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检测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22279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结构检测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钢结构检测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钢结构检测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钢结构检测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钢结构检测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钢结构检测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钢结构检测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钢结构检测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钢结构检测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钢结构检测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钢结构检测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钢结构检测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结构检测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

《钢结构检测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结构检测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钢结构检测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

第1页共1页

第1版第0次修改

批准页

实施日期:

2016年8月10日

关于新版《作业指导书》批准的通知

各检测室:

XXXXXX工程检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实验室)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求,编写新版《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的管理体系文件由《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及表格》等四个层次的文件构成。

《质量手册》是纲领性文件,《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是支持性文件,《记录及表格》是证实性文件。

为规范实验室的检测程序和行为,进一步增强检测业务水平,保证检测试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客观反映建设工程质量,促进检测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组织编制了《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为实验室开展检测工作提供一套完整的工作规范和工作制度,使每项工作有据可查、有章可循,以全面地指导工作,控制检测质量。

《作业指导书》第一版现已通过审定,予以批准颁布,并自2016年9月10日起正式实施。

实验室全体员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并严格贯彻执行,始终保持质量体系运行有效,确保检测工作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如发现问题,请及时反馈,以利于进一步修改完善。

在执行过程中发现内容需要修改或补充时,授权质量管理室为本《作业指导书》的归口管理部门。

XXXXXX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公司法人代表:

DHTS-WC2-05-④-3

第1页共10页

钢结构检测作业指导书

1概述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钢结构焊缝的检验检测。

2编写细则的依据

2.1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

2.2JGJ81-200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2.3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4GB/T11345-2013《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

2.5JB/T6061-2007《无损检测焊缝磁粉检测》

2.6JB/T6062-2007《无损检测焊缝渗透检测》

2.7NB/T47013.1~47013.13-2015(JB/T473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合订本)》

2.8JB/T10062-1999《超声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

3需要委托方提供的文件

3.1申请单位和制造单位信息

申请单位名称、地址、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制造单位名称、地址。

3.2钢结构设计文件和施工单位自检报告

3.3特别说明资料和其它必要资料

第2页共10页

特殊环境使用要求的说明资料及其申请方认为其它需要说明或者提供的资料,及检测人员要求补充的其它必要资料

4检测程序

检验前准备

合格

设计文件审查

委托方要求

清理打磨

检测方法数量

返修

不合格

检测

出具报告

复探合格

图1检测程序

5人员和仪器

人员:

从事检测的人员应持有相应可和组织颁发的II级以上资格证书。

仪器:

超声波探伤仪,磁力探伤机、渗透探伤器材。

仪器的性能应满足相应标准要求,并在计量检定周期内。

6检验方法

6.1焊缝质量等级确定

焊缝的质量等级应依据委托方提供的有效设计文件。

如无设计文件应按照GB50017-2003去顶焊缝质量等级。

第3页共10页

6.2检测方法和比例的确定

检测方法和比例不得低于设计文件和JGJ81-200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和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同时应满足委托方的要求。

其最低要求执行JGJ81-2002。

其中,第7.3.3条规定:

设计要求全焊透的焊缝,其内部缺陷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一级焊缝应进行100%的检验,其合格等级应为现行国家标准GB/T11345-2013)《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B级检验的I级或I级以上;

2、二级焊缝应进行抽检,抽检比例应不小于20%,其合格等级应为现行国家标准GB/T11345-2013)《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B级检验的II级或II级以上;

3、全焊透的三级焊缝可不进行无损检测。

7.3.10条规定:

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表面检测:

1、外观检查发现裂纹时,应对该批中同类焊缝进行100%的表面检测;

2、外观检查怀疑有裂纹时,应对怀疑的部位进行表面探伤;

3、设计图纸规定进行表面探伤时。

7.3.12规定:

磁粉探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JB/T6061-2007)《无损检测焊缝磁粉检测》的规定,渗透探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JB/T

第4页共10页

6062-2007)《无损检测焊缝渗透检测》的规定。

一、二级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

且一级焊缝不许有咬边、未焊满、根部。

三级焊缝按二级焊缝标准进行外观质量检验。

7、检测工艺

7.1超声波检测工艺

7.1.1试块

试块应采用与被检工件相同或近似声学性能的材料制成。

标准试块尺寸符合GB/T11345-2013的要求。

7.1.2距离-波幅曲线的绘制

判废线(RL)

定量线(SL)

评定线(EL)

波高(dB)

距离-dB曲线按所用探头和仪器在试块上实测的数据绘制而成,该曲线族由评定线(EL)、定量线(SL)和判废线(RL)组成。

评定线与定量之间(包括评定线)为Ⅰ区,定量线与判废线之间(包括定量线)为Ⅱ区,判废线及其以上为Ⅲ区,如图2所示。

距离(mm)

图2距离-dB曲线

第5页共10页

7.1.3检测的方法要求:

检测面

检测面和检测范围的确定原则上应保证超声波扫查检测到工件被检部分的整个体积。

如图3所示,采用直射波和一次反射波在焊缝双面(位置1和位置2)单侧进行扫查.

图3探头位置

检测面应经检验人员外观检查合格,所有影响超声检测的锈蚀、飞溅和污物都应予以清除,其表面粗糙度应小于或等于Ra6.3μm才符合检测要求。

⑵耦合剂

采用机油、浆糊、甘油和水等透声性好,且不损伤检测表面的耦合剂。

⑶扫查灵敏度:

不低于测长线(比基准灵敏度高6dB)。

必要时可用基准灵敏度。

⑷探头的移动速度:

不应超过150mm/S。

第6页共10页

⑸检测覆盖率

检测时,探头的每次扫查覆盖率应大于探头直径的15%。

⑹校准

校准应在标准试块上进行,校准中应使超声主声束垂直对准反射体的轴线,以获得稳定的和最大的反射信号。

a)仪器校准

在仪器开始使用时,应对仪器的水平线性进行测定,测定方法应按JB/T10062-1999的有关规定进行。

b)探头校准

在开始使用时,应对探头进行一次全面的性能校准。

测定方法应按JB/T10062-1999的有关规定进行。

斜探头校准

使用前,斜探头至少应进行前沿距离、K值、主声束偏离、灵敏度余量和分辨力等的校准。

使用过程中,每个工作日完工时应校准前沿距离、K值、主声束偏离。

仪器和探头系统的复核

a)复核时机

每次检测前均应对扫描线,灵敏度进行校核,遇有下述情况应随时对其进行重新核查:

第7页共10页

校准后的探头、耦合剂和仪器调节旋钮发生改变时;

开路电压波动或者检测者怀疑灵敏度有改变时;

连续工作4h以上时;

每日工作结束时。

b)扫描量程的复核

如果距离-波幅曲线上任意一点在扫描线上的偏移超过扫描读数的10%,则扫描量程应予以修正,并在检测记录中加以说明。

c)距离-波幅曲线的复核

复核时,校准应不少于3点。

如曲线上任何一点幅度下降2dB,则应对上一次校准以来所有的检测结果进行复核;

如幅度上升2dB,则应对所有的记录信号进行重新评定。

对接焊缝的检测

a)为检测纵向缺陷,斜探头应垂直于焊缝中心线放置在检测面上,作锯齿形扫查,见图4。

探头前后移动的范围应保证扫查到全部焊缝截面。

在保持探头垂直焊缝作前后移动的同时,还应作10°

~15°

的左右转动。

第8页共10页

图4锯齿型检查

b)为确定缺陷的位置、方向和形状,观察缺陷动态波形和区分缺陷的真或伪信号,可采用前后、左右、转角环绕等四种探头基本扫查方式,见图5。

前后左右转角环绕

图5四种探头基本扫查方法

缺陷定量检测

仪器调到评定线灵敏度,对缺陷进行检测。

对所有反射波幅超过定量线的缺陷,均应确定其位置、最大反射波幅和缺陷当量。

第9页共10页

缺陷定量:

根据以下方法确定缺陷指示长度ΔL。

a)当缺陷反射波只有一个高点,用6dB法测其指示长度。

如图8所示

最大反射波

6dB

探头移动长度,mm

图6单个缺陷指示长度

缺陷指示长度

b)当缺陷反射波峰值起伏变化,有多个高点,则应以端点峰值法测其指示长度,如图9所示。

图9端点峰值法

④缺陷评定

第10页共10页

a)超过评定线的信号应注意其是否具有裂纹等危害性缺陷特征,如有怀疑时,应采取改变探头K值、增加探测面、观察动态波型并结合工件材质结构工艺特征等综合作判定,如对波型不能判断时,应辅以其它NDT检测方法作综合判定。

b)最大反射波幅度位于Ⅱ区,缺陷指示长度小于10mm时按5mm计。

相邻两缺陷在一直线上,其间距小于8mm的缺陷长度时,应作为一条缺陷处理,以两缺陷长度之和作为其指示长度,但不包含间距。

c)缺陷等级评定按GB11345进行。

7.2磁粉检测工艺

执行JB/T6061-2007《检测焊缝磁粉检测》同时满足GDSEI/JSH-03.1《磁粉检测工艺》要求。

7.3渗透检测工艺

执行JB/T6062-2007《无损检测焊缝渗透检测》,同时满足GDSEI/JSH-04.1《渗透检测工艺》要求。

8检验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或发生意外事故时的处理方法

按照程序文件《纠正措施程序》和程序文件《预防措施程序》的规定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