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培训说明doc.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2626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6.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度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培训说明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度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培训说明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度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培训说明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度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培训说明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度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培训说明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度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培训说明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度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培训说明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度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培训说明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度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培训说明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度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培训说明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度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培训说明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度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培训说明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度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培训说明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度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培训说明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度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培训说明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度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培训说明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度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培训说明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度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培训说明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度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培训说明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度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培训说明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度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培训说明doc.docx

《度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培训说明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度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培训说明doc.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度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培训说明doc.docx

度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培训说明doc

2016年度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培训说明

实验一:

测量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16分)

命题意图:

1.本题来源于河南省的中招题,当年中招题要求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利用图乙所示的方案也可以测量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两种方案比较,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测量,只需要改变变阻器滑动触头的位置,不需要改变电压表的位置,就可以得到所需的电压值,方便但是误差较大,因为电池不是恒压源;利用图乙所示的电路进行测量,需要将变阻器的两个固定端接入电路,测量时需要变更电压表的连线,相对麻烦但是比较精确。

表中显示的是对20Ω滑动变阻器的测量结果。

因此我们选择图乙所示的电路进行测量。

 

图甲所示电路测量

图乙所示电路测量

/V

/V

/V

/V

/V

5

0.59

2.40

1.81

15.3

0.58

2.36

20.3

10

0.95

2.48

1.53

16.1

0.95

1.90

20.0

20

1.43

2.72

1.29

18.0

1.43

1.43

20.0

2.选择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中招题作为实验操作试题,一方面是为了加强操作考试与理论考试的联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醒注意理论考试与实验操作命题的区别。

理论考试中可以假设电池是恒压源,而实际操作时电池确实不是恒压源,非要按照恒压源对待的话,测量误差会很大。

为了减小测量误差,使测量结果更接近真实值,就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案;不仅要考虑测量方案,还要考虑测量仪器的选择。

3.本实验与“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相比,操作难度相当,操作方法相近,有操作技巧。

4.本实验可以改变学生的思维定势,一般情况下,滑动变阻器不会是测量对象,而这道题把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的扮演角色转换了。

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5.定值电阻选择10Ω的,是为了计算方便。

器材准备:

1.为了节省实验操作的时间,两节干电池已经提前串联好。

2.电压表应该没有零误差。

3.实验前开关应该设置为“闭合状态”。

4.实验前滑动变阻器的初始状态设置为“滑片在变阻器的中间部位”。

5.待测滑动变阻器选择10Ω或20Ω的均可,注意把变阻器的铭牌封上,不让学生看到。

6.10Ω的定值电阻可以选用实验室标配的电阻圈,上面有标示。

7.导线最好用阻值很小的带绝缘皮的多股铜丝做成的导线。

8.器材应该都是完好的,不能出现生锈、螺丝松动等造成接触不良。

实验提示:

1.实验测量前,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应该是最大值,有两种方法:

一是将滑动变阻器的两个固定端接入电路,如图乙所示;二是将滑动变阻器的一个固定端和一个滑动端接入电路,如图甲所示,但滑动触头要滑到一端,保证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且测量过程中不能变动。

2.本实验要用一个电压表,测量两次电压。

可以直接用电压表测出10Ω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然后拆线、接线,再滑动变阻器R2两端的电压U2。

也可以先测出10Ω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然后改动一个接线头,测总电压U,再算出滑动变阻器R2两端的电压U2-U-U1。

第一种方法直接但比较麻烦,第二种方法有技巧但要算出滑动变阻器R2两端的电压U2。

3.由于电源是两节干电池串联,再考虑到电池内部也有电压降,电池两端的总电压不会超过3V,所以,电压表应该选用0-3V的量程。

4.应该遵循电学实验的规范操作,如:

(1)连接电路前,应该先摆放器材。

这样有利于连线,有利于检查电路,有利于减少连线中的错误。

在摆放器材时,电压表应该放在正前方,便于观察读数;开关、滑动变阻器应该放在右手边,便于操作;电源等不需要操作,放在左手边或左前方。

在摆放器材时,电源的正极应该处于右侧,因为电表的正接线柱都在右侧,可避免连线交叉;开关要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滑到一端。

连线前,摆放器材,是一种良好的实验习惯。

没有这一步,扣1分。

(2)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否则,扣1分。

(3)电压表的量程选择合适,正负接线柱连接正确;否则,各扣1分。

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的,扣1分。

若在检查电路时发现并改正者,不扣分。

(4)滑动变阻器的连线正确,应该是两个固定端接入电路,或是一个固定端和一个滑动端接入电路,但滑片应该位于一端,保证变阻器全部电阻接入电路;否则扣1分。

5.电路连成后,若闭合开关,电压表无示数,经监考教师检查连线正确,确属仪器自身问题的,不扣分。

若学生能发现器材问题,应当给予适当的奖励。

6.读取电压值时,有效数字不作要求。

滑动变阻器总电阻的计算结果有效数字位数也不做要求。

器材整理:

实验结束,断开开关,处理数据,确保实验成功后,再拆线,回复到实验前的状态。

若学生没有完成,扣1分,然后由监考教师完成,给学生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2016年度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培训说明

实验二:

测定立方体物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16分)

命题意图:

1.本实验不是教材上原有的实验,但是,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器材----天平和刻度尺、实验原理----压强公式等都是学生熟悉和应该掌握的。

体现命题要求的“来源与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

2.为了节省学生实验操作的时间和器材的安全,实验中用到的天平已经调节平衡,但是,调平后又把游码拨离0位置。

测量时要求考生先把游码拨到0位置,检查天平是否平衡,此步骤旨在考查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实验习惯。

3.考虑的时间问题,只测量一组数据。

4.把练习题中的“立方体金属块”改为“立方体物块”,是为了测量对象的选择上,有更大的自由度。

器材准备:

1.天平可用称量为200g的天平,天平已经调节平衡,游码要拨离0位置。

2.刻度尺用分度值为1mm的钢尺和塑料尺均可。

3.立方体的物块,可以用实验室中配备的立方体组件中的一个,也可以换成其他立方体物快。

从减小实验误差的角度考虑,被测量的物块应该越大越好。

但是,其质量不能超过托盘天平的量程。

4.为了避免学生死记数据,可以多准备几个立方体物块,一是备用,二可以实验过程中更换测量对象。

实验提示:

1.立方体物块质量和长度的测量顺序不做要求。

2.天平的使用要符合天平使用的规则。

(1)把物块放在右盘中的,扣1分;

(2)用手直接添加砝码的,扣1分;

(3)结果读数错误的,扣1分;

(4)测量过程中再调节平衡螺母的,扣1分。

有些天平,用镊子拨游码实在困难时,可以用手拨动游码,但是,前提条件是先用镊子拨不动。

任何情况都不能用手直接拿砝码。

3.用刻度尺测量立方体物块棱长,要符合刻度尺使用的规则。

(1)刻度尺不与被测长度平行的,扣1分;

(2)刻度尺的刻度不紧贴被测物体的,扣1分;

(3)刻度尺读数不是以cm为单位,且读到小数点后两位的,扣1分。

读数时要让监考老师过目,不得随意编造数据,否则扣分。

4.由质量计算压力时,比例常数g取9.8N/kg和10N/kg均可,但是,必须换算成力的单位。

5.对计算的要求不高,压强的计算结果有效数字位数不做要求。

单位也不要求换算成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

(监考教师可以配备计算器)

器材整理:

1.实验结束,整理器材时,天平的平衡不能破坏,但是,游码要拨离0位置,学生没有完成的,待学生走后,应该由监考老师完成,不能影响下一位学生的考试。

2.立方体物块和刻度尺放回原位置。

2016年度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培训说明

实验三:

测量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16分)

命题意图:

1.重力与质量成正比,其比值是个恒量,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用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就可以算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

教材上“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用的是质量已知的钩码,本实验相当于教材上实验的迁移。

2.为了节省实验操作的时间,实验中用到的天平已经调节平衡,但是,调平后又把游码拨离0位置。

测量时要求先把游码拨到0位置,检查天平是否平衡,此步骤旨在考查考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实验习惯。

3.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应该多测量几次求平均值,还是考虑时间问题,只测量一组数据。

4.本实验与“测定立方体物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比要简单些(主要表现在计算上),故增加一个“选择合适测力计”的项目。

器材准备:

本实验由于天平和测力计两个仪器的测量精度相差悬殊,要想取得较好的测量效果,必须注意器材的合理搭配。

1.天平可用称量为200g的天平,天平已经调节平衡,游码要拨离0位置。

2.石块的质量应该大一些,在80-90g之间,这样就应该选用量程为1N的测力计。

3.实验中给出量程分别为1N和5N的两个测力计,是为了考查学生选择器材的能力。

测力计不要有零误差,要事先调好。

4.若天平用称量为500g的天平,石块的质量应该在400-500g之间,测力计选择量程为5N的。

5.石块要用细线系牢,自由端打个绳套,便于测量重力时挂在测力计的挂钩上。

6.石块也可以用其他物块代替,但是,物块上不能有重力和质量大小的明显标示。

实验提示:

1.质量和重力的测量顺序不做要求。

最好是先测量质量,再根据测量的结果选择合适的测力计。

选择测力计的原则是“测量结果越接近量程越好”。

2.天平的使用要符合天平使用的规则。

(1)把石块放在右盘中的,扣1分;

(2)用手直接添加砝码的,扣1分;

(3)结果读数错误的,扣1分;

(4)测量过程中再调节平衡螺母的,扣1分。

有些天平,用镊子拨游码实在困难时,可以用手拨动游码,但是,前提条件是先用镊子拨不动。

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用手直接拿砝码。

3.用测力计测量重力时,要符合测力计使用的规则。

拿到测力计,要先查看不挂重物时指针是否指零、量程、分度值等;测量时测力计要竖直架稳(最好挂在铁架台上);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平面垂直。

4.实验结果对计算的要求不高,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不做要求。

但是单位必须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

器材整理:

1.实验结束,整理器材时,天平的平衡不能破坏,但是,游码要拨离0位置,学生没有完成的,待学生走后,应该由监考老师完成,不能影响下一位学生的考试;

2.石块从测力计上取下来,测力计也从铁架台上取下来,放回桌面上。

2016年度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培训说明

实验四:

化学变化中的现象(16分)

实验器材准备:

1.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现象要明显。

2.各种溶液的浓度要按要求配制,保证实验现象明显。

3.酒精灯要提前检查好,灯焰不可太小,以免影响实验。

4.试管夹要与试管配套。

评分说明:

1.取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可以用镊子,若颗粒较小也可用药匙。

2.倒入的液体量超过试管容积的1/3扣1分。

3.胶头滴管不垂直,只要悬在试管口上方不扣分,若伸入试管中或接触试管壁或吸液后平放或倒置均扣1分,滴管使用有错只扣1分。

4.酒精灯灯帽不正放扣1分。

用嘴吹灭扣1分。

5.使用试管夹夹持试管:

从试管口部往下夹或从旁边夹持、夹在试管中部或中下部均扣1分,本步操作有错只扣1分。

6.加热试管中的物质,试管直立加热或液体流出、不用外焰加热或加热时拇指按在短柄上均扣1分,这三点中的错误只扣1分。

7.若试管中的物质加热到沸腾一直没有变黑色,只要加热方法正确不扣分。

2016年度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培训说明

实验五: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16分)

实验器材准备:

1.粗盐的颗粒要小,便于溶解;粗盐里面的泥沙不能太多,否则会影响过滤时间。

2.要用带刻度的50mL烧杯,使学生倒取水时有一个参考。

3.圆形滤纸和漏斗、铁圈、蒸发皿要配套(可以根据当地的仪器配置情况选用),要求滤纸放进漏斗中,不需再用剪刀剪去高出部分,漏斗、蒸发皿放在铁圈上要平稳。

4.铁架台上的铁圈高度要事先调节好,铁架台上放过滤器的铁圈高度,要基本和放蒸发皿的铁圈高度一致,学生不需要再调节铁圈的位置,若两个位置差别较大,可同时放上一个漏斗架,以免学生调节会花费一些时间调节铁圈的高度,影响整个实验进度)。

5.坩埚钳要灵活好用。

评分说明:

1.由于不要求量取液体,溶解时取水不超过30mL不扣分。

溶解过程中,玻璃棒与烧杯发出连续的碰撞声扣1分。

2.润湿滤纸可以用胶头滴管吸水润湿,也可直接倒烧杯中的水润湿。

但以水量不从漏斗下端大量流出为准,否则扣1分。

3.滤纸放进漏斗中,润湿后,滤纸不能贴在漏斗内壁上扣1分;没有赶气泡动作,过滤器内无气泡不扣分,有明显气泡扣1分。

4.过滤时,要做到三接触,少一点扣1分,少两点扣2分,2分扣完为止。

5.蒸发时,先放蒸发皿后加热,操作顺序错误扣1分;蒸发时不搅拌扣1分。

6.当蒸发皿中出现固体时,停止加热,若等蒸发皿冷却后,再用坩埚钳取下,不扣分。

没把蒸发皿放在石棉网上扣1分。

7.酒精灯灯帽不正放、用嘴吹灭均扣1分。

8.操作正确,得到固体不明显不扣分。

2016年度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培训说明

实验六:

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下表皮细胞(16分)

实验器材准备:

1.确保显微镜的镜头清洁,成像清晰,镜筒无自行下降现象,反光镜无固定不稳现象。

实验前显微镜设置的状态:

目镜已安装好(建议使用16倍目镜镜头),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转换器上两个物镜位于通光孔两侧,镜筒降到最低处。

每场学生考试前教师要注意检查。

桌面最好有固定光源,以便于对光和观察。

实验前显微镜应放在实验台一角。

2.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植物叶片,如菠菜叶、蚕豆叶等。

3.清水放入透明的滴瓶(带滴管)中,贴上标签。

4.载玻片(2片左右)、盖玻片(5片左右)放入培养皿中。

吸水纸放在纸杯中,学生用时自己抽取,至少放够半天的用量。

5.其他:

纱布、镊子、解剖针、污物杯。

6.准备托盘(规格为20cm×26cm左右),将滴瓶、培养皿、纱布、镊子、解剖针等放在托盘中。

评分说明:

1.准备,2分。

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有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的动作即可,不擦拭的扣1分。

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1-2滴清水,不滴的扣1分。

2.取材,2分。

取一片植物叶片,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相对捏紧叶片,斜向用力,撕开叶片,用镊子取一小块下表皮(或直接用镊子撕取一块叶片的下表皮),放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并展平。

取上表皮的扣1分,材料超出盖玻片或明显折叠扣1分。

3.盖盖玻片,2分。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

未用镊子夹盖玻片扣1分,盖玻片直接平放扣1分。

可用吸水纸将多余的清水吸干。

4.取镜与安放,1分。

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距实验台边缘约7cm。

取放显微镜时,考虑到学生中有左撇子的情况,不强调左右手,单手取镜扣1分。

显微镜放置的位置不易准确评判不作扣分点。

5.对光,3分。

上升镜筒,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扳物镜转动扣1分,用高倍镜对光的扣1分,对光或观察时另一只眼闭上扣1分。

6.安放玻片,2分。

将玻片正面朝上轻放载物台上,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用压片夹压住玻片的两端。

玻片放反扣1分、不压扣1分。

7.调焦,2分。

缓缓下降镜筒,直到物镜接近玻片。

物镜下降时,眼睛必须从侧面看着物镜下降。

一只眼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至视野中出现物像,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不从侧面看着物镜下降扣1分、玻片被压碎扣1分。

调焦过程可以重复,直到观察到清晰的物像,是否使用细准焦螺旋不作为扣分点。

8.观察,2分。

视野昏暗扣1分,只要观察到叶片下表皮细胞的物像即可,看不到物像的扣1分,对于是否观察到保卫细胞以及是否粘连有叶肉细胞不作要求。

考虑到每个人眼睛焦距的差异,对物像的清晰程度、是否有气泡等不作要求。

9.整理器材:

将用过的叶片等放入污物杯,载玻片和盖玻片洗净放回原处(有清洗的过程即可,方法不作要求,盖玻片如果出现破损不扣分),显微镜恢复到实验前状态。

2016年度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培训说明

实验七:

探究灯泡亮度与灯泡功率的关系(16分)

命题意图:

1.本实验与“测量灯泡发光时的功率”相比,需要多测量一组数据,难度稍有增加,操作、记录、计算等都比原来麻烦一些,期望难度与“探究电阻上电流与电压关系”相当,与“测量小灯泡发光时的电阻”难度也相当。

2.通过比较才能得出规律,本实验应该多次测量,考虑到时间问题,本实验只记录其中两次的数据。

器材准备:

1.为了节省实验操作的时间,两节干电池已经提前串联好,灯泡已经装在灯座上。

2.电压表、电流表应该没有零误差。

3.实验前开关应该设置为“闭合状态”。

4.实验前滑动变阻器的初始状态设置为“滑片在变阻器的中间部位”。

5.导线最好用阻值很小的带绝缘皮的多股铜丝做成的导线。

6.灯泡选择2.5V的,亮度较高,亮度的变化也会明显。

7.器材应该都是完好的,不能出现生锈、螺丝松动等造成接触不良。

实验提示:

1.为了在测量的过程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有较大的偏转,电流表选0-0.6A的量程,电压表选0-3V的量程,这样有利于减小测量误差。

2.本实验是探究小灯泡亮度与灯泡功率的关系,至少需要记录两组数据,两次灯泡的亮度变化明显就行,不一定要调到一次是正常发光。

本实验的数据不是唯一的,测量结果只要满足“功率的数值等于所测电流和电压的乘积,并且功率大时亮度高”即可。

这样做的目的是:

(1)体现试题“来源于课本,而又不拘泥于课本”的思想。

试题答案有一定的离散性,可以避免学生死记答案。

(2)降低实验操作的难度,不一定调到正常发光,只要发光就行。

(3)可以避免电池用旧了,不能调到额定电压的麻烦。

当然,增加了教师监考的难度。

3.应该遵循电学实验的规范操作,如:

(1)连接电路前,应该先摆放器材。

这样有利于连线,有利于检查电路,有利于减少连线中的错误。

在摆放器材时,电流表、电压表应该放在正前方,便于观察读数;开关、滑动变阻器应该放在右手边,便于操作;电源等不需要操作的器材,放在左手边或左前方。

在摆放器材时,电源的正极应该处于右侧,因为电表的正接线柱都在右侧,可避免连线交叉;开关要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滑到一端。

连线前,摆放器材,是一种良好的实验习惯。

没有这一步,扣1分。

(2)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否则扣1分。

(3)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选择合适,正负接线柱连接正确;否则各扣1分。

电流表和电压表连线错误的,扣1分。

若在检查电路时发现并改正者,不扣分。

(4)滑动变阻器的连线正确,应该是一个固定端和一个滑动端接入电路;若两个固定端或两个滑动端接入电路,达不到改变电路中电流和电压重新分配的目的,扣1分。

(5)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必须调到最大;否则扣1分。

4.电路连成后,若闭合开关,电压表无示数,经监考教师检查连线正确,确属仪器自身问题的,不扣分。

若学生能发现器材问题,应当给予适当的奖励。

5.读取电流值、电压值时,有效数字不作要求。

电功率值的计算结果有效数字位数也不作要求。

6.实验的结论是:

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大,亮度越高。

器材整理:

实验结束,断开开关,处理数据,确保实验成功后,再拆线,恢复到实验前的状态。

若学生没有完成,扣1分,然后由监考教师完成,给学生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2016年度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培训说明

实验八: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蜡块的密度(16分)

命题意图:

1.想测量密度小于1的固体的密度,塑料块的密度不一定小于1,故选蜡块作为测量对象,材料容易找到,且容易用细线系牢。

练习题上给出大小两个蜡块,要求都能放入量筒中,实验时应该选择较大的蜡块,有利于减小体积测量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考虑到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学生习惯于用老师提供的器材做实验,不习惯自己选器材或不知道为什么选器材,故考试时,今年仍只给一个蜡块,不再让考生选择。

2.为了节省学生实验操作的时间和器材的安全,实验中用到的天平已经调节平衡,但是,调平衡后又把游码拨离0位置。

测量时要求考生先把游码拨到0位置,检查天平是否平衡,此步骤旨在考查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实验习惯。

3.考虑的时间问题,只测量一组数据。

器材准备:

1.天平可用称量为200g的天平,天平已经调节平衡,游码要拨离0位置。

2.量筒可用量程为100mL的量筒。

3.蜡烛要用细线系牢。

从减小实验误差的角度考虑,被测量的蜡块应该越大越好,但是,考虑到中学实验器材的实际,太大了不能直接放入量筒,所以,在能够放入量筒的情况下,尽可能选用大一些的蜡块。

为了避免学生死记数据,可以多准备几个蜡块,一是备用,二可以实验过程中更换测量对象。

4.水杯是用于盛水的,也可以用其他器材代替。

实验提示:

1.为了减小蜡块粘水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应该先测量蜡块的质量,再测量蜡块的体积。

如果顺序颠倒,扣1分。

但是,顺序颠倒后,若学生将小蜡块擦干后,再测量质量,不扣分。

2.测量蜡块的体积时,顺序也不能颠倒,还是考虑蜡块沾水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顺序颠倒,同样扣1分。

3.借助于滴管将量筒中的水添加到整刻度,有利于减小读数误差,但是,是否使用滴管将量筒中的水添加到整刻度,不做要求,不用滴管也不扣分。

4.用细长针状物体将蜡块压入水中时,必须使蜡块全部浸没在水中。

但不能浸没的太深,否则针状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对实验结果影响将显现。

5.天平的使用要符合天平使用的规则。

(1)把蜡块放在右盘中的,扣1分;

(2)用手直接添加砝码的,扣1分;

(3)结果读数错误的,扣1分;

(4)测量过程中再调节平衡螺母的,扣1分。

有些天平,用镊子拨游码实在困难时,可以用手拨动游码,但是,前提条件是先用镊子拨不动。

任何情况都不能用手直接拿砝码。

6.实验过程中,对读数、计算的要求不高,读数时,是否估读不扣分;但读数时要让监考老师过目,不得随意编造数据,否则扣分。

密度的计算结果有效数字位数不做要求。

单位也不要求换算成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

(监考教师可以配备计算器)

器材整理:

1.实验结束,整理器材时,天平的平衡不能破坏,但是,游码要拨离0位置,学生没有完成的,待学生走后,应该由监考老师完成,不能影响下一位学生的考试。

2.小蜡块应该用抹布或吸水纸擦干净,以免影响下一位学生的实验。

3.量筒中的水应该倒回水杯中,继续循环使用。

2016年度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培训说明

实验九: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距与物距的关系(16分)

命题意图:

1.本实验不是对“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全面探究,只探究像距和物距的关系。

出于以下几点考虑:

(1)要探究虚像与实物等大,就需要两个物体总是一样大。

若用平面镜成像实验器还可以;若使用蜡烛作为物体,在考试的过程中很难保证两个蜡烛总是一样大,因为蜡烛总是有一个要燃烧的。

(2)要探究物、像关于镜面对称,就要证明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这样就需要物像连线,一是需要连线并“证明垂直”的工具----直角三角板,二是每个考生需要一张记录纸,三是物像的位置也难以准确确定(都有一定的大小),这样太麻烦了。

(3)还有成像规律中的物像左右相反,用蜡烛是不能证明的。

2.要探究规律,需要测量记录多组数据,考虑到时间问题,只记录其中的两组数据。

器材准备:

1.一套平面镜成像实验器包括:

镀膜玻璃板、四个塑料人、两个直角三角板,其中两个不带红色半圆形斑的塑料人用作支架;另外两个带半圆形红斑的塑料人,一个作为物体,另一个用来确定像的位置。

2.除了成套的平面镜成像实验器材,还需要配一个“和玻璃板一样大小的平面镜”,旨在考查学生选择器材的意识和能力。

3.还需要配备一张“边长为2cm的方格白纸”。

这张方格白纸既起到白纸的记录作用,也起到刻度尺的作用,读数规则与刻度尺相同。

因为玻璃板有一定的厚度,会引起系统误差(接近玻璃板厚度的三分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