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教案第21课 《庄子》二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2914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94.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教案第21课 《庄子》二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教案第21课 《庄子》二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教案第21课 《庄子》二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教案第21课 《庄子》二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教案第21课 《庄子》二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教案第21课 《庄子》二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教案第21课 《庄子》二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教案第21课 《庄子》二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教案第21课 《庄子》二则.docx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教案第21课 《庄子》二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教案第21课 《庄子》二则.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教案第21课 《庄子》二则.docx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教案第21课《庄子》二则

第六单元

第21课 《庄子》二则

《北冥有鱼》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能清晰、流利地背诵课文。

2.积累“怒”“志”“抟”“扶摇”“野马”等文言词汇,能流利地翻译文章。

3.理解本文借助丰富的想象和以寓言故事设喻说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庄子的思想。

2.学会运用寓言故事说理。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寓言故事说理。

【情境导入】

先秦诸子散文,虽然主要是政论文,但也是文学艺苑中的奇葩异蕾。

《论语》平实质朴,富含哲理;《孟子》文笔雄健,铿锵有力;《荀子》气魄雄浑;《老子》清远深邃;《墨子》质朴;《庄子》恣肆。

今天,我们一同欣赏《庄子》散文中的《北冥有鱼》。

【新课解读】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读准下列字音。

北冥有鱼(mínɡ)   其名为鲲(kūn)

抟扶摇而上(tuán)海运则将徙(xǐ)

齐谐(xié)正色邪(yé)

2.全班齐读全文。

3.熟读课文,参考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1)重点词语:

北冥:

北海。

怒:

振奋,文中指用力鼓动翅膀。

垂天之云:

悬挂在天空的云。

息:

气息,这里指风。

海运:

海水运动。

天池:

天然形成的水池。

志怪:

记载怪异的事物。

抟:

盘旋飞翔。

扶摇:

旋风。

野马:

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苍苍:

深蓝色。

是:

这样。

(2)翻译课文,疏通文意:

北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

鲲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鹏。

鹏的脊背,也不知道有几千里;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

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海去了。

南海是一个天然的水池。

《齐谐》是记载一些怪异事物的书。

它说:

“鹏迁徙南海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乘着旋风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了北海。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

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大鹏从天空往下看的时候,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二、品读赏析——理解内容

1.根据课文内容概括鲲鹏的形象。

明确:

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大鹏这一形象?

请简要分析。

明确:

从体大、背大、翼大及活动范围大(长度:

从北海到南海;高度:

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

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3.本文讲了哪几层意思?

明确:

第一层:

描写了神奇莫测的鲲鹏的形象。

第二层:

引述《齐谐》的话语,来证明鹏南飞是可信的。

作者还描写了高空中雾气奔腾和微尘浮动的情形,接着以人仰视天空的经验来比说大鹏在九万里高空俯视下界,也如同下界的人仰视高空,只见莽莽苍苍,难辨其“正色”。

4.赏析句子: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明确:

此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击”“抟”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5.如何理解“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明确:

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

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大鹏从天空往下看的时候,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人往上看天与鹏往下看人,道理是一样的,只是角度不同,可见鹏与人一样都受到了限制,没有获得真正的自由。

三、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1.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为什么又写鸟?

明确:

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

鲲的体形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背部不知有几千里。

说明庄子想象力丰富。

2.作者为什么要塑造大鹏的形象?

明确:

大鹏是作者追求的独立自由逍遥之精神的化身,作者很想像大鹏一样遨游天空,远离人间是非纷争。

3.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使文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永,感染力强。

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

明确:

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的,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

4.本文在写作上有哪些特点?

明确:

(1)想象丰富,境界开阔。

意随笔至、随文挥洒的笔法,是庄子绝对自由精神的外化形式。

(2)以寓言故事的形式表达思想。

这些寓言注重以寓言本身来说明观点,寄寓思想,表达玄妙的、难以表述的境界。

(3)语言风格别树一帜,变化多端的文字背后,又蕴含着深刻的含义。

四、拓展延伸

《庄子》中的成语、出处及解释

(1)越俎代庖——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庄子·逍遥游》

解释:

比喻超出自己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

(2)大相径庭、不近人情——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

《庄子·逍遥游》

解释:

大相径庭:

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不近人情:

不合乎人之常情,多指性情、言行怪僻,不合情理。

(3)肌肤胜雪——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

《庄子·逍遥游》

解释:

用以说明女子皮肤的白皙。

(4)形如槁木——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庄子·齐物论》

解释:

形容身体瘦得像干枯的木头,比喻毫无生气或极端消沉。

(5)游刃有余——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庄子·养生主》

解释:

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

(6)踌躇满志——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庄子·养生主》

解释:

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7)每况愈下——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

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

《庄子·知北游》

解释:

原来的意思是说,越从低微的事物上推求,就越能看出道的真实情况。

后来逐渐转变为表示情况越来越糟糕的意思。

(8)沉鱼落雁——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

《庄子·齐物论》

解释:

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9)白驹过隙——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

忽然而已。

《庄子·知北游》

解释:

比喻时光像骏马一样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

(10)螳臂当车——汝不知夫螳蜋乎?

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

《庄子·人间世》

解释:

比喻自不量力,招致失败。

五、本课小结

鲲鹏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飞到南海这一理想的境地。

老师希望大家能凭借知识的力量、人格的魅力达到你人生的理想境界。

愿你们插上知识的翅膀,怀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去乘长风,破万里浪。

附板书设计: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教学目标】

1.掌握“是”“全”“循”“云者”等文言词语的意思,疏通文意。

2.品味文章轻松诙谐的语言。

3.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看过或听过辩论赛吧?

在辩论赛上,双方辩手雄辩生风的英姿让我们为之倾倒,而两千年前的那一场被后人誉为“史上最著名辩论”的庄子与惠子的辩论,更有着说不尽的魅力,现在就让我们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研究一下这一场辩论吧!

【新课解读】

一、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学生在听读过程中画出疑难字词。

2.学生自由诵读:

(1)学生根据听读,自由朗读。

(2)对照注释,运用已掌握的古文词句知识,也可以查阅工具书等,疏通文章大意,勾画出重点词句,并画出疑难字词句。

(3)小组内解决疑难,同桌相互提问文中的重点词语解释及句子翻译,疏通文意。

3.应掌握的重点句子如下:

(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译文:

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译文:

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3)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译文:

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确定的!

(4)请循其本。

译文:

请从最初的话题说起。

(5)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译文:

你说“汝安知鱼乐”等等,既然你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却又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4.全班解决小组提出的疑难问题,教师适当点拨。

5.疏通文意,熟悉故事情节。

(小组长指名组内同学翻译课文,其余组员纠正翻译错误。

二、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学生明确: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这表现了庄子积极乐观的心态。

2.这则短文反映了庄子的什么思想?

学生明确:

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也反映了庄子推崇“自然”、反对“人为”的思想。

3.你认为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

学生明确:

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

(1)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

结尾处,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就此认输了,可是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始,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

所谓偷换概念,指他把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哪里知道”,而惠子的本意却是“怎么(能)知道”。

(2)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

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

(3)从逻辑上看,庄子其实并不应该输,只是他没找准方向,以至给惠子留下了可乘之机。

惠子最初的发问是这样的: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这里暗含有这样的判断:

惠子能够知道庄子“非鱼”。

因此,庄子完全可以这样回敬惠子:

你既然可以知道我不是鱼,我当然也可以知道鱼快乐。

三、拓展延伸

怎样看待庄子与惠子的关系?

学生明确:

庄子这般旷达的心境,视富贵荣华如敝屣。

其高雅之生活情趣,自然超离普通人群。

无怪乎在他眼中,“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庄子·天下》)。

既然这样,就只好“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了。

像庄子这样绝顶聪明的人,要想找到一两个知己,确实不容易。

平常能够谈得来的朋友,除了惠子之外,恐怕不会再有其他的人了。

他们都好辩论,辩才犀利无比;他们也很博学,对于探讨知识有浓厚的热情。

四、本课小结

同学们,庄子心境旷达,视荣华富贵如粪土,有着高雅的生活情趣。

多少年来,庄子思想曾给乱世中饱经沧桑的心灵以莫大的安慰,即使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读来也犹如扑面而来的清风一般,清爽怡人。

附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