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单元测试 学年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3313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单元测试 学年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单元测试 学年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单元测试 学年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单元测试 学年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单元测试 学年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单元测试 学年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单元测试 学年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单元测试 学年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单元测试 学年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单元测试 学年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单元测试 学年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单元测试 学年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docx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单元测试 学年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单元测试 学年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单元测试 学年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docx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单元测试学年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一、单项选择题(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

1.“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置身于广阔的社会,我们青少年可以(  )

①关注新闻,关心国家发展 ②只关注学习和个人私事

③关注社区治理和服务,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④在政府网站上参与“最美环卫工”投票活动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社会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

下列能够体现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且做法正确的是(  )

①节假日出游时有人在景区古迹上刻字留念②社区的广场上老人们正欢快地跳着广场舞

③环卫工人辛勤的劳动带给我们洁净的街道④共享单车整齐地排列在街边方便人们出行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3.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各种社会关系 

②社会是个人的有机组成部分

③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④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相同的身份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4.社会关系分为不同类型。

地缘关系是指直接建立在人们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关系。

下列属于地缘关系的是(  )

A.同事  B.同学   C.同乡  D.亲戚

5.暑假期间,有的同学在家长陪伴下外出旅游,欣赏山河美景,寻访文物古迹,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

同学们参加旅游(  )

A.可以尽早走上工作岗位B.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诱惑

C.能从社会中获得精神滋养D.对学习书本知识会产生干扰

6.小明所在学校组织了学农活动,在一周的学农活动中,小明了解了我们平时所吃的粮食是如何加工而来的,了解了我们吃的菜是如何上餐桌的。

小明认识到了没有农业,我们的生活一天都难以维持。

下列与小明的认识相符合的有(  )

①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②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③组织学农活动耽误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学生应该在课堂上学习

④组织学农活动能让学生的知识不断丰富,成绩不断提高

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7.志愿者积极参加“做好垃圾分类投放”公益活动。

他们不辞辛劳,到社区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帮助居民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增强了居民的环保意识,也提高了自己与居民沟通的能力。

这说明(  )

A.参加公益活动只能走进社区

B.志愿者承担社会责任,没有任何收获

C.参加公益活动就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赞许

D.志愿者奉献社会,自身能力也得以提升

8.2020年6月12日,河南省南阳市2020年新时代好少年表彰会召开,授予疫中前行、最美网络捐菜好少年赵溪歌,助人为乐、天天正能量好少年孔军帅,结对帮扶、助力脱贫好少年宁含睇,身残志坚、暖心天使好少年曹世博等11名同学为南阳市2020年“新时代好少年”。

他们(  )

①积极承担责任,爱心奉献社会 ②换位思考为他人,人人为我求回报

③勇于面对生活挫折,传递社会正能量 ④引领时代发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女儿:

“网络生活真精彩,学习购物很方便。

”妈妈:

“网络生活很无奈,虚假信息招人烦。

”下列观点能全面反映上述对话的是(  )

A.网络滋生虚假信息  B.网络促进人际交往

C.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D.网络推动经济发展

10.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加绚丽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加丰富多样。

下列不属于网络对生活影响的是(  )

A.搜索引擎为人类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渠道

B.打破传统的人际交往时空限制,使地球变“小”

C.互联网大数据成为新发明、新服务的源泉

D.网络购物、交友、学新知,经济实惠又高效

11.八年级学生小丽是一名写作爱好者,她的理想是成为一名作家。

她把自己的作品放到网络上,受到了很多读者的喜欢,大家对她巧妙的构思和文笔点赞。

小丽非常开心,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当作家的信心。

这说明了(  )

①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了新平台

②网络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

③网络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场合及范围

④不管什么样的内容,都可以在网络上交流传播

A.①②③④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

12.下面漫画充分说明了(  )

①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上了网 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③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④只有通过互联网,才能表达自己的民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网络信息繁杂、良莠不齐。

青少年应该(  )

①享受言论自由,发布自己掌握的一切信息 

②明辨是非,理性参与,不信谣、不传谣

③不沉溺于网络,学会“信息节食” 

④恪守道德、法律底线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4.下列属于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是(  )

A.参加网课学习    B.沉迷网络游戏

C.散布网络谣言    D.利用网络犯罪

15.如今,短视频行业发展得如火如荼,大量网民沉迷其中,未成年人占比较大,他们对短视频应用程序的沉迷程度较为严重。

但也有一些网友表示,自己会通过短视频应用程序学习跳舞、烹饪、英文等,从而培养了自己的生活情趣。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短视频应用程序容易使人沉迷,应一律禁止

②网络是把双刃剑,青少年要提高自控能力

③短视频应用程序火爆,我们要紧跟时代潮流

④国家应加强监管,促进网络的健康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6.刘阿姨在网上购物准备付款时,电脑屏幕上弹出一个窗口,大意是只要点击窗口提供的链接购买,保证便宜80%。

这时,刘阿姨应该怎么办?

下列做法中,你认为最正确的是(  )

A.好消息,分享到微信群B.这是陷阱,要警惕

C.先放到收藏夹,以后再买D.赶快下手,真划算

17.漫画《监管》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  )

①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不能为所欲为 

②学会辨析网络信息,抵制不良信息

③使人们能够更便捷地参与政治生活 

④网络生活需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36分)

18.(8分)世界卫生组织官网原文:

“游戏障碍”即一种游戏(“数码游戏”或“视频游戏”)行为模式,特点是对游戏失去控制力,日益沉溺于游戏,以致其他兴趣和日常活动都须让位于游戏,即使出现负面后果,游戏仍然继续或不断升级。

按照条目包含关系,游戏障碍与赌博共同列入“成瘾行为障碍”类别,与酒精、尼古丁和毒品等并列在“物质使用和成瘾行为障碍”类别。

对此,请你评析两位同学的观点。

 

19.(8分)一位科学家在《社会与个人》这篇文章中写道:

“只要我们全面考察一下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我们马上就会看到,几乎我们全部的行动和愿望都同别人的存在密切联系在一起……我们生活在人类社会之中。

一个人如果生下来就离群独居,那么他的思想和感情中所保留的原始性和兽性会达到我们难以想象的程度。

个人之所以成为个人,以及他的生存之所以有意义,与其说是靠着他人的力量,不如说是由于他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个成员,从生到死,社会都支配着他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从材料中你能感受到个人与社会存在一种怎样的关系?

(4分)

 

(2)作为社会的一员,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4分)

 

20.(8分)材料一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当前人们过分依赖手机与网络的现实。

某校为倡导未成年人合理利用网络开展了一次宣传活动,同学们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得出了该校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结果。

内容

聊天、打游戏

浏览不健康的网站

查阅学习资料

看电影、听音乐

其他

比例

50%

20%

15%

10%

5%

材料二 低头是时尚,低头是潮流。

如今地铁、公交车里的上班族,几乎个个都是“低头看屏幕”状。

每个人都想通过盯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时间填满。

这部分人群被称为“低头族”。

尤其是聚会时“低头族”更离不开数字终端,人坐在一起,心却各在他处。

数字终端有时让我们远离了食物真正的美味和人与人交流的温暖。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的上述调查结果反映了什么现象?

(2分)

 

(2)材料二中,古人低头思故乡,现在的年轻人却低头玩手机。

请谈谈其中的危害。

(两方面即可)(4分)

 

(3)根据上述材料,运用《合理利用网络》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让“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顾玩手机”的“低头族”们昂首挺胸、抬起头来,重新回到健康的生活中。

(两方面即可)(2分)

 

21.(12分)我们吃的食物是农民种的和工人加工的,我们的学习用品是工人生产的,我们穿的衣服是工人缝制的。

我们的成长都离不开社会大舞台。

  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们要主动认识社会,在异彩纷呈的社会实践中锻炼和发展自己,逐步走向成熟。

“积极融入社会,促进学习进步”主题活动正在进行中,请参与其中并完成相应任务。

(1)“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请你说说这句话的依据。

(3分)

 

(2)培养亲社会行为对我们青少年健康成长有什么意义?

(两个方面即可)(4分)

 

(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句话说明要养成亲社会行为应该怎样做?

(三个方面即可)(3分)

 

(4)请列举两例我们可以参加的亲社会行为。

(两个方面即可)(2分)

答案

1.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个人与社会。

①③④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

②的做法是错误的,我们既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要关注社会的发展,排除。

故选C。

2.B [解析]本题考查我们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回答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①的做法是错误的,排除;②③④的做法都是正确的,符合题意。

故选B。

3.D

4.C [解析]本题考查对社会关系的认识和把握,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

依据教材知识,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社会关系分为不同的类型。

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地缘关系是指直接建立在人们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关系,如同乡、邻居等。

所以C符合题意;同事、同学属于业缘关系,亲戚属于血缘关系,A、B、D均与题意不符,应排除。

故选C。

5.C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在社会中成长的相关知识。

暑假期间,有的同学在家长陪伴下外出旅游,欣赏山河美景,寻访文物古迹,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

同学们参加旅游能从社会中获得精神滋养。

C表述正确。

A、B、D表述错误,参与社会生活,积极融入社会,有助于开拓我们的眼界,丰富知识,提高能力等。

故选C。

6.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个人离不开社会。

题干描述说明了个人与社会的密切关系,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①②说法正确。

③错误,没有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密切关系。

④错误,组织学农活动能让学生的能力不断提高,不是成绩不断提高。

故选B。

7.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亲社会行为。

公益活动包括植树造林、义务宣传防火知识等,参加公益活动不仅仅只是走进社区,A观点错误;参加公益活动,是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表现,是奉献精神的集中体现,他们不言代价与回报,C观点错误;参加公益活动,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B观点错误,D观点正确。

故选D。

8.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亲社会行为。

这些青少年的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他们积极承担责任,爱心奉献社会,面对生活的挫折,积极进取,用自己的行动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①③符合题意;②中“求回报”观点错误;④中“引领时代发展”观点错误。

故选C。

9.C [解析]对话体现了网络具有两面性,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不良网站等不良诱惑威胁着我们的健康成长,C正确;A只是分析了妈妈的观点;B、D观点与题意无关。

故选C。

10.C [解析]本题考查新媒体的作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新一代媒体技术不断影响我们的生活,为我们提供了更便捷、全面、丰富的信息。

A、B、D都是新媒体的作用,与题意不符。

C是科技发展对社会的作用,符合题目要求。

故选C。

11.D [解析]本题考查网络的积极作用。

根据所学知识,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互联网打破了地域界限,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场合及范围,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①②③观点正确;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不制造和传播谣言,④观点错误。

故选D。

12.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网络的积极作用的认识,认真观察漫画中的文字和人物行为,理解漫画的寓意,找到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

漫画中网民通过网络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为我国发展建言献策,表明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①②③观点正确;④观点绝对化,是错误的,我们还可以通过人大代表、相关部门、新闻媒体等反映情况。

故选A。

13.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正确利用网络的认识。

根据所学知识,网络信息良莠不齐,青少年应该学会明辨是非,理性参与,不信谣、不传谣,不沉迷于网络,学会“信息节食”,恪守道德,遵守法律等。

①“一切”观点绝对化,是错误的;②③④符合题意。

故选D。

14.A [解析]本题考查善用网络。

我们必须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做到理性上网、文明上网,如参加网课学习等,A符合题意;B错误,沉迷于网络游戏不利于学习和自身发展;C、D错误,这都是违法行为。

故选A。

15.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不同的人面对短视频应用程序,受到不同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少年要提高自控能力,不可沉溺于网络,因此②说法正确;国家的监管有利于促进网络的健康发展,因此④说法正确;①说法过于绝对,对短视频应用程序应加强监管和引导,不应一律禁止;③错误,青少年不应盲目追捧所谓的“时代潮流”。

故选C。

16.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认识。

根据所学知识,网络存在不良信息,我们在上网过程中,要提高警惕,学会辨别并抵制不良诱惑,所以题文中刘阿姨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点开不明链接,所以A、C、D观点错误。

故选B。

17.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知识点。

我国对于网络的监管,体现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也要受到法律的约束,①正确;在上网时,要遵守法律的规定,符合道德要求,学会辨析网络信息,②④正确;③与题意无关,排除。

故选B。

18.[解析]“网络诱惑害处多”从正反两方面回答网络的利与弊;“沉迷网游必铸错”回答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危害;“未成年人自控弱”回答未成年人自控能力弱的原因;“远离网络最稳妥”回答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

[答案]①网络是把双刃剑。

一方面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另一方面,网络存在不良信息,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在开放的网络世界里,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②沉迷于网络游戏,损害身心健康,容易荒废学业,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③未成年人身心发展不成熟,缺乏自控、辨别能力,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

④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重要的学习工具和交往平台。

我们不能远离网络,而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学会“信息节食”,不沉迷于网络,辨别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遵守道德和法律,传播网络正能量。

19.

(1)①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2)我们要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努力学习,掌握将来投身社会建设的本领;等等。

20.

(1)部分中学生还存在着不能理性地参与网络生活、自制力不强的现象。

(2)①“低头族”注意力集中在电子产品上,极易发生各种意外;②他们只顾玩电子产品,影响与别人的交往与沟通,会造成人际关系淡漠;③他们与别人的交流很少,性格会变得孤僻冷漠,自闭的倾向会越来越严重;④长期低头会影响身体健康,极易造成颈椎疾病;⑤长期低头玩电子产品,会造成视力下降;⑥长时间沉溺于虚拟世界中,会造成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越来越远,脱离生活实际;⑦会养成庸俗的生活情趣,不利于个人发展;等等。

(3)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要学会“信息节食”;③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④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21.

(1)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②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③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在社会各方面的帮助教育下,人才能逐步成长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2)①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②有利于塑造健康的人格;③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④有利于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等等。

(3)①主动了解和关心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②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③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④热心帮助他人;⑤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⑥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等。

(4)如:

向灾区人民捐款捐物;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给留守儿童补习功课;到敬老院献爱心;到街上参加志愿者活动,如擦栏杆、帮交警维持交通秩序;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