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试题卡附答案及评分要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3417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z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试题卡附答案及评分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z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试题卡附答案及评分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z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试题卡附答案及评分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z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试题卡附答案及评分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z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试题卡附答案及评分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z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试题卡附答案及评分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z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试题卡附答案及评分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z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试题卡附答案及评分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z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试题卡附答案及评分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z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试题卡附答案及评分要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z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试题卡附答案及评分要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z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试题卡附答案及评分要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z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试题卡附答案及评分要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z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试题卡附答案及评分要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z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试题卡附答案及评分要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z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试题卡附答案及评分要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z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试题卡附答案及评分要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z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试题卡附答案及评分要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z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试题卡附答案及评分要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z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试题卡附答案及评分要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z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试题卡附答案及评分要点.docx

《z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试题卡附答案及评分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z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试题卡附答案及评分要点.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z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试题卡附答案及评分要点.docx

z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试题卡附答案及评分要点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试题卡

疾病与危险因素的调查处理试题卡

编号:

公3-1-01

一、案例:

1997年1月15日-2月3日,某区卫生防疫站陆续接到本区数所学校报告,学生中陆续发现一种原因不明的发热、纳差、全身不适、乏力,部分人巩膜黄染的病例86例,该区自1997年1月1日起供餐公司开始向学校供应午餐。

派你去调查处理这起疫情。

二、试题

1、请你在调查处理疫情前制定一个调查方案(包括几个大的方面,简单、扼要讲明)。

答:

调查方案:

调查目的,调查方法(现况、病例对照),调查内容,调查表设计。

2、这起疫情调查的目的是什么

答:

调查目的:

①证实疫情诊断;

②确诊是否暴发;

③描述疾病分布、特征,找出爆发疫情特异病因或病原,查明病因来源、传播方式、途径;

④查明暴露的易感人群;

⑤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⑥最终扑灭疫情。

3、本次疫情主要调查哪些内容(主要项目)。

答:

调查内容:

①核实诊断(临床、化验、流行病学)

②对疫情作全面考察,对发病数量、流行特征、原因初步描述。

③证实爆发,了解疾病分布、计算疾病的罹患率。

④提出初步假设,并验证假设。

⑤提出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

4、设计该疫情的个案调查表(简明、扼要几个主要部分)。

答:

个案调查表包括:

①一般项目;

②临床特征(包括实验检查)

③流行病学资料(接触史,可能受感染日期,地点,方式,传播途径,预防接种史,接触者及接触程度)

④防治措施;

⑤结论;

⑥调查日期,调查者。

5、疫情调查开始前,要做哪些调查准备。

答:

调查准备:

①组织有临床、流行病学、检验及卫生学医师参加的调查小组,并进行培训,统一调查方案,制定调查计划;

②经费预算:

调查人员费用、必须购置的器材、设备、药品、试剂、交通费用等;

③物资准备:

所用调查表格、计划采样的物品、检验用品、试剂、药物、疫苗、其它所用物品及交通、后勤等。

6、这次疫情调查活动如何实施(简单、扼要说明这次疫情调查的实施包括哪几个主要方面)

答:

调查活动的实施:

①调查准备:

人、财、物

②调查活动的组织

③调查资料的收集

④标本的采集与储运。

7、你准备收集哪些调查资料。

答:

调查资料的收集:

人口学资料、自然因素,社会经济情况,疾病资料,学生缺课统计,送餐公司有关情况,供水情况,预防接种情况等。

8、你准备采集哪些标本,如何采集与储运。

答:

(1)样本的采集:

①血(血清学特异诊断指标抗-HAVIgM,及根据需要做部分生化指标ALT,TTT等)②外环境卫生学指标(水、食物、涂抹等)。

(2)样本采集和储运:

采集操作及容器应注意无菌,血样品需及时分离血清冷藏(短期保存)或冷冻(长期保存)。

9、你如何判定这次疫情采集的样本检测结果。

答:

判定样本检测结果:

①水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②食品不得检出致病菌,ALT正常值。

10、如何分析所收集到的资料。

答:

收集的资料初步分析:

计算各种罹患率、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证实爆发、推算、暴露日期、流行因素分析,暴露与非暴露发病率及联系程度比较。

11、为控制这次疫情,你选择哪些控制措施。

答:

预防控制措施:

①供餐公司在未查清前应停止供餐,对其人员进行体检,加强卫生监督;

②开展卫生宣教(对象:

学生、家长、学校方面、送餐公司等);

③病人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④疫源地处理(病家、学校)随时及终未消毒,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搞好食品卫生、个人卫生;

⑤学生中接种甲肝甲疫苗(注意接种对象);

⑥加强疫情监测,防止续发。

12、如何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

答:

效果评价:

发病是否得到控制(一个最长潜伏期内无新病例出现,并注意区别是疾病自然下降,还是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措施后下降)。

13、你在撰写这次疫情调查报告时,准备从哪几方面着手。

答:

撰写调查报告(简明)

1背景材料

2疫情流行强度、分布

3爆发的诊断及原因

4措施及效果评价

5经验教训和建议

⑥结论

体格检查、急救技术与辅助检查结果判读

体格检查10分,其中小项目3分,大项目7分。

急救技术5分

小项目(3分)

大项目(7分)

1.血压

胸部

①视、叩;②触、听

2.眼

心脏

①视、叩;②触、听

3.颈部

腹部

①视、叩;②触、听

4.外周血管检查

神经

①深、浅反射、锥体束病理反射(2项)

②脑膜刺激征、锥体束病理反射(2项)

一、体格检查  测试项目19项:

一般检查

1.血压(3分)

(1)血压计放置位置正确(1分);

(2)血压带绑扎部位正确、松紧度适宜(1分);

(3)听诊器胸件放置部位正确(0.5分);

(4)测量过程流畅(0.5分);

2.眼(3分)

(1)眼球运动检查方法正确(1分);

(2)对光反射(间接、直接)检查方法正确(1分);

(3)调节反射检查方法正确(0.5分);

(4)辐辏反射(辐辏运动)检查方法正确(0.5分)。

3.颈部(甲状腺、气管)(3分)

(1)检查者与被检查者站立位置正确(1分);

(2)检查甲状腺手法(包括检查者在病人前和后的手法)(1分);

(3)头部位置正确并能令被检查者吞咽口水(0.5分);

(4)三手指检查气管方法、部位正确(0.5分);

4.外周血管检查(3分)

(1)测试脉搏、脉率、脉律方法、部位正确(2分);

(2)测毛细血管搏动征方法正确(1分)

胸部

5.胸部视诊(7分)

(1)能指出胸部体表主要骨骼标志、主要垂直线标志(锁骨中线)及主要自然陷窝(3分);

(2)在视诊内容方面,能提到观察胸廓形状(桶状胸、扁平胸、肋间隙是否饱满、乳房是否对称等)(2分);

(3)能答出视诊可观察:

呼吸运动、呼吸频率、呼吸节律者(2分);

6.胸部触诊(7分)

(1)胸部(廓)扩张度双手触诊方法,姿势正确(3分);

(2)双手语音震颤触诊方法正确(2分);

(3)能提到胸部触诊可触及胸膜摩擦音的,并能进行正确操作的(2分);

7.胸部叩诊(7分)

(1)间接叩诊时手指动作、方法、顺序正确(4分);

(2)直接叩诊手指方法正确(1分);

(3)会叩肺移动度者(2分);

8.胸部听诊(7分)

(1)听诊方法、顺序正确(3分);

(2)能表述听诊(肺部听诊)四种主要内容(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罗音、胸膜摩擦音)(4分);

9.心脏视诊(7分)

(1)心脏视诊方法正确(3分);

(2)能讲出心脏视诊主要三个内容,并能指出其部位(心前区隆起与凹陷、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4分);

10.心脏触诊(7分)

(1)触诊手法正确(3分);

(2)能在心尖搏动区及心前区正确进行触诊(2分);

(3)能提到触诊可触及震颤、心包摩擦感的(2分);

11.心脏叩诊(7分)

(1)叩诊手法、姿势、力量正确(4分);

(2)会叩心浊音界,能回答并叩出主考官提出的某肋间心浊音界(3分);

12.心脏听诊(7分)

(1)能正确指出心脏瓣膜各听诊区(3分);

(2)听诊顺序正确(从二尖瓣区开始→肺动脉区→主动脉区→主动脉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逆时针方向)(2分);

(3)能讲出心脏听诊主要内容(2分);

腹部

13.腹部视诊(7分)

(1)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表述正确并能在腹部指点正确(3分);

(2)视诊方法正确(2分);

(3)能表述视诊主要内容(2分,以下每项0.5分,如腹部外形、呼吸运动、腹壁静脉、胃肠型和蠕动波等);

14.腹部触诊(7分)

(1)触诊手法、顺序正确(2分);

(2)肝脾触诊及测量方法正确(2分);

(3)Murphy征检查方法正确(1分);

(4)在下列项目中任选二项,操作方法正确(每项1分,共2分)(腹部肿块、液波震颤、振水音、压痛及反跳痛)

15.腹部叩诊(7分)

(1)叩诊手法、动作、力量、顺序正确(3分);

(2)移动性浊音叩诊方法正确(1分);

(3)膀胱叩诊方法正确(1分);

(4)脊肋角叩击痛检查方法正确(1分);

(5)肝浊音界叩诊方法正确(1分);

16.腹部听诊(7分)

(1)听诊顺序方法正确(3分);

(2)能表述何谓肠鸣音正常、亢进、消失(2分);

(3)血管杂音(动脉性和静脉性)听诊部位正确(2分);

神经

17.深反射(7分)

正确测试(操作)跟腱(2分)、肱二头肌(2分)、膝反射(2分)、腹壁反射(1分)

18.脑膜刺激征(7分)

(1)测试颈项强直操作正确(3分);

(2)测试Kernig征操作正确(2分);

(3)测试Brudzinski征操作正确(2分);

19.锥体束病理反射(7分)

(1)在下列中任选2项能正确操作(每项3.5分)

  (Babinski征  Oppenheim征  Gordon征  Chaddock征)

二、急救技术  测试项目3项

1.吸氧术(面罩吸氧法)(5分)

(1)是否先检查吸氧器具(1分)

(2)面罩安装与患者面部是否吻合(1分)

(3)氧气瓶阀及流量表开启顺序正确(1分)

(4)氧气流量调节适当(0.5分)

(5)氧气瓶阀及流量表关闭顺序正确(1分)

(6)整个操作流畅、正确(0.5分)

2.人工呼吸(以口对口呼吸为例)(5分)

(1)患者体位、头部位置、保持气管畅通正确(2分)

(2)口对口呼吸操作正确(2分)

(3)吹氧频率、力度掌握正确(结合胸外心脏按压提问)(1分)

3.胸外心脏按压(5分)

(1)是否注意患者背部需垫板(或硬质床)(1分)

(2)是否注意先胸前三叩拳(1分)

(3)施术者手掌在患者胸前着力点选择正确(1分)

(4)按压动作正确(1分)

(5)按压频率与力度(按压深度)正确(结合人工呼吸提问)(0.5分)

(6)是否注意保持患者气管通畅(0.5分)

三、辅助检查结果判读  测试项目31项

心电图、X线片、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随机选考1项(考试内容参考大纲)。

  

基本操作技能试题及评分标准

一、操作项目:

显微镜的使用

要求:

步骤合理、视野清晰、防止污染

序号

内容

标准分

1

将目镜放入目镜筒内,并了解目镜放大倍数。

1分

2

将做好的载物片放于载物台上,并检查物镜放大倍数。

1分

3

调整好光源。

2分

4

用粗螺旋将载物台上的载玻片调至与物镜保持最小距离,防止物镜损坏,要从侧面观察。

4分

5

在观察染色片时,要用粗螺旋拉大片子与物镜的距离,见到片子上的细菌形态时,再用微螺旋调至视野清晰。

4分

6

观察完要将载物台降至最低位置,防止螺旋“疲劳”损坏。

3分

7

如用油镜头,用后要用擦镜纸蘸取二甲苯将油镜头擦拭干净。

2分

8

观察后的载玻片(如不保留)要放在盛有消毒液的玻璃缸内浸泡消毒。

3分

合计20分

二、操作项目:

穿脱隔离衣、戴无菌手套

序号

内容

标准分

1

取衣正确

1分

2

开衣双手穿入正确

1分

3

系领扣、腰扣(或腰带)顺序及方法正确

1分

4

脱衣方法正确

1分

5

折叠衣服正确

1分

6

手套开包正确

1分

7

取手套正确

1分

8

第一只手套戴法正确

1分

9

第二只手套戴法正确

1分

10

戴好手套后双手放置正确

1分

合计10分

 

流行病学资料处理试题及评分标准

例题1:

某县为了了解病毒性肝炎在本县的分布情况,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于1996年2月进行了现况调查。

其部分结果如下:

共调查10,000人,其中男性占55%;男女共有患者1000人,其中甲肝100例,乙肝650例,其他类型250例;女性中,甲肝50例,乙肝200例,其他类型100例。

调查中还发现,在650名乙肝患者中,有300例是1995年内新发生的。

请计算:

问题

标准答案

标准分

1

1995年乙肝的发病率300/10,000

4分

2

病毒性肝炎的患病率及性别患病率1,000/10,000、650/5,500、350/4,500

5分

3

各种类型病毒性肝炎的分布及绘制计算甲乙及其他型肝炎的构成图

6分

合计15分

例题2:

为加强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研究,有研究者对某单位孕妇HBV感染情况进行连续4年的监测,监测结果是:

1991年,监测人数460人,发现其中有115人HBV阳性;1992年,监测420人,HBV阳性人数为140人;1993年,监测人数440人,HBV阳性人数176人;1994年,监测368人,HBV阳性人数184人。

请回答:

问题

标准答案

标准分

1

1991年、1994年乙肝病毒的感染率:

115/460,184/368

4分

2

列出计算4年内乙肝病毒总感染率的计算公式:

(115+140+176+184)/(460+420+440+368)

5分

3

绘制乙肝病毒感染率随时间变化的线图

6分

合计15分

流调部分

食物中毒:

1判定食物中毒主要根据是:

(1)发病与进食有关

(2)进食至发病时间(潜伏期)较短,发病时间比较集中,病人之间没有传染性

(3)病人的症状基本相同。

2调查方案:

⑴调查目的

⑵调查方法

⑶调查内容

⑷设计调查表

3调查哪些内容:

(1)接报告后,做好记录及向有关领导汇报

(2)调查前准备

(3)现场调查

(4)分析中毒原因和预防措施

4准备采取哪些样品(标本):

(1)可疑剩余食品

(2)工用具:

刀、墩、案板、盆、桶等

(3)患者呕吐物、大便

(4)血

5撰写食物中毒调查报告:

(1)食物中毒发生的经过

(2)检验样品(标本)结果

(3)中毒事故的原因分析

(4)处理措施和建议

6采样(或标本)应注意事项和如何储运?

(1)采样应做详细记录,填写采样单

(2)样品应在4小时内送到实验室,夏、秋季送样应冷藏

(3)细菌性食物中毒应无菌采样

                                

艾滋病:

1核实诊断的方面:

①患者的临床表现:

长期发热、明显消瘦、慢性腹泻、全身淋巴肿大、霉菌感染等

②实验室检查、艾滋病抗体检测阳性,CD4:

CD8<1

③流行病学调查:

传染来源,感染的途径,性传播、经血及吸毒、母婴、医源性等

2调查方案包括:

调查目的,调查方法(现况调查)、调查内容,调查表设计等

3个案调查表包括:

①一般项目;

②临床及实验室资料;

③流行病学特征(传染来源、传播途径和方式,本例调查重点为性、血、吸毒、医源性感染途径);

④防治措施;

⑤结论;

⑥调查日期及调查者

4预防措施:

①流行病学调查,包括患者本人及当地人群、患者、家属、伙伴及检查,了解感染与流行情况,主要流行方式等。

②患者的住院或就诊,定期随访与管理,咨询,疫情报告。

③开展监测与管理:

高危人群,性乱,药瘾,血液及血制品,特殊服务行业,劳务输出人员等的监测,哨点监测及监测网络;质量控制与评估;

④健康教育,洁身自好,安全套等;

⑤保密,同情与心理支持。

苯中毒:

1判定苯中毒的主要依据是:

(1)接触苯作业的职业史;

(2)主要症状;

(3)检测喷漆车间的苯浓度;

(4)工人做血象检查

2调查内容:

(1)接报告,做好记录,向有关领导汇报

(2)调查前准备

(3)现场调查

3撰写苯中毒的调查报告

1)职业中毒发生的经过情况

2)喷漆车间的生产环境及苯浓度的检测结果

3)中毒事故的原因分析

4)处理措施和建议

4扼要说明苯中毒调查活动的实施

1)调查准备

2)调查活动的组织

3)调查资料的收集

4)样品的采集和储运

水污染事件:

1掌握疫情的方法:

(1)确定一个判断病例标准;

(2)确定收集病例的时间范围;

(3)掌握可疑病例;

(4)对工厂职工及外来民工全面调查可疑病例;

(5)对附近医院本厂病例的调查。

2初步分析:

①计算各种罹患率,描述三间分布(年龄、性别、车间、班次、本厂工人与民工);

②暴露可疑食物、饮水史的罹患率比较;

③确认暴发疫情。

3病例对照调查:

①明确目的广泛探索危险因素;

②选择病例与对照的要求;

③危险因素包括饮水、饮食、接触、外出等。

4调查目的:

(1)核实诊断与疫情;

(2)流行类型;

(3)描述分布特征;

(4)查明原因;

(5)采取针对性措施;

(6)扑灭疫情。

5饮用水污染引起的腹泻主要依据是:

1)饮用水受到污染

2)饮用此水的居民有腹痛、腹泻症状

3)进一步确诊,采水样检测及患者粪便检测

6制定调查方案

1)调查目的

2)调查方法

3)调查内容

4)设计调查表

7撰写调查报告

1)饮用水污染引起的腹泻发生的经过

2)饮用水及病人粪便检测结果

3)污染事故原因分析

4)处理措施和建议

8控制与干预措施

1)消防用水与饮用水不能合用一个水箱

2)泄水管要远离下水道口

3)水箱定期清洗

4)有人负责管理及健全的卫生管理制度

9预防控制措施:

1)病人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在未明确暴发原因前要加强食堂卫生,调查食堂从业人员患病和可疑食品供应情况;

3)加强饮水卫生,工厂自备水的消毒,制水人员健康状况,明确原因后则采取针对性措施;

4)接触人群的医学观察;

5)疫点、疫区的消毒;

6)卫生宣教

碘缺乏病:

1采用现况调查。

按人口比例概率抽样(PPS)或分层随机或整群抽样;

2调查内容:

甲状腺大小、尿碘水平、碘盐含量、水碘检测指标(甲肿率、尿碘中位数、碘盐合格率)

3病区性质:

(1)非病区:

甲肿率≤5.0%,尿碘≥100.0μg/L;

(2)轻病区:

甲肿率5.0~19.9%,尿碘50.0~99.9μg/L。

(3)重病区:

甲肿率≥30.0%,尿碘<25.0μg/L。

4预防控制措施:

1)全县组成地方病领导小组,树立大卫生观念,政府领导、部门协作、制定防治规划、计划;

2)开展宣传,让群众掌握防治知识并变成行动;

3)补碘

①非病区:

(饮水碘含量≤50μg/L,学生尿碘≤300μg/L)应推行食盐加碘预防;

②轻病区:

全民食盐加碘;

③重病区:

在食盐加碘基础上,对特需人群强化补碘(新婚育龄妇女、孕妇和哺乳期妇女、0~2岁婴幼儿)。

4)做好病情监测和碘盐的监督、监测等 

5碘盐:

碘化物和食盐比例为1:

2000~5000为宜。

储运和食用碘盐过程中要注意密闭、防晒,避免受热和久存,以免碘的逸失。

6学校儿童碘缺乏病调查表主要内容:

1)一般情况(学校、班级、姓名、性别、年龄等);

2)甲状腺超声结果;

3)甲状腺触诊结果;

4)尿碘水平;

5)食盐含碘量;

6)是否服用补碘制剂及服用情况。

7甲状腺触诊分度标准

(1)0度:

颈部处于正常位置时,甲状腺看不见摸不着;

(2)Ⅰ度:

颈部处于正常位置时,甲状腺看不见,但能够摸到,腺体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

(3)Ⅱ度:

颈部处于正常位置时,颈部可明显肿大。

寄生虫病:

1调查方案:

调查目的、调查方法、调查内容、抽样方法、调查对象、检验方法

2选用现况调查

3防治措施

(1)平时:

①加强卫生知识宣传,注意饮食及个人卫生,防止食入感染性虫卵;

②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

③改善环境卫生,减轻外环境中蛔虫卵的污染;

(2)集体驱虫:

宜在冬季(感染季节后)并应在次年3月对虫卵阳性者再进行驱虫。

4常用药物:

(任意讲出2种药物的名称即可药物的名称即可)

(1)驱蛔灵(枸橼酸哌吡嗪)成人3g/日,分2~3次服用,连服3日;小儿0。

15g/kg,2次/日,连服1~2日。

肾功能减退者减量使用。

(2)肠虫清(丙硫苯咪唑)成人及2岁以上儿童一次服用100mg。

2岁以下儿童不宜服用,孕妇忌服。

(3)驱钩蛔(左旋咪唑)成人150mg/次,儿童2~3mg/kg睡前1次顿服或早晚分2次服用。

(4)速效肠虫净(复方甲苯哒唑)成人及4岁以上儿童2片顿服,孕妇忌服。

5撰写调查报告主要应包括:

⑴调查目的

⑵调查方法

⑶调查内容

⑷结果与建议 

1掌握疫情的方法:

1)确定一个判断病例标准;

2)确定收集病例的时间范围;

3)掌握可疑病例;

4)对工厂职工及外来民工全面调查可疑病例;

5)对附近医院本厂病例的调查。

2初步分析:

1)计算各种罹患率,描述三间分布(年龄、性别、车间、班次、本厂工人与民工);

2)暴露可疑食物、饮水史的罹患率比较;

3)确认暴发疫情。

3病例对照调查:

1)明确目的广泛探索危险因素;

2)选择病例与对照的要求;

3)危险因素包括饮水、饮食、接触、外出等。

4调查目的:

1)核实诊断与疫情;

2)流行类型;

3)描述分布特征;

4)查明原因;

5)采取针对性措施;

6)扑灭疫情。

5预防控制措施:

1)病人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在未明确暴发原因前要加强食堂卫生,调查食堂从业人员患病和可疑食品供应情况;

3)加强饮水卫生,工厂自备水的消毒,制水人员健康状况,明确原因后则采取针对性措施;

4)接触人群的医学观察;

5)疫点、疫区的消毒;

6)卫生宣教

麻疹:

1调查方案包括:

调查目的,调查方法(本案为现况调查),调查内容,调查表设计等。

2调查内容包括:

(1)核实诊断(临床、实验室、流行病)

(2)全面掌握疫情,村、学校、托幼、医院等调查病例

(3)疫情流行特征初步描述,罹患率

(4)当地、患者、儿童麻疹疫苗接种情况,疫苗供应、冷链、疫苗效价、麻疹监测等

(5)针对性措施,应急接种

3疫情性质及判断依据:

暴发疫情,短时间内、同村、同类临床表现病人,单峰流行曲线,同源性(相同传播途径)。

4个案调查表包括:

1)一般项目;

2)临床及实验室;

3)流行病学特征(传染源、传播途径、预防接种史、接触史、接触者、程度);

4)防治措施;

5)结论;

6)调查日期及调查人。

5预防控制措施:

1)病儿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

2)同村及附近乡镇未患病儿童实施麻疹应急接种

3)医学观察及早发现病人,进行巡视

4)卫生宣教,开窗通风

6效果评价:

观察应急接种后疫情是否得到控制,最长潜伏期内没有新病例发生,区别自然下降还是采取针对性措施的下降。

 

实验室检查部分

实验室检查

1.简要病史:

患者女性,33岁,头痛、全身不适半个月。

化验报告:

脑脊液检查:

外观微混,蛋白1.0g/L,葡萄糖1.7mmol/L,氯化物81mmol/L,白细胞35×106/L,脑脊液放置12小时后形成薄膜。

参考化验报告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结核性脑膜炎。

2.简要病史:

患者7岁,急性发热、头痛3天。

化验报告:

脑脊液检查:

外观微混,蛋白1.7g/L,葡萄糖0.8mmol/L,氯化物95mmol/L,白细胞98×106/L,多形核细胞占80%,脑脊液放置2小时后出现凝块。

参考化验报告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化脓性脑膜炎。

3.简要病史:

患者男性,28岁,低热,左胸痛半月。

化验报告:

胸水检查:

草黄色,比重1.020,蛋白定量35g/L,有核细胞计数1200×106/L,多形核细胞占80%。

参考化验报告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细菌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