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重点(老师总结Word格式.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22110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重点(老师总结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城市规划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重点(老师总结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城市规划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重点(老师总结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城市规划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重点(老师总结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城市规划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重点(老师总结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城市规划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重点(老师总结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城市规划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重点(老师总结Word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城市规划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重点(老师总结Word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城市规划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重点(老师总结Word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城市规划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重点(老师总结Word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城市规划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重点(老师总结Word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城市规划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重点(老师总结Word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城市规划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重点(老师总结Word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城市规划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重点(老师总结Word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城市规划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重点(老师总结Word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城市规划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重点(老师总结Word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城市规划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重点(老师总结Word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重点(老师总结Word格式.doc

《城市规划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重点(老师总结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重点(老师总结Word格式.doc(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市规划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重点(老师总结Word格式.doc

(1)城市无限制发展与城市土地投机是资本主义城市灾难的根源,

应限制城市的自我膨胀,并将城市土地归于城市的统一机构(机构管理)

(2)城市经费可以从房租中获得(经费)

(3)城市是会发展的,当其发展到规定人口时,便可在离他不远的地方,另建一个相同 的城市(发展的)

(4)要在城市周围永久保留一定绿地的原则(绿地)

===================================================================

卫星城镇规划理念及其发展阶段:

卫星城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

是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 相对独立性的城镇。

因其围绕中心城市像卫星一样,故名.

理念:

旨在控制大城市的过度扩展,疏散过分集中的人口和工业.

发展阶段:

第一代卫星城即卧城,居民的工作和文化生活仍在主城:

1920年巴黎;

第二代卫星城为半独立城镇,有一定数量的工厂企业和公共设施,居民可就地工作:

1928年伦敦、瑞典魏林比;

第三代卫星城为独立于主城的新城,具有就业机会,其中心也是现代化的:

1960年英国米尔顿。

凯恩斯;

现阶段的第四代卫星城,为多中心敞开式城市结构,用高速交通线把卫星城和主城联系起来,主城的功能扩散到卫星城中去。

建立卫星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大城市人口过分膨胀,疏散大城市的部分工业和人口,同时也是为了抵销大城市对周围地区的人口吸引力:

1970年东京.

《雅典宪章》(CharterofAthens)的主要内容:

四大城市功能:

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

(1)建议居住区要用城市中最好的地段,

规定城市中不同地段采用不同的人口密度.(居 住)

(2)建议有计划地确定工业与居住的关系.(居住和工作)

(3)建议新建居住区要多保留空地,

旧区已坏的建筑物拆除后应辟为绿地,

要降低旧区的人口密度,在市郊要保留良好的风景地带.(空地与绿地)

(4)街道要进行功能分类,车辆的行驶速度是道路功能分类的依据,

要按照调查统计的 交通资料来确定道路的宽度。

(道路交通)

(5)城市的种种矛盾,是由大工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和土地私有引起的。

城市应按全市人民的意志进行规划,要以区域规划为依据。

(城市矛盾)

(6)城市按居住,工作、游憩进行分区平衡后,再建立三者联系的交通网;

(分区平衡——交通网)

==========================================================================

马丘比丘宪章(CharterofMachuPicchu)的主要内容:

(1)认为《雅典宪章》提出的某些原则是正确的,而且将继续起作用,

如道路应按功能性质进行分类,改进交叉口设计等(肯定《雅典宪章》的正确性)

(2)认为应把小汽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和制定交通流量的依据的政策,

改为使私人车辆服从于公共客运系统的发展,

要注意在发展交通与“能源危机”之间取得平衡;

(公共交通理论)

(3)《雅典宪章》过于追求功能分区却牺牲了城市的有机组织,

忽略了城市中人与人之间多方面的联系,

城市规划应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生活环境(批判《雅典宪章》过分的功能分区)

(4)提出了城市急剧发展中如何更有效地使用人力、土地和资源,

如何解决城市与周围地区的关系,

(5)提出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问题.(和谐问题)

★《城乡规划法》的基本框架:

1。

城乡规划法全面定义与界定了城乡规划行政的各个维度:

2.城乡规划的制定,主要界定了各类法定规定的编制主体与审批主体、主要编制内容,以 及各自的审批程序;

(制定)

3。

城乡规划的实施,强调了新区开发和建设,旧城区改建,历史名城、名镇、名村保 护和风景名胜区周边建设中的城乡规划实施要点,

还详细界定了“一书两证”的使用 条件及审批与受理程序;

(实施)

4.城乡规划的修改,主要规定了各类法定城乡规划修改的前提和审批程序;

(修改)

5.监督检查,主要阐述了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实施、修改等环节的监督检查主体以及有 权采取的相应措施;

(监督检查)

6.法律责任,主要阐述了违反本法相关规定的组织和责任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法律责任)

补充:

1、主干法

规划法是城乡规划法规体系的核心,因而又被称作主干法(PrincipalAct),其主要内容是有关规划行政、规划编制和开发控制的法律条款。

尽管各国规划法的详略程度不同,但都具有纲领性和原则性的特征,不可能对各个实施细节作出具体规定,因而需要有相应的从属法规(SubsidiaryLegislation)来阐明规划法相关条款的实施细则,特别是在规划编制和开发控制方面。

根据立法体制,规划法由国家立法机构如议会制定,从属法规则由法律所授权的政府部门制定.

2、专项法

城乡规划的专项法是针对规划中某些特定议题的立法。

由于主干法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相对的稳定性,这些特定议题(也许会有空间上和时间上的特定性)不宜由主干法来提供法定依据.以英国为例1946年的《新城法》、1949年的《国家公园法》、1965年的《产业分布法》、1978年的《内城法》和1980年的《地方政府、规划和土地法》等都是针对特定议题的专项立法,为规划行政、规划编制或开发控制等方面的某些特殊措施提供法定依据.

3、相关法

尽管有些立法不是特别针对城市规划的,但是会对城市规划产生重要的影响,较为典型的是有关地方政府机构在环境方面的立法。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职权:

(1)行政决策权。

即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对其具有管辖权的管理事项作出决策,如:

核发"

一书两证”

(2)行政决定权。

即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管理事项的处理权,

以及法律、法规、规章中未明确规定事项的规定权

(3)行政执行权。

即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或者上级部门 的决定等,在其行政辖区内具体执行的管理事务的权力.

=============================================================================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的运作体制:

我国城乡规划运作体制的核心是程序合法、依据合法;

一、开发控制制度

我国城市规划运作实施“一书两证”制度,即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2。

乡村规划运作实施规划许可证制度开发控制程序.

二、开发控制的依据

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实施城乡规划时的依据主要有法律规范依据、城乡规划依据,技术规范依据和政策依据。

———————————-—-———————-——————————---———-————--—---—-——————--—-———————————---—-—

城市规划的属性:

城市规划的属性是政府的公共政策,

规划的对象是各种资源(包括能源),

规划的目的是谋取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城市规划作为政府调控各项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节约能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指导城乡发展和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合理配置资源、能源,从而实现政府提出的目标,并在节约资源、能源的前提下获得最大利益。

——-——-—--——-——---—-—-——————-———-——-——----——-—---——--—--—---—-———————-—-—-———-

城市规划的任务:

(1—4)

(1)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城市规划的任务是根据已有的国民经济计划和城市既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确定城市的性质和规模,落实国民经济计划项目,进行各项建设投资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2)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城市规划的本质任务是合理地、有效地和公正地创造有序的城市生活空间环境.

(3)各国城市规划的共同和基本的任务是

通过空间发展的合理组织,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需要。

(4)中国现阶段城市发展的基本任务是

保护、创造和修复人居环境,

保障和创造城市居民安全、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和公正的社会环境,

达到城乡经济、文化和社会协调、稳定、永续、和谐的发展。

—-————-———----——-——-—-———--——-—-—-—-—-————————---—---——-—-————————-—-—--——-———

永续发展的概念,永续为什么是城市发展的生存底线?

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永续发展包括两个重要的概念:

(1)需要的概念,尤其是世界上贫困人民的基本需求,应将此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

(2)限制的概念,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制。

"

为什么:

(1)城市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最为集中的地域,

(2)城市的永续发展对实现全人类永续发展,关系重大.

(3)城市规划正是着眼于长远、从全局利益出发,

全面地、综合权衡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重要工作,

(4)因此在城市规划中贯彻、落实永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

和谐城市的概念及其主要内容(73)

和谐城市就是城市在规划未来发展中应当探寻更为美好的城市生活的理想目标。

主要内容包括:

(1)人与自然的环境和谐,

(2)人与人的社会和谐,强调社会中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社会和谐;

(3)历史与未来的发展和谐,强调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延续性,

保护文化遗产和传统生活方式.

——————----———---—--—-————--——--——————————-———----—————————————————-—---—-———

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第一,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起主导作用的人工生态系统。

第二,城市生态系统是物质和能量的流通量大、运转快、高速开放的生态系统。

第三,城市生态系统是不完整的生态系统。

第四,城市生态系统的人为性、开放性和不完整性决定了它的脆弱性.

第一:

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起主导作用的人工生态系统。

人类活动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和调控性。

第二:

城市生态系统是物质和能量的流通量大、运转快、高度开放的生态系统.对其他生态系统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同时会其他生态系统产生强烈的干扰。

第三:

城市生态系统是不完整的生态系统。

城市自我稳定性差,自然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弱,容易出现环境污染等问题。

第四:

城市生态系统的人为性、开放性和不完整性决定了它的脆弱性.

——————-—-—---—-——--——————-—--—————————————----—-———————-—-——————-——————————————-—-—-—-——

城市环境容量的概念及其主要内容:

城市环境容量是环境对于城市规模及人的活动提出的限度。

主要内容:

城市环境容量包括

城市人口容量、

城市工业容量、

城市用地容量、

建筑容量、

交通容量、

城市大气环境容量、

城市水环境容量,

自然环境容量等。

补充:

城市环境容量包括城市人口容量、自然环境容量、城市用地容量以及城市工业容量、交通容量和建筑容量等内容。

(1)城市人口容量。

城市人口容量是指在特定的时期内,在城市这一特定的空间区域所能相对持续容纳的具有一定生态环境质量和社会环境质量水平及具有一定活动强度的城市人口数量。

(2)城市大气环境容量。

城市大气环境容量是指在满足大气环境目标值(即能维持生态平衡及不超过人体健康阀值)的条件下,某区域大气环境所能承受污染物的最大能力,或允许排放污染物的总量。

(3)城市水环境容量。

城市水环境容量是指在满足城市用水以及居民安全卫生使用城市水资源的前提下,城市区域水资源环境所能承纳的最大污染物质的负荷量。

水环境容量与水体的自净能力和水质标准有密切的关系.

—-————-—-—-—————--—————-————————-——————-——-—-—-——-—————-—-——---—--——————-————————-——————

产业的分类:

统计上的分类:

第一类产业,第二类产业,第三类产业

从要素角度的分类:

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

城市产业功能分类:

主导产业(专业化产业)、辅助产业、服务产业.

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趋势:

(1)产业结构的位序演进将经历一、二、三次产业到二、三、一次产业,再到三、二、一次产业的转变过程.

(2)工业的内部结构逐渐由以轻工业为中心向以重工业为中心演进.

(3)从主导产业的转换过程来看,在重工业化的过程中,逐渐由以原材料、初级产品为中心向以 加工组装工业为中心,再进一步向以高、精、尖工业为中心演进.

(4)在向区域外输出产业的过程中,逐渐由低附加值产业向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演进。

(5)在产业结构的要素密集程度上,逐渐由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再向技 术密集型产业为主演进。

--——————-——--—---————----—————---—————---————--——————----———————---——————————-——-——-—-—-—-——--—-————-—-—--——-——--———--—-—----——--———-—

城市经济和产业发展模式:

(1)增长极模式

增长极是围绕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产业,它不仅能迅速增长,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部门的增长。

因此,增长并非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是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这些增长点或增长极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

(2)点轴开发模式

点轴开发模式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看,经济中心总是首先集中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区位,成斑点状分布。

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中心逐渐增加,点与点之间由于生产要素交换需要交通线路以及动力供应线、水源供应线等来相互连接,从而形成轴线。

这种轴线首先是为区域增长极服务的,但轴线一经形成,对人口、产业也具有吸引力。

人口、产业向轴线两侧集聚,会产生新的增长点。

点轴贯通,就形成点轴系统。

(3)梯度模式与反梯度模式

梯度是指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以及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过渡的空间演变过程。

梯度发展模式:

一个落后地区要实现经济起飞,必须循阶梯而上,从发展初级产业、简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本土资源密集型产业起步,并尽快接过从高梯度地区外溢出的产业.

反梯度发展模式:

在承认和接受高新技术、资本和产业从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梯度转移扩散的过程中,落后地区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信息化条件,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改变被动地被辐射、被牵引发展的态势,改变三次产业渐次发展的顺序,可跨越某些中间发展阶段,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自身具有优势的高端产业,形成相对较高的产业分工梯度,成为新的“次极化"

经济核.

(4)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模式

进口替代战略:

用本国产品来替代进口品。

人口要素对于城市规划的影响

人口有三个维度的要素与城市规划关系特别密切:

规模、结构和空间分布。

(1)人口规模是决定未来城镇化发展的最基本标杆,是估算未来居住、零售办公空间需求、工业生产空间需求以及城镇设施空间需求,甚至一些类型的开放空间(如公园)需求的基础。

(空间预测)

(2)人口结构同样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人口结构可以按照年龄、性别、家庭类型(如单身、有子女)、种族/文化、社会经济水平以及健康状况等进行分组。

使土地使用规划可以反映城乡人口中诸多不同群体的需求;

(人口结构—-不同群体的需求)

(3)人口和就业的空间分布是第三个重要维度。

人口分布是评价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工作地点、商业以及其他设施可达性的必要依据。

(设施布置的依据)

=====================================================================

城市规划的主要社会目标(1—6)

1,物质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协调。

尽可能实现城市物质空间资源供应的多元化和适宜性,即及时密切地应对社会各群体的需求,并提供多样的,开放性的选择机会。

2,社会群体内部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公平……一视同仁)

保证住房,教育,休闲,就业和公共交通等社会公共资源分配过程和分配结果的公正性和均衡性,即对社会各阶层群体一视同仁。

3,保障社会底层群体的基本生活空间。

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必需的基本生存空间和公共服务措施,推动社会结构向更稳定的形态转型.

4,改进空间环境满足精神文化需求。

创造宜人的城市景观和安全的城市环境,为社会的永续发展提供良好支撑的空间环境。

5,社会与经济、生态系统的统筹发展。

(统筹发展)

在城市空间资源分配和调整过程中,强调将社会要素与经济生态等各方面共同纳入城市发展目标和绩效的考核,以及成本和收益的全面核算与合理评价。

6,规划制定与实施中的民主决策.(民主)

尊重并动员各社会群体参与城市规划与建设活动的意识,为他们提供反映利益诉求的渠道和平等协商的平台.

=================================================================

不同性质的城市规划工作内容的侧重点:

工业为主的城市:

着重于原材料,劳动力的来源,能源,交通运输,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的情况,工业布局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以及生产与生活之间的矛盾分析研究。

风景旅游城市,

风景区和风景点的布局,城市的景观规划,风景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生态环境的保护,旅游设施的布置及旅游路线的组织等都是规划工作要特别注意的。

历史文化名城,

要充分考虑有价值的建筑、街区的保护和地方特色的体现.

少数名族地区的城市,

要充分考虑并体现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就业岗位的安排。

老年人问题的解决及城市中不同职业,不同收入水平,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团体间的协调等社会发展条件也应高度重视。

====================================================================

城市规划的层面及其主要内容

一般城市规划分为城市发展战略和建设控制引导两个层面.

城市发展战略层面

主要是研究确定城市发展的目标,原则,战略部署等重大问题,表达的是城市政府对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方向的意志。

我国的城市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都属于这一层面。

建设控制引导层面

是对具体每一地块的未来开发利用作出法律的规定,它必须尊重并服从城市发展战略对其所在空间的安排.

由于直接涉及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所以建设控制引导层面的规划必须通过立法机关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但这一层面的规划也可依法对上一层面的规划进行调整。

我国的详细规划属于这一层面的工作。

用地评定的分类

一般分为三类:

一类用地,

指用地的工程地质等自然环境条件较优越,能适应各项城市设施的建设需要,一般不需或只需稍加工程措施即可用于建设的用地.

二类用地,

指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才能修建的用地,它对城市设施或工程项目的分布有一定的限制。

三类用地,

指不适于修建的用地,现代工程技术几乎绝对难以修建的用地,即用地条件极差,必须付以特殊工程技术措施后才能用作建设用地,这取决于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水平。

用地选择的影响因素(1—8)

1,建设现状和使用:

指用地内已有的建筑物、构筑物状态,如现有村,镇或其他地上、地下工程设施。

2,重大基础设施:

指限制或促进城市发展的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如高速公路,铁路和重大水利,能源设施。

3,市政设施配套:

指可能选择用地周边区域的水、电、气、热等供应网络及道路桥梁等状况,即市政设施环境条件。

4,区域关系:

指一个城市与周边其他城市或者地区的关联程度。

5,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

指国土管理部门制定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6,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

指所在区域自然环境背景及用地自身的自然基础和环境质量。

7,文化遗存:

指用地范围内地上,地下已发掘或待探明的文化遗址、文物古迹及有关部门的保护规划与规定等.

8,社会问题:

指用地的产权归属,涉及原住民或企业的社会、民族、经济等方面问题。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