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古诗词诵读 达标检测卷2套附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2493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5.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古诗词诵读 达标检测卷2套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古诗词诵读 达标检测卷2套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古诗词诵读 达标检测卷2套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古诗词诵读 达标检测卷2套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古诗词诵读 达标检测卷2套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古诗词诵读 达标检测卷2套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古诗词诵读 达标检测卷2套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古诗词诵读 达标检测卷2套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古诗词诵读 达标检测卷2套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古诗词诵读 达标检测卷2套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古诗词诵读 达标检测卷2套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古诗词诵读 达标检测卷2套附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古诗词诵读 达标检测卷2套附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古诗词诵读 达标检测卷2套附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古诗词诵读 达标检测卷2套附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古诗词诵读 达标检测卷2套附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古诗词诵读 达标检测卷2套附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古诗词诵读 达标检测卷2套附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古诗词诵读 达标检测卷2套附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古诗词诵读 达标检测卷2套附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古诗词诵读 达标检测卷2套附答案.docx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古诗词诵读 达标检测卷2套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古诗词诵读 达标检测卷2套附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古诗词诵读 达标检测卷2套附答案.docx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古诗词诵读达标检测卷2套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古诗词诵读达标检测卷

六年级语文下(R版)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基础百花园(41分)

一、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6分)

雨雪霏霏(yǔ yù)载渴载饥(zǎi zài)屐齿(jī jì)

鲈鱼(lú hù)百啭(zhuǎn zhuàn)柴扉(fēi fěi)

二、读拼音,写诗句。

(8分)

1.tiān jiē xiǎo yǔ rùn rú sū,cǎo sè yáo kàn jìn què w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hūnsèmǎnyuánguanbú zhù,yì zhīhóngxìngchūqiáng lá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出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8分)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野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绝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4分)

1.“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这两句诗出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

A.《诗经》   B.《楚辞》  C.《唐诗三百首》

2.《春夜喜雨》是被誉为“(  )”的唐代大诗人杜甫写的。

A.诗仙B.诗佛C.诗圣

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题目中的“水部张十八员外”指的是(  )

A.诗人张籍B.诗人张九龄C.诗人张祜

4.《江上渔者》是宋代诗人(  )写的。

A.苏轼B.范仲淹C.辛弃疾

5.《泊船瓜洲》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A.思念家乡B.热爱春天C.珍惜时光

6.下列对《春夜喜雨》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喜”是这首诗的感情主线,全诗不着一个“喜”字,字里行间却处处洋溢着诗人按捺不住的喜悦之情。

B.全诗在层层写实中突出春雨之“好”:

滋润万物,给农人带来丰收的希望,给全城带来万紫千红的美景。

C.作者描写春雨融情于景,从夜写到晓,充满了诗情画意。

7.下列对苏轼的《浣溪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写景,从视觉角度写松林、兰芽、小溪,从听觉角度写暮雨、子规,画面清新优美。

B.下阕转入抒怀,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C.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抒情,表现了词人乐观、豪迈的情怀。

五、写出下列诗词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5分)

1.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        )

2.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        )

3.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        )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

5.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        )

主题训练营(16分)

六、根据语境填写诗句。

(7分)

1.妈妈对我的爱就像那绵绵春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光明媚,我们饱览着美丽的春光,不禁赞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

”春天的水是美的,山也是美的,正如王观的词中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爸爸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我迅速解出了这道题。

4.中秋佳节,皓月当空。

望着那一轮圆月,身在异国他乡的我不禁潸然泪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人啊,你们可知道海外游子的心!

5.湖边那株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

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柔柔软软,缠缠绵绵,似风姿绰约的美人。

此景象真可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校园里的梧桐叶枯黄了,一阵风吹来,叶子飘然落下。

望着这景象,我不由得吟诵起龚自珍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落叶虽不是春天的“落红”,却具有“落红”的奉献精神,这不正像我们的老师吗?

7.生命是什么?

生命就是李清照“生当作人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迈气概,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浩然正气……

七、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5分)

1.《江上渔者》一诗表达了诗人范仲淹对农民的同情。

(  )

2.《春夜喜雨》是一首唐诗,它每句五字,共八句,属于五言律诗。

(  )

3.《浣溪沙》是宋词,和唐诗相比,宋词的特点是句子有长有短,更注重音乐美。

(  )

4.《游园不值》《泊船瓜洲》《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春夜喜雨》这四首诗都描写了春天的景色。

(  )

5.《清平乐》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赞美春天的词。

(  )

八、主题交流。

(4分)

“飞花令”本为古人行酒令时的一种文字游戏,一般为吟诵含“花”的诗词曲中的句子,答不上来者罚酒。

《中国诗词大会》中简化为选手依次说出含主题字的诗句。

我们也来玩玩“飞花令”吧!

例:

含“月”字: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写展示台(43分)

九、课内阅读。

(9分)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解释加点的词。

(2分)

(1)送鲍浩然之浙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欲问行人去那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读词句,完成练习。

(5分)

(1)“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这两句词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水比作_________________,把山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词人运用这样的比喻意在凸显(  )

A.山水的柔美多姿。

       B.山水像人一样有情有义。

C.自己内心的欢喜。

D.自己内心的郁闷愁苦。

(2)“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这两句词中的“春”有两层含义,既指______________,也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课外阅读。

(9分)

咏 竹

[清]纪琼

风来笑有声,雨过净如洗。

有时明月来,弄影高窗里。

1.《咏竹》中的“风”和“雨”表面上指自然界的风雨,实际上喻指人一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样,“笑有声”表面上指竹子在风吹雨打时发出的声音,实际上喻指人在面对磨难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2.竹自古就是文人墨客的挚友。

在不同人面前,竹有不同的风骨。

请根据竹的本性,选填竹代表的精神或品格。

(2分)

(1)因竹笔直向上,可形容人(  )。

(2)因竹经风历雨又极耐寒,可形容人(  )。

(3)因竹中空,可形容人(  )。

(4)因竹全身是宝,可形容人(  )。

A.乐于奉献   B.刚直   C.虚心   D.坚忍

3.这首诗借竹赞美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习作展示。

(25分)

想象诗歌意境,扩写《游园不值》这首诗。

要求:

想象具体、合理,450字左右。

古诗词诵读达标检测卷

一、

二、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三、1.从前,指出征时。

形容柳丝轻轻随风摇曳的样子。

2.田野间的小路。

 都。

3.怜惜。

 轻轻地敲。

4.时。

 远远胜过。

四、1.A

2.C

3.A

4.B

5.A

6.B

7.B

五、1.比喻、对偶

2.比喻、设问

3.对偶

4.拟人

5.反问

六、1.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2.春色满园关不住 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3.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4.示例: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5.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6.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7.死亦为鬼雄 留取丹心照汗青

七、1.×2.√3.√4.√5.×

八、示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九、1.

(1)往,去。

(2)想要。

2.

(1)美人流动的眼波 美人蹙起的眉毛

B

(2)春天 幸福的生活

3.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十、1.经历的所有磨难 毫不畏惧的态度

2.

(1)B

(2)D(3)C(4)A

3.赞美了笑对困难、洒脱乐观的生活态度。

十一、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卷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29分)

一、选择题。

(请将正确答案对应的字母填在括号里)(1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处境(chǔ)间断(jiàn)B.氛围(fēn)暂时(zhàn)

C.坚劲(jìn)瘦削(xuē)D.徘徊(huí)参与(yù)

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鞭炮 盲人 截然不同B.凄谅 灵感 焉知非福

C.寄脱 洗澡 不可思仪D.挪移 唯恐 悬灯结采

3.下列汉字的造字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轮B.轫C.藤D.囚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头晕目眩”的“眩”的读音是“xuàn”。

B.“见微知著”的“著”意思是著作。

C.“鼎、贩”的音序分别是“D、F”。

D.“揉搓、惆怅”两个词结构相同。

5.下列词语感情色彩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有气无力   两面三刀   恐惧万分   心平气和

B.聚精会神   垂头丧气   诚心诚意   一视同仁

C.不慌不忙   怒气冲冲   喜出望外   鄙夷不屑

D.专心致志   锲而不舍   全神贯注   坚强不屈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逆”的甲骨文像一个头朝下的人,本义是“顺”,引申为“违背、反对”等义。

B.“腻”字右边的“贰”是“双重的、额外的”等意思,因此,“腻”字的本义就是“两个月”。

C.“忧郁”与“忧闷”,“恐惧”与“恐怖”是两组近义词。

D.“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

”这句话中的两个“赤裸裸”的意思完全相同。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使弈秋诲(教导)二人弈B.及(到,到了)日中则如盘盂

C.为(为了)是其智弗若与D.孔子不能决(判断)也

8.下列诗句对应的节日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节)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春节)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

D.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元宵节)

9.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经过科技人员夜以继日的实验、攻关,这项技术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B.同学们听了他的话都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C.晓阳刚一放学,就迫不及待地往家跑。

D.故事的结尾耐人寻味。

10.用一个字写出画横线部分所强调的意思,错误的一项是(  )

A.我们就这样跟父亲见了一面,匆匆分别了。

——“我们”跟父亲分别得(急)。

B.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日子过得(快)。

C.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

——春节开始得(忙)。

D.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张思德同志死得(值)。

11.赵孟的楷书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具有行书的笔意。

下列哪幅图是他的作品?

(  )

12.下列句中画线的文字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里没有外人,你用不着遮遮掩掩的,还是“打开天窗说亮话”吧。

B.这件事情别人都觉得我做得好,只有你总说这不好那不好,真是“鸡蛋里挑骨头”。

C.只有善于吸取教训,才能积累人生的智慧,正如俗话所说“吃一堑,长一智”。

D.班里竞选班长,没想到一向默默无闻的他居然报名了,这不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吗?

13.对下面这段文字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不疾而速”是我国文化上的一项哲学高标,对于当今人们的忙迫症可以说是特效药。

你以忙碌困我,我从容以对,不疾不徐,一派闲适风采。

试想诸葛武侯坐小车、挥羽扇,指挥三军的从容不迫;杜工部一生在兵荒马乱之中度过,试读他“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的名句,中华文化之高贵,就在于此!

A.“不疾而速”是哲学高标。

B.诸葛武侯从容不迫指挥三军。

C.当今人们的忙迫症的特效药是“不疾而速”。

D.杜工部一生在兵荒马乱之中度过,但心不乱。

二、读拼音,写词语。

(5分)

当我们páihuái(    )不前时,当我们jìmò(    )独坐时,当我们聚在一起热闹地liáotiān(    )时,时光已经如chuīyān(    )一般,被微风一吹,xiāoshì(    )得无影无踪了。

三、填空。

(11分)

1.古诗词是我国文学殿堂的瑰宝,早已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春天里漫步,不觉吟诵“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____”;夏日里赏荷,忍不住感叹“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当我们遇到挫折或困难时,我们会想起《竹石》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当我们遇到老人哀叹自己老去时,我们会用苏轼《浣溪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慰他。

2.人们常用杜甫《春夜喜雨》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的培育和潜移默化的熏陶。

3.小明的爸爸毛笔字写得特别好,小明经过爸爸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练习后,写得比爸爸还要好。

小明的爸爸对此很满意,赞扬道:

“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啊!

4.看图片,完成练习。

“厦门市某小学本届文化艺术节给大家带来了一场视觉的饕餮盛宴。

”句中的“饕餮”二字,根据字的偏旁我猜想这个词可能与________有关。

根据图片,我能读好它的读音,也可以推想出“饕餮盛宴”在句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41分)

(一)蜀①鄙②之僧(13分)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

“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

“子何恃③而往?

”曰:

“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

越④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⑤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①蜀:

四川。

②鄙:

边远的地方。

③恃:

凭借。

④越:

至、到。

⑤顾:

难道。

1.下列句中的“之”与“吾欲之南海”中的“之”意思相同的是(  )(2分)

A.惟弈秋之为听B.蜀之鄙有二僧

C.顾不如蜀鄙之僧哉D.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2.联系上下文,“贫者语于富者曰”一句中“语”的意思是(  )(2分)

A.语文B.语言C.告诉D.语气

3.第1~3自然段在塑造“二僧”的形象时,主要运用的描写方法是(  )(2分)

A.语言、心理描写B.语言、神态描写

C.心理、神态描写D.动作、神态描写

4.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富者曰:

“子何恃而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本文揭示的道理,谈谈你今后在学习上的打算。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垃圾分类(12分)

材料一: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它们通常是先被送到堆放场,然后再送去填埋、焚烧。

在一些垃圾分类管理较好的地区,大部分垃圾会得到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无害化处理。

而更多地方的垃圾则常常被简易堆放或填埋,不但臭气熏天,而且污染了土壤和地下水。

经过高温焚化后的垃圾虽然不会占用大量的土地,但它费用太高。

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费用是非常高的,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处理一吨垃圾的费用约为一百至几百元人民币不等。

人们大量地消耗资源,大规模生产,大量地消费,又大量地产生着垃圾。

难道我们对待垃圾就束手无策了吗?

其实,办法是有的,这就是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是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

材料二:

从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再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

如今,中国的生活垃圾一般分为四大类:

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

有人统计,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0.85吨,节省木材0.3吨,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

厨余垃圾包括剩饭剩菜、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3吨有机肥料。

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

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材料三:

我国有着回收废品的悠久历史,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垃圾分类收集的国家之一。

1965年,北京二环以内,国营废品收购站就有2000多个。

进入21世纪,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也陆续开展了全民垃圾分类活动。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开始施行。

根据规定,未按规定分类投放垃圾的个人或单位都将面临处罚。

与此同时,全国多地也陆续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

1.中国的生活垃圾一般分为四大类,下列不是这四大类中的一项是(  )(2分)

A.不可回收垃圾B.有害垃圾C.其他垃圾D.厨余垃圾

2.根据材料和生活实际来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厨余垃圾回收的目的之一是生产有机肥料。

B.我国虽然是最早提出垃圾分类收集的国家之一,但垃圾分类的成效并不是世界第一。

C.张红说:

“过期药品不会影响环境,丢到其他垃圾的垃圾桶里即可。

D.垃圾分类势在必行,每个人都应该自觉执行。

3.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材料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介绍了垃圾分类的原因和好处。

B.经过高温焚化后的垃圾占地不大,因此可以作为最主要的垃圾处理方式。

C.用废钢铁炼钢的例子说明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垃圾,可减少污染,节约资源。

D.我国有着回收废品的悠久历史,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垃圾分类收集的国家。

4.结合材料,说说实行垃圾分类的原因有哪些。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为“开展全民垃圾分类行动”写一句宣传语。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妈妈的眼睛(16分)

在世界射击锦标赛的现场,发生了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急死人的新鲜事:

50米手枪慢射冠军普钦可夫失踪了!

广播喇叭声声急、字字催:

“普钦可夫,马上去领奖台!

马上去领奖台,普钦可夫!

实际上,普钦可夫安然无恙、毫发无损。

此时此刻,他正躲在一个谁也发现不了的角落里与他的妈妈通电话:

“妈妈,妈妈,您看见了吗?

您听见了吗?

赢了,赢了,得了冠军,打破了纪录!

对于一位双眼曾患恶性黑色毒瘤的人来说,能够逃脱无边黑暗的厄运,迎来鲜花如海、光明灿烂的世界,这全仰赖妈妈柳莎的眼睛和医生巴甫琴科的妙手回春。

8年前,10岁的普钦可夫被确诊双眼患上恶性黑色毒瘤。

几十所医院、几百名大夫像串通好了似的,众口一词:

做眼球摘除手术!

不然的话,快则三月、慢则半年……

命运如此残酷,天真活泼的儿童就得面对要么死亡、要么黑暗的选择。

这选择沉甸甸的,压得人透不过气来。

柳莎这是第二次面对这种疾病,丈夫不听医生的话,结果离开了人世,她不想让儿子重蹈覆辙。

仅仅两天的时间,她把汽车、钻戒和满头金发换成了现金。

她卖得那样果断、那样坚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