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一-中药化学成分分类及举例.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23906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一-中药化学成分分类及举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药一-中药化学成分分类及举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药一-中药化学成分分类及举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药一-中药化学成分分类及举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药一-中药化学成分分类及举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药一-中药化学成分分类及举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药一-中药化学成分分类及举例.docx

《药一-中药化学成分分类及举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一-中药化学成分分类及举例.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药一-中药化学成分分类及举例.docx

中药化学-中药化学成分分类及举例

中药化学-中药化学成分分类及举例

一、生物碱分类及举例

1、吡啶类生物碱

(1)简单吡啶类:

烟碱、槟榔碱、槟榔次碱

(2)双稠哌啶类(具喹诺里西啶母核):

苦参碱、氧化苦参碱

2、莨菪烷类:

莨菪碱(洋金花)

3、异喹啉类生物碱:

(1)双苄基异喹啉类:

汉防己甲素、汉防己乙素

(2)原小檗碱类:

小檗碱(多为季铵碱)(黄连)、原小檗碱(多为叔铵碱)(延胡索)

(3)吗啡烷类:

吗啡碱、可待因

4、有机胺类生物碱(生物碱的氮原子不结合在环内):

麻黄碱、秋水仙碱

5、其他类生物碱:

(1)吡咯类生物碱:

如党参中党参碱;

(2)吲哚生物碱:

如麦角新碱、毒扁豆碱;

(3)喹啉衍生物:

如喜树碱;

(4)萜类生物碱:

如乌头中乌头碱;

(5)甾体类生物碱:

贝母中的贝母碱。

苦参(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山豆根(奎诺里西啶类、苦参碱、氧化苦参碱)、麻黄(麻黄碱、伪麻黄碱)、黄连(原小檗碱)、延胡索(延胡索乙素)、防己(汉防己甲素-粉防己碱、汉防己乙素-防己喹啉碱)、川乌(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二萜类生物碱)、洋金花(莨菪烷类)、天仙子(莨菪碱、东莨菪碱)、马钱子(士的宁-番木虌碱、马钱子碱)、千里光(吡咯里西啶类)

二、糖类分类及举例

1、单糖

(1)五碳醛糖:

D-木糖、L-阿拉伯糖

(2)甲基五碳糖:

L-鼠李糖

(3)六碳醛糖:

D-葡糖糖、D-甘露糖、D-半乳糖

(4)六碳酮糖:

D-果糖

(5)糖醛酸:

D-葡糖糖醛酸

2、低聚糖

(1)非还原糖:

蔗糖、海藻糖

(2)还原糖:

槐糖、樱草糖

3、多糖

(1)水溶:

淀粉

(2)水不溶:

纤维素、甲壳素

三、苷类分类及举例

1、氧苷

(1)醇苷:

红景天苷

(2)酚苷:

天麻苷

(3)氰苷:

苦杏仁苷

(4)酯苷:

山慈菇苷

(5)吲哚苷:

靛苷

2、硫苷:

萝卜苷、芥子苷

3、氮苷:

巴豆苷

4、碳苷:

牡荆素、芦荟苷

四、醌类分类及举例

1、苯醌

2、萘醌类:

紫草

3、菲醌类:

丹参

4、蒽醌类

(1)单蒽核类

①蒽醌及苷类

A、大黄素型

B、茜草素型

②氧化蒽酚类

③蒽酚或蒽酮

(2)双蒽核类

①二蒽酮类:

番泻苷A、B、C、D

②二蒽醌类

大黄(蒽醌类)、虎杖(蒽醌)、何首乌(蒽醌)、芦荟(蒽醌)、决明子(蒽醌)、丹参(菲醌)、紫草(萘醌)

五、香豆素分类及举例

1、简单香豆素(7-羟基香豆素=伞形花内酯):

2、呋喃香豆素

(1)6,7-呋喃骈香豆素(线形):

补骨脂内酯

(2)7,8-呋喃骈香豆素(线形):

白芷内脂(异补骨脂内酯)

3、吡喃香豆素

(1)6,7-吡喃型香豆素(线形):

花椒内酯

(2)7,8-吡喃型香豆素(角形):

邪蒿内脂

4、异香豆素类:

茵陈炔内脂

5、其他香豆素类:

秦皮(七叶内酯、七叶苷、秦皮素)、前胡、肿节风(草珊瑚)、补骨脂

六、木脂素分类及举例

五味子(联苯环辛烯型木酯素)、厚朴、连翘(双环氧)、细辛

七、黄酮分类及举例

1、黄酮类

2、黄酮醇类

3、二氢黄酮类

4、异黄酮类

5、查尔酮类

6、花色素类

黄芩(黄芩苷-水解邻三酚羟基氧化变绿)、葛根(大豆素、大豆苷、葛根素-异黄酮)、银杏叶(槲皮素及其苷、山奈酚及其苷、木犀草素及其苷)、槐花(芦丁-邻二酚羟基易被氧化暗褐色)、陈皮(橙皮苷-二氢黄酮)、满山红(杜鹃素)

八、萜类分类及举例

1、单萜

(1)单环单萜:

薄荷(薄荷脑)

(2)双环单萜:

龙脑(冰片)

2、环烯醚萜

(1)环烯醚萜苷

①C-4有取代的环烯醚萜苷:

栀子苷、京尼平苷

②4-去甲基环烯醚萜苷:

梓醇

(2)裂环环烯醚萜苷:

龙胆苦苷

3、倍半萜

①单环倍半萜:

青蒿素

②双环倍半萜:

yu类

4、二萜

①双环二萜:

穿心莲内酯、银杏内酯及银杏总黄酮

②三环二萜:

雷公藤内脂

③四环二萜:

甜菊苷

穿心莲(二萜内脂)、青蒿(青蒿素倍半萜)、龙胆(裂环环烯醚萜苷)、

九、挥发油分类及举例(单萜、倍半萜及其衍生物)

1、芳香族化合物

2、脂肪族化合物:

人参炔醇(人参)、癸酰乙醇(鱼腥草素)

薄荷(单萜及其含氧衍生物)、莪术(倍半萜)、艾叶(桉油精)、肉桂(桂皮醛)

十、皂苷分类及举例

1、三萜皂苷

(1)四环三萜皂苷

①羊毛脂甾烷型:

猪苓酸A

②达玛烷型:

人参二醇

(2)五环三萜皂苷

①齐墩果烷型:

β-香树脂烷型

②乌苏烷型:

β-香树脂烷型或熊果烷型

③羽扇豆烷型

2、甾体皂苷

(1)螺旋甾烷醇和异螺旋甾烷醇

(2)呋甾烷醇型

三萜皂苷:

人参、三七、甘草(甘草酸)、黄芪(黄芪甲苷)、合欢皮、商路、柴胡、

甾体皂苷:

麦冬、知母

十一、强心苷分类及举例

C-17不饱和内酯环不同:

1、甲型强心苷(强心甾烯类、五元不饱和内酯环)

2、乙型强心苷(海葱甾二烯或蟾蜍甾二烯、六元不饱和内酯环)

香加皮(甲型强心苷)、罗布麻叶(甲型强心苷)、

C-2上有无羟基:

1、α-羟基糖

2、α-去氧糖

(1)2,6-二去氧糖:

D-洋地黄毒糖

(2)2,6二去氧糖甲醚:

D-加拿大麻糖

糖与苷元的连接方式

Ⅰ型强心苷:

苷元-(2,6-二去氧糖)X-(D-葡萄糖)Y:

紫花洋地黄苷A和洋地黄毒苷

Ⅱ型强心苷:

苷元-(6-去氧糖)X-(D-葡萄糖)Y:

 真地吉他林

Ⅲ型强心苷:

苷元-(D-葡萄糖)Y:

绿海葱苷

第6页共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