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脉冲轨道电路设计规则定.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5357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压脉冲轨道电路设计规则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压脉冲轨道电路设计规则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压脉冲轨道电路设计规则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压脉冲轨道电路设计规则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压脉冲轨道电路设计规则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高压脉冲轨道电路设计规则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高压脉冲轨道电路设计规则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高压脉冲轨道电路设计规则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压脉冲轨道电路设计规则定.docx

《高压脉冲轨道电路设计规则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压脉冲轨道电路设计规则定.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压脉冲轨道电路设计规则定.docx

高压脉冲轨道电路设计规则定

 

高压脉冲轨道电路

设计规则

(暂行)

目录

一、使用范围及主要技术指标1

二、设计原则3

三、电缆5

四、电源6

五、可供选用的各种轨道电路类型7

六、轨道电路室内设备9

七、有关设计的其他问题11

八、高压脉冲其它相关资料12

一、使用范围及主要技术指标

1、在钢轨连续牵引总电流≤1000A,不平衡系数≤8%(道床无漏泄)情况下可做电化区段的站内到发线、无岔区段、接近区段及其它区段的轨道电路;对非电化区段轨道电路同样适用。

2、在非电化、交流电化50Hz,电源电压在220V(+15%、-20%)的范围内,钢轨阻抗≤0.62∠42°欧姆/公里,道床电阻≥0.6欧姆·公里时,在轨道电路极限长度内,能可靠满足调整、分路的要求,实现一次性调整。

3、为适应扼流变压器设置的不同情况,可组成的基本轨道电路种类及极限长度如下:

轨道电路类型

扼流变压器设置情况

极限长度(m)

到发线及

无岔区段

一送一受

送、受端均设

900

送、受端均不设(非电化)

以上情况当道床电阻≥1欧姆·公里

1100

道岔区段

一送一受或一送多受

一个区段2、3台或不设(其中一台空扼流)

400~600

一个区段设4台或不设(其中一台空扼流)

400

表内道岔区道道岔长度计算方法如下:

 

注:

(1)总长度L=a+b+c+d+e;

(2)a、b、c、d、e长度计算均按绝缘节至岔心距离。

4、在电化区段工作,抗干扰性能强,相邻区段实行钢轨极性交叉,有可靠的绝缘破损防护性能。

5、分路灵敏度≥0.15欧姆。

6、高压脉冲轨道电路可以和自动闭塞、机车信号、频率式轨道电路、站内电码化及道口电路等结合使用。

7、环境温度:

-40~+70℃。

8、相对湿度:

35%~80%。

二、设计原则

1、电化区段站内股道及道岔区段轨道电路,一般按双规条轨道电路设计。

根据需要,对于长度小于200米,无机车信号的轨道电路也可以设计为单轨条轨道电路。

2、一送一受道岔区段轨道电路允许包含二条以下,长度小于65米的无受电分支(应加设安全尾巴线),并可在一个分支上装设空扼流变压器。

3、一送多受轨道区段允许装设扼流变压器的总台数为四台。

当道岔区段长度在400米以下,设有四台扼流变压器时,允许包含一条小于65米的无受端分支但不可在其分支上装设空扼流;设有三台以下的扼流变压器时,允许包含两条小于65米的无受端分支,只能在任一分支上加装空扼流。

空扼流的装设方式同上。

无受端分支应加设安全尾巴线。

4、站内所有相邻的轨道区段,均应按极性交叉的原则设计。

但对非正线上,处于双送的相邻两区段,无条件实行极性交叉时,允许不作极性交叉。

对每一个轨道区段的发送端、接收端的设计原则是距信号楼近的一端设计为送端。

5、当电化区段站内交叉渡线上、下两区段均为双扼流轨道电路时,应在其二条渡线上各加装一组绝缘,将上、下两区段彻底隔开。

6、仅在一送一受双扼流轨道电路区段内,允许装设回归电流的吸上线。

其空扼流采用一送一受类型的扼流变压器。

7、对站内移频电码化电路,可使用叠加、预叠加两种方式。

8、电气化车站不通过牵引电流的轨道区段,发送端及接收端轨道变压器采用GM·BG-150型。

非电化车站的轨道区段采用GM·BG-150型轨道变压器。

9、电化区段的轨道接续方式应采用焊接。

当条件暂不具备,可采用塞钉式钢轨接续线,但必须设双套。

扼流变压器及高压脉冲电抗器的钢轨连接线必须采用等阻连接线。

10、为解决第三轨存在时失去列车分路检查的安全隐患,应优先选择高压脉冲电抗器加GM·BG-150型变压器方式,用电抗器代替扼流变压器。

11、交流电化区段轨道电路送、受电端均需设置多次开关,非电化区段轨道电路不设多次开关。

12、接配线注意电磁兼容原则。

13、其他有关问题应与设规、技规一致。

三、电缆

1、对送、受电端电缆类型无特殊要求,仅在移频电码化区段,发送传输移频机车信号信息的电缆应满足传输移频信息的要求。

2、机械室室外送、受电端变压器电缆长度不大于1KM。

3、当轨道电路采用分散设置时,从机械室向外送至现场的电源电压允许最大压降为30V,计算电缆总线时,每台按350毫安计算。

4、送至室外的送、受电端电缆芯线,允许同设于一根电缆中,但不得设于同一芯组中。

5、脉冲发送端限流电阻和电缆环阻之和不得小于10欧姆。

四、电源

1、高压脉冲轨道电路使用工频220V电源,每个发码器功耗为60瓦(功率因数0.8)自带稳压。

2、设计时应计算全站轨道电路所需总容量,如在现有大、中、小型电源屏所供给的容量范围内,则采用现有的各类电源屏,每个发码器电流按脉冲电流的平均值350毫安计算。

3、电源屏类型如下:

⑴、Ⅰ型大站电源屏

轨道电源AC220V24A。

分四束(8A,8A,4A,4A)供轨道发码器使用。

能供给全站56个以下发码器用。

⑵、Ⅱ型大站电源屏

轨道电源AC220V45A。

分四束(15A,15A,7.5A,7.5A)供轨道发码器使用,能供给全站有100个以下发码器用。

⑶、Ⅰ型中站电源屏

轨道电源AC220V15A。

分两束(7.5A,7.5A)供轨道发码器使用,能供给全站有42个以下发码器用。

⑷、Ⅱ型中站电源屏

轨道电源AC220V15A。

分三束(5A,5A,5A)供轨道发码器使用,能供给全站有42个以下发码器用。

⑸、小站电源屏

轨道电源220V10A。

能供给全站28个以下发码器的轨道电源用。

对大、中站轨道电路的设计,应按咽喉使用各束电源。

尽量做到电源负载的平衡使用。

五、可供选用的各种轨道电路类型

1、A型:

电气化区段四线制高压脉冲与ZPW2000A双叠加轨道电路(高压脉冲发码器分散设置)

A1—为高压脉冲电抗器+轨道变压器方式

A2—为扼流变压器方式

说明:

对于轨面电压要求高的区段应选择A型,即高压脉冲发码器分散设置;对于存在迂回回路的区段,建议采用A1型。

2、B型:

电气化区段二线制高压脉冲与ZPW2000A双叠加轨道电路(高压脉冲发码器集中设置)

B1—为高压脉冲电抗器+轨道变压器方式

B2—为扼流变压器方式

3、C型:

电气化非电码化双轨条高压脉冲轨道电路(高压脉冲发码器分散设置)

C1—为高压脉冲电抗器+轨道变压器方式

C2—为扼流变压器方式

说明:

对于存在迂回回路的区段,建议采用C1型,对于电气化车站能够保证侧线“一头堵”设计的,建议采用C2型。

4、D型:

电气化非电码化双轨条高压脉冲轨道电路(高压脉冲发码器集中设置)

D1—为高压脉冲电抗器+轨道变压器方式

D2—为扼流变压器方式

5、E型:

电气化非电码化单轨条高压脉冲轨道电路

E1—为发码器分散设置

E2—为发码器集中设置

说明:

对于车站牵出线、安全线、尽头线等牵引回流较小的短区段(200米以内),建议采用不使用扼流的E型电气化单轨条高压脉冲轨道电路以节约成本。

6、F型:

非电化高压脉冲与ZPW2000A双叠加轨道电路

F1—为发码器分散设置(四线制)

F2—为发码器集中设置(二线制)

7、G型:

非电化非电码化高压脉冲轨道电路

G1—为发码器分散设置

G2—为发码器集中设置

8、H型:

电气化区段高压脉冲与ZPW2000A双制式轨道电路

H1—为发码器分散设置(四线制)

H2—为发码器集中设置(二线制)

9、J型:

二线制高压脉冲叠加国产移频轨道电路

J1—非电气化方式

J2—电气化扼流变压器方式

J3—电气化高压脉冲电抗器+轨道变压器方式

六、轨道电路室内设备

1、轨道电路发送架(集中设置时采用)

该架全部为轨道电路发送设备。

全架共设八层托架,每层可放四个发码器,全架总容量为32个。

托架零层相应设二块四柱端子板,分别引入二束轨道电路电源,一束供四层发码器用。

另外设置八块十八柱端子板,对应每层发码器用。

零层端子设于综合架上部或下部均可,订货时予以说明。

2、轨道接收架

该架全部为轨道电路接收设备。

全架共分九层,每层装设四套接收设备。

全架容量为36套设备。

每层接收设备按组合设计,接收组合通过侧面端子与外部连接。

该架仅需KZ电源也相应设置零层端子(一块四柱,一块十八柱端子板)。

3、接发综合架

该架设四层发送设备,四层接收设备。

按接,发交替设置。

可按轨道区段送、受对应设计。

便于维修及查找故障。

零层除KZ电源端子、发码器交流220V电源端子外,需设3个18柱端子与四个发码器一一对应。

4、轨道缓吸继电器零碎组合

用于接收组合在每套接收设备内部增加了使轨道复示继电器缓吸1~1.5秒的阻容盒。

5、ZPW-2000A隔离匹配盒架(集中设置时采用)

该架全部为轨道电路电码化或双制式的隔离设备,全架共设八层托架,每层可放4个隔离匹配盒和4个抑制器(一个一送一受、一个一送三受)。

6、高压脉冲轨道电路测试盘。

除以上5种定型外,在施工设计中还可以根据站场实际情况按组合单元形式拼凑于一个组合架上,向工厂提出图纸订货。

七、有关设计的其他问题

1、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原则中的各项要求进行设计

2、对轨道电路的头、尾脉冲极性、同名端及扼流变压器、轨道变压器,同名端端子在设计中必须正确连接,不得反接

3、因电化区段的轨道复示继电器缓吸,为保证停电恢复后的安全,对6502电气集中车站,应将电源组合中的轨道停电继电器(DGJ)改为缓吸3秒的时间继电器。

4、对发码器的限流电阻,设计时暂时按20欧姆连通有关端子。

工程开通中根据轨道电路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阻值加以固定。

根据轨道电路长度决定电缆芯线允许电阻时,应将发码器限流电阻20欧姆包括在内。

5、对扼流变压器、轨道变压器,设计时均按标准图给出端子配线。

待工程施工时根据实际情况,按调整表固定端子。

6、对轨道接收组合仅给出了译码器及轨道继电器至外部链接的侧面端子。

设计时应根据不同类型的轨道区段正确接译码器有关端子连线。

7、当在设计中遇到下列问题时,轨道电路应按分散式设计。

a、道床电阻不满足本制式技术标准,略低于0.6欧姆·公里。

b、轨道电路长度较长,略大于规定极限长度。

c、轨道电路长度较长,送电端离信号楼大于1KM时。

八、高压脉冲其它相关资料

1、高压脉冲调整、维护手册。

2、高压脉冲使用、安装、检验标准。

3、高压脉冲轨道电路图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