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万吨年磷矿小坝磷矿山整合开发利用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626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20 大小:522.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0万吨年磷矿小坝磷矿山整合开发利用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50万吨年磷矿小坝磷矿山整合开发利用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50万吨年磷矿小坝磷矿山整合开发利用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0页
50万吨年磷矿小坝磷矿山整合开发利用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0页
50万吨年磷矿小坝磷矿山整合开发利用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0页
50万吨年磷矿小坝磷矿山整合开发利用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0页
50万吨年磷矿小坝磷矿山整合开发利用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0页
50万吨年磷矿小坝磷矿山整合开发利用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0页
50万吨年磷矿小坝磷矿山整合开发利用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0页
50万吨年磷矿小坝磷矿山整合开发利用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0页
50万吨年磷矿小坝磷矿山整合开发利用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0页
50万吨年磷矿小坝磷矿山整合开发利用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0页
50万吨年磷矿小坝磷矿山整合开发利用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0页
50万吨年磷矿小坝磷矿山整合开发利用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0页
50万吨年磷矿小坝磷矿山整合开发利用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0页
50万吨年磷矿小坝磷矿山整合开发利用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0页
50万吨年磷矿小坝磷矿山整合开发利用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0页
50万吨年磷矿小坝磷矿山整合开发利用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0页
50万吨年磷矿小坝磷矿山整合开发利用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0页
50万吨年磷矿小坝磷矿山整合开发利用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0页
亲,该文档总共1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0万吨年磷矿小坝磷矿山整合开发利用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50万吨年磷矿小坝磷矿山整合开发利用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0万吨年磷矿小坝磷矿山整合开发利用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50万吨年磷矿小坝磷矿山整合开发利用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一、概述

(一)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xxxx磷矿小坝磷矿位于xxxx市道坪镇。

矿区形状呈一不规则的长条形:

长约1.5km,宽约0.5km。

地理坐标:

东经107°

21′54″~107°

22′24″,北纬26°

56′46″~26°

57′35″。

区内有公路通行,小坝矿山至牛场镇15km,牛场镇经xxxx市至马场镇37km,与贵阳~湖南,广西高速公路相接。

矿山至珠洲~昆明电气化复线铁路的马场坪站55km,交通方便。

(见图1-2矿区交通位置图)

矿山为xxxx市政府下属企业,经济类型为国有企业。

(二)矿山概况

1、矿权设置

根据“黔国土资函[2008]238号”文件,xxxx磷矿小坝磷矿属整合矿井,由原xxxx磷矿大坡槽矿山xxxx磷矿后寨矿山整合而成。

(1)原xxxx磷矿大坡槽磷矿山矿权设置

原xxxx磷矿大坡槽磷矿山《采矿许可证》由贵州省地质矿产厅1999年5月颁发(副本,证号5200009910010),有效期为1999年6月--2009年6月。

矿区由7个拐点圈定,面积0.46km2,开采深度为1000m—1392m,核定生产规模15万吨。

采矿权人为xxxx磷矿。

表1-1xxxx磷矿大坡槽磷矿山拐点坐标

拐点编号

坐标

X

Y

D8

2982880

36437061

D2

2982754

36437088

D3

2982160

36437156

D4

2981870

36437297

D5

2981910

36437760

D6

2982796

36437557

D9

2982816

36437551

矿区面积0.46km2,开采深度:

1000m—1392m。

(2)原xxxx磷矿后寨矿

原xxxx磷矿后寨矿采矿许可证由贵州省地质矿产厅1999年6月颁发(副本,证号5200009910016)有效期为1999年6月--2009年6月,矿区范围由4个拐点圈定,面积0.228km2,开采深度为1000m—1287m,核定开采规模15万吨。

表1-2xxxx磷矿大坡槽磷矿山拐点坐标

D1

2983344

36436955

D7

2983382

36437352

矿区面积0.228km2,开采深度:

1000m—1287m。

(3)整合后的xxxx磷矿小磷矿山

整合后的小坝磷矿山于2008年12月取得贵州省国土资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副本,证号5200000831186),有效期为2008年12月~2009年12月。

矿区由7个拐点坐标圈定,矿区面积0.7131km2,开采深度为1392m—1000m,核定生产规模50万吨/年。

表1-3xxxx磷矿小坝磷矿山拐点坐标

1

2983380

2

2983340

3

4

5

6

7

矿区面积0.7131km2,开采深度:

1392m—1000m。

2、矿山开采现状

区内在二十世纪70年代未至80年代初就进行露天开采,大多为民采,露天采场约有10处,每年开采量约为10-20万t,1984年提交勘查报告至1999年建立xxxx磷矿山止,总采掘量约155.41万t左右。

由于当时民采缺乏统一规划,开采较混乱,因而矿区存在一些浅部民间开采老硐及采空区,一般采矿标高在1220—1290m之间,大多老硐深度均在地表之下20—30m。

目前xxxx磷矿共设有5个地下采区和一个地面露天采区。

5个采区均布置有独立的开拓系统。

分别是一采区(原后寨矿井)、二采区、三采区和五采区(新湾矿井)。

(1)一采区

一采区于1998年7月——2003年5月由贵州省乡镇企业局大和投资公司投资建设,2003年5月至2006年6月,由川恒化工接管生产,矿山进行再次技改和矿山扩建工作,设计年产磷矿6万吨,至2003年9月完成对旧有巷道进行加宽,加固和改造。

改善原运输,通风系统,完善现有工业场地的设备和设施,井下系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重新优化配置,技改间伴随生产磷矿。

按磷矿层地层地质特征,矿床为地下开采,方式走向长壁房柱采矿方法。

一采区以1240.98m为主斜井口,坡度以主斜井按25°

~30°

方位掘进至1171m中段破顶揭矿。

其中在主斜井北部以1171m和1150m中段按340°

方位布巷进行沿脉开采,两中段以下山斜井相连,矿层基本采空、已废弃。

南部采区主斜井以南,以1171m平硐按180°

方位掘进并沿1171m、1150m和1135m中段破底揭矿,各中段进行沿脉布巷并以下山斜井沟通,将矿层分割切块,构成开拓矿量,工作面斜长从1171~1135m,约在40~70m。

是目前矿山主要的地下采矿区。

一采区于1998年7月建矿至2003年,矿山年产磷矿2万t左右,2003年以来矿山完成坑道开拓及原有巷道加宽、加固、改造、改善运输、通风系统,对原有的井下系统进行重新优化配置工作。

2003年9月试产,月产磷矿4000吨,年产5万吨左右。

矿山累开采矿量约为40万吨。

采区累计投资约400余万元用于矿山建设,以扩大矿山建设规模。

矿山前期主要投资为主体巷道工程、机械设备、厂房建筑、公路运输、基本生产建设投资等。

矿山2003年9月正式生产,年按100元/吨利润计算,2003年利润约为500万元左右,主要用于偿还前期贷款和后期技改投入。

(2)二采区

二采区2001至2004年11月为桂黔矿井,2004年11月至今为二采区,设计年产15万吨/年,实际年产7万吨,按磷矿层地质特征,矿床为地下开采方式,以1#下山主斜井按25—30°

坡度,270°

方位掘进至1204—1206m中段破顶揭矿,并在该中段进行沿脉开采,沿1204——1206m中段布置2#主斜井按25—30°

坡度,40°

方位掘进至1129m中段并下山斜井和平硐已将矿层切块分段,工作面斜长从1204—1129m约在80—100m,是目前矿山主要的地下采矿区。

大坡槽2、3号矿井:

已封闭,大坡槽2号矿井于1276m高程进行平硐掘进,大坡槽3号矿井于1294m高程进行平硐掘进,揭矿后两平硐贯穿进行采矿。

二采区设计年产15万吨/年,实际年产磷矿7万t左右,因多方原因,自建矿以来累计生产2000吨。

尚未收回投资。

大坡槽2、3号矿井已封闭,自建矿以来累计生产5000吨。

(3)三采区

三采区1998年由贵州省地矿局104队投资建矿,设计年产15万吨/年,实际年产7万吨,按磷矿层地质特征,矿床为地下开采方式,走向长壁房柱采矿方法,以1243m高程进行平硐掘进250m,于180m处揭矿,并在平硐内250m布置1#下山主斜井,坡度均在35—38度左右。

沿1#下山主斜井1247m中段平硐、1231m1口中段、1218m2平口中段、1198m3平口中段,并沿1218m2平口中段、1247m中段平硐分别布置2#、3#下山斜井进行分块而与1247m中段平硐、1231m1平口中段、1218m2平口中段、1198m3平口中段贯穿,在以上中段进行了大规模的分割采矿,资源基本采空,已封闭,目前主要进行了1177——1180m中段矿层切块分段,是目前矿山主要的地下采矿区。

三采区设计年产15万吨,实际年产磷矿7万t左右,累计生产70万t。

按100元/吨利润估算,自建矿以来,累计盈利约7000万元左右。

(4)金桥

金桥采区于1999年建设至今,以1271.65m为主斜井口,主斜井按210°

方位35°

坡度掘进至1225m中段破顶揭矿,其后1225m平硐按340°

方位掘进,并沿1211m中段破底揭矿,各中段矿层基本采空,已废弃。

目前已停止采矿活动,矿井暂时封闭。

金桥于1999年建矿至今,针对1225m和1211m中段进行开采,总投资约100万元、生产规模4万t/年左右,矿山累计开采矿量约20万吨。

盈利约400万元左右。

本采区地下开采已经结束,但地表尚有部分地段存在露头矿,xxxx磷矿现拟对该部分露头矿进行小规模露天开采。

(5)五采区

五采区于1998年投资建矿,设计年产15万吨/年,实际年产7万吨,按磷矿层地质特征,矿床为地下开采方式,走向长壁房柱采矿方法,以1273m高程进行平硐掘进270m,于110m处揭矿,并在平硐内110m、230m、260m布置1#、2#、3#下山斜井,坡度均在35度左右,其1#、3#斜井直接至1164m中段,而在1#斜井1295——1297m中段进行采矿(已停止采矿),1273m至1295——1297m中段和1164m中段通过1#、2#、3#下山斜井已将矿层切块分割,工作面斜长从1273——1160m约在140——180m,是目前矿山主要的地下采矿区。

五采区设计年产15万吨/年,实际年产磷矿7万t左右,累计生产45万t,年按100元/吨利润估算,自建矿以来,累计盈利约4500万元左右。

3、存在问题

(1)本矿山为整合延续矿山,于2008年12月获得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一年期采矿许可证,该采矿证于2009年12月到期,由于储量核实报告一直未批复下来,故矿山申请了采矿权延续。

(2)由于过去历史遗留问题,矿山划分为多个采区同时开采,各采区开采时间、开采空间上相互影响。

各采区间必须加强联系、沟通,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3)矿区及周边开采历史较久,遗有多处老硐。

矿山开采过程中应对老硐分布及积水情况调查、处理,防止发生透水、淹井事故。

03.1km6.2km

矿区交通位置图

(三)编制依据

1、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08年12月颁发的矿山采矿许可证(副本,证号5200000831186,有效期2008年12月—2009年12月)。

2、矿山采矿许可证延续证明。

3、贵州省国土资源厅文件,《关于印发黔南州磷矿、锌矿、硫铁矿、重晶石矿整合方案的函》(黔国土资函[2008]238号)

4、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1999]98号)文,关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

5、贵州省国土资源厅文件,“关于《xxxx磷矿小坝磷矿山(整合)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黔国土资储备字[2010]42号)及其评审意见书(黔国土规划院储审字[2010]07号)。

6、贵州金杉土地资源勘查开发有限公司二00九年三月提交的《xxxx县贵州瓮福磷矿高坪矿区小坝矿段小坝磷矿山(整合)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及图件。

7、《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及其相关设计规程、规范。

8、《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

9、《化工矿山井巷工程设计规范》HG/T22814-1999。

10、《化工矿山地下采矿设计规范》HG/T22809-1997

11、xxxx磷矿各采区生产规模划分。

12、设计人员现场踏勘收集的有关资料。

13、开发利用方案设计委托书。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一)产品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磷矿是国民经济建设中极为重要的矿产资源,是重钙、普钙、磷酸一铵、磷酸二铵、氮肥、黄磷等多种产品的主要原材料,在国防、军事、精细化工、医药、农业和日常生活用品等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

中国磷矿资源比较丰富。

全国26个省(区)有磷矿产出。

探明储量的矿区有412处,总保有储量矿石152亿吨,居世界第2位,但人均拥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从分布看,以湖北、云南为多,分别占22%和21%;

贵州、湖南次之。

以上4省合计占全国储量的71%。

磷矿矿床类型以沉积磷块岩型为主,储量约占80%。

贵州的磷矿不仅储量大,而且品位高,是我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xxxx、瓮福等地生产的磷矿石及其深加工产品在国内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

磷矿是不可再生资源。

经长期开采,国内后备磷矿资源已严重不足。

国土资源部已将其列入2010年后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的重要矿种之一。

近几年全球磷矿石供应日趋紧张,磷矿资源呈现出一定稀缺性,导致磷矿石价格不断攀高。

根据IFA的统计数据,2007年中国、美国、摩洛哥的产量分别为4340万吨、4300万吨和3250万吨。

美国很早就有意识地在保护本国的磷矿资源,1980年就已明令禁止出口磷矿,并且每年还要进口大量磷矿。

按照我国磷矿的储量和开采计算,我国磷资源富矿开采年限不足20年。

因此,我国开始磷矿资源整合,导致一些小磷矿厂家关闭,磷矿供应量减少,同时国内高浓度磷复肥的产量不断增加,其产量已经从15年前占磷肥总量的5%上升到2007年的60%,预计2008年可达到65%,2009年后高浓度磷复肥的产量将占磷肥总产量的75%,从而大大增加对含量30%以上的磷矿需求。

2008年国内磷矿石需求量为5000万吨,而磷矿石供给量仅为4340万吨,供需存在近700万吨的缺口。

根据预测,2010年磷肥产量1200万吨,约需磷矿石4650万吨。

根据中国化学矿山协会测算,不包括其他磷产品用矿,届时预计缺口磷矿800万吨。

在贵州省,磷复肥厂和黄磷生产企业对磷矿石的需求量较大,这些厂家也是磷矿石的主要用户。

因此,磷矿石市场销路好,经济效益明显。

随着西部开发步伐的不断加快及技术水平的提高,我省对磷矿石的需求量也将会越来越大。

在未来几十年内,磷矿石及磷化工产品销售行情十分看好,甚至可能供不应求。

因此,磷矿的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可观。

(二)产品价格分析

由于矿产资源的日趋匮乏,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速度的加快,自2000年以来,磷矿及磷化工产品供不应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磷矿石价格也不断上涨。

据市场调查,当前国内28%磷矿价格约在300元/吨左右;

32%磷矿价格已近400元/吨,较前两年磷矿价格每吨上涨约100元。

因此,磷矿石价格在供需作用下,价格上涨幅度较大,行情一路走高,磷矿石价格近两年的涨幅超过200%。

在国内磷矿资源稀缺程度和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基础上,预计未来国内磷矿石价格的将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从贵州磷矿石资源情况看,随着露采资源的减少,地下开采难度的增加,以及磷矿石加工技术的提高,目前贵州市场上对磷矿石的品位要求也在逐渐降低,而市场价格却在逐年上涨。

目前贵州省内市场对磷矿石的最低品位要求一般在22-24%,而xxxx市磷矿所产磷矿大部分为品位大于24%的Ⅱ级品,其余少量为Ⅰ级品及低品位矿石,矿石硐口价格一般在150-200元/吨之间。

随着国际经济危机的解除,市场逐渐复苏,国内外市场对磷矿石及其下游产品的需求逐渐扩大,磷矿石产品价格已从去年的最低价逐步恢复上涨。

本矿山大部分矿石品位达到Ⅱ级,同时还有少量Ⅰ级品及低品位矿石。

其中大部分的Ⅱ级和少量的Ⅰ级品磷矿石,品位较高,可以直接销售原矿。

其余低品位磷矿石则考虑进行选矿,销售磷精矿。

从目前磷矿石价格趋势看,Ⅱ级品磷矿坑口价格大部分在150--200元/吨间,Ⅰ级品磷矿石价格拉近300元/吨,低品位矿经选矿后,其磷精矿价格也在300元以上,市场前景及矿山经济效益较好。

三、矿产资源概况

(一)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xxxx磷矿小坝磷矿山矿区范围内原有后寨矿和xxxx磷矿大坡槽磷矿山两个矿权,均取得有贵州省地质矿产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有效期至2009年6月。

2008年12月,为发挥xxxx地区资源优势,合理利用矿产资源,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以黔国土资函[2008]238号文颁发了《关于印发黔南州磷矿、锌矿、硫铁矿、重晶石矿整合方案的函》,对xxxx磷矿小坝矿段两矿权进行整合,整合后的矿山名称为“xxxx磷矿小坝磷矿山(整合)”,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颁发了一年期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到2009年12月。

整合后的xxxx磷矿小坝磷矿列入贵州省及xxxx市规划开采矿山。

为区内申请延续矿权的唯一矿山,无矿界重叠问题。

由于矿区范围较大以及历史形成原因,区内共布置有为六个采区,设计六个采区同时开采达到矿山50万吨/年的生产规模。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关于《xxxx磷矿小坝磷矿山资源储量储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截至2009年12月底,小坝磷矿区准采标高+1392~+1000m范围内保有资源量(121b+332+333)2385.03万吨。

其中:

(121b)788.77万吨、(332)1421.29万吨、(333)174.97万吨。

保有碘资源量(121b+332+333)1004.17吨。

(121b)406.54吨、(332)508.99吨、(333)88.64吨。

3、本设计与总体开发的关系。

矿山本次为整合设计,准采深度不变,只进行平面范围调整。

矿界内原后寨矿矿区面积0.228km2,大坡槽磷矿山矿区面积0.46km2,整合的小坝磷矿山矿区面积0.7131km2。

本次设计将矿区沿走向划分为五个地下采区和一个露天矿采区,各采区采用各自独立的开拓、运输及通风系统。

五个地下采区和露天采区同时开采达到矿山50万吨/年的生产规模要求。

(二)设计项目资源概况

一)矿床地质特征

1、地层

区域地层由老至新有:

新元古界的“青白口系(板溪群)”、南华系、震旦系,古生界的寒武系、二叠系、中、新生界的三叠系及第四系。

小坝矿段出露的地层:

有新元古界:

板溪群(青白口系)的清水江组。

“南华系”上统南沱组(水清层)。

震旦系下统陡山沱组,为含磷岩系,顶部含磷矿“b”。

上统灯影组。

寒武系下统牛蹄塘组、明心寺组、金顶山组及第四系。

各段岩性特征及含矿性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晚元古界板溪群(Pt2b):

分布于高坪背斜核部。

由浅变质的粉砂岩、粉砂质粘土岩、凝灰质粉砂岩夹玻屑凝灰岩等组成。

顶部粉砂岩中含有机质碎屑,与上覆震旦系南沱组冰碛砾岩呈假整合接触。

出露最大厚度大于190m。

震旦系下统南沱组(Zan)

岩性为冰碛砾岩及含砾粘土岩。

砾岩成分为变余粉砂岩、粉砂岩板岩、玻屑凝灰岩等组成,少有绢云母板岩、绿泥石板岩、花岗斑岩等砾岩。

砾石呈棱角状~次棱角状,分选性差,砾径2cm~3cm,最大可达50cm。

砾石为灰绿色、紫红色粘土胶结,部分为白云质胶结,上部显层理,砾石下粗上细。

与陡山沱组逐渐过渡,厚0m~5.51m。

震旦系上统(Zb)

根据岩石组合和含磷特征划分为陡山沱组及灯影组。

本矿段处在高坪矿区与白岩矿区连接部位,岩石组合和含矿性皆具矿区特征,可追索其岩相纵横变化。

陡山沱组(Z1ds)

本区磷块岩赋存层位。

基本岩石组合为磷块岩、白云岩、硅质岩厚32.13m~48.45m,平均38.27m。

详分为四段:

第一段(Zbds1):

灰色微晶白云岩,底部为0m~2m含砾白云岩、含砾泥质白云岩。

基质呈细晶结构,微条纹构造,局部地段泥质组分加重。

厚3.56m~8.12m,平均厚3.88m。

第二段(Zbds2):

灰色中厚层状泥晶白云岩夹深灰色砂屑白云质磷块岩或含磷白云岩。

磷质呈砂级碎屑,由泥晶白云石及显微晶柱状磷灰石胶结,含少量石英等陆屑。

其层位与白岩矿区a矿层大致相当。

在本矿段呈透镜状产出,不具工业价值。

厚0m~2.84m。

第三段(Zbds3):

灰白色磷块岩团块硅质岩及含硅质团块白云岩。

上部磷块岩呈团块状及不规则条带产出,下部白云质成分加重。

石英、玉髓组分呈隐晶及粒状集合体,白云石组分呈自形~半自形粗至中晶结构,显示了不同程度的硅化、重结晶。

厚5.38m~21.72m,平均12.33m。

本段顶部有明显的冲刷间断,具以下特点:

硅质岩经受强烈冲刷,形成圆度的砾石:

组成磷期海水带来的磷质沿裂隙洞充填,表现磷块岩“底刺”入下伏层位中。

Zbd3与Zbd4接触界线不平整,起伏1m~2m。

第四段(Zbds4):

b矿层产出层位。

上部为团块状砂砾屑白云质磷块岩,下部为砂屑白云质磷块岩。

矿段南部瓮安动物群大量化石矿层顶界于Zbd4顶界基本一致;

北部Zbd4顶部岩相变化较大,为磷块岩、硅质岩、含磷白云岩相互穿插,不具工业价值。

厚4.25m~26.73m,平均厚15.80m。

灯影组(Z2dy)

主要岩性为一套藻粘结白云岩。

下部轻度磷酸盐化,整个矿段内岩石不同程度重结晶、硅化,使原岩结构难以辨认。

全组厚204.05m~233.95m,平均厚218.16m。

按岩性组合、岩石结构、构造等特征分为三段十四层分述如下:

第一段(Zbdy1):

厚92.51m~114.59m,平均厚108.71m。

共划分为八层,中部第四层为本矿区标志层,代号Zb—p。

(1)浅灰~灰白色中厚层状泥晶白云岩,含硅质团块及条带。

砂屑呈夹鲕状,以白云质砂屑为主,少量磷质碎屑。

本层变化较大,矿段中部相变为硅质岩,呈穹状凸起,高40cm~50cm,与下伏矿层呈横向侧变关系。

厚2.04m~13.97m。

(2)浅灰~灰白色中厚层状泥晶白云岩,局部重结晶为粗~微晶白云岩,含细小次生硅质条带、条纹。

厚2.93m~23.87m。

(3)浅灰~灰白色砂屑白云岩,间夹泥晶白云岩。

砂屑为不规则状、椭圆状、似蠕虫状等内碎屑,颗粒大小0.2m~2mm。

基质多为微晶结构,局部粒间见亮晶白云石。

厚2.01m~32.56m。

(4)灯影组第一段含磷标志层(Zb—p):

由凝块石白云岩、含磷质硅质豆砾状白云岩、硅质岩夹磷块岩透镜体组成的一套岩石组合。

磷块岩类型有白云质凝胶磷块岩、砂屑白云质磷块岩、叠层石磷块岩,厚0m~4.92m,P2O5含量13.52%~34.90%。

本层厚0.59m~14.25m。

(5)浅灰色中厚层状含砂砾屑泥晶白云岩,砂砾肖直径一般0.1mm~0.4mm,大者2mm~5mm,砂屑圆度好,形似假鲕,稀散分布。

厚0.60m~4.37m。

(6)浅灰~灰色薄至中厚层状泥晶白云岩。

厚0.87m~19.08m。

(7)浅灰色薄层状层纹石泥晶白云岩。

深色富藻层纹由微晶方解石组成,单个层纹0.5m~3mm,呈波状起伏的条纹沿层面延伸。

此层颇具特征,是辨别构造的标志层位。

厚10.61m~25.80m。

(8)灰~浅灰色中至厚层状泥晶白云岩。

硅化重结晶成微~细晶白云岩,硅质亦呈条带或斑块状,具交代残余结构。

厚45.37m~63.90m。

第二段(Zbd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