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汇总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4692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汇总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汇总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汇总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汇总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汇总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汇总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汇总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汇总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汇总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汇总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汇总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汇总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汇总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汇总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汇总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汇总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汇总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汇总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汇总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汇总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汇总2.docx

《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汇总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汇总2.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汇总2.docx

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汇总2

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汇总2

2008-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文件

(机学教[2004]025号)

关于开展机械工程师技术资格认证和实施新形势下

机械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通知

各专业分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机械工程学会,各有关合作单位:

为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培养造就机械工程领域的大批优秀人才,经中国科协批准,我会经过认真准备,决定从发布之日起,正式开展机械工程师技术资格认证工作,并实施新形势下机械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

机械工程师技术资格认证工作将通过资格考试、业绩考核和同行评议相结合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方法,积极探索机械工程师技术资格认证的新机制,并通过我会广泛的国际联系积极推进专业技术人员资格的国际互认。

以技术资格认证为契机,开展新形势下的继续教育,加快构建机械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终身教育体系,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整体素质,实现我国机械工业、制造业和各类工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二十几年来,我会先后实施了工业设计、现代设计方法、先进制造系统、机电一体化、工业工程等专业和课程的继续教育;先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焊接、无损检测、失效分析、工业工程等专业的技术资格认证和国际双边互认工作。

通过实践,更加明确了资格认证对继续教育的推动作用和相互促进的关系,提出“以资格认证为前提,以继续教育为主体”的工作方针。

为此,制定了《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工作暂行办法》(试行)、《机械工程师职业道德规范》,《机械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划》和《机械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科目指南》及其水平考试标准、资格考试指导书等配套资料,完成了资格考试试点、网络教学等前期准备和筹划工作,条件基本成熟,现决定正式发布、实施。

对专业技术人员开展资格认证和继续教育工作,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

希望我会各专业分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机械工程学会,各有关合作组织(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以及所有参与此项工作的社会力量)认真工作,摸索经验,积极创新,随时注意加强与我会的联系和彼此的横向交流,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和完善此项工作,为进一步开创机械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认证和继续教育工作的局面,为我国尽快加入工程师资格的国际互认体系,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提出的人才强国战略而努力。

附件:

1.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工作暂行办法(试行)

2.机械工程师知识体系

3.机械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科目指南

4.机械工程师职业道德规范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章)

2004年3月22日

抄报: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抄送:

教育部考试中心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工作暂行办法(试行)

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逐步实现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评价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和技术资格国际互认,特制定本办法。

一、总则

1.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以下简称资格认证),旨在为用人单位聘任相应职务提供依据,并为开展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做好准备。

2.资格认证工作面向全国各行业机械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考评结合,实行公平、公开、公正原则。

3.资格认证与继续教育紧密结合,以满足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终身教育,不断增加新知识,谋求新发展的要求。

4.资格认证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指导和支持,而且要与高等院校及其管理部门、企业及用人单位、有关行业协会、学会等密切合作。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服务,是认证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认证办法

1.认证对象

从事机械工程类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2.认证条件

A:

申请认证机械工程师

要求本人具有良好的职业行为道德规范,并提供以下有效文件:

(1)大学毕业证书。

(2)工程师外语培训合格证书。

(3)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合格证明。

(4)机械工程师“综合素质与技能”考试合格证书。

(5)最近两年内参加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颁布的《机械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科目指南》中所规定的一门课程的培训并取得有效的继续教育证书。

(6)实际工作经历,专科毕业4年以上(非机械类需6年),本科毕业3年以上(非机械类需5年),其中必须有1年以上在生产、科研企业工作经历,同等学历者须有15年以上的工作经历。

(7)提供工作总结报告(由本人岗位上级写出工作业绩评语,并需经单位领导签署意见及公章证明)。

B:

申请认证专业工程师

除满足申请机械工程师认证条件外,需要取得专业工程师资格考试合格证书(对于2003年12月31日以前取得国家认可的工程师资格者,可以不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综合素质与技能”考试),并要有两年以上专业工作实践。

C:

申请认证高级机械工程师

要求本人具有良好的职业行为道德规范,并提供以下有效文件:

(1)机械工程类(或工科类)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证书。

(2)外语六级合格证书。

(3)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NIT)或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证书。

(4)机械工程师资格证书或专业工程师资格证书。

(5)最近两年内参加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颁布的《机械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科目指南》中所规定的两门以上课程的培训并取得有效的继续教育证书。

(6)实际专业工作经历7年以上(非机械类需10年以上),其中有2年以上承担重要工程项目经历。

(7)提供工作总结报告及承担重要工程项目经历详细描述(需经单位领导签署意见及公章证明)。

申请认证高级机械工程师,需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组织面试考核(具体办法另订)。

D: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认证杰出机械工程师

(1)有突出贡献的机械工程专家(省市以上劳动模范或省部级以上科技奖获得者)。

(2)机械工业优秀企业家(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

申请认证杰出机械工程师需要有关行业组织的推荐。

杰出机械工程师的资格认证主要通过业绩审核和专家评估。

对于机械工业企业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①从事机械工业实际工作15年以上,经过实践证明其专业技术已达到工程师水平,遵守工程师职业道德。

②本企业连续三年平均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以及企业总资产贡献率、工业增加值率、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等在同行业领先。

③企业技术进步(例如,产品技术质量水平、新产品开发、工艺技术进步、标准执行水平、信息化水平等)取得突出成绩,同行业领先。

④经营管理(例如,ISO-9000、ISO-14000、OHSAS-18000、企业流程再造、精益生产、基础工作、资本运作等)取得实效。

⑤对行业、社会的贡献突出(促进劳动就业、热心协会学会工作、促进社会福利事业、在行业中的威望等)。

以上各类申报资格认证人员都必须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会员。

3.资格认证考试

申请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者,必须通过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的全国统一资格考试(每年举行一次),成绩合格,方可申请。

4.专业工程师考试(自选)

凡申请专业工程师者,必须参加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各专业分会或有关行业协会组织的专业考试,成绩合格方可申请。

三、认证工作程序

1.本人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机械工程学会申请,填写申请表,并提交有关文件。

2.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机械工程学会审查后,上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3.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根据“认证条件”与所提供的各种有效文件、工作报告及资格考试成绩,组织审核。

4.合格者,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颁发《机械工程师资格证书》、《××专业工程师资格证书》、《高级机械工程师资格证书》或《杰出机械工程师资格证书》。

四、认证后的管理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对已取得各类机械工程师资格的人员实行登记注册制度,重点考查其认证后参加继续教育及专业发展满意的状况。

内容包括:

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其中每年至少参加一门《机械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科目指南》所含课程的学习)、参加学术交流、技术考察以及技术工作业绩等。

登记注册者需凭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或国家认可的继续教育证书、工作业绩总结及其他有效证明,向省级机械工程学会申请。

登记注册工作自发证之日起,每三年进行一次。

资格认证档案资料将纳入计算机动态管理,便于用人单位查询。

五、组织领导

1.设立“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领导小组”,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会、工作总部的领导和教育部考试中心领导及两院院士、专家、教授等组成,全面负责认证的组织领导工作。

2.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技术资格认证中心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工作。

3.省、自治区、直辖市机械工程学会根据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授权成立的“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技术资格认证中心××省(区市)分中心”,负责受理申请报名、宣传发动、组织培训以及对申请人所提交文件的验证等工作。

4.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有关专业分会负责专业工程师考核标准的制定和组织考试、考核工作;委托机械工程师进修学院负责继续教育的培训工作,其所用教材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统一编写或指定。

5.全国资格认证统一考试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和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公布考试大纲,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提供参阅书籍资料,由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组织命题、考试和发放合格证书。

六、认证费用

资格认证是为社会服务的非盈利事业,但必须收取适当的费用以保证其开展,主要包括:

资格认证申请报名费(含验证考核费、注册费及证件工本费和评审费);

资格认证考试报考费。

七、附则

本办法解释权及修改权属于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

机械工程师知识体系

一、数学/应用科学

1.数学

●解析几何

●微积分学

●线性代数

●概率与统计

2.物理

●运动定律

●机械运动

●流体力学

●热力学

●光学

3.工程力学

●静力学

●运动学和动力学

●强度与刚度

4.电工与电子技术

●直流电路

●交流电路

●半导体

●数字电路基础

二、材料

1.材料性能

●常规特性

●试验方法

●设计依据

2.金属材料

●材料特性

●晶体结构

●试验方法

●材料选择

3.非金属材料

●工程塑料

●陶瓷

●光纤

●成型和制作方法

4.热处理

●热处理方法与工艺

●检测与试验方法

●应用

三、产品设计

1.工程制图

●机械(零部件、系统)

●液压、气动

●电气

●逻辑图

●示意图

●焊接符号

●尺寸标记

●形位误差标记

●表面粗糙度标记

2.产品设计基础

●机械原理

●机械零件

●液压气动与密封

●工、夹、量、模具设计

●公差与配合

●尺寸链应用

3.设计支持技术

●摩擦、磨损与润滑

●工业设计(造型设计)

●振动与噪声

●防腐与表面处理

●有限元计算

●并行工程应用

●快速原型制造(RPM)

4.计算机辅助设计

●机械二维CAD

●机械三维CAD

●电子线路CAD

四、制造工艺

1.工艺过程制订

●切削加工

●装配●电加工

●表面加工

●铸造

●压力加工

●焊接

●粉末冶金

2.工艺方案设计

●产品工艺分析

●平面图设计

●生产线设计

●典型零件工艺设计

●离散的与连续制造的对比

●柔性的与刚性自动系统的对比

3.工艺装备

●工艺装备规划

●装配

●切削加工

●表面加工

●焊接

●压力加工

●钳工

4.标准设备设计

●功能确定

●机械结构

●材料选择

●运动控制

五、管理/经济

1.安全

●设备计划

●设备安全操作

●产品责任

●环境保护(废气、废渣、废水排放处理)

●危险品操作、储存

●防火、防毒、防爆、防幅射、防静电、防噪音)

●安全规范、标准、法律

2.工程道德法规

●税法

●会计制度

●诚信

●义务

●专利法

●商标法

●合同法

●著作权法

●公司法

●现代企业制度

3.工程经济

●价格依据

●生产许可

●价值分析

●价值工程

4.工业工程

●工效学

●人因工程

●工作流程分析与改善

●物流

●JIT

●成组技术

●设备资源分配

●库存计划与控制

●现场管理

●定置管理

●5S活动

六、质量控制/质量保证

1.质量保证

●TQM概念

●质量保证体系

●ISO9000

●ISO14000

2.过程控制设计

●控制图表

●缺陷分析

●概率分析

●QC活动3.计量/测量、理化检测

●定标

●校正

●坐标测量

●传感技术及非电量测量

●齿轮、螺纹检测

●自动测量系统

●在线检测

●化学分析

●金相

●探伤与无损检测

七、计算机应用/自动控制

1.计算机应用

●仿真

●MRPⅡ

●传送图形

●机械加工程序

●CAD/CAPP/CAM

2.CAM/CIMS

●机械制造网络

棗应用

棗拓朴化

棗协议

棗基本概念

●PLC

棗应用

棗程序

棗逻辑

棗基本概念

●CIMS基本概念

3.CNC/NC程序

●普通程序格式

●普通标准代码

●机械联动轴

●转换媒体

●数据显示

●点-点操作

●等值线操作

●插补

4.自动化仓库

●条形码

●自动识别

●声音识别

●储存和取货系统

5.机器人/自动化系统

●机器人

●FMS

●控制系统理论

棗开环

棗闭环

●机械控制系统

●电磁控制系统

●电子控制系统

●液压控制系统

●气动控制系统

八、先进制造技术

(一般了解)

●微型机器人

●智能控制技术

●纳米材料与纳米加工技术

●虚拟轴机床

●可靠性设计

●绿色产品设计

●绿色工艺设计

●高能束加工技术

九、管理创新/市场营销

(一般了解)

●ERP

●系统重组(BPR)

●WTO、机械进出口业务

●敏捷制造(AM)

●精益生产(LP)

●虚拟企业

●招投标

机械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科目指南(试行)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推进机械科技人才培养,开展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的主要任务之一。

本学会在完成中国科协的《我国加入WTO后机械制造业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对策的研究》和制定《机械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划》的基础上,参照有关专业学科发展方向的发布资讯。

进一步组织力量研究、编制《机械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科目指南》,旨在配合国家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不断完善机械工业继续教育法规;为大行业实施上述知识更新体系提供业务服务;加大对各地培训网络开展继续教育的业务指导,力争在5~10年内使机械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有较大提高,成为具有创新理念,掌握先进技术,懂得市场经济、管理知识,并熟悉有关国际通则的新一代专业技术人员。

同时,本科目指南的颁布与实施,也将为与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开展的机械工程师水平资格认证工作相关的职前培训和认证后的进修提高等终身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一、国际制造业发展的趋势

制造业是人类财富在20世纪空前发展的主要贡献者。

没有制造业的发展,就没有今天人类的现代物质文明。

没有制造技术和能力的民族是没有竞争力的民族,是不能抵御外来侵略而任人宰割的民族。

制造业的兴衰不只是制造业的大事,而且是关系到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国家安全的大事。

高度发达的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和先进的制造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成为一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获胜的关键要素。

纵观国际制造业的发展,制造业面临的挑战主要归纳为:

●对全球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

●全方位竞争信息的快速捕捉、收集和转化。

●快速配置与系统集成人、技术和资源系统。

●可持续发展与对环境的适应性。

●可重组的企业。

●创新与改进制造流程和工艺技术。

应对挑战优先发展的关键技术主要归纳为:

●可重组制造系统。

●无损耗的处理。

●新的物料过程。

●制造用生物技术。

●企业建模与仿真。

●信息技术。

●产品与过程的设计方法。

●增强机器-人的接口技术。

●员工的教育与培训。

●智能合作系统软件。

二、我国装备制造业与工业发达国家的差距

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居世界第4位,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

1.制造技术方面

●设计技术方面

自主开发能力薄弱,产品技术主要依赖国外;

设计基础数据缺乏,设计规范和准则陈旧;

新产品开发周期长,产品更新速度跟不上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需要;

新的设计方法应用不多;

科技投入严重不足。

●制造工艺与装备方面

优质、高效、低耗工艺的普及率低;

设备利用率低,生产能力闲置。

●制造过程自动化技术方面

仍处于单机自动化、刚性自动化的阶段,采用柔性自动化技术、机器人技术的极少。

●系统管理技术方面

企业管理基础薄弱;

许多先进管理理念、新的管理思想、生产模式和方法的引进吸收效果不佳,表现为市场快速反应能力差,经济效益低,劳动生产率低。

2.体制、机制方面的主要问题是

●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重组困难,资源配置不当、组织结构分散,生产集中度低,产业结构优化难,民营企业比重过小。

●缺乏成套设备的系统设计、系统成套和工程总承包能力的供应商,使得大量的成套设备在市场竞争中失利。

三、我国机械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知识结构现状与需求

1.专业技术人员构成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1年统计,国有和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机械企业共有4.02万个,从业人员约1400万。

其中,工程技术人员占全体职工的比例平均为9.5%,管理人员平均为12.5%,合计22%。

专业技术人员中1966年以前大学毕业的平均不到5%,中小企业几乎为0。

1967~1970年毕业的占9%,1971~1981年毕业的占15%,1982~1990年毕业人员平均占34%,1991年以后毕业人员平均占37%。

可见1982年以后毕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合计为71%,占绝大多数,成为今后开展继续教育的重点对象,同时也可以看到曾一度出现的专业技术人员断层现象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弥补。

2.专业技术人员知识结构情况

1982~1990年毕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中50%的人,目前年龄在43岁~55岁之间。

他们大部分学习机械制造工程专业,专业知识比较扎实,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工作勤恳,作风踏实,是企业中的骨干力量。

相对的说,他们不足的是计算机技术和外语水平较差。

在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对于1990年以后毕业的人员,上述情况有较大变化,计算机和外语能力大为增强,他们理论基础较好,而动手能力较差;中文表达能力较弱;心理承受能力和协作精神、吃苦精神也显得弱。

随着人才流动的增加,这部分人员毕业去向首选出国或到外企、到公司,安心基层做技术工作的较少。

据不完全统计,在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中真正具有大学本科学士学位的只占36%,外语通过4级的占24%,计算机通过3级的只占8%。

三分之二左右的人员,虽然担当专业技术工作,但主要是通过其它各种渠道获得专业知识和学历的。

这部分人员的计算机技术和外语水平更低一些。

3.继续教育状况

据不完全统计可以看出,企业参加各种培训机会较多的依次是企业领导和设计、管理人员及制造工艺人员。

培训的形式对于企业领导和设计人员以外部组织的专业培训为主,对于管理人员及制造工艺人员以内部培训为主。

机械工业的培训体系和继续教育随着机械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历经变迁。

目前机械工业的培训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对于这种继续教育性质的培训机构国家缺少明确的政策及缺少统一的规划与协调,各个培训机构自身的定位不明确。

四、机械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科目体系设计

1.设计要点

新时期的继续教育,必须面向信息化、市场化、全球化和知识化,涉足世界工程科技前列;必须结合国情,注重实效,积极而又实事求是地向工程教育的国际标准靠近;同时必须满足专业技术人员知识储备和人员流动、重组趋势的需要。

所以,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科目体系的设计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综合素质的培养。

知识、能力和人格是现代人才三项最基本的素质要求。

专业技术人员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技术,同时应有适应现代社会的人文、管理等知识。

应从政治、观念、职业、技能等方面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模范地遵守公民道德规范,做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包括理念、知识、技术、管理、体制的一系列创新。

只有创新,国家才能发展,社会才能进步。

教育是继承和创新的矛盾统一,进行已有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必须贯穿创新的精神。

●体现学科的交叉和多科知识的综合。

随着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专业分工界限在模糊,职业变动的可能在增加,制造业的技术的创新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多学科知识的运用与集成,更加依赖于知识源和知识获取源的建设及竞争。

知识更新体系应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应促进科技、工程、管理、经济不同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促进市场意识的加强。

技术提出的要求,也是市场提出的要求,也是知识化的未来经济提出的要求。

市场直接反映着需求,市场需求牵引着技术的发展,不考虑需求的技术发展终究会在市场中被残酷的淘汰。

对工程科技人员灌输市场意识,在中国入世后更加紧迫。

●增加法律法规的教育。

入世后有一系列国际通用的法律法规需要遵守、需要熟悉。

这里既包括工程技术标准、产品质量标准、产品竞争等国际通行规则,也包括工程教育的国际标准、工程教育质量的国际评估、工程师资格的国际认证等。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是涉及人类更好生存的全球性问题。

应倡导并实施绿色科技。

●坚持继续教育与满足学员知识储备和人员重新组合的需要。

在当前,对于每一个专业技术人员而言,一种技能、一个专业领域不可能应付终生工作,需要知识储备。

今后,对于专业技术人员而言,将不属于单位的人,而是社会的人;知识产权并不完全属于某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方式将会通过频繁变化的人员合理组合,完成组织当前和将来的工作,人员流动是必然的趋势。

总之,作为新一代专业技术人员,其知识结构至少应包括:

创新理念、专业技术、人文知识和国际通则与市场经济知识四大方面;并具备较强的自学和跨专业理解能力,业务实践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和多语言交流能力等多种能力。

根据上述要求,我们对未来年我国机械工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科目体系进行了设计与安排。

2.科目分类

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年龄、岗位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的不同需求,我们将继续教育科目分为三类:

●基本科目:

系指新一代机械工程师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也是编制“机械工程师职前培训考核大纲”和建立“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题库”的重要依据。

适应对象是:

①近期机械工程类大学本科毕业生;②对此类继续教育科目有需求和兴趣的广大新老专业技术人员。

●扩展、提高科目:

系指在学习掌握基本科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接受继续教育,用以扩展知识面、提高业务水平的科目。

适应对象为对此类继续教育科目有需求和兴趣的广大新老专业技术人员。

也适用于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工程师资格认证后,作为按期参加复核登记的进修科目。

●基础科目:

系指学习掌握基本科目时必需的先修科目,其中主要科目应在大学教育阶段已经讲授了。

适应对象是:

①尚未学习过此类科目中有关课程,而影响直接学习掌握基本科目的、稍早时期毕业的机械工程类大学本科及专科毕业生;②对此类继续教育科目有需求和兴趣的广大新老专业技术人员。

3.科目体系

根据上述设计要点和科目分类办法,机械工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科目体系共设置:

(1)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系统管理技术和国际通则与市场经济四个模块;

(2)创新哲理、科技发展与可持续性、制造战略、产品与过程设计技术、制造技术与方法、材料技术、信息支撑集成技术、“系统分析、规划与评价”、约束管理技术、供应保障工程、“质量、可靠性、标准化”、资本运营、“财经、金融”、市场营销、“政策、法规”等15个子模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