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考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5648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07 大小:278.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级建造师考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7页
一级建造师考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7页
一级建造师考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7页
一级建造师考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7页
一级建造师考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7页
一级建造师考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7页
一级建造师考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7页
一级建造师考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7页
一级建造师考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7页
一级建造师考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7页
一级建造师考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7页
一级建造师考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7页
一级建造师考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7页
一级建造师考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7页
一级建造师考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7页
一级建造师考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7页
一级建造师考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7页
一级建造师考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7页
一级建造师考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7页
一级建造师考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7页
亲,该文档总共30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级建造师考点.docx

《一级建造师考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级建造师考点.docx(30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级建造师考点.docx

一级建造师考点

一级建造师考试

市政工程实务

2012年版

看书笔记

(知识点+教材案例+历年真题)

 

考试说明

一、单选题(20题×1分=20分)

范围:

技术部分(道、桥、管道;轨道交通、给排水;垃圾场、园林绿化)

对象:

(1)概念(指。

;作用是。

(2)分类(由。

组成;划分为。

;由。

构成)

(3)特点、特征(比较*与*)

(4)技术要求(做法、标准:

应。

;不正确的是。

)(含数字题4~5)

考法:

题干():

正确/错误说法

选项:

A、B、C、D:

是非题

做题思路:

正选肯定选项:

对有印象的知识点

反选错误选项:

对印象模糊的知识点(排除2个选项;比较2个选项)

答题形式:

题单标注→填卡

要求10~15分

二、多选题(10题×2分=20分)

范围:

技术部分(道、桥、管道;轨道交通、给排水;垃圾场、园林绿化)

10题=8技术+1管理+1法规

对象:

(1)分类(由。

组成;划分为。

;由。

构成)

(2)特点、特征(比较*与*)

(3)技术要求(做法、标准:

应。

;不正确的是。

)(一般无数字题)

考法:

题干():

正确/错误说法

选项:

A、B、C、D、E:

是非题

做题思路:

先选肯定选项:

1~2个以上

排除错误选项:

1~2个

对印象模糊的选项(比较后有把握——选择;比较后模糊——放弃)

答题形式:

题单标注→填卡

要求10分

三、案例题(3题×20分+2题×30分=120分)

出题型式:

(1)项目工程背景:

道、桥、管道;地铁、给排水水池——部位、结构、条件

(2)项目行为背景:

做法(某项目部。

(3)问题:

4或6小题(对应项目行为背景)

范围:

技术部分{道、桥、管道;轨道交通(车站)、给排水(水池结构);垃圾场、园林绿化}中的技术要求1个小题(重点掌握道路、桥梁、管道)

管理部分(质量、进度、安全;成本、合同、现场、施组;投标、造价、资料)

3或5个小题

对象:

(1)做法正确与否?

原因;正确做法;后果

(2)做法是否全面?

补充内容

(3)做法是否恰当?

进行调整(关于行为人、时间、方式、程序顺序。

(4)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措施、需作的工作)

(5)直接回答(原则、要求、规定、程序)

做题思路与答题形式:

按顺序;写编号

题单草拟要点

题纸答题(框线以内)

——先看问题对应找背景;对照考试用书中的知识点要求。

——先答是非判断;再答说明部分

——要求:

一问一答,有问必答;写出关键词;本知识点答全

要求75分

四、讲解方法

精讲:

基本点(具有一定的覆盖度,应看2遍以上)

习题:

检验程度(要求>100分)

 

1K410000市政公用工程技术

1K411000城镇道路工程

1K411010城镇道路工程结构与材料—--全选择题

1K411011掌握城镇道路分类与分级

一、城镇道路分类

●分类方法:

按地位——快速路、主干路、次千路及支路;

按对交通运输作用——全市性道路、区域性道路、环路,放射路、过境道路等;

按运输性质——公交专用道路、货运道路、客货运道路等;

按根据环境——中心区道路、工业区道路、仓库区道路等。

●以地位、交通功能、服务功能——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与支路。

快速路——交通功能,大容量、长距离、快速交通的主要道路。

主干路——交通功能为主,道路网的主要骨架。

次干路——区域性的交通干道,交通集散服务,兼有服务功能。

支路——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

二、城镇道路分级

●除快速路外

●根据城市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等分为I、Ⅱ、Ⅲ级。

●不同级别的设计速度是不同的。

三、城镇道路路面分类

●按结构强度

高级路面——适用于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水泥混凝土30年、沥青混凝土15年)

次高级路面——城市次干路、支路(沥青贯入式碎石、沥青表面处治)

●按力学特性分类

柔性路面—荷载作用下弯沉变形较大、抗弯强度小,它的破坏取决于极限弯拉强度,代表是各种沥青类路面。

刚性路面—板体作用,抗弯拉强度大,弯沉变形很小,它的破坏取决于极限垂直应变和弯拉应变,代表是水泥混凝土路面。

1K411012掌握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特点

一、结构组成

(一)基本原则

(二)路基与填料

●路基断面形式

路堤——路基顶面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

路堑——全部由地面开挖出的路基(又分重路堑、半路堑、半山峒三种形式);

半填、半挖——横断面一侧为挖方,另一侧为填方的路基。

●路基填料

高液限黏土、高液限粉土及含有机质细粒土,不适用做路基填料。

(三)基层与材料

●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主要承受车辆荷载的竖向力。

●常用的基层材料

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包括石灰稳定土类基层等(带稳定字的)

嵌锁型和级配型材料——如泥灰结碎石、级配碎石路面

(四)面层与材料

●高等级沥青路面面层可划分为磨耗层、面层上层、面层下层,或称之为上(表)面层、中面层、下(底)面层。

●沥青路面面层类型

热拌沥青混合料(HMA)——含SMA(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和OGFC(大空隙开级配排水式沥青磨耗层)等。

冷拌沥青混合料——

温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在120~130℃时拌合

沥青贯入式——次干路以下路面层,厚度不宜超过l00mm。

沥青表面处治面层—改善碎(砾)石路面的作用。

二、结构层与性能要求

●路基——整体稳定性、变形量控制

●基层——应具有承载力和较大的刚度;抗冲刷能力和抗变形能力,坚实、平整、稳定性好。

不透水性好。

●路面——直接同行车和大气相接触的层位,承受行车荷载引起的竖向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

路面适用指标:

承载能力、平整度、温度稳定性、抗滑能力、透水性、噪声量

1K411013掌握水泥混凝土路面构造特点

一、构造特点

(一)垫层

●季节性冰冻地区——防冻垫层(砂、砂砾材料);水文地质条件不良、湿度较大——排水垫层(砂、砂砾材料);不均匀沉降或变形——半刚性垫层(低剂量水泥、石灰等无机结合稳定粒料或土类材料)。

●垫层的宽度应与路基宽度相同,最小厚度为150mm。

(二)基层

●特重交通——贫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重交通——水泥稳定粒料或沥青稳定碎石;中、轻交通——水泥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或级配粒料。

●基层的宽度-比面层最少宽出

300mm(小型机具施工时)或500mm(轨模或摊铺机施工时)或650mm(滑模或摊铺机施工时)。

(三)面层

●分普通(素)混凝土板、钢筋混凝土板、连续配筋混凝土板、预应力混凝土板,我国多采用普通(素)砼板

●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抗冻性),表面抗滑、耐磨、平整。

●采用刻槽、压槽、拉槽或拉毛等方法形成一定的构造深度。

二、主要原材料选择

●水泥——快速路、主干路应采用道路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出厂期超过三个月或受潮的水泥,必须经过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碎砾石不得大于26.5mm;碎石不得大于31.5mm;砾石不宜大于19.0mm;钢纤维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9.0mm。

●砂——海砂不得直接用于混凝土面层。

●外加剂

●钢筋

●胀缝板——厚20mm,经防腐处理。

●填缝材料——宜加入耐老化剂。

1K411014熟悉沥青混合料组成与材料

(一)材料组成

●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复合材料,主要由沥青、粗骨料、细骨料、矿粉组成,有的还加入聚合物和木纤维素拌合而成的混合料的总称。

(二)基本分类

●按材料组成及结构——连续级配、间断级配混合料。

●矿料级配组成——密级配、半开级配、开级配混合料。

●按公称最大粒径——特粗式(公称最大粒径大于31.5mm)、粗粒式(公称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26.5mm)、中粒式(公称最大粒径16mm或19mm)、细粒式(公称最大粒径9.5mm或13.2mm)、砂粒式(公称最大粒径小于9.5mm)沥青混合料。

●按生产工艺——热拌沥青混合料、冷拌沥青混合料、再生沥青混合料等。

(三)结构类型

●嵌挤原则构成和按密实级配原则构成的两大结构类型。

●结构组成三种形式——密度ρ、空隙率W、矿料间隙率VMA不同

密实一悬浮结构:

较大的黏聚力c,但内摩擦角φ较小,高温稳定性较差。

骨架一空隙结构:

内摩擦角φ较高,但黏聚力c较低。

沥青碎石混合料(AM)和OGFC排水沥青混合料。

骨架一密实结构:

内摩擦角φ较高,黏聚力c也较高。

沥青玛谛脂混合料(简称SMA)是这种结构典型代表。

二、主要材料与性能

(一)沥青

●粘结性——抵抗变形的能力即沥青的黏度。

对高等级道路,夏季高温、重载交通用稠度大的沥青;对冬季寒冷、交通量小的道路宜选用稠度小的沥青。

●感温性——黏度随温度变化的感应性。

表征指标是软化点、针入度指数(PI)。

●耐久性——老化后沥青的质量变化、残留针入度比、残留延度(10℃或5℃)等。

●塑性——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而不被破坏的能力,即反映沥青抵抗开裂的能力。

改为10℃延度或15℃延度。

在冬季低温或高、低温差大的地区,要求采用低温延度大的沥青,

●安全性

(二)粗骨料

●城市快速路、主干道路表面层粗骨料压碎值不大于26%,对沥青的黏附性应大于或等于4级。

(三)细骨料

●沥青混合料中天然砂用量不宜超过骨料总量的20%,SMA、OGFC不宜使用天然砂。

(四)矿粉

●城市快速路、主干道的沥青路面不宜采用粉煤灰作填料。

(五)纤维稳定剂

●不宜使用石棉纤维。

250℃高温条件下不变质。

三、热拌沥青混合料主要类型

●普通沥青混合料AC——城市次干道、辅路或人行道等。

●改性沥青混合料——较高的高温抗车辙的能力、低温抗开裂的能力、耐磨耗能力和延长使用寿命。

城市主干道和城镇快速路。

●改性(沥青)SMA——采用改性沥青,材料配比采用SMA结构形式。

高温抗车辙的能力、低温抗开裂和水稳定性好、快速路、主干路。

1K411015了解沥青路面材科的再生应用

一、再生目的与意义

(一)再生机理

●旧沥青路面材料的再生,关键在于沥青的再生。

(二)再生效益

二、再生剂技术要求与选择

(一)再生剂作用

●调节过高的黏度并使脆硬的旧沥青混合料软化,便于充分分散,和新料均匀混合。

(二)技术要求

●具备适当的黏度;

●良好的流变性质;

●具有溶解分散沥青质的能力;

●具有较高的表面张力;

●耐热化和耐候性

三、再生材料生产与应用

●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可采用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马歇尔试验方法。

●再生剂选择与用量的确定应考虑旧沥青的黏度、再生沥青的黏度、再生剂的黏度等因素。

1K411020城镇道路路基施工

1K411021掌握城镇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本条介绍了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的特点、施工程序、施工要求及质量检验的要点。

一、路基施工特点与程序

(一)施工特点

●路基施工以机械作业为主,人工配合为辅;采用流水或分段平行作业方式。

(二)基本流程

1.准备工作

2.附属构筑物

●涵洞(管)等构筑物可与路基(土方)同时进行,地下管线施工必须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的原则。

3.路基(土、石方)施工

●开挖路堑、填筑路堤,整平路基、压实路基、修整路床,修建防护工程等。

二、路基施工要点(案例题知识点)

(一)填土路基

1.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冻土块或盐渍土。

粒径超过lOOmm的土块应打碎。

3.地面坡度陡于1:

5时,需修成台阶形式,每层台阶高度不宜大于300mm,宽度不应小于1.Om。

5.碾压前检查铺筑土层的宽度与厚度,最后碾压应采用不小于12t级的压路机。

6.填方高度内的管涵顶面填土500mm以上才能用压路机碾压。

(二)挖土路基

3.挖方段不得超挖,应留有碾压而到设计标高的压实量。

4.压路机不小于12t级,碾压应自路两边向路中心进行,直至表面无明显轮迹为止。

5.碾压时,应视土的干湿程度而采取洒水或换土、晾晒等措施。

6.过街雨水支管沟槽及检查井周围应用石灰土或石灰粉煤灰砂砾填实。

(三)石方路基

三、质量检查与验收

●主控项目——压实度和弯沉值

●一般项目——路基允许偏差和边坡等要求。

1K411022掌握城镇道路路基压实作业要点(案例题知识点)

●处理好压实机具、压实方法与压实厚度三者的关系,达到所要求的压实度。

一、路基材料与填筑

(一)材料要求

●填料的强度(CBR)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二)填筑

●填土应分层进行,填土宽度应比设计宽度宽500mm。

二、路基压实施工要点

(一)试验段

●试验目的主要有:

(1)以便确定路基预沉量值。

(2)合理选用压实机具;选用机具考虑因素有道路不同等级、工程量大小、施工条件和工期要求等。

(3)按压实度要求,确定压实遍数。

(4)确定路基宽度内每层虚铺厚度。

(5)根据土的类型、湿度、设备及场地条件,选择压实方式。

(二)管道回填与压实

●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不得使用压路机。

●覆土厚度不大于500mm对管道结构进行加固。

●覆土厚度在500~800mm保护措施。

(三)路基压实

●土质路基压实原则:

“先轻后重、先静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轮迹重叠。

”压路机最快速度不宜超过4km/h。

●夯击面积重叠1/4~1/3。

三、土质路基压实质量检查

1K411023热悉岩土分类与不良土质处理方法

一、工程用土分类

(一)工程用土分类

●分类指标——土颗粒组成、土塑性指标、土中有机质

(二)按照土的坚实系数分类——五类

二、土的性能参数

(一)土的工程性质

(二)路用工程(土)主要性能参数

含水量W;天然密度ρ;孔隙比e;塑限Wp;塑性指数Ip;液性指数IL;孔隙率。

三、不良土质路基处理方法:

●软土—天然含水量较高、孔隙比大、透水性差、压缩性高、强度低等特点。

常用的处理方法可采取置换土、抛石挤淤、砂垫层置换、反压护道、砂桩、粉喷桩、塑料排水板及土工织物等处理措施。

●湿陷性黄土—土质较均匀、结构疏松、孔隙发育,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土结构会迅速破坏。

处理采取换土法、强夯法、挤密法、预浸法、化学加固法等方法。

●膨胀土—具有吸水膨胀性或失水收缩特性的高液限黏土。

具有较大的塑性指数。

采取的措施包括用灰土桩、水泥桩;开挖换填、堆载预压。

其胀缩特性可使路基发生变形、位移、开裂、隆起等严重的破坏。

●冻土—增加路基总高度;选用不发生冻胀的路面结构层材料;隔温性能好的材料;防冻层厚度。

1K411024了解水对城镇道路路基的危害

一、地下水分类与水土作用

(一)地下水分类

●液态水有吸着水、薄膜水、毛细水和重力水,其中毛细水可在毛细作用下逆重力方向上升一定高度,在0℃以下毛细水仍能移动、积聚,发生冻胀。

●根据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又可将地下水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

二、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控制

(一)路基排水

●分为地面和地下两类——各种管渠、地下排水构筑物。

路基各种病害和变形的产生,都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湿和冲刷等破坏作用有关。

(二)路基隔(截)水

三、危害控制措施

1K411030城镇道路基层施工

1K411031掌握不同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特性

一、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

二、常用的基层材料

(一)石灰稳定土类基层

●石灰稳定土有良好的扳体性,但其水稳性、抗冻性以及早期强度不如水泥稳定土。

温度低于5℃强度几乎不增长。

●石灰稳定土的干缩和温缩特性十分明显,且都会导致裂缝。

●严格禁止用于高等级路面的基层,只能用作高级路面的底基层。

(二)水泥稳定土基层

●水泥稳定土有良好的板体性,其水稳性和抗冻性都比石灰稳定土好。

●容易干缩,低温时会冷缩,而导致裂缝。

●水泥土(水泥稳定细粒土)只用作高级路面的底基层。

(三)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基层。

二灰稳定土(石灰粉煤灰稳定土)

●二灰稳定土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板体性、水稳性和一定的抗冻性,其抗冻性能比石灰土高很多。

●二灰稳定土也具有明显的收缩特性,但小于水泥土和石灰土

●禁止用于高等级路面的基层,而只能做底基层。

二灰稳定土温度低于4℃强度几乎不增长,二灰中的粉煤灰用量越多,早期强度越低,3个月龄期的强度增长幅度也越大。

●二灰稳定粒料可用于高等级路面的基层与底基层。

1K411032掌握城镇道路基层施工技术(案例题知识点)

一、石灰稳定土基层与水泥稳定土基层

(一)材料与拌合

2.城区施工应采用厂拌(异地集中拌合)方式,不得使用路拌方式。

5.宜用强制式拌合机进行拌合,拌合应均匀,

(二)运输与摊铺

3.宜在春末和气温较高季节施工,施工最低气温为5℃。

5.雨期施工应防止石灰、水泥和混合料淋雨;降雨时应停止施工,已摊铺的应尽快碾压密实。

(三)压实与养护

2.摊铺好的稳定土应当天碾压成活,。

碾压时的含水量宜在最佳含水量的士2%范围内

3.由两侧向中心碾压;内侧向外侧碾压。

5.压实成活后应立即洒水(或覆盖)养护。

6.稳定土养护期应封闭交通。

二、石灰工业废渣(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碎石)基层(也可称二灰混合料)

(一)材料与拌合

4.拌合时应先将石灰、粉煤灰拌合均匀,再加入砂砾(碎石)和水均匀拌合。

(二)运输与摊铺

(三)压实与养护

1.混合料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为200mm,且不宜小于lOOmm。

3.禁止用薄层贴补的方法进行找平。

4.湿养,也可采用沥青乳化液和沥青下封层进行养护,养护期为7~14d。

三、级配砂砾(碎石)、级配砾石(碎砾石)基层

(一)材料与拌合

(二)运输与摊铺

2.宜采用机械摊铺且厂拌级配碎石,级配砂砾应摊铺均匀一致,发生粗、细骨料离析(“梅花”、“砂窝”)现象时,应及时翻拌均匀。

(三)压实与养护

2.控制碾压速度,碾压至轮迹不大于5mm,表面平整、坚实。

可采用沥青乳化液和沥青下封层进行养护

1K411033了解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

一、土工合成材料

(一)分类

(二)功能与作用

●具有加筋、防护、过滤、排水、隔离等功能。

二、工程应用

(一)路堤加筋

(二)台背路基填土加筋

(三)路面裂缝防治

●玻纤网网孔尺寸宜为其上铺筑的沥青面层材料最大粒径的0.5~1.O倍。

土工织物应能耐170℃以上的高温。

(四)路基防护

(五)过滤与排水层

1K411040城镇道路面层施工

1K411041掌握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技术(案例题知识点)

一、施工准备

(一)透层与粘层

●基层表面喷洒透层油。

(液体沥青、乳化沥青做透层油)。

●双层式或多层式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面层之间应喷洒粘层油。

或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旧沥青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合料时,应在既有结构、路缘石和检查井等构筑物与沥青混合料层连接面喷洒粘层油。

●沥青混合料面层不得在雨、雪天气及环境最高温度低于5℃时施工。

(二)运输与布料

●沥青混合料上宜用篷布覆盖保温、防雨和防污染。

●不符合施工温度要求或结团成块、已遭雨淋现象不得使用。

●摊铺机前应有足够的运料车等候;对高等级道路,开始摊铺前等候的运料车宜在5辆以上。

●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100~300mm外空挡等候,避免撞击摊铺机。

二、摊铺作业

(一)机械施工

2.●1台摊铺机的铺筑宽度不宜超过6(双车道)~7.5m(三车道以上),通常采用2台或多台摊铺机前后错开10~20m呈梯队方式同步摊铺,两幅之间应有30~60mm左右宽度的搭接。

应避开车道轮迹带。

3.●预热熨平板使其不低于100℃。

4.●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摊铺速度宜控制在2~6m/min的范围内。

5.●摊铺机应采用自动找平方式。

下面层宜采用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

上面层宜采用平衡梁或滑靴并辅以厚度控制方式摊铺。

6.●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最低摊铺温度根据铺筑层厚度、气温、风速及下卧层表面温度。

三、压实成型与接缝

(一)压实成型

1.压实分初压、复压、终压,压实层最大厚度不宜大于100mm

3.压路机的碾压温度应根据沥青和沥青混合料种类、压路机、气温、层厚等因素经等因素经试压确定。

4.初压宜采用钢轮压路机静压1~2遍。

5.密级配沥青混合料(AC)复压宜优先采用重型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

对粗骨料为主(SMA、OGMC)的混合料,宜优先采用振动压路机复压。

层厚较大时宜采用低频大振幅,厚度较薄时宜采用低振幅。

6.终压应选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碾压不宜少于2遍,至无明显轮迹为止。

8.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路段上转向、掉头、加水或停留。

(二)接缝

1.上、下层的纵缝应错开150mm(热接缝)或300~400mm(冷接缝)以上。

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1m以上。

3.高等级道路的表面层横向接缝应采用垂直的平接缝,以下各层和其他等级的道路的各层可采用斜接缝。

四、开放交通

自然降温至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

IK411042掌握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技术

一、生产和运输

(一)生产

●通常宜较普通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温度提高10~20℃。

●改性沥青混合料宜采用间歇式拌合设备生产,具有添加纤维等外掺料的装置。

●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拌合时间应适当延长。

●贮存过程中混合料温降不得大于10℃,贮存时间不宜超过24h;改性沥青SMA混合料只限当天使用;OGFC混合料宜随拌随用。

二、施工

(一)摊铺

●宜使用履带式摊铺机。

摊铺温度不低于160℃。

●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摊铺速度宜放慢至1~3m/min。

(二)压实与成型

●初压开始温度不低于150℃,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应不低于90℃。

●宜用振动压路机和钢筒式压路机碾压,不宜采用轮胎压路机碾压。

●振动压路机应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不得采用轮胎压路机碾压,以防沥青混合料被搓擦挤压上浮,造成构造深度降低或泛油。

1K411043掌握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搅拌和运输

(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在兼顾技术经济性的同时应满足抗弯强度、工作性、耐久性三项指标要求;

●高温施工时,混凝土拌合物的初凝时间不得小于3h,低温施工时,终凝时间不得大于l0h;

(二)搅拌

1.搅拌设备应优先选用间歇式拌合设备

(三)运输

1.混凝土拌合物从搅拌机出料到运输、铺筑完成的允许最长时间应符合规定。

二、混凝土面板施工

(一)模板

1.宜使用钢模板,木模板直线部分板厚不宜小于50mm,每0.8~lm设1处支撑装置;弯道部分板厚宜为15~30mm,每0.5~0.8m设1处支撑装置。

(二)钢筋设置

(三)摊铺与振动

1.三辊轴机组铺筑混凝土面层

2.采用轨道摊铺机铺筑

3.采用人工摊铺混凝土——分两次摊铺时,上层混凝土的摊铺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且下层厚度宜为总厚的3/5。

(四)接缝

1.胀缝——设置胀缝补强钢筋支架、胀缝板和传力杆。

缝中不得连浆。

缝上部灌填缝料,下部胀缝板和安装传力杆。

2.传力杆的固定安装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端头木模固定传力杆安装方法,宜用于混凝土板不连续浇筑时设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