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护理环节管理措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24175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点护理环节管理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重点护理环节管理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重点护理环节管理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重点护理环节管理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重点护理环节管理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点护理环节管理措施.doc

《重点护理环节管理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点护理环节管理措施.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点护理环节管理措施.doc

重点护理环节管理措施

一、新毕业护士(新调入护士)

二、责任心不强或基础理论不扎实、技术不熟练、能力低的护士

三、社会、心理原因致发生问题可能性增多的护士

四、新入院、新转入的病人

五、特护、一级护理的病人

六、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

七、老年病人或无家属陪护的病人

八、高危物品的管理

九、姓名相似、雷同的病人或药品包装相似

十、护理操作环节管理

十一、重病人多,治疗护理量大或护士人力少时

十二、节假日、双休日、夜班、易疲劳时间、交接班时间

十三、开展新技术项目的病人

十四、易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

十五、抢救物品、仪器、药品、毒麻药品及一般药品

十六、高风险科室(急诊科、ICU、产房、手术室)

重点护理环节管理措施

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就医患者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医疗纠纷、医疗投诉日趋增加,医患关系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近几年来,医患、护患关系不信任乃至恶化的问题,已成为全国各地的一个普遍现象。

作为医院一线工作人员的护士,如何做好本职工作,增强防范意识,防患于未然,在管理环节中制定相应的措施,抓好护理环节中的质量管理,避免各种医疗纠纷的发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病人的安危、医院的声誉。

重点护理环节质量控制是保证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

应该注重分析在护理管理上存在的不完善之处以及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安全管理力度。

管理重点

一、新毕业护士(新调入护士)

主要管理依据:

没有或缺少临床护理经验,对环境不熟悉,对护理制度和护理工作程序不熟悉,对患者病情不了解,特别对专科护理知识与技能缺乏了解或掌握,易发生质量问题。

主要管理措施

1、严格岗前安全教育,强化三基训练,对临床常用护理操作进行逐项培训考试,使其掌握临床常见的基本技能和应急处理技巧。

2、上岗后要求护士长对新护士加强培训和管理,严格按护理制度、技术操作规程和护理常规约束其工作质量。

先安排责任心强、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护师以上人员带教,经考核合格后方可单独值班,同时要做到重点交代、重点跟班、重点监督管理。

二、责任心不强或基础理论不扎实、技术不熟练、能力低的护士

主要管理依据:

工作粗心、责任意识不强、不善于学习、不虚心,易满足现状,容易发生差错。

主要管理措施

1、在日常工作中,视情况适当减少独立工作的机会。

2、工作中加强教育和监督力度,严格跟踪环节质量。

3、督促学习,加强“三基”培训、考核力度。

4、护士长安排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士“一对一”帮教。

三、社会、心理原因致发生问题可能性增多的护士

主要管理依据:

发生了某种不幸的事情或家庭矛盾,将生活情绪带到工作中来,以及有思想问题未得到解决致情绪波动的护士。

主要管理措施

1、注重临床护理人员心理疏导工作。

2护理部定期进行心理讲座,护士长力求成为护士的压力缓冲站和能量加油站,在工作和生活中为护士提供同事支持系统。

3、护士长要耐心、细致做好心理工作,工作中加强监督、检查力度。

4、视情况调整班次,待调整好心态后再单独值班,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四、新入院、新转入的病人

主要管理依据:

对环境陌生,医护人员对病情了解不够深入,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

主要管理措施

1、责任护士接待入院(转入)病人要求做好入院宣教,尽快熟悉环境。

2、及时与病人沟通,尽快掌握病情,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3.护士长与新病人见面,作自我介绍,并了解病人情况。

五、特护、一级护理的病人

主要管理依据:

这类病人病情复杂、变化快,诊疗、处置多,操作复杂,工作紧急而又集中,容易发生意外出现并发症,发生护理差错。

主要管理措施

1、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护理查对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2、落实护理质量安全管理防范措施,如:

抢救药品、仪器、物品管理措施和防止差错事故发生防范等措施。

3、对护士的要求是技能娴熟,准确掌握抢救药品物品的放置位置,熟悉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方法。

六、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

主要管理依据:

这类病人心里问题多或情绪不稳定,不积极配合,往往就护理工作中的种种细节,提出各种问题,稍有疏忽,反应就会强烈,对医院或科室声誉影响大。

主要管理措施

1、护士长应将易发生纠纷的护理环节,作为风险管理的重点环节实施管理。

2、护士应多与病人沟通,对病人提出的疑问要耐心解释。

3、加强巡视,观察病人的情绪变化,及早发现纠纷的苗头,及时妥善解决。

七、老年病人或无家属陪护的病人

主要管理依据:

年龄大,且有些病人病情较重、复杂多变,对护理服务质量要求高。

主要管理措施

1、严格执行护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2、加强工作环节中的细节质量管理。

3、各项护理记录及时、准确、客观、规范。

4、提供温馨护理服务。

八、高危物品的管理

主要管理物品:

如:

电源、氧气、锐器、热水瓶、热水袋、冰袋等

主要管理措施

按护理单元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措施执行

九、姓名相似、雷同的病人或药品包装相似

主要管理依据:

易发生差错

主要管理措施

1、护士长应加强提醒,强调认真、仔细、反复查对,强调护士查对时“用手点、读出声”,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从源头杜绝差错。

2、护士要了解病区现有的药物包装有无相似的,如果有的话一定要仔细核对药名。

十、护理操作环节管理

主要管理依据:

配药、输液、输血、注射、过敏试验等。

虽然是日常工作,但一旦发生差错,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主要管理措施

1、护士长应将操作环节作为护理管理中重点之重点。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十一、重病人多,治疗护理量大或护士人力少时

主要管理依据:

易忽略护理细节质量与护理安全

主要管理措施

护士长应加强组织管理与人员合理调配,每天对病人的护理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提醒,必要时报告护理部给予支援。

十二、节假日、双休日、夜班、易疲劳时间、交接班时间

主要管理依据:

易出现护理缺陷的重点时段。

节假日期间值班人员思想放松、警惕性降低,部分责任心不强的护士对患者护理不周,有章不循,工作依赖实习学生,对患者病情观察不细,对其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未采取预见性防范措施,导致发生护理安全差错、事故或引起护患纠纷。

主要管理措施

1、护士长应经常提醒、督促护士加强责任心,严格执行节假日质量督导制度和查对、级别护理和交接班制度。

2、护士长夜间查房,负责全院护理工作质量监控,组织危重患者抢救,保障物品供应,进行人员调配等。

3、护理部在节假日到病房检查,促使临床护士保持警惕,从而减少护理安全隐患,加强了薄弱环节管理。

4、实行弹性排班,加大中午班及夜班的人力资源投入,解决了此段时间值班人员少,患者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矛盾。

十三、开展新技术项目的病人

主要管理依据:

新项目、新技术的未知因素较多,对工作计划的安排与组织实施要求较高。

主要管理措施

1、积极学习所开展的护理新技术相关知识与技术。

2、召开护士会,研究、探讨、落实护理措施、制定护理计划。

3、加强护理环节质量安全管理,严格履行告知程序。

4、落实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相关防范措施。

十四、易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

主要管理依据:

长期卧床置管、脏器移植、血液透析、放化疗、糖尿病等。

这些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医院感染。

主要管理措施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落实消毒隔离措施。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技术操作规程。

3、严格履行告知程序。

4、加强基础护理。

十五、抢救物品、仪器、药品、毒麻药品及一般药品

主要管理依据:

管理不当,易发生严重的护理差错或事故,也可发生严重的医疗纠纷。

主要管理措施

严格执行物品、药品、器械、设备管理制度。

十六、高风险科室(急诊科、ICU、产房、手术室)

主要管理依据:

病情变化快,有转运环节,对护士的要求高:

技能娴熟、观察与判断能力强、具有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

主要管理措施

1、科室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规范的抢救流程。

2、加强护士抢救能力的训练。

3、加强对护士安全意识的教育。

4、采取护士考核达标上岗的管理方法。

5、制订转送患者流程,双方护士严格做好交接。

2014.2护理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