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2399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儿童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儿童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儿童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儿童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儿童教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儿童教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儿童教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儿童教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儿童教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儿童教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儿童教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儿童教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儿童教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儿童教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儿童教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儿童教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儿童教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儿童教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儿童教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童教育.docx

《儿童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教育.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儿童教育.docx

儿童教育

王财贵北师大演讲:

一场演讲,百年震撼

今天我之所以来这里,就是要说明一件事情——请各位老师,这一辈子务必要记住——教育是非常简单的事;教育是非常轻松愉快的事;要培养人才,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事。

我来这里,大家说我是台湾来的。

其实我所读的书,孔子,山东人;孟子,山东人;老子,河南人。

我到四川去,有杜甫的草堂,无限思古之幽情,就产生了。

所以这里没有任何的乡土的瓜葛,只有一种东西,就是人性,就是你和我的诚恳。

我们要注意了,这个已经断了的断层,我们怎样把它接起来?

其实我们自己也可以努力,但是,我们已经来不及了。

虽然来不及,大家也不要太丧气。

中国有句老话说:

'死马当活马医'。

我们自己也可以稍微努力,但是你不要太努力,你的努力也不会有大成就了。

补救补救可以,不要想出大人才了。

我们的大人才,在我们下一代那边,不要浪费了他们。

因为这种高度的文化教养,要在13岁之前完成。

怎么做?

你首先在这个工具上,要养成他能够读经、史、子、集的能力,就是要有文言文的教育。

你说:

它里面有糟粕,中国的传统里有糟粕。

有糟粕是一回事,如果你说有糟粕,也得要一个有功力的人,才知道哪里有糟粕,不可以随便乱讲的。

你要发扬它,你要有能力;你要批判它,你也要有能力;你要咒骂它,你也要有能力。

首先我们来培养这种能力。

我们阅读,渐渐融入其中。

以古人的智慧,渐渐开发我们的智慧。

尤其是我们现在所推广的这种教育,所读的内容,都是永垂不朽的智慧之作,叫做'经典之作'。

这些经典之作,让他耳濡目染以后,他不会变成一个三家村的,小里小气的顽固分子。

这些经典之作本身就是一个开放性的,一个高远的理想,一个开阔的胸怀。

你要涵养你的性情,你要增长你的智慧,你要提升你的眼界,你要增进你的勇气,都必须靠这些永恒的著作来启发你。

我们不是跟着孔子走,而是我们通过读孔子的书来启发我自己内在的信念。

如果孔子讲的话,不是我内在心灵里的东西,我可以不要孔子。

我们是凭这样的精神来读书的。

但是,孔子讲的话如果是千秋不朽呢?

他还是新的,未曾老去;他还是有活力的,未曾死去。

只要有人类,你就必须这样做。

不是孔子教我们这样做,而是你自己本身就希望这样做。

只是这些书,再来唤醒你。

所以经典是唤醒人性的著作,不是来压迫你,不是来宰制你,不是来奴役你。

千万千万要认识这一点。

要不然,我们就不能读他的书了。

孔子说:

'巧言令色,鲜矣仁'。

一个巧言令色的人,他的心灵一定是不干净的,一定是不诚恳的,这种人你一定要小心啦!

当孔子讲这句话的时候,是在二千五百年前。

他是在山东讲的。

但是,二千五百年之后我们在北京的人就可以'巧言令色'吗?

你'巧言令色'就是有仁德了吗?

你就可以去交'巧言令色'的朋友吗?

不是的,还是'鲜矣仁'。

如果一个美国人,他'巧言令色'就好吗?

不是的,他'巧言令色'照样'鲜矣仁'。

这就叫作经典。

这种话为什么我们不去读?

杜甫说: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假如你真的在一个'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环境之中,一个人如果不会'感时花溅泪',不会'恨别鸟惊心',这种人没良心!

所以杜甫不是他自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乃是普遍的人性都是如此。

这叫作千古之作,这叫作永垂不朽。

没有任何的政治势力,没有任何的经济势力,可以使那些东西永垂不朽,只有人性。

人性不在杜甫那里,不在孔子那里,在我们自己这里,这叫作经典。

经典不只是有了性情的涵养,不只是对我们人性的光辉启发,它又是最好的文学著作。

所有文学家只不过学到经典的一个面向,他就足以成家了。

唐宋八大家是不需要先读的,因为他们是中等层次,他们从哪里学来这些文学技巧?

从'经典之作'。

所以,你想要有好的文学素养,直接读经典可节省你很多时间。

有人曾经说:

读经这样一种教育就是教育的经济学,因为它太经济了,只要学一点点,它就有很大的收获。

从今天开始,我们每个老师,希望你记住一句话,我们所要教给学生的,一定是教他有用的东西。

而且一定是高度有用的,这个高度有用的就是一辈子有用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你只要教五分钟,就影响他一辈子,你只要教几句话,就让他一辈子受用。

假如不是这种教材,你就不要教。

为什么?

因为如刚才所说的,那些教材自己不学就会了。

你教他做什么?

台湾的语文教育失败了,严重的失败。

我们费了那么多的时间,来学国语、国文,但是语文程度,一年不如一年,为什么专门去浪费孩子?

我们举几个例子:

我们的小学生懂什么呢?

小学生只懂得他身边的生活。

于是,我们要'寓教育于生活',所以我们要教他身边的那种语言。

他懂得什么呢?

小猫小狗。

所以我们教他'小猫叫、小狗跳';'老师早、小朋友早';'我的书包里有书又有笔';'天这么黑,风这么大,爸爸不回去';'小华、小明、小英的故事'讲了六年,这三个人在六年之内阴魂不散。

学了这三个人的故事之后,一个人到了13岁升上初中了,他的心灵里面除了认识两千多个中国字以外,他的心灵当中用四个字可以形容:

一无所有。

完全浪费!

现在我举一个另外的例子:

这不是我说的,这是唐德刚先生说的,他反省胡适之所谓白话文运动。

胡适之先生是鼎鼎有名的人,他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邀请,在晚年的时候用英文讲自己一生的经历,叫作'自传'。

不是'口述自传',是英文,很有历史价值。

他叫他的学生唐德刚(现在美国纽约大学当教授),把它翻译成中文。

在翻译的时候,唐德刚一面翻译,一面就下注解,对于胡适之先生的功业有一些评论。

在讨论到民国八年'五四运动',民国九年'白话文运动'的时候,唐德刚先生这样说,我来念给大家听。

这一场的白话文运动,尤其是以白话文作为中小学教育工具这一点,其建设性和破坏性究竟孰轻孰重?

最好还是让在这个运动影响最重的时期,受中小学教育的过来人来现身说法。

因为民国九年的时候胡适之建议,国民政府把我们小学的国文教育完全改成国语,就是完全改成白话文。

小孩子只学白话文就好了,不要再学那些诘屈聱牙的古文了,这叫白话文运动。

唐德刚先生就是那时候,正好是小学生要入学的日子,于是他亲身经历到这种变化。

他说:

要由我自身的经历来说,才能够知道这种教育到底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是对国家有利,还是在残害国家。

依着本人,就是胡先生所称许的,当年新学制所教的小学生之一,不幸我是个乡下孩子,距离我家最近的国民小学叫做公立小学,公立小学一概都照政府的办法教白话文。

这个小学在十里之外,我们上不了公立小学,只好在家里由祖父开一个私塾来教我们几个亲戚的孩子。

我祖父是革命党,他的头脑是很新的,他有许多的改良,不是按照一般的私塾教育,但是在国文这一课,他却规定我们要背诵古文,作文也要用文言文,不许用白话文。

我在这个私塾之内,读了七、八年之久。

我的国文就从'床前明月光'一直背诵到'若稽古帝尧'。

'若稽古帝尧'是《尚书》,号称佶屈聱牙。

把《尚书》都背完了,大概四书五经、诸子百家都背完了。

最后,连《左传选粹》和《史记精华录》,也能整本的背。

在我们这些同学当中,除了二、三个实在背不下去之外,大多数的孩子都不以为是辛苦。

最后在家长的鼓励之下,竟然也主动去读《资治通鉴》和《昭明文选》这些大部头书,那时候几岁?

11岁!

在我们12岁那年上中学。

家长送我们上中学,必须有一张小学文凭。

所以只好把我们插班到公立小学去。

我现在还清楚记得,在公立小学上的第一堂国语课,就是有关早上那个公鸡的白话文诗。

他的诗是这样子的:

'喔喔喔白月照黑屋,喔喔喔只听富人笑,哪闻穷人哭,喔喔喔喔喔喔……'。

那时表兄和我三个人,都已经会背诵全篇《项羽本纪》。

《项羽本纪》,就是《史记》的一篇文章描写项羽的一篇很有名的文章。

我去数一数,总共九千二百个字,他们全都会背。

但是上国语课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和其他六年级同学,一起大喔而特喔。

在我们楼下就是小学一年级,他们国语课我听得几句:

'叮当叮,上午八点钟,我们上学去,叮当叮,下午三点钟,我们放学回。

'那时小学生们念国语,很有朗读的习惯。

所以早上早自习,晚上晚自习,只听得全校的孩子,一边'喔喔喔',一边'叮当叮'好不热闹。

各位,有教就有,没有教就没有。

同样上学,同样教书,他同样做功课,你教他什么,他就是什么。

胡适之的例子,可以让我们做一个警惕。

胡适之4岁就开始读古诗,6岁上私塾就开始背古文,到了9岁的时候读了三年古文,他就能看古典小说。

能够看古典小说的人语文程度已经很高了。

两年之内他偷偷地看完三、四十本古典小说。

一辈子作文基础就奠定了。

当时只有9岁!

到11岁的时候,他的老师就正式教他读古书。

因为已经读了四年古书了,以前读书是背,现在是自己读,已经有能力自己读了。

教师教给他的第一本书叫《资治通鉴》。

11岁就读完了。

到13岁就把《左传》读完了。

把《左传》读完了,大概这辈子必读的中国书都读过了。

以后就是复习、综合、创造。

以前中国读书人,都在13岁以前,把所有该读的书就全都读完了。

一些重要的书都放在肚子里面。

假如没有这样子的教育,这一辈子不要想成为一个所谓的大人才!

没有了,大人才就跟这个人分家了。

胡适之接受这种教育,他也没有变成书呆子。

以后,他记忆也很好,学英语学得也很快。

所以19岁考公费留学,20岁出国去。

到了27岁,在哥伦比亚大学拿哲学博士。

他凭什么拿博士?

他写了一篇文章叫《先秦名家研究》。

懂得诸子百家已经很困难,懂得名家就更困难。

没有高度的文言文基础,能够研究先秦名家吗?

所以胡适之非常容易就写出来了。

因为13岁前就读完了。

而且他写出来以后,美国教授看不懂。

所以糊里糊涂地,让他通过毕业了。

28岁回来,在北京当北大教授,他凭什么当教授?

13岁之前的功力。

他后来写了一本书叫做《中国哲学史》。

他凭什么写《中国哲学史》?

你能吗?

不到30岁全国闻名,凭什么?

13岁之前受的教育基础!

他去演讲,引经据典,不要带书的,从来不会错误。

因为他至少会背一千首诗词。

至少!

其他的书不用说了。

在他成功之后,建议我们的教育部,不要再让儿童读古文。

从此以后,中国人没有胡适之,出不来了,出不来了!

可怜的中国!

胡适之--读古书长大的!

你不是要写白话文,要把白话文写得很好吗?

徐志摩、朱自清,白话文不是写得很好吗?

--读古书长大的!

钱钟书、沈从文--读古书长大的!

鲁迅、老舍--读古书长大的!

林语堂、梁实秋--读古书长大的!

什么叫白话文?

不好好思考这点,万世不得超生!

他为什么能?

我们不能?

我们孩子比他笨,全国的孩子比他笨吗?

思想的问题、教育思想的问题。

一个孩子,你教他什么,他就学什么。

一个孩子的基本学习能力,是吸收能力,是海绵式的吸收、整体的吸收。

你教他什么,都会放在肚子里面。

懂不懂?

不懂。

但是,不懂就没有用吗?

你看看胡适之就好了,长大就有用。

一个人是会长大的,学的这些不懂的东西,他用几十年去懂,你怕什么?

但是,现在不学,一辈子就来不及了。

什么叫生涯规划?

这就叫作读书教育的生涯规划。

你要知道,现在所学的,不是现在要懂,但是一辈子有用,而现在不懂的学习,是不是很痛苦?

我们来检讨这件事情,假如学得很痛苦,不要学了,我们的孩子太痛苦了。

假如不是呢?

你怎么说呢?

简便易行的读经教育

以下介绍这样的教育,我们不要再讲理论了,我们就讲实在的。

你应当怎么做?

这种教育,在台湾称为'读经教育'。

这很简单,就是去读经典著作。

教材就是经典,教法就是读。

在我们大陆,一般人对'经'这个字有忌讳。

其实你不要忌讳。

我说,'经'就是经常之道嘛,永垂不朽的著作嘛。

现在也可以有呀!

但是,如果没有这种写经典的人物出现,就没有啊!

所以不是古代的书才叫经典,不是这样讲的。

我们完全是开放的心胸,只要你是够格,你是够高,够深,够远,你可以感动千秋万世,你就是经典。

对不对?

所以不拘是'经',还是'史',还是'子',还是'集'。

杜甫的,我们当作经来读;李白的,我们把他当作经来读。

但是,《红楼梦》就不大够,对不对?

但是它在小说里是经典之作。

不过他比起杜甫、李白还差一点。

我们就这样来选取经典之作。

所以要选择教材是很简单的。

我介绍大家选择的方法,没有固定的教材,一定要什么,或不要什么,硬规定什么教材,我们又不是教育部,不规定。

但是你自己可以选一选。

与其教语文课本,不如教《三字经》。

《三字经》读会了,语文课本就会了,教语文课本是没有用的。

语文课本,那在幼稚园他们就会了。

各位老师,你的孩子,你的学生,如果有以下情况,你要小心。

什么情况?

就是我们刚开学的时候,发下语文课本,他当天就看完,而且看完三遍,他能够跟他的母亲讲语文课本里面的故事。

我告诉各位:

你这本课本就不要教了。

怎么办?

明天再发一本新的语文课本,要不然你在浪费孩子的光阴。

我们下课的时候,听小孩子在他的朋友之间讲话。

他所讲的话这么流利,所用的词语这么丰富,如果它比我们语文课本还要更高深,我们语文课本实在是浪费他的光阴。

他如果是在家里看电视,他看自己的课外读物,如果那些知识更加丰富,词语更加优美。

我们却还在教语文课本,我告诉各位,你在浪费孩子的光阴,你是有罪过的。

我们应该知道,学了高度的表达,低度的表达自己就会,不要学。

你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去教《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些所谓的童蒙书。

但是,要学《千字文》、《百家姓》、《千家诗》,就不如读唐诗。

唐诗读好了,那些都不要学就会了。

而且可以提升他的语文程度,但是与其教唐诗,不如教古文。

古文会了,唐诗就会了,所以学唐诗,浪费时间。

你若要学古文,不如学诸子百家。

因为古文作家都是学诸子百家来的,学古文作家是浪费时间。

古文作家你跟他平起平坐就好了,你来欣赏一下就好了,不要那么努力去学了,因为他不值得你努力。

你要学诸子百家不如学四书五经,四书五经学会了,诸子百家没有不会的。

四书五经里边,以四书为标准,四书又以《论语》为开头,所以中国人要读的第一本书就是《论语》。

这本书不读,枉废你是中国人。

第二本书是《老子》。

第三本书,随便选,经史子集随便选。

我们在台湾,我介绍第一本书读《论语》。

第二本读《老子》。

第三本书读唐诗。

唐诗不是非常重要,但是给他好玩。

所以附带读唐诗,千万不要那么认真教唐诗,那太小儿科了。

好教材就这么选。

你说,我怎么教?

假如今天我只讲到这里,吊味口,那简直是空中楼阁。

你说,我又不是专科出身,我又不是读中文系,我以前也没有很深的素养,我怎么可以教呢?

各位,今天来这里,最主要的是学到教学法。

这个教学法只要两分钟就可以学完。

而且保证每个人都会,要不然我们何必在这里坐两个小时?

为什么这样困难的书,这样高明的书,而教法会那么简单呢?

我刚才不是讲过了吗?

天地之间凡是合乎人性、顺其自然的,本来就是很简单的。

我们教学法就是顺应着儿童的心理,然后依照教育的本质,应该这样教。

所以我们这样教,并不是说因为我们的老师都很差,所以我们这样教。

不是。

而是本来就要这样教,你的程度很好,也要这样教。

何况你程度不好。

这种教育本来就如此,本来如是。

好,我现在讲,我们怎么样去教学生呢?

我们只要会讲一句话,就可以当读经的老师了。

就可以指导他文化的进度,不管你是老师,还是家长。

你可以把这句话教给你的同事,教给你的学生家长们。

同样讲这句话就可以教读经。

而且一辈子都这样教,效果深远。

儿童一辈子都记得你,都会感激你。

这句话只有六个字,这六个字很简单。

请各位注意,就是'小朋友,跟我念'。

我叫做读经教学'六字真言'。

大家都觉得,这个听起来讲的很愉快。

这种愉快,有一种嘲笑的味道:

'哼,这样子还让你讲,我们老早就这样教了。

'但是我现在要分析一下,我们大部分的人,对这六个字并不了解。

首先,你会怎样说?

'小朋友',这三个字很简单,不说'小朋友',可以说声'喂!

'也可以,怎么引起注意--引起注意才能学习--一个老师、一个家长,是很容易引起学生注意的。

愈是注意力集中的学生,他学习愈好。

我们要此涨彼伏的叫'小朋友!

小朋友!

'一个善于教导的老师,一定时常呼唤,叫做耳提面命。

所以你要常叫'小朋友!

'隔一段时间,他们已经不注意了,再叫'小朋友!

'一定要掌握尺度。

一个新的老师去到一个新的班级,他不知道哪一个人可以当班长。

我告诉你很简单的办法,站上讲台忽然喊一声:

'小朋友!

'那个抬头最快的,眼睛最亮的孩子就可以当班长。

老师讲了:

'小朋友!

'他还在那里东摸西摸,还在流口水的那种小朋友,不要让他当班长。

因为他一定学不好。

对小朋友只是常提醒他,他是善于集中精神的。

虽然,他集中精神的时间不能维持很久。

但是他善于被引导。

而我们大人就不一定了。

像我在这里讲的口沫横飞,我说:

各位老师!

还是这样,为什么呢?

没救了,你不再对新鲜的事物产生兴趣了。

儿童不是这样,所以你一叫'小朋友!

'他就转过头来。

一定的,这叫合乎人情。

第二句话'跟我念',更是正中下怀。

因为儿童就是这样学习的,就是跟着学的,儿童的天性很像猴子。

每一种动物一生下来,都要跟他的父母亲、他的长辈学习,越低等动物跟父母的时间越短,它的幼稚期越短。

越高等的动物,因为它要学到非常丰富的生活内容。

所以它要有一段很长的时间都是幼稚期,都是跟着父母的。

人类的幼稚期最长基本上是十三年,而人类不只是跟父母学习,人类还安排了很多办法让他跟老师学习。

人类之所以能够成为万物之灵,是因为老天爷就给你十三年的幼稚期。

如果老天只给你三年的幼稚期,一个3岁的孩子就说,我要飞走了。

我告诉你,人类就灭亡了!

千万不要随便引发儿童的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我们要儿童13岁之前,完全在我们的老师、家长优良的带领之下。

你一定要选优良的东西,你不要带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你如果带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你不要教他,他越早离开,越早翅膀长硬,越最好。

但是现在,我们有好的东西要给他,他必须用十三年的时间来学到这些五千年的文化,乃至于西方重要的文化,都要在这十三年,

灌输在他肚子里边,肚子里面要满腹的经纶。

要做这个事情就这么简单,就是'小朋友,跟我念'!

他一定跟你念。

如果一个小朋友居然不跟你念了,你这个老师已经失败了,你的小朋友已经不再长进了。

我们叫他跟我们念,并不是控制他,并不是不民主。

不是的。

不是我们不让他活泼,不让他自由。

如果你带你的孩子上街,要买冰淇淋,你要问他:

'你要吃什么口味?

'因为他自己有自己的口味,这是他可以决定的。

现在你要教育他,你不该问他:

'你要不要读经?

'你是否有毛病呀!

你等于放弃你老师的责任了。

他哪里知道他要不要读经?

这是他不能知道的,是我要负责的。

家长跟老师,要负起他一辈子责任,这叫做真的民主,这叫作真的多元文化。

观念不一样,场合不同,就要有不同的观点来面对,心灵不可太狭隘。

好了,两桩事情合起来,就是'小朋友,跟我念'。

现在有老师说,我们天天都在'小朋友,跟我念',所以这句话是不是没有学问呢?

虽然'小朋友,跟我念'这六个字没有学问。

但是说了这句话以后,你念什么给他听就有学问了。

现在我们的老师,尤其台湾的教师,他也是上讲台:

'小朋友,跟我念':

'小老鼠上灯台。

'小朋友当然念'小老鼠,上灯台。

'念了六年,四个字可以形容--一无所有!

他跟你念这个做什么?

他在3岁的时候,老早就念完了。

他跟你念这个做什么?

我们要提升一个人心灵的程度啊!

我们要加深他心灵的分量啊!

还要学'小老鼠'做什么!

这是他在日常生活中,跟小朋友在一起,早就学完的事情。

为什么要放在课堂上教?

'小华、小明、小英的故事',他自己看课外书,就已经看得比我们多了,为什么要到学校里面教?

你不是在浪费吗?

我们只教高度的,那些低度的自己就会。

从今以后,不要再浪费时间。

'小朋友,跟我念'。

念什么呢?

你念'学而时习之',他一定跟你念'学而时习之',他不会给你念成'少小离家老大回'。

不可能!

所以请各位老师,今天回去就开始实验。

假如你实验失败,不要听我的话。

假如你实验成功,你要好好的反省。

回去就要告诉其他人,我们不要再浪费孩子了!

你今天回去,找到一个小孩子,就说:

'小朋友,跟我念:

'道可道,非常道''。

他忽然念成'人之初,性本善'。

这个孩子不能教,没有前途!

但是你要说:

'小朋友,跟我念,'道可道,非常道''。

不管这是什么,只要他是你教的学生,保证跟你念'道可道,非常道'。

他不会来问你,'道可道,非常道'是什么?

只要他这样念,他就天天学,为了加强大家的印象起见,现在我们来实习。

教学要实习,实习了我们才能够真正的往前走。

现在每一个人来实习,现在不要浪费时间,我来做老师,你们大家做小朋友。

不要跟我做祟,你当小朋友,学小朋友这样坐。

'小朋友,跟我念:

'子曰: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男生念一遍,女生念一遍,第一排念一遍,第二排念一遍、第三排念一遍、第五排念一遍、第六排念一遍,大家再一起念一遍。

张三念一遍、李四念一遍,站起来念一遍,坐下来念一遍,会背的举手。

只要一分钟到二分钟,他就会背了。

经过两三天的复习,终身不忘!

成为一辈子文化教养的基础。

我们全国的国民,只要大家'思无邪',天下太平!

你烦恼什么呢?

这种书,读一章不够,二章三章,五章十章,十章一百章,乃至于五百章一千章,请问:

你还要教国语吗?

你还要教白话文吗?

尤其是幼稚园的小孩子,乃至二、三岁的小孩子,你要教他认字,用这种方法最快。

那些小孩子,什么字也不认识,拼音也不认识。

但是最好还要有书,他书拿颠倒了没关系。

因为我们人类认字,不是认他的意义。

不是用意义来认字,乃是用图案来认字。

汉字具备了非常明显的图案的特征。

这种图案的认识,可以增进他脑力的发展,这是日本人说的。

日本的教授,用汉字来训练儿童的聪明。

汉字每一个方块都有不同的变化。

你看这有多少的变化。

所以让小朋友常看这类图案,他就会认字。

会背书以后,更会认字。

你想像一个孩子,如果教他《论语》,教他一礼拜,他至少认二个字:

'子曰',至少认这两个字。

后来一个字一个字会认,所以不需要教认字,只要教他背书。

一个儿童的记忆力,是人生一辈子当中最好的时候,是黄金时代。

从出生开始,就成长他的记忆力,这个时候如果训练他的记忆力,可以成长五倍到十倍以上,乃至于有的人能够过目不忘。

现在我所看到的读经的孩子,具备了过目不忘,读二遍三遍,就把一个篇章背下来的人,越来越多。

凭什么?

凭有训练。

13岁之后,就不能训练了。

我们在他有强大的记忆力,但还不能理解的时候,我们就自然地教他。

只是记忆,不必了解。

怎么记忆?

就是反复练习。

反复几遍呢?

要看孩子的资质。

但是我建议反复一百遍。

聪明的孩子,反复到十遍他就会背了,反复到一百遍,终生不忘!

一般的孩子,五十遍会背,反复至一百遍,终生不忘!

资质比较差的孩子,反复到一百遍他会背。

但是他还是会忘记,没有关系。

乃至于他一个字都不记得,也没有关系。

他至少是比一般的人程度还要高。

我们最好的要求是,他会背诵。

但是要求马上背诵,是不大合理的。

因为我们人,有个别差异。

有些孩子很快就背完,有些孩子背得就比较慢。

所以,我们就不要求背诵。

只要求他反复的读,最好读一百遍。

假如能够读五十遍,也不错。

你这样教了以后,他的注意力渐渐能够集中。

他的记忆力渐渐地能够提升。

注意力集中,记忆力提升,他的语文程度渐渐地增长。

语文程度一增长,理解力就跟着增长。

刚才说,我们有另外一种让数学、科学学得更快更好的方法。

就是增长他的内在的学习能力。

要增长内在学习能力,必须按照人类的自然发展规律。

人类首先发展的是语文能力,然后才发展思考能力。

不要在这么小的时候,训练他的思考,那是没有用的,是违背天理的。

现在你训练他的语文,正是他记忆力强的大好时期。

语文的训练,又使记忆力提升,对他一辈子的学习都有莫大的好处。

考上北大,北师大的人,不只是他理解力好,记忆力,他也是高人一等,要不然考不上这种大学。

记忆力什么时候培养?

13岁之前。

用什么来培养?

用语文来培养。

不是叫他背数学公式,而是叫他背这些经典之作。

语文能力好了,理解力就好了,阅读能力也好了,他就喜欢读书。

到时候,老师只供他课外读物看就好了。

我们一学期只教一本语文课本是不够的。

教读经的老师,你会渐渐发现,孩子的程度越来越比你好。

你是不够资格指导他的,我们不可以以为我们在指导孩子,我们不可以以为孩子都在我们脚下。

我讲给你听,我们不可以只准备一桶水,然后舀一杯水给他。

我们不可以这样。

我们自己只有一桶水,我们要指导给孩子一条河,老师是不够资格的。

那老师的作用在哪里?

那么是不是老师没作用?

不是的。

老师的作用在指点他的迷津,给他指出一条道路。

所以叫仙人指路。

一个人迷路了,遇到一个人问路,这个人是神仙,他当然知道路在哪里。

神仙用手一指,他就救了你的一命,不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