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的影响及对策.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1070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7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的影响及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07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的影响及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07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的影响及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07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的影响及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07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的影响及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07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的影响及对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07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的影响及对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07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的影响及对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07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的影响及对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07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的影响及对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07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的影响及对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07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的影响及对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07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的影响及对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07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的影响及对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07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的影响及对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07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的影响及对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07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的影响及对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07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的影响及对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07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的影响及对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07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的影响及对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7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的影响及对策.docx

《07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的影响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7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的影响及对策.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7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的影响及对策.docx

07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内容摘要:

纺织服装业是中国重要的支柱行业,其巨额的贸易顺差是中国外汇收入和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

然而,近年来,迫于各种政治与经济压力,人民币发生了显著的升值势头。

人民币升值给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带来诸多影响,积极面与消极面并存,以及国内市场不断扩大和国内生产配套能力不断提高,中国利用外资仍将保持稳步增长。

尤其是,由于存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国际投机性资本等各种资金会继续通过各种渠道涌入中国,中国外汇供过于求、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的趋势难以改变,这构成了人民币升值最直接和持续的压力。

使中国纺织企业的恶性竞争愈演愈烈并且造成了直接汇兑损失。

因此,深入探讨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以及应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已经刻不容缓,也是本文旨在研究的重点。

本文通过对中国纺织服装业的现状分析,以及人民币自汇改以来的走势,来研究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对策与措施,以此来解决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纺织服装出口影响与对策

Abstract:

ThetextileandgarmentsindustryplaysanimportantroleinChina’snationaleconomy.ItstremendoustradesurplusisthemainsourceofChina’sexchangeincomeandcapitalaccumulation.Nevertheless,forcedbysomepoliticalandeconomicalpressureinrecentyears,RMBhavebeengreatlyappreciated.TheRMBappreciationleadsbulksofimpactstoChina’stextileandgarmentsindustry,positiveaspectsincludedaswellasnegativeones.Alltheseeffectshavebroughtoutgrowinglyviciouscompetitionandcauseddirectexchangeloses.Therefore,itiscriticaltohaveasurveyonthereasonsandcountermeasuresofthisproblem,whichisalsomypurposehere.ThroughtheanalysisofnotonlytheexistingsituationofthetextileandgarmentsindustryinChina,butalsothetendencyoftheexchangerateofRMB,meanwhile,findingouttheinfluenceswhichimpactsontheexportofthetextileandgarmentsinChina.Then,wewillputforwardrelevantpoliciesandcountermeasuresonthebasisofit.AndhopetosolveandpromotetheinfluencesoftheappreciationofRMBontheexportofthetextileandgarmentsinChina.

Keywords:

TheAppreciationofRMBExportoftheTextileandGarmentsInfluenceCountermeasures

目录

绪论……………………………………………………………………………………3

一、文献综述…………………………………………………………………………3

二、中国纺织服装业的现况…………………………………………………………4

(一)中国纺织服装业的世界地位………………………………………………5

(二)中国纺织服装业的特征……………………………………………………5

三、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的影响…………………………………8

(一)人民币汇率的演变………………………………………………………8

(二)人民币升值对纺织服装业的影响………………………………………9

四、中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应对人民币升值影响的对策………………………13

(一)调整纺织服装产业结构…………………………………………………13

(二)努力进行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创造自有品牌………………………15

(三)实施“走出去”战略,开拓多元化市场………………………………16

(四)真正发挥行业协会作用…………………………………………………17

(五)针对人民币升值的风险规避对策………………………………………18

五、结论………………………………………………………………………………19

参考文献……………………………………………………………………………19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引言:

2005年7月21日汇改后人民币不断升值。

2008年10月7日,1美元对人民币汇率达到6.8345,2008年至今,人民币升值累计已超过6.3716%。

人民币长期大幅度升值对于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出口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出口依存度较高的行业如服装已带来巨大的损失,削弱了纺织服装出口的竞争力,也使得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呈现恶性竞争,同时也直接造成了汇兑损失。

因此,在当前人民币不断升值的的形势下,曾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中国纺织服装业,应该如何面对这一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具有其实际现实意义。

本文采用运用比较法,案例法,归纳法等的写作方法,创新之处在于:

通过对中国纺织服装业现状的独立分析,并联系人民币升值对该行业所带来的挑战,将这种影响分为消极和积极两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有别于专家观点的相应对策和措施建议。

一、文献综述

龚进礼(2007)提出2007年上半年中国纺织行业主要由于人民币升值,使银行业减利132.44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利润率下降1.03个百分点。

下半年,预计2007年纺织服装业因人民币升值将减利239.25亿元。

因此,可以采取考虑扩大进口、加强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加快纺织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性措施来降低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损失。

李郁明(2006)指出纺织服装业作为中国的重要支柱产业,企业规模小、品牌少、出口附加值低、又经历了欧美设限风波,使得人民币升值对其冲击最大。

从总体发展趋势看,人民币升值压力会进一步聚集。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的兑现和外商投资领域进一步扩大,以及国内市场不断扩大和国内生产配套能力不断提高,中国利用外资仍将保持稳步增长。

尤其是,由于存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国际投机性资本等各种资金会继续通过各种渠道涌入中国,中国外汇供过于求、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的趋势难以改变,这构成了人民币升值最直接和持续的压力。

因此,人民币给纺织服装业带来了负面影响:

增加外贸出口的不确定性、削弱出口产品竞争力、制约出口规模扩大等。

因此,他从企业自身的角度,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徐力平(2007)认为中国的纺织品出口总额位居国内其他行业前列。

人民币升值使出口受到很大的影响。

通过对纺织业特点剖析以及近期人民币的升值情况,人民币升值导致纺织服装业竞争无序、低价优势难以存续,从而引起纺织生产产业转移以及外商投资转移、企业出口效益显著降低等。

所以,可以通过加速转型产品结构、积极向国外市场投资、加强行业自律组织建设的手段来进行规避风险。

陈蔚(2007)指出自2005年7月21日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由8.11人民币兑换1美元,升到7.4143人民币兑换1美元(2007年12月3日),迄今为止,人民币已升值8.58%。

汇率变动对中国纺织品贸易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视,这将削弱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从动态角度分析,由于棉纺织业和毛纺织业是服装业的上游,服装的出口受损情况必然会向上游传递。

因此,中国纺织企业要迅速顺应形势,积极应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来改变生产经营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行业利润。

杨崇耀(2005)认为中国是世界上的纺织服装贸易大国,是数量大国,而不是贸易大国,是利润弱国。

人民币升值1%,纺织服装业的销售利润率会下降2—6%,如果人民币升值5—10%,行业利润率下降10—60%。

特别是出口依存度较高的服装行业受损较大。

面对人民币升值,很多企业陷入了困境。

如何规避风险?

如何保持中国现有纺织大国的地位,并向纺织强国迈进,纺织服装企业可以分别从两方面下功夫:

1.企业自身:

提升产品档次,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创建产品品牌优势、加强风险防范的教育。

2.外界:

加强行业自律。

本人赞同其中的一些专家观点,但是觉得上述观点并不全面,因此,除了以上观点之外,还有其他观点需要补充,因此本文在他们的基础上,运用比较法,案例法,归纳法等,通过对中国纺织服装业现状的分析,对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影响,分为消极和积极影响两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二、中国纺织服装业的现况

(一)中国纺织服装业的世界地位

一直以来,纺织工业是中国的传统工业。

如今,纺织服装业已经成为了中国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由于中国的经济基础,也决定了纺织服装业是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

纺织服装业以它长期的比较优势,成为了中国的重要产品,处于国际市场份额第一的地位。

1998年到2000年纺织服装出口以平均每年13.08%的速度增长。

“八五”期间纺织服装出口额占全国的26.83%,“九五”期间占22.97%,2006年纺织服装行业出口1440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25%,虽然这个速度低于全国增长速度,但就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来讲,在2006年是我们经历贸易摩擦比较多的一年,经受欧美主要市场的特保限制,同时也经历了石油涨价、人民币升值一系列的问题。

由WTO数据表明,1980年到2004年间,中国纺织品服装年均增长12.60%,比世界出口年均增长速度的6.26%还要高出一倍。

从表1,可以看到中国纺织服装出口额占全球的比例,由1980年的4.62%,居世界第九位,到1995年上升为第一位,占12.34%,到2001年达到15.70%,2004年全球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14.55%,中国为20.85%,2007年全球纺织服装出口5902.4亿美元,中国为1711.7亿美元,占全球的29%,增幅均高于世界增长水平。

由此可见,中国于世界纺织服装出口中的第一大国地位日趋突出。

表1中国纺织服装出口额在全球地位单位:

亿美元

年份

全球

中国

中国占全球%

中国在全球位次

1980

955.0

44.1

4.62

9

1985

1032.0

52.9

5.13

6

1990

2189.0

138.5

6.33

4

1995

3077.0

379.7

12.34

1

2000

3564.0

520.8

14.61

1

2001

3406.7

534.8

15.70

1

2002

3530.0

618.6

17.53

1

2003

3953

788.5

19.9

1

2004

4528.3

952.9

21.04

1(除欧盟)

2005

4440.5

1150.1

25.90

1

2006

5300.0

1440.0

27.17

1

2007

5902.4

1711.7

29.00

1

资料来源:

中国海关网

(二)中国纺织服装业的特征

1.产品分类

纺织品服装产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织物:

用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制成的纺织品,其中又包括机织物和针织物等。

(2)纱线:

由纤维或长线的线型集合体所组成的线,而纱线根据纱线原料和纱线结构两方面,可分为短纤纱,长丝纱和特殊纱。

(3)棉纺织品(4)毛纺织品(5)服装

2.产品特征

(1)产品结构市场需求的适应性仍然不高

就其结构来看,中国纺织品,最终产品的出口已经超过约66.67%,中间产品以及初级产品的出口比重仅占30%,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最终产品的出口中,约占1/2是加工贸易,而在一般贸易中,近2/3是长裤,睡衣等常规品种,很少是中国品牌。

特别是时装几乎没有在国外注册商标。

从纺织品自身结构来看,可以分为三大类用途:

衣着用、装饰用、产业用。

目前,欧盟,日本以及美国在这三类产品的比例分别为3.4:

2.5:

1,1:

1.1:

1.2和1.7:

1.8:

1。

装饰用和产业用纺织品的附加值要原高与衣着用的纺织品。

由于在中国,这两大类纺织品的发展水平较低,从而对中国整个纺织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产生了一定影响。

(2)产量高价格低

在中国,纺织业属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其竞争优势是基于低廉的劳动成本的基础上,纺织品技术含量较低,在出口上一直是以量取胜,出口的纺织产品多数居于国际分工和价值链的低端。

出口的产品多为低附加值、初级产品及低档次产品。

导致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许多企业的研发水平、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其研发成本投入较少,有的企业甚至还不到销售收入的1%,更有甚者是空白,这与国际上5%左右的投入相距甚远。

特别是在科技和资本投入要求相对较高的新型纤维和面料、产业用纺织品、环保型产品等领域,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

所以,对于低附加值产品出口只能凭借低价竞争,例如,平均出口一双袜子只值21每分,几乎相当于成本。

因此,目前中国纺织品服装存在着产量与价格的鲜明对比,非常悬殊,如果“量多价低”的现象继续持续下去,那么等待着整个行业的将会是行业被迫转为内销或是转为其他行业。

(3)技术和产品开发能力弱

不重视新品研发:

在这近20多年来,中国化纤工业先后分别从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引进了锦纶、涤纶及粘胶等各种从原材料到抽丝的先进技术设备,可是,中国对于引进技术的自有技术的研发和引进技术的再开发等方面还不够重视,导致中国在这方面停滞于技术创新上。

目前中国还未拥有先进的新合纤技术和新溶剂无毒纺丝技术,总的差别化率还不到1/5,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已超过1/4。

传统领域落后:

在传统工业领域,国外的纺织工业技术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比如喷气纺和气流纺正在美国迅速发展。

中国棉纺人均劳动生产率为6吨,与美国相比,要差10倍。

在喷气纺纱上,差距甚远。

中国棉纺织行业的整体状况与印度等国相比仍有差距,在印度,现有的3500万棉纺锭生产的棉纱已经基本实现无接头纱,而中国仅占1/5。

3.市场特征

(1)竞争无序

纺织服装业的出口基本是以同质化中低产品为基础,所以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以价格战为主要手段。

有些企业为了自己眼中的利益,便进行相互压价,这样便形成了无序竞争的恶性循环。

这样不仅导致了对于出口秩序的扰乱,对于出口效益的影响,同时还危及了国际市场的稳定。

以中国纺织品出口大户浙江省绍兴市为例,2007年的纺丝能力超过250万吨,制造能力50亿米以上,印染能力接近200亿米,但是印染的实际生产量仅仅是产能的2/5。

因此,纺织品出口仅靠粗放型产品,进行低价竞争销售,在国际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前途渺茫。

(2)出口市场过分集中

欧盟、美国、日本、韩国以及中国的香港地区成为了中国的纺织品服装的主要出口市场。

实际上,出口到香港的纺织品,还要转口到美国。

中国海关统计显示,2007年1到5月在中国纺织品服装的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中,欧盟居首位,中国的香港地区和美国分别名列第二和第三位。

从表2可以看出,2007年1月到5月中国纺织品服装对欧盟、中国香港地区和美国出口总额共占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46%,这一现象造成了纺织服装的出口对于某些或某个特定的市场产生了过度依赖的现象,因此,如果这些市场一旦有任何变化,都可能成为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市场的不稳定因素。

因此,大大增加了中国实施对外贸易政策的难度。

表22007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主要国家和地区表单位:

百万美元

国家或地区

出口总额

排名

欧盟

12519.00

1

中国香港

9401.32

2

美国

8531.68

3

数据来源: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

三、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的影响

(一)人民币汇率的演变

1.人民币升值争论的起源

早在2001年8月7日刊登在英国《金融时报》的文章《中国廉价货币》,和同年9月6日《日本经济新闻》的文章《对人民币升值的期望---中国威胁论的升级》,是最先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言论。

欧洲中央银行总裁德伊森贝赫和欧洲委员会主席普罗迪在2003年7月的ASEM会议的亚欧财长会议上也表示了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论调。

而欧美官方的正式介入使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争论成了各界的焦点,《经济学家》、《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西方主流媒体开始展开辩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以及国际清算银行也纷纷发表意见。

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表明了:

1.中国经济已经从原来的自给自足转变为世界经济舞台上的重要角色。

2.近些年来世界经济一直处于比较低迷状态,在这种形势下,贸易保护主义出现,各国企图借助人民币升值问题,以此来达到某种利益。

2.人民币汇率走势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经济实力的增强,根据图1,可以看到:

从2002年以来,有关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问题成为了各界最为关注的焦点。

到2007年10月,人民币升值到7.5:

1水平,2008年3月28日,1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7.0137,同时,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货币的政策,而是以人民币汇率的的小幅上调以及选择一揽子货币政策的行为更加为世界所吸引。

2008年10月7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达到6.8345:

1,创出2005年7月人民币汇改以来的新高,总升值幅度达15.73%。

一般而言,一国的货币汇率的未来走势是由一国经常帐户余额及与别国的通货膨胀的差异和经济增长的差异来决定的,当然也是与整个全球汇率体系息息相关的。

林毅夫认为人民币升值幅度不会超过5%。

然而,美国拖雷多大学经济系教授和亚洲研究所所长张欣博士却认为,人民币一次性升值7%—10%,利大于弊。

所有这些数字都是理论的,而人民币汇率在市场上的实际情况没人知道。

从长期来看,通过中国改革汇率政策和选择一揽子货币,人民币升值是一个价值回归过程。

(二)人民币升值对纺织服装业的影响

2006、2007年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经济形势----人民币利率因素

图1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兑美元

由图1可见,2006年,美元对人民币的比价从年初的1:

8.06上升到1:

7.84,全年汇率升值了2.1%,据测算2006年因人民币汇率升值因素,纺织服装业减少利润达到137亿元,影响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利润率下降了0.57个百分点。

2007年,央行连续5次上调人民币利率。

据统计,2007年1—8月,加息使得纺织服装企业多支付利息89亿元。

加息政策对固定资产投资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在旺盛的市场需求、稳步提升的行业效益以及多元化的企业投资资金的形势下,调息对纺织服装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抑制效用被减弱。

2007年1—12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3.8%,同比升值4.92%。

2007年中国纺织服装外贸出口总额达1711.7亿美元,全口径利润损失约354亿元。

2008年1—6月,人民币汇率比2007年年底已累计升值超过6%,中国纺织服装外贸出口总额达838.51亿美元,由于2008年上半年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还未上调,所以全口径利润还是有一定的损失。

以浙江宁波某公司为例,该公司以2007年年底接到一笔100万美元的订单来算,以2007年年底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7.3046作为报价,到2008年3月31日,美元兑人民币的中间价7.019结算,汇率损失为28.56万元人民币。

纺织品出口的利润率一般在5%左右,这笔订单的预期利润为36.52万元人民币,实际利润不到8万元人民币。

显然,人民币不断加快升值,是出口放缓主要原因之一。

另外,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下调,也对纺织品出口造成不利影响,在目前对设限地区出口下降、出口利润空间大幅压缩,棉花缺口巨大,棉纺织产品出口难度加大以及国际纺织品贸易形势趋于恶劣的情况下,出口退税率的下调将进一步增加企业的生产和流通成本,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

由于汇率上升,加上退税率下降的影响,中国纺织品出口的价格优势正在减弱,成本压力不断加大,企业转做内销增多。

但人民币持续升值,无疑是纺织服装出口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

具体而言,人民币升值可以对纺织品出口产生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

1.消极影响

(1)削弱纺织服装出口竞争力

人民币升值也就说明中国纺织服装的出口竞争力在下降。

李郁明此观点有其根据。

根据纺织工业协会的测算,人民币每升值1%,纺织行业的销售利润率就要下降2%—6%。

其中因为棉纺织、毛纺织为服装的上游,服装的出口受损向上游传递,棉纺织、毛纺织业的全面受损程度表现为行业利润率下降稍高于3.19%和2.27%;而就服装业来说,因为服装的出口受损向上游传递,其行业的受损程度略低于6.18%。

人民币升值后,中国服装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为66—68美分/小时,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劳动力成本分别为41美分/小时和39美分/小时。

中国沿海地区的工人工资水平为69美分/小时,而孟加拉国为25美分/小时,巴基斯坦为35美分/小时,因此,中国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低价竞争优势将消失,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将接受严峻挑战。

除此以外,李郁明还指出人民币升值对纺织服装业出口有增加外贸出口的不确定性和制约出口规模扩大的消极影响。

但本人认为还不够全面,所以不能完全苟同,应该还有以下消极影响。

(2)使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恶性竞争愈演愈烈

由于人民币不断升值,此外,再加上原材料上涨和纺织品出口退税的因素,中国原有的大量纺织品服装出口企业由原先的外销转为了内销,这便导致了中国纺织品服装企业恶性循环愈演愈烈的现象。

根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于2007年发布的统计数据表明(图2),受到包括人民币升值在内的诸多影响下,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速也有所趋缓。

2007年中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1711.7亿美元,同比增长18.9%,增幅同比下降6.3个百分点,从2002年到2007年的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增幅呈逐渐下降趋势。

中国目前,规模以上纺织品企业大约有4.5万家(他们年销售额均在500万元以上),实现工业总产值累计达到3902万亿元,可是在整个纺织服装行业的毛利润,在目前为止仅为10个百分点。

在人民币升值,服装出口退税调整的形势下,今后将会出现出口企业所能承受成本的临界点,到时众多中小型出口企业将会被淘汰,形成中国国内纺织服装企业的恶性循环竞争。

图22002年-2007年纺织品服装出口额统计图单位:

亿美元

(3)直接产生汇兑损失

纺织行业一直以来是中国出口创汇的支柱行业,行业出口依存度高达50%。

但是这些出口多数是基于劳动力成本和价格优势的基础上的,利润率并不高。

研究数据表明,人民币每升值1%,纺织品行业销售利润率就下降2%—6%。

中国第二大制鞋企业——温州奥康集团行政部经理周威说:

“这次人民币升值没有任何先兆,一觉醒来,企业资产蒸发不少,企业措手不及。

”的确,影响首先表现在企业户头上的美金市值蒸发不少,其次是部分先前已经签订的出口订单的损失,这些只能由企业自己承担,进而直接导致了企业的汇兑损失。

确实,人民币的升值导致汇兑损失严重,直接缩小了纺织服装出口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