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能源与绿色革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2934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新能源与绿色革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新能源与绿色革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新能源与绿色革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新能源与绿色革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新能源与绿色革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新能源与绿色革命.docx

《浅谈新能源与绿色革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新能源与绿色革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谈新能源与绿色革命.docx

浅谈新能源与绿色革命

浅谈新能源与绿色革命

浅谈新能源与绿色革命

【引文】新能源在当下是一个避不开的话题。

在传统能源即将告急的当下,这个现实促使我们更加关注世界能源的供需现状和趋势,也更加迫切地需要进行一场绿色革命。

本文将简略阐述新能源的研发情况、绿色革命的进行程度,以及它们对我们生活的意义。

【关键词】新能源绿色革命低碳

一,新能源情况概述

能源是人类社会在大工业时代赖以运转的物质条件。

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人口的剧增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能源需求量持续增大,由此导致对能源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

传统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等正在不断衰竭,人们需要新型的能源来对此进行替代,以进行人类生活的基本运转。

于是对于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则是一个日益重要的课题,特别在可再生能源方面。

联合国在1981年在肯尼亚召开的内罗毕会议上,规定了新能源的基本概念。

它不同于常规能源,可以是一些古老的能源,但是需采用先进的方法或技术开发利用,对环境和生态友好、可持续发展、资源丰富。

目前为止,得以研究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地热能、海洋能、水能等,它们应用于工业、农副业,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多元化、清洁化的能源结构;但是技术的不成熟也使其遭到一些质疑,因此人们对于新能源的评价实际上存在着一定的褒贬不一。

下面将选取两个具有不同代表意义的新能源加以具体介绍,希望对理解新能源的有一定的帮助。

第一个是风能。

人类使用风能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风车作为大工业时期之前的主要生产动力被广泛应用于航行、磨面、灌溉、提水等等。

但正如前文所说,新能源中的“新”是针对开发与利用的程度而言的,在这里,风能就是代表自然界可再生新能源的尤为典型的一个例子,而当代风能的重新开发是由于20世纪70年代世界石油危机的爆发和世界环境的日益恶化。

风能主要用于发电、做动力、制热,具体载体表现为风力发动机和发电机。

风能的优点不言而喻,持久、成本处于下降趋势、风机可靠性的提高、经济性强、能有效地维护人员。

但同时,它也有其局限性。

因为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会不断提高去风轮叶尖速比,于是风电机的噪声污染也随之而来;又如有的风力发电场建立在候鸟迁徙地,很容易伤害到鸟类;再如因风力发电机组而产生的电磁辐射会对许多现代通信中的电磁信号造成干扰……

第二个是核能,它代替煤炭等有机燃料来进行发电和供热。

核能通过转化原子核的形式来取得大量的能量,所以是原子核能的简称,和风能不同,它起步与近代,于20世纪中叶开始实验,20世界后期得以发展。

它的开发跟人类社会的科技进步是分不开的,所以它能代表人类在能源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核能被称作“最新式、最干净、最方便、最安全、成本最低”的可持续能源,是目前唯一现实可行能大规替代化石燃料的能源。

可以说,核能带来的在能源上的新领域是比较乐观的。

二,传统能源情况简介

能源的概念最初的产生是在人类学会使用火之后。

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首先经历了用薪柴、木材来做燃料的薪柴时代。

在18世纪7、80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

改良后的蒸汽机在1782年问世,形成了煤炭的大规模使用,于是煤炭时代到来。

第二次工业革命始于19世纪5、60年代,但直至内燃机得以推广之后,石油才作为主要动力,把人类引进新的纪元——石油时代。

可以说,能源利用的历史是人类动力改变的历史。

但是,经过几个世纪以来人类无知、肆意地使用能源,目前传统能源的情况不容乐观,这也是为什么提出新能源计划、倡导绿色革命的重要原因。

就拿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石油来说,据英国《独立报》报道,国际能源机构(IEA)首席经济学家法提赫-比罗尔表示,随着全球大多数主要油田纷纷步入“产能衰退期”,世界正在迎来一场“灾难性”的能源危机,即便全球能源需求保持稳定不变的状态,现有石油储备仍然无法支撑经济的发展。

根据计算,在2030年之前人类只有再找到四处堪比沙特阿拉伯的富油地区,最基本的能源需求问题才会得以解决。

不仅如此,森林的大量砍伐等等,都使能源转型问题迫在眉睫。

 

三,绿色革命是追求,也是挑战

广义的绿色革命是指在生态学和环境科学基本理论的指导下,人类适应环境,与环境协调发展、和谐共处所创造的一切文化和活动。

狭义的指一种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在这里与本文主题无关,不做赘述。

由此看来,新能源从属于绿色革命,是人类意识到传统能源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时所着手于的领域。

“未来属于使用新能源的国家。

”世界自然基金会总干事詹姆斯·利普在接受《瞭望》专访时如是说。

走低碳、环保的能源路线已在全球达成了理念上的共识。

对于我国来说,虽然煤炭仍是现在我国的主要能源,但是我国也在积极开辟绿色革命的道路。

在近年4月22日的国家能源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国务院总理、国家能源委员会主任温家宝强调就这样道,中国要下大力气落实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的目标。

这是中国在能源结构上进行调整、努力推广利用新能源的具体表现,绿色革命在中国的开展,不仅仅是对可持续发展的相应,也是对全球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

中国是发展中大国,现实中的问题还有很多,绿色能源的道路上也布满荆棘,比如新能源开发上技术和资金的困难、工业化城市化与新能源的冲突等。

但是,向低碳的能源方式进行转向是共同的目标。

如果人类为自己负责,为地球负责,那么绿色革命是刻不容缓的。

放眼国际,德国已经拿出了新能源计划的草案,以此表示绿色革命的率先掀起。

这份草案可谓是野心勃勃,大型的风力发电场、欧洲超级电网、电动骑车、核反应堆寿命的延长均为其目标。

英国、法国、瑞典、日本、巴西等国家也根据自身的地理条件和资源禀赋,加大了风能、核能、潮汐能、太阳能、生物能等新能源开发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力度。

可是在宏大的规划之下,如何摆好理想状态和现实情况之间的差距,就是全世界国家都在奋力攻克的难题,特别是在全球利益和本国利益的矛盾之下,如何处理这种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比如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就是很好的例子。

这次会议在全世界人民的翘首期待中展开,却以遗憾收尾,各国在能源减排和气候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一些国家不愿意让步或是把责任都推给发展中国家,使得会议在几天的协商后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哥本哈根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副团长于庆泰说道,《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立了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来作为国际基本原则,但有的发达国家公开挑战这一原则,另一些发达国家口头上仍接受,但无意按照这一原则履行义务,千方百计地向发展中国家推卸责任。

发达国家的上述做法,严重损害了国际合作的基础,是国际谈判进程无法取得进展的根本原因。

由此看来,绿色革命在各国虽都有长远的目标和详尽的规划,但是如何和世界上其它国家共同维护绿色革命的使命则是一些发达国家要反思的问题,而不是在对资源在几个世纪以前就坐享其成之后转而翻脸不认账,对于自己曾经行为所带来的环境后果无动于衷,反而指责发展中国家。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使所有国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使经济有序稳定的发展是重中之重,所以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根据自身能力做出相应的贡献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也不能因为这样就毫不负责地肆意浪费能源。

四,让每个人都来参与绿色新能源革命

绿色革命的思想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比如节能灯的大规模使用、节电节水意识的加强、使用太阳能热水器、自行车和步行的推广。

低碳的概念存在在我们的脑海中,对于个体来说,不能像国家一样提出有关绿色革命的重要政策,也很少有人会真正参与到新能源的研究和开发之中,但是只要我们能学会如何正确地使用身边现有的传统能源,接受新能源,我们也能为地球做出很多,我们也可以在绿色革命的道路上走的很远。

如果全世界人民都把节能的思想应用到家庭生活、建筑业、服务业、工业和农业中去,那么全球就会少掉1635座大型火力发电厂。

发展中国家若是在日常生活与服务业中减少浪费、提高能效,那么就可以少建100座大型火力发电厂,节省下来的资源还可以发展绿色清洁能源。

在新能源和绿色革命的道路上,只要全世界人民都齐心协力,我相信总会有新能源彻底代替传统能源的那一天,地球的生态也会得到一定的维护。

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参与其中吧,为了将来,为了我们共同的地球。

 

参考文献:

1,《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李全林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2,《可持续能源的前景》,EdwardSCassedy著,段雷、黄永梅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

3,《中国向低碳转轨的道路》,《瞭望》周刊,转载自新浪网“中国谋划新能源发展路径社会面临绿色革命转型”,2010年04月26日11:

44 

4,《环保与发展路径上的中国步调——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接受本刊专访》,《瞭望》周刊,转载自新浪网,2010年04月26日11:

44 

5,《绿色发展的历史关节》,《瞭望》周刊,转载自新浪网,2010年04月26日11:

44 

6,《“后哥本哈根”应对》,《瞭望》周刊,转载自新浪网,2010年04月26日11:

44 

7,《专访世界自然基金会总干事詹姆斯•利普》,《瞭望》周刊,转载自新浪网,2010年04月26日11:

44 

8,《能源状况介绍》,转载自腾讯网科技板块,,2009年10月16日 

9,《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

科技引领能源革命》,转载自腾讯网科技板块,2009年10月16日 13:

06腾讯科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