南渡江流域片57.23亿m3,万泉河流域片26.44亿m3,昌化江流域片17.09亿m3。

各流域分区1998年地下水资源量计算结果详见表10、续表10。

(四)总水资源量

总水资源量指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地下产水总量,不包括地表水资源量与地下水资源量之间相互转化的重复水量。

全省1998年地表水资源量378.31亿m3与地下水资源量100.76亿m3相加,扣除重复计算量即河川基流量69.37亿m3,得总水资源量409.70亿m3。

各行政分区1998年的总水资源量、产水系数和产水模数详见表11。

三大流域片及南海诸岛的总水资源量情况是:

南渡江流域片205.70亿m3,万泉河流域片132.17亿m3,昌化江流域片71.47亿m3,南海诸岛0.36亿m3。

各流域分区1998年总水资源量、产水系数和产水模数详见表12。

三、蓄水动态分析

(一)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

根据全省6座大型水库和67座中型水库统计,当年末总蓄水量43.718亿m3,比上年末减少8.208亿m3。

大型水库当年末总蓄水量33.330亿m3,比上年末减少7.194亿m3,其中大广坝水电站减少4.034亿m3,牛路岭水电站减少3.160亿m3。

中型水库当年末总蓄水量10.388亿m3,比上年末减少1.014亿m3。

按三个流域片进行统计的结果是:

南渡江流域片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32座,当年末总蓄水量23.831亿m3,比上年末增加0.202亿m3;

万泉河流域片大型水库2座,中型水库23座,当年末总蓄水量5.828亿m3,比上年末减少4.194亿m3;

昌化江流域片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12座,当年末总蓄水量14.059亿m3,比上年末减少4.216亿m3。

各流域分区大中型水库1998年蓄水动态情况详见表13。

(二)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动态

1998年琼北台地平原区的降水量比上年偏多,地下水位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根据地下水位动态监测及含水层岩性资料,对1998年琼北台地平原中1100km2区域(海口、琼山一带,包括澄迈县小部分,以下称海府平原区)的浅层地下水位变幅和蓄水变量进行了分析。

海府平原区地下水均为矿化度小于2g/L的淡水。

比较当年末、上年末浅层地下水埋深情况:

地下水位下降大于0.5m的下降区面积320km2,占总面积的29%,平均水位变幅-2.17m,其中龙桥镇至十字路镇区域下降-4.43m以上,下降区年地下水蓄量减少0.382亿m3;

地下水位升降在0.5m以内的相对稳定区面积780km2,占总面积的71%,平均水位变幅-0.09m,相对稳定区地下水蓄量减少0.090亿m3;

地下水位上升超过0.5m的上升区没有出现;

当年末与上年末比较,海府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蓄量共减少0.472亿m3。

海府平原区1998年浅层地下水动态参见表14。

(三)平原区地下水位降落漏斗

1998年末海口漏斗(第二层承压水漏斗)面积为830km2,占海府平原区总面积的75%,漏斗面积当年末比上年末增加18km2;

海口漏斗中心位于海口市大同路至龙昆北路间,其水位埋深当年末比上年末减小2.56m;

漏斗中心水位比漏斗周边水位低34~41m;

漏斗周边埋深16~90m左右,其中龙塘、永兴、老城分别为16.7m,75.1m,20.9m。

海口漏斗情况参见表15。

四、用水调查统计

(一)供水量

供水量指各种水源工程为用户提供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供水量。

按水源性质分为地表水源、地下水源两大类。

地表水源供水量按蓄水、引水、提水三类工程进行统计。

地下水源供水量按浅层水、深层水进行统计。

全省1998年总供水量42.377亿m3,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38.641亿m3,占总供水量的91.2%,地下水源供水量3.736亿m3,占总供水量的8.8%。

在地表水源供水量中,蓄水工程占73.3%,引水工程占18.7%,提水工程占8.0%。

地下水源供水量中,浅层水占50.6%,深层水占49.4%。

各市县级行政区的供水量及其组成详见表16。

三大流域片的供水量情况是:

南渡江流域片21.663亿m3,其中地表水占87.5%,地下水占12.5%;

万泉河流域片11.706亿m3,其中地表水占94.5%,地下水占5.5%;

昌化江流域片9.008亿m3,其中地表水占95.8%,地下水占4.2%。

各流域分区1998年的供水量及其组成详见表17。

(二)用水量

用水量指分配给用户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用水量。

按用水性质分为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三大类,其中,工业用水为取用的新鲜水量,不包括水电用水和企业内部的重复利用量。

按地域特点分为

农村用水、城镇用水两大类。

将用水量按农田灌溉、林牧渔、城镇工业、农村工业、城镇生活、农村生活等六类用户进行统计。

全省1998年总用水量40.741亿m3,其中:

农业用水量32.205亿m3,占总用水量的79.0%,其中水田灌溉用水量24.367亿m3,占总用水量的59.8%;

工业用水量3.370亿m3,占总用水量的8.3%,其中城镇工业用水量2.798亿m3,占总用水量的6.9%;

生活用水量5.166亿m3,占总用水量的12.7%,其中城镇生活用水量3.020亿m3,占总用水量的7.4%。

按城乡进行划分:

农村用水量34.923亿m3,占总用水量的85.7%;

城镇用水量5.818亿m3,占总用水量的14.3%。

各行政分区1998年用水量及其组成详见表18、续表18。

三大流域片的用水量情况是:

南渡江流域片21.675亿m3,占总用水量的53.2%;

万泉河流域片11.407亿m3,占总用水量的28.0%;

昌化江流域片7.659亿m3,占总用水量的18.8%。

各流域分区1998年用水量及其组成详见表19、续表19。

(三)重要城市城、近郊区供用水量

重要城市为海口市、三亚市。

海口市面积较小,统计范围为该市全部面积;海口市地表水、地下水供水量合计2.017亿m3,生活、工业及农业用水量合计1.726亿m3。

三亚市统计范围为城区和近郊区,人口约15.5万;三亚市城、近郊区地表水、地下水供水量合计0.291亿m3,生活、工业及农业用水量合计0.279亿m3。

重要城市城、近郊1998年供用水量情况详见表20。

(四)耗水量

耗水量指在输水、用水过程中,通过土壤吸收、蒸腾蒸发、产品带走、居民和牲畜饮用等各种形式消耗掉,而不能回归到地表水体或地下含水层的水量。

灌溉耗水量包括渠系和田间的蒸腾蒸发量,其数量为毛用水量与回归水量(含下渗补给地下水)之差。

城镇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相对集中,消耗的水量较少,为取用水量与废污水排放量之差。

农村住宅分散,一般没有给排水设施,农村生活用水的大部分被消耗掉。

全省1998年总耗水量20.293亿m3,耗水量占用水量的百分比(简称耗水率,下同)为49.8%。

其中,农业耗水量占85.1%,工业耗水量占3.5%,生活耗水量占11.4%。

各类用户的需水特性和用水方式不同,因而耗水率存在差别:

农村生活耗水率为80.0%;

林牧鱼耗水率为63.4%,农田灌溉耗水率为52.4%;

城镇工业耗水率为21.1%,农村工业和城镇生活耗水率为20.0%;

各行政分区1998年耗水量及其组成详见表21、续表21。

三大流域片的耗水量情况是:

南渡江流域片10.328亿m3,占50.9%;万泉河流域片5.836亿m3,占28.8%;昌化江流域片4.129亿m3,占20.3%。

由于各流域片的地理位置、气候因素、水源条件、用水组成及管理水平有所不同,故其综合耗水率有所差异:

南渡江流域片为47.6%,万泉河流域片为51.2%,昌化江流域片为53.9%。

各流域分区1998年耗水量及其组成详见表22、续表22。

五、水质调查评价

(一)废污水排放量

废污水排放量又称产污量,包括工业废污水和生活废污水。

按流域分区,对城镇工业和生活废污水进行统计,根据城镇工业和生活用水、耗水等推求废污水排放量。

全省1998年废污水日排放总量为126.66万吨,其中,工业废污水60.46万吨、占47.7%,生活废污水66.20万吨、占52.3%。

三大流域片的废污水日排放量情况是:

南渡江流域片82.99万吨,其中,工业废污水43.67万吨、占52.6%,生活废污水39.32万吨、占47.4%;

万泉河流域片26.85万吨,其中,工业废污水8.16万吨、占30.4%,生活废污水18.69万吨、占69.6%;

昌化江流域片16.82万吨,其中工业废污水8.63万吨、占51.3%,生活废污水8.19万吨、占48.7%。

各流域分区1998年废污水排放量详见表23。

(二)河流水质概况评价

根据水质监测资料,对全省11条主要河流及其5条一级支流,按照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分枯水期和丰水期水质进行分类评价,评价总河长1606km:

枯水期水质良好的Ⅰ类水河长占5.8%,水质较好的Ⅱ类水河长占70.0%,水质尚可的Ⅲ类水河长占15.9%,水质已受到污染的Ⅳ类水河长占6.6%,水质受到严重污染的Ⅴ类水(含超Ⅴ类水,下同)河长占1.7%;枯水期受污染的河长占8.3%。

丰水期水质良好的Ⅰ类水河长占3.3%,水质较好的Ⅱ类水河长占63.6%,水质尚可的Ⅲ类水河长占20.4%,水质已受到污染的Ⅳ类水河长占10.0%,水质受到严重污染的Ⅴ类水河长占2.7%;丰水期受污染的河长占12.7%。

三大流域片的河流水质污染情况是:

南渡江流域片评价总河长610km,枯水期和丰水期水质受污染的Ⅳ类水河长分别占3.9%、7.4%,受严重污染的Ⅴ类水河长分别占3.3%、3.8%;枯水期和丰水期受到污染的河长分别占7.2%、11.1%;该片污染较为严重的河流是文昌河、北门江、美舍河,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非离子氨、石油类等。

万泉河流域片评价总河长562km,枯水期和丰水期水质受污染的Ⅳ类水河长分别占12.8%、17.6%,水质受严重污染的Ⅴ类水河长分别占0.5%、2.1%;枯水期和丰水期受到污染的河长分别占13.3%、19.8%;该片污染较为严重的河流是三亚河和藤桥河,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溶解氧等。

昌化江流域片评价总河长434km,枯水期和丰水期水质受污染的Ⅳ类水河长分别占2.3%、3.7%,水质受严重污染的Ⅴ类水河长分别占0.9%、2.1%;枯水期和丰水期受到污染的河长分别占3.2%、5.8%;该片污染较为严重的河流是石碌河,主要污染指标为重金属、PH等。

全省1998年河流水质概况评价结果详见表24。

(三)湖、库水质概况评价

全省1998年湖、库水质符合Ⅱ、Ⅲ类水标准的达80%。

在监测的10座湖、库中,松涛、春江、沙河、牛路岭、太平山5座水库水质符合Ⅱ类水标准;万宁、永庄、沙坡3座水库水质符合Ⅲ类水标准;海口的工业水库和东西湖水质较差,分别劣于Ⅳ类和劣于Ⅴ类水标准,其中东西湖已无法满足景观用水的要求。

虽然全省主要的供水水库水质较好,但个别水库局部存在较为严重的污染。

六、重要水事

(一)洪涝灾情

1998年9月下旬,受9718号强热带风暴、热带低压和冷空气影响,海南岛出现历史上少有的降雨过程,从20日8时至28日8时,全岛大部分地区连续降雨,主雨峰分别出现在最后两三天内。

暴雨主要出现在中部、东部和北部地区,其中:

沿海清澜潮位站总降雨量756mm,最后三日降雨505mm,最大一日降雨281mm;万泉河流域中平仔水库站最大一日降雨290mm,牛路岭水库站总降雨量528mm、最大一日降雨256mm,加报水文站总降雨量468mm、最大一日降雨288mm;南渡江流域大陆坡水文站总降雨量474mm、最大一日降雨254mm;文教河宝芳水库站总降雨量487mm、最大三日降雨355mm。

南渡江、万泉河、文昌江、文教河等河流出现了较大的洪水。

南渡江龙塘水文站超警戒水位1.93m、接近十年一遇的洪水,定安站超1.89m,金江站超1.18m,南渡江最大的支流新吴溪三滩站出现十五年一遇的洪水,二级支流大陆坡河大陆坡站出现实测最大的洪水;万泉河加积站超警戒水位0.13m,加报站超多年最高水位均值0.9m。

这次暴雨洪水给琼山、文昌、定安、琼海、屯昌、澄迈、海口等9市县造成了较严重的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6.64亿元,其中农林牧渔业5.57亿元,水利设施0.62亿元。

受灾村庄6720个,受灾人口138.6万、洪水围困9.4万人、紧急转移4.0万人、死亡9人,死亡牲畜1050头,损坏房屋1.31万间、倒塌房屋390间。

农作物受灾99.0万亩、成灾57.9万亩、绝收12.5万亩,毁坏耕地0.38万亩,淡水养殖损失3.8万亩。

损坏小一型水库9座、小二型水库25座,冲跨塘坝277座,损坏堤防21km,堤防决口17处、长2km,渠道决口80km,损坏水闸202座、渡槽56座、桥涵291座、机电井20眼、小水电站8座、机电泵站3座。

(二)厄尔尼诺现象与热带气旋

1998年3月开始,西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升高,8月份热带地区的海面温度增高9度,超过了1982-1983年的记录,太平洋赤道两侧热水区面积相当于中国国土的两倍,成为本世纪最严重的一次厄尔尼诺现象,引起全球气候异常。

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一方面海南岛1998年雨季提前,上半年雨量较丰,与常年相比明显偏多,另一方面年热带气旋对海南岛的影响很少,全年没有一个热带气旋或台风登陆,台风形成的降水较为稀少。

(三)水污染事件

1998年1月,海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对松涛水库白沙部分库区水质进行调查,结果表明:

该库区局部受到白沙糖厂排放废水的污染,约有6250m2水面的水质为Ⅴ类水标准以下,约有52300m2水面的水质为Ⅳ类水标准以下,主要污染指标为悬浮物、总磷、石油类、PH、高锰酸盐指数等。

七、综合分析

(一)水量平衡分析

进行水量平衡分析可以探讨降水、径流、蒸发等各种水文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以便利用水文、气象及其他自然地理因素的地带性规律,检查水资源公报成果的合理性。

探讨降水、入海水量、陆面蒸发、地下水、水库蓄水变量、工业和生活耗水量等各种水文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

以降水、入海水量、陆面蒸发、地下水为主的全省年水量平衡方程可表达为

P=R1+R2+E1+E2±W

(1)

式中:

P为年降水量,P=676.29亿m3。

R1为入海水量,是天然河川径流量经各种消耗后注入大海的水量,包括山丘区的河川基流量在内。

R1=349.00亿m3。

R2为平原区地下水量,R2=31.39亿m3。

山丘区地下水量以河川基流方式入海,已计入地表入海水量中。

E1为陆面蒸发量,包括水面蒸发量、土壤蒸发量和植物散发量(含农业耗水量)。

据分析,海南省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为302.16亿m3。

由于海南降水充沛,陆面蒸发稳定,假定,E1=302.16亿m3。

E2为工业和生活耗水量,E2=2.99亿m3。

W为大中型水库蓄水变量,W=8.21亿m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