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院专职陪护人员的规范化管理研究进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2139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医院专职陪护人员的规范化管理研究进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我国医院专职陪护人员的规范化管理研究进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我国医院专职陪护人员的规范化管理研究进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我国医院专职陪护人员的规范化管理研究进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我国医院专职陪护人员的规范化管理研究进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我国医院专职陪护人员的规范化管理研究进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我国医院专职陪护人员的规范化管理研究进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我国医院专职陪护人员的规范化管理研究进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我国医院专职陪护人员的规范化管理研究进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我国医院专职陪护人员的规范化管理研究进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我国医院专职陪护人员的规范化管理研究进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我国医院专职陪护人员的规范化管理研究进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我国医院专职陪护人员的规范化管理研究进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医院专职陪护人员的规范化管理研究进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我国医院专职陪护人员的规范化管理研究进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医院专职陪护人员的规范化管理研究进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国医院专职陪护人员的规范化管理研究进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correspondingmanagementstrategiesandpointedoutdevelopmentdirectionot

医院专职陪护的发展方向.lull—timeaccompanyingnursingcareinhospitals?

关键词:

专职陪护;

管理;

规范化

Keylullttmea~ymgnursing;

mmmgm'

~ent;

normahzation中图分类号:

R197.3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

陪护就是守护在病人身边,帮助其做一切日常生活中自己

应该做而做不到的事情….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

提高和对护理工作重要性认识的加深,病人及家属对护理的需

要也随之提高,但病人需求的增加与我国现存护理人员严重不

足的矛盾,使得陪护作为一种新型的职业应运而生.许多医院都客观存在着聘用陪护员的现象,但未受过培训的非专业陪护存在安全隐患,势必需要一批经过专门训练的专职陪护取而代之.因此,对新兴产生的专职陪护员的管理和培训已成为医院管理的一个突出问题.目前国内医院管理者已在探讨并实施专职陪护人员的规范化管理及实践办法,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员不足和病人需求增加的矛盾,但其管理仍需要进,步完善.为此,就专职陪护人员的规范化管理这一关键问题对近5年国内公开发表的文献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综述,并提出该领域主要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旨在为今后的研究方向提供线索.1专职陪护的产生背景

1.1护理人员缺编目前我国护理人员的编制数仍然以卫生部1978年颁布的《综合医院编制原则试行草案》为依据,全网大多数医院护理人员编制未达到卫生部病床/护士的要求_2j,王筱慧等[3]研究也表明,护士的绝对或相对缺编,护理人力资源不足是国内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护理人员难以包揽所有病人的全部护理,尤其是生活护理,情感支持等,病人的陪护需求自然产生.

1.2满足病人及家属的需要有调查表明,90%以上的病人希望住院期间有人陪伴_41,但由于现代生活,工作节奏快,竞争力强,病人家属难以日夜陪护,只得雇请社会或农村闲置劳力陪护.同时,有研究认为,病人在生病期间对亲属和医护人员的心理依赖性增大,渴望在感情得到更多的理解,安慰,关怀,在生活上得到更多的照顾,帮助和优待j.但南=f种种原因,护士只能忙于治疗和基础护理工作,而无暇顾及病人某些细微的生活护理_6,情感支持等方面更是难以满足病人的需求.可见,为弥补护理人力资源的相对不足,满足病人的需求,由陪护员承担护理中非技术性,非专业性工作,使护士能更好地集中精力完成护理中技术性工作,保证护理质量,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6493(2006}8C一2163—03

1.3非专业陪护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非专业陪护是指由未经过培训I的人员进行陪护.充当陪护员的亲属既要陪护病人和照顾家庭,又不能放弃工作,学习,还要参与治疗计划,承担经济问题,极易产生忧虑,偏激,厌烦或应付等负性情绪,给病人造成了精神上的负担,影响了病人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使病人失去治疗信心,甚至导致自杀性行为r;

非亲属的陪护员由于是个体从业,没有经过正规的单位组织考查审核,且无完整的档案管理系统,出了问题就像打游击战一样悄然撤退,而病人及家属只能将问题的矛头指向医院从而引发纠纷;

少数行为不轨的陪护员甚至顺手牵羊,见财忘义;

同乡群体或小组之间时有发生的不正当职业竞争等都增加了病房管理的难度.另一方面,非专业陪护员由于没有经过培训,体检,考核,而缺乏无菌和感染等卫生观念和一些基本的医学常识,且无统一的组织管理,着装要求,行为规范,流动性大;

有的同时要看护几个病人,工作性质具有短期性和变动性,无形中增加了病人二重感染的几率;

特别是在感染病房,这种危险性就更大,有的甚至跨越陪护的工作范围,自主地进行一些有创操作,如吸痰,拔除各种管道等,直接增加了感染的几率.

1.4专职陪护应运而生我国已迈入老年化国家,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加,年轻人的赡养负担不断加重,绝大多数家属难以24h在医院陪伴病人.尽管陪护只是照顾病人的生活起居,但因其工作对象是人群中的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看似简单的照顾中却包含着很多人文和技术的因素,担当着一定的风险,而对一

些特殊病人的陪护又需要相关的医学护理知识,即使是喂饭对于各类病人而言,其要求也不尽相同,看似简单的工作可能导致病人不同的感受,甚至完全不同的结果.于是,专职陪护随之产生.王小方等Fs调查结果表明,412%的病人认为医院有必

要为病人提供专职陪护服务.显然,专职陪护的陪伴,让家属更放心,以便安心去处理工作和家庭事宜,解除了家属的后顾之忧.此外,刘翠月等研究认为,加强专业陪护人员的管理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这无疑又提示丁当前形势下设立专职陪护的必要性

毋庸置疑,对专职陪护人员采取统一一领导,统一管理制度,

?

2164?

CHINESENURSINGRESEARCHAugust,2006Vo1.20No8(7

统一岗前培训,职,I道德教育和技能培训等,并实行服务质量监控,规范病区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力资源不足的矛盾,化解医院陪护管理难题.

2国内医院的专职陪护现状

2.1组织管理机构陪护员最初是依托家政公司出现的,到日前为止国内各大医院的陪护服务的提供也多来自家政公司..相对于闲散的非专业陪护员而言专职陪护比较规范,陪护人员都经过确认身份,体检,培训后才能』二岗,但因为在医院工作,公司对他们的管理处于游离状态.有些陪护从业一段时间后,摸熟了门路,便脱离_r家政公司,自己直接在医院揽活.这部分人,就成_r陪护队伍中的"

游击队"

致使很多医院经历了"

失控过程"

使众多的医院管理者意识到必须对陪护员进行统一-?

管理l10,…,这意味着需要将陪护服务纳入医院统一管理,即将医院的服务延伸到陪护服务领域.至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医院正在尝试成々职陪护中心l8,"

.由于陪护人员是在医院出现并工作,故由医院为其制订相应的制度,对他们规范管理显得更为有效和合理.另外,还有部分医院采取与家政公司签订合约,统一ruJ社会公开招聘,培训和管理陪护人员的做法_l7,不仅可使医院管理者免去许多纷繁复杂的管理事务,还使陪护员处于医院的监控当中.

2.2陪护人员的来源及聘用条件医院通常采用招募有小学或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愿意从事陪护工作,身体素质好且责任心强的中青年人士成立专职陪护中心.如有医院成立"

爱心陪护队"

要求其成员年龄20岁,50岁,身高1.55cm以上,小学以上文化程度,能吃苦耐劳,身份证,婚育证等要齐全_1.而家政公司对陪护员的条件限制较为宽松,因而其素质参差不齐,管理也较为松散,没有统一的应聘条件.

2.3陪护人员的培训内容及方式不同组织机构对陪护员的培训内容及方式不尽相同,也很难达到尽善尽美的效果.医院的培训内容基本包括行为规范和基本知识的培训,如有医院陪护中心把陪护人员纳入医院管理范畴,制定陪护员职责,管理制度,由专职护理人员对陪护员进行岗前指导,生活护理技能,预防医院交叉感染和加强自我防护等的培训l19.但家政公司对陪护人员的培训显得极不规范,由于求职人员常常是三三两两,甚至…个人,不便办理培训班,于是就来一个培训一个,然后到医院跟着老陪护实习两天后就正式上岗,培训内容也仅限于一些基本照坝知识.

2,4陪护员的职责与工作制各医院及家政公司陪护人员在病区的_T二作职责基本是一致的,主要包括病人的生活护理,并保证其安全等,但绝不允许跨越其职责范围参与护理操作但其工作制确有不同形式,如三班制u,12h制[2oJ,24h制ll,根据病人需要提供一对一或一对多的陪护服务.2.5专职陪护的规范化管理成效对陪护进行职业培训及规范化管理岳,陪护员可为护士承担部分非专业,非技术性工作,缓解了护理人员的压力,不仅使护上能够有时间为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康复指导,健康教育,也使原本薄弱的基础生活护理落实到位,提高了病人及家属的满意率.同时,也为医护人员创造了有序的l:

作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病人,医院,陪护员三方多赢的结果.

3存在问题及管理对策

3.1埘陪护人员医学知识及素质的培训力度不够陪护员大部分来自农村,经济基础较差,家庭负扪,Ti-_,他仃j认为{要能吃苦,小怕脏臭就能当妤陪护员.『有研究测发脱,_丁陪护员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爆管已接受培训,佴x1f疾病的护理常识仍难以完全掌握,使得陪护的服务质量难以保证,加之部分陪护人员素质低下,不讲诚信,唯利是图,病人亲属住时殴勤有加,家属不在时就敷衍失责故需要陪护中心管理人定时举行讲座,并深入病区,及时发现问题妥善处理但这对1:

隶属家政公司管理下的陪护员,似乎不易实现,这就提示【'

三院管理者应慎重将陪护人员的管理大权全权交给家政公司

3.2陪护员的心理健康未能得到有效维护由j陪护大多来自农村,年龄偏大.特别是女陪护员,艾化基础差,表现为人际交流较差,特别是}j病人家属相处f容易现矛盾故陪护中心人员需要定期举行座谈,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提供倾诉的机会,及时纠正错误的观点,帮助他们学会自我调_节,以便能积极应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适应T作环境,以更好的精神面貌展现于病人.但医院管理者对陪护员的心理健康朱引起足够重视,对该方面的研究调查甚少.

3.3管理者对陪护服务质量及行为的监控不到佗有研究凋查显示,陪护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疾病的护理常识缺少丁解,而且由于自身的不良习惯,不能很好遵守制度,如乱串病房,相互大声说笑,在病室内抽烟,随地吐痰干"

乱扔垃圾等,严重破坏了病区安静和整洁的医疗环境l2.故应严格规定.r作制度,并让病区医务人员加以监督.如陪护员服从病区护上长,护士的管理,护士长有丰义辞退陪护员.陪护员结束陪护服务时,病区护士长根据陪护员侄病区的表现做出评价,反馈给陪护管理中心.此外,陪护中心管理人员还应不定tt寸深入病区巡视,加强监督榆查,r解病人及家属对陪护员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及早

发现问题,及早处理,防止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并定时召开会议,总结工作情况,奖优明劣,改善服务质,以更好地服务病人.

3.4工作制的安排欠妥绝大多数陪护员年吃化往院,尤其是24h工作制的陪护员以陪伴病人为由,更是堂而宰-之地对医院的水电等随意使川,俨然将医院j成自己家,有的甚至还将家属带到医院吃住.不仪明显增加医院在水电费厅面的支出,还严重破坏了病房秩序,提示管理昔住陪护贝的工作时问安排上,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尽管部分医院实行j班制或l2h制,但并非普遍适『}】,毕竟这会涉及人员的渊配等诸多问题,并H.旧内对该方面优劣的比较研究还未见报道.

4发展方向

专职陪护人员作为我圈医疗系统内一个特有的职,是由我国国情和医疗体制所决定的.臼前我国的医疗服务县能是低水平,广覆盖,有特级护理的"

零"

陪护,也有家人陪护和有偿陪护,在这种形势F,把,l:

活护理划分来进行々qk~t:

l仃场化发展,符合我国医疗服务的现实需要,也有利于服务市场的拓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专职陪护人员的仔住是积极有利的,有其存在和继续发展的合理性和必然性.然而,也正为々职陪护的存在,使部分护理人员错误地认为牛活护理是类似保姆的工作,不需要技巧和医学知识,理应由陪护仟,小不f注蠢病人的生活需要,也使得部分护理人员即使有时问也/1憋意指导陪护或亲自做生活护理.这明显违背r南格尔创建护理的初衷,也在一定稃度削弱了护士的职能,片降低r护理质镀.小利于祭

护理研究2006年8月第20卷第8期下旬版(总第188期)?

2l65?

体护理的系统实施.因此,把生活护理划分出来,允许专职护理存在只是一定时期的,暂时的现象,医院的全程护理即"

陪护才是最终的发展方向,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医疗服务水平.

由于某些特殊病患,如部分老年慢性病病人,瘫痪卧床病人等在出院时需要有经验的专职陪护继续进行家庭护理.随着整体护理以及社区家庭护理服务的开展,对专职陪护的需求会逐步增加因此,通过发挥医院的优势,做好专职陪护人员管理和培训工作,为病人,为社会提供训练有素的专职陪护人员具有远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1耿莉华,王国权陪护员培训教材[Mj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1.

[2]潘绍山,孙方敏.现代护理管理学Mj.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

61—62.

[3]王筱慧,姚梅芳.医院改革形势下护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3):

157

[4]黎贵相,向代群,陈英,等.住院患者对陪伴需求的调查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

(1):

76—77.

[5]卞维芹,赵惠群,单国一O对医院限制患者陪护问题的思考J].第一

军医大学,1995,15(4):

316

[6]杨前美,陈茂君.周玉萍.病室陪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重庆医学.2003,32(10):

1437.

[7]李世苓.陪护人员负性一0理对癌症患者的影响[J】.广西医学,2002.24(12):

2133.

[8]王小方,李武平.住院患者对专职陪护需求的调查[J].现代护理,2004,10

(1):

15.

:

9]刘翠月,张小玉,郑立.专业陪护服务与医院感染关系的探i~j-[J].护理研究,2005,19(5A):

911—912.

10i'

Ff~萍.陪护人员现状调查与探讨[J].江西医药,2005,40(5):

298

11j辛海霞.住院患者统?

陪护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解放军护理杂

志.2001,18

(1):

37—38.

12]fLi爱军,李克卿,张晓明,等.陪护人员的统?

管理[Jj.前卫医药杂志,2001,18(3):

218—219.

[13]褚晓静,尤彩珠.建立专职陪护满足患者需求[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2,9

(2):

161—162

14]萧蕙,叶建红.实施定员陪护责任管理的体会[J].护理学杂志,2002,I7(4):

302—303.

[15j毕字.医院陪护的提供与管理[J].护理学杂志,2001,16(6):

370.

[16袁芳,梁风波.医院专职陪护员的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05.5(5):

51—52.

17j罗雪琴,罗小燕.陪护人员实行社会化规范管理初探[J].护理研究,2004.18(10B):

1864—1865

[18]王小方,李武平.医院成立陪护中心的尝试与效果[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2):

50.

『19]张小玉,刘翠月,郑立,等.医院专职陪护人员的培切l与规范化管理[J].现代护理,2005.11(10):

800—801.

[20j张雯.对陪护人员管理的体会[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2004,2(9):

21—22.

21]李红,吴明武.老年住院患者及其陪护员的现状调查[J].江汉大学(医学版),2002,30(3):

44—45.

[22]周智娟.老干病房陪护现状及对策[J].广西医学,2o05.27

(1):

144一l45.

作者简介:

符霞(1978一),女,海南省东方人,护师,本科,从事老年护理工作,工作单位:

510080,广东省人民医院;

卢少萍工作单位:

510080,广东省人民医院.

(收稿日期:

2006—04,20;

修回日期:

2006—08—15)

(本文编辑寇丽红)

我国危重病人静脉输液的进展

Progressonintravenousfluidsinfusio

敖薪

nforcriticalpatientsinChina

静脉输液是抢救危重病人

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

目前,随着医疗与科技的发展,静

脉输液也有了新的发展,更有利

于临床应用,减轻病人痛苦,提高

其质量.

关键词:

静脉输液;

输液方式;

AbstractIntravenousfluidsinfusionisoneoftheimportantmethodstorescue

criticalpatientsandithasbeenappliedintheclinicwidely.Withthedevelopment

ofmedicine,scienceandtechnology,newprogresshasbeenmadeinintravenous

fluidsinfusion.Thatisbenefittoclinicalapplication,forlighteningpatients'

pain

andpromotinglivingqualityofpatients.

Keywordsintravenousfluidsinfusion;

modeoffluidsinfusion;

progress

中图分类号:

R471文献标识码:

1009一

静脉输液是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手段,在临床上应用历史

悠久,覆盖面广.目前危重病人的静脉输液技术已进入一个新

的时期,为全面了解危重病人静脉输液的发展动态,使今后更有

效地实施静脉输液,保证输液质量,减少病人痛苦,提高抢救成

功率,现就从静脉输液方法,新技术,质量控制以及存在的问题

等方面综述如下.

1静脉输液方法更新状况

1.1静脉输液途径迅速增多在危重病人的治疗和抢救中,最

早采用的静脉输液的途径为外周浅静脉穿刺,这种输液途径保

留时间短,易发生渗漏,尤其在病情危重,外周循环差时会降低

穿刺成功率,延误抢救时问.于是经深静脉穿刺置管的输液途

径开始成为临床研究的方向,并日趋成熟.其研究结果显示:

6493(2006)8C一2165—04

骨下静脉穿刺置管一度是危重病人抢救过程中首选的深静脉途径,但其并发症较多,尤其胸腔手术中心静脉置管困难的病人较难采用_】;

颈外静脉暴露充分,穿刺成功率高,且操作简单易行,但血管沿途分支多,置管难度相对较大_2;

颈内静脉置管后输液速度较快,适用于大量输液病人_3J,但因血管位置较深,定位不易准确,故置管技术要求较高,股静脉定位标志明确,易固定,穿刺和置管安全可靠L4J,其缺点在于限制了病人活动,增加了伤口感染机会.可见在今后临床实践中,要根据病情需要,静脉输液目的和输液时间长短来选择适合不同病人的最佳静脉输液途径.

1.2输液方式的改进输液方式的改进避免了药物污染,保证了用药的安全性.随着输液容器的改进,静脉输液方式得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