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高考冲刺100天力学实验精准突破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5026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96.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8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高考冲刺100天力学实验精准突破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08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高考冲刺100天力学实验精准突破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08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高考冲刺100天力学实验精准突破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08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高考冲刺100天力学实验精准突破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08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高考冲刺100天力学实验精准突破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08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高考冲刺100天力学实验精准突破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08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高考冲刺100天力学实验精准突破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08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高考冲刺100天力学实验精准突破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08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高考冲刺100天力学实验精准突破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08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高考冲刺100天力学实验精准突破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08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高考冲刺100天力学实验精准突破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08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高考冲刺100天力学实验精准突破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08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高考冲刺100天力学实验精准突破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08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高考冲刺100天力学实验精准突破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08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高考冲刺100天力学实验精准突破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08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高考冲刺100天力学实验精准突破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08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高考冲刺100天力学实验精准突破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08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高考冲刺100天力学实验精准突破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08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高考冲刺100天力学实验精准突破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08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高考冲刺100天力学实验精准突破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8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高考冲刺100天力学实验精准突破解析版.docx

《08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高考冲刺100天力学实验精准突破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8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高考冲刺100天力学实验精准突破解析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8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高考冲刺100天力学实验精准突破解析版.docx

08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高考冲刺100天力学实验精准突破解析版

08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高考冲刺100天力学实验精准突破

1.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可以描绘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实验简要步骤如下:

A.让小球多次从______位置上滚下,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上记下小球碰到铅笔笔尖的一系列位置,如图中a、b、c、d所示。

B.按图甲安装好器材,注意斜槽末端水平,记下平抛初位置O点和过O点的竖直线。

C.取下白纸以O为原点,以竖直线为y轴建立坐标系,用平滑曲线画平抛运动物体的轨迹。

(1)完成上述步骤,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上;

(2)上述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

(3)已知图乙中小方格的边长L=1.25cm,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v0=______(用L、g表示),其值是_____(取g=9.8m/s2),小球在b点的速率为______。

【答案】:

同一BAC2

0.7m/s2m/s

【解析】:

A.实验时让小球多次从同一位置上滚下;

(2)实验时要先安装仪器,再进行实验测量,最后处理数据,则上述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BAC;

(3)根据

可得

代入数据可知

v0=0.7m/s

[5]小球在b点的竖直速度

在b点的速率

2.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可以描绘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实验简要步骤如下:

A.让小球多次从______位置上滚下,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下小球碰到铅笔笔尖的一系列位置,如图中a、b、c、d所示;

B.安装好器材,注意斜槽末端____,记下平抛初位置O点和过O点的竖直线;

C.取下白纸以O为原点,以竖直线为y轴建立坐标系,用平滑曲线画平抛运动物体的轨迹。

(1)完成上述步骤,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上。

(2)上述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

(3)已知图中小方格的边长L=10cm,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v0=___________(用L、g表示),其值是_____(取g=10m/s2),小球在b点的速率_______。

【答案】:

同一切线水平BAC

2m/s2.5m/s

【解析】:

(1)A.实验时让小球多次从同一位置上滚下;

B.安装好器材,注意斜槽末端切线水平;

(2)实验时要先安装仪器,然后进行测量,最后处理数据,则上述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BAC。

(3)根据

可得

代入数据可知

v0=2m/s

小球在b点的竖直速度

在b点的速率

3.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平抛运动及其特点”,他的实验操作是:

在小球A、B处于同一高度时,用小锤轻击弹性金属片使A球水平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

(1)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小球A、B_______(填“同时”或“先后”)落地;

(2)让A、B球恢复初始状态,用较大的力敲击弹性金属片,A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_______(填“变长”“不变”“变短”);上述现象说明:

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是_______运动。

(3)小明同学得到的轨道如图所示,其中O点为平抛运动的起点,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及图中给出的数据,可计算出小球平抛的初速度v0=_______m/s,(g=9.8m/s2)

【答案】:

同时不变自由落体1.6

【解析】:

(1)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小球A、B同时落地;

(2)让A、B球恢复初始状态,用较大的力敲击弹性金属片,A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不变;

上述现象说明:

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3)根据

解得,小球平抛的初速度

4.

(1)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中

①下列器材中必须要用到的是______

A.

B.

C.

D.

②如图是某同学四次测量操作的照片,其中操作最为合理的是______。

A.

B.

C.

D.

(2)某实验小组做“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实验。

①如图甲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沿水平方向抛出,同时B球自由下落,通过______(选填“眼睛看”或“耳朵听”)方式比较它们落地时刻的先后更加合适。

②如图乙所示,关于本实验操作时的一些做法,正确的是______(单选)

A.挡板N的高度必须等间距变化

B.斜槽M必须是光滑的,以消除摩擦力的影响

C.将斜槽M的末端调成水平,每次从同一位置释放小球

D.在装置的背板上固定复写纸和白纸,白纸覆盖在复写纸上面

【答案】:

BCDB耳朵听C

【解析】:

(1)①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中需要用到刻度尺、弹簧测力计、橡皮筋和细绳套,不需要打点计时器,故选BCD。

②在拉橡皮筋时要使细绳套沿弹簧测力计轴线方向,两细绳套夹角不要太小也不要太大,故选B。

(2)①A球水平抛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耳朵听到一个落地的声音,说明两球同时落地,则用“耳朵听”来判断两球落地时刻的先后,比用“眼睛看”要敏锐得多。

②A.档板只要能记录下小球下落在不同高度时的不同的位置即可,不需要等间距变化,故A错误;

BC.为了能画出平抛运动轨迹,首先保证小球做的是平抛运动,所以斜槽轨道不一定要光滑,但必须是水平的,同时要让小球总是从同一位置无初速度释放,这样才能找到同一运动轨迹上的几个点,故B错误,C正确;

D.在装置的背板上固定复写纸和白纸,复写纸覆盖在白纸上面,故D错误。

故选C。

5.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它的理论结构以数学为工作语言,以实验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

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的研究运用了许许多多重要的思想方法。

(1)万丈高楼起于平地,高端实验也是方法为先。

请回答下列三幅图片对应的三个物理实验所用到的思想方法,可供选择的选项有:

A.外推法B.对比实验法C.微小放大法D.等效替代法E.控制变量法

①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______;

②探究力的合成的方法______;

③研究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______。

(2)科学的实验结论,重在实验数据的获取与科学分析,而测量数据难免有误差,请结合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______。

A.测量各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应该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长尺的零刻度对准起点,读出各计数点对应的刻度值,然后逐一相减,得到各相邻计数点间距离的数值

B.逐次测出各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这样便于记录

C.要减小系统误差就得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D.实验测量时,绝对误差大,相对误差不一定大

【答案】:

EDBAD

【解析】:

(1)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利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力不变研究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即选E。

探究力的合成的方法,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两次实验中拉力的作用效果应相同,实验采用了等效替代法,即选D。

研究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平抛运动的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类比于自由落体的运动,即选B。

(2)A.测量各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应该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长尺的零刻度对准起点,读出各计数点对应的刻度值,然后逐一相减,得到各相邻计数点间距离的数值,A正确;

B.测量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距离时,不要分段测量各段位移,应一次测出各计数点与0计数点的距离,然后逐一相减,得出每两个计数点间距离的数值,避免测量误差的积累,B错误;

C.要减小偶然误差可以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要减小系统误差有对仪器装置进行调整和检定等方法,C错误;

D.根据

,可知,如果实验测量时,绝对误差大,相对误差不一定大,D正确,故选AD。

6.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记录了小球在运动中的4个位置,如图所示,

(1)已知图中小方格的边长L=1.25cm,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v0=________(用L、g表示),其值是________;(取g=9.8m/s2)

(2)b点的速度vb=________。

(用L、g表示)

【答案】:

2

0.7m/s

【解析】:

(1)由Δy=gT2得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T=

所以小球的初速度

v0=

代入数据得

v0=0.7m/s

(2)b点的竖直方向的速度

vby=

vb=

vb=

7.某学习小组用图甲和图乙所示的装置“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1)下列实验操作合理的有___________。

A.用图甲装置研究平抛物体的竖直分运动时,应用眼睛看A、B两球是否同时落地

B.图乙装置中的背板必须处于竖直面内,固定时可用铅垂线检查背板是否竖直

C.若将小球放在图乙装置的斜槽末端水平部分任一位置均能保持静止,则说明斜槽末端水平

D.用图乙装置多次实验以获得钢球做平抛运动的一条轨迹时,不需要每次从斜槽上同一位置静止释放钢球

(2)该小组利用图乙装置,记录了钢球所经过的A、B、C三个位置,如图丙所示。

图中每格的边长为L,重力加速度为g。

①钢球从A运动到B和从B运动到C的时间___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②钢球从A运动到B的时间为___________(用L、g表示);

③钢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____(用L、g表示)。

【答案】:

BC相等

【解析】:

(1)A.选用装置图甲研究平抛物体竖直分运动,应该是听声音的方法判断小球是否同时落地,故A错误;

B.小球做平抛运动在竖直平面内,图乙装置中的背板必须处于竖直面内,固定时可用铅垂线检查背板是否竖直,故B正确;

C.若将小球放在图乙装置的斜槽末端水平部分任一位置均能保持静止,则说明斜槽末端水平,故C正确;

D.用图乙装置多次实验以获得钢球做平抛运动的一条轨迹时,每次一定要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钢球,这样才能保证初速度相同,故D错误。

故选BC。

(2)①钢球从A运动到B和从B运动到C的水平位移相同,所以时间相等;

②在竖直方向上,根据

得,从A运动到B的时间为

③钢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8.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

(1)实验时需要下列哪个器材_________。

A.弹簧秤B.重锤线C.打点计时器

(2)做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

下列的一些操作要求,正确的是_________。

A.每次必须由同一位置静止释放小球

B.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记录小球位置

C.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相接触

D.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答案】:

BACD

【解析】:

(1)该实验需要用重锤线确定竖直方向,画出

坐标轴,取斜槽末端小球球心的位置为坐标原点,过坐标原点画

轴垂线,作出

轴,这样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研究平抛运动规律,该过程没有用到弹簧秤、打点计时器,故选B。

(2)A.每次必须由同一位置静止释放小球,这样才能保证小球离开斜槽末端速度相同,对应的才是同一个平抛运动,故A正确;

B.每次不必等距离下降记录小球位置,故B错误;

C.为保证小球运动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相接触,故C正确;

D.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这样用描点法画得轨迹会更接近真实的运动轨迹,故D正确,故选ACD。

9.某同学使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验,请根据该实验的原理的操作方法回答如下问题:

(1)下列对实验操作的描述中,正确的有(________)

A.此实验中重垂线用于确定挡板是否竖直,同时确定在白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的竖直方向,才能确定水平方向;

B.在安装实验装置的过程中,发现斜槽末端的切线不是水平的,此时应通过调节装置底座上的调节螺栓来将斜槽末端调整水平;

C.为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应尽量减小钢球与倾斜滑槽间的摩擦:

D.用平滑的曲线将白纸上打出的各点连接起来就得到小球的平抛轨迹。

(2)图乙所示为实验中用方格坐标纸记录了小球的运动轨迹,A、B、C和D为轨迹上的四点,小方格的边长为L,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到C点的时间t=___________,经C点时速度大小为vC=___________。

【答案】:

AD

【解析】:

(1)A.此实验中重垂线用于确定挡板是否竖直,同时确定在白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的竖直方向,才能确定水平方向,选项A正确;

B.装置底座上的调节螺栓是用来调节中垂线是否竖直的,不是调节斜槽的;斜槽末端的切线不是水平的,直接调节斜槽水平即可,选项B错误;

C.钢球与倾斜滑槽间的摩擦对实验无影响,选项C错误;

D.用平滑的曲线将白纸上打出的各点连接起来就得到小球的平抛轨迹,选项D正确。

故选AD。

(2)根据

可得

则C点的竖直速度

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到C点的时间

水平速度

经C点时速度大小为

10.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平抛运动。

(1)让小球从斜槽上滚下,并从槽口抛出。

通过多次实验,在竖直的坐标纸上记录钢球所经过的多个位置,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得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下列操作要求正确的有___________。

A.应通过调节使斜槽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应在同一位置释放小球

C.每次必须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

D.必须用光滑小球做此实验

(2)通过正确操作,在坐标纸上得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选取轨迹上的一点,测量对应的水平、竖直坐标分别为x、y,若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v0=___________。

为了依据轨迹较准确得出小球平抛的初速度,请你提出减小误差的一种方法___________。

【答案】:

ABC

选取轨迹上的坐标点离原点尽量远些(或选取轨迹上多个点取速度的平均值等)

【解析】:

(1)A.应通过调节使斜槽末端保持水平,以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选项A正确;

BC.每次应在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以保证初速度相同,选项BC正确;

D.小球是否光滑对实验无影响,选项D错误;

故选ABC。

(2)水平方向

竖直方向

解得

减小误差的方法:

选取轨迹上的坐标点离原点尽量远些(或选取轨迹上多个点取速度的平均值等)。

11.如图(a)“是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图,(b)是实验后在白纸上作的图计算小球平抛初速度的公式为vo=______,(用y,x,g表示)根据图(b)给出的数据,可计算出vo=____m/s。

(取g=9.8m/s2)

【答案】:

1.6

【解析】:

小球做平抛运动,则

解得

将x=32.0cm,y=19.6cm带入解得

v0=1.6m/s

12.某学习小组利用斜槽平抛小球来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

(1)下列哪些因素会导致实验误差增大________。

A.小球与竖直固定的坐标纸有摩擦

B.小球与斜槽轨道之间有摩擦

C.计算初速度时所选的点距抛出点较远

D.斜槽末端的水平部分没有保持水平

(2)将实验装置和器材按正确方法安装、调整完成后,该学习小组采用频闪照相的方法,在坐标纸上留下O、1、2、3、4……多个小球的影像,其中O恰好为抛出点.已知照相机的闪光频率为20Hz(即每1秒闪光20次),描绘得到小球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通过对坐标纸上1-4四个点进行测量,得到各点到O点的水平距离x和竖直距离y的数据如下表所示,通过分析可知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计算可得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等于________m/s,分析可知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计算可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测量值等于________

,小球通过第2点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位置

x/cm

y/cm

1

5.00

1.25

2

10.00

5.00

3

15.00

11.25

4

20.00

20.00

【答案】:

AD1.0101.4

【解析】:

(1)A.小球与竖直固定的坐标纸有摩擦,小球将不再做平抛运动,A正确;

B.小球与斜槽轨道之间有摩擦,不影响小球的平抛运动,B错误;

C.计算初速度时所选的点距抛出点较远,有利于减小实验误差,C错误;

D.斜槽末端的水平部分没有保持水平,小球不能做平抛运动,D正确。

故选AD。

(2)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得

根据加速度公式得得

小球通过第2点时竖直分速度大小为

小球通过第2点时速度大小为

13.学生在做“研究平抛运动”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

(1)已备有如下器材:

A.白纸,B.图钉,C.方木板,D.斜槽轨道,E.小球,F.秒表,G.重锤线,H.刻度尺,I.有孔直角卡片。

上述器材中不需要的是___________(填器材名称前的字母)

(2)为了得到较准确的运动轨迹,在下面的操作要点中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通过调节使斜槽轨道的末端水平;

B.为减小实验误差,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轨道上不同位置滚下,最后取平均值;

C.为消除轨道摩擦力的影响,应使斜槽轨道的末端倾斜,直到小球能在轨道的末端匀速运动以平衡摩擦力;

D.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静止释放。

(3)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该曲线是平抛运动轨迹中间的一部分,x轴和y轴分别表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则该物体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____m/s,小球抛出点的位置在图中坐标系中的坐标为___________。

【答案】:

FAD1(-5cm,-1.25cm)

【解析】:

(1)实验过程中,小球做平抛运动,在白纸上找出小球运动轨迹上的多个点,然后根据小球运动轨迹上的点作出小球的运动轨迹即可,实验过程不需要测量小球的运动时间,因此该实验不需要秒表,即不需要的实验器材是F;

(2)A.为了描绘平抛运动轨迹,必须调节斜槽轨道末端水平,让小球做平抛运动,A正确;

B.为减小实验误差,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轨道上同一位置滚下,B错误;

C.只要小球每次从斜槽轨道上同一位置滚下,不需要消除轨道摩擦力的影响,C错误;

D.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静止释放,才能描绘出小球真实的运动轨迹,D正确,故选AD。

(3)根据

该物体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小球在x=10cm处的竖直分速度为

抛出点到该点的时间为

抛出点到该点的水平距离为

抛出点到该点的竖直距离为

抛出点的横坐标为

抛出点的纵坐标为

14.

(1)如图所示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相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5cm,如果取g=10m/s2,那么:

①照相机的闪光频率是_____Hz;

②小球运动中水平分速度的大小是_____m/s;

③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是_____m/s。

(2)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时,可以选用下列各种装置图,以下操作不合理的是(________)

A.选用装置1研究平抛物体竖直分运动,应该用眼睛看A、B两球是否同时落地

B.选用装置2要获得稳定的细水柱显示平抛轨迹,竖直管上端A一定要高于水面

C.选用装置3要获得钢球的平抛轨迹,每次一定要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D.选用装置3要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答案】:

101.52.5B

【解析】:

(1)①根据

照相机的闪光频率

小球运动中水平分速度

③B点竖直方向上分速度等于AC段竖直方向上的平均速度,则

B点的速度

(2)A.选用装置图1研究平抛物体竖直分运动,应该用眼睛看A、B两球是否同时落地,故A正确;

B.装置图2中A管内与大气相通,如果A管在水面下可以保证A管上出口处的压强为大气压强,因而另一出水管的上端口处压强与A管上出口处的压强有恒定的压强差,保证另一出水管出水压强恒定,从而水速度恒定。

如果A管上出口在水面上则水面上为恒定大气压强,因而随水面下降,出水管上口压强降低,出水速度减小,要保证出水速度稳定,要使A的管口在水面以下,故B错误;

C.选用装置图3要获得钢球的平抛轨迹,每次一定要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钢球,这样才能保证初速度相同,故C正确;

D.选用装置3时斜槽末端一定水平,否则小球不是平抛运动,故D正确。

本题选不合理的,故选B。

15.如图,在“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实验中:

(1)为准确确定坐标轴,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

A.弹簧测力计B.铅垂线C.打点计时器D.天平

(2)实验过程中,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位置由静止滚下,斜槽轨道对小球的摩擦力对该实验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影响;

(3)小明同学是利用频闪照相的方式研究平抛运动,如图是他将照相机对准每小格边长为3.2cm的方格背景拍摄的频闪照片,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则照相机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T=______s,小球被抛出时的水平速度v0=______m/s,小球经过B点的速度大小vB=______m/s(结果可保留根式)。

【答案】:

B相同没有0.081.6

【解析】:

(1)为准确确定坐标轴,还需要的器材是铅垂线

故选B;

(2)为了保证小球每次平抛的轨迹都是相同的,这就要求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相同,因此在操作中要求每次小球能从同一位置静止释放,即有相同的高度,对于斜槽导轨对小球是否有摩擦力,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只要能平抛即可;

(3)在竖直方向上,根据

得闪光的间隔

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B点的竖直分速度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B点的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