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谋划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1236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193.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谋划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谋划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谋划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谋划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谋划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谋划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2页
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谋划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2页
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谋划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2页
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谋划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2页
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谋划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2页
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谋划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2页
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谋划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2页
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谋划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2页
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谋划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2页
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谋划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2页
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谋划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2页
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谋划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2页
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谋划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2页
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谋划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2页
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谋划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谋划书.docx

《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谋划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谋划书.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谋划书.docx

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谋划书

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摘要

一、项目摘要说明

1、项目名称

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

2、项目承担单位

3、建设地点

4、建设期限

本项目的建设期为1年,自2017年4月~2018年3月。

5、建设内容与规模

本项目按照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关于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的要求,以“一池三建”为基本建设单元,即建设一个沼气发酵池,配套建设原料预处理设施、沼气利用设施和沼肥利用设施。

根据《沼气工程技术规范》(NY/T1220-2006)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设计规范》(NY/T1222-2006)的要求,以及本项目建设单位江西省丰城市洛市镇红星家庭农场所在地的周边养殖场2016年生猪存栏5500头、出栏11000多头的养殖规模,本项目将采用干清粪法和塞流式反应器等工艺流程,建设1400立方米的沼气工程,拟安排如下建设内容和规模。

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如下三部分:

(1)工程设施:

A:

发酵设施:

厌氧发酵池1400m3,沼气贮气柜230m3;

B:

前处理设施:

总污水管150m,分沟450m,格栅井14m3,格栅井27.5m3,固液分离机2台,酸化池55m3;

C:

后处理设施:

沼液沉淀池55m3,塔式曝气塔1座,暂存池27.5m3,好氧沟430m,生物氧化塘2200m2;

(2)主要设备:

添置钢制格栅、污水提升泵、脱硫塔、沼气流量计、沼气管路和灶具、沼气增压设备、猪粪收集车、沼渣运送车等设备共计59.45万元。

(详见附表3:

项目建设内容投资一览表)

(3)其他附属工程:

沼气工程建设区域道路340m2,绿化工程320m2,围墙320m,沼气管理站房60m2,室外电气工程设施。

建设规模:

本项目旨在建立“猪+沼+种植”的生态生产模式,利用生猪养殖场所产生的猪粪尿发展沼气工程。

项目建成沼气工程1400立方米,年产沼气151200m3,副产沼渣肥1470吨、沼液14820吨,年处理污水能力39600吨。

可为猪场和周边200户农户提供沼气生活、生产能源,并为沼气发电工程打下基础。

6、项目目标

充分利用现有猪场与种植园相结合的基础,通过中央、地方政府及猪场自筹资金投入,以沼气为核心构建“猪+沼+种植”等“能源生态模式”,年处理猪场39600吨猪粪尿等废弃物,年产沼气151200m3,可替代标准煤453吨,供给906人生活用燃料。

本项目产生的沼气除用以满足猪场生产、生活所用外,大部分可供给附近村民作为生活所用能源,可满足约200户村民日常生活用气,建设单位可与周边农户签订供气协议。

并为沼气发电工程打下基础。

同时产生的沼渣肥1470吨、沼液14820吨,可以满足洛市镇1200亩种植园和周边农田对有机肥的需求。

从而缓解农村能源供需矛盾,并达到节能减排、维护和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生态养猪业的目的,为社会提供绿色优质农牧产品。

7、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本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为281.91万元。

其中主要工程设施投资175.26万元,主要设备投资59.45万元,其他附属工程投资16.2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5.50万元,不可预见费15.50万元。

(详见附表2项目建设内容投资一览表)

本项目资金筹措按《关于开展农村沼气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动行防疫农产品质检体系等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和《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抓紧申报2009年农村沼气建设项目的通知》(发改办农经[2008]2519号)及其他有关文件的要求,项目投资由中央、地方政府财政资金及建设单位自筹资金组成,三部分的资金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分别为35%、15%、50%左右。

根据本项目投资规模281.91万元,拟申请中央投资98.67万元、地方配套资金42.3万元,单位自筹资金140.91万元。

8、运行费用

项目建成后运行第一年需要34.52万元运行费用,由项目建设单位自筹解决。

9、效益分析

本项目属于社会公益性环境保护设施,创造的效益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

(1)经济效益

项目达产后,沼气、沼肥年收入共计74.82万元,总成本费用52.95万元,利润总额21.87万元,利润率为29.23%。

(2)社会、生态效益

①本项目社会效益突出:

一是为社会提供优质可再生清洁能源。

按常温常压下平均每m3沼气池日产气0.30m3计算,本项目1400m3沼气池年产沼气约151200m3,按利用率90%计算,可替代标准煤453吨,可供906人生活用燃料。

可以为企业和周边200户农户提供优质可再生清洁能源。

二是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优质有机肥源。

本项目可以为农业提供了大量优质肥料,本项目年产沼渣肥1470吨,沼液14820吨,可为洛市镇1200亩种植园和周边约3200亩农田提供优质沼渣(液)肥,每年受益农户达3200多户,可以减少化肥用量20%-0%,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农作物的质量,有利于当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促进畜牧产业化,带动农户增收节支。

本项目企业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可以对周边农户养猪和建设利用沼气起到龙头带动作用,从而带动农户养猪利用沼气、沼肥,起到增收节支的效果。

本项目按可带动3000户计算,全部用上沼气,每年就可增收480万元。

另外,本项目可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环保意识和健康卫生意识等等。

②本项目生态效益显著:

一是提高了生活污水处理率,减少了排放,保护了水资源。

沼气工程新建净化装置日可处理生猪粪水110吨左右,为项目猪场粪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创造了条件,使洛市镇年排放的39600吨高浓度的养殖场废水和大量的养殖场固体废弃物得到资源化循环利用,粪污经过生物堆肥和厌氧发酵等环节的处理,杀灭有毒有害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根除了蚊蝇的滋生场所,减少人畜病害;大大减少了污水的COD、BOD及其它有害杂质,减轻了对地下水及下游水质的污染,保护当地及下游饮水人口的身心健康。

二是保护森林资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沼气供应当地农民作炊事燃料,减少薪柴使用,有利于巩固封山育林成果,保护森林资源;另一方面,可减少薪柴、煤燃烧产生的CO2和SO2排放,改善小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

三是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保持水土。

经沤熟消毒后的生猪粪便是经济作物的优质有机肥,是无公害的速效肥,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肥沃土地,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对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和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本项目年产沼渣肥1470吨、沼液14820吨,可以满足洛市镇1200亩果园和周边农田对有机肥的需求,从而可以不断改善当地土壤、水质及空气条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通过本项目沼气工程建设周边的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

二、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1、《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抓紧申报2009年农村沼气建设项目的通知》(发改办农经[2008]2519号);

2、《农业部办公厅、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做好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编制及审核工作的通知》(农办科[2008]66号);

3、《关于开展农村沼气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动行防疫农产品质检体系等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农业部发展计划司);

4、2009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5、2008年10月12日中共第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6、2008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7、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8、《全国农村沼气工程建设规划》(2006-2010年);

9、《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设计规范》(NY/T1222-2006);

10、《沼气工程技术规范》(NY/T1220-2006);

11、《全国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农办计[2007]30号)

12、《江西省能源环保建设规划》;

13、《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试点项目建设方案》(农办计[2007]37号);

14、国家计委和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15、项目承担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

三、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建设总规模

1

沼气池工程

立方米

1400

2

年产沼气

立方米

151200

3

年产沼渣肥

1470

4

年产沼液肥

14820

5

年处理污水

39600

劳动定员

9

项目建设期

1

投资规模

万元

281.91

1

建筑安装工程

万元

175.26

2

附属工程

万元

16.20

2

仪器设备购置

万元

59.45

3

工程建设及其他费用

万元

15.50

4

不可预见费

万元

15.50

资金筹措

万元

281.91

1

中央投资

万元

140.91

2

地方配套资金

万元

98.67

3

自筹资金

万元

42.3

财务经济指标

1

收入

万元

74.82

达产年

2

总成本费用

万元

52.95

达产年

3

利润总额

万元

21.87

达产年

4

销售利润率

29.23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生态农业、绿色环境的发展目标,生态建设对规模养殖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由于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规模化集中饲养有利于提高生猪饲养技术、防疫能力和管理水平,从而降低了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规模化进程呈现出加快的趋势,各种养殖小区和适度规模养殖场得到蓬勃发展,畜禽养殖向现代养殖方式转变的步伐明显加快。

但随之而来的是,规模养殖的迅猛发展,使得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产生的污染对环境的影响急剧加大,已成为农村脏乱差的重要原因和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个产业要实现持续发展,既要通过为社会提供丰富优质的物质产品,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应该承担社会发展责任,要促进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因此,在大力促进畜禽养殖业快速平稳发展的同时,着力解决好养殖场环境污染问题是畜禽养殖企业家们应尽的社会义务和责任。

近年来,中央十分重视和支持农村环境治理和可再生能源建设。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

加快发展畜牧水产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养殖。

安排专门资金,实行以奖促治,支持农业农村污染治理。

2008年10月12日中共第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提出:

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积极培育以非粮油作物为原料的生物质产业,推进农林副产品和废弃物能源化、资源化利用。

2008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再次强调:

加强农村节能减排工作,鼓励发展循环农业,推进以非粮油作物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能源研究和开发。

2007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加快发展农村清洁能源,继续增加农村沼气建设投入,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建设。

《全国农村沼气工程建设规划》(2006-2010年)提出:

在现有规模化养殖场中新建大中型沼气工程4000处左右。

到2010年底,全国规模化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总数达到4700处左右,占现有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总数的39%左右。

为全面实施规划目标,推动全国现代农业建设,近年来,农业部以安全、高效、环保为中心内容,实施十大行动,其中之一是循环农业促进行动。

这一行动的要点包括:

加快推进生态家园建设,大力普及农村沼气,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推进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和污水的资源化利用,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近几年来,--省进一步加大了沼气技术推广力度,大力实施了沼气工程等项目,积极推广各种能源生态模式,各地先后在畜禽养殖场建设了一批大中型沼气示范工程,并通过试点示范,辐射推广,促进了全省生态农业的发展,逐步走出了一条以沼气为纽带的农村能源绿色技术、绿色生产、绿色环境的循环发展路子。

今年,江西省已落实国家新增投资规模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达21个,中央支持建设厌氧消化装置总体容积500立方米及以上、能够有效推进农牧结合和种养循环、实现“三沼”充分利用、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沼气工程(不含规模化生物天然气工程)。

对于开展沼气工程全程智能控制、沼肥智慧化加工应用、带动附加产业融合发展的项目,可重点支持,优先申报。

其中,给农户集中供气的项目,可适当考虑由同一业主建设的多个集中供气工程组成。

鼓励具备条件的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参照规模化生物天然气工程的试点内容,开展相关试点。

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每立方米厌氧消化装置容积安排中央投资补助1500元,但中央对单个项目的补助额度不超过3000万元,且不超过该项目总投资的35%。

鼓励地方政府安排资金配合中央投资合力支持项目建设。

本项目建设单位--省丰----农场所在地的养殖场2016年生猪存栏5500头、出栏11000多头,日排放猪粪便、污水等110吨左右。

目前,对这些粪便污水只是简单地进行沉淀、捞除固态物处理,绝大部的污水及部分猪粪直接排放到水渠中。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猪场的排泄物对当地水域、土壤等环造成了污染,为切实解决这个问题,响应国家关于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的号召,根据《关于开展农村沼气、优质粮食工程、动物防疫、农产品质检体系等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该公司拟实施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既能科学处理猪场粪便,又能缓解燃料、肥料供应,构建现代农业模式。

为此,特提出本项目,并委托****咨询有限公司编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增加优质可再生能源供应,缓解国家能源压力

我国能源工业面临着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开发利用可再生新能源具有重大意义。

沼气是各种有机物质在厌氧环境、适宜的温度、酸度值及湿度条件下,经过微生物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气体。

作为一种高能优质的能源,沼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约占所产生的各种气体的30%~60%。

甲烷是一种理想的气体燃料,它无色无味,与适量的空气混合后即可燃烧。

1立方米沼气完全燃烧后,能产生相当于于0.7Kg无烟煤提供的热量。

沼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可以替代煤炭,起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效果,燃烧1立方米沼气相当于减少排放二氧化碳2.13Kg-3.8Kg,燃烧1立方米甲烷相当于减少排放21立方米二氧化碳。

相对于煤矿瓦斯、焦炉煤气、高炉煤气等富含氢、成分易变的可燃气体而言,沼气成分稳定、更便于利用。

本项目沼气工程年产沼气约151200m3,既可用于项目地的工作人员生活能源,还可供应周边200户农户生活所需。

养殖粪污通过密闭管道,不断流入沼气池,不仅节省沼气池进料劳动力,还可以促进连续产气和提高产气率。

农村沼气工程,被誉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能源工程,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生态工程,增加农民收入的富民工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清洁工程,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民心工程。

本项目建设沼气工程,有利于促进项目区循环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节支。

2、有利于改善养殖场周边环境

随着畜牧业的迅速发展,畜禽饲养量不断增加,畜禽场每天排放的粪便等废弃物日益增多,不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容易引起畜禽致病,制约了畜禽场自身的发展。

沼气工程的建设,为处理畜禽场的粪便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本项目将建成1400立方米的沼气工程,每天可处理粪水110吨左右,污水通过厌氧净化处理后,能够达到国家二级污水无害化排放标准。

选择养畜较为集中的养殖场建设沼气工程,既能解决燃料、肥料问题,又能科学地处理粪便,沉淀和消灭大部分寄生虫卵。

有利于搞好粪便管理,减少蚊蝇滋生的场所,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条件。

3、有利于实现生态养殖,促进节能减排和区域循环经济发展

随着养殖量不断增加,养殖场每天排放的粪便等废弃物日益增多,不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容易引起畜禽致病,直接影响养殖的防疫卫生,降低生产力水平,从而制约养殖场的扩大再生产和安全生产。

建设沼气工程,在不完全的农业循环中加入了沼气应用这一环节,就可以使之变成一个闭合的完全农业循环。

沼气工程在完全的农业循环体系中,可以加速农业各部门之间的综合发展,比较充分地利用农业生产收获的能量和物质,可以调节能源、饲料、肥料三者之间的关系,净化环境,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的施用,从而达到节能减排,保护农业生态平衡,促进农牧业的发展。

本项目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建设沼气工程,对猪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废水进行综合利用和有效处理,开发生物质能源,回收有机肥资源,将治理污染、净化环境、回收能源、综合利用、改善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走生态畜牧种植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下组织畜牧种植生产,使之成为绿色生态型畜牧种植场。

4、有利于保护林草植被,为建设赣江生态经济圈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农村生活能源短缺,一方面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导致了滥砍乱伐,植被破坏,许多地区陷入“能源短缺-滥砍乱伐-生态破坏-能源短缺”的循环。

国家投巨资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建设工程,成效显著,但农村燃料和农民长远生计问题已成为巩固生态环境建设成果的重要制约因素,迫切需要解决农民“没有柴烧就砍树,没有钱花就放牧”的问题,为农民提供可替代的能源。

本项目通过沼气工程将人畜粪便等废弃物在沼气池中变废为宝,产生的沼气成为周边农民照明、做饭的燃料,为农村提供生活用能,解决了“没有柴烧就砍树”的问题,也使农民昔日烟熏火燎的老式柴灶被洁净的厨房取代。

本项目可以为农村户用沼气工程提供示范带动作用,一个户用沼气池所生产的沼气,每年平均可替代薪柴和秸秆1.5吨左右,相当于3.5亩林地的年生物蓄积量,同时还可减少2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农村沼气建设涵养绿水青山,建设沼气的地区,山更绿,水更清,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建设赣江生态经济圈。

5、有利于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有效保证食品安全

当前,我国化肥年施用量4000多万吨,单位面积施用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平均利用率不到40%,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农药施用量近130万吨,不同程度遭受农药污染的农田面积达到1.36亿亩。

2005年1季度,根据农业部对我国37城市蔬菜中农药残留的检测,蔬菜中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为94.2%。

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严重影响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本项目利用养殖粪便和废水建设沼气工程,既能产气,又能制成优质的有机肥--即沼肥(包括沼液、沼渣等)。

沼肥中因存留丰富的氨基酸、B族维生素、各种水解酶、某些植物激素和对病虫害有明显抑制作用的物质,是各类农作物、花卉、果树、蔬菜等的优良有机肥和饲料,对各类作物和养殖产品均具有增产、抗寒、抗病虫之功能。

施用有机肥料,可以大大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从而降低了化肥、农药在农产品中的残留;同时,由于沼肥富含生物活性物质,可明显地提高农产品质量(口感、色泽较好,营养成份增加),保证了食品安全。

一个8立方米的沼气池,年产沼液沼渣10~15吨,可满足2~3亩无公害瓜菜的用肥需要,可减少20%以上的农药和化肥施用量。

沼液喷洒作物叶面,灭菌杀虫,秧苗肥壮,粮食增产15%~20%,蔬菜增产30%~40%。

6、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民增收

建设沼气工程,把沼气综合利用与农业生产活动直接联系起来,又将成为发展庭院经济,发展生态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

据测算,沼液浸种使粮食每亩增产3-5%,养鱼每公顷水面增产约400公斤,养猪可提前出栏1个月,头均节约饲料40-50公斤。

将沼气用于贮粮,可减少化学农药的消耗和粮食损失;将沼气用于水果保鲜,可保持水果的品质,延长供应时间,提高经济价值。

按沼气项目户年均减少燃料、电费、化肥、农药等支出500元左右,全国1800万户沼气,年为农民节支90亿元。

总之,沼肥沼液的施用,能带动生态养殖业和高效种植业的发展,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数量的同时,减少了生产成本,能有效提高农民收入,从各个方面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符合国家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

国家《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4-2020)》和中央一系列的文件精神指出,今后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循环业经济,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本项目开展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产生清洁可再生能源——沼气替代煤炭等常规能源,缓解能源压力、减轻大气污染;同时,养殖场污水经无害化处理,可以有效地改善当地水环境质量,产生的沼肥用于农作物的施肥,可减少化肥、农药的用量,改善土壤质量,增加土壤肥力,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促进项目区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有利于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

项目建设符合党中央有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政方略。

2、综合效益显著,示范带动作用明显

本项目经济、社会和生态等综合效益显著。

沼气工程功能多,至少有六大主要功能,直接为农户提供清洁能源,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农村脏乱差的环境卫生状况和农民生活条件,并改善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一举多得。

效益好,增肥、增产、增效,减少农作物病虫害,减少投资,以沼气为纽带的“四位一体”模式每年可增收4000元。

支出省肥,省柴、省电、省力、省钱,每年减少直接支出500元左右。

本项目沼气工程可以示范带动周边3000户农户建设农村沼气工程,全部用上沼气,每年就可增收节支480万元。

3、项目区社会需求巨大,发展潜力广阔

本项目所在地---现代农业发展迅速,畜牧业优势明显,2014年,全市生猪饲养量142.92万头,与去年持平,其中出栏88.61万头,增加1.0万头,增长1.1%;年末存栏55.39万头,减少1.08万头,下降2.0%。

家禽饲养量为2447.4万羽,比2013年增产69.5万羽,增长2.9%,其中出笼1608.2万羽,增加51.5万羽,增长3.3%;存笼839.2万羽,增长2.2%。

具备丰富的发展沼气工程的原料和市场需求。

本项目建设单位---所在地养殖场2016年养殖规模达到生猪存栏5500头、出栏11000多头。

按每头每天粪污15~25Kg计算,猪场每天粪污总排放量达110吨左右,年粪污总排放量达39600吨,可以为大中型沼气工程的运行提供充足的生产原料。

4、项目建设技术已经成熟

沼气建设在--市、---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随着沼气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日益完善,沼气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近几年,由于规模养殖的崛起,中大型沼气池发展很快,已成功兴建了一大批中大中型沼气工程,并具有较成熟的经验。

畜禽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形成了“一池三建”(养殖场沼气工程沼气发酵池建设与畜禽粪便预处理、沼气利用、沼肥利用设施相结合)为基本单元,工程建设与养殖业和周边的农田、鱼塘等进行统一筹划,沼液、沼渣综合利用,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猪-沼-果”、“猪-沼-鱼”、“猪-沼-菜”等能源生态模式有利于沼气工程取得综合效益。

5、初步形成社会化服务体系

项目区所在地省、市、镇的农业主管部门设有农村能源管理和推广机构,人员配置充分,负责沼气建设的组织实施、建设管理、技术推广及培训服务。

强化培训,实行沼气生产职业准入制度,多名农民技术员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沼气生产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加强产品配套建设,实行公开招标采购,有多家企业生产沼气配套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