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设计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质疑与完善.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2336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科毕业设计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质疑与完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本科毕业设计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质疑与完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本科毕业设计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质疑与完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本科毕业设计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质疑与完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本科毕业设计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质疑与完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本科毕业设计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质疑与完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本科毕业设计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质疑与完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本科毕业设计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质疑与完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本科毕业设计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质疑与完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本科毕业设计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质疑与完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本科毕业设计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质疑与完善.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本科毕业设计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质疑与完善.docx

《本科毕业设计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质疑与完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毕业设计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质疑与完善.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本科毕业设计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质疑与完善.docx

本科毕业设计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质疑与完善

目录

一、当前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1

(一)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现状……………………………1

1.利润最大化目标存在的合理性……………………………1

2.利润最大化目标引起企业高层领导的不合理行为………2

(二)利润最大化目标引起的问题…………………………………4

1.环境污染……………………………………………………5

2.社会道德沦陷………………………………………………5

二、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完善………………………………6

(一)企业在不同发展的阶段应考虑不同的财务指标……………6

1.股东财富最大化……………………………………………6

2.EVA指标……………………………………………………7

3.企业价值最大化……………………………………………7

(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8

1.社会责任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8

2.要实现社会责任最大化……………………………………9

参考文献………………………………………………………………11

致  谢………………………………………………………………12

 

一、当前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现状

利润最大化目标符合我国目前的现实经济情况,对处于市场竞争中的企业来讲 ,利润目标最能反映企业的本性 。

追求利润是避免淘汰、维系生存和寻求发展的必然选择 ,是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 ,是企业行为的“原动力”。

我们不能以利润目标的某些负面影响或其他理由而否定企业正常的利润追求。

企业只有使自己获得的收益大于投入成本,即获得利润,才取得了生存权。

一个企业的价值最终是由它的长期利润潜力所决定的,是由它是否为社会提供持续的产品和服务决定的。

任何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都必须不断积累资本、增加财富,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否则就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更谈不上发展、壮大了。

因此,企业追求利润具有经济上的客观必然性和合理性。

1、利润最大化目标存在的合理性

(1)利润最大化目标符合刚刚创立的企业

企业表示商事主体企图从事某项事业,且有持续经营的意思。

它是“主体从事经营活动,借以获取盈利的工具和手段”或者“创制企业和利用企业进行商事营业活动并非商事主体的终极目标”,其最终目的无非是为了“谋求自我利益的极大化”。

生存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生存是企业发展的第一步,也是企业的底线。

一个企业如果不能创造利润,那么它将不会有发展的空间。

利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生存。

一个刚刚创立的企业,在制度设定上和经营管理上都是缺乏经验的,需要一个过程来完善。

而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能否有继续经营的经济条件是至关重要的。

刚开始的亏损是正常的,但是一直亏损的企业是无从发展的。

所以,利润对于投资者的信心的影响是巨大的。

“利润最大化”对于改革中的中小企业来说,一能评价企业生存能力,小企业在获利中才能求得生存;二能指导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实现能大体反映出企业资金处于较优的流转状态,也反映企业的较强的获利能力,尤其是长期视角下的企业盈利的持续增长最能说明问题。

此外,亦能实现对企业各利益方满意的回报。

既然这样,不能说其不是一个有效的理财目标。

另一方面,从中小企业的角度来看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其目标,理由是,“利润”对于陷入市场经济竞争海洋中的企业特别重大,其“利润最大化”的倾向十分明显。

从总体来看,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最为典型,它们在经济圈中扮演着最为活跃的角色,也是流动性最强的企业群体,市场经济中,每天有很多新的企业出现,每天又有新的企业清算、破产。

就是这样的企业群,生存对于它们具有特点重大的意义。

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持续的获利是中小企业梦寐以求的理财结果,它既能避免淘汰,同时显示自身旺盛的生命力。

(2)利润最大化是企业追求其他财务目标的基础

在企业的发展初期,以“利润最大化”目标来规划企业生产、营销与理财活动,简单明确而且操作性强。

中小企业管理者会优先选择“利润最大化”这个直接与“利润”挂钩的目标,这其中也体现了一种管理的效率。

因为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就显得繁琐,如在具体指标的量化上没有合理的价值参照,中小企业很多没有进行股份制改组,即使发行股票的中小企业,由于股票不上市流通,市场对企业价值合理的评价也处于缺位状态,从而导致这些目标在实践中运用起来比较抽象,可操作性较差。

所以,企业在还没壮大的时候,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必然的,同时,追求利润最大化也是在为以后追求其他财务目标打基础,毕竟,只有解决了生存的问题,才能提“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

因此,利润最大化是企业追求其他财务目标的基础。

2、利润最大化目标引起企业高层领导的不合理行为

(1)促使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虚报利润

安然公司和世通公司的坠落都是从“巨额收入、利润”开始的。

这就让我们必须思考相关的一个问题:

我们的价值导向、经营标杆是否过分依赖账面收入与利润指标了。

我们不能怀疑虚假收入、虚假利润的频繁出现与收入、利润导向的相关性,日益要求实现短期利润的最大化。

这种“短期利润”导向在股市上的反映就是当期收入和利润的稳定增长的公司更易受到华尔街的偏爱,股价才能不断的攀升。

在这样的报告制度下企业陷入了两难境地:

一是要拿出使投资者满意的财务报告;二是要保证企业正常的发展。

很多时候是鱼和熊掌难以兼得,所以舍鱼而取熊掌。

持有公司大量股票或者股票期权的高层在推动股价上扬的动力下,当然会顺应时事,努力使公司每期的利润看上去很美,这里可能要用到一些非法手段,如伪造报表。

在中国,企业虚报利润的丑闻也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高层领导为了使自己在职期间的公司业绩令股东满意,甘愿冒险做假账。

上市公司虚增经营业绩,主要是通过人为的编造、变通等手段虚报公司净利润。

从目前情况看,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上市公司编造利润的现象非常普遍,例如,大唐电信公司2004年年度报告虚增利润:

公司在2004年年度报告公开披露的2004年度利润总额为62385759.04元。

但公司2004年通过费用资本化、少提资产减值准备、不当确认投资收益等方式,虚增该年度利润总额共计37186597.53元。

另外,有的上市公司连续出现中期报告亏损,而年度报告却实现盈利。

有的公司总是在亏损一重组一再亏损一再重组的怪圈中徘徊,还有一些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利润很低,甚至亏损,但净利润却很高,非经常性损益对利润的影响越来越大。

这些现象表明,一些上市公司在人为地调控利润。

(2)压缩企业的成本

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经营者会想方设法降低费用或增加收入。

主要的做法包括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强化成本核算、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市场销售等等。

在这一过程中 ,会发生一些短期行为。

企业行为的短视、投资的盲目、市场交易的不公平竞争 ,凡此种种给人们带来了诸多忧虑 。

有些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把已过期的产品或不合格的产品经过重新加工,然后拿到市场上去销售,给消费者身体健康造成了损害。

在一些粗放型生产方式的工厂里,工厂负责人更是把工人当成低廉的的劳动力,不顾一些工人的劳累,只看重生产指标。

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 ,市场经济的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对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也不大 ,再加上企业领导人员自身素质的约束 ,他们在市场经济中的不适应、不成熟 ,导致了一些急功近利的行为。

(3)导致短期行为

新产品研发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动力,是企业产品创新的核心环节,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从企业内部来,技术标准企业知识管理的一种形式,为成功开展新产品研发活动的决策提供知识基础。

从企业外部来看,技术标准有助于高技术企业协作研发动力的提高。

但是有一些高层领导人员为了自己在职期间的公司利润最大化,对开发新产品,只抓短线的不抓长线的。

在产品研发方面,企业不可以没有长远的眼光,因为其研发整体投入大于本行业的平均研发整体投入时,企业获得首先研发成功的机会就越大,在市场在抢占先机。

如果研发整体投入小于本行业的平均研发整体投入时,企业获得首先研发成功的机会就比较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一些企业也不重视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培养职工技能方面,不愿意花钱到智力投资上,不愿意提高企业职工的教育素质。

这对企业的发展十分不利。

我国企业最缺乏的是企业家人才。

很多企业经营者的素质不高,不能站在企业长远利益的角度看问题。

企业的科技人员和研究开发人员占企业员工人数的比重很小,同时,企业员工的素质和技能水平偏低。

在人才战略上只用人不培养人,大量裁减企业教育培训机构,提出“只试用,不聘用”的错误理念。

这样一来,员工的专业水平没能得到提升,反过来也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在市场条件下,私营企业作为产品或服务生产者,其经营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更大利润,然而私营企业为了短期的利益而损害长远发展和他人利益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三)利润最大化目标引起的问题

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企业目标惟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顾客,他认为一味强调利润会使经理人迷失方向,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企业可能为了今天的利润而危害明天的利益。

影响企业利润最终形成的因素是很多方面的:

从战略、产品设计、生产,到资金链、供应链、营销,再到客户关系、人力资源等等,几乎与企业相关的所有环节都会产生影响,只不过是不同时期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力强弱不同而已。

所有这些都告诉我们,企业能否获得持续发展取决于诸多因素,而以结果为导向的利润崇拜最终会给企业和社会带来麻烦。

1、环境污染

经济在发展,环境也不断地遭受到工业企业的污染和破坏。

在利润的驱使下,很多企业不断地扩大规模,提高产量,无视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

生产完成后,对在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有毒物质,没有及时加工处理,甚至有的为了减少费用支出而直接在农田或河流排放污染物。

由于只注重经济的发展,忽视了环境保护,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结果导致严重问题。

上个世纪,各个国家先后出现了严重的环境公害问题:

马斯河谷大气污染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多诺拉大气污染事件、印度博帕尔农药厂事件、切尔诺贝利核事故,都是由于工业发展排放的废水、废气和有毒物质,不仅危害当时人们的身体和生命的安全,造成大量的人口死亡,也影响了以后的一代甚至几代人的身体健康,并且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使良好的生态环境一去不复返。

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不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此要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也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在具体行动方面,要求企业不要片面追求利润,要注重保护环境。

2、社会道德沦陷

没人会否认利润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但令人担忧的是,工业革命时代产生的利润崇拜至今仍未得到有效纠正,利润仍被作为衡量企业成功与否的几乎唯一的标准。

在一个社会中,一旦个人的成败被套上权力和金钱的量具,这个社会必然会发生心理扭曲。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不法分子在利益的驱动下,把不合格的产品拿到市场上去销售,谋取更多的利润。

例如,2004年的安徽阜阳的劣质奶粉事件,很多穷人的婴幼儿吃了劣质奶粉,造成营养不良。

还有苏丹红、吊白块、潲水油等事件不断发生。

而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由于不法奶农为获取更多的利润向鲜牛奶中掺入三聚氰胺,更是让人对企业片面追求利润而忽视产品质量的行为深恶痛绝。

企业或者公司为了利益最大化可以不惜以危害消费者的生命健康为代价,这样的道德沦丧岂是能用金钱来补救的。

二、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完善

(一)企业在不同发展的阶段应考虑不同的财务指标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很多制度和发展目标都会随着企业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根据财务目标反映理财环境的理论,公司治理的逻辑变了,则公司进行财务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也必然要相应变化。

也就是说,财务管理目标会因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动而变化,进而通过财务管理活动,在企业价值的增长中满足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要求,甚至鉴于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相对地位的明显变化,利润至上公司治理逻辑必然要求改变,企业也需要相应地优化现有治理结构逻辑下的“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或“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

1、股东财富最大化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进行股份制改革是必然的。

股份制企业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在股份制经济条件下,企业提倡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是合理的。

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为股东带来更多的财富。

在股份制经济条件下,股东财富由其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票市场价格两方面来决定,在股票数量一定的前提下,当股票价格达到最高时,则股东财富也达到最大。

股东财富最大化有其积极的方面:

第一,概念清晰。

股东财富最大化可以用股票市价来计量。

第二,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第三,考虑了风险因素。

因为风险的高低会对股票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第四,股东财富最大化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

因为不仅目前的利润会影响股票价格,预期未来的利润对企业股票价格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第五,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比较容易量化,便于考核和奖惩。

2、EVA指标

企业进入成长期,意味着企业已处于平稳发展时期,这时供应渠道畅通,产品已有较稳定的客户,市场占有率呈上升趋势,企业已具备良好的社会形象,企业管理的重心是如何延长成长期,以便获得持久、稳定、尽可能多的利润,增强获利能力,树立更好的企业形象,为成熟期的重心转移创造条件,此时的财务目标应是经济增加值。

EVA公认的标准定义是指公司税后经营利润扣除债务和股权成本后的利润余额。

在传统的会计利润条件下,绝大部分公司都在“赚钱”。

但是,许多公司实际上以股东利益为至高点,因为所得利润是小于全部资本成本的。

在这一方面上,EVA纠正了这个错误,并明确指出,高层人员在运用资本时,必须“为资本付费”,就像付利息一样。

,EVA指标考虑到包括净资产在内的所有资本的成本,也显示了一个企业在每个报表时期创造或损害了的财富价值量。

换言之,EVA是股东想要得到的利润。

如果股东希望得到10%的投资回报率,他们认为只有当他们所得到的税后营运利润超出10%的资本金的时候,他们才是在“赚钱”。

反之,则是亏本的。

 

3、企业价值最大化

当企业做大做强之后,企业的高层领导人应该把眼光放到企业价值的实现上,而不是只想着赢利。

因为企业存续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从主观上对其包括价值取向、审美取向等观念不断追求的过程,以最终实现其对自身价值的追求。

企业进入成熟期,表明企业出于自身能力的限制,与企业环境已处于基本均衡状态,其产品销售渠道、销售量以及利润已达到最高峰,此时企业应十分注重与各方面的利益协调,以求得各个相关利益者的支持,努力拉长成熟期的平台,尽可能推迟进入衰落期,因而此时的财务目标应是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具有深刻的内涵,其宗旨是把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放在首位,着重强调必须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兼顾企业各利益主体的利益。

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其优点主要表现在:

第一,这一目标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价值。

有利于统筹安排长短期规划和合理选择投资方案,有效筹措资金,合理制定股利政策等。

第二,这一目标反映了对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

能够克服企业追求短期利润的行为,因为企业的价值更多的受企业未来发展潜力的影响。

(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所谓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们盈利或赚钱作为自己的唯一目的,而应当对股东外的其他社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负责。

这种利益包括雇员利益、消费者利益、当地地区利益、环境利益、社会弱者利益及整个社会公共利益等内容。

1、社会责任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多年前,通用汽车公司曾说过,“有利于通用汽车的也有利于美国”。

然而,当绝大多数企业都将逐利作为最高目标而且不去关心获利的过程时,企业的利益将会与公众利益相冲突,并最终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

因此,在衡量企业成败时,我们除了关注通常的财务指标,是否还有必要考察员工的幸福指数、对环境的影响、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度等其他因素?

这些不仅是企业,也是社会公众需要深思的。

企业的社会责任并不意味与其经济责任相抵触。

在现代社会,企业的所有责任都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不应该也不可能被分开。

企业的经营行为也必然具有社会意义,就像企业的社会行为也必然具有经济意义一样。

企业的经营行为与社会行为的契合使得企业显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内涵。

我国很多企业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经营者和管理人员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只是一味压低劳动力价格,延长劳动时间,降低成本,职工的权益受到不应有的伤害和影响,没有做到以人为本的理念,也没有把提高职工的满意度作为企业经营的价值取向。

今年春节过后,珠三角地区的工厂都普遍出现了农民工短缺现象,很多工厂的负责人都慌了,用各种奖励的方法去留住老员工欢迎新员工,但是还是不能解决问题。

这种“民工荒”的现象不是突然出现的,近年来,物价飞涨,很多人的工资都支付不了自己的生存成本。

而企业或工厂无视广大员工的压力,继续以低工资作为劳动报酬。

在这里反映了一个问题,企业的社会责任首先要在自己公司的内部员工中体现。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大的资产,只有对企业内部员工生活的负责,才能留住人才,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做准备。

所以,企业的社会责任并不意味与其经济责任相抵触,相反,肩负起社会责任的企业更能在同类行业中取得优势。

比如,在汶川大地震中捐款一亿元的王老吉,社会公益产生的口碑效应立即在网络上蔓延,许多网友第一时间搜索加多宝相关信息,加多宝网站随即被刷爆。

“要捐就捐1个亿,要喝就喝王老吉!

”“中国人,只喝王老吉”等言论迅速得到众多网友追捧。

一时之间,王老吉的销量大增。

2、要实现社会责任最大化

企业怎样处理好自身与社会的关系,怎样平衡效益与就业的关系,怎样转移经济利润和增加就业岗位,怎样在纳税之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事情,怎样肩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已成为当前社会重要的话题。

从世界越来越多企业案例来看,企业与社会间的关系是互动关系,是互相获益的。

企业的发展不能独立于社会环境之外的,社会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所以,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要兼顾社会大众的利益。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实体之一,是社会经济中的微观经济主体,遵纪守法,自觉维护社会正常的法制秩序和金融秩序,是每个企业的基本义务;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节约资源,为社会福利事业和公益事业提供帮助——这是企业应担负的社会责任。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企业追求价值最大化目标,谋求高额利润的同时,必然要不断创新,引进与开发新技术,更新设备,培养后备人才,从而为社会带来新产品,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在企业不断发展和价值持续增加的同时,既满足了消费者不同的层次的需求,也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财富,这是一个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

比如,海尔集团在2008年次贷金融危机影响中,仍然坚持可持续发展思路,为美国工人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为当地的就业形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当地政府及市民为了表达感激之情,专程给海尔颁发了“communityjobdevelopment”奖,受到各界的好评。

一个企业的成功不仅仅是以高质量的产品和高效率的服务获得社会的认同的。

他们通过关心社会公益和合理利用资源,如治理污染,为公众事业损献资金、物资和关心社会弱势群体等行动,建立起良好的公共关系,起到很好的广告宣传作用,赢得更高的企业评价。

这种评价既反映了企业的现实盈利能力,又反映了其潜在的获利能力,同时也反映出企业对社会的负责程度。

现代社会的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而有所转变。

比如,对环保产品的推崇,使得企业在生产产品和销售产品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环境保护,以此来赢取消费者的好感。

企业通过承担社会责任,还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经营管理思想,经营活动规范和特征企业文化建设、社会公益行为以及企业名称、商标、商誉等,既反映出企业的自身建设,也是社会公众对企业的综合评价。

企业的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通过各种努力建立起来的,良好的企业形象能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优势,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价值。

试想,若一个企业只单纯追求利润而不负担其社会责任,污染环境,挥霍浪费,置社会公益于不顾,既使一时能获得很多盈利,但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必然会急转直下,十分恶劣,最终导致企业价值大跌。

综上所述,企业价值最大化与其社会责任是相辅相承,互相促进的。

企业的发展和社会责任是分不开的,任何逃避社会责任的行为都会阻碍企业的发展。

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促使社会责任意识的强化,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

但是从另外的角度看,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必将增加费用或成本,如参加社会福利事业将会减少利润,看起来是与企业盈利目的相冲突的。

事实上,企业必须以辩证的发展的眼光来分析问题。

企业追求的是长期发展的价值最大化目标,不应因眼前的利润减少而忽视远期利益,放弃社会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