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政治模拟练习卷六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1406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政治模拟练习卷六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届高考政治模拟练习卷六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届高考政治模拟练习卷六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届高考政治模拟练习卷六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届高考政治模拟练习卷六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届高考政治模拟练习卷六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届高考政治模拟练习卷六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届高考政治模拟练习卷六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届高考政治模拟练习卷六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届高考政治模拟练习卷六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届高考政治模拟练习卷六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届高考政治模拟练习卷六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届高考政治模拟练习卷六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政治模拟练习卷六含答案.docx

《届高考政治模拟练习卷六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政治模拟练习卷六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政治模拟练习卷六含答案.docx

届高考政治模拟练习卷六含答案

2021届高考政治模拟练习卷

一、选择题:

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消费曲线又称消费倾向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与收入之间函数关系的曲线,在下图中横轴表示收入水平,纵轴表示消费水平。

CC′为消费曲线。

CC′与OR相交于B,表示收入全部被消费掉(OA=AB)。

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决定性因素

②在消费曲线上消费增长的速度不及收入增长的速度快

③实现B点左边人群的收支平衡主要靠转变其消费观念

④提高未来收入预期有利于增强B点左边人群消费信心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

【答案】B

【解析】通过画图可知,当收入大幅增加后,消费曲线上的消费水平增长的幅度要小于收入增长的幅度,②正确。

提高未来收入预期有利于增强B点左边人群消费信心,④正确。

收入是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生产决定消费,①错误。

实现B点左边人群的收支平衡主要靠收入的增长,③排除。

答案选B。

13.目前,我国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这主要说明,民营经济

①与公有制经济平等竞争

②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④对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起主导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答案】C

【解析】民营经济一词是从经营主体角度表述的概念,不是依据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划分的经济类型,公有制经济也可以承包、租赁、拍卖、兼并、入股等形式交给民间团体和个人经营,而且材料侧重民营经济的贡献,①不符合题意;由于民营经济具有产权清晰、经济利益独立的特征,所以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自主决策,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依靠科技、不断创新,不断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拉动新市场,劳动经济增长,是经济社会的基础,②③符合题意;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④排除;故选C。

14.“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鼓励有培训需求的大学生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符合规定的,可享受培训费等补贴;《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2019—2022年)》要求普遍组织新生代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普惠性补贴政策全面落实。

国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的依据是

①接受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是劳动者的义务

②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③坚持就业优先战略,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更高质量的就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C

【解析】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是因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以人民为中心,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供全方位就业公共服务,破除妨碍劳动力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②④符合题意。

接受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是劳动者的权利,①错误。

“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不符合题意,排除③。

故本题选C。

15.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下列符合循环经济模式的是

①某地建设生态农庄,发展乡村旅游项目

②某企业引进先进设备后劳动生产率提高20%

③某铁矿厂把从烟囱里飘走的烟灰收集起来进行提炼加工

④某果园通过种草,草(果渣)喂猪,猪粪入池制沼,沼气用来做饭照明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答案】D

【解析】循环经济要求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③④符合这一模式;生态农庄,乡村旅游项目是绿色经济的表现,不是循环经济,①不选;企业引进先进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不符合循环经济的特征,②排除。

本题答案选D。

16.近年来,H市某社区居委会以发挥社区社会组织作用作为其重要工作方式,通过建立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先后培育了“假日小格格”公益行动计划,“邻里能帮就帮互助会”、“老人幸福安全岛”、“家暴不再沉默--家庭问题社区干预”等社区社会组织,针对群众需求,通过社区联动实施项目化服务。

在这一过程中,该社区居委会

①具有群众性自我管理和服务的职能

②承担社会建设职能,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③发展民主自治,建设祥和文明社区

④实行基层民主,夯实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答案】B

【解析】针对群众需求,通过社区联动实施项目化服务,在整个过程中,体现了该社区居委会具有群众性自我管理和服务的职能,是发展民主自治,建设祥和文明社区的体现,①③正确。

政府履行社会建设职能,②错误。

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④错误。

故本题选B。

17.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心里要始终装着父老乡亲,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想一想是不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是不是有助于解决群众的难题,是不是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

这说明

①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③坚持人民立场,一切从人民的需要出发

④为什么人的回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D

【解析】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这是因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同时也说明为什么人的回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②④符合题意。

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①错误。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一切从人民的需要出发,③错误。

故本题选D。

18.2019年6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以170票赞成、1票弃权,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

这是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疫苗管理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下,我国首次就疫苗管理单独立法。

这体现了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立法,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②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行使立法权

③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推进国家治理法治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是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疫苗管理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下通过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立法,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①符合题意。

人大代表不能行使立法权,立法权属于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②错误。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以170票赞成、1票弃权,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体现了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机关的组织与活动原则,③符合题意。

材料强调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而不是决定权,④错误。

故本题选B。

19.2019年9月,新华社记者走进美国芝加哥孔子学院,感受芝加哥公立学区持续不减的“汉语热”。

发现“汉语热”缘于中国的发展和迅速崛起,学生们选择学习汉语看重的是中国的潜力,“投资”未来是“汉语热”背后的强大驱动力。

这表明

①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

②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是与经济影响力同步增强的

③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归根到底以经济发展水平和影响力为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D

【解析】“汉语热”缘于中国的发展和迅速崛起,学生们选择学习汉语看重的是中国的潜力,“投资”未来是“汉语热”背后的强大驱动力,这表明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归根到底以经济发展水平和影响力为基础,③④正确。

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国际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①错误。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并不是与经济影响力同步增强的,②错误。

故本题选D。

20.一条路,就是一段流动的历史。

在全国,几乎每座城市都有一条“解放路”。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人民网记者深入走访,探寻了各地解放路的前世今生,它在岁月变迁中沉淀下的故事…….每一条解放路,都记录不同城市的发展轨迹,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共鸣。

70年来,为纪念解放而诞生的解放路,不仅承载着数代人的成长记忆,也是连通城市文化脉络、反映城市发展变迁的最好缩影,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新意义。

在城市改造过程中必须保护好、传承好有文化积淀的“解放路”。

我家这条解放路

①作为重要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营造了特定的文化环境,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特征

③作为红色精神的载体,有利于弘扬和传承革命传统

④往往延续着历史的秘密,在文化传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D

【解析】解放路记录城市的发展轨迹,承载着情感共鸣,不仅承载着数代人的成长记忆,也是连通城市文化脉络、反映城市发展变迁的最好缩影,③④正确。

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①错误。

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变化但基本要求不变,②排除。

故本题选D。

21.扶贫产业发展联盟是某地联手多家企业共同破解贫困户产业发展难题的新模式。

联盟成员借助联盟平台,围绕生产、销售、物流等环节,整合镇域内外农业产业发展资源,加强内部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抱团发展。

这一模式可以集聚资源,推动产业扶贫措施更好落地,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把握联系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②新事物是在旧事物基础上形成的

③理念的创新是扶贫产业发展的根本因素

④要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C

【解析】联盟成员借助联盟平台,围绕生产、销售、物流等环节,整合镇域内外农业产业发展资源,加强内部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抱团发展。

这说明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向,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①④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体现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形成的,②不合题意。

理念的创新不是扶贫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不是根本因素,③错误。

故本题选C。

22.以前,人们往往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

现在科学家发现,在水深超过4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考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产呢。

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②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④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认识的反复性。

对真理的追求不是循环的过程,①错误。

对生物生长的认识,现在和以前相比较有了重大的进步,这是因为人们的实践水平和认识能力的提高,说明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正确符合题意。

现在生物生长的认识与以前人们对生物生长的认识有了很大的进步,这说明客观事物本身是很复杂的,认识具有反复性,③正确符合题意。

认识不能超越历史条件,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④错误。

故本题选C。

23.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

“先行”要求的是以敢为人先勇于试错容错,以“一子突破”求得“全盘皆活”,围绕亟须突破的重点和难点敢闯敢试,为全国改革开放再出发探索新路子。

这一要求主要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①事物发展的趋势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②分析事物既要把握主流也要认清支流

③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树立创新意识

④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D

【解析】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代替旧事物,①错误。

材料未体现“认清支流”,②可排除。

敢为人先、勇于试错容错,体现的是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③入选。

围绕亟须突破的重点和难点敢闯敢试体现的是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④入选。

故本题答案为D。

二、简答题:

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38.中国家电生产商M集团宣布收购德国K公司。

K公司被誉为“德国工业的未来”,是最先进的应用于自动化制造的机器人生产商,其产品被宝马汽车、波音飞机等广泛应用,但受欧洲市场萎缩、成本高的影响而陷入低迷。

M集团作为传统家电制造商,具有雄厚的资金,面对家电行业性衰退,M集团提前布局,推行“智能家居+智能制造”的“双智”战略,力图转身成为全球经营的科技型企业,提升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

此次收购是资本与技术的完美结合,也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利用国外先进技术推进我国“智造”的缩影,也契合我国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国家战略。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回答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此类并购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启示。

【答案】①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中国制造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提前谋划布局,力争站在全球分工和价值链的顶端,加快发展。

②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我国制造业发展要积极走出去,利用好全球资源。

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对外技术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对高端智能装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④坚持信息化和工业化相结合,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实现智能制造加速发展。

【解析】本题为启示类主观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回答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此类并购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启示。

学生可从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对外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坚持信息化和工业化相结合;等方面结合材料信息进行分析作答。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回答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此类并购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启示,本题的知识范围是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问题指向是回答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此类并购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启示,属于启示、措施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运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从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我国制造业发展要积极走出去;转变经济发展发展方式,加强对外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坚持信息化和工业化相结合等角度来分析说明。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正深刻演变,中国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

2019年6月2日,中国政府发表《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的中方立场》白皮书,从中美经贸摩擦的影响、美方在磋商过程中的出尔反尔、中方对待磋商的原则立场等角度,阐述了中美经贸磋商的来龙去脉,澄清事实,有助于国际社会全面客观地了解真相。

中方一贯主张通过对话来解决问题,理性对待中美经贸摩擦,对于贸易战,中国“不愿打,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的态度一直没变。

白皮书强调了中方经贸磋商原则,即“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相向而行、诚信为本”,强调中方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决不退让。

无论未来形势如何变化,中国都坚持做好自己的事情,因为“通过改革开放发展壮大自己,是应对经贸摩擦的根本之道”。

(1)结合材料,运用“国际关系和当代国际形势”的知识,分析中国应对中美贸易争端态度的合理性。

(2)我国政府发表的《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的中方立场》白皮书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

【答案】

(1)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我国主张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有利于和平解决问题,推动两国经济发展,有利于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外交政策的依据,是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国应对中美贸易争端的态度是维护我国经济安全和国家利益的体现。

③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科技和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通过改革开放发展壮大自己,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这是应对经贸摩擦的根本之道。

(2)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应对中美贸易争端的态度是我国外交政策的体现。

中方一贯主张通过对话来解决问题,理性对待中美经贸摩擦体现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和基本目标。

对于贸易战,中国“不愿打,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的态度一直没变,强调中方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决不退让,无论未来形势如何变化,中国都坚持做好自己的事情,这体现了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和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首要目标。

白皮书强调了中方经贸磋商原则,即“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相向而行、诚信为本”,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基本准则。

【解析】本题通过中国以互利共赢的理念加强对外合作设置情境,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设置问题,考查学生国际关系和当代国际形势和我国外交政策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有两小问:

(1)第一步:

分析设问,本题的知识范围是国际关系和当代国际形势,属于中观知识范围;分析对象是中国应对中美贸易争端的态度;题型是原因类题,是某主体做某事的原因。

第二步:

分析材料,提取中国应对中美贸易争端的态度的信息:

①中方一贯主张通过对话来解决问题;②理性对待中美经贸摩擦,对于贸易战,中国“不愿打,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的态度一直没变,强调中方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决不退让。

③通过改革开放发展壮大自己,是应对经贸摩擦的根本之道"。

根据信息对应“国际关系和当代国际形势”的知识,判断分析所要用的具体知识点,即原理依据。

第三步:

每一点遵循原理依据、意义的思路作答。

(2)第一步:

分析设问,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我国外交政策,属于微观知识范围;分析对象是我国政府发表的《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的中方立场》白皮书;题型是体现类题。

第二步:

列举我国外交政策的知识。

第三步:

分析分析对象:

“我国政府发表的《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的中方立场》白皮书”,分析白皮书的发表、内容,提取有效信息:

①我国积极应对中美贸易争端;②中方一贯主张通过对话来解决问题,理性对待中美经贸摩擦;③中国“不愿打,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的态度一直没变,强调中方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决不退让;④白皮书强调了中方经贸磋商原则,即“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相向而行、诚信为本”。

第四步:

建立信息与知识点的联系,形成答案。

40.(2019·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考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贵州省岑巩县古名思州,思州石砚是当地的特产,有数千年的历史传承,深受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

该县现有思州石砚制作人员220余人,这些工匠在当地“乡土人才”项目的大力扶持下,解除了生产和销售的后顾之忧,让思州石砚制作这门面临失传的古老手艺重新焕发生机。

一件思州石砚从采石、选料、制胚到制成砚台,需经历近20道复杂工序精雕细刻而成。

工匠会根据每块石材的大小、纹理、形状等,设计出不同的雕刻方案,雕刻出不同的造型图案。

保持精湛的传统工艺、揉和当代艺术,造型奇巧精细而又优美古朴的思州石砚工艺品每件都是独一无二的精品。

(1)结合材料,说明思州石砚工艺品的制作过程是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促进思州石砚制作技艺更好地传承。

(3)实施文化创新发展战略,努力打造特色文化名城。

请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为该县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答案】

(1)①能动的认识世界,思州石砚制作技艺保持了精湛的传统工艺,并揉和当代艺术,充分发挥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②能动的改造世界,思州石砚从采石、选料、制胚到制成砚台,需经历近20道复杂工序精雕细刻而成的。

③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工匠会根据每块石材的大小、纹理、形状等,设计出不同的雕刻方案,雕刻出不同的造型图案,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2)①发挥人民群众在技艺传承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创新型人才。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③立足实践,促进技艺内容、形式的创新;④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⑤促进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3)示例:

①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发挥工匠的创新主体作用;

②自觉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在特色文化名城建设中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解析】本题以思州石砚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为背景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与经济、文化创新的途径、文化自觉和自信、意识的能动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1)本题设问指向思州石砚工艺品的制作过程是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实际是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

解答时首先明确知识范围:

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能动的认识世界;能动的改造世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思州石砚工艺品的制作过程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知识,设问指向如何促进思州石砚制作技艺更好地传承,属于措施类试题。

解答时把握材料关键信息,调动运用文化与经济、文化创新的途径、文化自觉和自信等知识,结合促进思州石砚制作技艺更好地传承进行分析。

(3)实施文化创新发展战略,努力打造特色文化名城。

请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为该县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解答时首先明确考查范围是历史唯物主义,主要包括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规律、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生价值观、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的方法论要求,结合努力打造特色文化名城进行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