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1329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肌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肌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肌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肌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肌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肌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肌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肌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肌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肌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肌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肌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肌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肌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肌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肌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肌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肌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肌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肌肉.docx

《肌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肌肉.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肌肉.docx

肌肉

1.

2.心电图简单看法:

1、正常心电图:

不用说了,它有可能是把那几个波和导联都斩一段下来,每一个波给你3个周期,分成几行给你看,要注意

2、左心室肥大:

只要看V5大于5格,也是上下纵的5格

3、右心室肥大:

只要看V1大于2格,是上下纵的2格

4、心房颤动,所有的P--P,Q--Q,R--R,S--S,T--T都没规律,也就是乱七八糟,就可以

5、窦性心动过缓:

每个心动周期都大于5个格(是左右横的格)

6、窦性心动过速:

每个心动周期都小于3个格(是左右的格)

7、房性期前收缩:

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注意:

这个波的pqrst形状是正常的,只是提前吧了),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

8、室性期前收缩:

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注意:

这时候R波变宽),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

9、典型心肌缺血:

V456的ST段下移

10、急性心肌梗死:

Q波增宽+ST段弓背向上抬高,注意:

前壁看V123456;后壁看Ⅱ,Ⅲ,aVF

3.

4.

5.

6.

7.

8.额肌——额肌通过帽状腱膜直接与枕肌相连。

因此,不管枕肌或额肌,还是两部分都紧张,都能引起整个头皮紧张的感觉。

额肌部分地连接到眼轮匝肌上,这两个肌肉常与头痛有关。

肌连接:

上方,至帽状腱膜。

下方,至眼眉表面的皮肤,部分至眼轮匝肌和鼻根部。

2.枕肌——枕肌通过帽状腱膜直接与额肌相连。

肌连接:

上方,至帽状腱膜。

下方,至枕骨上项线。

相关部位:

局部疼痛放散至头后部和顶部,并可涉及到同侧眼部。

3.眼轮匝肌

肌连接:

内侧,至睑内侧韧带,额骨和上颌骨及眼睑组织。

上内侧,至眼眶。

4.颧大肌和颧小肌——颧大肌和颧小肌是主要的笑肌。

肌连接:

上方,至颧骨。

下方,至口角组织,与口轮匝肌纤维融合。

5.颞肌——颞肌是一个大的扇贝形肌肉,覆盖在头侧面耳的前、上和后方。

所有的主诉头痛或颞颌关节(TMJ)问题的病人,都应该检查并治疗颞肌。

肌连接:

上方,至颧弓上方颞窝的骨和筋膜。

下方,至下颌骨冠状突和下颌支前缘。

6.咬肌——咬肌是最重要的咀嚼肌。

在TMJ有问题时,首先应该治疗咬肌。

肌连接:

上方,至上颌骨颧突和颧弓。

下方,咬肌浅层至下颌角外表面和下颌支的下半部;

咬肌深层至下颌支上半部,可能延伸至下颌角。

7.胸锁乳突肌——胸锁乳突肌是有两个头的肌肉,主要功能为稳定、旋转和弯曲头部和颈部。

所有主诉头痛的病人都应该仔细检查胸锁乳突肌。

它的两个头是胸骨头和锁骨头。

肌连接:

上方至乳突外侧面和枕骨上项线外侧1/2

下方:

胸骨头:

胸骨柄前表面锁骨头:

锁骨前表面的内1/3。

8.斜角肌——我们熟悉斜角肌是因为它容易引起疼痛。

在反常的呼吸时它还作为不适宜的辅助肌。

大部分的人都存在这一肌肉的问题。

胸廓出口这一词用来指由斜角肌和第一肋骨限定的整个区域,或指在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之间的通路。

腋动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在至上臂的途中经过这两个肌肉之间,然后走行于第一肋和锁骨之间。

肌连接:

前斜角肌:

上方,到第3至第6颈椎横突的前面。

下方,到第1肋骨的上缘里面。

中斜角肌:

上方,到第2至第7颈椎横突后面。

下方,到第1肋骨的上缘外面。

后斜角肌:

上方,到第5或第6颈椎和第7颈椎横突的后面。

下方,到第2肋骨的侧面,有时也可至第3肋骨。

9.斜方肌——斜方肌覆盖很大区域并有多种功能。

它是颈后部重要的肌肉,但也是肩部和背部的肌肉。

斜方肌的问题可能引起多种疼痛和不舒适,因为它在上身疼痛和功能障碍中它起重要的作用。

对大部分人来说,它是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部位。

肌连接:

上斜方肌:

上方和内侧,至上项线、项韧带和颈1到颈5的棘突。

下方和外侧,至锁骨外1/3。

中斜方肌:

内侧,至第6颈椎到第3胸椎的棘突和韧带。

外侧,至肩胛骨肩峰和肩胛冈的上部。

下斜方肌:

内侧,至4到12胸椎的棘突和韧带。

外侧,至肩胛嵴的内侧端,接近肩胛提肌连接处的下方。

相关部位:

肩部上斜方肌的激发点引起颈上部至乳突和耳上方至颞部的疼痛,也引起下颌角疼痛。

中斜方肌和下斜方肌的激发点引起颈后部颅底、肩后部和肩胛骨之间疼痛。

在中斜方肌的激发点,特别是位于接近肩峰外侧端引起上臂近端外面下至肘部的疼痛。

10.头半棘肌、颈半棘肌和头最长肌——头半棘肌、颈半棘肌和头最长肌通常是超负荷使用并常处于紧张状态,并且是头痛主要涉及的肌肉。

肌连接:

下方,至第1到第6胸椎的横突(头半棘肌也至第3到第6颈椎)。

上方,颈半棘肌至第2到第5颈椎的棘突;头半棘肌至枕骨基底部;头最长肌恰好至头半棘肌的外侧。

11.头夹肌、颈夹肌——头夹肌和颈夹肌是转头和伸展颈部的肌肉,与多种头痛有关。

肌连接:

下方,至第3颈椎到第6胸椎的棘突。

上方,颈夹肌连接到前两个或前三个颈椎横突的背面。

头夹肌连接到乳突和紧临乳突的枕骨的一小部分。

12.多裂肌和回旋肌——多裂肌和回旋肌是椎骨间深层的小肌肉,存在于脊柱全长。

它的制约作用大于运动作用;在较大肌肉使脊柱弯曲时,它们防止个别的椎骨过度弯曲或旋转而脱位。

肌连接:

上方,第2至第5颈椎。

下方,第4至第7颈椎。

13.枕骨下肌——枕骨下肌包括头上斜肌,头下斜肌,头后大直肌,头后小直肌。

由枕骨下肌形成的三角叫做枕骨下三角,它的肌肉经常与颈后部其他肌肉引起常见的头痛。

治疗这些肌肉最好的方法是按压法和伸展法。

肌连接:

头下斜肌连接前两个颈椎,其余的肌肉连接前两个颈椎和枕骨。

14.锁骨下肌——锁骨下肌这个较小的肌肉可能引起较广泛部位的疼痛。

在治疗前胸部其他肌肉时,总应该同时治疗锁骨下肌。

肌连接:

内侧,至第一肋软骨。

外侧,至锁骨肩峰端的下表面。

15.胸大肌——胸大肌跨越三个关节:

胸锁关节、肩锁关节和盂肱关节。

它在姿势校准中起重要作用。

肌连接:

下方和内侧,锁骨部分至锁骨内侧1/2。

胸骨和肋骨部至胸骨柄、胸骨体和第一到第六肋软骨的前表面;腹部至外斜肌腱膜。

上方和外侧,至肱二头肌沟的外侧缘。

16.胸小肌——胸小肌将肩胛骨固定至胸部。

胸小肌的疼痛通常伴有背上部肌肉的疼痛,如菱形肌。

它的紧张可能累及神经,引起上臂麻木,特别是抬高上臂时。

肌连接:

下方,至第3肋,常为第2肋,到第5肋的肋骨与肋软骨的连接处。

上方,至肩胛骨喙突的顶部。

17.大菱形肌和小菱形肌——菱形肌是上背部疼痛的主要原因。

它们与将肩部向前拉的胸部肌肉的力量保持平衡。

因此,菱形肌紧张几乎总是伴有胸部肌肉的紧张。

肌连接:

大菱形肌:

上方,至前4个胸椎的棘突和相应的棘突上韧带。

下方,至脊柱下方肩胛骨内侧缘。

小菱形肌:

上方,至第6和第7颈椎棘突。

下方,至脊柱上方肩胛骨内侧缘。

18.背阔肌——背阔肌是一个大而有力的肌肉。

它覆盖了躯干背面的下方,向背上部和侧面延伸,从背下部和骨盆部稳固上臂。

肌连接:

下方,至下5或6个胸椎和腰椎的棘突,骶骨上嵴中间和髂嵴外缘。

上方,与大圆肌一起进入肱骨二头肌沟内侧缘。

19.大圆肌——大圆肌与背阔肌共同工作,从肩胛骨产生力量。

肌连接:

内侧,至肩胛骨下角和外侧缘下1/3。

外侧,至肱骨二头肌沟内侧缘。

20.三角肌——三角肌的三部分覆盖在肩部肱骨头上方,并提供巨大的力量使上臂做前、后和远离躯干的运动。

肌连接:

内侧,至锁骨外1/3,肩峰外侧缘,肩胛冈下缘。

外侧,至肱骨干外侧中部稍上(三角肌粗隆)。

21.旋转套——旋转套的肌肉,即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

传统的首字母缩略字为“SITS”

a)冈上肌——冈上肌在上臂外展时,它与中三角肌一同工作。

提重物如手提箱或沉重的公文包的人容易有冈上肌的问题。

肌连接:

内侧,至肩胛骨冈上窝。

外侧,至肱骨大结节。

b)冈下肌——冈下肌是常有麻烦的部位,最常由沿着肩胛冈和肩胛骨内侧缘的激发点引起上臂外侧疼痛。

肌连接:

内侧,至肩胛骨冈下窝。

外侧,至肱骨大结节。

c)小圆肌——小圆肌主要是冈下肌的辅助肌肉,与冈下肌有相同的功能。

肌连接:

内侧,至肩胛骨外侧缘上2/3。

外侧,至肱骨大结节冈下肌下方。

d)肩胛下肌——肩胛下肌在重复举起重物时,肩胛下肌紧张。

上臂不能完全抬高至头上可能是肩胛下肌紧张的体征。

肌连接:

内侧,至肩胛下窝。

外侧,至肱骨小结节。

22.前锯肌——前锯肌与胸部肌肉一起工作,并与菱形肌对抗。

它能引起胸部侧面疼痛,并以类似胸小肌的方式放射至臂部。

肌连接:

下方,至头8-9肋骨侧面的中心。

上方,肩胛上、下角以及介于其间的内侧缘。

23.下后锯肌——下后锯肌转动并伸展躯干而且协助呼吸。

肌连接:

内侧和下方,与背阔肌一同,从最下两个胸椎和两个或三个上部腰椎的棘突。

外侧和上方,至最下面四个肋骨的下缘。

24.上后锯肌——上后锯肌通过抬高它连接的肋骨协助呼吸。

肌连接:

内侧,至最下两个颈椎和最上两个胸椎的棘突。

外侧,至2到5肋骨角的外侧。

25.肱二头肌——肱二头肌跨越两个关节:

盂肱关节和肘关节。

是前臂最有力的旋后肌。

肌连接:

近端,长头自肩胛骨盂上粗隆,短头自肩胛骨喙突。

远端,至桡骨粗隆并由肱二头肌腱膜连至前臂筋膜。

功能:

屈肘和后旋前臂。

26.肱肌——肱肌是最重要的屈肘肌。

肱二头肌的功能可由这一肌肉替代。

肌连接:

近侧,至肱骨下1/3前表面。

远端,至尺骨冠状突。

27.肱三头肌——肱三头肌对抗肱二头肌和肱肌。

9.

肌连接:

近侧:

长头或肩胛骨头:

至肩胛骨外侧缘盂状窝下方的盂下结节。

外侧头:

至肱骨大结节下方后外侧表面;内侧头:

至肱骨后表面。

远端:

尺骨鹰嘴。

28.喙肱肌——喙肱肌是连接到肩胛骨喙突的三个肌肉中的一个。

另外两个肌肉是肱二头肌和胸小肌。

肌连接:

近侧,至肩胛骨喙突。

远端,至肱骨内侧缘中部。

功能:

外展和屈曲肱骨。

防止肩关节向下脱位。

29.肱桡肌——肱桡肌与大部分肌肉比较,它具有重要的杠杆作用,因此它是一个非常有力和有效的肘部屈肌。

肌连接:

近侧,至肱骨髁上嵴外侧。

远端,至桡骨茎突基底前。

功能:

30.竖脊肌——竖脊肌起自骶骨、髂骨和腰椎突。

它们可以分成三群:

髂肋肌、最长肌和棘肌。

髂肋肌群:

髂肋肌群存在于竖脊肌群的最外侧,由三部分组成:

腰髂肋肌、胸髂肋肌和颈髂肋肌。

31.腰髂肋肌

肌连接:

下方,起自骶骨和髂骨。

上方,至下6个肋骨的下缘。

32.胸髂肋肌——胸髂肋肌经常出现疼痛性激发点,其可位于肩胛骨下肌肉分支处,肩胛骨下方和内侧的区域是需要放松激发点的最常见的区域之一。

此处的疼痛经常伴发肩部肌肉的疼痛。

肌连接:

下方,下6个肋骨下缘的内侧。

上方,上6个肋骨下缘。

33.颈髂肋肌

肌连接:

下方,至上6个肋骨的上缘。

上方,至中间颈椎的横突。

34.胸最长肌——肌连接:

下方,至腰椎横突。

上方,至所有的胸椎横突尖端和最后9个或10个肋骨的结节和角之间。

35.胸棘肌

肌连接:

下方,至上部腰椎和最下部2个胸椎的棘突。

上方,至中部和上部胸椎棘突。

功能:

支撑和伸展脊柱。

36.胸半棘肌

肌连接:

下方,至第5胸椎至第11胸椎横突。

上方,至前4个胸椎和第5颈椎与第7颈椎的棘突。

功能:

伸展脊柱。

37.多裂肌——多裂肌定的下部分从骶骨至腰椎非常强壮而明显。

也是人体中最强的肌肉之一。

在背下部疼痛的病人,你经常会发现骶骨上的敏感点。

肌连接:

下方,从骶骨和骶髂韧带,腰椎乳突,胸椎横突和最后4个颈椎的关节突。

上方,至所有上方椎骨的棘突,包括枢椎。

38.回旋肌——回旋肌是三层横突棘肌中最深的一层,主要在胸部。

肌连接:

下方,自一个椎骨的横突。

上方,至上方靠近的2或3个椎骨的棘突根部。

39.腹直肌——腹直肌将前胸部(胸廓)与骨盆前部(耻骨)连接起来。

它屈曲脊柱并抵抗脊柱伸展。

肌连接:

下方,至耻骨嵴与耻骨联合。

上方,胸骨剑突和第5至第7肋软骨。

40.腹斜肌——腹外斜肌和腹内斜肌走行方向分别与肋间外肌和肋间内肌相同。

肌连接:

外斜肌:

上方,至第5到第12肋骨。

下方,至髂嵴外侧缘前半边,腹股沟韧带和直肌鞘前层。

内斜肌:

下方,至髂筋膜深部到腹股沟韧带外侧部分,髂嵴前一半和腰筋膜。

上方,至10到12肋骨和腹直肌鞘。

41.腰方肌——腰方肌是手法治疗不容易接近的肌肉,因为它位于腰椎旁肌肉(竖脊肌)和腰部厚的筋膜层与腱膜组织的深部。

肌连接:

下方,至髂嵴、髂腰韧带和下部腰椎横突。

上方,至12肋骨和上部腰椎横突。

42.腰大肌(髂腰肌)——腰肌连接到腰椎,通过向前拉腰椎和向下、向后压髂骨的前下方,使骨盆向前倾斜并使腰曲发生脊柱前凸。

而且腰肌引起的疼痛可能涉及内脏。

肌连接:

上方,至第12胸椎到第5腰椎椎体和椎间盘及腰椎横突。

下方,与髂肌至股骨小转子。

43.髂肌

肌连接:

上方,至髂窝。

下方,至腰肌腱、小转子前表面和髋关节囊。

44.臀大肌——臀大肌是强有力的攀登肌,是髂腰肌的拮抗肌。

在背下部疼痛时经常涉及

肌连接:

上方,至髂骨后面臀后线,骶骨和尾骨的后面,骶结节韧带。

下方,至阔筋膜髂胫束(表面3/4)和股骨臀肌粗隆(近端后外1/4)。

45.臀中肌——臀中肌与臀小肌是髋有力的外展肌。

在背下部疼痛时经常涉及到它。

肌连接:

上方,至髂骨臀前线和臀后线之间。

下方,至大转子侧面。

46.臀小肌臀小肌与臀中肌一起是有力的髋部外展肌,它可引起远距离型疼痛,常涉及髋部和腿部疼痛。

肌连接:

上方,至髂骨臀前线和臀后线之间。

下方,股骨大转子。

47.梨状肌——梨状肌是重要的髋外旋肌,同时有稳定髋关节的作用。

梨状肌紧张不仅可引起涉及其本身的疼痛,还可能累及坐骨神经。

这种情况称为梨状肌综合症。

肌连接:

内侧和上方,至骨盆骶前孔边缘和坐骨大切迹。

外侧和下方,至大转子上缘。

48.股四头肌

肌连接:

下方:

四个头:

股直肌、股外侧肌、股中间肌和股内侧肌至髌骨并从那里通过髌韧带至胫骨粗隆,股内侧肌还至胫骨内侧髁。

上方:

股直肌:

至髂前下棘和髋臼的上缘。

股外侧肌:

至粗线外侧缘远至大转子。

股内侧肌:

至粗线内侧缘。

股中间肌:

至股骨干前面上3/4处。

49.缝匠肌——缝匠肌紧张经常影响梨状肌的伸张。

如果你打算舒张梨状肌而且病人主诉感觉大腿前面紧张,在治疗前应先放松缝匠肌。

肌连接:

上方,至髂前上棘。

下方,至胫骨粗隆内侧缘。

50.腘绳肌腱—腘绳肌腱用于表示大腿后面的肌肉,包括二头肌的长头、半腱肌和半膜肌。

a)半腱肌

肌连接:

上方,至坐骨结节。

下方,至胫骨骨干上1/4的内侧面。

b)半膜肌

肌连接:

上方,至坐骨结节。

下方,至胫骨内侧髁后部。

c)股二头肌

肌连接:

上方,长头至坐骨结节,短头至粗线下半部外侧缘。

下方,至腓骨头。

51.阔筋膜张肌和髂胫束(ITB)——髂胫束是大腿外侧面从髂棘延伸至胫骨外侧髁的阔筋膜(大腿部的深筋膜)的增强的纤维。

阔筋膜张肌与其连接并拉紧深筋膜。

肌连接:

上方,(阔筋膜张肌)至髂前上棘和附近的髂骨后外侧表面。

下方,至阔筋膜髂胫束,后者连接到胫骨外侧髁。

51.大收肌

肌连接:

上方,至坐骨结节和坐骨耻骨支。

下方,至股骨粗线和收肌结节。

52.长收肌

肌连接:

上方,耻骨联合和耻骨嵴。

下方,至粗线内侧缘中1/3。

53.短收肌

肌连接:

上方,至耻骨下支。

下方,粗线内侧缘上1/3。

54.耻骨肌

肌连接:

上方,至耻骨嵴。

下方,至股骨小转子和粗线之间的耻骨肌线。

55.股薄肌

肌连接:

上方,至耻骨联合附近耻骨体和耻骨下支。

下方,至胫骨干内侧胫骨粗隆下。

56.胫骨前肌

肌连接:

近侧端,至胫骨外侧面上2/3和骨间膜远侧端,至内侧楔骨和第1趾骨基底部。

功能:

足部背屈和内翻。

57.腓骨长肌

肌连接:

近侧端,至腓骨外侧面上2/3和胫骨外侧髁。

远侧端,其肌腱通过外踝的后面并跨越足底至内侧楔骨和第1跖骨的基底部。

58.腓骨短肌

肌连接:

近侧端,至腓骨外侧面下2/3。

远侧端,至第五跖骨基底部。

功能:

足部背屈和外翻。

59.第3腓骨肌

肌连接:

近侧端,通常与趾长伸肌融合。

远侧端,至第5跖骨基底部背面。

功能:

协助足部背屈和外翻。

60.趾长伸肌

肌连接:

近侧端,至胫骨外侧髁和腓骨前缘上2/3处。

远侧端,四个腱分别至第2至第5趾骨近节,中节和远节基底部背面。

61.腘肌

肌连接:

近侧端,至股骨外侧髁。

远侧端,至胫骨后面比目鱼肌线上方。

注意事项:

避免按压到沿膝中线走行的腘动脉和胫神经。

62.腓肠肌——腓肠肌跨越膝和踝两个关节,它只能在膝伸直时被伸展。

肌连接:

上方,两个头(外侧头和内侧头)分别来自股骨外侧髁和内侧髁。

下方,与比目鱼肌通过跟腱至跟骨后面下1/2。

63.比目鱼肌——比目鱼肌的激发点是足跟疼痛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肌连接:

上方,至腓骨头和腓骨干上1/3的后面、胫骨比目鱼肌线与内侧缘中1/3和一个胫骨与腓骨间腘部血管上方通过的腱弓。

下方,与腓肠肌一起通过跟腱至跟骨粗隆。

面颈项部病症

面口针合谷,眩晕配太冲;风池清头目,颞痛太阳攻。

鼻塞迎香穴,印堂眉额中;目疾睛明取,承泣球后同。

牙关面颊症,下关与翳风;口眼歪斜疾,颊车地仓从。

阳白羽四白,面痛治亦同;牙痛咽喉痛,合谷透劳宫。

落枕成斜颈,外关或悬钟;急性项背强,均可取人中。

耳聋取耳穴,耳门透听宫;中渚外关配,哑门与翳风。

廉泉主喉舌,治哑先治聋;新穴供选用,听会及聋中。

胸腹部病症

心胸内关取,肚腹三里求;胃痛刺中脘,天枢治脐周。

下腹三阴交,关元气海由;中极阴陵伍,能导尿潴留。

泌尿生殖症,上穴一般优;胁痛刺夹脊,阳陵与支沟。

腹痛背俞穴,夹脊相应投;若遇阑尾炎,阑尾穴针留。

腰背四肢部病症

急性腰脊痛,下可取殷门;夹脊按部取,腰穴适当深。

下腰大肠俞,上腰肾俞存;胸背须谨慎,胁肋不可深。

上肢取曲池,肩髃合谷分;下肢阳陵泉,环跳绝骨扪。

痛取局部穴,阿是亦可针。

其他病症

昏迷人中主,足心取涌泉;有热刺出血,十宣十指端。

曲池降血压,退热亦可兼;疟疾取大椎,至阳间使连。

三里调肠胃,内关利胸间;宁心止呕吐,并可治失眠。

神门三阴交,安神疗效传;哑门治癔病,人中内关捻。

癫痫长强穴,百会大椎延;风池及太冲,头昏眩晕旋。

喘发定喘穴,胸闷配膻中;天突能止咳,痰多加丰隆。

肝炎肝胆俞,至阳及太冲;阳陵足三里,大椎作用洪。

天枢足三里,止泻有奇功;脱肛承山穴,长强百会中。

<<四总穴歌>>是:

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

面口合谷收。

四总穴,

再加手厥阴心包经穴位

内关,

就称为“五要穴”了。

总结的药物及它的药理作用

头孢孟多、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曲松,这些属头孢菌素类的药,全具有消炎作用。

庆大霉素,杀菌作用广。

阿米卡星,在抗生素药品中抗菌广。

甲硝唑,抗菌(抗厌氧菌,抗阿米巴原虫,抗滴虫)。

替硝唑,对手术创口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异烟肼,抗结核。

利巴韦林,抗病毒,对疱疹病毒(甲型H1N1)效果显著。

氟尿嘧啶(5_Fu),对体内肿瘤细胞具有杀伤作用。

顺珀(DDP),主要用于生殖和泌尿系统的恶性肿瘤。

山莨菪碱(654_2),止痛,用后或用过程中,可出现脸红,口渴的症状。

利多卡因,局麻药,用于手术或深静脉置管等麻醉。

地西泮,镇静催眠药。

奥美拉唑,护胃,抗消化性溃疡。

开塞露,导泻药。

酚酞,泻药。

昂丹司琼,止吐。

甘露醇,脱水、利尿。

静脉注射时要滴的最快。

右旋糖酐,扩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抗凝血,渗透性利尿。

氯化钾(KCL),改善低钾血症。

格列吡嗪(口服药),降血糖。

氨茶碱,平喘。

参附,回阳救逆,益气固脱。

泮托拉唑,预防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等。

艾迪,清热解毒,消瘀散结。

丙氨酰_谷氨酰胺,补充肠外营养。

参脉,益气养阴。

灯盏花素,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消炎。

复方苦参,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散结止痛,用于肿瘤疼痛,出血。

亚叶酸钙,抗毒性,缺乏性贫血。

聚肌胞,滴鼻用于预防流感。

阿托品,术前针,抑制腺体分泌,用于治疗严重盗汗,流延症。

东莨菪碱,术前针,防晕止吐作用,还可治疗精神病。

黄体酮,用于女性月经不调,连续肌注三天,月经恢复正常。

地西泮,术前针,镇静催眠药,还是治疗癫痫病的手选药。

苯巴比妥(鲁明娜),术前针,镇静催眠麻醉作用。

盐酸曲马多,镇痛,肌注。

用要后可能有多汗,恶心,口干等症状。

奥曲肽,抑制腺体分泌。

辅酶A(COA),三磷腺胺_氯化镁(ATP),二者合用,补充机体能量。

复合辅酶,补充机体能量。

盐酸肾上腺素,青霉素(PG)过敏,用0.1%抢救。

呋塞米,利尿。

氨甲苯酸,止血。

氨甲环酸,止血。

维生素K1(VK1),止血,此药需避光。

维生素B12(VB12),纠正恶性贫血和巨幼细胞贫血。

碳酸氢钠,纠正代谢性酸中毒,高血钾,静脉滴注,作用迅速。

碘,用于甲状腺,适于造影检查时准备。

胰岛素,降血糖。

地塞米松,抗过敏。

巴曲亭凝血酶,术后止血。

以上是实习六个月熟悉的药物。

性霉素需要用糖水慢点,快了很容易反应的,用之前最好先用地米等抗过敏药;

2.喹诺酮类药物慎用与癫痫患者;

3.卡马西平很容易引起头晕,平衡障碍的副作用,要密切观察及时停药;

4.帕金森病患者禁用氟哌啶醇;

5.氯硝西泮和苯妥英钠都可引起共济失调;

6.促脑代谢类慎用于癫痫;

7.隐球菌脑膜炎的病人慎用维生素B12等,会促进隐球菌生长;

8.肝功能不全的癫痫患者慎用丙戊酸钠或丙戊酸镁,可以用咪唑达仑、异丙酚;

9.癫痫病人慎用胞二磷胆碱;

10.他汀类药物可引起横纹肌溶解症,当服药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出现肌痛、肌无力,肌酸激酶明显升高时,应及时停药;

11.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抗帕金森病药有可能引起低血压、晕厥;

12.妥泰可能导致儿童认知功能减退,低热、无汗;

13.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青光眼、消化性溃疡和有惊厥史者禁用左旋多巴片;

14.注意阿斯匹林有诱发哮喘的可能;

15.心脏病患者禁用氟哌啶醇。

16.西比灵吃多了可以导致增重

17.玻立维(氯吡格雷)不与PPI(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合用,会减弱抗血小板的效果

18.周围性眩晕时,我们经常使用盐酸倍他司汀联合非那根,效果很好,详细查药物说明书:

倍他司汀是H1受体激动剂,而非那根是H1受体阻滞剂,那么两者合用的机制是什么?

19.治疗急性脑出血,出血6小时内谨慎使用甘露醇!

20.以前对于说明书研读的并不是很仔细

遇到头晕的患者总是很少思考就给了倍他司汀

后来一次一个哮喘患者的家属问到

才注意哮喘的病人慎用

22.乳癌患者不能用多潘立酮和甲氧氯普胺,禁忌啊,一个前辈曾载在这个上啊.

两者会造成乳癌患者的泌乳素水平的升高等紊乱,故不宜,但也有人不这样认为(好像说是药物说明书上没这么写);

23.老年患者眩晕的病人使用氟桂利嗪(西比灵)一定不要长时间应用,否则,出现了锥体外系副作用是没有什么好办法的。

24.青光眼,包括非急性青光眼,对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