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三防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5968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10.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通三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一通三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一通三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一通三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一通三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一通三防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一通三防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一通三防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一通三防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一通三防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一通三防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一通三防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一通三防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一通三防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一通三防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一通三防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一通三防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通三防试题.docx

《一通三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通三防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通三防试题.docx

一通三防试题

一通三防试题

D

25、矿内空气的主要成分是:

⑴氧气,约占20.96%;⑵二氧化碳,约占0.04%;⑶氮气,约占79%。

26、矿内空气主要有害气体有:

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氨、瓦斯、二氧化碳和氢气等。

《规程》对其浓度要求是:

一氧化碳0.0024%、二氧化氮0.00025%、二氧化硫0.0005%、硫化氢0.00066%、氨0.004%。

27、矿井内控制风流的设施,包括风门、风桥、(挡风墙)密闭墙、调节风门和调节风窗等,防止损坏造成风流短路,导致瓦斯事故。

28、扩散通风适用于在进风流中,长度不超过6米,入口宽度大于1.5米的峒室。

29、井下回采工作面,掘进中的煤巷和半煤岩巷的最低允许风速为0.25m/s;掘进中的岩巷和其它(通风行人)巷道的最低允许风速为0.15m/s。

30、每组风门不少于两道,通车风门间距不小于一列车长度,行人风门间距不小于5米。

进回风巷之间需设风门时同时设反向风门,开其数量不少于两道。

31、局部通风的风筒必须采用阻燃、抗静电风筒。

32、独头巷道大于6米的盲巷在24小时内必须进行封闭。

33、在皮带斜井和皮带巷防尘洒水管路中,每隔米应设一个三通阀门。

34、严禁使用3台以上(含3台)的局部通风机同时向1个掘进工作面供风。

35、局部通风机的通风方法可分为压入式、抽出式、混合式。

瓦斯喷出区域和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煤层的掘进通风方式必须采用压入式。

36、采区瓦斯的来源一般分为回采区、掘进区、采空区。

37、采煤工作面瓦斯抽放通常有本煤层抽放、临近层抽放、采空区抽放。

38、反向风门分为反风反向风门和防突反向风门两种。

39、充气式防火墙充的是压缩二氧化碳或氮气。

40、排放瓦斯三原则是断电、撤人、限量。

41、局部通风机恢复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只有在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米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

42、高突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三专两闭锁”指:

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电缆(线路),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

31、局部通风的风筒必须采用阻燃、抗静电风筒。

32、独头巷道大于6米的盲巷在24小时内必须进行封闭。

33、在皮带斜井和皮带巷防尘洒水管路中,每隔米应设一个三通阀门。

34、严禁使用3台以上(含3台)的局部通风机同时向1个掘进工作面供风。

35、局部通风机的通风方法可分为压入式、抽出式、混合式。

瓦斯喷出区域和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煤层的掘进通风方式必须采用压入式。

36、采区瓦斯的来源一般分为回采区、掘进区、采空区。

37、采煤工作面瓦斯抽放通常有本煤层抽放、临近层抽放、采空区抽放。

38、反向风门分为反风反向风门和防突反向风门两种。

39、充气式防火墙充的是压缩二氧化碳或氮气。

40、排放瓦斯三原则是断电、撤人、限量。

41、局部通风机恢复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只有在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米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

42、高突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三专两闭锁”指:

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电缆(线路),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

二、判断题:

1、开采煤层的瓦斯含量小,开采时瓦斯涌出量一定小。

(x)

2、两测点的风速相同,则两点的速压相等。

(x)

3、高温火灾气体流经巷道的标高差越大,火风压越大。

(V)

4、煤层注水既是防尘措施,也可以作为局部防突措施。

(V)

5、如果局部通风机工作轮装反,局部通风机的工作效率将降低。

(V)

6、角联风路的风向容易发生逆转是因为该风路的风阻太大。

(x)

7、超声波自动风门不是电动风门。

(x)

8、工作面产量增加时,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相对瓦斯涌出量都相应增加。

(x)

9、保护层开采后,被解放层的应力和瓦斯压力都相应减小。

(V)

10、矿井等级孔小,矿井通风阻力小。

(x)

11、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在正常或规定的故障状态下均不会产生电弧、火花和可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高温。

(x)

12、煤矿井下配电变压器中性点不得直接接地。

(V)

13、压差计法测阻力的实质是测出风流两点间的位压差。

(x)

14、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是最大瓦斯绝对涌出量与相对涌出量的比值。

(x)

15、当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较大,用加大风量解决不了瓦斯超限时,只能减少工作面产量。

(x)

16、自然通风和自然分风是一个概念。

(X)

13、突出煤层经区域预测后,可划分为突出危险区和突出威胁区。

(错)

14、开采有瓦斯喷出或有煤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的煤层允许两个工作面串联通风。

(错)

15、煤巷掘进工作面超前排放钻孔措施适用于煤层透气性好、煤质较硬的突出煤层。

(对)

16、具有突出危险的掘进工作面放炮时,作业人员全部撤到距工作面300米以外的压风自救处躲放炮。

(错)

17、在有煤与瓦斯突出的矿井中,突出危险工作面必须设置专职瓦斯检查员检查瓦斯。

(对)

18、有煤与瓦斯突出的采煤工作面严禁使用下行通风。

(对)

19、工作面发生突出后,待巷道内的瓦斯降低到1%以下后,就可以恢复生产。

(错)

20、有突出危险的工作面可以使用耙装机出渣.(错)

21、突出危险区内,采掘工作面预测后,允许进尺30~100m.(错)

22、突出威胁区内,采掘工作面预测后,每循环应留不小于2m的超前距。

(错)

23、在同一突出煤层的同一区段的集中应力影响范围内,允许布置2个工作面相向回采或掘进。

(错)

24、采掘工作面经预测可划分为突出危险工作面或突出威胁工作面。

(错)

25、对于有突出危险煤层,应采取开采保护层或预抽煤层瓦斯等区域性防治突出措施。

(对)

26、掘进上山时不应采取松动爆破、水力冲孔、水力疏松等措施。

(对)

27、在突出煤层的煤巷中,更换、维修或回收支架时,可以不采取预防煤体冒落引起突出的措施。

(错)

28、突出的煤必须及时清理,以防自燃引起瓦斯煤尘爆炸。

(对)

29、清理突出的煤时,可以不采取措施直接进行清理。

(错)

30、单位时间内涌进采掘空间的瓦斯数量,叫绝对瓦斯涌出量。

用m3/min或m3/d表示(√)

31、当大气压力突然降低时,瓦斯涌出的压力就高于风流压力,就破坏了原来的相对平衡状态,瓦斯涌出量就会增大;反之,瓦斯涌出量变小。

(√)

32、根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细则》第26条之规定,可用煤的破坏类型、瓦斯放散初速度、煤的坚固性系数和煤层瓦斯压力预测煤层的突出危险性,其临界值应根据矿井的实测资料确定,如无实测资料,可参考《细则》推荐数据划分,只要有一个指标达到或超过其临界值时即可划为突出煤层。

(╳)

33、煤的自燃倾向性分为容易自燃、自燃、不易自燃三类。

(√)

18、独头巷道大于6米的盲巷在24小时内必须进行封闭,在封闭前应将与外部连接的铁道、架线、管路必须切断,避免杂散电流造成危害。

(V)

20、全风压等于全压。

(X)

21、进、回风井之间和主要进、回风巷之间的联络巷,根据需要可安设临时风门。

(X)

22、贯通巷道贯通后,必须停止采区内的一切工作,立即调整通风系统,风流稳定后,方可恢复工作。

(V)

23、掘进工作面可采用扩散通风。

(X)

24、过滤式自救器可以在氧气浓度小于18%的环境中使用。

(X)

25、看风机工有权任意开停局部通风机(X)。

26、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都应采用独立通风。

(V)

27、使用局部通风机的掘进工作面,除交接班外,其它时间一律不准停风。

(X)

28、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必须在45天内进行永久封闭。

(V)

三、选择题:

1、抽出式通风的主要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时(A)。

A.井下风流压力升高,瓦斯涌出量减少;B.井下风流压力降低,瓦斯涌出量增加;

C.井下风流压力不变,瓦斯涌出量不变;D.井下风流压力升高,瓦斯涌出量增加;

2、可以不做总回风道的通风方式是(D)。

A.中央并列式;B.中央分列式;C.两翼对角式;D.分区对角式

3、巷道产生摩擦阻力的原因是(D)。

A.巷道断面突然扩大;B.巷道断面突然缩小;C.巷道拐弯;

D.空气流动时与巷道周壁的摩擦以及克服空气本身的粘性

4、两条并联的巷道,风阻大的(C)。

A.阻力大;B.风速大;C.风量小;D.风量大

5、评价阻化剂的好坏的两个指标时(B)。

A.用量和价格;B.阻化率和阻化衰减期;

C.制作容易和喷洒容易;D.阻化率和价格

6、下列哪种气体浓度的变化可以作为早期预报内因火灾的指标(B)。

A.氧含量的增加;B.一氧化碳含量的增加;

C.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D.一氧化碳含量的减少

7、瓦斯报警断电仪具有(D)功能。

A.指示;B.报警;C.切断被控电源;

D.指示、报警、切断被控电源

8、火灾发生在回风侧时,为控制风流应(A)。

A.正常通风;B.全矿反风;C.区域反风;D.使风流短路

9、为减少临近煤层瓦斯大量涌入开采煤层,防止瓦斯超限,通常采用(D)。

A.采空区瓦斯抽放;B.本煤层瓦斯抽放;C.围岩瓦斯抽放;D.临近层瓦斯抽放

10、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分为(B)。

A.压差计法;B.压差计法和气压计法;C.精密气压计法;D.多参数测试法

11、矿井的通风方式可分为中央式、对角式和混合式。

通风方式是指:

(A)

A、进风与回风井筒的布置方式;B、进风与进风井筒的布置方式;

C、回风井筒与回风井筒的布置方式;D、巷道的布置方式。

12、局部瓦斯积聚是指:

(B)

A、浓度达到1%、体积在0.5m3以上的积存瓦斯;

B、浓度达到2%、体积在0.5m3以上的积存瓦斯;

C、浓度达到2%、体积在1m3以上的积存瓦斯;

D、浓度达到1%、体积在1m3以上的积存瓦斯;

四、多选题

1、瓦斯通常是以游离状态(也称自由状态)和吸附状态(也称结合状态)存在于煤体之中。

游离状态与吸附状态的瓦斯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交换的动平衡状态。

当条件发生变化,这一平衡就会遭到破坏。

(AC)

A、压力降低、温度升高或煤体结构受到破坏时,部分吸附状态的瓦斯就转化为游离状态;

B、当压力减小或温度降低时,部分游离的瓦斯也会转化为吸附状态;

C、当压力增大或温度降低时,部分游离的瓦斯也会转化为吸附状态;

D、压力升高、温度降低或煤体结构受到破坏时,部分吸附状态的瓦斯就转化为游离状态。

 

2、根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细则》第31条之规定,采掘工作面出现下列哪些条件时,,应视为突出危险工作面:

(A、B、C、D、E)

A、在突出煤层的构造破坏带,包括断层、褶曲、火成岩侵入等;

B、煤层赋存条件急剧变化的区

C、采掘应力叠加的区域;

D、在工作面预测过程中出现喷孔、顶钻等动力现象;

E、工作面出现明显突出预兆。

五、简答题:

1、串联通风的危害是:

(⑴串联通风的通风阻力等于串联巷道风阻之和,风量不变,因而增加通风难度和通风阻力;⑵被串联工作面的空气质量无法保证,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浓度会增加;⑶一旦前一个工作面发生火灾,瓦斯、煤尘爆炸与瓦斯突出事故,会直接危害被串工作面,扩大灾害范围。

2、下行通风:

(风流沿回采工作面的倾斜方向由上向下的流动)

3、自然通风:

是利用井筒之间的位置高差和地面温度变化作动力的通风方式。

由于受地面高差、温度和风向的影响,风流很不稳定,任何煤矿严禁使用。

4、引起矿井火灾的基本条件是:

热源、可燃物、新鲜空气。

5、什么叫矿井通风设施?

矿井通风设施:

在矿井正常生产中,为保证风流安设计的路线流动;在灾变时期仍能维持正常通风或便于风流调度,而在通风系统中设置的一系列构筑物,叫通风设施。

包括风门、风桥、(挡风墙)密闭墙、临时设置的风障和导风筒、测风站、调节风窗等)。

6、瓦斯爆炸的条件?

⑵瓦斯爆炸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瓦斯浓度在爆炸范围5~16%、引爆火源温度为650~750℃且火源存在时间大于瓦斯爆炸的感应期、空气中氧气浓度大于12%。

7、什么叫扩散通风?

利用空气中分子的自然扩散运动,对局部地点进行通风的方式。

8、矿井火灾的危害?

产生高温及有毒有害气体;引起瓦斯和煤尘爆炸;产生火风压造成风流紊乱;烧坏设备、支架和煤炭资源,造成停工停产。

9、综合防尘技术措施有哪些?

综合防尘技术包括风、水、密、净、护等五个方面,并以风、水为主。

风是指通风除尘;水是指湿式作业;密是密闭抽尘;净是净化风流;护是针对接触粉尘作业的工人采取个体防护措施。

10、一炮三检是指装药前、放炮前、放炮后要认真检查放炮地点附近的瓦斯。

11、什么是煤层瓦斯含量?

答:

瓦斯含量是指煤层或岩层在天然条件下含有的瓦斯数量的多少。

一般用m3/t表示其大小,即1t煤中所含瓦斯的立方米数。

12..影响煤层瓦斯含量的主要因素

⑴煤的变质程度。

⑵围岩的性质。

⑶煤层赋存条件。

⑷地质构造。

⑸水文地质条件。

12、简述突出的一般规律

答:

(1)开采深度增加,突出危险性增大;

(2)突出多发生在地质构造区;(3)煤体破坏程度越严重,煤的强度越小,煤层越厚,特别是软分层厚度增加,突出危险越大。

(4)采掘应力集中区容易发生突出。

(5)围岩的透气性越差,致密岩层越厚,突出危险越大。

(6)突出常发生在外力冲击作用下,如放炮、割煤等;(7)突出的气体主要是沼气,亦有二氧化碳;8)发生突出前大都有预兆。

(9)绝大多数突出发生在煤巷掘进工作面。

石门突出危险性最大。

(10)煤层突出危险区常呈带状分布。

煤与瓦斯突出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

13、简述突出危险性预测的意义

答:

国内外开采突出煤层的实践证明,突出只发生在某些局部地带,突出煤层中突出危险带的面积仅占5--10%。

通过在突出煤层进行突出危险性预测,把突出煤层划分为突出危险区、突出威胁区和无突出危险区;把采掘工作面划分为突出危险工作面和无突出危险工作面,从而采取不同级别的综合防突措施,做到在安全的前提下,大量地节约防突工程量、工作量,减少防突工作的盲目性。

14、简述安全防护措施的作用

答:

由于突出机理的复杂性,目前仍处于假说阶段,尚未完全掌握突出发生、发展的数学物理本质,再加上煤层瓦斯赋存条件和地质条件的多变性,以及预测、措施执行和效果检验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降低了预测、效果检验的可靠性,即使在预测、效检不超标的情况下,仍有可能发生突出。

平顶山矿区也发生过多次低指标突出事故。

15、《规程》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矿井在什么情况下,必须建立地面永久抽放瓦斯统或井下临时抽放瓦斯系统?

答: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矿井,必须建立地面永久抽放瓦斯系统或井下临时抽放瓦斯系统:

(一)1个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大于5m3/min或1个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于3m3/min,用通风方法解决瓦斯问题不合理的。

(二)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达到以下条件的:

1.大于或等于40m3/min;

2.年产量1.0~1.5Mt的矿井,大于30m3/min;

3.年产量0.6~1.0Mt的矿井,大于25m3/min;

4.年产量0.4~0.6Mt的矿井,大于20m3/min;

5.年产量小于或等于0.4Mt的矿井,大于15m3/min。

三)开采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煤层的。

16、简述预防内因火灾的方法

答:

预防内因火灾的方法主要有:

①充填灌浆法。

②封闭防火法。

③注水、阻化剂、惰性气体防火法。

④煤巷高冒顶孔洞“包帮”充填防火。

⑤打钻孔防火。

⑥挖出热源防火法。

17、简述煤尘爆炸的基本条件

答:

煤尘爆炸必须具备以下3个条件,缺一不可:

⑴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

⑵煤尘呈浮游状态,并达到一定浓度。

煤尘爆炸下限浓度为45g/m3,上限浓度为1500—2000g/m3。

爆炸威力最强的煤尘浓度为300—400g/m3。

⑶有足以点燃煤尘的热源。

煤尘爆炸引燃温度在610—1050度之间,一般为700—800度。

18、简述什么是煤与瓦斯瓦斯突出?

答:

在地应力和瓦斯的共同作用下,破碎的煤、岩和瓦斯由煤体或岩体内突然向采掘空间抛出的异常的动力现象。

19、简述安全防护措施的内容?

答:

松动爆破、远距离爆破、避难峒室、反向风门、压风自救、隔离式自救器等。

20、简述煤与瓦斯突出的有声、无声预兆?

答:

有声预兆:

:

顶板来压、不断掉渣和支架断裂、响煤炮等。

无声预兆:

煤层厚度或倾角发生变化、软分层增厚、瓦斯涌出量增大、打钻时顶钻、夹钻、喷孔等。

21、简述煤与瓦斯突出的危害?

答:

能摧毁巷道设施、破坏通风系统,甚至充塞巷道,造成瓦斯窒息、燃烧和爆炸以及煤流埋人等事故。

五、论述题(满分30分,每题10分)

1、煤炭自燃的征兆?

巷道中出现雾气和巷壁“挂汗”;风流中出现火灾气味,如煤油味、松香味、臭味等;从煤炭自燃地点流出的水和空气较正常的温度高;当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增加时,人有不舒服的感觉,如头痛、头晕、精神疲乏等。

2、永久风门的构筑标准?

参见《矿井通风质量标准和检查评定办法》(⑴风门间距、数量、反向门⑵自动和闭锁⑶包边沿口不歪扭⑷建筑材料厚度不漏风⑸掏槽⑹平整无空重瞎三缝⑺水沟底坎管线孔⑻杂物积水淤泥)

3、为实现单巷长距离通风,应如何搞好局部通风管理工作?

答:

实现长距离通风的关键是:

加强风筒的维护和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小漏风和降低阻力,并保证风机的正常运转。

主要措施是:

⑴减少风筒漏风的措施(采用漏风小的接头;减少接头,增加风筒长度;处理吊鼻处漏风;处理针眼漏风;及时修补破口);⑵降低风筒通风阻力的措施(采用合理的变径节、保证吊挂质量;排除积水;采用大直径风筒或并联双趟风筒通风;采用塑料热粘合风筒);⑶加强通风设备的检查管理(健全制度;加强检修;);⑷使用大功率对旋局扇和高强度风筒。

4、如何看懂矿井通风系统图?

答:

遵循以下几点:

⑴弄清图例;⑵找到矿井所有的进风井口和回风井口,总进风大巷和总回风大巷;⑶观察搞清采区通风系统;⑷观察采、掘工作面通风方式;⑸沿着主要风流路线从进风井到回风井按标明的风流方向和巷道名称走完;⑹了解巷道层位关系和通风构筑物作用,反复对照。

六、计算题:

 

2、在某矿井下一测风站内进行测风,测风站的巷道断面形状为半圆拱形,巷道的净宽度为3m,拱基高为2m,风表的三次测量读数分别为325、337、340;每次测风时间均为1分钟。

求算该测风站的风速和通过测风站的风量值。

(不用查校正曲线)

解:

⑴检验三次测量结果的最大误差是否超过5%。

符合要求。

⑵计算风表的表速、查风表校正曲线,求真实风速。

V表=5.57格/min。

⑶求算通过测风站的风量。

①计算测风站处巷道断面积:

S=9.53m2

综合防尘部分

一、填空

1、掘进巷道,在距工作面20m范围内的巷道每班应冲洗1次,20m以外巷道每天或每周冲洗或清扫-次,并清除堆积浮煤。

2、凡井下施工、生产巷道做到有巷必有管,有管必有水。

3、主要供水管每隔50m,设一个三通,其它管路每100m,设一个三通。

4、采区进、回风巷,主要进风巷道,应安设净化水幕。

5、装煤站下风侧20m内,设置一道净化水幕,煤仓放煤口距矿车上边缘的距离不得大于0.4m,放煤口必须有喷雾装置,实现放煤时喷雾。

6、综采工作面,在采取煤层注水和采煤机喷雾等措施后最大风速不得超过5m/s。

7、炮掘工作面,放炮前后必须对距工作面20m范围内的巷道周边冲洗洒水。

8、矿井用水,水质清洁,水中悬浮物含量不得超过150mg/L,粒径不大于0.5mm,PH值应在6-9.5范围内。

二、判断题

1、采煤工作面上下平巷距安全出口100m处,安装水幕,并灵敏可靠。

(错50m)

2、井下巷道允许有厚度超过2mm,连续长度超过5m的煤尘堆积。

(错)

3、隔爆设施的的水量只要充足,对安装在井下巷道位置没有要求(错)

4、主要大巷每一年至少刷白一次,主要进、回风巷至少每季冲刷一次。

(错每月)

5、矿井必须采取综合防尘措施,并建立完善的防尘洒水管路系统。

(正确)

6、井下溜煤眼可兼作风眼。

(错)

7、井下所有矿车都应保持完好,防止漏煤。

(错)

8、在采取一系列防尘措施后,仍不能使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达到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时,作业人员必须佩带个体防尘用具。

(正确)

三、简答

1、什么是粉尘?

答:

是细散状固体微粒的总称。

2、煤尘爆炸的条件是什么?

答:

煤尘爆炸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煤尘在空气中呈悬浮状态,而且要有一定的浓度;存在高温热源。

3、什么叫综合防尘措施?

答:

采取多种措施,防止煤尘的产生、飞扬、抑制煤尘爆炸称为综合防尘措施。

4、影响煤尘爆炸的因素有哪些?

答:

①煤的挥发份②煤的灰份和水分③煤尘粒度④煤尘的浓度⑤沼气对煤尘爆炸下限的影响。

5、什么是沉积煤尘超限?

答:

指井下堆积厚度超过2mm,连续长度超过5m的煤尘

6、沉积煤尘的危害有哪些?

答:

当井下发生瓦斯爆炸或瓦斯燃烧时,其冲击波或压缩波吹起巷道积尘,就会参与爆炸,扩大灾害范围

7、什么是浮尘、落尘?

答:

悬浮在空气中的粉尘称浮尘,沉落下来的粉尘叫落尘,

8、隔爆设施的作用是什么?

答:

当局部地区发生爆炸后,将其隔离在较小范围内,限制灾害扩大,阻止煤尘爆炸火焰的传播

9、主要隔爆设施应设在什么地点?

答:

1.矿井两翼与井筒相连通的主要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2.相邻采区之间的集中运输巷道和回风道3.相邻煤层之间的运输石门和回风石门。

10、辅助隔爆设施应设在什么地点?

答:

1.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道2.采区内的煤与半煤岩巷道3.采用独立通风的并有煤尘爆炸危险的其它巷道。

11、放炮时为什么要使用水炮泥?

答:

因为水炮泥在火药爆破瞬间高温下把水变成水蒸气,能起降温、降尘和消烟的作用

12、炮掘工作面至少应设几道风流净化水幕,位置如何?

答:

至少应设二道,距迎头20m内左右设一道放炮自动喷雾,50m处设一道净化水幕。

13、采面风、机两至少应各设几道净化水幕,位置如何?

答:

采面风、机两巷至少应各设一道净化水幕,应距采面上下出口50m处。

四、论述题

1、煤尘为什么能燃烧和爆炸?

答:

煤是可燃物质,当它破碎成细小颗粒后,表面积大大增加,氧化能力显著增强。

受热时,单位时间内能够吸收更多的热量,在较低温度(300-400度)时,就能放出大量的可燃气体(即挥发分)积聚于尘粒的周围。

这类可燃气体一经与空气混合便在高温作用下吸收能量,形成一定数量的活化中心。

如果这时氧化反应放出的热量能够有效地传播给附近的煤尘,这些煤尘也就迅速受热分解,跟着燃烧起来。

此过程连续不断地进行,氧化反应越来越快,温度越来越高,活化中心越来越多,达到一定程度时,变能发展为剧烈的爆炸。

2、为什么说水分是与煤尘最大的克星?

3、答:

煤体注水后,煤层的水分含量增加,在开采过程中就不易或很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