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与临床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工作任务方案.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24121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与临床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工作任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与临床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工作任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与临床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工作任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与临床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工作任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与临床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工作任务方案.docx

《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与临床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工作任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与临床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工作任务方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与临床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工作任务方案.docx

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与临床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工作任务方案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落实《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有关要求,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推进区域中医药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提高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的临床能力,提高中医药预防保健、康复及临床服务能力的整体水平,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与临床服务能力建设。

一、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能力建设项目

(一)项目目标

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能力项目建设,通过项目实施,加强医疗机构中医“治未病”科和康复科建设,大力培养和提高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提升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的整体水平,初步形成区域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能力建设模式,为下一步在全国全面推广打好基础。

(二)项目范围及内容

1、项目范围

在全国遴选175个市(地)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能力项目建设。

2、遴选原则

地市级设有独立的中医药管理部门或卫生行政部门内设有独立的中医处(科),有专职人员负责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工作。

政府举办的地市级中医医院设有“治未病”科室,具备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的基本设施设备,区域划分合理,有专职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人员。

辖区内区级中医医院和一定数量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备初步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工作的基础条件。

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支持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事业的发展,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建立相关部门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有相关的配套资金投入。

3、项目内容

(1)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提供平台建设。

项目单位建设完善“治未病”科和康复科,配备中医体质辨识、中医康复等诊疗设备,制订和实施高危人群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技术指南及康复科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开展服务效果总结、分析及评价工作,提高中医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能力。

(2)深入基层积极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

发挥市级中医医院技术和指导中心功能,为基层提供咨询指导等工作。

一是中医健康教育。

深入基层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包括:

积极开展现场咨询活动,为基层群众提供中医预防保健知识指导;定期深入基层有针对性的根据不同人群开展各类健康讲座;发放中医预防保健知识手册和宣传资料等。

二是中医体质辨识与健康评估。

定期深入基层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和健康评估服务,对广大群众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和健康状况评估,并出具相应报告,为个体进行自我保健和适当的健康干预提供依据。

三是适当的中医健康干预和中医康复治疗服务。

依托相应的仪器设备,由专业人员开展一些简单可操作的中医药干预项目,包括推拿、针灸、刮痧、贴敷、小儿捏脊、饮食起居指导等。

每个项目单位每月下基层4次,随车至少安排五名工作人员,其中包含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1名护士、1名技师和1名司机,平均每次提供咨询、健康评估、干预等服务150人次,每次健康宣教受众可达300人次。

(3)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人员队伍建设。

以地市级中医医院为龙头,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内现有医生尤其是西医师的培训工作,丰富其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知识、方法,推广应用适合当地居民的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技术和方法等,提高基层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工作的效果。

对社会性独立养生保健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开展中医预防保健调理师培训工作,强化中医预防保健知识和技术,规范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行为,逐步建立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人员准入制度,提高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人员队伍素质。

(4)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能力建设的管理与指导。

区域人民政府成立由市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的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区域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工作协调机制,并在项目建设上予以财力支持。

区域中医药管理部门或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开展社会性独立养生保健服务机构调查摸底和准入监管、服务收费项目设立及收费标准制定、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的相关政策或纳入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等政策研究工作。

(三)项目组织实施

1、组织形式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项目实施的领导、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工作,并对项目进行总体评估。

各项目建设单位所在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项目建设的业务指导,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与评估。

各项目建设单位及所在区域中医药管理部门或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和日常管理。

2、资金安排

东部地区每个项目建设单位补助专项资金100万元,中西部地区每个项目建设单位补助专项资金200万元。

2013年共安排2.93亿元用于175个项目单位开展项目建设工作。

其中:

(1)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提供平台建设。

主要用于项目单位建设完善“治未病”科(中心)和康复科,东部地区补助资金58万元、中西部地区补助资金138万元。

(2)深入基层积极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

主要用于项目单位开展中医健康教育、体质辨识与健康评估、中医健康干预、业务指导等工作,工作经费共计补助12万元。

(3)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人员队伍建设和管理督导。

主要用于各项目单位所在区域中医药管理部门或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与政府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出台发展中医预防保健及康复事业的相关政策;开展社会性独立养生保健服务机构调查摸底、准入试点、规范管理等;组织开展区域内医疗机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人员业务培训和社会性独立养生保健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培训工作;开展省市两级对项目建设的检查评估督导工作。

东部地区工作经费30万元,中西部地区工作经费50万元。

(四)项目执行时间

2013年底前项目经费预算全部执行完毕

(五)项目的监督与管理

1、各项目建设单位所在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加强项目的组织管理,落实专人负责,研究制定项目考核办法,建立绩效考核机制。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要进行中期考核与评价。

2、各项目建设单位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专项资金管理的规定,加强项目经费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项目完成后三个月内,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将项目总结评估报告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财政部。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财政部将按有关规定,对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考核,并将项目执行的实际效果作为今后安排相关项目资金的依据。

今后三年的时间里,湘潭市中医医院将为湘潭市民开展一系列的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

一是“健康普及三年行”活动。

引导市民“吃出健康来”、“动出健康来”、“减出健康来”;二是“双百工程”。

每年度设立“百家社区中医药知识宣传栏”、进行“百次基层社区健康知识巡讲”;三是“四季养生建平台”。

通过“春季香囊保康健”、“冬病夏治三伏贴”、“秋冬养生膏方节”、“三九寒冬药敷贴”,分季节、有步骤地为市民进行四季养生保健服务;四是开展“两大行动”。

老年体质辨识大普查和儿童中医调养大推广;五是进行“五个一”大众传媒推进。

公交车视频每天一宣教、移动平台每周一短信、湘潭晚报每周一专刊、都市频道每月一专栏、200万目标人群每人一本中医药健康手册,让市民对中医药预防保健工作看得见、听得到、用得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