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苏教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4654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苏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苏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苏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苏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苏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苏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苏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苏教版.docx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苏教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苏教版.docx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苏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苏教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2.美丽的南沙群岛

  教学要求: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三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国爱岛的情感。

初步理解“总—分”的构段方式,学习这一写作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理解课文“总——分”的构段方式,学习这一写作方式。

  教学准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出示课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中国的两大奇迹——雄伟的长城和动人的运河,今天我们一起再去祖国的最南端欣赏那些美丽的岛屿。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美丽的南沙群岛。

  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

你是怎么知道的?

  那你能把南沙群岛之美,岛屿之多读出来吗?

(指名读好课题)

  二、质疑课题,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对于这么美丽的南沙群岛,你们想知道什么?

  2、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以上问题。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

辽阔岛屿星罗棋布矿产仅曾母暗沙蓝玉合璧海龟

  

(2)开火车读词语,纠正读音,指导学生读好多音字“曾”,并组词。

  (3)联系课文和日常积累,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浩瀚:

广大。

  浩渺:

形容水面辽阔。

  (4)齐读词语,读好词语。

  4、指名分段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

  5、交流答案。

  三、感知全文内容

  、出示挂图:

引导学生边看图边思考:

南沙群岛是祖国的(),也是()。

  2、在课文中划出句子,齐读这几句话。

  四、指导写字

  、出示生字,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的。

  2、全班交流

  3、指导书写,重点指导几个难写的字:

“阔”字是半包围,门字框里面是个“活”;“屿”的第五笔是竖折弯钩,“龟”的最后一笔是竖弯钩,写在田字格的竖中线上。

  4、生描红生字,师巡回指导,纠正姿势。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听写词语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些什么?

(指名回答,相机板书)

  二、精读感悟

  

(一)引入情景,感知课文第一自然段

  、感知课文

  出示挂图,师范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边看图边思考:

  

(1)传说中的南沙群岛是什么样的?

  

(2)交流出示:

“一串串晶莹的珍珠”体会出南沙群岛美,像晶莹透亮的珍珠,从“一串串”三个字体会出岛屿之多。

  (3)你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岛屿之多?

边读边想象,并找出重点的词语。

——二百多座、星罗棋布。

相机理解“星罗棋布”。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句。

  (5)这段话还告诉我们什么?

交流,理解词语“生息繁衍”。

朗读第三句话。

  过渡:

美丽的南沙群岛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我们也去迷人的南沙群岛欣赏一番,请同学们自由轻声朗读课文二、三自然段,你是被南沙群岛的丰富物产吸引了呢,还是被迷人的景色所吸引?

哪儿吸引你,就在哪儿多看看,等会请你谈谈感受。

  生交流第二自然段出示:

  

(1)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

  

(2)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南沙群岛是“巨大的蓝色宝库”?

指名回答,理解词语“蕴藏”“用之不竭”。

  (3)师讲述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练习用总分方式来说话:

  她拥有难以计数的海洋生物,有章鱼,海星,乌贼、美丽的珊瑚等等。

  她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有石油、锌、天然气等。

  她贮藏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有风力、潮汐等。

  (4)你能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南沙群岛是巨大的蓝色宝库”吗?

生自由试读,赛读,齐读。

  生交流第三自然段出示(挂图):

  

(1)“南沙也是个迷人的世界”。

  

(2)作者是怎么描写迷人的南沙的呢?

指名读。

其他学生边听边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进行交流。

  (3)看图交流:

一些表示颜色的词语写出了南沙的五彩缤纷。

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写法写出浪花的洁白喜人。

  (4)谁想把这么美的景色读给大家听?

(试读,赛读)

  (5)南沙景美,写南沙的文字也美。

请同学们看着图,把优美的景色与文字记在脑海里。

(学生尝试背诵、指名背、齐背)

  看到这么优美的景色,我们由衷地说——生接说最后一句。

  三、发展练习:

  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对南沙群岛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下面老师请位同学做小记者,现场采访你们一下你们这些游客?

(教师随机请一位同学当小记者进行采访)师总结。

  四、布置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2美丽的南沙群岛

  蓝色宝库

  晶莹的珍珠(最南端)

  迷人世界

  

  3庐山的云雾

  教学要求:

  、默读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流连忘返”、“飘飘欲仙”、“瞬息万变”等词语的意思。

会用“流连忘返”造句。

  3、继续学习总分段式,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

  4、阅读感悟,抓住语言文字,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课文优美的文字,体会2、3自然段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写出庐山云雾的美的。

  教学准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出示照片:

同学们,喜欢旅游吗?

说到旅游,你们不能不去一个地方:

庐山。

自古以来,就有“泰山雄,华山险,庐山秀,黄山奇”的说法,庐山在我国江西九江市南,峰奇山秀,四季风景如画。

有同学去过或者在电视杂志上看过有关庐山的介绍了吗?

那就简单讲讲庐山最有名的景点或者景致。

  结合谈话看照片(例如庐山瀑布、五老峰)

  2、其实,庐山最神奇的景致要算云雾了,今天我们就让我们在文字创造的美妙意境中去游一游。

(板书:

庐山的云雾)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指导正确朗读课文。

  、自学课文,要求:

  A、读准生字音,将课文读正确。

  B、用“------?

”划出文中的新词,查词典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

  2、检查自学情况:

  A、指名读生字、词语,及时正音。

  B、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随机纠正字音,结合理解词语。

  第一节:

  这小节有好几个成语,你通过自学,懂得了哪个成语的意思?

  变幻无常:

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律,形容云雾变化多、姿态万千。

  飘飘欲仙:

看到美丽的云雾内心很舒服,像成仙一般。

  腾云驾雾:

原来指仙人能借助云雾飞行,这里指看到美丽的云雾,心里很舒畅。

  第二节:

绒帽(rong)缠绕(chanrao)系ji系鞋带xi关系

  这小节中,你有不理解的词语吗?

请同学来帮帮忙。

  弥漫:

(雾气)布满、充满。

  缠绕:

环绕。

  千姿百态:

姿态万千,各种各样。

  第三小节:

  这小节也有好几个成语,你理解了吗?

让同学也来享受你学习的成果。

  瞬息万变:

形容变化极快。

  一泻千里:

形容江河水流迅速。

  四蹄生风:

形容马跑得非常迅速。

  第四小节:

  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

理解“云遮雾罩”、“流连忘返”。

  三、同桌互读,把课文读流利。

  默读,理清脉络。

  几遍读下来,庐山云雾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课文用四个小节来介绍庐山的云雾,每小结分别写了什么?

  四、作业:

  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庐山的云雾》,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想细细品味庐山云雾奇丽的美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第一节:

  、指名读课文第一小节,说说:

  你读懂了什么?

  2、庐山有高山,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有云雾,景色十分秀丽,那么在这众多美妙的景色中,作者最喜欢的是云雾,你特别从哪个词语读出来的?

  3、确实,庐山的云雾神奇美丽,你看,引读(在山上游览——,漫步山道,——————)此时,你会感觉自己————)

  三、精读第二小节:

  、自由读第二小节,想一想:

这小节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

  2、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你从哪些句子具体读出来的?

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

  山头的云雾(像白色绒帽)

  半山的云雾(像一条条玉带)

  山谷的云雾(像茫茫的大海)

  遮挡山峰的云雾(像巨大的天幕)

  3、你觉得这千姿百态的云雾怎么样?

说说你最喜欢的一小句好在哪里。

  4、你能不能仿照作者的方法也来用美妙的文字形容一下各种姿态的云雾?

  5、你喜欢这千姿百态的云雾吗?

让我们读出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6、总结学习这一小节的方法:

读——划——品——读

  四、精读课文第三小节:

  、运用刚才第二小节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三小节。

  2、指名说这一小节的中心句。

理解“瞬息万变”。

  3、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是怎样的情景呢?

你怎么读吃来的?

  眼前的——刚刚还是——转眼间

  明明是——还没等你——又变成

  改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这句话,比比哪句好,体会云变化之迅捷之多。

  这“一缕轻烟”“九天银河”“白马”“冰山”是真的吗?

对,是作者看到云的想象,你能象作者一样展开丰富的想象,仿照他的写法也来写写云雾的瞬息万变吗?

  4、这么奇异的景致,我们应该读出自己的惊叹。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一小节。

  五、到这里,老师忍不住要和作者一样感叹:

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

你想说什么?

  六、作业:

  仿照文中二、三小节的结构写法,写一处景物。

  板书设计:

  3庐山的云雾

  千姿百态

  瞬息万变

  练习1

  教学要求:

  .弄清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的基础上背诵简称歌,理解带有简称的句子。

  2.书写时注意写好捺画,并巩固笔顺规则。

  3.熟记8个成语和记诵古诗《夏日田园杂兴》。

  4.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

一是让学生想说,二是让学生会说。

  5.练习两个笔画及含有这两个笔画(横撇、撇点)的字。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熟记并背诵简称歌。

  .出示中国地图。

  帮助学生对中国地图有一个整体认识,即中国地图像一只傲然挺立的雄鸡。

  2.借助地图了解我国有34个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

  直辖市:

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

  少数民族自治区:

x疆、x藏、广西、宁夏和内蒙古

  特别行政区:

香港、澳门

  3.了解有关内容

  直辖市是由中央直接领导的城市,自治区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是相当于省一级的民族自治区地方。

  4.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简称。

  5.熟记并背诵简称歌。

  6.找朋友游戏,巩固对简称与省、市、自治区名称之间对应关系的了解。

  二、理解有关各省、市、自治区的句子。

  .出示句子。

  启发学生边读边想:

通过刚才的学习,哪些原本不理解的内容现在理解了?

  2.交流。

  3.巩固对简称所代表的含义的认识,初步知晓我国几大地方戏的名称。

  小结:

恰当地运用简称能使语言表述更简洁。

  4.运用简称的词句。

(留心观察、记录简称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如:

黔驴技穷、湘江、滇池、京沪铁路等。

  第二课时

  一、写好钢笔字

  .看看写的字。

(“遮、越、处”三个字)要注意什么?

  2.讨论要注意的地方。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三个字的捺画的不同走势。

  正确把握三个字的捺画起笔走势。

  “遮”字一捺走势平缓;“越”字一捺比“遮”陡;“处”字一捺更陡。

  4.知道学生认真、仔细、规范地描红、仿写。

  5.注意写字姿势。

  二、读读背背。

  .熟记8个成语。

  

(1)结合课文《庐山的云雾》加以理解。

  风云变幻:

像风云那样变动不定。

比喻事物变化复杂或局势动荡不安。

  气象万千:

气象,景象。

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富于变化。

  飘飘欲仙:

漂浮上升,像要超脱尘世而成仙。

  

(2)指导记忆。

  2.背诵《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1)介绍:

范成大写了一组《夏日田园杂兴》,今天学习《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2)引导学生看图,并借助图画读读古诗。

(大致体会诗的意思与表现的情趣)

  (3)小结:

全诗用通俗的语言描绘了夏日农家昼耕也织的忙碌景象和儿童不会帮助织布,却在树下学种瓜的有趣情景。

  (4)指导学生熟读背诵。

  (5)搜集其他《夏日田园杂兴》进行积累诵读。

  

  第三课时

  一、口语交际

  聊聊春节

  .设问导入:

今年的春节,你是怎么过的?

你知道过春节时,咱们这儿有什么习俗吗?

今天咱们一起来聊聊春节。

  2.出示题目:

聊聊春节

  3.借助插图(贴春联、全家观看“春节联欢晚会”、舞龙灯、吃年夜饭、给老人拜年……)勾起回忆。

  4.交流本地春节的习俗,也可交流其他地方过春节的习俗。

  5.自由练说,同桌练说,全班交流。

  6.指名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