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背诵古诗.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3031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背诵古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三年级背诵古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三年级背诵古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三年级背诵古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三年级背诵古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三年级背诵古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三年级背诵古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三年级背诵古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三年级背诵古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三年级背诵古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三年级背诵古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三年级背诵古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三年级背诵古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三年级背诵古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三年级背诵古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背诵古诗.docx

《三年级背诵古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背诵古诗.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背诵古诗.docx

三年级背诵古诗

三年级古诗背诵目录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望天门山

3、小儿垂钓

4、江南春

5、登乐游原

6、夏日绝句

7、村居

8、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9、乌衣巷10、别董大

11、绝句

12、塞下曲•月黑雁飞高

13、望洞庭

14、示儿

15、小池

16、游园不值

17、滁州西涧

18、竹石

19、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20、忆江南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代: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

黄鹤楼:

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

孟浩然:

李白的朋友。

之:

往、到达。

广陵:

即扬州。

故人:

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

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辞:

辞别。

烟花:

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下:

顺流向下而行。

碧空尽:

消失在碧蓝的天际。

尽:

尽头,消失了。

碧空:

一作“碧山”。

唯见:

只看见。

天际流:

流向天边天际:

天边,天边的尽头。

译文:

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2、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

天门山:

位于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

两山隔江对峙,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

楚江:

即长江。

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至此回:

长江东流至天门山附近回旋向北流去。

回:

回旋。

出:

突出。

日边:

天边。

译文:

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儿,向北流去。

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水天相接的远处悠然驶来,好似来自天边。

 

3、小儿垂钓

唐代: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注释

蓬头:

形容小孩可爱。

稚子:

年龄小的、懵懂的孩子。

垂纶:

钓鱼。

纶:

钓鱼用的丝线。

莓:

一种野草。

苔:

苔藓植物。

映:

遮映。

借问:

向人打听。

鱼惊:

鱼儿受到惊吓。

应:

回应,答应,理睬。

译文

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4、江南春

唐代: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注释

莺啼:

即莺啼燕语。

郭:

外城。

此处指城镇。

酒旗:

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南朝:

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

四百八十寺:

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

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

“都下佛寺五百余所”。

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

楼台:

楼阁亭台。

此处指寺院建筑。

烟雨:

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译文

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5、登乐游原

唐代: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注释

乐游原:

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地。

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

登上它可望长安城。

乐游原在秦代属宜春苑的一部分,得名于西汉初年。

《汉书•宣帝纪》载,“神爵三年,起乐游苑”。

汉宣帝第一个皇后许氏产后死去葬于此,因“苑”与“原”谐音,乐游苑即被传为“乐游原”。

对此《关中记》有记载:

“宣帝许后葬长安县乐游里,立庙于曲江池北,曰乐游庙,因苑(《长安志》误作葬字)为名。

向晚:

傍晚。

不适:

不悦,不快。

古原:

指乐游原。

近:

快要。

译文

傍晚时心情不快,驾着车登上古原。

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已是黄昏。

 

6、夏日绝句

宋代: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

人杰:

人中的豪杰。

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鬼雄:

鬼中的英雄。

屈原《国殇》: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项羽:

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自杀。

江东:

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译文

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7、村居

清代: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注释

村居:

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杨柳拂堤:

像杨柳一样抚摸堤岸。

醉:

迷醉,陶醉。

春烟:

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形成的烟雾般的水汽。

散学:

放学。

纸鸢:

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

鸢:

老鹰。

译文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

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

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

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8、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作者: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注释

  1.芙蓉山:

地名。

  2.苍山:

青山。

  3.白屋:

贫家的住所。

房顶用白茅覆盖,或木材不加油漆叫白屋。

  4.犬吠:

狗叫。

译文

  夜暮降临,连绵的山峦在苍茫的夜色中变得更加深远。

天气寒冷,使这所简陋的茅屋显得更加清贫。

半夜里一阵犬吠声把我惊醒,原来是有人冒着风雪归家门!

 

9、乌衣巷

唐代: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释

朱雀桥:

在金陵城外,乌衣巷在桥边。

在今南京市东南,在文德桥南岸,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

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所以此地俗语称乌衣巷。

在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

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

现为民间工艺品的汇集之地。

乌衣:

燕子,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

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横跨秦淮河。

寻常:

平常。

王谢:

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

至唐时,则皆衰落不知其处。

旧时:

晋代。

译文

朱雀桥边一些野草开花,乌衣巷口唯有夕阳斜挂。

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10、别董大

作者: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1.董大:

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

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2.曛:

昏暗。

3.君:

指的是董大。

译文

一望无际的黄云搞得日光昏昏,北风呼呼,雁声凄凄,大雪纷纷。

不必担心前边的路上没有知己,天下的人有谁不了解身怀绝技的董大您呢!

 

11、绝句

作者: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

  ①迟日:

指春天。

  ②泥融:

春日来临,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③鸳鸯:

一种漂亮的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译文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鸳鸯睡在沙上。

 

12、塞下曲•月黑雁飞高

作者: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注释

  1、塞下曲:

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

  2、月黑:

没有月光。

  3、单于(chányú):

匈奴的首领。

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4、遁:

逃走。

  5、将:

率领。

  6、轻骑:

轻装快速的骑兵。

  7、逐:

追赶。

译文

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单于趁黑夜悄悄地窜逃。

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落满身上弓刀。

 

13、望洞庭

唐代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洞庭:

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

湖中有不少小山,最有名的是君山。

相和:

相互映衬。

和:

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潭面:

指湖面。

潭,水很深的湖。

镜未磨:

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两说均可。

白银盘:

形容洞庭湖。

青螺:

青绿色的螺壳。

螺是一种软件小动物,体外有螺旋形硬壳。

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

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译文

秋夜,月光下的洞庭湖水清澈空明,与明朗的月色交相辉映。

湖面风平浪静,波光闪动,像一面没有磨过的镜子。

远远望去,湖中翠绿的洞庭山,多像白色银盘中一只小巧玲珑的青螺呀。

 

14、示儿

宋代: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

示儿:

写给儿子们看。

元知:

原本知道。

元,通“原”。

本来。

万事空:

什么也没有了。

但:

只是。

悲:

悲伤

九州:

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

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同:

统一。

王师:

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北定:

将北方平定。

中原:

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家祭:

祭祀家中先人。

无忘:

不要忘记。

乃翁:

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译文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我!

15、小池

宋代: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

泉眼:

泉水的出口。

惜:

吝惜。

照水:

映在水里。

晴柔:

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尖尖角:

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上头:

上面,顶端。

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译文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16、游园不值

宋代: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注释

游园不值:

想游园没能进门儿。

值:

遇到;不值,没得到机会。

应怜:

概是感到心疼吧。

应,表示猜测;怜,怜惜。

屐(jī)齿:

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

小扣:

轻轻地敲门。

柴扉(fēi):

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译文:

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

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17、滁州西涧

唐代: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注释

⑴滁州:

在今安徽滁州以西。

西涧:

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⑵独怜:

唯独喜欢。

幽草:

幽谷里的小草。

幽,一作“芳”。

生:

一作“行”。

⑶深树:

枝叶茂密的树。

深,《才调集》作“远”。

树,《全唐诗》注“有本作‘处’”。

⑷春潮:

春天的潮汐。

⑸野渡:

郊野的渡口。

横:

指随意飘浮。

译文

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

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

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18、竹石

清代: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咬定:

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立根:

扎根,生根。

原:

本来,原本,原来。

破岩:

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磨:

折磨,挫折,磨炼。

击:

打击。

坚劲:

坚强有力。

任:

任凭,无论,不管。

尔:

你。

译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19、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宋代: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注释

浣溪沙:

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沙,一作“纱”。

一曲新词酒一杯:

此句化用白居易《长安道》诗意:

“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

一曲,一首。

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

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

酒一杯,一杯酒。

去年天气旧亭台:

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

去年天气:

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

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

旧,旧时。

夕阳:

落日。

西下:

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几时回:

什么时候回来。

无可奈何:

不得已,没有办法。

似曾相识:

好像曾经认识。

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

燕归来:

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燕归来,春中常景,在有意无意之间。

小园香径:

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

因落花满径,幽香四溢,故云香径。

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独:

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独自”的意思。

徘徊:

来回走。

译文

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

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20、忆江南

唐代: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注释

忆江南:

唐教坊曲名。

作者题下自注说:

“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

”按《乐府诗集》:

“‘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

”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

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谙(ān):

熟悉。

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江花:

江边的花朵。

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红胜火:

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绿如蓝:

绿得比蓝还要绿。

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

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译文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

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