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读后感1000字.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222465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记读后感10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记读后感10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记读后感10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记读后感1000字.docx

《学记读后感10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记读后感1000字.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记读后感1000字.docx

学记读后感1000字

  很早就明白玉不琢,不成器、学,然后知不足等说法,但从未探寻过它们的来源,直到读到了《学记》才恍然大悟,原先这些说法的根源在那里。

随着阅读的深入,才发现这些只是《学记》给予人的豹之一斑。

  《学记》以微言写大义,千字略略有余的文章论述了教育原理、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教育的大问题,每一点都能够与实际相结合衍生出许多供人思考的资料。

目前自己有些资料读得还不够通透,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小学语文课怎样上?

此刻有很多争议。

我选取与自己的教学关联紧密、感触最深的两点来浅谈我个人的读后感。

  《学记》第三则: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

是的,教学相长,是学生在促我们长,学生即我们身边最可宝贵的资源。

  学生是鲜活的、富有新意、永远不能完全预期、充满张力的资源。

  从某种好处上讲,他们是我们的老师。

  一、学生的质疑时时冲击着老师已有的知识储备,是促进老师不断学习的外部力量。

  古人云:

学贵有思,思起于疑。

学贵有疑,疑者,觉悟之机也。

  学生质疑约有三种状况:

一是有疑而问。

二是意见分歧。

学生中常有不盲从者,这十分可贵。

如果对问题的认识从一开始就整齐划一,恐怕是一种悲哀。

即便大家最终达成的是共识,那由异到同的争辩之路也是最美的。

  二、学生的独到理解为教师大脑吹进一股清风,启发着教师思维。

  有时,我们常常以为对某个问题思考得比较全面了,已成定论,无可质疑。

但学生以小朋友的敏锐、独具的慧眼还是会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视角。

比如,上课时间,我经常会问小学生们,最欣赏陈友玲老师教育方式的哪一点?

结合文章语句说明一下。

学生们常常打破常规看问题。

有时,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答案,虽不必须正确,但因其观点不同,能够启发一些不同的思考。

  三、学生习作为育人工作带给了宝贵的素材,使以课堂为载体的育人活动更为有效。

  说教,为学生所不愿理解,但又是教育学生时最常用的方式。

说教本身无过,流于刻板则无效。

有时,学生习作带给了以学生之言教育学生的契机。

  家长会上,应对家长和学生,我从一则周记说起:

学习是自己的事情,父母为生活打拼已经很累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让他们为我们的学习分心?

应对父母疲惫的面容,我常常感到自责。

  跟几个纪律不好的学生交流时,我也拿出了学生的周记本:

我多想坐下来静心学习,自习课上说话的同学,难道你们不明白己所不语,勿施于人?

这样,便实现了取之于生,用之于生。

  凡此种种,几年的教学实践令我常常深思。

教与学双向的付出与收获,使自己受益颇丰。

所谓教学相长教中知困学解困,师生互动师亦获长生补长。

  读《学记》,常读常新,永读永获。

  《学记》值得所有从事教育的人慢慢研读。

有人说,中国教育理论在世界教育理论空间中群众失语,只有西方教育理论在独白,这令人感慨。

以我浅见的视野,不明白《学记》是否已经成为世界教育的通用读本,但我相信,它必须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