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病理报告越慢越严重.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6467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病理报告越慢越严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病理报告越慢越严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病理报告越慢越严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病理报告越慢越严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病理报告越慢越严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最新病理报告越慢越严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最新病理报告越慢越严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最新病理报告越慢越严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最新病理报告越慢越严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最新病理报告越慢越严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病理报告越慢越严重.docx

《最新病理报告越慢越严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病理报告越慢越严重.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病理报告越慢越严重.docx

最新病理报告越慢越严重

【最新】病理报告越慢越严重

我在病理科轮转的时候,经常接到肿瘤科小伙伴们的电话。

大家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快点出病理报告!

但在这里,不得不告诉大家一个噩耗:

真心快不了啊。

病理报告最快4天,长一点7天,肿瘤医生摇摇头表示「太慢了」。

可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我曾经接诊一个外籍患者,她在加拿大某医院做的肠道肿瘤切除手术,病理报告等了整整2个月才出,我瞬间感觉到什么叫中国速度!

今天,我就带大家走入病理科,看看病理科医师是如何工作的,了解一下为啥你的报告要等3~7天。

先来看一下取材工作台。

取材室通常被戏称为厨房,锅碗瓢盆刀样样俱全。

取材师是厨师,主要负责改刀。

每天早晨开始,就陆续收到来自肿瘤、手术室、超声、内镜中心等科室的标本。

打开标本袋的那一刻,别提多酸爽啦,新鲜的福尔马林味儿混着标本的血腥味儿,几层口罩也拦不住啊!

病理医师往往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干活。

然后严格按照取材要求,将大标本分离、切割成小标本,放在下面的小白盒子里。

注:

这一块块小标本跟自家做饭切肉可不是一回事啊,每一刀都有着严格操作要求的。

在取材工作中,有两件事最挑战我的心理极限:

1.取材肠梗阻患者切下来的结肠。

满满的粪便,配合着福尔马林的芳香,此处省略一万字。

2.摸淋巴结。

从乳房脂肪、大网膜等组织中,寻找黄豆大小的淋巴结,工作流程大致为:

大脂肪——切成小块/小小条——用剪刀剪碎至糊状——把手伸进去一点点找淋巴结。

每次摸完淋巴结,一双滴着黄油的手,仿佛刚从豆油中拎出来。

我遇到最有意思的一次取材,是跟着老师给海洋馆10岁鲨鱼做尸检。

大体标本显示鲨鱼胃出血,我们针对病情展开了积极的探讨。

我凭借在消化科实习经验认真思考后发言:

一般消化科胃出血患者的病因有大量饮酒、肝硬化、吞食硬物等,鲨鱼不可能喝酒,那是不是哪个淘气的小孩给鲨鱼喂食,里面有硬的东西啊?

(我感觉自己分析的如此缜密)。

这时,旁边的同志瞅我一眼说:

首先,你以为喂猴子呢,还能给鲨鱼投食?

其次,10岁的鲨鱼吃人都不成问题,吃个硬的东西胃就能出血?

言归正传。

取材剩余的标本,用福尔马林固定,然后存入标本库。

取材完成的标本,需要包埋成蜡块,以便切成片状,过程大致为:

标本——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摊片——烤片。

制作完成的片子,还要进行脱蜡,便于后续染色。

过程大致为:

脱蜡——脱水——染色——脱水——透明——封片——晾干。

这个过程,大概需要2天时间。

病理医生取材后,还要进行阅片。

一个大标本,通常可以做成10张左右的片子,所以经常能看到病理医师被埋在高高的病理切片板和厚厚的病理书中。

有代表性的病理切片,通过显微镜拍摄成图片。

病理诊断病理图片完成后,最终书写出一份完整的病理报告。

一般情况下,4天左右能取到病理报告;如果是比较特殊的疾病,需要加做免疫组化、Fish等进一步明确,这样就需要7天。

但是比起外国等待2个月,我们已经很幸福了。

病理医师被称为医生中的医生。

肿瘤科流传一句话:

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就是你的肿瘤是良性的。

这个良性就需要病理医师告诉我们,所以一定层面上,病理医生的诊断决定着患者的生死。

这就代表了病理医生面对的工作量和压力都是无穷大的。

所以,肿瘤科的小伙伴们,别再催病理报告啦,真心快不了啊_

转载自雀跃的北方姑娘微信公众号

检查做好了,报告要怎么看呢?

......给医生看!

哈哈,开个玩笑,当然,是要给医生看,但往往给医生看完医生只会告诉你一个结论,并没有时间去给你解释报告里各种指标所代表的意思,这里简单介绍几个重要关键知识点,掌握了它你就可以快速看懂报告了。

病理报告病理报告是判断肿瘤性质的“金标准”,说白了,就是病情究竟如何,医生要如何制定具体治疗方案,如何用药,主要就是根据病理报告来进行。

一般来说活检的病理报告相对简单,除了简单的定性(是不是癌,何种类型的癌),还会有一个免疫组化报告,如果医生觉得你的情况适合立即手术,通常有了穿刺的定性报告就可以制定手术方案了,如果肿块较大,或情况比较复杂,术后还会根据切除的完整肿块出一个更为详细的大病理,再根据大病理决定后续的治疗方案。

手术的病理报告分为两大部分:

一部分是病理科医生根据手术切除的组织在肉眼和显微镜下根据形态给出的病理诊断,比如:

肿瘤性质、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脉管侵犯、组织学分级等等,它主要是用来评估你的病情进展程度;

另一部分则是细胞分子学的免疫组化报告,上面记载了肿瘤组织分子情况,比如激素受体情况、HER2/neu表达水平、ki67表达情况等等,这个就像肿瘤细胞的个性特征分析。

肿瘤的个性特征决定了具体需要使用哪些武器手段,但具体每种手段使用的剂量、强度就要综合看第一类报告了。

肿瘤组织形态病理报告关键指标解读:

病理报告中虽然指标众多,但其中对预后影响比较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肿瘤性质,具体病理类型:

乳腺癌的病理类型众多,但依据癌细胞对周围组织的侵犯程度和远处转移可能性的大小而言可大体分为:

(1)非浸润性癌,又称原位癌、导管内癌,指癌细胞局限在乳腺导管上皮基底膜内生长,癌灶没有向导管外侵犯。

所以如果你很幸运是原位癌,基本不要化疗的,手术好基本就可以安安心心继续正常生活了。

(2)早期浸润癌,是从原位癌发展到浸润癌的早期阶段,癌细胞突破导管上皮的基底膜,但浸润程度尚浅,较少发生癌灶转移。

(3)浸润癌,癌细胞已经突破上皮基底膜的限制,广泛侵犯周围组织,一般不太幸运的都是指这种了,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癌!

2、肿瘤大小:

这是最直观的一个指标了,一般来说大当然比小要差一些,但也不绝对,因为肿块大,但性质未见得一定很恶劣,也许它虽然个大,但是个怂货,纸老虎也说不定,因此还需要结合其他指标一起来看。

3、淋巴结转移情况:

腋下淋巴结转移了比没有转移要差,理论上转移数量越多情况越差,但手术都会清扫干净的。

如果是术前化疗的,有的病理报告还会有一个淋巴情况的具体分类指标:

提示伴化疗反应,或无化疗反应。

这个指标是指化疗对淋巴结是否有影响。

如果有影响,则归入伴化疗反应类。

如仍为阳性,意味着化疗后,里面仍残留癌细胞;如为阴性,说明已经没有癌细胞了;

提示无化疗反应,则说明化疗对淋巴结没有产生影响,化疗不敏感,淋巴结阳性说明癌细胞仍躲在里面,阴性则说明癌细胞没有光顾过。

这些只是病情客观状态的展现,并不完全代表预后,淋巴有转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积极配合医生。

努力做好足疗程、足剂量的规范治疗,才有可能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转移风险。

4、组织学分级:

首先,这个不是分期哦,很多人把这个和病理分期会搞混淆,所谓一期、二期、三期分别是百分之多少的五年生存率,那个是病理分期。

这个指标是对肿瘤细胞分化情况、恶性程度的一种评价体系,定级越高,恶性程度越高,越不好。

但你即便不幸就是三级其实也不必那么悲观,因为它一共就分了三级,三级的人多了,它只是说明敌人相对强大,我们武器弹药需要用得足一点,医生会多拿点装备出来的,所以积极配合治疗是关键!

5、病理分期:

在学术上它直接关联五年生存率,但五年生存率它只是针对群体,对医生、对医学研究是有意义的,但对患者个人而言,没有概率说,因为无论你是几期,对你来说只有0和100%两个概率,你即便是晚期,也不是100%的概率,即便概率在99%,谁说你就不能成为那1%,何况现实远没那么严酷。

所以不要纠结,更不要病友间相互比较,你不是最惨的那个,同时也考虑下别人的心情。

其实有些医院现在已经不在病理报告上写这个指标了,我个人是赞成的。

这个指标唯一的意义就在于告诉你,如果你是早期,你大可安下心好好过后面的日子,自己当心点,一般没事;如果你情况比较严重,那就积极配合治疗,千万不要太任性,不要化疗坚持不了不要做,这个药副作用大不想吃,那个针好怕不想打,听医生话,进行了正规的规范治疗,活得好好的大有人在!

6、癌栓:

这个指标也是个容易让人困惑或产生误解的概念,有人会认为脉管内见癌栓就意味着出现转移,这其实是误解。

癌拴其实是肿瘤细胞生长形成血凝后,随血流附着在血管壁上的组织,它提示肿瘤细胞可能已经随着血流进入循环系统,使得未来远处转移的危险性有所增加,简单说就是告诉你,“这里我来过!

”所以一般后续需要进一步配合化疗,通过血液中的大扫荡清除余孽。

免疫组化报告关键指标解读:

和肿瘤组织形态报告不同,那份报告主要是用来判断病情进展程度,而这份报告主要是用来分析肿瘤性质特点。

整份报告中比较关键的主要就是ER、PR、Her-2、ki67这四个指标,其他细的小指标你就不要理会了,那是医生看的,你能弄懂这四个关键指标,足够了。

1、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

有没有注意到“受体”两个字,它们不是指你体内的雌激素、孕激素水平,而是指你体内肿瘤细胞“接受、依赖”雌激素、孕激素的水平、程度,受体阳性意味着肿瘤细胞需要依赖雌激素或孕激素才能生长,反之,阴性则意味着其生长是不依赖激素的。

乳腺癌之所以现在总体预后非常好,就是和肿瘤细胞的激素依赖性有关,这也正是内分泌治的原理所在,所以千万不要忽视内分泌治疗!

2、Her-2(Cerb-2):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它是一种原癌基因,在肿瘤的增殖和转移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果这一指标过度表达,呈阳性,就说明癌细胞恶性程度更高,侵袭性更强,进展更快,相对更容易发生复发、转移,是个有点令人讨厌的指标。

但问题来了,什么情况下算阳性呢?

“++”就代表阳性吗?

不是的。

对于Her-2指标,“+++”才意味着肯定是阳性,如果是“++”,则需要通过另外一种叫FISH(荧光原位杂交法)的检查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如果结果显示有扩增则为阳性,无扩增则为阴性。

3、Ki-67:

这个指标是肿瘤增殖相关标志物,其数值越高表明肿瘤细胞越活跃,虽然看似癌细胞更为凶险,但相应的,化疗效果也会比较好,因为化疗药物的正是捕捉细胞高增殖性这一特点进行扑杀的,而且经过对比研究发现,很多人化疗后ki-67指标会迅速下降。

通过这个几个指标的分析,医学研究者们发现虽然同为乳腺肿瘤,但由于它们的不同特性,在治疗的方法上需要区别对待,于是,根据对付它们的不同策略、手段,另一个重要的概念就出现了——分子分型。

目前根据不同的治疗策略,将乳腺癌分为4种分子分型,分别是:

腔面A型(luminaA)、腔面B型(luminaB)、HER-2过表达型以及基底样型,也叫三阴性乳腺癌。

(1)腔面A型:

ER、PR强阳,HER-2阴性,同时Ki67很低——内分泌治疗

如果你是这种类型真的是要恭喜你了,因为它恶性程度相对较低,疾病进程较慢,早期这种类型往往仅进行内分泌治疗就可以。

常碰到有病友非常纠结,说我是浸润了啊,我是癌啊,不要化疗真的可以吗?

是的,就是可以不要化疗!

如果你是这种类型,内分泌治疗效果不输化疗,而且往往比化疗效果更好,道理前面讲了,没完全懂可以可以回过头再去看看对ER、PR、ki-67几个指标的讲解。

(2)腔面B型:

ER和/或PR呈阳性,Ki67较高,无论Her-2何种表达——内分泌治疗、化疗或联合靶向

这种类型总体来说是属于治疗手段非常多的一种类型,有人说自己啥啥都用了,上全套了,基本都这种类型了。

所以,如果你是这种类型的,就咬咬牙,坚持下,都做了也就没有遗憾了,保险系数杠杠滴,加油!

(3)HER2过表达型:

ER、PR均为阴性,HER-2阳性——化疗、靶向

这种类型主要采用化疗联合靶向药物(如赫赛汀)治疗,而且赫赛汀其实才是关键,化疗其实某种意义上只是配合,通俗点比喻就像是药引子。

赫赛汀的使用三原则是:

用比不用好、早用比晚用好、用足比用不足好!

(4)三阴性乳腺癌:

其特点是ER、PR和HER-2三项指标均阴性——化疗

这种类型目前主要靠化疗。

认识不少病友一提到自己是三阴就非常焦虑,觉得自己是不治之症。

其实现实未见得那么悲观,研究发现很多早期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并不差,化疗做到位仍然是可能做到完全治愈的。

分子分型的意义只是告诉你,你属于哪种类型,你适合用哪些治疗手段,和你将来预后没有直接必然联系,无论哪种类型都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也会有不幸的“万一”。

乳腺癌互助圈 ∣关爱女性健康

就能获得与肿瘤、健康相关的权威资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