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自由组合定律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4467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2自由组合定律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专题12自由组合定律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专题12自由组合定律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专题12自由组合定律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专题12自由组合定律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专题12自由组合定律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专题12自由组合定律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专题12自由组合定律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专题12自由组合定律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专题12自由组合定律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专题12自由组合定律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专题12自由组合定律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12自由组合定律教案.docx

《专题12自由组合定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2自由组合定律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12自由组合定律教案.docx

专题12自由组合定律教案

专题12自由组合定律

1、最新考纲

基因

自由组合定律(Ⅱ)

2、最近考情

2018·全国卷Ⅰ(32)、2018·全国卷Ⅱ(32)、2018·全国卷Ⅲ(31)、2017·全国卷Ⅰ(32)、2017·全国卷Ⅱ(6)、2017·全国卷Ⅲ(32)、2016·全国卷Ⅰ(32)、2016·全国卷Ⅱ(32)

生命观念基因自由组合的细胞学基础,建立进化与适应的观念

科学思维自由组合定律

解题规律和方法

科学探究探究个体的基因型、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考点一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及应用【科学思维】

【基础知识梳理】

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1)实验过程

(2)结果及结论

结果

结论

F1全为黄色圆粒

说明黄色和圆粒为显性性状

F2中圆粒∶皱粒=3∶1

说明种子粒形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F2中黄色∶绿色=3∶1

说明种子粒色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F2中出现两种亲本类型(黄色圆粒、绿色皱粒)和两种新类型(绿色圆粒、黄色皱粒)

说明不同性状之间进行了自由组合

(3)问题提出

①为什么会出现新的性状组合呢?

②这与一对相对性状实验中F2的3∶1的数量比有联系吗?

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

(1)理论解释(提出假设)

①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

②F1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③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且数量比相等。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2)遗传图解(棋盘格式)

3.对自由组合现象的验证——演绎推理、验证假说

(1)演绎推理图解

(2)实施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与演绎结果相符,则假说成立。

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的测交实验结果如下:

表现型

项目

黄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圆粒

绿色皱粒

实际子粒数

F1作母本

31

27

26

26

F1作父本

24

22

25

26

不同性状的数量比

 1∶1∶1∶1

4.自由组合定律

(1)实质与各种比例的关系

(2)细胞学基础

(3)研究对象: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4)发生时间: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5)适用范围

5.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1)指导杂交育种:

把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

F1

纯合子

(2)指导医学实践:

为遗传病的预测和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分析两种或两种以上遗传病的传递规律,推测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比例及群体发病率。

6.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核心考点突破】

孟德尔两大定律的验证方法整合

验证方法

结论

自交法

F1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3∶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F1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9∶3∶3∶1(或其变式),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测交法

F1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1∶1,则符合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F1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1∶1∶1∶1,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花粉鉴定法

F1若有两种花粉,比例为1∶1,则符合分离定律

F1若有四种花粉,比例为1∶1∶1∶1,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单倍体育种法

取花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若植株有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1,则符合分离定律

取花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若植株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1.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F1产生4种精子,比例为1:

1:

1:

1

B.F1可产生基因型为Yy的卵细胞

C.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指F1产生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D.F2中黄色圆粒豌豆约占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

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黄色圆粒豌豆自交,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F1黄色圆粒豌豆YyRr,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能产生4种配子,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的表现型为Y_R_:

Y_rr:

yyR_:

yyrr=9:

3:

3:

1。

【详解】A、F1YyRr产生4种配子,YR:

Yr:

yR:

yr=1:

1:

1:

1,A正确;

B、Yy属于等位基因,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应该分离,B错误;

C、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错误;

D、F2中黄色圆粒豌豆为双显性性状,Y_R_约占

,D错误;

故选A。

2.下列与生物遗传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等位基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形成配子时进行自由组合

B.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F1产生雄、雄配子之间自由组合

C.测交方法可以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和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D.杂合子随机交配,子代性状分离比是3:

1或9:

3:

3:

1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离定律实质:

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自由组合定律实质: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非等位基因的组合或分离互不干扰,形成配子时进行自由组合,A错误;

B、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F1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B错误;

C、测交方法可以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和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C正确;

D、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拥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子代性状分离比是3:

1;拥有两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子代性状分离比是9:

3:

3:

1,D错误。

故选C。

考点二自由组合定律重点题型突破【科学思维】

【基础知识梳理】

题型1 由亲本基因型推断配子及子代相关种类及比例(拆分组合法)

1.思路

将多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分解为若干分离定律分别分析,再运用乘法原理进行组合。

2.方法

题型分类

解题规律

示例

配子类型(配子种类数)

2n(n为等位基因对数)

AaBbCCDd产生配子种类数为23=8(种)

配子间结合方式

配子间结合方式种类数等于配子种类数的乘积

AABbCc×aaBbCC,配子间结合方式种类数=1×4×2=8(种)

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种类

双亲杂交(已知双亲基因型),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种类等于各性状按分离定律所求基因型(或表现型)种类的乘积

AaBbCc×Aabbcc,基因型为3×2×2=12(种),表现型为2×2×2=8(种)

基因型(或表现型)的比例

按分离定律求出相应基因型(或表现型)的比例,然后利用乘法原理进行组合

AABbDd×aaBbdd,F1中AaBbDd所占比例为1×1/2×1/2=1/4

纯合子或杂合子出现的比例

按分离定律求出纯合子的概率的乘积为纯合子出现的比例,杂合子概率=1-纯合子概率

AABbDd×AaBBdd,F1中,AABBdd所占比例为1/2×1/2×1/2=1/8

题型2 根据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推断亲本基因型(逆向组合法)

1.基因填充法

根据亲代表现型可大概写出其基因型,如A_B_、aaB_等,再根据子代表现型将所缺处补充完整,特别要学会利用后代中的隐性性状,因为后代中一旦存在双隐性个体,那亲代基因型中一定存在a、b等隐性基因。

2.分解组合法

根据子代表现型比例拆分为分离定律的分离比,确定每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基因型,再组合。

如:

(1)9∶3∶3∶1→(3∶1)(3∶1)→(Aa×Aa)(Bb×Bb)→AaBb×AaBb;

(2)1∶1∶1∶1→(1∶1)(1∶1)→(Aa×aa)(Bb×bb)→AaBb×aabb或Aabb×aaBb;

(3)3∶3∶1∶1→(3∶1)(1∶1)→(Aa×Aa)(Bb×bb)或(Aa×aa)(Bb×Bb)→AaBb×Aabb或AaBb×aaBb。

题型3 自由组合中的自交、测交和自由交配问题

纯合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纯合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后得F1,F1再自交得F2,若F2中黄色圆粒豌豆个体和绿色圆粒豌豆个体分别进行自交、测交和自由交配,所得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分别如下表所示:

项目

表现型及比例

Y_R_

(黄圆)

自交

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25∶5∶5∶1

测交

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4∶2∶2∶1

自由交配

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64∶8∶8∶1

yyR_

(绿圆)

自交

绿色圆粒∶绿色皱粒=5∶1

测交

绿色圆粒∶绿色皱粒=2∶1

自由交配

绿色圆粒∶绿色皱粒=8∶1

【核心考点突破】

1.牢记9∶3∶3∶1的规律

2.关于9∶3∶3∶1的变化(以F1AaBb为例)

(1)致死现象

(2)显性基因累加效应

(3)基因互作(9∶3∶3∶1的变形)

序号

条件

F1(AaBb)自交后代比例

F1测交后代比例

1

存在一种显性基因时表现为同一类型,其余正常表现

9∶6∶1

1∶2∶1

2

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一种类型,否则表现为另一种类型

9∶7

1∶3

3

当某一对隐性基因成对存在时表现为双隐类型,其余正常表现

9∶3∶4

1∶1∶2

4

只要存在显性基因就表现为一种类型,其余正常表现

15∶1

3∶1

(4)基因完全连锁遗传现象(以A、a和B、b两对基因为例)

连锁类型

基因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基因a和b在另一条染色体上

基因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基因a和B在另一条染色体上

图解

配子类型

AB∶ab=1∶1

Ab∶aB=1∶1

自交后代

基因型

1AABB、2AaBb、1aabb

1AAbb、2AaBb、1aaBB

表现型

性状分离比3∶1

性状分离比1∶2∶1

3.甲植物的叶色同时受E、e与F、f两对基因控制。

基因型为E_ff的甲为绿叶,基因型为eeF_的甲为紫叶。

将绿叶甲(♀)与紫叶甲(♂)杂交,取F1红叶甲自交得F2。

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红叶∶紫叶∶绿叶∶黄叶=7∶3∶1∶1。

(1)F1红叶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上述每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定律。

(2)对F2出现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加以解释。

观点一:

F1产生的配子中某种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

观点二:

F1产生的配子中某种雌雄配子同时致死。

你支持上述观点__________,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的配子致死;F2中绿叶甲和亲本绿叶甲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

(1).EeFf

(2).基因的分离(3).一(4).Ef(5).Eeff(6).Eeff

【解析】

【分析】依据亲本的基因型和表现型、F1的表现型及F2的性状分离比推测F1的基因组成、黄叶的基因型(eeff)以及相关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进而结合题意和遗传定律的知识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

【详解】

(1)由分析可知,子一代红叶甲的基因型是EeFf,每一对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会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遵循分离定律.

(2)由分析可知,子二代出现12种组合,可能存致死现象,子一代基因型是EeFf,按照自由组合定律,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EF:

Ef:

eF:

ef=1:

1:

1:

1,如果是子一代产生的某种雌配子致死,参与受精的雌配子是3种,参与受精的雄配子是4种,受精时的组合为12种,如果是子一代产生的某种雄配子致死,参与受精的雌配子是4种,参与受精的雄配子是3种,受精时的组合为12种;如果是F1产生的配子中某种雌雄配子同时致死,参与受精的雌雄配子都是3种,受精时的组合为9种,因此F2出现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最可能的原因是F1产生的配子中某种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

由题意知,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红叶:

紫叶:

绿叶:

黄叶=7:

3:

1:

1,即E_F_:

eeF_:

E_ff:

eeff=7:

3:

1:

1,如果没有致死现象则是E_F_:

eeF_:

E_ff:

eeff=9:

3:

3:

1,绿叶的基因型是1EEff、2Eeff,与理论值相比,实际比值中绿叶个体的组合E_ff是一种组合,少2种组合,如果是ef致死,则后代中没有eeff个体,因此致死的配子应该是基因型为Ef的雌配子或雄配子,由于基因型为Ef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因此不存在基因型为EEff的个体,F2中绿叶甲和亲本绿叶甲的基因型都是Eeff。

【点睛】本题要运用分解组合法分析两组杂交的F2的性状分离比,是否符合基因分离定律的3:

1和自由组合定律的9:

3:

3:

1,不符合的情况有致死现象,有配子致死或者合子致死。

4.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实验中,用纯合的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豌豆作亲本杂交得F1,F1全为黄色圆粒,F1自交得F2。

在F2中,①用绿色皱粒人工传粉给黄色圆粒豌豆,②用绿色圆粒人工传粉给黄色圆粒豌豆,③让黄色圆粒自交,三种情况独立进行实验,则子代的表现型比例分别为

A.①4:

2:

2:

1②15:

8:

3:

1③64:

8:

8:

1

B.①3:

3:

1:

1②4:

2:

2:

1③25:

5:

5:

1

C.①1:

1:

1:

1②6:

3:

2:

1③16:

8:

2:

1

D.①4:

2:

2:

1②16:

8:

2:

1③25:

5:

5:

1

【答案】D

【解析】

【分析】将两对相对性状分开考虑,F2中圆粒植株的基因型为1/3RR、2/3Rr,则R的基因频率为2/3,r的基因频率为1/3;F2中黄色植株的基因型为1/3YY、2/3Yy,则Y的基因频率为2/3,y的基因频率为1/3;

【详解】①若用绿色皱粒人工传粉给黄色圆粒豌豆,F2中绿色植株的基因型为yy,杂交后代会发生2:

1的性状分离比;F2中皱粒植株的基因型为rr,杂交后代会发生2:

1的性状分离比;综合分析,两对性状杂交子代表现型比例为(2:

1)(2:

1)=4:

2:

2:

1。

②用绿色圆粒人工传粉给黄色圆粒豌豆,F2中绿色植株的基因型为yy,杂交后代会发生2:

1的性状分离比;F2中圆粒植株的基因型为1/3RR、2/3Rr,杂交后代会发生8:

1的性状分离比;综合分析,两对性状杂交子代表现型比例为(2:

1)(8:

1)=16:

8:

2:

1。

③让黄色圆粒自交,F2中圆粒(1/3RR、2/3Rr)植株自交,子代表现型分离比为5:

1;F2中黄色(1/3YY、2/3Yy)植株自交,子代表现型分离比为5:

1;综合分析两对性状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5:

1)(5:

1)=25:

5:

5:

1。

D正确

故选D

【点睛】

5.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将一株高秆抗病的植株(甲)与另一株高秆易感病的植株(乙)杂交,结果如图所示,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只研究茎高度的遗传,图示表现型为高秆的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3

B.甲、乙两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代有6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C.对甲植株进行测交,可得到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个体

D.甲、乙两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DdRR和Ddrr

【答案】AB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子代中高秆:

矮杆=75:

25=3:

1,抗病:

易感病=50:

50=1:

1,说明亲本的基因型是DdRr和Ddrr。

【详解】A、若只研究茎高度的遗传,图示表现型为高秆的个体中,基因型为DD和Dd,比例为1∶2,所以纯合子的概率为1/3,A正确;

B、甲、乙两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代基因型有3×2=6种,表现型有2×2=4种,B正确;C、对甲植株进行测交,得到的矮秆抗病个体基因型为ddRr,是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C错误;

D、根据分析,甲、乙两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DdRr和Ddrr,D错误。

故选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