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无人区作者万东平.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5861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2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进无人区作者万东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行进无人区作者万东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行进无人区作者万东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行进无人区作者万东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行进无人区作者万东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行进无人区作者万东平.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行进无人区作者万东平.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行进无人区作者万东平.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行进无人区作者万东平.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行进无人区作者万东平.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行进无人区作者万东平.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行进无人区作者万东平.docx

《行进无人区作者万东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进无人区作者万东平.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行进无人区作者万东平.docx

行进无人区作者万东平

作者简介:

万东平,男,1990年生,内蒙古鄂尔多斯人,中国内地电视节目主持人、记者,曾就职于中央电视台经济新闻部《走基层》栏目、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我要上春晚》栏目、2015年进入西藏卫视,担任西藏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栏目主持人及记者。

 

行进无人区

我确信我没有遇到金丝牦牛,一只都没有...但我也确实幸运的一塌糊涂。

尼泊尔8.1级强震

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西藏多地受到影响。

我刚从甲竹林走出,那是西藏台的另一处办公地点,还没走几步,手机里就推送出了一则头条消息,忙不迭的打开,是尼泊尔发生大地震的消息,等我走到台里时,人们已经热议了起来,很多人都说震感明显,可是一时间也不清楚是怎样的一番天地,还没来得及喘气,已经是“天下大乱”的阵势了,我心急着,但也觉得没什么可以做的了。

下午台里召开了紧急会议,是与地震相关的,据说台里要派出几路记者前往灾区,对于这份拟定的名单,我心里早有“打算”,这必定与我无关,那时的我对于西藏电视台而言还是个“新人”,第一梯队的记者在会后简单办理手续就踏上了奔赴灾区的道路。

接下来是劈天盖地的关于地震的最新消息,记得当时昕哥朋友用微信从尼泊尔发来的一段房屋垮塌,栋折榱崩的视频,我们发到网上,再一转眼,点击量已经破万。

我年幼时,地震时有发生,父亲常年在外工作,只有我和母亲住在一个空荡荡的大砖院子,父亲走时做了高高的围墙,砌好的砖墙有近两米高,一来防盗,二来希望我们娘儿俩夜里不要害怕,等我稍长大些时,我已经可以顺溜的就从墙上攀爬进出了,身手算敏捷。

有两次地震发生在晚上,我还在睡梦中,母亲就一把拽着我亡命般跑出房门,母亲手里还紧紧地攥着我的小被子,那个被子现在还在老家的衣柜里,是一块黄格子和黑格子染成的被面儿做的,等我们跑出去时,震感已经消失,我也揉揉眼睛,看着妈妈,不知发生了什么。

“逃”到日喀则

小孩子是有“记忆”的,这样的记忆具有“选择性”,那时候我还是一个被母亲裹在被子里不会走路的婴儿,可母亲把我放在炕上,用小被子裹起来去姥姥家的场景至今萦绕脑海,先是铺好被子,然后把我放到被子上,左一折,右一掖,就把我“卷”好了,只留眼睛在外面,背着我就朝南边儿的姥姥家走去,那样的动作,那样的笑靥,那一缕垂在脸颊的头发,我永生难忘,只有那一帧画面是我记在脑海中的,其他的,在一到两岁间的事情没有任何记忆。

地震对于我是陌生的,听过无数的地震消息,但是没有亲历,我并没有直接的感触,直到在灾区那一次地震。

台里已经忙成了一锅粥,我悻悻的踱步在下班回去的路上,突然电话响了,由于昕哥上午刚刚跑了一条关于地震的新闻,还没成稿,他就因事离开了拉萨,只得喊我来完成,带我的摄像记者是君,虽有合作,但次数尚少,我们在西藏公安消防总队的大厅采访,听说他们次日就要运送一批救灾物资前往吉隆镇,我立刻打起了精神,几次三番表示想要同车抵达,能否“麻烦”行个方便。

对方的回复是:

“车辆是部队里的卡车,属辎重车辆,行驶速度有限,车里载了救灾物资以及灭火器,座位也有限,恐怕只能“委屈”我们轮班换位去卡车的货仓里坐。

”“那也可以啊”我和君异口同声的回答,当时所掌握的灾区受灾情况非常有限,我们也并不在报道团队的记者名单里,我们决定主动请求上级前往灾区。

当天下午,返回甲竹林,旦平总监恰巧在那里办公,我怔怔的走进屋子,还担心着会不会被否决,旦总先开口说了话,“有事情?

”哦,哦旦总,我们,我和君想去灾区,我们不需要台里的车,也不需要经费,我们坐物资车去,我懦懦的回答着,旦总伏案而起,“考虑好了,那里很危险”,看样子是“同意了”,我们欣喜万分,走时旦总再三嘱咐注意安全,要充分发挥记者的作用,及时报道。

有了这样的“表态”心中反而忧心忡忡了起来,不知接下来能不能做好,总之已经决定,已是驷马难追,覆水难收了,火速打包好需要的衣物准备出发隔日出发。

那一夜,台里的大采访编辑部也应运而生了,机房里演播厅里人头攒动,西藏台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直播,第一次实现了全天多档新闻节目的直播,第一次采用藏汉同声传译的播出形式,第一次开通全天候的滚动直播,后来在地震报道结束后的一次大会上,王跃华台长曾自豪的说,我们是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警醒才开始了我们的直播,我们的这次突破至少让我们进步了20年,推前到约20年前,央视刚刚开始了直播,首先开始直播的就是央视中文国际频道,20年后的今天,我们西藏台也做到了,而且是飞速的跨越,超乎想象的跨越。

临行前一夜,风更冷了,似乎提醒我要多带些衣物。

拍摄完抗震救灾宣传短片后卸了妆就往拉鲁桥走去。

翌日,我们跟随者西藏公安消防总队的物资运送车辆出发了,除了灭火器还有一些时新的蔬菜,都被放到了车后的车篷子里,篷子后是逐渐远去的拉萨。

首站到达的是日喀则,嚼了几口馒头充饥后,给车子加满了油,继续出发,出门在外,没几个人喜欢等待,况且在这样的大事面前,早已如坐针毡,前前后后几公里之外都是运送物资的车辆,总觉得盼也盼不到,这什么时候才可以到达啊?

我低沉的说着,开车的官兵说这才刚开始,还早着呢,至少需要两三天,第二天下午时分终于到达了拉孜,回想起来那真是煎熬的两天,其道路坎坷和突发状况之频繁胜出我们预测百倍。

晚上在拉孜的一家宾馆住了下来,进去房间再转身关门都难,没水没暖,冻得直打冷颤,半夜里君喊我三次,他已经在电脑前“啃”稿长达5个小时了,本来我已写好,他还是再三表示要自己写,他写时我还必须要在他旁边看着,不“许”睡觉,等我第三次过去时已经是凌晨4点,他的文字并没比刚才多几个,空格向后挪了挪,香烟一支接着一支吸,屋子里乌烟瘴气一团糟。

缀了花的字

经过两夜这样的“坐看写稿”我已经乏困不堪,我也曾多次劝言,稿子的时效性重要,有新闻就要及时发,只要在信息准确无误的情况下,越快越好,他似乎没有意会我的意思,仍旧连夜“赶稿”,夜夜不寐,食不知味,往往晚上是什么样子,早上醒来稿子还是什么样子,并没什么变化,一味的在那里自我纠缠,有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决心在,定是要给每个文字都缀上一朵花才行,是对于地震报道过于“小心谨慎”了?

神经都要出裂缝了,经过这样的“折磨”我已困不成“君”,坐在车上打着盹儿,君依旧精神抖擞的扯着我的衣服说着这说着那,而我则完全“沉醉”在睡梦中,任凭脑袋在窗户上猛撞,也没空抬头看他,君依旧本着那样的“精神”连连叫我,最后,我“申请”到蔬菜篷子里坐着,即便是那样,裹着军大衣,抱着圆白菜、茄子依旧睡得死去活来。

第三日上午,困倦消散,望着窗外,一片的冷清,不时看到藏野驴在地上啃食着什么,连日来的“苦口婆心”,君已累瘫,靠着靠背呼呼大睡。

险境风光

车子行走在马路中央,看到这样荒凉的无人区,我自问,这样的公路是如何修成的?

投入多少人力,多少物力?

当时修路工人在何处落脚过夜?

柏油马路笔直的漫延进雪山脚下,对面的雪山与白云混混沌沌,分不清云是什么云,山是什么山,山上簇团着一团雾气,久久不散,在山的脊背处,山体露出本来的颜色。

再行至另一座小山上,是成群的野牦牛低头寻觅着,亘古连绵的山川起起落落,野牦牛摇着尾巴,四下无人管理,盼望着可以再看到几只金丝牦牛才好,据说能碰到金丝牦牛的人都能交到好运,只是金丝牦牛生活在海拔5000多米的山岭上,存在的头数仅有300头左右,极为罕见珍贵,海拔渐渐高了起来,最后又低了下来,有一段路几乎被残雪覆盖,只有公路中间是可见的,纵深向前,其他一片惟余莽莽,天地上下滔滔而来是飞舞飘落的雪花,无限风光在险境,越是高越是陡峭的雪山上越是可以看到别样风景,每一眼看到的都不同,都是绝版,转瞬即逝。

无人区

黑山头下是粼粼波动的水,旁边长满了黄色的草,草尖儿微黄,根部含绿,看上去蓬松质软。

行至陡处,再看刚才的景色,已经消散不见了,云朵压垮了山顶!

一团的白,一片蓝色的水,湖水蜿蜒肃静,似蛇形一直螺旋状低矮下去。

始龀之年,舅舅曾带着我外出捉野兔,也是这样平坦宽阔的草地,夏天的草长的齐膝高,我们与兔子赛跑,还在兔子窝附近布满罝,等待第二日早上去拿兔子,有时候头夜下套,第二天就能收获好几只,晾干了再用酱腌渍干炸着吃,那是过年必有的一道上等菜肴,也有时运气不佳,去时落网的兔子只剩下半副身子,其余的不知去向,血淋淋的挂在细铁丝上。

无人区风光

飞跃雪山

翻越嘉措拉山时我们近乎尖叫,死死的拉着车门上方的把手,车子行走在陡峭的悬崖边上,稍有不慎就会滑下雪山,那是万丈深渊,车的一侧是雪山,另外一侧全部是望不到底的洞,道路狭窄,只能容下一辆车子行走,雪山上积雪不化,在雪山的崖壁上倒挂着无数的冰柱,冰柱上还结着一撮儿冰毛,轱辘下的雪已经化成了雪水,车轮两边还躺着两排的冰棱,紧紧地和车轮镶嵌在一起,上下行的车辆都要在这里暂停,见到我们要上行爬坡,对面的车辆都停了下来,车子已经熄火了,官兵怎么都打不着火,只能和其他运送物资车辆借油,天空中不时有直升机盘旋而过,飞行高度不高,就在我们头顶,振聋发聩。

车子靠山的一侧都是倒下的雪堆,像是车子震落的,也有可能是地震时震垮的雪,我们上行,一路记者下山,有人远远的在向我们招手,我们走上去,他们走将来,是同事,样子和在拉萨时大不相同,似如初见,整个人都被厚厚的衣物绑起来,臃肿不堪,有时间修剪视频,却没时间修理胡茬儿,其中的一个记者是我校友,下山前一再说到达吉隆镇后一定要买一双耐糙的鞋子,吉隆沟非常的潮湿,加上雪水融化,他们的鞋子都被浸在雪水里,结成了冰,脸上红一块紫一块,整个人都颤栗了起来,匆匆告别,我们继续向山上进发,翻过雪山就是吉隆县,吉隆县城距离我们要去的吉隆沟还有一段行程。

嘉措拉山

越来越近了,心中惶惑,我坐在敞篷的后货仓,汗毛竖立,冻的缩成一团,军大衣已经从头裹到了脚,口中的热气直扑,愈加觉得空气清凉入骨。

欢乐村

吉隆一名的得来经过与内蒙古鄂尔多斯一名的得来颇为相似,相传,成吉思汗行军至今鄂尔多斯一带时见水草肥美,便安营扎寨,作为行军的宫帐,并取名为鄂尔多斯,吉隆这一名字亦由来已久,在吐蕃王朝时期,当时的赞普赤祖德赞非常仰慕有识之士,8世纪,藏传佛教的创建者莲花生大师曾数次被赤祖德赞邀请入藏讲授佛法,莲花生大师被赤祖德赞的盛情所感动,并入藏传授佛法,在尼泊尔到拉萨的途中,莲花生大师行至吉隆时见这里山谷清幽,美不胜收,便取名为“吉隆”,吉隆藏语意为“欢乐村”,吉隆沟是日喀则地区喜马拉雅五条沟中最靠西的一条沟,虽然远,但海拔很低,开车的官兵还笑着说:

“你们可以好好去那样的天然“氧吧”去吸氧了,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可你们记者也真是不容易,要活脱脱的遭这样的罪”,我抿嘴一笑,颧肌僵硬的抽搐几下,就把头缩到了大衣里,只留缝隙窥视着远处,西藏的雪干净的一尘不染,很多官兵都把它取来喝,曾在北京时也见过雪,没有这样的洁白,近日再听雪降京城,都染上了黑色和黄色的污物,不十分干净。

初到吉隆沟,我们先住在了消防总队的宿营车里,宿营车外有几口大锅,锅里都盛满了水,用大石头架着,炊事班的官兵们把地震后被石块折断的树干捡了来,当做柴火来烧。

第一天刚至吉隆,消防官兵就将运送而来的一批灭火器发放到了群众的手里,吉隆沟的南头有一座小山,站在上面就可以俯瞰整个吉隆沟的安置区,蓝色的临时帐篷一顶挨着一顶,除了蓝色都是一排排的中国红,在我们到达前,这些国旗就已经被灾区群众插在了自家的帐篷上,帐篷区处在地势低洼处,路面湿漉,帐篷区的西南是一座山,小镇在地震的余波中依旧挺起健壮的脊背,呈出绝美雪景,如果可以登上那座山,也是不逊色于冰雪奇缘的秘境之旅。

安置点人头攒动,有些帐篷还在紧张的搭建当中,起初,生火做饭不易,镇上统一安排了饭菜发放点,三四个志愿者从凌晨开始忙碌,准备一日三餐,一天就能用掉300斤的大米,近100斤的蔬菜,随着安置点的生活设施的日益完善,人们开始在帐篷外生火做饭,但也极不安全,帐篷搭建的密度大,一旦发生明火火灾将会给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我们抵达之初,很多当地的居民不顾劝说偷跑到倒塌的屋子里去取回贵重物品,官兵得知后,责备之余也无奈,多是理解,舍生进入废墟中,在泥巴中拾起村民要找的东西,一仰一俯之间传递着那份感动与温存,官兵把牧家的牦牛等牲畜统一安置到帐篷区的东头,大灾后的安置区处处是感人至深的表情,在一个帐篷边,有一个解放军战士怀里抱着一个藏族小女孩,旁边还有几个官兵给篝火添加木柴,火上架着一个大水壶在热水,干柴噼里啪啦作响,火星升腾,小女孩在官兵的身边含羞嬉笑,淡淡的高原红上还有鼻涕痂,清癯消瘦的那个官兵用手为小女孩擦掉鼻涕,他们丝毫不知。

一个记者镜头已经在远处定格画面,一个记者的内心在灾区情绪的波荡中波涛汹涌,那样的场景刺眼夺目,浸润眼眶,平日里,我们是路人,大难面前,我们是亲人,行至人心深处的无人区,驱赶黑暗和阴霾,我们想为灾区的人们带来平和与信心,手中握着笔,写一则灾区表情,猛然发现,我们可以做的却很少。

灾区表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