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及循环经济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1034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碳经济及循环经济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低碳经济及循环经济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低碳经济及循环经济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低碳经济及循环经济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低碳经济及循环经济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低碳经济及循环经济习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低碳经济及循环经济习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低碳经济及循环经济习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低碳经济及循环经济习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低碳经济及循环经济习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低碳经济及循环经济习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低碳经济及循环经济习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低碳经济及循环经济习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低碳经济及循环经济习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低碳经济及循环经济习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低碳经济及循环经济习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低碳经济及循环经济习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低碳经济及循环经济习题及答案.docx

《低碳经济及循环经济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碳经济及循环经济习题及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低碳经济及循环经济习题及答案.docx

低碳经济及循环经济习题及答案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

一.单选题(红色标记为正确答案)

1、我国第一个明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城市是(A)

A、XXB、C、XXD、XX

2、发达国家中碳生产力最高的国家是(A)。

A、美国B、日本C、挪威D、英国

3、在使用生物乙醇减排方面(C)走在了世界前列。

A、印度B、中国C、巴西D、南非

4、循环经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需要建立(C)来保障其健康发展。

A、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B、资源环境产权制度

C、绿色政绩考核制度D、碳排放考核

5、2007年中国全国水资源总量比常年减少了(C)

A、6.50%B、7.50%C、8.70%D、10%

6、低碳经济理念是在(B)的背景下产生的。

A、经济危机B、气候变化C、全球合作D、知识经济

7、(B)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A、产业规模B、科技进步C、绿色革命D、节能减排

8、中国在2009年12月7日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做出了延缓二氧化碳的排放,即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A)年下降40%-45%的承诺。

A、2005B、2006C、2007D、2008

9、受到地理环境条件的制约,气候变化对(D)的影响远大于其他发达国家。

A、美国B、法国C、德国D、日本

10、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是(C)

A、京都会议B、巴厘岛会议C、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D、坎昆会议

11、研究表明,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之间存在近似(C)的曲线关系。

A、倒“V”形B、“V”形C、倒“U”形D、“U”形

12、(D)推出了一系列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的所谓“绿色新政”,推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政策。

A、老布什政府B、克林顿政府C、小布什政府D、奥巴马政府

13、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是(C)

A、双元回收系统模式B、行业协会推进模式

C、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D、单系统循环共生模式

14、人们所谈及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温室气体在很多时候是一种狭义X围上的,主要指的是1997年《京都议定书》所确定的(C)种气体。

A、4B、5C、6D、7

15、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排放量中所占的比例上升较快,占到了全世界的(B)

A、40%B、42%C、44%D、46%

16、当全球气温比1750年工业革命之前测定的标准气温高出2摄氏度的时候,将会引起(B)的灾难一触即发。

A、工业发展B、生态环境C、农业发展D、商业发展

17、截止2010年上半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降低13%,相当于少排放(B)吨二氧化碳。

A、7.5亿吨B、8亿吨C、8.5亿吨D、9亿吨

18、下列主要反映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的概念是(B)

A、天气B、气候C、气温D、水汽

19、占世界人口15%的发达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世界的(A)

A、二分之一B、三分之一C、四分之一D、五分之一

20、“恒温消费”,即消费过程中(C)

A、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B、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经济

C、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D、不危及后代的需求

21、城市人一年的碳排量可以被多少棵大树吸收()

窗体顶端

A.10棵B.15棵C.20棵D.25棵

22、下列属高耗水、高污染的行业是()

窗体顶端

A.造纸B.汽车C.建筑D.运输

23、“碳汇”则是指自然界中碳的寄存体,()是地球上存在的巨大的碳汇。

窗体顶端

A.飞禽走兽B.污水处理厂C.江河湖泊D.森林植被

24、.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改变世界格局的“第四次浪潮”指的是()

窗体顶端

A.低碳革命B.绿色革命C.科技革命D.产业革命

窗体底端

25、()能源占了全球能源消费的87%

窗体顶端

A.太阳能B.风能C.潮汐能D.碳基能源

窗体底端

窗体底端

26、2010年“阿尔法文图斯”风能电站的并网发电标志着()的海上风电进入大发展时期。

窗体顶端

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

窗体底端

27、27窗体底端

27、全世界的不可再生能源资源贮量在()标准煤左右

窗体顶端

A.一万亿吨B.一万一千亿吨C.一万两千亿吨D.一万三千亿吨

窗体底端

28、自然存在的主要温室气体包括()

窗体顶端

A.二氧化碳、臭氧B.水蒸气、二氧化碳C.氧化亚氮、甲烷

D.水蒸气、二氧化碳、臭氧

窗体底端

29、从受荒漠化影响的人口的分布情况来看,()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窗体顶端

A.亚洲B.非洲C.大洋洲D.南美洲

30、地球所接受的太阳能功率平均每平方米为()瓦。

窗体顶端

A.1350瓦B.1355瓦C.1360瓦D.1367瓦

窗体底端

31、08年国家批准的光伏工程上网电价是()

窗体顶端

A.3元/千瓦时B.3.5元/千瓦时C.4元/千瓦时D.4.5元/千瓦时

窗体底端

32、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X重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

窗体顶端

A.30%—35%B.35%—40%C.40%—45%D.45%—50%

窗体底端

33、2006年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窗体顶端

A.10%B.20%C.30%D.5%

窗体底端

34.碳关税是一种特殊的关税政策,指对高能耗产品的()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

A.进口B.出口C.进出口D.生产

35.与新能源相比,()能源的X畴更为广泛

A.太阳能B.地热能C.绿色能源D.核

36.()目前可以满足全球能源需求的7%或全部发电量的17%是一项已具备竞争力的低排放并能提供大量电力的技术。

A.风能B.核能C.热能D.水能

二、37.()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

A.植被B.森林C.草原D.河床

38.()既是总资源库,又是总废物处理场。

A.太空B.大海C.环境D.森林39.发达国家中,()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呈现强脱钩的特征。

A.美国B.日本C.挪威D.英国

三、40.低碳经济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是2003年2月24日由()发表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

A.美国B.英国C.德国D.法国

41.中国完成“十一五”20%的节能目标,仅通过降低能耗一项,五年内可节省能源()吨标准煤。

A.4.5亿吨B.5.5亿吨C.6.2亿吨D.6.5亿吨

42.未来十年中国公司每年从CDM项目上可以获得的收益接近50亿美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哪些国家()

A.美国B.日本C.欧盟D.发展中国家

43.()推出了一系列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的所谓“绿色新政”,推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政策。

A.老布什政府B.克林顿政府C.小布什政府D.奥巴马政府44.发达国家中碳生产力最高的国家是()。

A.美国B.日本C.挪威D.英国

二、多选题

45.发展低碳农业的路径是()。

A.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的用量B.注重开发新能源

C.充分利用农业的剩余能量D.推广太阳能和沼气技术46.气候系统有()。

A.大气圈B.冰雪圈C.生物圈D.水圈

47.富营养化是由于()等植物营养成分大量积聚,使水生生物,特别是水藻类过分繁殖引起污染的现象。

A.氢B.氧C.氮D.磷48.以下富营养化问题突出的水系有()。

A.长江B.滇池C.XXD.太湖

49.碳中和技术主要包括()。

A.温室气体的捕集技术B.温室气体的埋存技术C.低碳设备技术

D.低碳或零碳新能源技术50.天气是指短时间(几分钟到几天)发生的气象现象,如()。

A.雷雨B.冰雹C.台风D.寒潮

51.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

A.大气环境B.水体环境C.固体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

D.城市工业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污染52.“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中,“双系统”是指()。

A.经济系统B.社会系统C.生态系统D.环境系统

53.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策略有()。

A.强调发达国家转移技术B.强调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权54.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与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以及国内理论界讨论的模式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A.更具有科学性B.更具有全面性C.更具有可操作性D.更注重机制的重要作用

55.森林减少的影响和危害有()。

A.产生气候异常B.增加二氧化碳排放C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减少D.加剧水土侵蚀

56.酸雨中绝大部分是()。

A.硫酸B.硝酸C.盐酸D.醋酸

57、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包括()。

窗体顶端

A.认知性B.可行性C.可操作性D.可承受性

窗体底端

58、.以下属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的有()。

窗体顶端

A.理论障碍B.观念障碍C.管理障碍D.制度障碍

59、.在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

窗体顶端

A.政府B.企业C.高等院校D.科研院所

60、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涉及两个重点领域,它们是()。

窗体顶端

A.生产领域B.转移领域C.消费领域D.出售领域

61、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策略有(BCD)。

A、强调发达国家转移技术

B、强调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权

62、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包括(ABC)。

A、人B、政策C、市场机制D、自然

63、一般环境问题的基本特点是(ABCD)。

A、复杂性B、广泛性C、潜在性D、累积性

64、2008年初,世界自然基金会在我国以(BC)两市为试点推出“低碳城市”发展示X项目。

A、B、XXC、XXD、XX

65、关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论述,错误的是(AD)。

A、环保本身不是一种产业B、环保本身就是一种产业

C、环保不是鱼和熊掌的关系D、环保是鱼和熊掌的关系

66、目前全球最主要的能源有(ABC)。

A、煤B、石油C、天然气D、氢能

67、碳中和技术主要包括(ABD)。

A、温室气体的捕集技术B、温室气体的埋存技术

C、低碳设备技术D、低碳或零碳新能源技术

68、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支持系统中的舆论支持主要应从以下方面着手(ABCD)。

A、加强学校教育B、开展在职培训C.网络媒体宣传

窗体顶端

D.组织开展系列公众活动窗体底端

69、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包括()。

窗体顶端

A.人B.政策C.市场机制D.自然

70、新兴和可再生能源有()。

窗体顶端

A.水电B.生物质能C.太阳能D.风能

71、当代中国环境法的理性发展方向是()。

窗体顶端

A.基本环境公益与基本经济公益应当满足B.确立公益最大化原则C.限制开发原则D.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激励机窗体底端

窗体底端

72、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原则中,3R原则指()。

窗体顶端

A.减量化B.再利用C.资源化D.高效化

72、酸雨问题最早出现在()。

窗体顶端

A.欧洲B.北美洲C.亚洲D.南极洲

74、低碳城市的建设离不开低碳建筑这个单元,发展低碳建筑要从()等方面入手。

窗体顶端

A.设计B.运行C.经营D.管理

75、“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

窗体顶端

A.阳光经济B.风能经济C.氢能经济D.生态经济

76、低碳责任就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

窗体顶端

A.技术创新B.制度创新C.产业转型D.新能源

窗体底端

77、日本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有()。

窗体顶端

A.经济增长缓慢与低碳经济投入需求大的矛盾B.研发主体不同弱化政府主导作用C.政府减排目标与部分行业利益存在冲突D.公民低碳经济发展观念不强窗体底端

窗体底端

窗体底端

78、以下有关我国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的论述,正确的是()。

窗体顶端

A.要加大高碳产业技术攻关力度,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化”

B.要制定和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加快新兴低碳产业的发展

C.要加大研发投入力度D.为了保证我国的经济高速增长,低碳产业可拖后发展

窗体底端

78、广义的低碳消费方式涵义包括()。

窗体顶端

A.恒温消费B.安全消费C.可持续消费D.经济消费

79、.要人口与环境、资源协调必须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窗体顶端

A.大力开发人力资源B.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C.努力减少重大自然灾害

D.预测城市化、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有效途径不断改善环境

80、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三个主体是()。

窗体顶端

A.政府B.企业C.公众D.外资

窗体底端

81、2008年初,世界自然基金会在我国以()两市为试点推出“低碳城市”发展示X项目。

窗体顶端

A.B.XXC.XXD.XX

窗体底端

82、我国政府应在借鉴国际碳减排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确保未来10年内实现碳减排预期目标的有效制度体系,主要包括(ABC)。

A、制定碳排放标准B、开放碳交易市场

C、设立碳排放税制D、发展低碳能源体系

83、众所周知,(AB)产业属于低碳行业。

A、知识密集型B、技术密集型C、劳动密集型D、产业密集型

84、日本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有(ABC)。

A、经济增长缓慢与低碳经济投入需求大的矛盾

B、研发主体不同弱化政府主导作用

C、政府减排目标与部分行业利益存在冲突

D、公民低碳经济发展观念不强

85、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三个主体是(ABC)。

A、政府B、企业C、公众D、外资

86、低碳经济发展机制的构建包括(ABCD)。

A、构建低碳能源技术开发机制B、构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C、构建低碳产品认证体系D、构建碳排放约束机制

87、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与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以及国内理论界讨论的模式相比,具有以下优点(ABCD)。

A、更具有科学性B、更具有全面性C、更具有可操作性

D、更注重机制的重要作用

88、气候系统有(ABCD)。

A、大气圈B、冰雪圈C、生物圈D、水圈

89、酸雨问题最早出现在(AB)。

A、欧洲B、北美洲C、亚洲D、南极洲

90、在实践上,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在能源和环境方面还存在下列哪些难以克服的问题(ABC)。

A、节能减排问题凸显B、能源结构严重高碳

C、产业模式极不合理D、温室气体过量排放过多

91、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原则中,3R原则指(ABC)。

A、减量化B、再利用C、资源化D、高效化

92、“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中,“双系统”是指(AB)。

A、经济系统B、社会系统C、生态系统D、环境系统

93、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支持系统中的科技政策支持包括(ABCD)。

A、加大科研投入资金B、制定技术导向目录

C、加快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D、完善科技法规

94、低碳经济是以()为特点的经济形态。

窗体顶端

A.低能耗B.低污染C.低排放D.低效率

95、酸雨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窗体顶端

A.损害生物B.破坏自然生态系统C.腐蚀建筑材料D.腐蚀金属结构

96、按照对循环经济发展主体的行为意愿的影响程度,可以将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可分为哪些类型()。

窗体顶端

A.被动力B.源动力C.主动力D.协动力

三.判断题

97、2007年6月,中国政府正式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并于年底发表了《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着重提出能源多元化发展,并将可再生能源发展正式列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

98、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的变化,更强调和追求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

正确

99、一个社会大众的消费模式会引导市场的价值取向,最终催生一种适应这种消费需求的经济现象。

正确

100、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框架内容,不是衡量其发展状况的重要工具。

不正确

101、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是指由中央政府主导建立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体制、市场、法律以及政策,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鼓励低碳经济的发展。

正确

102、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新的人类生存与发展哲学,追求的直接目标是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优化,最高目标是人类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和生存年限的尽可能延长。

正确

103、循环经济的低碳模式本质是一种经济控制模式,按照减量化原则,通过源头控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即减碳。

正确

104、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明确了环境保护与发展的统一关系,是人类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的认识飞跃。

正确

105、低碳消费首先需要一种态度,然后形成一种习惯,最后定型为一种价值观。

正确

106、从局部与整体的角度看,模式孕育着X式,具有局部性的意义。

正确

107.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新的人类生存与发展哲学,追求的直接目标是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优化,最高目标是人类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和生存年限的尽可能延长。

Y.对N.错

108.气候是指某一长时期内气象要素和天气过程的平均或统计状况,主要反映的是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

Y.对N.错

109.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将分别在今后40、60和100年左右耗尽。

Y.对N.错

110.一个社会大众的消费模式会引导市场的价值取向,最终催生一种适应这种消费需求的经济现象。

Y.对N.错

111.高碳是生态文明的特征,低碳是工业文明的特征。

Y.对N.错

112、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

26“产品营销模式”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导向。

Y.对N.错

113.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是指由中央政府主导建立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体制、市场、法律以及政策,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鼓励低碳经济的发展。

Y.对N.错

114.气候是指某一长时期内气象要素和天气过程的平均或统计状况,主要反映的是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

Y.对N.错

115.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的变化,更强调和追求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

Y.对N.错

116.科技进步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Y.对N.错

117.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政府正式对外宣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70%-80%。

Y.对N.错

118.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是指由中央政府主导建立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体制、市场、法律以及政策,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鼓励低碳经济的发展。

Y.对N.错

119.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新的人类生存与发展哲学,追求的直接目标是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优化,最高目标是人类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和生存年限的尽可能延长。

Y.对N.错120.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低碳技术创新。

Y.对N.错

121.低碳模式以自然生态系统系统为背景,以社会经济系统为核心,通过调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发展节能减排技术、优化消费习惯达到减少碳源的目的。

Y.对N.错

122.森林覆盖率是实现低碳化的重要物质基础。

Y.对N.错

123.光伏产业属高科技型新能源产业,受到企业及各地政府的强力追捧。

Y.对N.错

124、力行低碳消费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三管齐下”。

窗体顶端Y.对N.错

窗体底端

125、“低碳”概念由低碳经济、碳生产率和碳关税等三个核心术语组成。

窗体顶端Y.对N.错

窗体底端

126.全世界的不可再生能源资源贮量在()标准煤左右

窗体顶端

A.一万亿吨B.一万一千亿吨C.一万两千亿吨D.一万三千亿吨

窗体底端

127.及时关闭电脑和显示器的电源可减少其二氧化碳排放的()

窗体顶端

A.三分之一B.四分之一C.五分之一D.六分之一

窗体底端

128.下列不能被循环再利用的物质或材料是()

窗体顶端

A.报纸B.化肥C.钢材D.塑料瓶

窗体底端

129、2007年中国()资源总量比常年减少了8.7%

窗体顶端

A.煤炭B.天然气C.水D.森林

窗体底端

130、对于大气臭氧层破坏的原因,科学家中间有多种见解。

但是大多数人认为人类过多地使用()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

窗体顶端

A.二氧化氮B.二氧化碳C.氯氟烃类化学物质D.化肥农药等物质

窗体底端

131、当全球气温比1750年工业革命之前测定的标准气温高出2摄氏度的时候,将会引起()的灾难一触即发。

窗体顶端

A.工业发展B.生态环境C.农业发展D.商业发展

窗体底端

132、()是实现低碳经济的物质基础。

窗体顶端

A.经济发展阶段B.资源禀赋C.消费模式D.技术进步

窗体底端

133、中国油气资源相对匮乏目前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很低,仅(),利用134、天然气替代煤炭的潜力相对有限。

窗体顶端A.3.9%

窗体底端

135、火力发电过程中,哪种物质的排放量最大?

()

窗体顶端

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硫酸钾D.粉煤灰

窗体底端

136、.坚持“三高”原则,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三高”是指()。

A.高起点B.高要求C.高效益D.高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