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猜题卷四doc.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5927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7.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猜题卷四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名师猜题卷四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名师猜题卷四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名师猜题卷四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名师猜题卷四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名师猜题卷四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名师猜题卷四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名师猜题卷四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名师猜题卷四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名师猜题卷四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名师猜题卷四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名师猜题卷四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名师猜题卷四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名师猜题卷四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名师猜题卷四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名师猜题卷四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名师猜题卷四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师猜题卷四doc.docx

《名师猜题卷四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猜题卷四doc.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名师猜题卷四doc.docx

名师猜题卷四doc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共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需要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B.不需载体蛋白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

C.胞吐过程一定会产生分泌小泡与细胞膜融合

D.运输速率受温度影响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解析 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均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自由扩散和胞吞胞吐均不需载体蛋白,B错误;胞吐过程一定会产生分泌小泡与细胞膜融合,C正确;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胞吞胞吐的运输速率均受温度影响,D错误。

答案 C

2.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及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静脉注射血浆蛋白可以缓解组织水肿

B.葡萄糖、胰岛素和Na+都参与血浆渗透压的形成

C.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会引起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多

D.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

解析 静脉注射血浆蛋白,可以提高血浆渗透压,促进水分从组织液进入血浆,可以缓解组织水肿,A正确;葡萄糖、胰岛素和Na+都参与血浆渗透压的形成,血浆渗透压主要与离子和蛋白质有关,B正确;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引起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多,C错误;抗利尿激素只能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说明肾小管和集合管有抗利尿激素的受体,故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D正确。

答案 C

3.如图表示生物进化过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图表示生物界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B.该图说明地理隔离就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C.多样的后代物种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在进化过程中,灭绝和新物种形成一样重要

解析 该图表示生物界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A正确;该图不能说明地理隔离就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B错误;自然选择决定了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所以多样的后代物种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在进化过程中,灭绝和新物种形成一样重要,D正确。

答案 B

4.已知如图中1号男子的基因型为AaXBY,若1号男子与2号女子结婚后,所产生的e卵细胞与f精子受精,生育的3号孩子的基因型为AAXbY,i精子类型为(  )

A.AXBB.aXB

C.AYD.aY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3号孩子的基因型为AAXbY,因此可以确定e卵细胞为AXb,f精子的基因型为AY。

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4个精子两两相同,即图中i和h相同、g和f相同。

由于1号的基因型为AaXBY,g和f精子的基因型为AY,则i精子为aXB。

答案 B

5.下列生物学实验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均可用来拼接DNA片段

B.酿醋是利用有氧条件下,在醋酸杆菌线粒体内将糖类和酒精氧化生成醋酸

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需将酶与底物分别在设定的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

D.可利用灭活的农杆菌促进小鼠细胞融合,筛选获得杂种细胞

解析 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DNA片段,而DNA聚合酶是将单个脱氧核糖核苷酸连接到DNA片段上,A错误;醋酸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B错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需将酶与底物分别在设定的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再混合,保证反应温度为预设的温度,C正确;可利用灭活的病毒促进小鼠细胞融合,筛选获得杂种细胞,D错误。

答案 C

6.人的双生子中有同卵双生和异卵双生。

可通过双生子共同发病率的分析,研究人的某种疾病是否跟遗传有关。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同卵双生子的遗传物质基本相同,异卵双生子的遗传物质有差异

B.调查双生子中某疾病的共同发病率,通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C.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共同发病率都很高,则该病最可能是由环境引起的

D.同卵双生子共同发病率明显高于异卵双生子,则该病为遗传病的概率不大

解析 同卵双生子是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其遗传物质基本相同,异卵双生子是不同的受精卵发育而来,其遗传物质有差异,A正确;调查双生子中某疾病的共同发病率,通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B正确;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共同发病率都很高,则该病最可能是由环境引起的,C正确;同卵双生子共同发病率明显高于异卵双生子,则该病为遗传病的概率大,D错误。

答案 D

7.一个被15N标记的、含5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段,其中一条链中T+A占40%。

若将该DNA分子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3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DNA分子的另一条链中T+A占60%

B.该DNA分子中含有A的数目为400个

C.该DNA分子第3次复制时需要消耗1200个G

D.经3次复制后,子代DNA中含14N的单链占1/8

解析 DNA分子片段的一条链中T+A占40%,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另一条链中T+A也占40%,A错误;DNA分子片段的一条链中T+A占40%,则T+A也占该DNA分子碱基总数的40%,A=T=20%,该DNA分子中含有A的数目为500×2×20%=200个,B错误;据B中分析可知,G=C=30%,该DNA分子第3次复制时需要消耗500×2×30%×22=1200个G,C正确;经3次复制后,子代DNA中单链共16条,其中含14N的单链有14条,占总数的7/8,D错误。

答案 C

8.微生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HIV主要侵染人的T细胞,从而破坏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

B.黄曲霉菌产生的黄曲霉素可诱发细胞癌变,属于生物致癌因子

C.在无氧条件下,可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生物燃料——乙醇

D.细菌和霉菌等微生物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

解析 HIV主要侵染人的T细胞,从而破坏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A正确;黄曲霉菌产生的黄曲霉素可诱发细胞癌变,属于化学致癌因子,B错误;在无氧条件下,可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生物燃料——乙醇,C正确;细菌和霉菌等微生物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D正确。

答案 B

9.菠菜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材料,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用菠菜根尖成熟区细胞来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B.利用菠菜叶片为实验材料观察其叶绿体时,应撕取其稍带些许叶肉的下表皮用于观察

C.从菠菜叶中提取光合色素时,滤纸条上橙黄色色素带的宽度最大

D.观察菠菜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时,应在显微镜下找到呈正方形的细胞来观察

解析 菠菜根尖成熟区细胞可用来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A正确;在观察菠菜细胞的叶绿体实验中,应撕取菠菜叶稍带少许叶肉的下表皮用于观察,因为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所含叶绿体的数目少、个体大,便于观察,B正确;从菠菜叶中提取光合色素时,滤纸条上蓝绿色色素带的宽度最大,即叶绿素a的含量最多,C错误;根尖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D正确。

答案 C

10.果蝇的长翅和小翅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染色体均正常的小翅雌蝇、长翅雄蝇杂交,子代有211只长翅雌蝇,209只小翅雄蝇和1只小翅雌蝇。

下表中是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及育性,则子代中这只小翅雌蝇出现的原因不可能是(  )

性染色体组成

XX、XXY

XY、XYY

XXX、OY、YY

XO

发育情况

雌性、可育

雄性、可育

胚胎期致死

雄性不育

A.父本的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B.父本的性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未分离

C.母本的性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未分离

D.母本的性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未分离

解析 设控制果蝇长翅、小翅的基因分别为A、a,子代雄蝇只出现一种类型(小翅),说明母本为隐性个体,则亲本的基因型为XAY、XaXa。

子代中出现小翅雌蝇(XaXa或XaXaY),可能是父本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者是母本在减数第一次或第二次分裂后期,X染色体未分离所致。

答案 B

11.在某荒芜的盐碱地种植耐盐植物后,土壤中有机物含量、微生物种类均增多,土壤条件得到了改善,植被增加,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改善。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种植耐盐植物后,该盐碱地生物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

B.土壤中的微生物可能属于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

C.该盐碱地种植耐盐植物后,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升高

D.耐盐植物改善了土壤环境,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解析 种植耐盐植物后,该盐碱地生物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A正确;土壤中的微生物可能属于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B正确;该盐碱地种植耐盐植物后,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升高,C正确;耐盐植物改善了土壤环境,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错误。

答案 D

12.赤霉素和光敏色素能协调调节拟南芥主根的生长。

某小组用野生型拟南芥植株(WT)、光敏色素A(phyA)缺失突变体和光敏色素B(phyB)缺失突变体为材料,研究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多效唑(PAC)对拟南芥幼苗主根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光敏色素可能不参与黑暗条件下PAC调控主根生长的过程

B.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PAC调控主根生长的效果存在差异

C.phyB介导的光信号能增强PAC对主根生长的抑制效果

D.phyA介导的光信号对PAC调控主根生长的影响不明显

解析 全黑暗条件下,WT、phyA缺失突变体、phyB缺失突变体的主根相对长度差异不大,可能原因是光敏色素不参与黑暗条件下PAC调控主根生长的过程,A正确;比较两题图可知,光照和黑暗条件下,PAC调控主根生长的效果存在差异,B正确;phyB介导的光信号能减弱PAC对主根生长的抑制效果,C错误;phyB介导的光信号对PAC调控主根生长的影响比phyA的大,即phyA对PAC调控主根生长的影响不明显,D正确。

答案 C

13.甲基对硫磷是常见的农药污染物。

科研人员尝试改造并分离得到能够降解甲基对硫磷的微生物。

下列操作中不必需的是(  )

A.构建含有甲基对硫磷分解酶基因的表达载体

B.将甲基对硫磷分解酶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菌

C.用以甲基对硫磷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选择所需工程菌

D.提取工程菌的质粒并检测甲基对硫磷基因的含量

解析 要改造出能够降解甲基对硫磷的微生物,需要构建含有甲基对硫磷分解酶基因的表达载体,A正确;甲基对硫磷是一种含碳农药,故用以甲基对硫磷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选择所需工程菌,C正确;导入工程菌的目的基因为甲基对硫磷分解酶基因,故应提取工程菌的质粒并检测甲基对硫磷分解酶基因的有无,D错误。

答案 D

14.下列有关现代生物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转基因羊和克隆羊多利的培育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B.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都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C.试管牛和试管苗的培育都利用了细胞的全能性

D.脱毒草莓和转基因抗病毒草莓的培育都需要使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解析 克隆羊多利的培育是无性生殖,不能说明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合的障碍,A错误;动物细胞融合、植物体细胞杂交都利用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正确;试管牛和试管苗的培育都利用了细胞的全能性,C正确;利用植物的幼嫩的芽或茎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培育脱毒苗;转基因抗病毒草莓先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抗病毒基因导入植物细胞中,再经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培育获得抗病毒草莓,D正确。

答案 A

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5.(2019·淮安市调研)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双链DNA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的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几乎达10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非洲猪瘟病毒侵入猪体后,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

B.侵入猪细胞内的猪瘟病毒通过逆转录等过程进行自我复制

C.参与疫情现场处置的人员必须穿戴防护服以防止感染人

D.一旦发现患非洲猪瘟病的病猪必须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解析 淋巴因子可加强有关免疫细胞的功能,但不能与病毒直接结合;该病毒遗传物质是DNA,不会进行逆转录过程;病毒是专性寄生,根据“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双链DNA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的传染病”,可知该病毒在猪群体中传播,不会感染人体;一旦发现患非洲猪瘟病的病猪必须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以防止病毒在群体中的扩散。

答案 D

16.(2019·江苏四校联考)决定玉米籽粒有色(C)和无色(c)、淀粉质(Wx)和蜡质(wx)的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上,结构异常的9号染色体一端有染色体结节,另一端有来自8号染色体的片段。

下列有关玉米染色体特殊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异常9号染色体的产生称为基因重组

B.异常的9号染色体的产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发生

C.图2中的母本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这两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不能发生联会

D.图2中的亲本杂交,F1出现了无色蜡质个体,说明亲代母本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解析 9号染色体一端有来自8号染色体的片段,属染色体结构变异;异常的9号染色体的产生属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发生;图2中的母本的2条9号染色体有相同的片段可联会,故图2中的母本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这两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部分可发生联会;F1出现了无色蜡质个体,说明双亲都能产生cwx的配子,说明母本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答案 ACD

17.(2019·南京盐城一模)下图是科研人员培育矮秆抗病新品种小麦的两种方案。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育种涉及的原理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B.过程③通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C.过程④得到的矮秆抗病植株中纯合子占3/16

D.过程⑤是通过连续自交选种获得新品种

解析 图中①②③表示单倍体育种,①④⑤表示杂交育种,涉及的原理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过程③通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过程④得到的矮秆抗病植株中纯合子占1/3;过程⑤是通过连续自交,淘汰发生性状分离的个体,选种获得纯合的新品种。

答案 BC

18.(2019·南师大附中模拟)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维持血糖平衡,说明激素可催化糖原分解

B.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

C.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可显著提高ATP含量

D.饮用一定量的生理盐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不变,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也不变

解析 人体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引起心律加快,增加心输出量,进而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为身体活动提供更多能量,可见激素不是高能化合物,而是信息分子;进食后,食物中的糖类经消化吸收导致血糖浓度升高,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及其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原等生理过程而降低血糖浓度,激素不能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饥饿时,血糖浓度低,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更多的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与相应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进而促进靶细胞内的糖原分解,但胰高血糖素不具有酶的催化活性。

饮用一定量的生理盐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不变,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也基本不变。

答案 ABC

19.(2019·扬州一模)下列关于“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原理与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鸡血细胞液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使其吸水涨破,释放出其中的DNA

B.洗涤剂能瓦解细胞膜并增加DNA在氯化钠中的溶解度

C.调节NaCl溶液浓度至0.14mol/L,过滤后取滤液进行后续步骤的操作

D.用体积分数为95%的冷却酒精可以进一步纯化DNA

解析 动物细胞在蒸馏水中可吸水涨破,故向鸡血细胞液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使其吸水涨破,释放出其中的DNA;洗涤剂能瓦解细胞膜,但不能增加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DNA在0.14mol/L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最低,因此用蒸馏水将NaCl溶液浓度调至0.14mol/L时,应该除去滤液,保留析出物,对析出物进行后续步骤的操作;利用某些蛋白质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于DNA在酒精中的溶解度的原理,可以用体积分数为95%的冷却酒精进一步纯化DNA。

答案 AD

20.(2019·常州一模)现有两种固体培养基,已知其配制时所加的成分如下表,用这两种培养基分别去分离土壤中的两种微生物,它们适于分离的是(  )

成分

KHSO4

MgSO4

NaCl

CaSO4

CaCO3

葡萄糖

淀粉

甲培养基含量

0.02%

0.02%

0.02%

0.01%

0.5%

0.5%

2%

乙培养基含量

0.02%

0.02%

0.02%

0.01%

0.5%

A.甲培养基适于分离酵母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真菌

B.甲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自生固氮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自养型自生固氮菌

C.甲培养基适于分离自养型自生固氮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自生固氮菌

D.甲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共生细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共生固氮菌

解析 分析表格:

甲培养基中含有的葡萄糖和淀粉,可以作为碳源和能源,适于异养微生物生长;乙培养基中不含有机碳源,适用于自养微生物的生长。

两种培养基都不含氮源,说明这两种培养基只能培养具有固氮能力的细菌。

甲培养基中含有葡萄糖和淀粉,可以作为碳源和能源,由此推出该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的自生固氮菌;乙培养基中不含有机碳源,所以可用来分离培养自养型的自生固氮菌。

答案 B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4分)

21.(10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通常会产生某些次生化合物(例如有毒或会降低口味的物质)来阻止食草动物取食,食草动物也会通过积累变异最终使生理代谢发生改变来适应这些次生化合物,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

上述现象说明,信息传递能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科研人员在两块弃耕地中调查移除食草昆虫对植物群落的影响,这两块弃耕地的优势种群是加拿大一枝黄花,食草昆虫主要是营寄生的叶甲虫。

在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对实验地块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地块的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旺盛、数量稠密,但还需要统计加拿大一枝黄花下层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

结果表明:

叶甲虫能提高弃耕地中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叶甲虫所同化的能量的去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等。

答案 

(1)共同进化(1分)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1分)

(2)除去叶甲虫(答案合理即可)(2分) 丰富度(数量、种类、生物量等)(2分) 叶甲虫降低了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种群密度,扩大了其他植物的生长空间,增加了物种丰富度(2分)

(3)通过细胞呼吸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流入分解者、流入其天敌(答出两点即可,2分)

22.(9分)将植物暴露在过高的光照条件下,叶片会耗散掉吸收的过剩光能,以保护光合器官。

下图表示某阴生植物的光合放氧速率、过剩光能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其中虚线表示该植物光合速率不受任何限制时的理论上的光合放氧速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叶肉细胞中能吸收并转化光能的物质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__上,常用________法分离这些物质。

经过光合作用,吸收的光能最终被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可知,当光照强度大于200(μmol·m2·s-1)时,随着光照强度的升高,该植物对其所吸收光能的耗散量会________。

与阴生植物相比,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阳生植物光合作用所耗散掉的过剩光能________(填“较小”“相当”或“较大”)。

(3)强光下,激发态叶绿素会与氧分子反应形成单线态氧而损伤叶绿体,然而类胡萝卜素可快速淬灭激发态叶绿素,起保护叶绿体的作用。

缺乏类胡萝卜素的突变体的光合速率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类囊体薄膜(1分) 纸层析(1分)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1分)

(2)逐渐增大(2分) 较小(1分)

(3)较小(1分) 该突变体无法淬灭激发态叶绿素而使叶绿体受损(2分)

23.(7分)尾加压素Ⅱ(UⅡ)是目前已知的最强的能收缩血管的物质,有研究表明,UⅡ与糖尿病有密切的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胰岛素能加速组织细胞________________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某些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胰岛细胞抗体,这些抗体会使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血浆中胰岛素的浓度________(填“较低”或“较高”)。

(2)科研人员为研究UⅡ对经葡萄糖灌胃的大鼠血浆中胰岛素水平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

①将多只健康大鼠随机分组并注射较高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同时分别注射等量不同浓度的UⅡ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别于注射后0、15、30、60、90、120min,检测大鼠的血糖水平;于注射后0、60、120min,检测大鼠血浆中________的浓度。

(3)经研究发现,注射UⅡ组大鼠的血糖浓度较高,血浆中胰岛素的浓度较低。

他们进一步进行了实验:

培养大鼠的胰岛B细胞,用不同浓度的UⅡ处理,一段时间后将胰岛B细胞研磨破碎,检测研磨液中胰岛素的浓度、胰岛素mRNA的浓度。

做进一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摄取、利用和储存(1分,答全才能给分) 较低(1分)

(2)适量的生理盐水(1分) 胰岛素(2分)

(3)检测UⅡ是否会通过抑制胰岛素的合成从而降低血浆中胰岛素的浓度(检测UⅡ降低血浆中胰岛素浓度的机制、检测UⅡ是抑制胰岛素的合成还是抑制胰岛素的分泌)(2分)

24.(12分)某昆虫翅膀的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E和e、R和r)控制,当两种显性基因(E、R)同时存在时翅膀才表现出颜色,其余情况下均表现为无色。

现有甲(基因型为eeRR)、乙(基因型为EErr)和丙(基因型为eerr)三组昆虫,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以上述三组昆虫为材料,设计杂交实验来判断控制昆虫翅色的基因能否独立遗传。

(要求:

写出杂交实验思路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