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学习培训计划征求意见稿.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24152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心学习培训计划征求意见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心学习培训计划征求意见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心学习培训计划征求意见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心学习培训计划征求意见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心学习培训计划征求意见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中心学习培训计划征求意见稿.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中心学习培训计划征求意见稿.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中心学习培训计划征求意见稿.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中心学习培训计划征求意见稿.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中心学习培训计划征求意见稿.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中心学习培训计划征求意见稿.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中心学习培训计划征求意见稿.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中心学习培训计划征求意见稿.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中心学习培训计划征求意见稿.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心学习培训计划征求意见稿.doc

《中心学习培训计划征求意见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心学习培训计划征求意见稿.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心学习培训计划征求意见稿.doc

黔江区卫生应急和120急救调度指挥中心

学习培训计划(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提高中心工作人员业务素养,切实做好卫生应急和120指挥调度工作,制定本计划。

一、培训目的

通过培训,增强应急管理和公共安全意识,掌握卫生应急管理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提高卫生应急常态管理和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的组织协调能力,提高卫生应急管理水平。

二、培训对象:

中心全体工作人员。

三、培训方法

  

(一)培训形式:

采用集中培训、自学等形式,由中心工作人员选定培训内容,轮流进行。

  

(二)教学方法:

以课堂理论授课为主,可采用专题讲座、案例分析、集体讨论、模拟演练等方式。

(三)学时安排:

每月培训2次,每次2学时。

四、培训内容

卫生应急工作基本概念和“一案三制”建设的主要内容;卫生应急相关法律法规及工作预案的基本内容;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沟通等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与技能和工作要求;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的要求、方法及相关文书的编写;重庆市卫生应急指挥决策系统的使用、管理与日常维护;全国、全市和全区应急工作、卫生应急工作现状及发展趋势;全国120指挥调度体系建设情况、基本原则、工作方法、信息化水平等卫生应急和120指挥调度专业知识。

五、培训要求

(一)培训内容要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的开展,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可参照《全国卫生应急工作培训大纲》。

(附件2)。

(二)中心授课人员要认真选定培训内容,做好培训准备,培训资料包括培训文字材料、PPT、影音资料等,培训结束后授课人将以上资料交办公室留存。

(三)中心工作人员要准时参加培训,认真听课,做好学习笔记,及时消化培训内容。

中心将于每季度初对上季度培训内容进行闭卷测试,成绩要求80以上。

如成绩低于80分将进行补考并按绩效考核办法兑现当月绩效。

附件1:

中心学习培训预安排表

2:

《全国卫生应急工作培训大纲》

附件1:

中心学习培训预安排表(8-9月)

时间

培训内容

授课人

备注

8月22日

8月29日

9月5日

9月12日

9月19日

9月26日

备注:

每次学习时间以最后通知为准,办公室于单数月底对下两个月的培训内容进行征求意见并制作培训安排表。

请各授课人自选培训内容,填写此表,8月17日前反馈李丹汇总。

附件2:

全国卫生应急工作培训大纲

总则

为规范卫生应急培训工作,提高卫生应急培训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卫生应急培训工作的系统化、正规化和标准化建设,指导全国卫生应急培训工作的全面开展,依据《2006~2010年全国卫生应急工作培训规划》,特制定全国卫生应急工作培训大纲。

一、培训目的

(一)提高卫生应急意识,使卫生应急队伍树立起科学应对、依法应对的卫生应急观念,具有继续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二)充实卫生应急知识,使卫生应急队伍了解卫生应急知识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建立起卫生应急工作中应用相关知识的意识。

(三)增强卫生应急综合处理能力,使卫生应急队伍掌握卫生应急相关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将卫生应急方法和技能应用于处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二、培训对象

(一)卫生应急管理干部;

(二)卫生应急专业队伍;

(三)疾病预防控制人员;

(四)医疗救治人员;

(五)卫生监督人员。

根据卫生应急队伍的组成特点和岗位职责要求,按照分类培训、指导的原则,分别制定《卫生应急管理干部培训大纲》、《卫生应急专业队伍(疾病预防控制)培训大纲》、《卫生应急专业队伍(医疗救治)培训大纲》、《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卫生应急工作培训大纲》、《医疗救治人员卫生应急工作培训大纲》、《卫生监督人员卫生应急工作培训大纲》等五类(共六个)卫生应急人员的培训大纲。

三、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分为卫生应急工作概述与相关理论、卫生应急工作中的方法与技能、各类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理与评析3部分,强调卫生应急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要求掌握和熟悉的内容主要通过集中培训方式完成,要求了解的内容以自学为主。

四、组织管理

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公室负责组织对国家和各省级卫生机构卫生应急管理干部以及师资的培训;省、市、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急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对辖区内卫生应急管理干部和卫生应急专业队伍进行培训;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各类医疗救治机构负责对本单位内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六、考核要求

(一)集中培训的考核分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两种形式。

进修培训考核采取理论考试与专项调查报告相结合方式。

(二)理论考试的比重:

掌握内容占70%,熟悉内容占20%,了解内容占10%。

(三)操作考试可采用桌面推演、案例讨论、分析总结等方式。

(四)专项调查报告根据进修专业选择题目,由带教导师评分。

(五)可根据每次培训班的特点选择和确定考核方式。

六、实施

各类人员按照培训大纲的细则实施。

卫生应急管理干部培训大纲

一、培训目的

通过培训,使各类卫生应急管理干部掌握卫生应急管理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增强应急管理和公共安全意识,提高卫生应急常态管理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组织协调能力,达到卫生应急管理岗位的要求。

二、培训对象

(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分管领导和从事卫生应急管理工作的人员。

(二)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救援中心(急救中心)等单位分管卫生应急工作的负责人。

三、培训方法

(一)培训形式。

根据实际情况,主要采用短期集中培训形式,也可根据需要采取国内考察、出国(境)考察、培训和交流等形式。

(二)教学方法。

以课堂理论授课为主,可采用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模拟演练等方式。

(三)学时安排。

36学时。

每年培训一次,一次18学时,两年完成一轮培训。

四、培训内容与要求

(一)卫生应急概述与相关理论

1.应掌握内容

(1)突发公共事件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与特征;卫生应急工作的基本内容、特点和原则;卫生应急管理的概念、特点、原则与内容;卫生应急管理的参与主体及职责;我国的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概念、构成、作用和意义。

(2)卫生应急机制的概念、意义和建设原则;卫生应急的指挥决策机制、组织协调机制、监测预警机制、应急响应机制、信息发布与通报机制、社会动员机制、应急保障机制、国际和地区间交流与合作机制、督导评估机制、恢复重建机制、责任追究与奖励机制的目的、意义、构成、运行和主要内容。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法制建设的意义、作用与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卫生应急适用条款。

(4)卫生应急体制的概念、组织结构、功能和建设原则;卫生应急管理的指挥机构、日常管理和工作机构、专家咨询机构及专业技术机构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5)卫生应急预案与预案体系的构成、特点与管理要求;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的目的、作用和意义;《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的基本内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标准;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医疗卫生救援分级标准。

2.应熟悉内容

(1)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与趋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体系建设原则、现状与存在问题;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的构成和运行机制。

(2)风险与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步骤和方法;危机与危机管理的基本概念;危机管理的基本原理、步骤和方法;风险管理、危机管理理论在卫生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3.应了解内容

(1)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与趋势;国外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现况、特点与发展趋势;《国际卫生条例》中卫生应急的相关条款。

(2)卫生应急预案类型与编制。

4.参考学时:

15学时。

(二)卫生应急管理的方法与技能

1.应掌握内容

(1)卫生应急培训概念、特点、主要类型与基本方法;卫生应急演练的概念、作用、特点与分类。

(2)卫生应急队伍的组成、职能和建设原则;卫生应急装备与储备的概念、目的、作用和意义。

(3)卫生应急中风险沟通的概念、原则与作用;卫生应急中公众的心理特点与干预策略。

(4)信息报告的要求、方法;信息报告系统的使用;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标准;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医疗卫生救援分级标准。

(5)现场个体防护的概念、防护装置与防护原则;各种突发事件中避险、逃生的概念、特点、原则与方法;现场标识和现场分区的概念与类别。

2.应熟悉内容

(1)卫生应急培训计划、组织、质量控制与效果评价的方法与技术;实战演练的设计、组织协调、质量控制与效果评价;桌面推演的方法与技能。

(2)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的原则、品种、数量、估算模型和调用机制;卫生应急装备的原则、类别、标准与管理要求。

(3)卫生应急科研管理的原则、特点与方法;应急实验室网络的概念、组成、功能与管理方式。

(4)卫生应急中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概念、特点和基本方法。

(5)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和技术方案的要求和规定。

(6)生物安全的概念、原则与基本要求;应急实验室网络的组织结构和功能、流程和使用要求。

(7)突发事件现场紧急医疗救治的基本知识。

3.应了解内容

(1)国内外卫生应急培训方式与发展趋势;卫生应急演练方法与技术的研究进展。

(2)国内外卫生应急储备与装备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3)公众心理干预的主要方法与特点;大众传媒的概念、类型;媒体沟通的概念和基本方法。

4.参考学时:

9学时。

(三)各类突发事件的卫生应急处理

1.应掌握内容

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重大中毒事件、核和放射突发事件、重大灾害事件、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恐怖袭击事件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事件的概念、特点和防控要点。

2.应熟悉内容

(1)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重大中毒事件、核和放射突发事件、重大灾害事件、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恐怖袭击事件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现场调查方法、预防控制方法与技能。

(2)特殊人群(学生、民工、医务人员等)、特殊场所(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的卫生应急特点与策略。

3.应了解内容

国内外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重大中毒事件、核和放射突发事件、重大灾害事件、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恐怖袭击事件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事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4.参考学时:

12学时。

卫生应急专业队伍(疾病预防控制)培训大纲

一、培训目的

通过培训,使卫生应急专业队伍(疾病预防控制)成员掌握卫生应急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和分析能力、现场调查和处置能力,达到卫生应急工作的岗位要求。

二、培训对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应急专业队伍。

三、培训方法

(一)培训形式。

根据实际情况,主要采用短期集中培训形式,有条件可采用进修方式。

(二)教学方法。

采取理论授课为主,可采用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预案演练等方式。

(三)学时安排。

30学时/年。

四、培训内容与要求

(一)卫生应急概述与相关理论

1.应掌握内容

(1)突发公共事件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与特征;卫生应急工作的基本内容、特点和原则;卫生应急管理的参与主体及职责。

(2)卫生应急机制的概念、意义和建设原则;卫生应急的指挥决策机制、组织协调机制、监测预警机制、应急响应机制以及信息发布与通报等机制的目的、意义、构成和主要内容。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法制建设的意义、作用与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卫生应急适用条款。

(4)卫生应急体制的概念、组织结构和功能;卫生应急管理的指挥机构、日常管理和工作机构、专家咨询机构及专业技术机构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5)卫生应急预案与预案体系的构成、特点与管理要求;《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的基本内容。

2.应熟悉内容

(1)卫生应急管理的概念、特点、原则与内容;我国的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概念、构成、作用和意义。

(2)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与趋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体系建设原则、现状与存在问题;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的构成和运行机制。

(3)《国际卫生条例》中卫生应急的相关条款。

3.应了解内容

(1)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与趋势;国外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现况、特点与发展趋势。

(2)风险与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步骤和方法;危机与危机管理的基本概念;危机管理的基本原理、步骤和方法;风险管理、危机管理理论在卫生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4.参考学时:

6学时。

(二)卫生应急工作的方法与技能

1.应掌握内容

(1)卫生应急中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概念、特点、类型、原则、方法和步骤;问卷设计、统计分析、报告撰写的方法和技术。

(2)现场个体防护的概念、防护装置与防护原则;各种突发事件中避险、逃生的概念、特点、原则与方法;现场标识和现场分区的概念与类别。

(3)卫生应急样品的采集、运送;现场快速检测与鉴定程序、方法与技术;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4)现场卫生学评价的目的、内容、方法、步骤、质量控制和评价报告的书写要求。

(5)信息报告的要求、方法;信息报告系统的使用;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标准;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医疗卫生救援分级标准。

2.应熟悉内容

(1)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和技术方案的要求和规定。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预警监测原理及方法。

(3)生物安全的概念、原则与基本要求。

(4)应急实验室网络的组织结构和功能、流程和使用要求。

(5)突发事件现场紧急医疗救治的基本知识。

3.应了解内容

(1)国内外卫生应急监测预警、现场处置、信息采集与分析等方法和技术的进展。

(2)卫生应急装备与储备的概况和进展。

(3)卫生应急中风险沟通和心理干预的基本原则与常用方法。

4.参考学时:

12学时。

(三)各类突发事件的卫生应急处理(根据队伍分类,分别选择相关内容进行培训)。

1.应掌握内容

(1)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及新发传染病等突发急性传染病的概念、流行病学特征、应急调查与处理程序和防控要点。

(2)中毒事件的概念、分类、流行病学特点、应急调查处理程序、防控要点。

(3)核和放射突发事件的概念、应急处理程序、现场救援的原则、应急防护措施、防控要点。

(4)灾害事件的概念、特点、分类;各类灾害事故中的公共卫生问题及应对策略。

(5)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概念、特点、调查处理原则、防控要点。

(6)恐怖袭击事件的概念、特点、分类与应急处理原则。

(7)群体性心因反应事件、群体性预防接种或服药不良反应事件、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概念、特点和调查处理原则。

2.应熟悉内容

(1)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卫生学评价和趋势分析。

(2)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病因分析方法与技能。

(3)特殊人群(学生、民工、医务人员等)、特殊场所(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的卫生应急特点与策略。

(4)暴露人群的健康监护原则。

3.应了解内容

(1)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突发急性传染病、中毒、核和放射损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2)群体性心因反应、常见群体性预防接种或预防服药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

(3)我国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现况与发展趋势;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卫生应急工作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策略。

(4)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典型案例。

4.参考学时:

12学时。

卫生应急专业队伍(医疗救治)培训大纲

一、培训目的

通过培训,增强卫生应急专业队伍(医疗救治)成员的应急意识和科学应对、依法应对意识,掌握卫生应急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现场医疗救治能力,达到卫生应急工作的岗位要求。

二、培训对象

各类医疗救治机构卫生应急专业队伍。

三、培训方法

(一)培训形式。

根据实际情况,主要采用短期集中培训形式。

(二)教学方法。

理论授课与现场模拟操作相结合,可采用情景模拟、预案演练、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方式。

(三)学时安排。

30学时/年。

四、培训内容与要求

(一)卫生应急概述与相关理论

1.应掌握内容

(1)突发公共事件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与特征;卫生应急工作的基本内容、特点和原则。

(2)现场医疗救援的概念、特点和基本内容;现场医疗救援的组织结构、工作流程、工作规范和运行机制。

(3)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的概念、构成、运行机制;医疗机构报告的内容和程序。

2.应熟悉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卫生应急适用条款;《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的基本内容。

(2)卫生应急管理的概念、特点、原则与内容;卫生应急管理的参与主体及职责;我国的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概念、构成、作用和意义;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与趋势。

(3)卫生应急工作中医疗救治人员的公共卫生责任。

(4)现场伤病员医疗救援方案的制订原则。

3.应了解内容

(1)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与趋势;国外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的现况、特点与发展趋势。

(2)《国际卫生条例》中卫生应急的相关条款。

4.参考学时:

6学时。

(二)卫生应急医疗救治的方法与技能

1.应掌握内容

(1)现场检伤分类的概念、原则和方法;现场标识和现场分区的概念与类别。

(2)伤病者的现场紧急医疗处理原则;创伤基础生命支持、心肺脑复苏的概念、内容和技术操作方法;伤病者转运的原则、方法和途中监护技术。

(3)现场个体防护的概念、防护原则与防护装置;各种突发事件中避险、逃生的概念、特点、原则与方法;现场医疗急救的装备原则、标准和使用方法。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院内处理的特点、方法与技术。

2.应熟悉内容

(1)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概念、特点和基本方法。

(2)生物安全的概念、原则与基本要求。

(3)卫生应急中公众和救援人员的心理特点与干预策略。

3.应了解内容

(1)国内外卫生应急医疗救援方法与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心理干预的常用方法与技能。

4.参考学时:

总学时12,其中理论授课4学时,实践教学8学时。

说明:

此项内容可采用边授课边实习操作的方式。

(三)各类突发事件的卫生应急处理

1.应掌握内容

(1)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现场医疗救援工作流程。

(2)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突发急性传染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

(3)各类常见中毒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

(4)核和放射突发事件的概念、应急处理程序、现场医疗救援的原则、应急防护措施。

(5)灾害事件的概念、特点、分类;各类灾害事故中的主要伤病类型、医疗救援原则和主要方法、技术。

(6)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医疗处理原则和病因分析。

(7)恐怖袭击事件的概念、分类、特点与医疗救治原则。

(8)群体性心因反应事件、群体性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事件、群体性预防服药不良反应事件等的概念、特点和医疗处理原则;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原则、程序和方法。

2.应熟悉内容

(1)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突发急性传染病、中毒事件、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与防控要点。

(2)群体性心因反应事件、常见群体性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事件、常见群体性预防服药不良反应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

(3)样品的采集、保存和运输的特点、原则与方法;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3.应了解内容

(1)我国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现状与发展趋势。

(2)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中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策略。

(3)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的典型案例。

4.参考学时:

总学时12,其中理论授课6学时,实践教学6学时。

说明:

此项培训可采用单元式教学方法,可设计4个培训单元:

选择3个有代表性的场景(如传染病、中毒、灾难),开展实战模拟培训,每教学单元3学时,包括1小时理论讲授和2小时实战演练;第4个单元的培训内容为其他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理论授课。

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卫生应急工作培训大纲

一、培训目的

通过培训,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掌握卫生应急基本知识和技能,明确其在应急工作中需要了解的相关信息,提高卫生应急处置能力,适应卫生应急工作的需要。

二、培训对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

三、培训方法

(一)培训形式。

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采用单位内部培训等培训形式。

(二)教学方法。

采取专题培训、学术讲座,适当结合情景模拟、预案演练、案例分析等方式。

(三)学时安排。

18学时/年。

四、培训内容与要求

(一)卫生应急概述

1.应掌握内容

(1)突发公共事件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与特征;卫生应急工作的基本内容、特点和原则;卫生应急管理的参与主体及职责。

(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卫生应急适用条款;《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的基本内容。

2.应熟悉内容

(1)卫生应急管理的概念、特点、原则与内容;我国的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概念、构成、作用和意义。

(2)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与趋势。

3.应了解内容

(1)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与趋势;国外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现况、特点与发展趋势;《国际卫生条例》中卫生应急的相关条款。

(2)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体系建设原则、现状与存在问题;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的构成和运行机制。

4.参考学时:

6学时。

(二)卫生应急工作的方法与技能

1.应掌握内容

(1)卫生应急中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概念、原则、方法和步骤。

(2)现场个体防护的概念、防护装置与防护原则;各种突发事件中避险、逃生的概念、特点、原则与方法;现场标识和现场分区的概念与类别。

(3)卫生应急样品的采集、运送;现场快速检测与鉴定程序、方法与技术。

(4)信息报告的要求、方法;信息报告系统的使用。

2.应熟悉内容

(1)问卷设计、统计分析的方法和技术。

(2)生物安全的概念、原则与基本要求。

(3)现场卫生学评价的方法与步骤。

(4)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和技术方案的要求和规定。

3.应了解内容

(1)国内外卫生应急监测预警、现场处置、信息采集与分析等方法和技术的进展。

(2)卫生应急中心理干预的基本原则与常用方法。

(3)突发事件现场紧急医疗救治的基本知识。

4.参考学时:

3学时。

(三)各类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理与评析

1.应掌握内容

(1)传染病疫情的概念、特点与防控要点。

(2)中毒事件的概念、特点与防控要点。

(3)灾害事件的概念、特点、分类。

(4)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概念、特点、调查处理原则、防控要点。

2.应熟悉内容

(1)核和放射突发事件的概念、应急处理程序、应急防护措施、防控要点。

(2)核、化学、生物恐怖事件的概念、特点与应急处理原则。

(3)群体性心因反应事件、群体性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事件、群体性预防服药不良反应事件、医院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