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首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3156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首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安徽首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安徽首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安徽首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安徽首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安徽首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安徽首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安徽首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安徽首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安徽首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安徽首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安徽首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安徽首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安徽首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安徽首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安徽首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首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docx

《安徽首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首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首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docx

安徽首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

安徽省首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

近日,农业部编辑出版《首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汇编》,我省桐城市雪花池家庭农场主汪启航等4名优秀带头人入选。

今年以来,我省各地认真贯彻《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17〕19号),立足当地农业农村实际,积极扶持引导农村创业创新。

省农委举办首届全省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遴选12名全省农村创业之星,牵头建立了农村创业创新协调推进机制,建立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目录,协调各方面资源共同推进农村创业创新。

目前,全省累计有36万名农民工返乡创业,创办各类实体16万个。

农村创业经营方式由过去的个体经营、家族式管理逐步向以股份制、合伙制、股份合作制经营为主的现代经营方式转变,全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累计带动就业近200万人,创业带动就业效果明显。

 

附:

典型案例

创业梦想在与农共舞中起航

创业名片:

汪启航,男,安徽桐城人,出生于1974年12月,高中学历,现任安徽省桐城市雪花池家庭农场主、桐城市誉毅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安徽农夫商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桐城市第十四届党代表,桐城市第十三届政协委员,曾获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桐城市十佳创新型企业家等荣誉。

创业感言:

做一个有梦想、有情怀、有作为、有担当的现代农场主。

创业故事:

20多年前,高中刚毕业的我就随打工人潮外出闯荡。

但家乡的贫困依然困扰着我,最终使我萌发回乡创业的念头。

打开土地流转局面

我家在桐城市吕亭镇新店村,这里属于丘陵地带,土地资源有限,当时,我考虑先期可与邻近的连山村一起发动,集中连片进行土地流转,我的想法得到了村干部理解和支持。

但一些村民有顾虑,只想把部分土地出租,还自留部分作为口粮田,自行耕种,这给连片流转耕作带来阻力。

后来,通过我们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初步打开了土地流转局面。

做好农业产业规划

土地流转后的规模经营与农户零散经营有着本质区别。

刚流转过来的土地,零星分散不规则,沟渠路水不配套。

经多方筹资,先后投资80多万元建设水利排灌设施,投资60多万元修建硬化机耕道路。

前期投入这么大,让我资金压力很大。

但既然上马了,这条路就必须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我深知创业是不可能靠一个人可以搞成功的,于是注册成立了雪花池家庭农场,并带领经营管理人员到江浙地区和本地龙头企业学习取经。

通过对标看齐、请教农技专家、走访有经验的农民,了解群众意见和学习科学的种植方法。

因地制宜地制定出《雪花池农场建设规划方案》。

终于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们陆续建成了标准化蔬菜大棚、育秧工厂、有机水稻种植基地,油菜种植基地、葡萄种植基地,使一个现代化的生态农场初具雏形。

注重助农增收

古时候就有“徙木立信”的故事,做人做事诚信最为重要,虽然农场投资大,资金压力大,但在发放土地租金和农民工工资上我们从不含糊,体现契约精神,取信于民。

按照土地流转合同,农户每亩田年租金在400元左右,相当于农民自种一亩粮食(单季)的年利润,土地租金都能在每年底全额结清。

雇用农民工工资已由当时80元/天上涨到现在的120元/天,始终做到依约兑现,从不拖欠,使周边农民都愿意到农场做工。

农场雇用农民工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长期雇工,主要是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二是季节性农事用工。

长年带动就业人数在300人以上,其中妇女占70%,还有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15户、残疾人24人。

加强团队建设

我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民,尽管有多年从事农业生产的实践经验,但面对现代农业生产的新技术、新理念,深感需要掌握和学习的知识很多,必须时时“充电”才不会落伍。

农场成立伊始,我便狠抓人才引进,吸引和聘用有经验农技人员和农技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加盟农场创业,与安徽铜陵学院合作,联合设立大学生实习就业培训基地。

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为适应“互联网+”发展大势,我于2014年9月自主开发“农夫商城”区域性电商平台,建立“农夫商城”电商运营服务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218个村级(社区)电商服务站,贯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构建“公司+网络平台+生产基地(农户)+物流配送+电商服务站”农村电商运营模式,成为打通电子商务进农村“最后一公里”的有效载体,成为桐城市实施国家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主要龙头企业,取得较好业绩。

目前,雪花池家庭农场拥有4000亩粮油生产基地、500亩蔬菜瓜果生产基地,通过“公司+农场+基地+农户”,集种植、加工、技术研发、线上线下销售为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带动周边农户1200多户,形成紧密利益联结关系。

2015年5月,根据合肥市农委《合肥都市圈合作共建供肥蔬菜基地和我市蔬菜产业发展规划》,雪花池家庭农场与桐城市蔬菜菜办公室签订当年实施共建供肥蔬菜设施蔬菜基地50亩。

2016年自建标准化钢构厂房1700平方米,购置年产2500吨优质大米加工生产线和菜籽油压榨设备,进一步完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链条。

注册“誉毅”、“雪花池”商标,积极申报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体现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一体”。

以绿色生态生产和现代流通方式,构建“从餐桌到田头”的食品质量可追溯体系,确保城乡居民“舌尖上的安全”。

同时以“三产融合”的经营理念,推动都市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的发展,先后举办蔬菜瓜果采摘节、摄影比赛、主题夏令营、农事体验等活动,使农场已成为城乡居民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创业心得:

著名爱国诗人艾青《我爱这土地》中有句名言: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作为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一名普通党员,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家在农村,根在农村,对农村、对土地、对农民有着难以割舍、难以忘怀的情结。

成年后虽多年在外打工,并小有成就,但总想为家乡干些实事,为乡村发展尽一己之力。

一路走来,在创业过程中虽然没有自己想象和别人描绘的那样美好与浪漫,甚至是走上了一条艰辛曲折之路。

但我深刻感到回乡创业非常充实,在农村也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真正体现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可以一试身手,大有作为,从企业每一步的发展中体会到前所未有的欣慰。

我的感悟:

一是做好规划、选好项目是关键;二是争取支持、聚合资源是保障;三是联合合作、互惠共赢是动力;四是产业融合、助农增收是前提;五是聚集人才、诚实互信是基础。

惟有这样,才能走得更远、行得更稳、干得更好。

创业评析:

汪启航,一个在外闯荡多年仍不忘家乡的汉子,在党和政府政策的引导下,毅然返乡创业,从农产品规模经营入手,进行土地合理流转,创建家庭农场,实现农业现代化生产,构建“公司+网络平台+生产基地(农户)+物流配送+电商服务站”农村电商运营模式,解决电子商务进农村“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农民工返乡是一个潮流,也是一个必然规律。

农民走出去又返回来,是一个进步。

他们带回了技术、资金和市场经营的经验,这是农民回乡创业的成功之路。

老乡鸡,中式快餐全国领先品牌

创业名片:

束从轩,1962年生于安徽肥西,老乡鸡创始人及董事长,担任中国禽业协会理事、中国烹饪协会理事、中国饭店协会理事、安徽省餐饮协会会长、合肥市工商联执委、合肥市禽业协会会长。

荣获“2013安徽年度经济人物”、“2016年安徽省杰出贡献企业家”、“全国饭店餐饮业优秀企业家”。

创业感言:

成功就是比别人多干一点。

创业故事:

创业历程

我是安徽老乡鸡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束从轩,我所创立的品牌——老乡鸡,全国400多家直营店,一年接待4000万人次。

老乡鸡的菜品以安徽省著名土鸡品种“肥西老母鸡”为主要原料,深受广大顾客青睐。

老乡鸡在发展过程中,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做文章,不断创新探索经营机制、延伸产业链、拓展新业态,实现可持续发展。

走出了一条以公司为主导、农民为主体、产业链齐全、利益链紧密、纵向一体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

具体可概括为以生态化、规模化养殖的一产为基础;以活鸡专卖和快餐连锁的三产为龙头;以现代化加工冷链物流配送二产为中轴;以农业休闲与创意的四产为灵魂,由此打造出了养殖、加工、餐饮、旅游、文化互为一体、互为融合、互为促进的产业链。

1982年,我从部队退伍,在家乡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具焦婆乡大堰村开始1000只土鸡养殖;1998年,我创办了合肥市正旺畜禽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集种鸡繁育、孵化、饲养、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一体,培育的肥西土鸡和正旺牌土鸡蛋当年被评为国家无公害产品,年产苗鸡、成鸡和老鸡数千万只,产品销往省内外,成为安徽省最大的土鸡公司。

公司采用公司+农户方式,带动肥西县数百家农户养鸡致富,使肥西县成为远近闻名的养鸡之乡。

我认为:

家禽养殖业产业链条短,赢利模式不清晰,而且容易复制,市场风险大。

而未来家禽养殖业发展,决胜在于终端,我们将“一体化”模式从养殖向产业链最末端环节推进。

品牌的飞跃

经过了20年艰苦创业,我进入了快餐领域,第一家快餐店“肥西老母鸡”于2003年10月在合肥市舒城路开业,顾客盈门。

2009年,我又成立了肥西老母鸡食品有限公司作为餐饮店的中心厨房,开始真正的全产业链模式。

2012年,我做出一个重大决策:

把已经被众多消费者熟知的“肥西老母鸡”品牌升级为“老乡鸡”,并进行了整体形象的升级改造,使之成为安徽快餐领先品牌。

2013年初,在创业真人秀《爱拼才会赢》栏目中,老乡鸡经过重重PK,最终荣获2013全球华人创业季第一期中国好项目,2014年初,我荣获“2013安徽年度经济人物”殊荣。

老乡鸡的成功,因为有自己的品牌特点:

一是全产业链经营模式。

老乡鸡采用180天正宗散养肥西老母鸡,自育自养自宰自烹一体化全产业链模式,中央厨房标准化精作,恒温冷链物流配送,全程监控确保食品安全和品质。

二是规范标准的系统保障。

老乡鸡通过外聘专家和内部业务骨干组成系统编审小组,编写了14本《营运管理系统》和14本《职能部门管理系统》,为规范人员操作、标准化各个流程,便于店面复制和标准化,针对经营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以人本为核心,制定细致化、科学化、数量化的标准,并严格按照标准实施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店面经营管理模式在扩张中不变样、不走味,以助企业化繁为简,实现利润最大化。

三是传统行业在互联网时代的升级。

面对互联网时代,老乡鸡及时作出了升级转型。

先后使用HR软件、ERP软件、办公OA软件上线,实现信息化管理;2016年餐厅实现手机线上点餐、微信支付。

四是围绕社区,打造百姓快餐。

老乡鸡主要是社区型餐厅,鲜活的绿色,整齐的桌椅,24小时营业,免费无线WIFI、晴雨伞、手机加油站、宝宝椅、报纸、小件寄存等便民免费服务,并提供火车票的售卖,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以及干净整洁的后厨环境,成为广大消费者的家庭厨房。

展望未来

未来10年,“老乡鸡”计划在全国开设店面数达到2000家,基本覆盖全国80%中等以上城市,年营业额突破100亿元。

全面推动机器人送餐服务,力争店面普及率达到70%以上,以大幅度提升劳动生产率。

创业心得:

从一介农民创业,到今天获得各项荣誉,将老乡鸡从一家小店发展到目前安徽甚至全国家喻户晓,解决近10000人就业,完成了从农民到企业家的转型。

我的成功,全靠我始终坚信一句话:

成功就是比别人多干一点。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爱做饭,不会做饭,也没时间做饭,但他们去哪里吃呢?

路边摊不卫生,天天下馆子,太贵。

我们老乡鸡到处都是店,可以让他们不用为吃饭发愁。

这就是我的目标。

创业评析:

束从轩曾是一名军人,从部队退伍后,回乡带领家乡的农户养鸡致富。

具有战略眼光的他将家乡的土鸡养殖进行产业链延伸,从养殖、宰杀、低温配送、烹饪等各环节打造全产业链质量安全控制机制,确保食的安全和滋味新鲜,创建“老乡鸡”品牌快餐连锁。

束从轩“成功就是比别人多干一点”这句很简单的话,说明了创新创业是要付出艰辛和代价的,没有不劳而获的成功。

任何一个企业经营者,走的是成功之路,也是艰辛之路,农村创新创业更没有平坦之路。

甜蜜人生——执着坚持付出收获

创业名片:

陈军,男,1984年10月出生,大学学历,现任安徽宿州市埇桥区群富甜叶菊专业合作社总经理及安徽鑫元甜叶菊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宿州市埇桥区党代表,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代表。

荣获宿州市优秀双创青年、宿州市致富带头人、享受宿州市政府津贴、入选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等荣誉。

创业感言:

从事甜蜜事业,创造健康生活

创业故事:

回忆过去

我叫陈军,一个普普通通在农村长大的孩子,从小就经常跟随母亲,感受麦田乡土的味道,也深深理解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农民在土地上耕种,付出很多的汗水,但得到的收益甚微。

2008年我毕业于北京科技学院后就职于北京一家知名地产企业,工作还是非常顺心的。

我是独子,每年过年回家看着父母慢慢老去,我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回家。

当时回到家后也不知道自己做什么,离家近的地方找一份工作,考公务员等等想法,在我脑海里做斗争,可能是机缘巧合,让我发现并了解了甜叶菊这种神奇的植物,它是一个外来的侨民。

从网上找资料去工厂谈合作,一步步从30亩试验田发展到现在3万亩的种植基地,带动3800多户农民从事甜叶菊育苗种植,使他们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科技先行

2011年我组织成立了甜叶菊研究所,为选育出“三高二抗一优”甜叶菊新品种,先后与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合作选育三个优质品种,与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合作提纯二个品种,与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合作皖北甜叶菊高产示范田实验项目。

由于甜叶菊高产示范田试验示范中注意病虫害及节水节肥管理步骤的建立,2016年使亩均产从以前的300公斤提高到400公斤,为农民增加收入1500元以上。

我坚信农业的发展和壮大必须要有优质的种苗资源,这样才能完善中下游每个环节的基础。

延伸发展

2015年成立安徽鑫元甜叶菊科技公司,为了延伸事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企业先后与科研机构研发甜叶菊茶、甜叶菊调味料、甜叶菊糖、甜叶菊蜜新产品技术。

建成1500平方产品生产、包装、检测等车间,使甜叶菊附加值提高了不少。

眺望未来

甜叶菊是一个非糖天然甜味剂,做为一种天然健康绿色的新型代糖,因为它具有零热量、高甜度、易溶水、不易分解的特性和优势,可以保证肥胖者、高血糖、糖尿病患者人群放心使用,它的市场空间会越来越大。

我想在不久的将来,甜叶菊产品将充斥人们生活的每个方面。

创业心得:

1.相信自己的能力;

2.要有计划制度,要有应变能力和速度;

3.来则安,坚持努力奋斗;

4.不断学习,创新,稳步扩大;

5.不断思考自己所在的行业。

创业评析:

陈军曾有一份顺心的工作,为了陪伴父母,依然回乡创业,甜叶菊成了他“一见钟情”的选择。

从育苗种植到试验田,再到种植基地,他积极与科研院所合作,不断研发新产品技术,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开拓了“甜叶菊”甜蜜的事业。

陈军的创业成功有其自己的特点,就是“单一产品深开发”,这样,就降低了创业成本。

但是,单一产品开发风险也大,一旦失败,全盘皆输。

前提是要做好调查研究,决策要科学,要慎重也要大胆。

从天之骄子到草根商者的蜕变

创业名片:

李朝木,男,1973年11月出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

现任宣城木子禽业专业合作社社长、合作社党支部书记、宣州区政协委员、宣州区党代表、宣城市党代表、宣州区鸡业协会秘书长、宣城市禽业协会理事、宣州区工商副主席、安徽省饲料工业协会理事。

先后被评为:

宣城市宣州区农民致富带头人、宣城市宣州区农民创业带头人、宣州区优秀共产党员、宣城市2013年度十大经济人物、2016年宣城市劳动模范。

创业感言:

心系社员发展,专注食者健康

创业故事:

自主创业 带领农民走上致富路

李朝木原籍宣州区古泉镇富山村,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1994年考入安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1996年毕业,在杨柳镇的一家企业任职农业技术员。

在工作中,李朝木发现当地家禽养殖业发展相对落后,主要因为农民是技术弱势群体,对养殖技术服务有着很强的依赖性。

2010年,李朝木毅然辞职,成立宣城木子禽业专业合作社,为广大农民提供系统的专业技术服务。

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李朝木使自己真正成为了一名成功经营一条龙专业合作社得道商者。

如今的木子禽业已跃居华东地区最大的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成为安徽省大学生自主创业、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试点单位。

宣城木子禽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之初社员不足200户,年出栏优质商品肉鸡不到800万羽。

目前,合作社已发展社员940户,遍布杨柳等12个乡镇,并延伸到泾县等周边地区。

产品远销江苏、浙江、上海、江西、河南等地,2016年出栏优质商品肉鸡1850万羽,年产优质饲料8万吨,总营业额5亿元,其中合作社2.6亿元、饲料厂2.4亿元,社员总利润2534万元,其中一次返利2139万元、二次返利395万元,带动2000多户农民发家致富,解决社会劳动力4000多人,创造社会效益7000多万元,成员收入高于当地同行非成员户30%。

心系社员 专注合作社发展

诚信为本,服务社员促增收。

合作社以社员利益最大化为宗旨,始终坚持“诚信为本,让利与民”的办社路子,自身保持微利,关键让社员有适当的利润。

我们尤其重视服务工作,注重搞好全方位技术服务,并已形成了完善的合作机制和规范的管理流程,实行“五统一”,即:

统一采购、统一供应、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品牌销售、统一效益分配,以批量规模优势获得收益。

除此之外,李朝木还十分重视对社员培训,经常邀请农业专家为社员授课,加强他们的专业技能。

这一机制真正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了合作社的凝聚力。

用心服务,着力破解三大难题。

合作社“用心”帮助广大社员解决了最担心的技术、市场、资金三大难题。

首先,技术服务问题。

一方面,合作社成立了专业的服务团队,包括专业的防疫队伍等,为社员的养殖事业保驾护航。

另一方面,合作社聘请了17名专业技术人员,平均每名技术人员定向服务40~60户社员,定期上门服务,实行保姆式技术支持。

从而形成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操作流程、统一质量标准,真正做到科学控制产品质量。

其次,市场销售问题。

合作社对社员所养殖的肉鸡实行保底回收,做到真正的产销一条龙,合作社组建了由社长带队的10人成鸡销售团队,让社员实现了无市场养殖风险,全年有钱赚。

第三,资金问题。

合作社采取资金集合互助方式,帮助更多的社员共同致富。

合作社的社员以农户为主,投资建设鸡舍后,基本没有运转资金,合作社帮助承担70%以上的生产资金。

合作社保证在成鸡销售后7个工作日内结算并兑现社员的养殖利润,这样既对社员做到绝对诚信,又通过资金的统一调度为社员提供了资金保障。

创新模式,坚持合作化道路。

经探索,“社员+合作社+市场”的运行模式确实比较符合农村的实际,一是资金共享,投资成本不高。

平均每户投资10万~15万元,适合于在外务工,有一定资金积累,愿意回乡自主创业的新型农民。

二是农民常年不用外出,在搞好养殖的同时,可以兼顾农业生产,并可以照顾家庭,做到了老有所养、幼有所教。

三是由合作社提供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技术培训,采取保姆式服务和科学的管理模式。

这些让农民加入合作社的热情高涨,去年高峰期1个月内入社农民达到20多户。

“小集体、大担当”同舟共济勇渡难关

2013年的禽流感疫情,给家禽养殖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在李朝木的带领下,宣城木子禽业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了“小集体、大担当”同舟共济勇渡难关的精神,全员行动,积极应对禽流感疫情。

为了保证社员利益不受损失,稳定社员情绪,李朝木对于社员的合同鸡一律按照合同价格进行回收,尽管当时的市场平均价格还不到合同价格的50%,疫情让合作社不可避免的损失了近2000万元。

在木子禽业专业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中,李朝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养殖户的信赖和爱戴。

自合作社的经营步入正轨以来,基本上都是养殖户慕名而来,社员很多是上有老下有小,出去打工不太方便,于是跟他们合作,既解决了自我创业缺少技术和销售的难题,有能够解决照顾老人和孩子的问题。

就是这样,李朝木用自己的一技之长,用自己的科学知识,在基层、在一线十几年如一日的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带领农民自我创业、科技致富,赢得了当地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创业心得: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是坚持的力量支撑着我走到了今天,是坚持让我不断的超越困难,是坚持让我不断的挑战自我,也是坚持让我执着的永不放弃,在坚持中不断总结,在坚持中不断提升。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大浪淘沙始见金”。

思路决定出路,胸怀决定格局。

创业评析:

思路决定出路,胸怀决定格局。

这是李朝木最深刻的创业心得,也是他成功的秘诀。

凭借着他掌握的专业技能和善经营的头脑,将分散的资源统一起来,形成一个良好的团队,为广大农民提供系统的专业技术服务。

他胸怀大计,诚信服务,勇于担责,铸成了他事业的成功。

创业者与追随者利益悠关,共损共荣。

所以,创业者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要与同谋者同呼吸共患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