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运新苑四期C区104#楼工程毕业设计论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4133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183.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运新苑四期C区104#楼工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古运新苑四期C区104#楼工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古运新苑四期C区104#楼工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古运新苑四期C区104#楼工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古运新苑四期C区104#楼工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古运新苑四期C区104#楼工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古运新苑四期C区104#楼工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古运新苑四期C区104#楼工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古运新苑四期C区104#楼工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古运新苑四期C区104#楼工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古运新苑四期C区104#楼工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古运新苑四期C区104#楼工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古运新苑四期C区104#楼工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古运新苑四期C区104#楼工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古运新苑四期C区104#楼工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古运新苑四期C区104#楼工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古运新苑四期C区104#楼工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古运新苑四期C区104#楼工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古运新苑四期C区104#楼工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古运新苑四期C区104#楼工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运新苑四期C区104#楼工程毕业设计论文.docx

《古运新苑四期C区104#楼工程毕业设计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运新苑四期C区104#楼工程毕业设计论文.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运新苑四期C区104#楼工程毕业设计论文.docx

古运新苑四期C区104#楼工程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

 

 

系别:

国际交流学院

专业:

建筑工程技术

班级:

建筑G102

姓名:

学号:

101601305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中文摘要

论文以古运新苑四期C区104#楼工程为研究对象,深入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查阅相关资料,针对该工程自身特点,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制定组织设计。

阐述了施工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经过验证方案切实可行,文中所述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能较好的指导施工,使各分项工程质量、工期及成得到有效控制,各阶段施工有序进行。

论文是主要针对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包括工程概况,施工部署,施工方案,施工进度,季节性施工等,其中以施工方案为重点,着重论述了钢筋工程,混凝土施工方案,防水施工方案,脚手架的计算,卸料平台等问题。

关键词:

混凝土工程,脚手架,钢筋工程,卸料平台

 

1.编制依据

施工规范标准

施工图图纸

其他与工程有关的现行技术规范和评定标准

2.工程概况

“古运新苑四期农民安置小区(A地块)”工程,由107#~109#、115#、116#楼及地下人防组成,座落在环境优雅,风景秀美的扬州市东区。

位于万福路与运河北路路口东南角。

交通便捷。

工程由扬州安颜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新建,扬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

2.1结构概况

工程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裂缝控制等级为三级。

结构层数:

地下一层,地上十八层。

结构形式:

工程为预应力砼管桩,梁板式桩筏基础,剪力墙结构。

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框架梁抗震等级为三级,抗震构造详见11G101-1。

配筋:

HPB300(Ⅰ)级钢筋,设计强度fy=270N/mm2,HRB400(Ⅲ)fy=360N/mm2。

地基与基础: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根据扬州市筑苑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出具的编号20111028号勘察报告,工程场地类别为Ⅲ类,因场地天然地基不能满足基础承载力要求,因此,设计采用先张法预应力砼空心管桩基础(地下人防工程采用钻孔砼灌注桩)方案,桩基为端承摩擦型桩,桩基安全等级为二级。

工程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107#~109#、115#、116#楼采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桩尖持力层为第

层粉砂夹粉土层,进入其深度不小于2.0m,桩端锚入承台50mm,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选自国标图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图集号:

10G408,全部采用HPC-500(110)AB-C80-11-10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预估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1250KN,预估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为45KN。

107#楼为104根,108#楼为144根、109#楼为212根、115#楼为104根、116#楼为212根,合计776根。

地下人防工程采用钻孔砼灌注桩,桩径φ600,有效桩长16.0m,计640根。

桩基工程由总包方择优选定专业施工队伍,这里不在赘述。

工程基础垫层为100厚C15混凝土,基础底板梁板式桩筏基础混凝土标号均为C35。

地下室砼防水砼说明详见苏J02-2003,水平施工缝止水钢板厚3mm。

基础砖胎模为MU15着蒸压粉煤灰砖,用DMM7.5预拌水泥砂浆砌筑。

主体结构:

工程为剪力墙结构。

基础顶面至8.65m(含8.65m层)结构墙、柱、梁、板均为C35混凝土,8.65m(不含8.65m层)至屋面结构墙、柱、梁、板均为C35混凝土。

二次结构除注明者外均为C20砼。

砌体:

外墙采用220厚A3.5级(B06级)蒸压轻质砂加气砼砌块,用Ma5(顶层采用Ma7.5)专用砂浆,其构造和技术要求详见“蒸压加气砼砌块自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GJ32/TJ107-2010,体积密度≤6.0KN/m3。

内墙200或100厚A3.5级(B06级)蒸压粉煤灰加气砼砌块,用Mb5(顶层采用Mb7.5)专用砂浆,其构造和技术要求详见“蒸压加气砼砌块建筑构造”30J104,体积密度≤6.0KN/m3。

预拌砂浆具体要求详见《预拌砂浆应用规程》JGJ/T223-2010,屋面女儿墙构造详见《建筑抗震构造详图(苏J02-2004)》,砂浆强度等级为DMM7.5级预拌干混砂浆。

填充墙构造做法见《建筑物抗震详图》(苏G02-200421~23/2),拉结筋沿填充墙全长贯通,采用8度抗震构造措施,砌块填充墙每层墙高中部增设高度为120mm与墙体同宽的砼腰带3φ8,φ6@250,砌体无约束的端部设构造柱,门窗洞边应设边框。

未标明的构造柱设置位置:

外墙阳角无框架柱处;内横墙与外纵墙相交处,墙长大于2倍的层高时居中增设构造柱;墙长大于5米的内隔墙交叉处及无拉结墙体的端部。

女儿墙构造住设置间距不大于两米且转角处必须设女儿墙高1400<h≤1800,顶部和居中各增设一道200×200拉梁内配4Φ12,Φ6@200。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标准详见DGJ32/J16-2005。

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基地震加速度为0.15g。

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土类别为三类,抗震构造措施按二级,设防烈度8度的要求施工。

2.2建筑概况

建筑名称:

古运新苑四期农民安置小区(A地块)107#~109#、115#、116#楼及地下人防工程。

建筑面积:

73903.15m2(其中:

107#楼为7672.63m2,108#楼为11348.67m2、109#楼为15678.23m2、115#楼为7672.63m2、116#楼为15965.39m2、地下人防为15565.60m2)。

建筑物层高:

地下车库为2.7m,标准层(1~18层)为2.8m,屋面构造层5m;地下人防为4.2m。

工程设计标高±0.00相当于1985年国家高层8.00米,建筑物总高度(室外地面至平屋面)为52.5m。

建筑物至高点为57.5m。

每幢建筑物均为地下车库一层,地上18层(其中:

109#楼第三单元为15层、116#楼第三单元为16层为),平面布置均呈“一”字型,107#楼、108#楼、115#楼为二单元组合,109#楼、116#楼为三单元组合。

建筑抗震抗震构造措施详见G02-2004,耐火等级为二级。

工程用于上人及疏散楼梯:

107#楼、108#楼、115#楼为六座(其中电梯四部);109#楼、116#楼为九座(其中电梯六部)。

建筑物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建筑构造:

屋面防水等级为2级,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为15年。

屋面做法及用料:

平屋面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上1:

6水泥焦渣找坡2%(最薄处20);20厚1:

3水泥砂浆找平层;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3厚;60厚憎水型岩棉保温板(燃烧性能为A级);20厚1:

2.5水泥砂浆找平层;50厚C30细石混凝土刚性防水层内配φ4@150双向钢筋粉平压光。

高低屋面泛水参见苏J03-2006-1/14;高屋面往低屋面排水落水管下混凝土簸箕参见J07-2005-C/33;屋面变形缝做法见J03-2006-3/32;屋面上人孔做法参见苏J03-2006-1/49;出屋面风帽做法参见苏03J201-2/45,屋面雨水口详见苏J03-2006-4/16,管道出屋面参见苏J03-2006-1/52,Φ100UPVC水斗和水落管参见苏J03-2006-1/55。

地面:

工程地面为地下室地面,地下室楼梯间、前室地面为防滑地砖,做法素土夯实;100厚C15混凝土垫层;20厚1:

2.5水泥砂浆找平层;聚氨酯三遍涂膜防水层(1.8厚);花铺200g油毡一层;20厚1:

2.5水泥砂浆找平层;40厚C15细石混凝土保护层;钢筋砼底板结构层;C20细石混凝土0.5%坡向集水坑(最薄处60);20厚1:

2水泥砂浆找平;界面剂一道;20厚1:

2干硬性水泥砂浆粘结地砖;干水泥擦缝。

电表间、及地下室其他所有地面为普通水泥地面,基层做法同上,面层做法20厚1:

2水泥砂浆找平拉细毛;20厚1:

2防水砂浆找平拉细毛,含墙面300高;地面分仓缝根据轴网设置,不大于6000×6000mm。

楼面:

住宅楼面、电梯机房(除厨、卫、阳台)上方用户做20厚单层硬木楼面的普通水泥地面做法参见J01-2005-1/3;厨卫间及架空层带防水层水泥砂浆楼面做法:

现浇钢筋砼楼面上1:

2水泥砂浆找坡(最薄处15厚);1.2厚聚氨酯涂膜二度;15厚1:

2水泥砂浆压实、拉细毛;入口门厅、电梯前室、公共楼梯间楼面、公共走道做法详见苏J01-2005-8/3;阳台为水泥砂浆楼面做法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上15厚1:

2.5防水水泥砂浆(掺5%防水剂)坡向泄水口(最薄处15厚)。

厨房、卫生间比室内底30、阳台比室内底50楼面。

卫生间楼地面找1%坡度,坡向地漏,楼地面与墙面四周设200㎜高素混凝土止水坎,并于楼板一次浇筑,不留施工缝,穿越楼板的管线应预埋套管,两管之间用20㎜厚防水油膏封堵。

地下室顶板上部露空部分地面做法:

钢筋砼结构顶板上20厚1:

2.5水泥砂浆找平层;1.8厚聚氨酯三遍涂膜防水层;20厚1:

2.5水泥砂浆找平层;80厚C20砼双向配筋Φ6@200。

墙体材料:

非承重的外围护墙采用220厚A3.5级(B06级)蒸压轻质砂加气砼砌块,用Ma5(顶层采用Ma7.5)专用砂浆,其构造和技术要求详见“蒸压加气砼砌块自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GJ32/TJ107-2010,体积密度≤6.0KN/m3。

内隔墙200或100厚A3.5级(B06级)蒸压粉煤灰加气砼砌块,用Mb5(顶层采用Mb7.5)专用砂浆,其构造和技术要求详见“蒸压加气砼砌块建筑构造”30J104,体积密度≤6.0KN/m3。

阳台、厨房及卫生间比同楼层低30。

墙体与屋面连接的外墙底均设置200mm高素混凝土止水砍,与楼板一次性浇筑。

墙身防潮层:

地下室防水做至0.20标高处。

防水封口做法:

苏J02-2003-1/61,填充墙防潮层参见J01-2005-1/1。

内墙做法:

厨房、卫生间内墙为防水砂浆(防水砂浆掺5%的防水剂)粉面做法:

墙体基层界面剂一道;12厚1:

3水泥砂浆打底;6厚1:

2.5水泥砂浆粉面;刷白色防水涂料。

电梯200宽门套详见苏J01-200521/5。

地上公共部位内墙及住宅内墙(除厨卫间外)混合砂浆涂料饰面做法为界面剂一道;12厚1:

1:

6水泥石灰膏砂浆打底;批白水泥腻子;刷白色内墙涂料。

自行车车库层内墙防霉涂料内墙面混合砂浆做法为界面剂一道;12厚1:

1:

6水泥石灰膏砂浆打底;批白水泥腻子;刷白色防霉涂料。

地下室四周外墙内侧防霉涂料内墙面混合砂浆做法为基层界面剂一道;15厚1:

2水泥砂浆抹面;批白水泥腻子两道磨光刷内墙白色防霉涂料。

内墙阳角护角线做法详见苏J01-2005-28/5。

外墙面做法:

砂加气外墙构造做法墙体基层界面剂一道;10厚专用砂浆找平;2:

6厚抗裂砂浆压入耐碱网格布一层(涂料面层);饰面基层(硅橡胶弹性底漆及柔性耐水腻子)刷新性防水外墙涂料(其中:

四层以下外墙为新型仿面砖防水外墙涂料)。

钢筋砼基层界面剂一道;30厚玻化微珠保温砂浆;10厚专用砂浆找平;2:

6厚抗裂砂浆压入耐碱网格布一层(涂料面层);饰面基层(硅橡胶弹性底漆及柔性耐水腻子)刷新性防水外墙涂料。

外墙阳台为100×50面砖横贴,做法详见02J503-1-6-3-2。

沿沟、檐口、构架外墙、外墙线脚为涂料做法参见苏J01-2005-20/6(刷防水型外墙涂料),外墙面粉刷分仓缝10宽黑色勾缝。

平顶:

地下车库白色防霉涂料保温平顶做法:

钢筋砼楼板上界面剂处理;10厚SGF粉刷石膏抹灰砂浆找平(SGF-D型);10厚SGF粉刷石膏保温砂浆(SGF-W型);8厚SGF粉刷石膏防裂砂浆(SGF-K型)压入玻纤网格布;柔性耐水腻子,刷白色涂料。

入口大厅、公共楼梯间、电梯厅、电梯机房、住宅听、卧室、阳台做法:

板底基层刷素水泥浆一道;批白水泥腻子刮平;刷白色涂料。

厨房、卫生间6厚铝塑板吊顶做法:

板底基层刷素水泥浆一道;批白水泥腻子刮平;300厚空气层(吊顶由用户自理)。

凸窗板底空调搁板板底白色同外墙涂料做法。

踢脚线:

室内不做,其余同相邻楼地面做法,高150mm。

散水及台阶:

混凝土散水做法素土夯实;80厚C15砼随打随抹,宽度800坡度4%;底层门厅入口防滑地砖面层砼台阶详见苏J08-2006-1/39,混凝土斜坡详见苏J08-20061A/35,外挑檐线脚下距外侧50处设20宽PVC分割条做滴水线详见苏J9507-6/3。

门窗:

工程窗除地下车库C1507为单玻其余均为塑钢中空玻璃(5mm+12A+5mm),做法详见苏J30-2008,传热系数2.8,其中南立面C1514、C1516、C1814设有外遮阳;单元门电子对讲安全防卫保温门及进户门为门甲方定制,车库门为成品防卫门,卫生间门为双面胶合板门做法详见苏J73-2,卧室门为成品双面胶合板门。

门窗单扇面积≥1.5m2采用安全玻璃,具体由专业厂家设计施工。

油漆:

凡露明金属构件均刷红丹二道,银粉漆二道;不露明的铁件均刷红丹二道,凡埋入墙内的木构件均满刷沥青二遍。

楼梯栏杆及护栏:

公共楼梯栏杆为木扶手金属栏杆,详见06J403-1A-3型(□24);阳台栏杆、局部装饰栏杆和窗台高度小于900处采用镀锌方钢护窗栏杆;实木扶手断面参见06J403-1-P157-1,垂直栏杆净距小于等于110,方钢管壁厚:

受力杆件为3.5厚,其它为2.0厚。

2.3电气、给排水系统工程概况

工程安装部分施工图纸设计主要包括:

电气系统、室内给排水系统(冷水、热水),消防给水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排水(污水)系统,采暖及燃气。

2.3.1电气系统

工程设计包括以下电气系统:

220/380V配电系统、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及安全措施、弱电系统。

220/380V配电系统:

负荷分级:

二级负荷-排污泵、客梯、应急照明、消防电梯及公共照明;普通电梯用电,其它电力负荷及住宅照明为三级负荷。

供电电源:

各单元从小区就近变电所引来5路220/380V电源,第一至三路共给楼1至18层各户照明负荷用电;第4路供给楼公共部分有电,第5路为2级负荷的备用电源(路电源与第4路电源不能引自同一低压母线段)。

进线电缆从建筑物北侧引入,直接进入地下一层电表间的动力柜及照明柜。

根据居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标准(DGJ32/J11-2005)建筑每户面积在120㎡以下的配置容量为8KW,建筑面积120㎡~150㎡配置容量为12KW。

供电方式:

工程采用放射式供电方式。

照明配电:

照明、插座分别由不同的支路供电,除挂壁空调插座回路外,所有插座均设漏电断路器保护。

设备安装:

电源总进线柜采用高层住宅专用,固定式动力及照明配电柜落地安装。

有洗浴要求的卫生间内开关、插座须设在2区以外。

在防护0~2区以外的插座线路应避开在防护0~2区范围内敷设。

所有灯具均为节能型,安装高度在1.8m及以下的电源插座采用安全型。

厨房、卫生封闭阳台电源插座采用防溅;洗衣机、电热水器、空调插座应带开关。

照度标准:

电表间照度200lx;电梯机房照度200lx,电梯井道50lx。

所有事故照明灯及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玻璃或其他非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所选用灯具应符合GB13495《消防安全标志》及GB17945《消防应急灯具》中的有关规定。

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装置应具有明显“消防”标志,并符合消防规范要求。

工程户内灯具设计暂选普通灯具,仅为预留灯位,要求住户装修时选择配用电子整流器的节能型灯具,并使LPD值不宜大于7W/m2,灯具应采用防潮易清洁灯具,公共部位所用荧光灯要求采用电子整流器功率因数=0.90,开敞式灯具效率不低于75%。

采用的镇流器应符合国家效能标准(详见GB50034-2004第3.3.5条规定)。

导线的选择及敷设:

工程室外电源进线采用YJV-0.6/1KV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铜芯电力电缆穿管埋地引入,普通动力、照明配电干线均选用YJV-0.6/1KV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铜芯电力电缆竖井内桥架敷设。

消防设备电缆选用NH-YJV-1KV交联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铜芯耐火电力电缆,同一桥架内的主电源电缆与备用电源电缆用金属隔板分开敷设。

所有的照明支线均采用BV-450/750V聚氯乙烯绝缘铜芯线,所有的支线均穿中型PVC管沿墙及楼板暗敷。

砼现浇板内部分的管线应应根据结构情况避免重叠并防止管线外露。

照明支线根数除注明外,均为3根。

专用接地线(PE)采用绿/黄双色并与馈电电线同穿一根保护管敷设。

灯具开关如采用金属面板时需加保护线。

消火栓按钮控制线路采用NHBV-750V-2.5mm2耐火铜芯绝缘导线穿KBG管暗敷。

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及消防控制、通信和警报线路、暗敷时应敷设在非燃烧体结构内,其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

明敷时金属及桥架应刷防火涂料保护。

电气竖井内孔洞在设备安装完毕后用防火材料封堵。

建筑物防雷、基地系统及安全措施:

工程年预计雷击次数为0.0874次/a,按三类防雷建筑物设计,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应满足防直接雷、放雷电波的侵入,并设置总等电位联结。

接闪器:

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φ10热镀锌圆钢避雷网做接闪器,避雷网沿屋角、屋脊、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部位敷设,并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20m*20m或24m*16m的网格。

引下线:

工程利用建筑物钢筋砼柱子或剪力墙内两根φ16以上主筋通长机械连接作为引下线,引下线间距不大于25m。

所有外墙引下线在室外地面下1m处引出一根40*4热镀锌扁钢,扁钢伸出室外,距外墙皮的距离不小于1m。

引下线上端与避雷带焊接,下端与接地极焊接。

建筑物四周的外墙引下线在地面上0.5m除设测试卡子。

接地极:

接地极为建筑物基础底梁上的上下两层钢筋的两根主筋通长焊接形成的基础接地网。

为防止侧向雷击及改进电磁环境,将十层以上每三层顶部圈梁内两根钢筋φ16以上主筋通长焊接绕建筑物成均压环,并将其与所有的引下线焊接。

凡突出屋面的所有金属构件、金属通风管、金属屋面、金属构架、太阳能支架等均与避雷带可靠焊接,室外接地凡焊接处均应刷沥青防腐,兼做引下线的砼梁、柱内钢筋与钢筋的连接,应采用土建施工的绑扎法或螺丝扣的机械连接,严禁热加工连接。

接地极安全措施:

工程防雷接地、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电梯机房等的接地共用统一的接地极,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实测不满足时增设人工接地极。

凡正常不带电,而当绝缘破坏有可能呈现电压的一切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均应可靠接地。

工程采用总等电位联结,总等电位联结连接板由紫铜板制成,应将所有进出建筑物的公共设施的金属管道、建筑物金属结构、进线配电箱的PE(PEN)母排连接,总等电位联结均采用等电位卡子,禁止在金属管上焊接,

设有洗浴设备的卫生间、电梯机房内设局部等电位联结,将期内所有金属管道、构件、建筑物金属结构,PE线与等电位联结端子箱联接。

等电位联结具体做法参见国标图集《等电位联结安装》02d501-2。

过电压保护: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为D级,在各总进线电源配电柜(箱)安装第一级电涌保护器(SPD),标称放电电流不小于12.5KA(10/350us),各分配电箱安装第二级SPD,标称放电电流不小于10KA(8/20us);个信息系统引入端处设过电压保护装置,由电信部门、广电部门及生产厂家根据《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有关一切实施。

信息系统应选用适配的信号线路SPD浪涌保护器,且SPD浪涌保护器应符合设计要求。

工程接地形式采用TN-C-S系统,PEN线在进线总开关前做重复接地,并与防雷接地共用接地极,从单元总配电箱后引出的配电线路和分支线路采用TN-S系统,即PE线与N线严格分开。

各电气竖井内垂直敷设一根-40×4热镀锌扁钢做接地干线,电缆桥架及其支架全长应不小于2处于该干线相连接。

弱电系统:

工程设置有线电视系统、网络及电话系统、多功能访客对讲系统、煤气泄漏报警系统。

工程根据电信部门、广电部门及业主要求主要为预留穿线通道,系统图仅设计框图,各系统构成及调试由各相关部门及生产厂家实施。

有线电视系统:

电视信号由室外有线电视网的市政接口引来。

放大分配器箱底边距地1.1m嵌墙安装,电井内分配箱底边距地0.5m嵌墙安装。

电视网络插座暗装,距地0.3m。

综合布线电话系统;多媒体电话网络信号由室外引入多媒体总配电箱,并由总配电箱引至各楼层分线箱,再由分线箱跳线给每个多媒体、电话插座。

多媒体总配电箱嵌墙安装,底边距地1.1m。

电井内分线箱底边距地10.5m嵌墙安装,多媒体、电话插座暗装距地0.3m。

根据电信、广电部门及业主要求,仅预留穿线管道,系统图仅设计框图,各系统构成及调试由各相关部门及生产厂家实施。

根据苏综治办【2010】100号文件,工程住户安全防范系统按基型配置。

住户安全防范系统包括:

访客可视对讲系统;紧急报警求助装置;家庭防盗报警系统;紧急报警求助装置与户内可视对讲机合并设置,纳入访客可视对讲系统设计;在建筑物一、二层的门窗、通道处设置入侵报警装置,具体由甲方委托专业弱电公司连同小区安防系统统一设计,需经相关部门审核后方可实施。

每户住宅内应设置燃气泄漏报警由煤气专业设置。

2.3.2给排水系统

工程单体给排水专业设计包括:

生活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

该工程按二类高层建筑设计,地下一层为自行车库,一至十八层为住宅(一层东侧架空层)。

生活给水分为五个区:

低区一至四层为市政管网直接供水。

五至十一层为园区无负压加压供水设备1提供;十二至十八层为园区无负压加压供水设备2提供;系统工作压力:

生活给水一区为0.25MPa,二区为0.56MPa,三区为0.76MPa。

最高日用水量为59.4m3,最高日排水量为53.46m3。

除户内支管采用PP-R管,热熔连接外,其余水表前给水管部分采用钢塑复合管,管件连接。

为便于计量在管井内设置远传水表计量。

生活排水系统:

工程污水排水采用合流制排水方式,即生活废水与生活粪便污水合流排至室外化粪池,经化粪池处理后再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室外管网及化粪池由小区室外排水管设计确定。

室内排水管道采用聚丙烯超静音排水管,承插胶圈接口,通气立管及空调凝结水管采用普通UPVC管承插粘接,地下室压力雨水管采用焊接钢管焊接,屋面雨水排水管采用承压UPVC管承插连接。

除洗衣机采用专用地漏外,其余采用密闭地漏,所有存水弯水封深度不小于50mm,不得重复设置水封。

室内排水支管全部采用0.026坡度,排出管管道采用以下坡度敷设:

DN50为0.035;DN75为0.025;DN100为0.020;DN150为0.010。

排水管穿越楼层,防火墙及管道井时设阻火圈。

消防系统:

分为室外和室内两部分。

工程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为15L/S,室外需设置2只SS100/65-1.0室外消火栓,要求距水泵接合器距离大于5m,小于40m。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采用区域屋顶消防水箱和区域消防水池消防泵联合供水系统,系统工作压力1.2MPa。

建筑室内消防用水量为20L/S,火灾延续时间2小时,消防用水量144m3,每支水枪流量5L/S,充实水柱11.4米。

室内消火栓保证每个防火分区同层有两支水枪同时到达任何部位,消防栓设有启动消防泵的按钮,一旦发生火灾按动按钮即可启动消防水泵加压灭火,室内消火栓管道连成环状,系统在室外连接二只地上式水泵接合器。

顶层设有压力显示装置的检查用消火栓。

楼层采用SG24C65Z-J消火栓箱,内附SN65消火栓两个,QZ19水枪一支,25m长DN65衬胶水带软管长度为25米的JPS1.6-19消防卷盘一条及消防按钮一套,地下自行车库层采用SG24B65Z-J消火栓箱,内附SN65消火栓一个,QZ19水枪一支,25m长DN65衬胶水带、软管长度25米的JPS1.6-19消防卷盘一条及消防按钮一套,所有消火栓栓口距地高度为1.1米,考虑泵房同时为30层住宅服务,故全部采用减压稳压消火栓,栓口压力调整为0.35MPa,消火栓安装详见国标04S20。

消火栓系统管道采用内外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