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3790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5.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制教育教案.docx

《法制教育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制教育教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法制教育教案.docx

法制教育教案

法制教育教案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生懂得生命的价值,警惕不法侵害,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勇气和信心;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确立法律观念,尊重规则,尊重权利。

(2)能力目标:

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初步掌握辩证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学会运用自己的智慧,机智勇敢地与侵害行为作斗争,增强与违法行为作斗争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交往与沟通的能力,提高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自我防范能力,增强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

(3)认知目标:

帮助学生认识一些不法侵害和意外险情的情形,提高防范侵害的警惕性;善于运用智慧保护自己,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用智慧保护自己。

教学难点:

提高警惕是防范侵害的前提。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导课

二、新授

同学们,下面听老师讲一个故事给你们听:

小丽通过网上聊天,认识了阿林,并且很快地介绍自己的真实情况。

阿林约小丽去公园玩,小丽应邀了。

师:

根据你们的猜测和想象,你说他俩会怎样?

生:

、、、、、

(一)提高警惕

过渡:

刚才大家对小丽的遭遇作了很多猜测,那么究竟小丽的遭遇是怎样的呢?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事情的进展。

1.播放影片

2.师:

小丽这么轻易落入魔掌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

、、、、

师小结:

通过大家的分析,我们形成共识:

小丽落入魔掌的原因在于思想上没有高度的警惕,轻信网友。

(板书:

警惕)

3.师:

我们在网上交友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课件出示)

a.活动:

小组讨论

b.指名汇报

教师归纳:

总的来说,网络世界就像一个万花筒,青少年要提高警惕性;同样,社会犹如网络世界,即绚丽多彩,又存在着一些丑陋肮脏的东西,我们同样要提高警惕,正如谚语所说: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二)用智慧保护自己

过渡:

由于小丽在思想上没有提高警惕,落入了魔掌,现在她非常后悔,向我们发出了求助。

同学们,请你帮小丽想想办法:

1.小组活动

2.指名汇报

3.(播放影片)我们来看小丽是怎样逃脱的。

(板书:

智慧)

4.师:

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根据环境和情况不同,办法也不同。

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断录像。

(出示录像)

5.师:

老师这里有一份材料,你们觉得他做法可取吗?

(出示:

一个生命随风而去)

生:

、、、、、

师:

遭遇不法分子侵害,有能力将其制服时,当然要勇敢地同其博斗,力量悬殊大的,可以采取灵活的方法及脱身。

两害相权取其轻,保住最大利益。

师:

我们是否就这样宽恕、姑息他们?

那该怎么办?

(板书:

法律)

6.介绍《未成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三、拓展

1、你有遭遇过不法侵害的经历吗?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认为该怎么做?

(出示课件)

2、师总结:

(出示课件)通过今天的学习,使大家懂得,在不法侵害发生前,我们要提高警惕,在不法侵害发生时,要用智慧保护自己,在不法侵害发生后,要用法律保护自己。

只有我们多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本领,积极地去保卫自己的平安,大家才能平安地学习,平安地生活,平安地成长!

3、  播放音乐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教学目的:

1、使广大学生了解本法内容。

2、使每一位同学远离本法中所列的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3、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教学重点:

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的法制教育让我们一起学习1999年6月28日由第九届全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第十次会议通过的,1999年11月1日起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对青少年一代寄予了无限的希望,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

国家出台诸多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和实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一共八章。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本法中的第三章;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二、主要内容:

(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

    俗话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又有俗话说:

风是雨的头。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渐变过程。

此间必然会出现诸多前兆与信号。

小错不断,大错必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由于他们长期养成了不良行为,放任自己而又没有及时有利的得到矫正而发展形成的。

根据常见的违法犯罪征候、迹象,根据外部表象的差异其前兆分成8类6种

1、言语:

经常骂街、谈男论女、隐语黑话、好说谎话、脏话不断。

2、举止:

衣帽不整、精神不振、吊儿郎当、蛮横无理、顶撞师长、爱打群架、强行索物、哥们义气、逞强跋扈、轻佻放纵、坐卧不安、行踪诡秘、大把花钱,喜怒无常。

3、结交“哥们、姐们”、口哨唤人、纸条传情、纹身标志。

4、 起居:

生活懒散、饭量骤减、出没无常、结群闲逛。

5、打扮:

注重打扮,过度化妆、讲究发型、统一装束。

6、嗜好:

抽烟喝酒、参与赌博、混迹舞场、偷阅书刊、迷恋网吧。

7、携物回家、护身器具、异性物件、书包异物。

8、学业:

旷课逃学、成绩突降、考试作弊、课堂捣乱、课上睡觉。

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列出了九种不良行为:

(1)旷课、夜不归宿;     

(2)带管制道具;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6)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

(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9)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对具有以上所列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如果不及时教育、其不良行为得不到有力的尽快的矫正,那不良行为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导致违法犯罪,前兆就变成违法犯罪事实。

例一:

湖北某缔结连发胜8起家庭被盗、商店被撬案件,现场不留痕迹,作案手法高超。

经侦破,这伙神出鬼没的作案团伙是由21名13岁左右的初中学生组成。

这些人有的从8、9岁就染有不良习气,但又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和矫正,最终走向犯罪。

例二、北京曾处理过一个8人抢劫、流氓团伙,平均年龄不足14岁,他们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作案15起。

这8个人也都是从很小就不良习气缠身,行为不端,劣迹斑斑,又得不到及时矫正,最终也走向犯罪。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二)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从预防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开始

1、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小抓起,从现在做起。

    良好习惯,良好行为的养成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培养训练。

预防不良行为必须从小抓起;

2、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具体的小事抓起。

小事不小。

小时不抓,就演变成大错。

教育无小事;从小抓,抓小事,久而久之,形成良好习惯,使不良行为得到及时的制止和矫治,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抓好两“小”,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环节。

三、小结: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接班人。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小学生行为的准则,应努力做到。

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要做到:

自尊自爱,注重小学生仪表,真诚友爱,礼貌待人,遵规守纪,勤奋学习,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严于律己,遵守公德。

将来我们才能成为一名遵纪守法,对社会有用的好公民。

 

 

法制教育

教学目标:

当前暴力犯罪突出,团体犯罪严重,各种社会团体因素对当前中小学生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

本节课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知识技能目标:

让学生更了解法律,并知道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在遇到某些情况下(如:

被打劫、勒索等)懂得如何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教学过程:

1.引言:

同学们都有十二,三岁了,相信大家都会判断是非对错,可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未成年人因为一时的糊涂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呢?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率有升没减,面对这个沉重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去深思呢?

2.阐述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1) 犯罪呈低龄化趋势

(2) 社会闲散青少年犯罪突出

(3) 在校学生作案逐年递增

(4) 犯罪的类型复杂

3.学生讨论: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4.总结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1) 社会的因素

(2) 家庭的因素

(3) 学生的心理因素

5.相互交流

  学生与主持人对某一案例,一起讨论,各抒己见

6.布置作业

      本周大家就本节班会课写一篇周记,谈谈自己应如何做一个知法守法的青少年。

 

 

法制教育教案

一:

知识技能目的:

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

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三:

教学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

四: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结合上节课相关内容,到当地派出所、法院少年法庭或少年犯管教所作一次社会调查。

调查内容:

近年来当地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情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们应当吸取什么教训。

司法机关在保护未成年人(包括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哪些不足。

司法机关对未成年中学生有些什么希望,中学生应怎样配合司法保护。

二、把收集材料,在班上进行交流.

三、教授青少年自我保护二十招

    第1招

    警惕“黄狼”入室

    健康第一,高尚情趣。

抗拒诱惑,抵制黄毒

    第2招

    学会独处

    独自在家,不必害怕,管好自己,安全潇洒

    第3招

    现代居室内的安全

    现代居室,空间有限,安全规则,牢记心间

    第4招

    不要轻易“打”“听”

    要打电话,先问费用,量入为出,全家安宁

    第5招

正确对待宠物

宠物可爱,不可迷恋,狂犬病毒,预防在前

    第6招

    预防20世纪“新瘟疫”

    艾滋病毒,可以预防,洁身自爱,永保健康

    第7招

    餐桌上,噎着怎么办

    食物噎住,压腹咳出,细嚼慢咽,麻烦免除

    第8招

    求助“快速突击队”

    紧急危险,求助莫慢,快拨110,转危为安

    第9招

    久戴耳机有害无益

    保护听力,少用耳机,音量适度,轻松惬意

     第10招

     “电老虎”屁股摸不得

      电是老虎,不可糊涂,预防触电,请教父母

      第11招

      火里逃生

      防火须知,勿当儿戏,火警电话,不可忘记

      第12招

      未成年少女自护

      少女合群,防止无助,冷静机智,勇敢自护

       第13招

      学会使用家电产品

      家电便利,用前学习,合理使用,遵循规律。

      第14招

      电脑与自护

      电脑神奇,积极学习,你是主人,莫做奴隶。

      第15招

      招谨防铅中毒

      铅会毒人,慎选器皿,装修防铅,处处小心。

      第16招

      把好你的“健康之门”

      爱牙护牙,防止龋齿,断牙可植,就医及时。

      第17招

      注意厨房中的安全

      厨房学艺,细心有序,边学边做,安全第一。

      第18招

      安全使用煤气

      煤气危险,用毕即关,注意通风,防患未然。

      第19招

      不做小烟民

      吸烟成瘾,疾病缠身,健康自尊,不做烟民。

      第20招

      面对校园暴力

      不卑不亢,自卫适当;对症下药,人人舒畅。

      第21招

      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学法懂法,依法行动;合法权益,应当力争。

      第22招

      守护好你的“司令部”

      保护大脑,谨慎用药,精神卫生,至关重要

法制教育教案

案例分析及讨论

教学目的:

 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教学重点: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教学过程:

    导入: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然而,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助还要通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教师和社会不可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事,才能有效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侵权侵害。

所以,在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学生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主要内容

(一)  你对法律知多少:

1、 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的名称。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 请你举例说说哪些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

旷课、夜不归宿,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携带管制刀具等等。

(二)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增强。

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的意识是很可贵的,有些未成年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缺乏正确的态度。

如认为父母“赶不上潮流”,对父母的话听不进去,甚至动不动就与父母顶撞,耍态度,发脾气;对教师的批评教育很反感,认为是和自己过意不去。

如果连教师、家长的正确教育也不接受,那就很容易在生活的道路上出现偏差。

   案例:

一个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因为害怕第二天的家长会很晚才回到家。

回家之后父亲知道他成绩很差就辱骂他,逼得他与父亲顶撞之后离家出走。

请大家思考:

你是怎样看待故事中的父子俩的做法的?

(讨论)

(三)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未成年人应该懂得,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自我保护最有效的措施是求助法律。

依法维权不仅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而且是维护法律的尊严。

案例:

小陈是一个农村姑娘,9岁时由父母做主,同一个21岁的男青年订立了婚约。

男方给了小陈的母亲1960元礼金。

小陈13岁时,提出要与男方解除婚约。

男方不肯,坚持“要人不要钱”。

小陈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便到法院起诉,要求解约。

法院经过调查,在做好疏导工作的基础上,依法裁决由小陈的父母退还男方1960元礼金,小陈与男方解除非法婚约。

就这样,小陈依靠法律,保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案例:

小周家住湖北农村,是六年级学生。

1996年月11月3日,在骑车回校途中,不慎将8岁女孩小雷撞倒在地致伤,雷家要求周家赔偿,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雷家到镇派出所报案,要求周家赔偿损失。

派出所召集双方家长调解未成,于是派人到学校将小周带回派出所拘留。

周母到派出所要求放人,派出所答复,必须交纳1000元才放人。

周家因家穷被迫四处筹钱,但仍不够钱,被迫写下欠条,之后,派出所才放出小周。

小周回家后,越想越不服,联想起在学校学的法律知识,决定讨一个说法。

于是小周向当地法院递交起诉状,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派出所行为是违法行为,必须退还周家交纳的钱。

小周终于依法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四)学会断案

例1.父母不让孩子上学违法吗?

   村民赵某家有一子一女,均达到法定入学年龄。

但赵某有重男轻女思想,仅让其九岁的儿子上学,其女儿则被留在家里帮助干活。

村委会干部多次劝说赵某将女儿送到学校去读书,均被赵某以自家的事不用他人来管而拒绝。

你认为赵某的做法是否违法?

答案:

违法

案例2.未成年人被判缓刑 学校能否拒绝入学?

   16周岁的小华是某中专学校的学生,去年因盗窃被公安机关抓获。

学校在得知小华涉嫌盗窃罪的通知后,作出了开除小华学籍的决定。

法院对小华盗窃一案开庭审理后,认定小华犯了盗窃罪,但因他犯罪时不满18周岁,所以法院予以从轻处罚,判处小华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宣判后,小华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学校,要求继续读书。

不料,学校却拿出一份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声称学校与小华已不存在任何关系。

你认为学校的做法是否正确, 为什么?

答案:

不正确

 

 

 

青少年学法刻不容缓

一、导入

    谈到小明为泄私愤竟纵火一事,此案审判长、龙岗法院的侯庆山法官认为,当前的青少年人群往往表现出极强的个性,他们考虑问题往往带有片面性和偏执性,处理问题时也易盲目、冲动、不计后果,社会责任感相对欠缺。

从这一点来说,本案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据了解,小明只有小学文化。

据他的老师介绍,小明是个个性很强、很有孝心、不善言表的学生,为了不给家里增加负担,曾主动提出停学。

社会知识欠缺和心理尚不成熟,导致他在自身的法律意识不强的情况下,触犯了法律竟然不自知。

    侯法官认为,小明是犯了罪,但他主观恶性并不大,社会危害相对较小。

对这样的未成年犯罪人群,在严肃审判的同时,还要帮助他们进行深刻反思,使他们能鼓起勇气重新面对美好人生。

除司法工作人员应对其帮教外,家庭、学校、政府以至全社会都有义务来关心、帮助、教育他们,尽力将其改造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青少年法制学习刻不容缓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活动突出

    日前记者从某市公安局获悉,在 8月25日至30日一周,公安机关打击刑事犯罪活动中,发现一个值得关注的特点:

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活动突出。

    近日在该市的石景山分局和东城分局先后在三天内打掉了两个盗窃犯罪团伙,抓获10名犯罪嫌疑人,其中7名是未成年人,年龄最小的只有14岁。

8月中旬,朝阳分局连续打掉两个骑摩托车抢夺作案的犯罪团伙,抓获7名犯罪嫌疑人,破获骑抢案件24起,被抓获的7名犯罪嫌疑人中有6人不满16岁,有2人是在校学生。

为此,警方呼吁,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应该引起家长、老师以及全社会的关注。

(二)青少年法制学习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1、专家指出,初始犯罪年龄与犯罪率有很大关系。

11岁开始犯罪的为65%;12--15岁开始犯罪的为54%;16--21岁开始犯罪的为46%。

成年犯罪中早年发生犯罪的比成年后开始犯罪的多七倍。

理论上来说,预防好青少年犯罪,可减少6/7犯罪。

    今年1--5月份,在校中学生犯罪情况(含职高、寄宿、中专)共计25件、41人 ,其中未成年人32人,成年人9人,女性5人,

    占整个未成年人犯罪的25%。

占所有案件的2.19%。

学生主要集中在职高、寄宿学校。

涉嫌犯罪的职高生有20名,寄宿生有10名,中专生有4名,普通中学生有7名。

    犯罪类型多为抢劫、寻衅滋事等,没有高智商犯罪,基本没有预谋。

地域相对集中,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多相识。

抢劫物品多为随身听等小件物品,也有手机。

校园内、学校附近犯罪的比较多。

    分析犯罪原因:

未成年人法律意识相当薄弱。

    2、青少年法制教育应当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因为要做学问,首先要学会“做人”,懂法守法是“做人”的底线。

    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党和国家关心的大事,是全社会关心的大事,也是千家万户和老百姓关心的大事。

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有利于引导、保障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通过法制教育,培育广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综合能力,也能更好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维护社会的稳定,降低社会管理成本,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坚持与政治思想教育相结合,与道德纪律教育相结合,与科技文化教育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有助于丰富青少年一代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培养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符合我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因此,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是落实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是一项十分重要紧迫的工作。

    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是保证国家兴旺发达的基本要求。

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阶段。

面对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现代科技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我国将进一步改革开放,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对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的挑战,积极参与全球经济的竞争。

这种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在21世纪中华民族实现的伟大复兴中,青少年肩负重大历史使命。

他们的法律素质如何,不仅是关系各种人才整体素质的高低问题,而且也是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大问题。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

“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江泽民总书记要求,“要经常地在学生中开展纪律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纪律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

”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的四个五年普法规划中,都将青少年列为法制教育的重点对象,提出了明确要求。

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从根本上讲,就是要通过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法律素质和现代法治观念,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适应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劳动者;造就一大批依法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的现代化合格人才,担负起兴国强国重任。

    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是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目标的内在需求。

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进行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改革。

它对于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保证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江泽民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这就为青少年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

学生的整体素质包括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也包括法律素质。

法律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推进,提高公民法律素质的问题就会显得越来越重要。

从一定意义上讲,法制教育有思想道德教育的因素,也有文化知识的成分,对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具有积极作用。

因此,在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进程中,要切实加强法制教育,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是引导和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个世界性课题。

我国青少年所占人口比重很大,仅各级各类在校学生就有两亿四千多万人,保障他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辨别是非观念差,自控能力弱,可塑性很强,容易受到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

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青少年团伙犯罪和有组织的犯罪增多,暴力化程度加剧,犯罪年龄也向低龄化发展,这些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应当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学法、不懂法,法治观念淡薄就是一个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侵犯青少年合法权益和破坏青少年成长环境的违法犯罪也呈增长趋势。

青少年特别是在校学生是弱势群体,他们往往容易成为犯罪分子侵害的对象,需要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有利于从小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