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典型案例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1644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典型案例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生产典型案例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生产典型案例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生产典型案例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生产典型案例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生产典型案例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生产典型案例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生产典型案例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生产典型案例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生产典型案例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生产典型案例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生产典型案例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生产典型案例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生产典型案例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生产典型案例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生产典型案例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生产典型案例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生产典型案例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生产典型案例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生产典型案例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产典型案例集.docx

《生产典型案例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典型案例集.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产典型案例集.docx

生产典型案例集

华荣科技有限公司

生产部无线制造部

典型案例集

(V1.0)

 

 

目录

案例1:

常见质量问题解析

(1)3

——操作方法不正确

案例2:

常见质量问题解析

(2)4

——更换物料后未认真检查

案例3:

常见质量问题解析(3)5

——习惯成自然

案例4:

常见质量问题解析(4)6

——发现问题不进行备注和反馈

案例5:

常见质量问题解析(5)7

——维修中不能解决的问题不备注

案例6:

常见质量问题解析(6)8

——信息传达不到位

案例7:

常见质量问题解析(7)9

——工具管理不到位

案例8:

常见质量问题解析(8)10

——操作未程序化

案例9:

常见质量问题解析(9)11

——欠料操作时未备注

案例10:

常见质量问题解析(10)12

——操作过程中受干扰

案例11:

常见质量问题解析(11)13

——盲目满足JIT

案例12:

批量质量问题的最大根源

(1)15

——ECO执行不到位

案例13:

批量质量问题的最大根源

(2)17

——不核对物料编码

案例14:

批量质量问题的最大根源(3)18

——凭经验作业,不核对实物

案例15:

批量质量问题的最大根源(4)19

——对操作指导书理解不到位

案例16:

批量质量问题的最大根源(5)20

——存在依赖思想和侥幸心理

案例17:

批量质量问题的最大根源(6)21

——对已发生的问题改善不到位

案例18:

不按文件操作是产生质量问题的最大根源

(1)22

——贪图操作方便、质量意识淡薄

案例19:

不按文件操作是产生质量问题的最大根源

(2)23

——不看操作指导书,凭经验作业

案例20:

不按文件操作是产生质量问题的最大根源(3)24

——员工粗心大意、责任心不强

 

常见质量问题解析

(1)

——操作方法不正确

一、事件经过:

2006年7月5日FQC发现一台02111995机柜背面上TRB母板有1PCS螺钉用错。

正确为M3X10螺钉,错用成M3X11螺钉。

二、原因调查:

1.员工操作失误,因每台02111995机柜背板所用螺钉为M3*10和M3*11两种,两种螺

钉切换着进行固板,操作员工在取拿时出现混放导致1PCS螺钉用错。

2.打板为两人配合进行作业,前面插工装员工本应对螺钉有无用错需进行检查。

当时操作人员因注意力不够集中而导致螺钉用错没有检查出。

3.操作方法欠佳,两种螺钉在不断地进行切换中容易出现混放、混用等质量隐患。

三、预防措施:

加强现场螺钉管理:

分类隔开放置,不同编码区分放;标识明朗、清楚。

禁止一人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型号的螺钉;改变现有的操作方法:

有一人同时使用两种螺钉改为一人使用一种螺钉的方式,这样可避免当同时使用两种以上不同型号且相似的螺钉时因切换而出现混放、混用现象。

四、总结:

公司和部门都提倡一次性把工作做好,怎么一次性把工作做好?

首先要预见到问题的发生,并找到问题的解决途径和方法才能真正做到一次性把工作做好。

M3规格的几种螺钉是工段最容易出现混用的现象,首先我们应该看到现场所用的螺钉规格相近,只是在螺钉长短上有所区别,所以应该根源——即螺钉的放置上进行区分,其次应该在取用螺钉和紧固螺钉环节进行控制,将需操作M3规格的几种螺钉由不同的人员进行操作,这样才可以彻底解决螺钉混料的问题!

 

常见质量问题解析

(2)

——更换物料后未认真检查

一、事件经过:

2006年7月7日PQC在检验时发现一台02111995机柜J1线没有接到TDU板上,而是悬挂在分线盒上。

二、原因调查:

1、员工潘XX在装配前没有先检查物料是否有故障,而是装上机柜后才发现有故障又来拆卸、重装。

2、当时发现该机柜发现TDU板有故障需进行更换,在更换过程中操作人忘记把J1线接到TDU板上了。

3、更换后没有一一核对所拆卸的作业与重装的操作内容是否一致。

三、预防措施:

1、做TDU板工序的员工装配完后必须认真检查TDU板,检查无不良后方可流到下一工序;扎线员工在接线前检查TDU板是否合格。

检查无误后再接线、装配。

避免使用不良TDU板后再来拆卸、重装带来质量隐患。

2、该线缆比较隐蔽,操作时容易被忽略。

后续固定为装TDU板后第一时间接上该电缆。

避免遗忘而导致漏接。

四、总结:

保持操作过程的连贯性和持续性可以有效的防止问题的发生;对不可避免出现的中断、改制情况一定要进行备注、标识,操作员工对所操作的内容需要进行复检再确认。

确保更换物料正确无误!

 

常见质量问题解析(3)

——习惯成自然

一、事件经过:

2006年7月9日PQC在检验W02111998机柜时,发现其中有一台机柜滤波器到避雷器的电缆04044310错接成04044982。

二、原因调查:

1、当天W02111998的机柜共生产了6台,前面的5台滤波器到避雷器的电缆使用都是正确的。

接最后一台时操作员工想当然地认为随手在成套内取的电缆也是正确的,也就没有检验电缆的编码就将电缆接上机柜了,接上之后也没有进行检查。

2、04044310和04044982都是成套04012116内的单根电缆,外观几乎相似,相互之间的区别比较小,不看编码很难区分。

3、属新员工操作,品质意识薄弱。

三、预防措施:

1、利用早会宣导:

无论在什么情况之下装配之前都必须核对物料编码是否正确,只有物料的编码才是识别物料的唯一标识;

2、工段长、组长每天必须对员工“装配前是否核对物料编码”进行抽查,平时巡检时注意关注员工是否是先核对物料编码后操作的;以此来加强员工对此方面的重视;

3、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新老员工技能交流来帮助新员工尽快地提升装配技能和品质意识。

四、总结:

物料外观相似但是编码不同的情况比较多,单凭识别物料的外观而忽视物料的编码确认,就很容易造成物料用错的问题发生。

就更该从管理上下力来预防此类问题的出现。

另外,该案例的特殊点在于员工在装配前5PCS机柜时是操作正确的,在最后装配时想当然地认为最后1PCS电缆也是正确的,所以员工应该反思自己的这种习惯性动作是否正确,管理者也要更多地关注员工的习惯性动作是否与所要求的规范是一致的。

 

常见质量问题解析(4)

——发现问题不进行备注和反馈

一、事件经过:

2006年7月2日PQC在调测区发现一台W02112057机柜避雷器地线漏接。

二、原因调查:

1、操作员工詹XX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成套电缆中少04042425的电缆1pcs,但是发现少物料之后没有在自检表上备注也没有向其他员工做任何的提示。

2、操作员工对缺少物料应该首先填写《生产问题反馈单》,并知会处理相关问题的工段长处理,而不是私自的挪用物料或者不对问题进行处理。

这样问题即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又制造了遗漏问题的隐患。

3、操作过程中发现有异常的情况的前提下,操作员工没有第一时间的将信息备注到检查表上面,在进行了后面的操作之后就逐步的将前面已经发现的问题遗忘掉了。

4、操作员工检查的过程中方法有问题,如果有自己正常的检查流程是可以将问题发现的,说明操作的过程中对该附件重视不够。

三、预防措施:

1、操作员工发现物料有异常之后第一时间将异常情况备注到机柜的检查表上面,并立即填写《生产问题反馈单》交给工段长进行处理,并知会、提醒后面的检验环节,防止出现遗漏。

2、工段长利用早会的时间向所有的员工培训《生产问题反馈单》的填写,再次明确生产异常问题反馈一定要贯彻“实时、实地、实物”原则,第一时间对生产异常问题进行处理;加强员工对附件的关注,对附件必须进行详细的核对,同时把扎完线后绑扎该电缆改为扎线前绑扎;对生产问题反馈单的填写情况进行进一步的督促。

四、总结:

1、员工对操作过程中发现的异常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才导致已经发现的问题遗漏到下一道工序,没有一次性将工作做好就很难再次将工作做好,更未将问题在CHECKLIST上进行备注和填写《生产问题反馈单》,也未向工段长进行反馈,在后续的操作中逐渐就把该问题遗忘了!

2、工段对《生产问题反馈单》的填写还是有贯彻不到位的地方,还是有一部分的员工反馈问题的意识淡薄,工段还需加强此方面的宣导。

常见质量问题解析(5)

——维修中不能解决的问题不备注

一、事件经过:

2006年8月24日FQC周XX在调测成品区域检验机柜时,发现1PCSW02111995机柜前门与机柜之间的地线未接且前门无接地柱。

二、原因调查:

此机柜(暂定为A机柜)原本前门与机柜之间有地线且前门有接地柱,只是存在天馈线生锈的问题(该问题在CHECKLIST上进行了备注),但一时不能解决,此间恰巧有另一台机柜(暂定为B机柜)存在前门无接地柱的问题,只需进行换门就可解决,于是维修人员将A、B两台机柜的前门进行了更换,将B机柜维修合格,而将无接地柱的前门装在了A机柜上(因无接地柱故也未接地线),但忘记了在A机柜的CHECKLIST上进行备注,后来A机柜的天馈线生锈的问题得到解决,但因CHECKLIST上没有备注相关信息,问题确认人员未关注到此问题,最终导致问题流到调测区域!

三、预防措施:

1、对于生产中遇到的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应该在CHECKLIST上进行备注,便于事后维修确认!

2、对于所有维修人员特别是新员工再次强调不合格品的处理流程,要按流程对故障品进行维修,进行跟踪确认!

四、总结:

对于现场故障品的维修工作应加强监控,严格按照不合格品的处理流程进行操作,不接收、不制造、不放过任何故障品!

更不能随意地到其它机柜上拆卸零部件。

 

常见质量问题解析(6)

——信息传达不到位

一、事件经过:

2006年8月7日机柜内1PCS04047198来料为VA版本,而操作员工未更换为LV1版本电缆,PQC漏检,被FQC检出。

二、原因调查:

关于“04047198来料如为VA版本,操作员工在操作时应更换为LV1版本电缆”的信息,前期工段长和组长已通过早会等方式知会过所有老员工,前期各老员工也做得很好,对于来料中的VA版本电缆都能即时发现及更换(此操作已有一个多月),但此次该机柜的操作工张XX为一名新员工,属第一次操作,其师傅何XX在帮带过程中未向其传达此信息,导致此问题的发生,同时此问题责任人定位为何XX。

三、预防措施:

1、工段长当即召集所有扎线员工进行培训,同时在次日早会进行抽查,确保每位员工都对此信息了解。

2、同时强调老员工对新员工的帮带职责,规定帮带时间为7天,在7天之内老员工应将所知信息完全传授给新员工,新员工在此过程应认真学习,同时将培训内容在培训记录表中如实记录,由新员工签名确认,若老员工未培训到而导致问题发生,责任由老员工负责;若老员工培训到位而仍有问题发生,责任由新员负责。

四、总结:

新员工的大量涌入对生产现场的质量状况冲击非常严重,在此过程中应关注老员工对新员工各方面信息是否传达到位,应着重关注老员工对新员工的培训工作和效果,应尽快建立一套适宜本工段的完善的培训机制,随时检查,定期总结!

 

常见质量问题解析(7)

——工具管理不到位

一、事件经过:

2006年7月17日客户反馈W02112092机柜里掉有1PCS小平口批在机柜底部。

二、原因调查:

1.操作员在扎线时,由于粗心大意将手批掉进机柜,且没有及时发现手批掉在比较隐蔽的地方,检验员不容易发现,在运输途中手批被震动出来,导致在客户处才发现。

2.工段对工具没有严格管理,工具没有得到有效的监控,员工少了工具后没有第一时间发现或暴露出来。

导致流入到客户处才发现。

3.员工操作随意,装配机柜时把工具放置在机柜内,装配完机柜后遗留在机柜内。

三、预防措施:

1、对工段所有工具进行重新编制,做好台帐、登记及标示。

员工每天下班后对个人工具进行清点,组长进行抽查。

2、每天工段长、组长过程中进行稽查,不允许员工在装配机柜过程中为了方便把工具放在机柜内,对于未按要求执行的员工,进行通报批评,并扣除当月绩效奖金。

四、总结:

一个好的措施和制度对预防问题的发生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因此制定一个好的工装管理制度是解决工装丢失的根本解决方法;其次,人员是措施和制度的执行者,很难想象一个员工连自己的工具都丢失还能操作,这只能证明该员工质量意识极其不足,因此跟踪和检查员工对各项制定措施的执行情况是各管理者的一项重要工作!

 

常见质量问题解析(8)

——操作未程序化

一、事件经过:

2006年7月2日PQC发现一台02111995机柜电源背板漏打1PCSM3*11组合螺钉。

二、原因调查:

1.员工蔡XX操作失误,没有一直按一定的顺序或遵循一定的规律进行操作,导致操作时出现盲区,造成漏打螺钉。

2.当时员工注意不集中,导致漏打螺钉而没有及时发现。

3.没有按一定的流程进行操作或太过于自信,操作完后没有回头再自检一遍,导致漏打螺钉而没有及时发现。

三、预防措施:

1、工段长通过不断的巡检、抽查、再次落实紧固螺钉的四步骤:

首先:

操作者要明确掌握操作工序螺钉装配使用数量;其次:

操作过程需遵循“对角对称逐步紧固”的螺钉紧固原则;再次:

紧固螺钉“默数数量”意识要支配整个装配过程最后:

需自检以上三步。

2、通过宣导和相应的培训来提升员工检验意识及检验技能,通过检验来弥补操作中不足之处。

固定完一件物料后必须清点所需螺钉数量是否与实物一致。

使员工的操作更能靠近“一次性把事情做好”。

四、总结:

其实我们每个员工每天的工作基本上都是较为固定的,员工长时间重复相同的操作难免会觉得枯燥,这时就可能分心,就有可能出问题,而我们的工作又不能说都是非常简单,有些工序都是较为系统的,当装配一台机柜时一般都是先进行开箱检验,然后安装母板、部件,最后扎线,同样安装母板时,紧固螺钉也应该遵循一定的顺序,如常见的紧固螺钉的三种方法:

对角、对称、逐步紧固。

而如果没有形成一套良好的操作程序,一会儿扎线,一会儿打螺钉,或者螺钉东打一颗,西打一颗,则不仅仅会降低操作效率,而且非常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因此,一名良好的员工在操作中一定要找出一套适宜自己的操作方法,将自己的操作程序化!

 

常见质量问题解析(9)

——欠料操作时未备注

一、事件经过:

2006年6月27日FQC巡检时发现机柜顶部接线端子两端漏装终端固定件2pcs,随后在终检时又发现机柜DTRU框电源线上面漏装14990092防尘罩6pcs。

二、原因调查:

1、操作员工操作的过程中知道需要安装终端固定件,但是由于安装的过程中的几个步骤并不固定,导致在装配的过程中员工的操作因为没有先后顺序而出现混乱。

在后面的检查中也没有整理出必检的项目和相关的检验流程,导致出现问题遗漏。

2、14990092的防尘帽一开始处在欠料的状态,到料之后由操作员工进行补料,在补料的过程中将安装防尘帽的工序进行了签名,但是实际没有对防尘帽进行安装。

三、预防措施:

1、操作员工找出对应工序操作内容的安装步骤和检验流程,形成标准化。

装配的过程中只要按照固定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和检验,就可以很好的避免和发现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欠料或一次性无法将工作完成时,必须把当时的状态备注清楚,作好提示,防止出现漏装配。

在物料齐套后,由当事操作员工进行补料,补料过程中应先进行补料,再进行签名,如果进行补料的机柜是检验员已经检验过的机柜,则操作工一定要通知检验员对补料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环节进行检验。

四、总结:

该案例主要涉及到两方面问题:

操作未标准化、程序化;欠料操作时未备注。

对于操作未标准化、程序化的问题,在前一个案例中已进行了说明,这里主要讨论关于欠料操作未备注的问题:

在工段日常的订单供货中,由于每种机柜的不同物料是由不同供应提供的,每一个任务令的所有物料不可能一次性齐套,而客户有时要求到货又非常紧急,这种情况下工段一般都安排先将能够操作的工序完成,待剩余物料到料后再将未操作的工序完成,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欠料对供货的影响,但这样操作后又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另一个问题——补料过程中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涉及到补料,首先应该把欠料情况在CHECKLIST上进行备注,其次在补料后应进行签名(如果进行补料的机柜是检验员已经检验过的机柜,则操作工一定要通知检验员对补料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环节进行检验)。

常见质量问题解析(10)

——操作过程中受干扰

一、事件经过:

2006年4月26日PQC发现一台02111995机柜左侧装饰条漏打1PCSM5螺钉;随后又发现一台W02112313机柜公共插框背板漏打3PCSM3*10组合螺钉。

二、原因调查:

1、操作员工马XX在装配W02111995工侧装饰条时,操作员工黄XX在紧固W02112313公共插框背板时,没有完成当前工序就被叫去做其他的事情了,回来之后错误的认为已经装配完,导致机柜漏打螺钉而没有及时发现。

2、以上两名员工没有一次性把工作做完,缺乏一次性把工作做好的理念;操作员工当时没有及时的将所做事情的状态备注到机柜的检查表上面,对不能确信没有问题的地方没有进行复检。

三、预防措施:

1、各员工应尽可能的不去打断其他员工的操作,尽量保证操作员工将一件事情做完之后再切换到另一件事情。

2、在一件事情没有做完就必须切换到其他事情的时候,操作员工必须将当时的操作状态备注到机柜的检查表上面,接上后进行核销。

保证工作思路的连贯性和持续性。

3、工段长和各组长利用早会宣传一次性把工作做好的重要性,让操作员工清楚对中断过的操作所存在的质量隐患及如何去避免。

四、总结:

我们的操作指导书和CHECKLIST等指导员工操作的文件都是基于员工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有着良好的心态,持续地、连贯地进行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员工能够很轻松地进行操作,只要是经过系统培训的员工,出问题的机率是很低的,除开考虑员工的主观因素和信息传达是否到位,一个技能全面的员工的问题往往都出在各种干扰下,如操作过程中被其他员工打断,突然发现工具被被人拿走影响操作,电批中途故障而不得不采用手批紧固螺钉……等等。

所以各工段长和各组长应考虑如何给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操作环境,不仅有利员工在工作中的心态稳定,也有利于员工能够持续地、连贯地进行操作,有利于提高效率,更有利于保证质量!

每位员工在操作过程中也应尽可能地不去打断他人操作或受他人干扰,保证一次性将工作做好;员工在操作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确实要中途停下来,则应该在CHECKLIST上进行备注,以便后续操作,避免漏操作!

常见质量问题解析(11)

——盲目满足JIT

一、事件经过:

2006年8月24日,FQC在调测区检验时发现1PCSW02111995机柜少装2PCS风扇,多贴1PCS标签,未执行ECA377723,另有1PCSW02111995机柜多装2PCS风扇,未执行ECA377723。

二、原因调查:

1、当天的机柜要货紧急,要满足发货只能将调测完正常的02111995机柜50台更改成去掉上面的铭牌和风扇,即执行ECA377723。

操作员工在拆除风扇时出现混乱,导致问题的出现。

2、组长在执行ECA的过程中安排的是新员工进行操作,事后抽查了十多台机柜认为不会有问题发生就没有对所有的机柜进行检验。

对问题的跟踪存在侥幸心理,对问题的发生虽然采取了预防的措施但是没有进行全面的控制。

3、执行ECA的标签在执行ECA之前进行粘贴,导致没有一个环节进行最后的确认监控。

三、预防措施:

1、生产中提前安排执行ECA的机柜生产,避免出现交货紧急更改机柜的情况发生

2、安排员工操作的过程中注意新老员工的搭配,新员工由于经验和技能的原因对问题的避免和控制缺乏必要的能力,如果没有老员工的引导很容易就出现问题。

3、工段现在新员工的数量太多,没有足够的老员工对新员工的操作进行进一步的培训

4、执行更改的过程中,由最后确认的员工负责粘贴执行ECA的标识,并对整个的操作进行确认。

5、在操作之前,组长要对即将进行的操作进行风险评估,并将预防的措施知会到每一个操作员工。

四、总结:

1、标识的张贴是对整个操作已经结束的确认,如果没有执行标识的内容就提前进行了标识就失去了对问题进行确认和发现的机会。

同时标识的内容和实际的操作不一致,必然导致问题的发生。

2、每个工段都会遇到JIT供货紧急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工段应一方面考虑提高员工效率,同时更应该意识到更应保证质量,不能因为满足JIT而忽略任何一个影响质量的细节!

而在既要满足JIT又要执行ECA的时候就要更加小心,一定将执行ECA更改的每一个细节知会到每一个操作员工,同时各组长应及时跟进执行情况!

 

批量质量问题的最大根源

(1)

——ECO执行不到位

一、事情经过:

2006年3月29日,我司插框工段生产023000530插框由于没有执行ECO2000603473更改,导致批量出现漏装2PCS03036715机框管理模块,并且检验员已检验完毕,正准备发货,下午生产部主管高工检查ECO执行时发现工段未执行,才导致没有发货到客户,否则,那将是一个批量性投诉。

二、原因调查:

3月30日,得到此信息后,QE立即组织我司工艺、质量、生产、计划等相关部门进行检讨会,检讨各自存在的漏洞。

具体如下:

计调方面:

3月28日,计调下单时核对华为分料单与BOM清单时发现分料多了2PCS03036715物料,后反馈给工段和工艺。

计划已提醒相关部门注意。

工艺方面:

3月28日下午工艺针对计调反馈的异常向华为设计反馈情况,确认2PCS“多余物料”需进行装配,并被告之华为ECA更改单已下发我司。

3月29日上午9:

00工艺询问文控是否有ECO更改单,文控才把ECO更改单放入ECO系统,工艺工程师也在大概9:

20左右处理完毕,但在处理ECO电子流时未要求文控下发文件,工艺主管审核意见为“请执行更改,我司有生产,请工艺跟踪”,但未将电子流打回工程师重新处理,流程仍往下走,导致文档管理员未将图纸下发给工段和检验员,工艺工程师也未及时跟进生产过程中ECO执行情况。

文控方面:

华为发放此ECA-319029更改单是3月25日(星期六)到我司,ECA生效日期为3月24日。

文控员3月27日已下载到我司ECO系统(从文控员自己记录中查出)并且已编号为200603449,但在ECO系统查询与其序号相邻的ECO编号(200603448、200603500)都有,刚好没有200603449编码,这样就有两种可能一是系统编码可能被人删除,二是文控员在3月27日忘记把ECA更改单放入ECO电子流中,但从服务器上查不到删除记录,那最大可能就是第二种情况(文控员忘记把ECA更改单放入ECO电子流中),直到3月29日上午工艺询问时才放入ECO电子流,这样导致ECO处理在我司延迟了大概1天。

作为文控部门,对于客户已生效的ECA更改单,文档中心应作为特急ECO启动并知会工艺及时处理。

生产方面:

3月28日,工段长知道此插框华为分料与BOM清单有异常情况下没有进行跟进,也没有向工艺反馈应怎样处理,而是按照前期指导书进行装配。

新物料员未执行“日清日结”,工段装配完后仍未发现物料“异常”。

操作员工按指导书、BOM装配,未发现问题。

3月29日,工艺处理完ECO并知会给工段,工段长没有查看ECO电子流,刚好工艺在处理ECO更改单时又没有要求文控发放书面的ECO,导致工段在装配时不知道产品有更改。

质量、检验方面:

3月29日,工艺处理完毕ECO电子流并知会给QE、由于没有查看ECO电子流,不知道有更改,对产品跟踪不到位。

3月29日,PQC、FQC在检验时由于没有收到书面ECO更改单,又没有查看ECO电子流,导致在检验环节也不知道产品有更改。

三、纠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