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4973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一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一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一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一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一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一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一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一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一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一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一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一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一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一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一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一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一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一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一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

《一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

一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新营子镇第三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数学)

课题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教师

班级

时间

学习

内容

教材第64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及计算能力。

重点

难点

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算理。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教具

学具

准备

 

 

学案

导案

新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1、口算:

(出示口算卡)

30+20=70-50=90-20=

60-30=50+20=30+50=

40+50=90-50=20+30+40=

2、摆小棒计算并叙述计算方法。

30+50=

引导学生说出:

30+50就是3个十加5个十,得8个十,也就是80,所以30+50=80

3、4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4=30+()

让学生用开火车的方式进行口答。

 

创设购物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教学主题图

1、教学例1。

25+2=

(1)25用小棒怎样摆?

图示

⑵在单根小棒旁边再摆2根小棒,表示25+2(渗透相同数位对齐的思想)图示

⑶归纳算法。

引导学生根据操作过程分组讨论25+2的计算方法。

⑷反馈练习:

5+3=92+6=35+3=87+1=

并说一说口算步骤。

⑸想一想:

2+34=

⑹反馈练习:

65+2=6+69=2+65=69+6=

2、教学例1。

⑴出示算式:

25+20=

启发学生动手摆一摆,互相讨论一下,应该怎样计算?

⑵图示:

⑶引导学生总结算法:

先算20+20=40,再算40+5=45,所以25+20=45。

⑷如果把25和20交换位置,你会做吗?

板书20+25=

引导学生归纳:

还是先算20+20=40,再算40+5=45,所以20+25=45

3、引导学生对25+2和25+20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

师导: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导:

你是怎样计算整十数加整一位数?

启发学生明确:

两位数加一位数,一位数要与两位数个位上的数相加,两位数加整十数,整十数要与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加。

也就是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

即“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

小组讨论:

两位数加一位数与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教材第64页“做一做”第1题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需要老师帮助解决的?

总结强化。

1、教材第64页的做一做第2题。

2、练习十五的第1、2题。

教学反思

新营子镇第三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数学)

课题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教师

班级

时间

学习

内容

教材第65页例2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题目,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

难点

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方法。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算法

教具

学具

准备

 

 

学案

导案

新课

一、复习

20+4032+1040+4856+30

42+75+234+648+51

上面哪几道题先算几加几?

哪几道题先算几十加几十?

1、出示联欢会挂图。

班上开联欢会,小红和小明为同学们送来了纯净水,他们班有33人,每人一瓶够吗?

先让学生根据观察估计一下,够不够每人一瓶,再指出:

具体算出有多少瓶纯净水,就知道每人一瓶够不够。

明确要解决有多少瓶纯净水的问题。

2、解决“有多少瓶”纯净水的问题。

(1)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24+9

(2)分组用小棒摆一摆,讨论怎样计算

上节课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和计算方法,同学们掌握得不错,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请小组的代表介绍本组的计算方法。

先把24揍成30,再算30+3得33。

先算4+9得13,再算13+20得33

 

3.教材第65页“做一做”第1题

 

 

小结:

根据学生发言,给学生以充分的肯定。

 

小结:

进行两面三刀位数加一位数时位加法的计算,可以先算几加几,加得和数和原来的整十数相加;也可以先把两位数凑成整十数,再加余下的数。

练习十一第6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观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教学反思

新营子镇第三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数学)

课题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减法)

教师

班级

时间

学习

内容

教材69页

1.通过直观,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人人参与口算方法的指导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推理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用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

重点

难点

解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和整十数的算法和算理

渗透在计算中要把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的算理

教具

学具

准备

 

学案

导案

新课

1、填空

73=()+394=()+9054=50+()

68=8+()49=()+()82=()+()

2、随意说一个两数,再说出这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

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

 

探究新知

例1、

1、出示例1的挂图,让学生观察图

货架上有些什么,你可以从图上知道些什么?

(货架上有几种不同的玩具,每种玩具上都有价格)

货架上的小朋友在说什么?

(两个小朋友说在买玩具的事,左边的小朋友有35元,买一个大象的玩具,右过的小朋友…………

2、怎样才知道左边的小朋友买大象玩具后还剩多少元,右边的小朋友还差多少钱?

(可以用减法算一算)

3、结合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板书:

35-2=35-20=

4、同学们会算上面的算式吗?

大家可以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摆小棒,教师巡视指导。

5、大家摆出了上面两道算式的得数吗?

谁来说一说是怎样摆的,两种摆法有什么不同?

35-2=33,35-20=15。

左边是从3捆5根小棒中拿去2根,表示减去2,右边是从3捆5根中拿去2捆,表示减去20。

6、根据上面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1、做一做第1题

2、练习十二第1题

学生归纳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法。

比较两题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相同:

都是把35分成30和5,不同:

35-2是将分解出的5-2,而35-20是将分出的30-20

 

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

 

教学反思

新营子镇第三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数学)

课题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

教师

班级

时间

学习

内容

教材70页

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3、感受退位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

难点

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地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

教具

学具

准备

挂图,学生准备小棒

 

学案

导案

新课

口算

13-7=15-8=17-9=

78-8=45-30=97-7=

计算后让学生自己说一说算法,着重说一说15-8和你17-9是怎样算的。

 

新课教学:

1、引导学生从问题情景中抽象出减法算式。

1)出示67页例1中的挂图

在例1的学习中,我们学会了根据货加上标的玩具单价解决“有35元钱,买一个大象玩具,还剩多少钱?

”和“有20元钱,买一个布娃娃,还差多少元”等问题,从图上你还能知道什么?

图上两个小朋友在说什么?

你知道怎么列算式吗?

2)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摆小棒:

不够减怎么办?

我们先用小棒摆一摆。

我们已经会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算式,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退位减法了,大家会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减法的计算。

学生分组摆小棒,并让他们边摆边讨论摆的方法。

(1)引导学生交流摆小棒的方法:

谁来说一说你们小组摆小棒的方法和过程?

(2)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

从刚才摆小棒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3)引导学生探索另外的算法:

你还有其他的算法吗?

 

完成第68页的做一做。

着重让学生说一说,当个位上的数不够减的时候,怎么办?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算法。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怎么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计算时用到了过去学过的哪些知识?

新营子镇第三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数学)

课题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

教师

班级

时间

学习

内容

教材70页

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3、感受退位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

难点

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地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

教具

学具

准备

挂图,学生准备小棒

 

学案

导案

新课

口算

13-7=15-8=17-9=

78-8=45-30=97-7=

计算后让学生自己说一说算法,着重说一说15-8和你17-9是怎样算的。

 

新课教学:

1、引导学生从问题情景中抽象出减法算式。

1)出示67页例1中的挂图

在例1的学习中,我们学会了根据货加上标的玩具单价解决“有35元钱,买一个大象玩具,还剩多少钱?

”和“有20元钱,买一个布娃娃,还差多少元”等问题,从图上你还能知道什么?

图上两个小朋友在说什么?

你知道怎么列算式吗?

2)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摆小棒:

不够减怎么办?

我们先用小棒摆一摆。

我们已经会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算式,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退位减法了,大家会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减法的计算。

学生分组摆小棒,并让他们边摆边讨论摆的方法。

(1)引导学生交流摆小棒的方法:

谁来说一说你们小组摆小棒的方法和过程?

(2)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

从刚才摆小棒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3)引导学生探索另外的算法:

你还有其他的算法吗?

 

完成第68页的做一做。

着重让学生说一说,当个位上的数不够减的时候,怎么办?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算法。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怎么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计算时用到了过去学过的哪些知识?

新营子镇第三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数学)

课题

小括号

教师

班级

时间

学习

内容

教材74页

(一)知识教学点

1、认识小括号,初步了解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2、正确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二)能力训练点

1、能准确判断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2、能准确地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3、加强数学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判断地能力。

重点

难点

使学生认识小括号及其作用。

教具

学具

准备

 

学案

导案

新课

1、直接说得数。

15-6=17-8=5+4=8+4=

5+6=11-4=

2、计算

14-8-3、8+6-7、15-7+5

说说计算的顺序

 

探究新知

教学例2。

⑴出示糖果图片:

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⑵同学们拿出圆片,代表五角星,在桌上摆一摆。

想一想:

怎样算出还剩几个呢?

如何列算式呢?

相互之间可以讨论一下。

⑶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解题思路:

①从10个里面去掉2个,再去掉3个,剩下5个。

②把2个和3个合起来一共是5个,再从10个里面一起去掉5个,还剩5个。

③样列算式呢?

板书:

“10-2-3=”“10-(2+3)=”

第一种算法:

先算10减2,再减3。

第二种算法:

计算中要先计算2+3,但这一步在后面,这就需要改变运算顺序,因此要在先计算的这一步加上一个小括号。

板书课题:

“小括号”

师生共同根据小括号的作用,列出两种算法的算式。

10-2-3=10-(2+3)=

引导学生回忆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加、减两步式题。

引导学生计算。

10-2-3=先算10-2=8,再算8-3=5。

(板书结果)

10-(2+3)=先算2+3=5,再算10-5=5。

(板书结果)

 

学生自主完成做一做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明确:

我们学习了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计算方法:

“在一个算式里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板书)

教师指出:

这个括号与前面的填括号的题不同,如5+()=11是要在括号里填一个数6,而10-(2+3)括号里给出了数和加号,是要先算2+3=5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算一算,比一比

8+4+7=13-6+3=

8+(4+7)=13-(6+3)=

教学反思

新营子镇第三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数学)

课题

连加

教师

班级

时间

学习

内容

教材77页

1、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学会获得有用的数学信息,并能正确运用连加来解决问题,知道连加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能比较熟练的口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

难点

并能正确运用连加来解决问题,知道连加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能比较熟练的口算。

教具

学具

准备

 

学案

导案

新课

1、计算

14+8+3=8+6-7=15-7+5=

说说计算的顺序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主题图。

他们在做什么呢?

(二)新知

1、从这幅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学生汇报,板书。

3、怎样求一共折了多少个星星呢?

讨论

汇报板书6+6+6=18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新课“用连加解决问题”

4、这道题为什么是用连加的方法来解决呢?

学生发言。

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说算式和算理。

 

学生自主完成做一做

说说算式的意思。

学生汇报。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教材79页第一题。

新营子镇第三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数学)

课题

找规律

教师

班级

时间

学习

内容

教材的85页

1、通过观察、拼摆、涂色等活动,发现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重点

难点

1、引导学生发现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

2、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两方面发现规律。

教具

学具

准备

课件、学具卡片

 

 

学案

导案

新课

从课件投影中找出花环是怎样排列的。

仔细观察说说花环的排列。

 

课件演示:

同学们举行联欢会的情景图

让学生说一说从画面中发现了什么,分别说出“彩旗、彩花、灯笼、学生”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依次课件演示这四幅图的排列过程,让学生观察。

这些图和人是按几个为一组排列的。

用学具卡代表“彩旗、彩花、灯笼、学生”并动手摆一摆,边摆边说排列规律。

教师引导补充。

 

1、完成练习二十的第一题。

先说出规律,再独立完成。

2、完成课本第85页的“做一做”。

用自己喜欢的排列方式涂色。

先用笔圈出一组,再做。

学生总结。

(生活中有许多图形都是按几个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通过画一画、摆一摆的方式自己动手创造一个有规律的排列。

教师举例示范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新营子镇第三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数学)

课题

找规律

教师

班级

时间

学习

内容

教材第87页

1、通过观察、猜测,推理出数字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

重点

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找数字排列的规律。

2、引导学生学会通过计算找数字排列的规律。

教具

学具

准备

投影、多媒体课件、正方形卡片

 

 

学案

导案

新课

观察每组图形和数字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课件出示一组图形及数字。

 

出示例3

1、让学生观察例3第

(1)题中图形及对应的数字的变化。

2、观察例3第

(2)题找出数字的变化规律。

出示例4

观察图片找出数字的排列规律

课件出示相应的例题,引导学生用计算的方法找出数字的变化规律。

学生观察讨论后,说说自己发现的规律。

教师引导补充

 

1、教材第87页的“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是怎样想的。

2、练习二十的第5、6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辅导。

学生自由总结。

(数字之间可以相差一个相同的数来进行排列。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

 

练习二十的“思考题”。

教师巡视辅导。

新营子镇第三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数学)

课题

找规律

教师

班级

时间

学习

内容

教材第88页内容及练习二十部分练习

1、通过观察、猜测、推理出事物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难点

运用排列规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具

学具

准备

投影、多媒体课件、小圆片等。

 

 

学案

导案

新课

观察一串珠子,其中丢失了一颗,让学生猜一猜是哪一颗。

课件出示一串珠子

 

出示例5

1、弄清题目的要求。

2、让学生观察手链的排列规律。

3、用画一画,摆一摆的方法找出掉了的是哪两颗珠子。

教师课件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读题,弄清题意。

引导发现手链的排列规律。

让学生通过画一画,摆一摆,说一说的方式展示自己发现的手链的排列规律。

从而找出掉的是哪两颗珠子。

教师引导补充。

 

1、教材第88页的“做一做”。

2、练习二十的第4题。

3、练习二十的第9题。

教师巡视辅导。

学生自由总结。

(用“找规律”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

完成练习二十第12题。

先让学生观察“百数表”,并说说其中有哪些规律,再进行填空。

百数表中有什么规律?

新营子镇第三小学高效课堂一年级导学案(数学)

课题

总复习

教师

班级

时间

学习

内容

教材第92页及练习二十一的内容

1、借助“搭桥”游戏,使学生回顾全册知识框架,初步感受复习方法。

2、在与同伴的交流中整理知识框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结构性,体会分类归纳的方法。

3、通过“抽签答题”游戏,使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获得学习的乐趣

重点

难点

1、整理知识框架,体会分类归纳的方法。

2、应用知识灵活的解决问题。

教具

学具

准备

搭桥游戏图、浮木卡片、练习二十一的题签。

 

 

学案

导案

新课

让学生把本学期所学知识按顺序排列。

(利用搭桥的游戏进行排列,同桌两人合作搭。

课件出示本学期所学知识的标题,排列时可以看数学书。

 

学生自由发言:

1、数的认识与运算。

(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认识人民币。

3、认识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4、分类与整理。

(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5、找规律。

仔细观察“浮桥”,说一说这学期我们都学习了什么?

教师引导、归纳、整理。

展示排列好的学习卡片。

说说你是怎样排列的。

 

 

抽签答题竞赛,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题目来源:

教科书第95至98页的第1至16题。

竞赛方式:

2至4人为一组,轮流抽签答题,答对积1分,结束时按积分评奖。

组织学生抽签答题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